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
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例如建构性玩具。摘自《学前游戏论》
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摘自《学前游戏论》
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摘自《学前游戏论》
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摘自《学前游戏论》
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13.教育游戏化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14.游戏教育化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15.游戏常规: 是指在学前班集体中开展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和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16.亲子游戏:指家庭内成人父母等与儿童之间发生的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课件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3.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课件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4.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课件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5.如何贯彻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主体性原则
1.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
2.考虑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3.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4.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5.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创造性
6.注意游戏的发展性
7.还应做到“全面”。
6.如何贯彻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教育性原则
1.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2.在游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至少在体、智、美、德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和目的的教育性
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整个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
4.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性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
7.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的特征。课件
1、儿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8.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常规的主要内容。
1. 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2. 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3. 学会整理玩具不随便乱乱放或乱扔
4. 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5. 活动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
9.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环境因素。课件
1. 性别差异 A.男孩比女孩更经常地玩粗野嬉戏游戏更多地使用室外空间。在攻击行为中男孩趋向于目的性攻击行为女孩趋向于关系型攻击行为。 B.交往游戏风格上女孩趋向于间接和隐含的方式男孩更有决断性和支配性。 C.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主题上可能存在性别差异。D.选择的玩具和是使用玩具的方法存在性别差异女孩趋向建构性游戏男孩趋向功能性游戏。
2 .个性差异
3. 年龄差异
4. 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10.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应符合哪些标准
具有教育性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符合艺术要求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11.简述游戏性体验的主要成分。
1. 兴趣性体验是一种为外界刺激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
2. 自主性体验是由游戏活动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3. 胜任感体验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4. 幽默感是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
5. 驱力快乐是由身体活动所带来的生理快感。
12.简述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
满足和鼓励儿童经常开展游戏开设较稳定的游戏区、游戏角或兴趣中心。各游戏区有各种各样的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材料玩具和其他设备并注意在一定时期里进行变更是儿童感到新鲜有趣以丰富游戏的内容提高儿童游戏的兴趣。13.简述游戏教育实施计划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如何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2. 依游戏目标设置环境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同时考虑相应的指导方式
3. 注意自选游戏与其他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的联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4. 对计划与目标的实施情况做出反馈。
14.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内容。
1. 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并合理安排
2. 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培养儿童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
3. 学前游戏的教育实施计划的制定。
15.简述教师对学前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及教师的身份。
1. 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2. 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3. 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双重身份游戏伙伴教育指导者。
16.简述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课件)
1. 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2. 对物品的假象即以物代物
3. 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象情景转变
4. 内部规则。
17.简述结构游戏的基本结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