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_10_课程设计仿真

合集下载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功能;2. 掌握仿真电路的搭建、修改和测试方法;3. 学习并应用基本的电路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4. 识别并使用常见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5. 了解不同类型电路的特点,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使用Multisim软件搭建简单的仿真电路;2.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3. 能够分析仿真电路的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4. 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仿真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对Multisim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界面介绍: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元件库、虚拟仪器等功能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Multisim软件概述2. 基本电路元件的认识与使用:学习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常见电子元件的参数和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子元件3.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搭建电路,进行电路原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与设计4. 复杂电路设计与分析:学习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仿真实验。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5. 电路故障分析与调试:培养学生在仿真环境下进行电路故障排查和调试的能力。

基于Multisim10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基于Multisim10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L b IW 虚 拟 仪 器 、 片 机 仿 真 , HD 和 aVE 单 V L V roHD ei g L建 模 、 hbad设 计 电路 板 等 技 术 方 l U ior 面都有 更 多 的创 新 。l J l
收 稿 日期 :0 互 补 Q和 Q的输 出 , 冲 幅 清 脉
设 计 思 路 : 定 元 器 件 、 制 原 理 图、 确 绘 用 Muti 0仿 真 验 证 、 实 物 布 线 图 、 电路 板 、 ls iml 画 做
调试 直至 实验 达 到效果 。 本设 计采 用 7 L 7 D双 上升 沿 触 发器 , 有 4 S4 具
不仅 是 可 以 完 成 一 般 电路 的 虚 拟 仿 真 , 时 在 同
知识 的理 解 和创新 能 力的提 高 , 同时提 供 了一 种 全新 的教 学辅 助手段 和 方法 。
关键 词 : 字 电子技 术 ; 程设 计 ; ut i 0 数 课 M ls i ml
DO :1 . 9 9 jis . 6 2—0 4 . 01 . 3 0 2 I 0 3 6 / .sn 1 7 322 0 .2 1
中 图分类 号 : 4 3 G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3 2 2 1 )3— 0 7— 3 1 7 0 4 (0 1 0 0 7 0
数 字 电子 技术 课程 是 电子 、 自动化 、 信等 专 通
业非 常重要 的专 业 基 础 课 , 中的 课 程设 计 是 加 其 强专业 实践 , 养 学 生运 用 理 论 知 识 解 决 实验 问 培
( WB)是 加 拿 大 Itrc v m g eh o g E neat e I a e T c n l y i o (I ) 司于 2 I 公 T 0世 纪 8 0年 代 推 出的 颇 具 特 色 的

Multisim10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10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l0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利用Multisim软件的仿真分析功能,通过对公用电话计时器的设计和仿真,说明Multisim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改革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科技创新意识。

关键词:Multisim 仿真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之后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实践环节,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设计手段具有其不可避免的设计开发周期长、耗材、费力,结合Multisim仿真软件,使学生设计的电路只需模拟调试成功即可组装电路,既节约了设计及实验时间,同时又可以避免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传统方式可能带来的元件损耗。

1 Multisim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举例将Multisim应用于教学,可采用计算机虚拟设计调试和实物设计调试相结合的模式。

1.1 公用电话计时器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公用电话计时器,基本要求如下:(1)每3分钟计时一次;(2)显示通话次数,最多为99次;(3)每次定时误差小于1秒;(4)具有手动复位功能;(5)具有声响提醒功能。

1.2 公用电话计时器电路原理实现以上功能的公用电话计时器电路,当按下复位键时,复位电路保证3分钟电路及二位十进制计数器同时清零,此时显示通话次数为零。

当松开复位键时,计数开始,3分钟定时器的功能是3分钟输出一个脉冲,送到译码显示电路显示通话次数,同时实现声响提醒功能。

1.3 公用电话计时器电路仿真设计1.3.1 标准信号源及分频器标准信号源由CD4011与非门电路及晶体元件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组成,其频率稳定性及输出精度较高。

