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心得体会
景东第四中学——卢绍云
我们通过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以后,我对“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的感受很深,现在我就把我的一些体会与认识说出来与大家进行讨论。
在教育评价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为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教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基本是沿着“从关注评价者的主观需要出发”向“关注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的方向前进的。这里的“发展”,已经有了具体含义,有了评价的发展功能(即综合功能)中的含义和“面对的是教育领域”、“目的不是为了淘汰”、“功利效应是‘低利害’的”等其他类型的评价未必具有的含义。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指明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也要充分考虑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个体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被评价者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被评价者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以评价学生的某次学习活动为例,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
有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前提是评价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在评价中得到效益。但在评价过程中,所得的效益必须是双方都可以共享的,否则,无法开展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事实上,如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激烈竞争的对手,则在评价的过程可能相互拆台,无法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使用小组评价或生生评价要考虑到学生间人际关系,适当分组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因此,教学评
价也应该呈现出个性色彩,突出学科的特色性,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多元化地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往的自然教学评价中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活动一般都由教师提出,什么时候进行,具体有什么评价要求,学生的职责主要是听从教师的安排,做好接受评价的准备。在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评价活动中,很难发挥参与评价者的积极性和学科自身的特色性。
在科学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改以往单纯的鉴定、证明而变为导向、发展的评价功能。因而,教师的角色变化是科学课程评价的重要调整,建立多边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来充分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教师评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是教学评价的传统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学习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标度,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达到自我教育的功效。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看法,师生共同改进教学。学生除了自评以外,还可以在学习群体之间相互评价,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家长评价: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情况最了解,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学生家长可用自己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这对学生的个性完善和能力提高有着独道的促进作用。
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会上经常使用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和方式。由于我国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是我国各界人士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考试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关系着这次课程改革的成败,下面我就考试改革这一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很多教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这是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惟一手段而造成的。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略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其实,评价和考试有着根本的区别。教育经验证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交往的一言一行,直接鼓励着或打击着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在教师这些随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非规范化的评价其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教师有意识地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的功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把发展性评价日常化,通过口头评价、随时评价的方式,就会最大程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考试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具体评价方式,它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命题,通过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考察和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因此,评价的非规范性极大地拓宽了评价的影响时空,不但有助于随时把握学生发展的状况,也有助于随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考试及考试改革所不能替代的。
作为评价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与评价改革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考试改革无论从其功能和价值上,还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以及对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也都体现着相同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能够背诵的概念、公式,并不等于学生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