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合集下载

邯宝3200m3高炉炉缸中心堆积的处理

邯宝3200m3高炉炉缸中心堆积的处理
王 拓 , 于浩平 , 宋 飞 远
( 河北钢铁集团 邯钢公司 邯宝炼铁厂 , 河北 邯郸 0 5 6 0 1 5) 摘要 : 详 细分析了邯钢公司 3 2 0 0 m 高 炉 2 0 1 1 年 3月 份 定 修 后 炉 况 失 常 的 原 因 , 由 于 中心 喉 管 严 重 磨 损 导 致 中心 掉 料 , 逐 渐 加 重 中心 负 荷 , 直至形成炉缸 中心堆 积 , 最 终 导 致 3月 1 7 日复 风 困 难 , 炉 况 完 全 失 常 。通 过 分 析 炉 况失 常 后 的 处 理 方 法 及 过 程 , 总结 出 了 锰 矿 洗 炉 、 中心焦引透 气流 、 加 循 环 焦 等 处 理
炉 缸 中心 堆 积 的处 理措 施 。
关键词 : 高炉 ; 炉缸 ; 中心 堆 积 ; 处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T F 5 4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5 0 0 8 ( 2 0 1 3 ) 1 O一 0 0 1 9一O 3
TREATM ENT OF CENTRAL
2 7 E t 8 : O 0时 在 稳 定 风 机 风 量 4 7 。 ( 9档 ) 2圈焦 , 增加 2 9 . 5 。
( 7档 ) 2圈焦 , 增 加 了矿 带 的负 荷 , 9档 的 焦 量 也 少
0 5 6 0 1 5 )
Abs t r a c t :I t i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r e a s o n f o r a b no r ma l f ur n a c e c o nd i t i on i n 3 2 00 m bl a s t f u r n a c e of Ha n ba o I r o n— wo r k s a f t e r i t s r e gu l a r r e pa i r i n Ma r c h.201 1:be c a us e o f s e r i o us we a r o f c e n t r a l t h r oa t p i p e t 0 c a us e ma t e r i a l f e l l d own i n c e n t e r, t h e c e n t r a l l oa d g ot g r a d ua l l y h e a v i e r a nd h e a v i e r a n d a t l a s t t he c e nt r a l a c c u m ul a t i o n

提高3200m3高炉生铁硅含量合格率实践

提高3200m3高炉生铁硅含量合格率实践

3 调 整造渣制度
1 炉 渣 碱 度 。碱 度高 , 利 于减 少 SO气体 的 ) 有 i 挥 发 , 是 碱度 过高会 使 炉渣 的熔 化 温度 升高 , 高 但 提 炉 缸温 度 , 进 SO气体 的挥 发 , 而抵 消高 碱度 减 促 i 从 少 SO 气 体 挥 发 的 作 用 。 提 高 炉 渣 的 二 元 碱 度 i
2 控 制 合 适 的理 论 燃 烧 温 度
理论燃 烧 温度 (f是反 映 炉缸 热状态 的重要参 T) 数 , 于确定 的炉 料 及 高 炉 , 最 佳 的 T 值 是 一 定 对 其 f
上 限炉温较多 , 不利于高炉炼铁降低成本 。
1 改善原燃料质量
1 1 提 高烧 结矿低 温 还原 粉化 指数 .
次数 , 同时控制筛分速度 , 杜绝空仓 , 半仓打料等措 施, 使高炉的人炉含粉率低于 l %。 13 监控 焦炭 质 量 .
供 320 m 高炉焦炭采用 7 、 炉干熄焦 , 0 8焦
虽然质量 比其他焦炉高 , 但是仍然存在质量 、 性能不 稳定的问题 , 造成高炉被动调剂频繁, 焦炭负荷变化 大, 不利于炉缸工作。通过与焦化厂及时沟通 , 了解
煤气拥有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炉料 , 有利于炉料的加 热 分解 和促 进 还原过 程 的进 行 。 因此 , 高 的 T 会 较 f
增 加 SO i 的还 原 和 SO 气体 的挥发 , 过低 的理论 i 而 燃 烧 温度 又使 炉缸 热 量 不 足 , 因此 确 定 适 宜 的理 论 燃 烧 温度 为 210~ 5 : 更 有利 于稳 定 生铁 硅 5 220c , I
莱钢 科技
21 0 1年 1 2月
利 于 提高 炉渣 的稳 定 性 , 当 A 含 量 继 续 升 高 但 1 0

高炉炉况判断与冶炼过程失常和处理

高炉炉况判断与冶炼过程失常和处理
风口区是高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通过观看焦炭 在风口区的运动状态和明亮程度,可以判断炉缸 圆周各点的工作情况、温度和顺行情况。经常观 察风口可以为操作者提供较早的炉况变化情况, 能够做出及时的调节,确保高炉稳定顺行。
1)用风口判断炉缸工作状态 炉缸状态应均匀、活跃是高炉顺行的一个重要标 志。
①各风口明亮均匀,说明炉缸圆周温度均匀。
在炉渣成分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生铁含[Si]量 增加,炉缸温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其他条件 相同时可以用生铁含[Si]量来判断炉缸温度, 生铁中含[S] 量的变动成为判断炉缸温度变化 趋势的标志。 在炉缸中心堆积的情况下,生铁含[Si]水平无 变化,但由于铁水温度降低,致使生铁中[S] 升高。在出铁时,后期比前期[S]高,这同炉 渣先热后凉相一致。 高炉边沿堆积时,生铁含[Si]无变化,而生铁 中的[S]前期比后期高。 高炉炉况失常时,生铁含[S]大幅度升高,但生 铁含[Si]波动幅度较小。
⑤当碱度小于1.0时,将逐渐失去光泽,变成不透 明的暗褐色玻璃状渣,易脆。
⑥低温炉渣,其断面为黑色,并随着渣中FeO增 加而加深,一般渣中FeO大于2%渣就变黑了。
⑦严重炉凉时,渣会变得像沥青样。
⑧渣中含MnO多时,渣呈豆绿色。
⑨渣含MgO较多时,渣呈浅蓝色;MgO再增加时, 渣逐渐变成淡黄色石状渣,如MgO大于10%,炉 渣断面为淡黄色石状渣。
高炉风口,不仅能反映炉缸热制度,也能反映送 风与炉料下降的情况。
炉热时,风口明亮,焦炭活跃,无大块生降;炉 凉时风口发暗,生降多,甚至某些风口出现涌渣、 挂渣。在观察风口时,应注意煤气流分布情况, 边缘发展时风口明亮但炉温不高。在喷煤高炉看 风口时,还应注意风口前煤粉的燃烧情况,防止 煤粉喷吹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高炉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冶炼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因此高炉工作者应努力做到“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到下班”。