其中,晶振的标称频率为32768Hz。

分频器选择12位异步二进制计数器CD4040,其最高位输出频率为8Hz。

1.3.2 3分钟定时器该电路由CD4040及CMOS逻辑门电路构成的定时器,仿真电路图1所示。

1.3.3 通话次数显示电路及声响提醒电路通话次数显示电路由二位十进制计数器完成,采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92组成。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内容:
1、EDA发展概述
2、Multisim10简介
3、模拟电路仿真
)功率放大电路
(4)基本运算电路
(5)RC振荡电路
(6)直流稳压电源
(7)555电路应用
课题3:基于Multisim10的数字电路仿真技术
组长:王璇
组长:仲崇斌
组长:藏琼遥
组长:施伟行
组长:王志永
(1)电路基本原理
(2)受控源电路
(3)单相交流电路
(4)暂态过程
(5)基本放大电路
(6)JK触发器功能测试
(7)555电路应用
课题2:基于Multisim10的模拟电路仿真技术
组长:刘卓
组长:胡延臣
组长:王丹
简介:要求使用MultiSim10软件,对主要模拟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初步掌握EDA技术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课题6:低功耗电子温度计设计
简介:设计一个电子温度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DS18B20为温度数据采集单元,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并显示被测量点的温度。单片机通过对IO口键盘状态的判断来控制显示器的显示内容及休眠唤醒功能。温度检测范围-55~125℃、分辨率0.5℃。能够实现温度和时间的切换显示,按键唤醒系统从低功耗状态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超温报警等功能。
(5)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6)555电路应用
(7)基本放大电路
课题4:基于单片机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简介:该函数信号发生器以单片机作为中心控制系统。ICL8038作为函数信号源,产生占空比和幅度可调的方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单片机用软件设置控制数字电位器X9C103的电阻值,从而改变ICL8038程控电压。ICL8038结合X9C103,构成精确调幅调频模块,频率可调范围为1HZ- 1MHZ。用单片机设置按键,选择不同的波形输出。并用液晶实时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步进值等。

电路multisim课程设计

电路multisim课程设计

电路multisim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Multisim软件的使用,让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掌握Multisim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

2.电路分析方法:节点分析、回路分析、支路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

3.Multisim软件操作:软件界面、基本操作、元件库的使用、仿真分析等。

4.电路设计实例:简单电路设计、复杂电路设计、电路优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路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实验法: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电路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路分析基础》、《Multisim软件教程》等。

2.参考书:提供电路分析、Multisim软件使用等相关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Multisim软件安装和实验所需的计算机、电路仿真实验设备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在电路Multisim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multisim10.0课程设计

multisim10.0课程设计

multisim10.0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Multisim10.0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新建、打开、保存电路图;2. 学会使用Multisim10.0软件中的元件库,能够正确选择、放置和连接电子元件;3. 理解并掌握Multisim10.0软件中的仿真分析方法,如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等;4. 能够运用Multisim10.0软件进行基本的电路设计与调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10.0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电路设计与调试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探究的精神,面对问题能够主动寻找解决方案;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电路在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环保原则;4.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遵循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通过Multisim10.0软件的运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Multisim10.0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讲解、上机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掌握Multisim10.0软件的使用,提高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Multisim10.0软件基本操作:包括软件的启动、界面认识、文件操作(新建、打开、保存、打印)等;2. 元件库的使用:介绍Multisim10.0软件中的元件库,学会查找、选择、放置和编辑电子元件;3. 电路图的绘制:学习如何绘制电路图,掌握连线、设置节点、添加文本等基本操作;4. 仿真分析方法:讲解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等仿真分析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5. 基本电路设计与调试:运用Multisim10.0软件设计简单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并进行仿真调试;6. 小组合作项目:分组进行电路设计与调试,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电子电路项目。

