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2023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中药基础知识 • 中药的应用与配伍 •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 • 中药的鉴别与储存 • 中药的市场与发展
01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1 2 3
中药的起源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劳动人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生产 和医疗实践中。
04
中药的鉴别与储存
中药的鉴别方法
外观鉴别法
通过观察药材的外形、颜色、大小 等特征进行鉴别。
显微鉴别法
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 细胞形态等特征进行鉴别。
理化鉴别法
通过化学反应、光谱分析等方式进 行鉴别。
分子生物学鉴别法
利用DNA指纹技术、PCR等分子生 物学技术进行鉴别。
中药的储存保管
干燥储存
国际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中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 大,我国正在培养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 药人才队伍。
THANK YOU.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为中药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重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中药产业也正在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对中药材的种植、采摘 、加工等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我国的中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和 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中药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的毒性与不良反应
毒性分类
根据中药的毒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三类。如生半夏、生 南星、生附子等属于大毒药物,而川乌、草乌、马钱子等属于有毒药物,一般剂 量下不会导致死亡。

中药培训PPT课件

中药培训PPT课件
中药的起源,是我国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的结果。
4
中药的性能: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
毒性
5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 温凉四种药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 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 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四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 属于寒性或凉性,一般具有清热、泻 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慎 用 药: 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 黄、芒硝、芦荟、番泻叶、附子、肉桂等。
2.药材的质地 质地柔润的药物(红参、地黄、党参)在潮湿状 况容易生虫。
3.药材的完整度 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木栓、角质、 茸毛等)害虫不易侵入。
25
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药物上架、进斗(装 斗与清斗)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平时 勤查勤晒勤理,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的 错误观念。
28
走 油 指某些含有油质的中药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
象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 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
a.极易走油的中药 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板蓝 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肉豆蔻、枸杞 子、郁李仁、苦杏仁、桃仁、刺猬皮、蜈蚣、乌梢蛇、 蛤蚧等。
b.较易走油的中药 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 巴戟天、防风、白术、知母、桔梗、百部、紫苑、独活、 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苍术、火麻仁、 巴豆、黑芝麻、白果、橘核、瓜蒌、莱菔子、豆蔻、砂仁、 金樱子、槐角等。
29
走油的原因:
a.中药的性质: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 仁),含挥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 和粘液质高的(天冬、怀牛膝、党参),药物易走油。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医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逸过度等因素。
02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包括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血
津液失常等方面。
03
认识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信息,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
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02
草药分类与功效解析
草药资源概述及分类方法
常用穴位定位及功能作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 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功能作用 为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
神等。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 前嵴外1横指处。功能作用为健脾 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等。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 内侧缘后方。功能作用为健脾化湿 、调经止带、益肾安神等。
草药资源概述
介绍草药的起源、分布、采集与 加工方法,以及在中医学中的重 要地位。
分类方法
根据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等特点,将其分为解表药、清热 药、祛湿药、祛风药、补益药等 不同类别。
常见草药功效与主治范围
清热药
如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 解毒作用,主治热病高热、口 干舌燥等症。
祛风药
如防风、羌活等,具有祛风止 痛作用,主治风湿痹痛、关节 疼痛等症。
针灸推拿操作技巧示
01
02
03
针灸进针方法
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 针法、舒张进针法等,演 示各种进针方法的操作步 骤和要点。
推拿手法
包括推法、拿法、按法、 摩法等,演示各种手法的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针灸推拿配合
演示针灸与推拿相互配合 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 果。

中药医学培训培训课件

中药医学培训培训课件

(3) 炮制不当
(4) 配伍失误
(5) 制剂不妥
(6) 外用失控
(7) 误食误用
中药医学培训
36
(五)中药毒性
3、预防措施 (1) 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
殊要求。 (2) 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格控制
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 (3) 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
应,早诊断、早处理。
中药医学培训
2、以生产特性命名:如夏枯草、忍冬藤。
3、以形态、颜色、气味命名:如钩藤、红花、 麝香。
4、以功效命名:如防风。
5、以入药部位命名:如苏梗、葛根、桃仁、 桑叶。
6、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如何首乌、杜仲。
7、以进口和译音命名:如苏合香、番泻叶。
中药医学培训
9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药物 麻黄 黄芩 干姜 百合 葶苈子
性味
相同点 不同点
辛、微苦,温
宣肺平喘
苦,寒, 辛,热 甘,微寒
均归肺经, 清泻肺热
治疗肺病 咳嗽、气 温肺散寒