依据正确的观察、分析、判断、采取及时果断的调节措施,纠正由于种种原因所破坏的冶炼平衡,以保持炉况稳定顺行,一般情况下,影响炉况波动的主要因素有:1、原燃料物理、化学性质波动。

(包括烧结、球团粉末量、原燃料)2、气候条件变化(即气温、温度、下雨、下雪等)3、设备状况影响(包括热风炉及装料设备故障,冷却设备漏水,喷煤设备故障,铁口失常,检测设备失灵等)。

4、操作因素。

6.1正常炉况的标志:6.1.1炉缸工作全面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下料均匀。

具体表现为“风口明亮”,炉缸周围工作均匀,风口前无大块生料,不挂渣、涌渣,焦炭活跃,风口破损少。

6.1.2渣铁物理热充足,流动性好,渣碱度正常,渣沟不结厚壳,渣中带铁少。

6.1.3下料均匀,两个料尺图像及记录曲线都没有陷落、停滞、时快时慢现象。

记录曲线呈规则的锯齿状,两探尺要求同时达到料线,料线差最多不超过0.5m。

6.1.4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

6.1.5风量、风压和透气性曲线,波动范围小,无明显锯齿状,风压和风量相适应,风量和料速相适应。

6.1.6炉喉煤气圆周均匀,炉喉十字测温曲线与炉顶摄像仪成像一致。

6.1.7炉顶煤气温度曲线呈一定温度范围波动的一条宽带,各点互相交织,组成的温度带有规则的波动。

6.1.8炉喉、炉身温度变化不大,在规定范围内炉身静压正常,无剧烈波动,在图形上呈一条平稳的波动不大的曲线。

6.1.9上、下部压差相对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6.1.10、炉体冷却水温差在规定范围内波动且相对稳定。

6.2正常炉况时操作:6.2.1为了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和高炉长寿,正常的操作制度应保持正常的煤气分布和充足的炉缸温度,以达到最有利的高炉冶炼正常进行的热制度。

6.2.2稳定冶炼强度,稳定炉温,稳定炉渣碱度,加强炉况分析。

济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济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日期
图2 2 0 1 1 年7 —1 2 月焦炭 热态 指标 变化趋势
在大量 使 用经 济料后 , 高 炉一 直在 寻 找适应 这 种 原燃 料条 件下 较 为合 理 的操 作 制度 , 2 0 1 1 年9 月 份 开 始通 过 缩 小风 口面积 、 提高 风 速 、 稳 定装 料 制 度 等 措施 , 料柱 透 气性 有 所好 转 , 风 量 回升 , 焦比、

文 焱
济钢 3 2 0 0 I T I 高炉炉况失常 与处理
2 0 1 3 年第 2 期
技术 经济 指标见表 2 。
表2 2 0 1 1 年1 1 月炉况处理前后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

E l 期

图3 2 0 1 1 年7 -1 2 月渣 中Al O 。 变化趋势
年下半年 , 济钢为应对钢铁行业进入微利局面的困 境, 降低 吨铁 成本 , 在3 2 0 0 i n 。 高 炉开展 了使 用经济
料、 降 低配 煤结 构成 本等 工作 。随着人 炉 品位 降低 和焦炭质 量 的波动 …, 高 炉炉况 发生 了很大 变化 , 压

量关系紧张 , 炉缸工作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不
摘 要 : 济钢 3 2 0 0 m , 高炉 由于原燃料条件恶化 以及 操作 制度调剂不及时 , 造成 了炉况失常 , 表现为压量关 系紧张 、 炉缸工 作 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 不畅 , 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 、 采用上下部调剂相结合 的操 作制 度 , 炉况恢复正常 , 重新确立 了精 料、 合适 的操作制度对 于高炉操作 的重要性 。 关键词 : 高炉 ; 炉况失常 ; 处理 ; 操作制度 ; 精料 中图分类号 : T F 5 4 3  ̄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 4 6 2 0 ( 2 0 1 3 ) 0 2 — 0 O 0 4 — 0 2

高炉炉况判断及处理

高炉炉况判断及处理

高炉工艺操作技术—高炉炉况判断技术高炉炉况失常处理技术高炉炉况判断常见的炉况判断方法:直接判断法和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判断。

一.直接观测法1.看出铁主要看铁中含硅与含硫情况。

◆看火花判断含硅量①冶炼铸造生铁时:当[Si]大于2.5%时,铁水流动时没有火花飞溅;当[Si]为2.5%~l.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火花,但数量少,火花呈球状;当[Si]小于1.5%时,铁水流动时出现的火花较多,跳跃高度降低,呈绒球状火花。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当[Si]为1.0%~0.7%时,铁水流动时火花急剧增多,跳跃高度较低;当[Si]小于0.7%时,铁水表面分布着密集的针状火花束,非常多而跳得很低,可从铁口一直延伸到铁水罐。

◆看试样断口及凝固状态判断含硅量看断口①冶炼铸造铁时:当[Si]为1.5%~2.5%时,模样断口为灰色,晶粒较细;当[Si]大于2.5%时,断口表面晶粒变粗,呈黑灰色;当[Si]大于3.5%时,断口逐渐变为灰色,晶粒又开始变细。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当[Si]小于l.0%时,断口边沿有白边;当[Si]小于0.5%时,断口呈全白色;当[Si]为0.5%~l.0%时,为过渡状态,中心灰白,[Si]越低,白边越宽。

看凝固状态铁水注入模内,待冷凝后,可以根据铁模样的表面情况来判断。

当[Si] 小于1.0%时,冷却后中心下凹,生铁含[Si]越低,下凹程度越大;当[Si]为1.0%~l.5%时,中心略有凹陷;当[Si]为1.5%~2.0%时,表面较平;当[si]大于2.0%以后,随着[Si]的升高,模样表面鼓起程度越大。

◆用铁水流动性判断含硅量①冶炼铸造生铁时:当[Si]为1.5%~2.0%时,铁水流动性良好,但比炼钢铁黏些;当[Si]大于2.5%时,铁水变黏,流动性变差,随着[Si]的升高黏度增大。