模拟电子技术multisim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multisim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multisim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使学生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该软件进行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3.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模拟电路性能的方法,包括静态工作点、频率响应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软件设计和搭建模拟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电路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和Multisim软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任务。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讲解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3章和第4章内容;2. Multisim软件操作:介绍Multisim软件的基本界面、功能及操作方法,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3. 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指导学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对应教材第6章内容;4. 模拟电路性能分析:教授静态工作点、频率响应等分析方法,对应教材第7章内容;5. 课程设计实践: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完成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和性能分析,对应教材第8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1周: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学习;2. 第2周:Multisim软件操作学习;3. 第3-4周: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践;4. 第5周:模拟电路性能分析方法学习;5. 第6-8周:课程设计实践。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

multisim电路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界面功能;2. 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基本流程;3. 学习并应用电路元件的参数设置、电路搭建及分析方法;4. 了解仿真结果与实际电路之间的关系,能对简单电路进行理论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学会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故障诊断与优化;3. 培养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Multisim软件为工具,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电路仿真感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提高电子技术实践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Multisim软件入门- 熟悉Multisim软件的操作界面;- 学习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 了解仿真原理及基本步骤。

2. 电路元件与连接- 认识并使用Multisim中的常用电路元件;- 学习元件参数设置与调整;- 掌握电路连接方法及技巧。

3. 简单电路设计与仿真- 搭建并仿真基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分析电路性能,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学习电路故障诊断与优化方法。

4. 复杂电路设计与仿真- 组合多个基本电路,设计复杂电路;- 分析电路中信号传输、处理过程;- 学习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Multisim软件入门;2. 第3-4课时:电路元件与连接;3. 第5-6课时:简单电路设计与仿真;4. 第7-8课时:复杂电路设计与仿真。

multisim的课程设计

multisim的课程设计

multisim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2. 学生能掌握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的方法;3. 学生能掌握Multisim中各类元器件的属性设置和使用方法;4. 学生能了解Multisim在实际电子工程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Multisim软件,完成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2. 学生能够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性能;3.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电路设计与分析任务;4.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Multisim的学习,培养对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3.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究、勤奋学习、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提高电路设计与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Multisim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Multisim软件概述:介绍Multisim软件的发展历程、主要功能及特点,使学生了解Multisim在现代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2. Multisim基本操作与界面:讲解Multisim软件的安装、启动、界面布局及基本操作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Multisim10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10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10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阐述了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引入EDA技术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介绍了应用EDA技术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的改革和实践,根据目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对传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用Multisim10进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课程设计;电子技术;Multisim;创新能力培养0引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一门继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之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它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对小电子产品或电子系统的的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开发[1],既可以巩固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对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水平有所帮助,还可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工程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日益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EDA)技术已经发展为电子电路系统分析及设计的重要工具,并已成为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较,借助EDA软件进行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通过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并进一步尝试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集成元器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首先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和设计者的习惯选合适的择软件平台,Multisim10是在EW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款专业的仿真软件,它能真实地仿真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它既是电子线路进行仿真实验的理想工具,更是迄今为止使用起来最直观、最方便的仿真软件之一。

它增加了大量的VHDL元件模型,能够仿真更加复杂的数字元件,并且在保留了EWB形象直观等优点的基础上,大大地加强了软件的仿分析和测试的功能,大大的增加了元件库中的元件数目,尤其是扩充了大量与实际元件相对应的元件模型,因此使仿真设计的结果更加精确、更加可靠、也更加具有实用价值[3]。

multisim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multisim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multisim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构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分析与仿真。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并能运用Multisim进行相关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Multisim软件解决实际电子技术问题,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团队协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养成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Multisim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Multisim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Multisim软件的安装与界面认识- 元器件库的调用与管理- 电路原理图的绘制与编辑- 仿真参数设置与运行2.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使用- 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电路仿真分析,如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交流分析等- 常用测量仪器与仪表的使用3. 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 项目任务分配与协作- 设计方案讨论与优化- 项目实施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第二周: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使用第三周: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第四周:电路仿真分析第五周:团队协作项目实践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电子技术概述《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电路元件及其特性《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Multisim电子技术仿真教程》:全书内容教学内容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掌握Multisim电子技术课程的核心知识。