养阴润肺
辛、苦,寒
泻肺平喘
中药医学培训
34
(五)中药毒性
1、毒性分级
(1) 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 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 草乌、川乌、马钱子等。
能涩
固涩 涩肠 涩精 固崩 止泻 缩尿 止带
体虚 肺虚 多汗 久咳
久泻 滑脱
中药医学培训
遗精 崩漏 遗尿 带下
25
能泄、能燥
通降清 泄、泄、泄
便秘 淋证
咳嗽 实热 气喘 火毒
中药医学培训
燥湿
清热燥湿

中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药知识培训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18
中药饮片的收货验收
一、核对随货同行单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二、根据随货同行单核对来货,核对内容包括:药
品名称、产地、生产厂商、规格、数量、批号; 三、核查实物是否与包装标示相符; 四、核查药品有无包装破损、受潮、霉变、生虫、
掺杂、走油等质量问题; 五、核查是否有同批号的质检报告。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2
概念
❖ 中药:
❖ 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总称。
整理版课件
3
概念
❖ 中药材:
❖ 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的药用部 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
整理版课件
4
概念
❖ 中药饮片:
❖ 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 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 中药。
中药知识培训
整理版课件
1
药品定义:
我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药品是指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 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 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 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等。
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
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
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
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
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
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
三、中药饮片要单独装箱,防止重压或被尖锐物体 扎破包装。
整理版课件
22

中药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学基础知识
50
中药学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和方法
• 确定依据和方法: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是各药物 具有的功效。其确定方法是相对于病证的病势趋 向而言的。
• 人体的各种病证,往往因气机升降出入障碍而表 现出不同的病势趋向。如呕吐、喘咳之向上,泄 利、脱肛之向下,自汗、盗汗之向外,表证不解 之向内。能针对这些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势 趋向的药物,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 外的作用趋向。
中药学基础知识
47
中药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3)
• 苦:能泄、能燥。苦泄表示的作用有 通泄(泻下大便)、清泄(清热泻火)和降 泄(降泄肺胃上逆之气)之分;燥表示燥 湿作用,其中又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 湿的不同。此外,虽素有“苦能坚” 的说法,但其坚阴多为清热泻火的间 接效果,故实为清泄在相火亢旺而肾 阴亏虚证中的特殊应用。
中药学基础知识
29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0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1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2
海马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3
天麻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知识
34
中药学
中药的真伪优劣
中药学基础知识
35
中药学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 概念: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 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
程。其在古代又称为炮炙、修治 和修事。
中药学基础知识
41
中药学
四气
• 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 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 质和特征,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
• 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只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这 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 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但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从本质 而言,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共60张PPT)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共60张PPT)
6.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培训专用
三、 炮制方法
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 类型。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
修治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切制处理——利于炮制、贮藏、
调剂及有效成份煎出。
培训专用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培训专用
三、剂 量
【概念】 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片在汤
剂中的成人一日量。 【计量的换算】
1两=30克
1钱=3克
培训专用
【确定依据】
1. 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2.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3.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4.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培训专用
四、用 法
【汤剂煎煮方法】 1. 普通煎煮方法
十大广药:广藿香、化橘红、阳春砂、巴戟天、 高良
姜、金钱白花蛇、广地龙、佛手、沉香、 广陈皮。
培训专用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浙八味:白术、菊花、芍药、玄参、玄胡、浙贝、 温郁金、麦冬。
培训专用
二、中药的加工
目的:促使干燥,保障质量,便于包装运输
加工方法:
挑拣、清洗
切片 去壳
培训专用
第三节
中药的采制
培训专用
采集
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 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 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
培训专用
1. 根、根茎:通常在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2.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 内浆液充足时采收。
培训专用
3.叶、全草:通常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将开 放或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的发展
中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
中药的种类和分类
中药的种类
中药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用途,大致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药是最为常见且数量最多的 中药类型。
中药的分类
建立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外观 、杂质、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等 方面的检测和评估。
04
稳定性考察
对药物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 检测药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质量变化情 况。
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趋势
经典中医药理论的传承
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传承经典中医药理论,如《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等,保持中医药理论的完 整性和连续性。
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中药质量标准不一、缺乏科学依据等。此外 ,中药的国际推广和使用也受到专利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制约。
05
中药的安全与合理应用
中药的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总结词
中药并非无毒,过量或不当使用可导致毒副作用
详细描述
中药在正常剂量下使用时相对安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肝肾损伤、 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因此,使用中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药性进行分 类,如寒性、热性、温性、凉性等。此外,还可以按照中药 的功效、来源等进行分类。
中药的药性及用药原则
中药的药性
中药的药性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寒、热、温、凉等性质,以及升、降、浮、沉等 作用趋势。这些药性对于中药的治疗效果和使用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药培训课件