②冶炼炼钢生铁时:铁水流动性良好,不粘沟。

◆生铁含[S]的判断①看铁水凝固速度及状态:当[S]小于0.04%时,铁水很快凝固;当[S]在0.04%~0.06%时,稍过一会儿铁水即凝固,生铁含[S]越高,凝固越慢,含[S]越低,凝固越快;当[S]在0.03%以下时,铁水凝固后表面很光滑;当[S]在0.05%~0.07%时,铁水凝固后表面出现斑痕,但不多;当[S]大于0.1%时,表面斑痕增多,[S]越高,表面斑痕越多。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⑥回风量要小,风压要低于悬料前的水平,风量 要为正常值的90%,炉况好转,跟据炉料透气性和压 差,逐渐全加风。
⑦根据炉况,可堵部分风口,按风压操作。 ⑧坐料后的低料线,要在20-30分钟内赶上,避免 低料线的负作用。 ⑨坐料要彻底,不急于回风,严防反复。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⑦赶料线时风压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风压过低影响料柱的透气性。低 料线期间恢复风量时要稳重,每次加风应小于20 kpa,在风压风量对称的基 础上的低料线,减风5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h,应铁后休风堵风口,以利 于炉况恢复。 ⑧料线接近正常水平后风压会略有升高,此时应该控 制压差低于正常压差 10—15 kpa.以保持风量和风压对称,炉况稳定顺行。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3、铁沟过渣: (1)铁沟过渣原因: ①原因:小坑下沿过低 措施:小坑下沿较低时及时修补,确保高度适中 ②原因:小坑使用时间过长,过道老化 措施:小坑到后期时勤检查过道高度,过道高度
大于400mm时及时检修处理。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4、铁水跑大流: (1)铁水跑大流原因:
⑤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出现生降,严重时风口 涌渣,甚至烧穿;
⑥渣铁温度急剧下滑,铁水高硅高硫,流动性变差。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2)连续崩料的处理: ①迅速停氧停煤,相应减轻焦炭负荷; ②减少风量到不崩为止; ③集中加入净焦,改善料柱透气性和提高炉温; ④出铁后进行坐料,使煤气流重新分布,严重时可休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④出现中心管道时,高炉可临时增加内环的矿石 布料份数。
⑤若出现边缘管道时,无钟高炉可在管道部位采 用扇形布料或定点布料装若干批炉料。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的预防、处理及工艺考核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

一、悬料的征兆是什么?如何处理?1、形成原因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还可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

原材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产生主要原因有:1)原燃料质量变差2)压差控制过高3)管道行程及崩料4)大量渣铁未出干净5)炉温陡然升高6)渣皮脱落7)炉墙结瘤等异常情况2、主要征兆:料尺停滞不动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炉顶煤气压力降低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高,风口焦炭仍然活跃,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部分风口焦炭不活跃(要注意当风压、风量、风口工作及上、下部压差都正常,只是料尺停滞时,应首先检查料尺是否有卡尺现象。

)3、处理:处理悬料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处理,除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悬料外,一般都要求立即处理,悬料时间不要超过20min,处理越早,越易恢复正常,损失也越少。

二时要分析不同情况的悬料,采取正确的方法,力争一次坐料成功,避免出铁前坐料。

1)炉温正常、风口工作正常的突然上部悬料,是上部局部透气性与煤气流不适应造成的,可用高压、常压转换或坐料来进行处理,回风压力一般为原风压的70%左右。

2)炉热造成的悬料,必须采取降低炉温的措施,只有控制住热行,坐料后才可以消除悬料,第一次坐料后回风压力约为原风压的60%左右。

3)炉凉悬料切不可采取降低炉温措施,而是在坐料后用小风量回复,在保证顺行的同时恢复炉温正常。

4)坐料后应临时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连续悬料时,回风压力要低,并应缩小批重,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尤其是冷悬料,净焦可多加些,并及早改为停止喷吹燃料所需的焦炭负荷。

5)连续两次坐料后料尺仍不能自由活动,可改按风压操作,争取料尺自由活动。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一、正常炉况标志正常炉况的标志为:(1)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炭活跃、圆周工作均匀,无生降,不挂渣,风口烧坏少。

(2)炉渣热量充沛,渣温合适,流动性良好,渣中不带铁,上、下渣温度相近,渣中FeO含量低于0.5%,渣口破损少。

(3)铁水温度合适,前后变化不大,流动性良好,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4)风压、风量和透气性指数平稳,无锯齿状。

(5)高炉炉顶煤气压力曲线平稳,没有较大的上下尖峰。

(6)炉顶温度曲线呈规则的波浪形,炉顶煤气温度一般为150~350℃,炉顶煤气四点温度相差不大。

(7)炉喉、炉身温度各点接近,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8)炉料下降均匀、顺畅,没有停滞和崩落的现象,探尺记录倾角比较固定,不偏料。

(9)炉喉煤气CO2曲线呈对称的双峰型,尖峰位置在第二点或第三点,边缘CO2与中心相近或高一些;混合煤气中C O2/CO的比值稳定,煤气利用良好。

曲线无拐点。

(10)炉腹、炉腰和炉身各处温度稳定,炉喉十字测温温度规律性强,稳定性好。

冷却水温差符合规定要求。

二、异常炉况标志与调节1. 异常炉况的概念与正常炉况相比,炉温波动较大,煤气流分布稍见失常,采用一般调剂手段,在短期内可以恢复的炉况。

也称为非正常炉况。

2. 异常炉况的类型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煤气流分布失常;另一类是热制度失常。

前者表现为边缘气流或中心气流过分发展,以致出现炉料偏行或管道行程等。

而后者表现为炉凉或炉热等。

3.炉温向热◆炉温向热的标志:(1)热风压力缓慢升高。

(2)冷风流量相应降低。

(3)透气性指数相对降低。

(4)下料速度缓慢。

(5)风口明亮。

(6)炉渣流动良好、断口发白。

(7)铁水明亮,火花减少。

◆炉温向热的调节:(1)向热料慢时,首先减煤,减煤量应根据高炉炉容的大小和炉热的程度而定;如风压平稳可少量加风。

(2)减煤后炉料仍慢,富氧鼓风的高炉可增加氧量0.5%~l%。

(3)炉温超规定水平,顺行欠佳时可适当撤风温。

莱钢1#188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莱钢1#188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莱钢1#188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周生华;刘汉海;刘文杰;卢宏;郎达慧
【期刊名称】《山东冶金》
【年(卷),期】2007(029)004
【摘要】莱钢1#1880m3高炉检修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炉况失常,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多、布料矩阵不合理、渣中Al2O3升高及操作失误等.通过采取热洗炉、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布料矩阵等措施使炉况恢复正常.此次炉况处理过程表明,长时间休后加负荷不宜过快,生产中要确保布料参数准确,并应加强对原燃料的管理.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周生华;刘汉海;刘文杰;卢宏;郎达慧
【作者单位】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莱芜,271104;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莱芜,271104;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莱芜,271104;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莱芜,271104;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莱芜,271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49
【相关文献】
1.莱钢1#1880m3高炉中修停炉操作实践 [J], 房盼盼
2.莱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J], 汤登军;李春路;邱国兴;李海明
3.莱钢6#10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J], 刘卫国;马振军;李国;潘林;
王建国
4.莱钢1#1880m3高炉大修开炉实践 [J], 回全平;郭新超;李明
5.莱钢1#1880m3高炉灌渣后炉况恢复实践 [J], 朱明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钢2# 1880 m3高炉炉况波动处理实践