数电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数电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数电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掌握进行数字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运用已学的数字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验证。

3. 学生能通过Multisim仿真实验,深入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能力。

2. 学生能通过Multisim仿真,分析并解决数字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实践性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功能- 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介绍- 常用工具栏及菜单功能解析- 元器件库的调用与管理2. 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 基本逻辑门电路设计与仿真-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仿真-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仿真- 数字电路故障分析与排查3.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如加法器、编码器、触发器等- 分析并优化已有数字电路案例- 团队合作完成复杂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与功能学习,熟悉元器件库的使用。

multisim课程设计报告

multisim课程设计报告

multisim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Multisim的基本操作和电路仿真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熟悉 Multisim 中的元件库和常用元器件。

–了解电路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实验。

–能够对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运用Multisim进行波形分析和打印输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介绍。

2.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Multisim中的元件库和常用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4.电路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典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实验。

6.波形分析和打印输出。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电路仿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和仿真的技巧。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ultisim软件教程》。

2.参考书:提供相关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的参考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和Multisim软件,以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搭建和仿真简单的数字电路,如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

3. 学生能够解释数字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如逻辑电平、触发器、计数器等,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和仿真,掌握基本操作和调试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如输入输出关系、时序分析等。

3. 学生能够通过Multisim仿真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索,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Multisim软件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Multisim软件入门:使学生熟悉Multisim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取与放置、电路的连接与仿真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Multisim软件概述与安装- 内容:Multisim软件界面、基本操作、元件库的使用。

2. 数字电路基础: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

MULTISIM综合课程设计

MULTISIM综合课程设计

MULTISIM 综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MULTISIM软件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理解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具体安排如下:1.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MULTISIM软件的界面和功能,讲解电路图的绘制和仿真实验的进行。

2.模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讲解放大器、滤波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3.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讲解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讲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电路设计案例,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引导学生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MULTISIM 综合教程》2.参考书:《模拟电路设计手册》、《数字电路设计手册》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电路设计视频教程4.实验设备:计算机、MULTISIM软件、电子元器件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

multisim仿真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选取与放置、电路连接等;2. 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功能与特性;3. 学会利用Multisim进行数字电路仿真,分析电路性能,验证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数字电路进行调试和优化;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中的细节;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Multisim软件,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需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包括软件安装与界面认识,绘制电路图基本方法,元器件选取与属性设置,电路连接与仿真操作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Multisim软件概述与基本操作2. 数字电路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基本概念与原理;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字电路基础3. Multisim仿真分析:利用Multisim软件对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进行仿真分析,观察并理解电路性能;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Multisim仿真分析4. 课程设计实例:选择典型的数字电路设计实例,如计数器、寄存器等,进行详细讲解与实操演练;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5. 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选取实际数字电路项目,运用Multisim软件完成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提交设计报告;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Multisim软件基本操作;第2周:数字电路基本原理;第3周:Multisim仿真分析;第4周:课程设计实例;第5-6周:课程设计与实践。

multsim课程设计

multsim课程设计

multsim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与仿真。

2. 学生能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分析,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数字电路等。

3. 学生了解Multisim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电路调试与优化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工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学生通过Multisim软件的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Multisim软件的学习,掌握电路设计与仿真技能。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但软件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Multisim软件基础操作- 熟悉Multisim软件界面与基本功能- 学会创建、打开和保存电路原理图- 掌握基本元件的选取、放置和连接方法2. 直流电路设计与仿真- 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直流电路- 学习并应用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分析、回路分析等)- 仿真测试并优化直流电路3. 交流电路设计与仿真- 掌握交流电源、元件和测量仪器的使用- 分析并设计交流电路- 学习并应用交流电路分析方法(如阻抗匹配、频率响应等)4. 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 学习数字元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仿真测试并优化数字电路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路原理、电路分析与设计、Multisim软件应用等章节密切相关。