中药培训课件

02
中药的药理作用
中药的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
中药的药性可归纳为寒、热、温 、凉四种药性,称为“四气”; 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 五种滋味。药性理论和五味理论 是中药药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归经
中药的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 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特殊的治疗 作用。
升降沉浮
中药的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对机体 的作用趋向,与疾病所表现的趋 向相对而言。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 践性教学。
对中药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
知识体系完善
期望中药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实践机会增加
希望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创新
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入更多互 动和实践性教学元素。
THANK YOU.
妊娠禁忌
部分中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作用 ,孕妇应避免使用。
贮藏禁忌
中药贮藏时需注意防潮、防虫、防蛀等措 施,以保证药物质量。
04
中药的采集与加工
中药的采集与储存
采集
中药的采集应遵循“采集适当”的原则,根据植物生长周期、药用部位和药用价 值等因素进行采集。
储存
中药的储存应避免潮湿、高温和污染,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并注 意防虫和防鼠。
中药治疗癌症
01
一些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如人参、黄芪等,可用于辅助治疗
癌症。
中药治疗慢性病
02
中药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中药在疑难杂症中的探索
03
一些中药具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一

中药培训课件

中药培训课件
复发率
中药治疗一些疾病后,复发率相对较低, 如感冒、咳嗽等。
中药的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配伍禁忌
中药的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即有些药物不能一 起使用,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毒性反应。
注意事项
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孕妇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等。
06
中药的研发与现代化
中药的研发过程及挑战
公元前2000多年的甲骨文。
中药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本草著作到现代中药材 的广泛应用,中药在不断发展与 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
中药的国际化
中药在亚洲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都有应用,并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 可和接受。
中药的基本属性
成分多样性
中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其 中包括生物碱、黄酮、挥发油
、蒽醌类化合物等。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 发现
从天然药物中寻找具有药效的活性成 分是中药研发的关键步骤之一。通常 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和实验工作。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中药研 发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 控制体系,以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安 全。
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 估
中药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是确保 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需 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 工作。
05
中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中药的临床应用范围
内科
中药在内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外科
中药在外伤科及骨伤科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四黄水蜜外 敷治疗急性扭伤、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等。
妇科
中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调经止痛、产后康 复、带下病等。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9
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
金元时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 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 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10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16
感冒
风热型感冒治疗
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 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Vc银翘片、羚羊解毒丸 等药物治疗。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18
感冒
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 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 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23
非药物防治感冒
4. 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 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
免疫 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 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5. 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 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 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中药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3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中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有数千年的悠 久历史。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 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
中药的产生与发展是经历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它的 认识与发展可概括为:植物——动物(肉类、甲壳、骨骼、 血液、脂肪、内脏)——矿物——发酵(酒)“百药之 长”。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PPT32页

中药相关知识培训PPT32页

2021/9/13
5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 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 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5)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但有些中药的药物活性成 分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或全无。
2021/9/13
20
4、实施质量否决的形式:
4.1 口头形式;
4.2 书面通知;
4.3 根据本公司有关奖惩规定,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4.4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24小时内上报市药品监督管理 局,并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部 门处理。
2021/9/13
21
5、质量否决的内容 5.1 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购进医疗器械产品行业予以否 决。 5.1.1 未办理首营品种质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 5.1.2 未办理首营企业质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 5.1.3 被国家有关部门吊销注册证或通知封存回收的。 5.1.4 超出本公司经营范围或供货单位的生产(经营)范 围的。 5.1.5 进货质量评审决定停销的。 5.1.6 进货质量评审决定取消供货资格的。 5.1.7 被国家有关部门吊销“证照”的。
4、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突发的质量 信息应以书面形式24小时内迅速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 顺畅传递和准确有效地利用。
2021/9/13
16
5、 质量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5.1 A类信息:系指对公司有重大影响,需要领导层做出 决策,并由公司各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的信息。A 类信息必 须在24小时内上报总经理,由公司领导决策,质量信息中 心负责传递并督促执行;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中药基础知识•常用中药材介绍•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功效目录•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中药的配方原则和禁忌•中药的临床应用01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在野外的植物,可用于制成中药,如黄连、甘草等。