莱钢2# 1880 m3高炉炉况波动处理实践

莱钢2# 1880 m3高炉炉况波动处理实践发表时间:2020-11-10T06:37:21.02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0期作者:苏荣茂[导读] 在分析莱钢2# 1880 m3高炉同时出现的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处理过程基础上,针对炉墙结厚、焦炭质量下降、高炉憋铁等问题,制定综合的解决处理方案,通过料制调整、洗炉以及出铁改善措施等,实现了炉况恢复、高炉稳定顺行。

苏荣茂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炼铁厂山东济南 271104摘要:在分析莱钢2# 1880 m3高炉同时出现的炉墙结厚和炉缸堆积处理过程基础上,针对炉墙结厚、焦炭质量下降、高炉憋铁等问题,制定综合的解决处理方案,通过料制调整、洗炉以及出铁改善措施等,实现了炉况恢复、高炉稳定顺行。

关键词:高炉;炉缸堆积;炉墙结厚;料制1 前言由于莱钢自产焦炭供应量严重不足,高炉需要长期配加35%~60%外购焦。

因为外购焦冷、热态指标比自产焦均有较大差距,所以高炉稳定性较差,炉况频繁波动,炉缸有堆积征兆。

2019年2月后,高炉又上部结厚,因此必须同步处理上、下部问题,在洗炉的同时,通过料制发展边缘气流,最终使炉况恢复正常。

2 高炉炉况发展及处理过程2.1 开炉后至12月11日波动前的表现2#1880 m3高炉自2018年7月12日开炉达产之后,炉况顺行较好,产量提升较快,到12月11日波动前炉况保持顺行高产水平,各项指标较好。

2.2 12月11日-12月31日初期波动表现11日配加修文焦后,高炉透指逐步降低到22.5-23,燃料比升高20kg-30kg,焦比从370kg/t逐步调整到430kg/t,压量关系紧张,风量维持困难。

至15日停配修文焦炭,同时中心每两小时加焦2吨,中心焦圈数由7圈增加到7.5圈。

(1)修文焦炭指标相对较差且波动大,M40最低79.7%,平均84.6%;<25mm最高15.1%,平均9.0%。

是高炉波动的主要原因(见表1修文焦配加期间高炉指标)。

高铝对高炉炼铁的影响及优化

高铝对高炉炼铁的影响及优化

高铝对高炉炼铁的影响及优化摘要:山东钢铁莱芜分公司3200m3高炉自开炉以来,炉渣中铝含量较高,一定量的Al2O3可以提高烧结矿强度;但当Al2O3含量过高时,炉渣过于黏稠,不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脱硫效果变差。

高铝炉渣不宜从炉缸中流出,容易堵塞炉缸,使炉缸壁结厚,缩小炉缸的体积,造成高炉操作上的困难,严重时还会引起风口的大量烧坏。

本文总结了高铝对高炉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并且通过优化热制度、提高入炉原料质量、提高镁铝比、提高炉顶压力、优化布料制度等措施等来改善高铝对高炉生产的影响,从而实现高炉长期稳定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结果。

关键词:高铝;高炉;热制度;镁铝比1 前言为降低生铁成本,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以下简称炼铁厂)在烧结混匀料中大比例配加高铝经济料—塞拉利昂矿(简称塞矿),使炉渣中的Al2O3含量由之前的14%左右升高至15%以上,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给高炉生产带来系列负面影响:初渣堵塞炉料间的空隙,使料柱透气性变差,增加煤气通过时的阻力,易在炉腹部位的炉墙结成炉瘤,引起炉料下降不顺,形成崩料、悬料,破坏冶炼进程;炉渣过于粘稠时,终渣流动性差,不利于脱硫反应的扩散作用。

炼铁厂在采取了降低综合入炉品位、控制镁铝比,并相应提高炉温改善渣铁流动性的措施后,炉况保持了长期的稳定顺行,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2 铝含量对冶炼的影响2.1 铝含量对烧结的影响烧结矿中含有一定量的Al2O3有利于四元系针状交织结构铁酸钙的形成,可以提高烧结矿强度,但Al2O3含量太高时,有利于玻璃质的形成,对烧结矿的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不利[1]。

实践证明,当烧结矿中铝含量>2.5%,对烧结矿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影响较大。