基于Multisim10的电子技术仿真课程设计

基于Multisim10的电子技术仿真课程设计
第3 2 卷第 1 期
、 r o 1 . 3 2 No . 1
长春 师范 学院学 报 ( 自然 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g c h u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5 2・
依据功能要求 ,交通灯控制系统可 以设计成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倒计 时计数电路和信号灯转换器三个
部分 ,原理框 图如图1 所示 ,具体实施 中采用层次电路设计法。
1 . 2 单元 电路设计 1 . 2 . 1 秒脉冲信号产生 电路
该 电路的功能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 ,由一个5 5 5 定时器和三个7 4 1 6 0 芯片构成 ,具体电路如图2 所示 , 其仿真结果如图3 所示。仿真正确后将 电路更改成子电路的形式。
图2 秒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图3 千分频秒脉冲仿真波形
1 . 2 . 2 信号灯转换器 该 电路的功能是实现信号灯的转换 ,选用J K 触发器实现 。利用6 个符号来分别代表东西( A ) 、南 北( B ) , 方向上绿( G ) 、黄( Y ) 、红㈣ 灯的状态。具体 电路如图4 所示 ,仿真正确后将电路更改成子电路的形式。
作为电类专业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其指导思想是通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的训练 , 对所学 “ 模拟电子技术 ”和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系统地进行 电子 电路 的工程实践训 练 ,从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为今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限于客观条件 的束缚 ,利用实物 制作 的方法实现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效果并不 明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成了克服实物制作的机械性和经费不足的最佳选择 。 M u l t i s i ml O 是美国N I ( N a t i o n a l I n s t r u m e n t ) 公司开发的一款用于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的E D A S E 具软件 。该 软件配有丰富的元器件数据库和种类齐全 的虚拟测试仪器仪表 ,同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 。利 用M u h i s i m 1 0 进行仿真课程设计 ,可以方便地对电路原理 图进行修改 、测试 和分析 , 效率高 、速度快 ;不 消耗实际的电子元器件 ,成本低廉 ,解决课程设计 中元件种类 、数量不足的问题 。适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 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1 仿真课程设计的实现 笔者以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设计 的一个交通灯信号控制器为例 ,具体阐述M u h i s i ml O 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中的应用 。 1 . 1 功能要求与总体设计 设计一个十字路 口的交通灯控制电路。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 1 ) 东西 、南北方向车道上的车辆交替运行 , 每次通行时间都设为5 5 秒 。时间可设置修改 ;( 2 ) 在绿灯转为红灯时 ,要求黄灯先亮5 秒 ,才能变换运行车 道 ;( 3 ) 黄灯亮时 , 要求每秒 闪亮一次 ;( 4 ) 每个车道除了红 、黄 、绿灯外 ,每种灯亮的时间用显示器进行显 示 ( 采用倒计时的方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结果
创建电路图步骤

1 .启动软件Multisim 10软件 点击Windows“开始”菜单中的\National Instruments\Circuit Design Suite 10.0,就会
打开Multisim 10的用户界面,并在电路窗口中 自动建立一个文件名为“Circuit1”的电路文件。

同理,可将另外1个电阻放到电路窗口适 当的位置上。由于这个电阻在电路中应 为垂直放置,可将其选中,执行EDIT菜 单中的“90 Clockwise”或“90 CounterCW”命令,或直接在该电阻上点 击鼠标右键,选择上述命令,将它垂直 放置。
工具栏中选取的电阻均均为实际电阻,可以点击
右边的“详细报告”查看它的常见封装。实际电阻 阻值不连续,如果需要任意阻值的虚拟电阻,可以 在元件栏的下方直接输入阻值,则会出现虚拟电阻
虚 拟 仪 表