草药矿物药动物药复方药由天然矿物或金属制成,如石膏、珍珠等。

由动物制成,如鹿茸、虫草等。

由多种草药和其他成分制成,如六味地黄丸等。

煎煮过程将草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30分钟。

煎药前准备先将草药用水清洗,切碎或捣碎,加入适量的水浸泡约30分钟。

煎煮次数煎煮3次,将药液混合后饮用。

中药的煎煮方法将中药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贮存方法中药的保质期一般为2-3年,但有些草药和蜂蜜等物质的保质期更短。

保质期中药的贮存和保质期02常用中药材介绍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增智。

功效3~9g,宜文火另煎,将参汁与其它汤药混服。

用法与用量实证、热证忌服,服人参后,不宜饮茶和吃萝卜。

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10~30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注意事项疮疡实证热证不宜服用,表实邪盛者不宜服用。

功效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功效5~15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用法与用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6~12g,可煎汤、泡茶、浸酒等。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气健脾。

注意事项脾虚泄泻者忌服,泡水喝时,最好将枸杞子泡好后喝完,不要浪费。

枸杞用法与用量研末吞服,也可泡酒喝,常用剂量为每日3~5g。

注意事项服用鹿茸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助火动血,而致鼻衄。

功效补肾壮阳、益精生血、强筋健骨。

鹿茸03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功效1清热解毒类中药23这类中药主要针对热毒病症,如发热、疮疡、痈疽、疔疮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清热解毒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生长和杀灭作用,如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有抗菌抗炎双重作用。

中药培训课件

中药培训课件

《中药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煎煮与服用•中药临床应用目录•中药方剂•中药材的鉴别与采购•中医药学基础知识01中药基础知识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如人参、甘草。

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来自动物类,如鹿茸、虫草。

来自矿物类,如石膏、朱砂。

03中药的种类与分布02011中药的药性理论23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四气指中药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不同的功效。

五味指中药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作用趋向。

升降浮沉中药的配伍与禁忌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配合应用。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指某些药物配合应用会降低或失去疗效,甚至增强毒性。

指甘草、乌头、藜芦等十八种药物不宜与某些药物配合使用。

指硫黄、芒硝等十九种药物不宜与某些药物配合使用。

02中药煎煮与服用中药的煎煮方法使用砂锅、不锈钢锅或玻璃锅进行煎煮,避免使用铁锅或铜锅。

煎药器具将药材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水面超过药材2-3厘米。

煎煮水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一般情况下,第一煎煮30分钟左右,第二煎煮20分钟左右。

煎煮时间一般情况下,中药煎煮2次,第二煎煮是为了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充分地溶解到药液中。

煎煮次数中药的服用方法一般情况下,中药宜在餐后30分钟左右服用,避免空腹服用损伤胃黏膜。

服用时间服用温度服用剂量特殊情况中药汤剂应当保持适当的温度,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以温热为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服用中药的患者,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当遵循医嘱。

中药的治疗原理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机能的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

辨证论治中药还注重预防为主,即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中药并非完全没有毒性,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鉴别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鉴别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生物活性检测法
通过观察中药对生物体(如细菌、细胞等)的活性作用来 进行鉴别,如利用抑菌试验检测黄连的抗菌活性。
免疫学方法
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对中药中的特定成分进行检测和鉴 别,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中药中的过敏 原。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中药细胞中树脂道的形状、大小 、数量和分布等特征。
结晶体
观察中药细胞中结晶体的类型、形状 、大小和分布等特征。
显微测量技术
长度测量
面积测量
使用显微镜的测量功能,对中药组织或细 胞的长度进行测量。
使用显微镜的测量功能,对中药组织或细 胞的面积进行测量。
体积测量
密度测量
使用显微镜的测量功能,结合三维重建技 术,对中药组织或细胞的体积进行测量。
化学定性分析
颜色反应
利用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与特定试 剂产生的颜色反应进行鉴别。
沉淀反应
通过观察中药与试剂产生的沉淀现 象,判断其成分及质量。
荧光分析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中药进行荧 光分析,可用于鉴别其真伪及质量 优劣。
薄层色谱法
吸附薄层色谱法
利用吸附剂对中药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别。
分配薄层色谱法
利用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和鉴 别。
07
中药鉴别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常见中药的性状鉴别实践
皮类中药
注意其厚度、颜色、表面纹理 、内表面特征以及气味等,如 桂皮、黄柏等。
花类中药
注意其花朵形状、颜色、花萼 、花冠、雄蕊和雌蕊等特征, 如金银花、菊花等。
根茎类中药
观察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 、质地、断面和气味等性状特 征,如人参、黄芪等。
离子交换薄层色谱法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稻壳学院
中药基础知识 培训PPT课件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中药的概述
02
中药的成分和药理
03
中药的采集、加工和储存
04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05
中药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02
中药的概述
THEME TEMPLATE
探讨如何提高中药新药研发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一些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建议和展 望,如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中药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药市场在国内外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药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中药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发中药新药、探索中药与其他医疗 手段的结合等方面
中药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传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重要载体
中药在维护人 民健康和防病 治病方面的贡