2.2 铝含量对高炉生产的影响Al2O3在炉渣中有一定的脱硫效果,但弱于CaO和MgO。

对高炉生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炉内,压差升高,上部容易悬料,炉缸容易粘结堆积;在炉外,主沟内渣铁不易分离,渣中带铁,渣沟内炉渣流动性很差,容易结壳。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第二节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三、失常炉况的标志及处理1. 失常炉况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炉况波动,调节得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到位,造成炉况失常,甚至导致事故产生;采用一般常规调节方法,很难使炉况恢复,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产;2.炉况失常原因◆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适应;◆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大的波动;◆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导致调整方向的错误;◆意外事故;包括设备事故与有关环节的误操作两个方面;3.失常炉况的种类低料线、悬料、炉墙结厚、炉缸堆积、炉冷、炉缸冻结、高炉结瘤等;4.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称低料线;◆低料线的原因:①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②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③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低料线的危害:①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②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凉;③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比升高;④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⑤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⑥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⑦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低料线的处理:①由于上料设备系统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顶温高,开炉顶喷水或炉顶蒸汽控制顶温,必要时减风;②不能上料时间较长,要果断停风;造成的深料线大于4 m,可在炉喉通蒸汽情况下在送风前加料到4m以上;③由于冶炼原因造成低料线时,要酌情减风,防止炉凉和炉况不顺;④低料线1 h以内应减轻综合负荷5%~l0%;若低料线l h以上和料线超过3 m在减风同时,应补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以补偿低料线所造成的热量损失;⑤当装矿石系统或装焦炭系统发生故障时,为减少低料线,在处理故障的同时,可灵活地先上焦炭或矿石,但不宜加入过多;一般而言集中加焦不能大于4批;集中加矿不能大于2批,而后再补回大部分矿石或焦炭;当低料线因素消除后应尽快把料线补上;⑥赶料线期间一般不控制加料,并且采取疏导边沿煤气的装料制度;当料线赶到3 m 以上后、逐步回风;当料线赶到2.5 m以上后,根据压量关系情况可适当控制加料,以防悬料;⑦低料线期间加的炉料到达软熔带位置时,要注意炉温的稳定和炉况的顺行;⑧当低料线不可避免时,一定要果断减风,减风的幅度要取得尽量降低低料线的效果,必要时甚至停风;5.悬料炉料停止下降,延续超过正常装入两批料的时间,即为悬料;经过3次以上坐料未下,称顽固悬料;◆悬料的原因:悬料主要原因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不相适应;◆悬料的种类: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原燃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悬料主要征兆:①悬料初期风压缓慢上升,风量逐渐减少,探尺活动缓慢;②发生悬料时炉料停滞不动;③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④顶压降低,炉顶温度上升且波动范围缩小甚至相重叠;⑤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过高,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悬料的预防:①低料线、净焦下到成渣区域,可以适当减风或撤风温,绝对不能加风或提高风温;②原燃料质量恶化时,应适当降低冶炼强度,禁止采取强化措施;③渣铁出不净时,不允许加风;④恢复风温时,幅度不超过50C/h,加风时每次不大于150 m3/min;⑤炉温向热料慢加风困难时,可酌情降低煤量或适当撤风温;◆悬料处理:①出现上部悬料征兆时,可立即用改常压不减风操作;出现下部悬料征兆时,应立即减风处理;②炉热有悬料征兆时,立即停氧、停煤或适当撤风温,及时控制风压;炉凉有悬料征兆时应适当减风;③探尺不动同时压差增大,透气性下洚,应立即停止喷吹,改常压放风坐料;坐料后恢复风压要低于原来压力;④当连续悬料时,应缩小料批,适当发展边沿及中心,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⑤坐料后如探尺仍不动,应把料加到正常料线后不久进行第二次坐料;第二次坐料应进行彻底放风;⑥如悬料坐不下来可进行休风坐料;⑦每次坐料后,应按指定热风压力进行操作,恢复风量应谨慎;⑧悬料可临时撤风温处理,降风温幅度可大些;坐料后料动,先恢复风量、后恢复风温;⑨冷悬料难于处理,每次坐料后都应注意顺行和炉温,防热悬料和炉温反复;严重冷悬料,避免连续坐料,只有等净焦下达后方能好转,此时应及时改为全焦操作;⑩连续悬料不好恢复,可以停风临时堵风口;⑾连续悬料坐料,炉温要控制高些;⑿坐料前应观察风口,防止灌渣与烧穿,悬料坐料期间应积极做好出渣出铁工作;⒀严重悬料指炉顶无煤气,风口不进风等,则应喷吹铁口后再坐料;⒁悬料消除,炉料下降正常后,应首先恢复风量到正常水平,然后根据情况,恢复风温、喷煤及负荷;6.连续塌料探尺停滞不动,然后又突然下落,称为塌料;连续停滞、塌料称为连续塌料;◆连续塌料的危害:影响矿石预热和还原,特别是下部连续塌料,能使炉缸急剧向凉,甚至造成炉缸冻结事故;◆连续塌料的征兆:①探尺连续出现停滞和塌落现象;②风压、风量不稳,剧烈波动,风量接受能力变差;③顶压出现向上尖峰,并且剧烈波动,顶压逐渐变小;④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有生降和涌渣现象,严重时自动灌渣;⑤炉温波动,严重时铁水温度显著下降,放渣困难;◆处理方法:①立即减风到能够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风压、风量达到平稳;②适当减轻焦炭负荷,严重时加入适量净焦;③临时缩小矿批,减轻焦炭负荷,采用疏导边缘和中心的装料或酌情疏导边缘;④出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争取探尺自由活动;⑤只有炉况转为顺行,炉温回升时才能逐步恢复风量;⑥减氧或停氧;7.