逻辑转换器 (Logic converter) IV曲线分析仪(IV Analyzer) 失真度分析仪 (Distortion Analyzer) 频谱分析仪 (Spectrum Analyzer) 网络分析仪 (Network Analyzer) Aglient 函数信号发生器(Aglient Function Generator) Aglient 万用表 (Aglient Function Generator) Aglient 示波器 (Aglient 100M Oscilloscope) 动态测试笔 (Dynamic measurement probe)

点击鼠标并移动,就会拖出一条实线,如 图(b)所示,移动到所要连接元件的引脚 时,再次点击鼠标,就会将两个元件的引 脚连接起来。
图(b)


元件与连线的连接。
从元件引脚开始,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所要连接元 件的引脚上,点击鼠标并移动,移动到所要连接 的连线时,再次点击鼠标,就会将元件与连线连 接起来,同时在连线的交叉点上,自动放置一个 节点。
信号发生器的面板设置


(1) 功能选择 单击面板上的正弦波、三角波或者方波的条形 按钮,就可以选择相应的输出波形。 (2)信号参数设置 频率(Frequency):设置输出信号的频率,设置 范围为1Hz~999MHz。



占空比(Duty Cycle):设置输出信号的 持续时间和间歇器的比值,设置范围 为1%~99%。(注意:该设置仅对三角 波和方波有效) 振幅(Amplitude):设置输出信号的幅度, 设置范围为:1V~999KV。 偏差(Offset):设置输出信号中的直流 成分的大小,设置范围为999kV~+999kV

仿真开关如图,主要用于仿真过程的控 制。
元 件 工 具 栏
电 基 二 晶 源 本 极 体 库 元 管 管 件 库 库 库
COMS
模 拟 元 件 系 库 列 元 器 件 库 TTL
系 列 元 器 件 库
其 他 数 字 元 器 件 库
模 数 混 合 元 器 件 库
指 示 器 件 库
电 源 器 件 库
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 三角波和方波
瓦特表(Wattmeter)
瓦特表的图标和面板
瓦特表的连接


瓦特表的连接如图所示。 瓦特表的面板由两组输 入端,左侧两个输入端 为电压输入端,应与被 测电路并联,右侧两个 输入端为电流输入端, 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Oscilloscope-示波器

XSC1
标准工具栏


标准工具栏
包含了有关电路窗口基本操作的按钮,从左向 右依次是新建、打开、打开设计范例、保存、 打印、预览、剪切、复制、粘贴、撤销、切换 全屏、放大、缩小、100%放大、项目栏、电 路元件属性视窗、数据库管理、创建元件、仿 真启动、图表、分析、后处理、使用元件列表 和帮助等按钮。
仿真开关
2)放置运算放大器


Multisim中,运算放大器元件有虚拟元 件和实际两种。 虚拟运放
三端口器件, 隐藏了电源、 地等引脚,方 便连线,参数 特性为理想特 性。
实际运放
实际运放为八引脚器件。 不同厂家有不同的系列 型号。在Analog栏中选 择OPAMP,可以看到元 件库支持的所有运放, 点击右侧详细报告,可 以查看其封装形式。


(1) 放置15V直流电源和接地线 点击虚拟元件工具栏中的电源元件工具栏 (Show Power Source Components Bar)按 钮,弹出Power Source窗口。选择放置直流 电压源(Place DC Voltage Source)按钮, 即可获得15V直流电压源。选择Place Ground按钮,可放置地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辑元件


(1)调整元件 如对某个元件放置的位置不满意,可以调整其 位置。具体方法是:首先用鼠标指向所要移动 的元件,选中元件,此时元件的4个角上出现4 个小方块,如图1-11所示。然后按住鼠标左 键不放,将选中的元件拖至所要移动的位置即 可。若选中多个元件,则可将多个元件一起移 动。若元件的标注位置不合适,也可用此方法 移动元件标注。

