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与一人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尺巷与一人巷
文/徐赟
小时就,长辈们喜欢津津乐道地向我们讲述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张英那种“宰相肚里好撑船”的风范和邻里之间宽容礼让的品德,也就深深地扎进我们幼小的心灵。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清廷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只写了四句话: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我当老师后,也不止一次向学生讲起六尺巷的故事。我曾多次去桐城参加有关教研会议,去龙眠山游览过宰相坟,去桐城二中听课也特地去看看赫赫有名的六尺巷。
前几年,我去合肥的三河古镇游玩,看到很多狭小的巷子,其中有一个“合众巷”,就是小得只能容三个人并排行走。参观杨振宁旧居的时候,看到一个“一人巷”,十分惊讶。
现在由于只能从街道南边巷口子进去,另一头靠近河流的北边是堵死不通行的,游览者必须原路返回。因此人们只能在这窄窄的一人宽的巷道里,自觉地分作两条路,分别靠近两边的墙壁,侧着身子慢慢行走。我们着实亲身感受了一把宽容、礼让、等待、有序行走的滋味。在巷子靠河那边的尽头,两家都开有院门,我想当初他们两家每天也就是这么谦让着进进出出的。青砖瓦房,斑驳陆离,乌石光滑,默默留下了多少人来来回回的脚印。
其实,世上不止这六尺巷与一人巷,在北京还有个著名的五尺巷,而且这个五尺巷比六尺巷还早一点存在呢。
五尺巷在北京市平谷新城10号街区的老城区内,其地名源于明朝的一段典故:相传当朝尚书的亲戚均在此安家,两家只有一墙之隔。在两家修葺院墙时,各自主动让出了一墙之地,于是形成了这条五尺宽的胡同供邻里出行。两家礼让的行为影响了乡里,从此人们就把这条胡同叫做“仁义胡同”。
“仁义胡同”这一名称,从明朝一直沿用到1975年。其时,当地将北门大街、仁义胡同、北关路合并,更名为北大街。因为这条街径穿旧城北门故址,1981年又改名北门街。后经专家评审、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等审议讨论后,将北门街重新命名为“仁义胡同”。
今年2月,国家住建部“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方案一出台,曾引起网上热议。人们大都从安全与隐私、私权变公益的角度思考,若从方便交通、快捷通行的角度思考,就未尝有那么多的怨言与阻力。“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人们说得到,往往就是很难做得到,当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许多人还真的难以取舍。
六尺巷的佳话,无论是张英的家书、族人的大义,还是邻里的感动,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被当今社会作为廉政教育的景点基地,参观受教育者络绎不绝。三河一人巷,不仅因其距离窄小而独具特色,而且也因为走出了杨振宁这样著名的科学家而更加出名。北京五
尺巷“仁义胡同”地名的一波三折,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的传承。
宽容、礼让、互尊、谦让、互让、仁义、和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源源流淌,廉洁奉公、无私无畏、不仗势欺人、不以权谋私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发扬光大,人性中真诚、美好、善良等正能量的一面在万古流芳。
正如CCTV2016年春晚赵薇一曲唱火的《六尺巷》所言:“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让我们走出心中的那堵墙,走出一片新天地,走向一个和谐美好的明天。
本文已经发表于《九华晨刊》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