炉缸堆积◆炉缸堆积的原因:①原、燃料质量差,强度低,粉末过多,特别是焦炭强度降低影响更大;②操作制度不合理;主要包括:长期边缘过分发展,鼓风动能过小,或长期减风,易形成中心堆积;长期边缘过重或鼓风动能过大,中心煤气过度发展,易形成边缘堆积;长期冶炼高标号铸造生铁,或长期高炉温、高碱度操作;造渣制度不合理,Al2O3和MgO含量过高,炉渣粘度过大;长期过量喷吹;冷却强度过大,或设备漏水,造成边缘局部堆积;◆炉缸堆积的类型:炉缸中心堆积和边缘堆积两种,见表4—28;表4—28高炉炉缸堆积对比表◆炉缸堆积征兆:①接受风量能力变坏,热风压力较正常升高,透气性指数降低;②中心堆积上渣率显著增加,出铁后,放上渣时间间隔变短;③放渣出铁前憋风、难行、料慢,放渣出铁时料速显著变快,憋风现象暂时消除;④风口下部不活跃,易涌渣、灌渣;⑤渣口难开,带铁,伴随渣口烧坏多;⑥铁口深度容易维护,打泥量减少,严重时铁门难开;⑦风口大量破损,多坏在下部;⑧边缘堆积一般先坏风口,后坏渣口;中心堆积一般先坏渣口,后坏风口;⑨边缘结厚部位水箱温度下降;◆炉缸堆积处理:①改善原、燃料质量,提高强度,筛除粉末;②边缘过轻则适当调整装料制度,若需长期减风操作,可缩小风口面积、改用长风口或临时选择堵塞部分风口;③边缘过重,除适当调整布料外,可根据炉温减轻负荷,扩大风口;④改变冶炼铁种;冶炼铸造铁时,改炼炼钢生铁;冶炼炼钢生铁时,加均热炉渣、锰矿洗炉;降低炉渣碱度,改变原料配比,调整炉渣成分;⑤减少喷吹量,提高焦比,既避免热补偿不足,又改善料柱透气性;⑥适当减小冷却强度;加强冷却设备的检查,防止冷却水漏入炉内;⑦保持炉缸热量充沛,风、渣口烧坏较多时,可增加出铁次数、临时堵塞烧坏次数较多的风口;渣口严重带铁时,出铁后应打开渣口喷吹,连续烧坏应暂停放渣;⑧若因护炉引起,应视炉缸水温差的降低,减少含钛炉料的用量,改善渣铁流动性;⑨处理炉缸中心堆积,上部调整装料顺序和批重,以减轻中心部位的矿石分布量;⑩若因长期边重,引起炉缸边缘堆积,上部调整装料,适当疏松边缘;另外,在保持中心气流畅通的情况下,适当扩大风口面积;8.炉冷炉冷是指炉缸热量严重不足,不能正常送风,渣铁流动性不好,可能导致出格铁、大灌渣、悬料、结厚、炉缸冻结等恶性事故;◆炉冷发生的原因:1冷却设备大量漏水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停风时炉顶打开水未关;2缺乏准备的长期停风之后的送风;3长时间计量和装料错误,使实际焦炭负荷或综合负荷过重,或煤气利用严重恶化,未能及时纠正;4连续塌料或严重管道行程,未得到及时制止;5长期低料线作业,处理不当;6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炉瘤、渣皮脱落以及人为操作错误等;◆初期向凉征兆:1风口向凉;2风压逐渐降低,风量自动升高;3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下料速度自动加快;4炉渣变黑,渣中FeO含量升高,炉渣温度降低;5容易接受提温措施;6顶温、炉喉温度降低;7压差降低,透气性指数提高,下部静压力降低;8生铁含硅降低,含硫升高,铁水温度不足;◆严重炉冷征兆:1风压、风量不稳,两曲线向相反方向剧烈波动;2炉料难行,有停滞塌陷现象;3顶压波动,悬料后顶压下降;4下部压差由低变高,下部静压力变低,上部压差下降;5风口发红,出现生料,有涌渣、挂渣现象;6炉渣变黑,渣铁温度急剧下降,生铁含硫升高;◆处理方法:1必须抓住初期征兆,及时增加燃料喷吹量,提高风温,必要时减少风量,控制料速,使料速与风量相适应;2要及时检查炉冷的原因,如果炉冷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减轻焦炭负荷;3严重炉凉且风口涌渣时,风量应减少到风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为防止提温造成悬料,可临时改为按风压操作,保持顺行;4炉冷时除采取减少风量、提高风温、增加燃料喷吹量等提温的措施外,上部应加入净焦和减轻焦炭负荷;5组织好炉前工作;当风口涌渣时,及时排放渣铁,防止自动灌渣,烧坏风口;6严重炉冷且风口涌渣,又已悬料时,只有在出渣出铁后才允许坐料;放风时,当个别风口进渣时,可加风吹回不宜过多并立即往吹管打水,不急于放风,防止大灌渣;7若高炉只是一侧炉凉时,首先应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发现漏水后及时切断漏水水源;若不是漏水造成的经常性偏炉凉,应将此部位的风口直径缩小;9.炉缸冻结由于炉温大幅度下降导致渣铁不能从铁口自动流出时,就表明炉缸已处于冻结状态;◆炉缸冻结的原因:1高炉长时间连续塌料、悬料、发生管道且未能有效制止;2由于外围影响造成长期低料线;3上料系统称量有误差或装料有误,造成焦炭负荷过重;4冷却器损坏大量漏水流入炉内,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5无计划的突然长期休风;6装料制度有误,导致煤气利用严重恶化,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7炉凉时处理失当;◆炉缸冻结的处理:1果断采取加净焦的措施,并大幅度减轻焦炭负荷,净焦数量和随后的轻料可参照新开炉的填充料来确定;炉子冻结严重时,集中加焦量应比新开炉多些,冻结轻时则少些;同时应停煤、停氧把风温用到炉况能接受的最高水平;2堵死其他方位风口,仅用铁口上方少数风口送风,用氧气或氧枪加热铁15,尽力争取从铁口排出渣铁;铁口角度要尽量减小,烧氧气时,角度也应尽量减小;3尽量避免风口灌渣及烧出情况发生,杜绝临时紧急休风,尽力增加出铁次数,千方百计及时排净渣铁;4加强冷却设备检查,坚决杜绝向炉内漏水;5如铁口不能出铁说明冻结比较严重,应及早休风准备用渣口出铁、保持渣口上方两个风口送风,其余全部堵死;送风前渣口小套、三套取下,并将渣口与风口间用氧气烧通,并见到红焦炭;烧通后将用炭砖加工成外形和渣口三套一样、内径和渣口小套内径相当的砖套装于渣口三套位置,外面用钢板固结在大套上;送风后风压不大于0.03 MPa,堵铁口时减风到底或休风;6如渣口也出不来铁,说明炉缸冻结相当严重,可转入风口出铁,即用渣口上方两个风口,一个送风,一个出铁,其余全部堵死;休风期间将两个风口问烧通,并将备用出铁的风口和二套取出,内部用耐火砖砌筑,深度与二套齐,大套表面也砌筑耐火砖,并用炮泥和沟泥捣固并烘干,外表面用钢板固结在大套上;出铁的风口与平台间安装临时出铁沟,并与渣沟相连,准备流铁;送风后风压不大于0.03 MPa,处理铁口时尽量用钢钎打开,堵口时要低压至零或休风,尽量增加出铁次数,及时出净渣铁;7采用风口出铁次数不能太多,防止烧损大套;风口出铁顺利以后,迅速转为备用渣口出铁,渣口出铁次数也不能太多,砖套烧损应及时更换,防止烧坏渣口二套和大套;渣口出铁正常后,逐渐向铁口方向开风口,开风口速度与出铁能力相适应,不能操之过急,造成风口灌渣;开风口过程要进行烧铁口,铁口出铁后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再逐渐开风口直至正常;10.炉墙结厚炉墙结厚分为上部结厚和下部结厚;上部结厚主要是由于对边缘管道行程处理不当,原燃料含钾、钠高或粉末多,低料线作业,炉内高温区上移且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下部结厚多是炉温、炉渣碱度大幅波动,长期边缘气流不足,炉况长期失常,冷却强度过大,以及冷却设备漏水,长期堵风口等因素造成的;11.连续崩料的征兆和处理方法征兆(1)料尺连续出现停滞和塌落现象(2)风压风量不稳、剧烈波动,接受风量能力差;(3)炉顶煤气压力出现尖峰,剧烈波动;(4)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生降和涌渣现象,严重时自动灌渣;炉温波动,严重时渣铁温度显著下降,放渣困难;连续崩料会影响矿石的预热与还原,特别是高炉下部连续崩料,能使炉缸急剧向凉,必要时果断处理,处理方法是:(1)立即减风到能够制止崩料的程度,使风压风量达到平稳;(2)加入适当数量的净焦(3)临时缩小料批,减轻焦炭负荷,适当发展边缘;(4)出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5)只有炉况转为顺行,炉温回升是才能逐步恢复风量;。