中药在创新和 发展方面的未
来展望
中药在推动国 际交流与合作
方面的作用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中药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中药的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监管
04
中药的采集、加工 和储存
THEME TEMPLATE
中药的采集和采收时间
中药的采集:根据植物生 长周期和药物的生长时间 来选择采药时间
采收时间:根据不同药物 的药性和植物生长周期来 决定采收时间,如根、叶、 花、果实的不同采收时间

专业培训课件1-中药知识.ppt

专业培训课件1-中药知识.ppt

(3) 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
功效;
(4) 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
用。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常用的配伍方法,
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
2019年8月7
感谢你的观看
26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四、中药的用法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1) 中药配伍禁忌 1) 十八反 •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
2019年8月7
感谢你的观看
返回本节
4 返回目录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一)产地
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 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 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 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
•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 性或温性。
• 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
2019年8月7
感谢你的观看
14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中药性能
(二)五味
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 散、行气、行血作用。
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 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
3.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 敛、固涩作用。
2019年8月7
感谢你的观看
返回本节
9 返回目录
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4.石灰干燥法 主要适用于易变质的药材。
5.远红外线干燥及微波干燥技术的优点 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且能杀 灭微生物。
2019年8月7
感谢你的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课件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它包括自然界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

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

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份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另:对寒症、热症作用不明显(寒热偏性不明显)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另: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另: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另:涩:收敛、固涩作用与酸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

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

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毒性:毒性有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之分。

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由于药物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物的“毒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此即广义的毒性;专指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此即狭义的毒性。

1、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药物相伍为用,能互相促进,增强疗效。

(3)相畏: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者抑制。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者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

(二)禁忌配伍禁忌、妊娠和服药禁忌。

1、配伍禁忌古人提出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是:甘草反甘遂、芫花、大戟、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敛、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现代曾经对十八反、十九畏做过一些研究,但未曾经得出明确结论。

临床配伍用药,对此必须采取审慎态度。

2、妊娠禁忌凡能伤害胎元,造成胎动不安,甚至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用药禁忌。

临床常分禁用和慎用两类。

禁用,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者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甘遂、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虻虫等;慎用,包括活血、通经、祛瘀、通利、重镇及辛热类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王不留行、薏苡仁、条葵子、代赭石、磁石、附子、肉桂等。

禁用药物妊娠期中绝对不能使用;慎用药物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谨慎选用,能避免的尽量不用,非用不可的亦要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禁忌普通指服药的同时或者治疗期间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

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服用某药的同时,要求不能进食某种食物,如同药物禁忌。

例如:人参忌萝卜,地黄、蜂蜜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

二是在治疗期间要求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三)用量中药的用量,普通指干燥后的药材饮片,成人一日内汤剂服量。

药物剂量的大小,对疗效有直接影响。

如病重而药轻,则药力不够,难以奏效;反之,病轻而药重,则又易损伤正气。

因此掌握药物的剂量是十分重要的。

普通来说,药物性质平和者,用量可大些;毒性药物,剂量应严格控制。

质轻者量宜轻;质重者量宜重。

单味药物用量宜重;复方中量宜轻。

汤剂的用量普通比丸、散剂用量大。

重病、急性病用量宜重;轻病、慢性病用量宜轻。

体壮实者用量可重;虚弱者用量宜轻。

儿童、老人普通比成人用量轻。

同时,还应注意时令气候、地域不同以及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灵便掌握。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忌口。