Multisim 7提供一个5位的数字万用表, 除了可以用来测量交直流电流、交直流 电压与电阻外,还可以测量分贝值。



1、数字万用表的连接 虚拟数字万用表的外观与实际仪器基本相同, 其连接方法与现实万用表完全一样。都是通过 “+”、“-”两个端子来联接的。 * 注意: (1)数字万用表作电流表用时,应串联在所测 支路中。 (2)数字万用表作电压表用时,应与所测的两 节点并联。
被选中的元件


(2)调整导线
如对某条导线放置的位置不满意,可以调整其位置:首 先点击选中导线,此时导线两端和拐角处出现黑色小方 块。若将鼠标放在选中导线中间,鼠标变成一个双向箭 头,如图1-12所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导线至理想的 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即可;若鼠标放在选中导线拐角处的 小方块上,按住鼠标左键,就可改变导线拐角的形状。
Multisim 10 特 色





用户界面直观; 种类繁多的元件和模型; 操作简单; 具有3D效果的仿真电路; 虚拟仪表(包括Agilent仿真仪表); 分析功能与图形显示窗口。
Multisim 10用户界面
菜单栏

依次是:文件、编辑、视图、放置、 MCU、仿真、转换、工具、报表、选项、 窗口和帮助菜单共12个主菜单。

(1) 放置开关 点击Multisim 5用户界面的元件工具栏的 Basic元件库按钮,弹出Select a Component 对话框,再点击该对话框左侧Family滚动 窗口中的SWITCH,Select a Component对 话框变成如图

放置开关
连接电路


在 Multisim 的电路窗口中连接元件非常简捷 方便,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 (1) 元件与元件的连接。将鼠标指针移动到 所要连接元件的引脚上,鼠标指针就会变成中 间有黑点的十字架,如图。
Multisim 10电路设计及仿真
微电子学系
什么是Multisim 10


建立电路,进行仿真,进行分析 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工具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 大的元件数据库,并提供原理图输入接口、全 部的数值spice仿真功能,VHDL/Verilog设计 接口与仿真功能、FPGA/CPLD综合、RF设计 能力和后处理功能,还可以进行从原理图到 PCB布线工具包的无缝隙数据传输。 最具有特点的是:强大的仿真功能
G T
Oscilloscope是一种 显示电路信号的重要 仪器。
示波器不仅可以显示信 号的波形,还可以通过 现实的波形来测量信号 的周期、频率、幅度以 及两个信号的相位差等 参数
A
B



1、示波器的连接
双踪示波器有四个连接点。A、B端点分别 为两个通道,G为接地端,T是外触发输入 端。 虚拟的双踪示波器的连接与实际双踪示波 器稍有不同。 A、B两个通道只有一根线与被 测点相连, 测量的是该点与地之间电压的波形; 当电路中有接地符号时,双踪示波器的接 地端可以不接。

2. 放置元件
Multisim 将若干元件模型分门别类存放在元件工 具栏中,元件模型是电路仿真的基础。所需的元 件可以从元件工具栏(Component Toolbar)中的 放置基本元件中选择
放置元件

(1)放置电阻 用鼠标点击Multisim 用户界面的基本元件栏 (Show Basic Components Bar)按钮,弹出 Basic Component窗口,再点击该窗口的Place Resistor按钮,选中的电阻就会随着鼠标的移 动在电路窗口中移动。移到合适的位置后, 点击鼠标左键,就可将10Kohm电阻水平放到 指定的位置。

Function Generator 是个提供指定信号的仪器。 信号发生器能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信号。 输出频率1H-999MHz、振幅1uV-999KV,另可调整 工作周期和直流偏差。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连接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图标和面板如上图所 示。 函数信号发生器由三个接线端。“+”输 出产生一个正向的输出信号,公共端 (Common)通常接地,“-”输出端产生 的反向的输出信号。
电路仿真实例 1

直流动态电路--电容充放电电路
观察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电路仿真实例 2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仿真方法1---用示波器查看输出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正弦波信号 在是输出端接示波器 按下仿真按钮 比较输入、输出波形
仿真方法2—瞬态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