莱钢3200m3高炉检修快速恢复操作实践

莱钢3200m3高炉检修快速恢复操作实践
风后 炉 况 的快速恢 复 。 22 休 风 . 53 : 0打开 1铁 I ,: 0打开 3铁 E , E 54 I l两铁 I重 z l 叠 出铁 。6 2 铁 口均来 风 大喷 , 时理 论铁 量 基 : 5两 此
本 出尽 , 始减 风 。风量 30 0 I / i 开 0 I r n以前减 风 幅 T a
4 结 语
1 休风前调整好 炉况 , ) 渣铁 物理热充沛 、 良好
的炉 缸工况 , 于复 风后 炉况 快速恢 复 。 利
允许接受较大量 的煤气体积 。初始风量大 , j 复风
速度 快 。较 大 的初 始 风 量 利 于 风 口前 焦 炭 快 速 燃 烧, 为炉 料下 降腾 出空 间 , 并产 生 大量还 原性 气体 和 热量 , 速冶 炼 过程 。快 速 加 风 也 可 以确 保 一 定 的 加 鼓风 动能 。此次 复 风 过程 中 , 热风 压 力 随 风 量 平 稳
的炮泥。上 料工检查并清理 了炉顶煤 气风罩 的积 油、 杂物以免顶温过高时引起炉顶着火 。休风前 , 将 烧结矿仓的仓位控制到 12左右, / 休风后空出槽 下 称 斗及 炉顶 料罐 以备 检修 。
1 休风及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关键是确保 炉况稳定顺行 , 炉缸工
2 休风 操作
上升 , 有 出 现 冒尖 现 象 , 风 一 小 时 后 风 量 达 到 没 复
6 1 0 m3 0 /mi n。
2 集中加人适量 的焦炭 , 其在休风前下 达 , ) 使 既有 利提 高料柱 的透 气性 , 利 于加风 , 可有效 的 有 也 减小复风后铁水 [ i的大幅波动。 s] 3 复风 后及 时 出铁 有 利 于炉 况 的快 速恢 复 , ) 快 速加风。 4 本次休风近 1 , ) 6h 本体冷却水量没有控 制 ,

高炉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及其内在规律

高炉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及其内在规律

高炉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及其内在规律本期发表高炉特殊炉况处理之一--高炉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及其内在规律。

包括特殊炉况的定义、高炉发生特殊炉况的原因、特殊炉况的实型、特殊炉况的处理原则、高炉的几个内在规律,处理特殊炉况时的管理方法等六个问题。

01特殊炉况的定义高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炉况及冶炼现象,在《高炉冶炼规程》中做了细致地归纳,业已成为高炉冶炼工作者的操作指南。

这里所论及的是特殊炉况,其定义是“采用日常调剂措施失效,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的炉况”。

所谓采取日常调剂措施失效,就是采用特殊方法或增大调剂的幅度,所谓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的炉况,其期限至少以日计算,多则一年半载,甚至一代炉龄( 如鞍钢50年代的五高炉)。

高炉冶炼买践及近年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装入高炉的炉料必须按照冶炼进程在高炉内的指定区域和时间内完成其冶炼过程,否则就破坏了冶炼规律,恶化高炉生产指标。

高炉处于特殊炉况状态,冶炼过程的表征是:① 高炉料柱素乱;② 高炉热状态失常,③ 高炉初始气流分布失去控制;④ 高炉炉型剖面发生“暴变”现象。

由于炉内冶炼过程失去规律性,日常的调剂炉况措施及调剂幅度无效,如不果断地采取特殊炉况处理手段,必然招致炉况长期失常。

特殊炉况的宏观表现是,长期生产指标低下,炉况稳定性差,俗有“僵炉”之称.在特殊炉况处理过程中,高炉冶炼工作者争议最多,很容易造成调剂混乱和失误。

由于指令繁多,致使具体操作人员无所适从,被迫出现按发出指令者的级别“执行指令”。

更有甚者,有时采取“表决制”来确定实施方案。

这种非正常时期是具体操作者最烦恼的时期。

因此,正确地组织和领导人们进行炉况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02高炉发生特殊炉况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高炉发生特殊炉况也是如此高炉发生特殊炉况也是如此。

在总结特殊炉况处理经验时,经常发现某些参数变化早已有所显示,只是缺乏敏感性而没有予以重视。

其次是对炉况的急剧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五章 失常炉况的处理

第五章  失常炉况的处理

第五章失常炉况的处理高炉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炉况的波动是经常的,炉况的稳定和平衡是相对的。

高炉操作者首先要学会综合判断炉况,熟练掌握各种调节方法。

要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好下班,搞好四班衔接。

在操作中做到勤观察、勤分析,坚持早动、少动,准确无误。

一、正常炉况的标志:表现在三个方面,六个指标,一个互相适应,一个正常,即:上升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顶温<300℃,四点极差<50℃;煤气分布,十字测温曲线合理,均匀,稳定)下降物料流均匀顺畅;(料尺均匀,不塌,不偏,不滑,不悬,各尺差别≯0.5mm;压量关系平稳,全风量且风量与料速相适应)炉内温度场分布合理:(渣铁流畅,圆周纵向热负荷(炉衬温度,水温差)均匀稳定)煤气流分布与装料制度相适应。

渣铁排放正常。

二、边缘过分发展,中心过重由于上下部调剂不适应或调剂不当,动能过低或溜槽磨漏,边缘负荷轻造成大部分煤气沿边缘上升,因而煤气利用恶化,消耗升高,同时炉衬及冷却设备受到的侵蚀加重。

长期边缘过轻会导致炉缸中心堆积,炉凉,焦比升高,甚至出现连续塌料,管道,悬料,炉墙结厚等炉况严重失常现象。

(一)征兆:1、炉喉煤气边缘CO2含量比正常下降,中心CO2上升,煤气曲线最高点向中心移动,呈馒头状曲线,混合煤气中CO2降低,CO/CO2比值升高。

2、十字测温边缘温度升高,中心温度降低。

3、料尺有滑落现象,料速不均。

4、风压尚平稳但降低,曲线呆滞,易产生风压锐降,然后突然上升而悬料。

5、顶压频繁出现向上尖峰。

6、顶温升高,顶温曲线展开。

7、炉腰,炉身冷却水温差,炉墙温度升高,波动大。

8、初期风口很亮,后出现风口工作不均,有升降,涌渣,灌渣现象。

9、渣铁物理热低,渣中(FeO)波动且升高,铁中〔S〕升高。

10、严重时冷却设备损坏,风口损坏。

(二)处理方法1、采用疏导中心加重边缘的多环布料制度,单环布料时增大矿焦角或角差,以加重边缘负荷。

《高炉炼铁操作》6.项目六 失常炉况的征兆及处理

《高炉炼铁操作》6.项目六 失常炉况的征兆及处理

项目六
失常炉况的征兆及处理2020-10-16
《高炉炼铁操作》
高炉顺行是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高效益的必要条件。