服用发汗药应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应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应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应忌鱼腥;止泻药应忌瓜果。

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指药物的加工过程。

药物效力的发挥,首先决定于药物本身的作用,其次,同炮制也有直接关系。

经过炮制的中药,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能减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有时还增加和改变某些性能,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

炮制方法可分为普通炮制、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四大类。

1.炮制目的(1)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份,使药纯净,达到用量准确,疗效可靠。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

(3)降低或者消除毒、副作用。

(4)矫味、矫臭。

蜜炙、酒炙、醋炙通常都有矫味、矫臭作用。

(5)便于制剂、煎服及贮藏。

2.常用的炮制方法(1)水制法:能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并能减低药物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

包括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法。

(2)火制法:是把药物直接或者间接放置火上炮制以达干燥、松脆、焦黄或者炭化之目的。

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

(3)水火同制法:包括蒸、煮、燀三种方法。

其目的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除去非药用部位。

六、中药的用法用量中药用法,有内服和外用之分。

剂型除传统的汤、丸、散、膏、酒等外,目前还有片剂、冲剂、注射剂温和雾剂等,以适应临床的不同需要。

中医最常用的是汤剂,应用汤剂尚须注意煎服法。

1、煎药法煎药的器血宜用砂锅,忌用铁器。

煎药前先用冷水将药浸泡20 至 30 分钟,水量以淹没药物为度,然后煎煮。

煎药应注意火候,质轻、气味芳香的药,宜武火急煎;质重或者滋腻补益药,宜文火久煎。

同时要注意某些药物煎煮的不同要求,如石膏、鳖甲、附子宜先煎;薄荷、砂仁、钩藤宜后下;滑石、车前子当包煎;人参、羚羊角宜另炖或者另煎;动物性胶质药如阿胶等,可用药液或者水烊化(另蒸) 后,和入药液中服,不可与其它饮片同煎。

每剂药普通煎二次,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药汁 250 至 300 毫升摆布,早晚分服,亦可将各次药汁合并和匀,分次服用。

2、服药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应根据药性和病情而定。

普通补益药多在饭前服,健胃药或者对胃肠刺激性胶大的药物可在饭后服,安神催眠药最好在睡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宜在晨起或者睡前空腹服,妇科调经药可在经期前数日服,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或者服用丸、散等成药要有定时。

无论饭前或者饭后服用,都要间隔一小时摆布为宜。

服药方法,普通每日一剂分 2 至 3 次煎服。

急危重者,一天可煎服二、三剂,连续给药。

病情较轻的慢性病,也可隔日一剂。

普通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宜热服;有呕吐倾向的,宜少量多次服用:丸散等固体药剂,宜用温开水送服。

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

包括分量(克)、数量(片、支)、容量(汤匙、毫升)。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 克;根茎类9-15 克;矿石贝壳类 15-30 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普通不超过 3 克,沉香、麝香普通用 1-1.5 克。

3、用量普通原则是:(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质轻的用量宜轻;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

(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者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

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 丸散剂用量宜轻。

(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中药调剂系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或者中成药调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又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

中医处方是通过辨证论治、组方遣药而发挥药物群效的,惟独调剂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才干使中医的理、法、方、药取得一致,因此,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

中药调剂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其丰富,它与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方剂学、中药制剂学等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中药调剂根据所调配中药的性质不同,分为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调剂。

中药饮片调剂是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剂成可供患者内服或者外用汤剂的过程。

调剂人员除了解或者熟悉上述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掌握中医处方常用术语、调剂工作制度与操作常规,以及毒、麻中药的调剂与管理、中药斗谱的罗列原则等专业知识。

中成药调剂是根据医师处方调配各种中成药的过程。

调剂人员应掌握各种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剂型特点、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服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经营企业还应正确掌握患者问病购药的专业知识。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浮萍、木贼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胡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第一节袪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第二节袪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第三节袪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鹿衔草、石楠叶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第一节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第三节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山查、神曲、麦芽、稻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第一节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第二节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第三节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第一节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第三节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第四节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第一节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猫爪草第二节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第三节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第一节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虎魄第二节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第一节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叶、生铁落第二节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第一节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第二节补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籽、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第三节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第四节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第一节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第二节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常山、瓜蒂、胆矾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