在实际生产中原燃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经常会产生波动,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入炉料的称量可能发生误差,操作失误与设备故障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这些都会影响高炉顺行,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发生炉况失常,顺行遭到破坏,经济指标下降,
甚至中断高炉生产,因此对高炉炉况作出准确判断、及时处理
十分重要。

项目导入
目录CONTENTS 处理崩料1
处理管道行程2处理炉缸堆积5处理低料线3处理悬料4处理高炉大凉6。

高炉特殊炉事故案及处理

高炉特殊炉事故案及处理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④出现中心管道时,高炉可临时增加内环的矿石布 料份数。
⑤若出现边缘管道时,无钟高炉可在管道部位采用 扇形布料或定点布料装若干批炉料。
⑥管道行程严重时要加净焦若干批,以疏松料柱, 防止炉凉。
⑦采取上述措施无效时,可放风坐料,并适当加净 焦,恢复时压差要相应降低10-20kpa。
2、渣铁物理热充足、流动性良好,渣铁分离较好,渣中 含Fe少,炉渣结构致密,碱度适宜。
3、铁水流动性良好,炉温稳定,表面无油皮薄膜。 4、炉料下降速度正常且均匀,两探尺下降深度基本一致。 5、煤气流分布合理有效,风量、风压稳定,炉顶压力无 剧烈波动,各上升管煤气温度相近,且成规律性波动。
二、失常炉况分类: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2)严重炉凉的处理: ①必须抓住初期征兆,及时增加喷吹燃料量,提高风 温,必要时减少风量,控制料速,使料速与风量相适应。 ②如果炉凉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减轻焦炭负荷。 ③剧凉时,风量应减少到风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为 防止提温造成悬料,可临时改为按风压操作。 ④剧凉时除采取下部提高风温、减少风量、增加喷吹 燃料量等提高炉温的措施外,上部要适当加入净焦和减轻 焦炭负荷。
⑧如管道行程长期不能得到处理,应考虑休风堵部 分风口,然后再逐渐恢复炉况。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4、严重炉凉:
(1)严重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征兆:
①风压、风量不稳,两曲线向相反方向剧烈波动。 ②炉料难行,有停滞塌陷现象。 ③炉顶压力波动,悬料后顶压下降。 ④下部压差由低变高,下部静压力降低,上部压 差下降。
⑤风口发红,出现生料,有涌渣、挂渣现象。 ⑥炉渣变黑,渣、铁温度急剧下降,生铁含硫量 上升。
降低风温,为增加风量创造有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位更低 , 最低 至 5 . 见表 1 。渣 比偏高 导致燃 1 %( 2 ) 料 比上升 , 同样 的热量 下 , 炉渣 黏度 增加 , 渣炉次 亏
偏多, 亏渣 导致炉况 难行 。
表 1 烧结矿主要成 分变化情 况 %
2 炉况失 常 的原 因分析
炉 况失 常有 如下 表现 :) 1气流 不稳 。炉 内顺 行
差, 操作困难 , 风压偏高 , 风量难全 , 频出气流, 边缘 气流发展不平衡 , 十字测温不稳 。炉 内煤气流失
常, 出现 紊乱 和局 部过 强 , 顶温 高 且 发散 。探尺 工 作 不好 , 有偏 尺 、 滑尺 现 象 。2 冷却 壁 波 动 大 。冷 ) 却 壁全方 位 大幅度 波 动 , 渣皮 脱 落严 重 。3炉 缸工 ) 作不 均匀 。相 隔两 炉铁 , 一边 铁 口出铁 另 一边铁 口
2 1 年第 1 02 期
3 炉 内操 作 主动 退 守 理 念 不 强 :0 1 3 5 ) 21 年 月
于慢 风状 态 , 炉缸 不 活跃 , 芯温度 开始 下降 , 图 炉 见
日炉 况 开始 出现 波动 后 , 操作 参 数控 制仍 以强化 为 主 , 压 、 差 、 量等参数 仍维持 正 常水 平 。 顶 压 风
定 程度 上 影 响 了 炉况 的恢 复进 度 。一 方 面 是设
备 原 因 , 理炉 况 初 期 , 处 由于 开 口机 开铁 口时 间太
长, 经常在 05 左 右 , .h 造成 铁次 不能保 证 , 长 了两 延
次铁 之 间 的时 间 间 隔 , 为 地 造成 了高炉 憋 风 , 人 增 加 了处 理 炉况 的难 度 。为 此 采 用 3 口轮换 出铁 铁 的方 式 , 必要 时重 叠 出铁 及 加 强设 备 点检 等 措施 , 尽量 避免 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 ; 另一 方 面上料 系统 经常
往往提上碱度后 , 高炉很容易出现低硅低热量或高 硅高碱 的情况 , 造成渣铁难以排尽 , 反过来又影响
冷却 壁稳定 , 高炉处于一个 脆弱 的平 衡 。
炼铁专业。现为莱钢型钢炼铁厂工程师 , 事炼铁 工艺技术工作 。 从
1 4
汤登军等
莱钢 3 0 0 高炉炉况失常 的处理 2 m
来冷却壁稳定性变差 , 初期判断认为是炉渣碱度偏
低造 成渣 皮不 稳定 , 引起 冷却 壁波 动 。因此 在操作 上 , 幅度 提高 炉渣碱 度 , 管也 有一 定 的效果 , 大 尽 但
会突然冒尖造成崩料。
收稿 日期 :0 1 0 — 8 2 1- 4 1 作者简介 : 汤登军 , ,94 男 17 年生 ,94 19 年毕业 于太原冶金工业学校
2 受原 燃料 条件 变 差影 响 , 入 2 1 年 3 以 ) 进 01 月
出渣 。4 生铁成分波动大。炉温不好控制 , ) 综合负 荷 不 好 掌 握 , 炉 温 次 数 明显 增 多 。渣 铁 物 理 热 低 差, 脱硫效果明显下降, 三类铁频 出, 提炉温比较困
难 。5波 峰式 风压 , 压不 时 出现类 似换 炉时 的波 ) 风 峰式 波 动 。 炉况 失 常初 期 , 因边 缘 气 流管 道 , 差 压
改善 。
2 1 年 3 61中班 出管道 后 , 天 [i偏 低 , 01 月 3 全 s]
最 低 至 02 热 量 勉 强 维 持 在 15 0℃ , .%, 0 亏渣 铁 严 重 , 天 2 应 出渣 42 6t实 出 渣 37 0t亏 渣 当 4h 3 , 9 ,
464t 1: 高 炉 憋 出管 道 气 流 , 4 . 。 80 0 出现 恶 化迹 象 。 操 作上 以提 高炉温 及渣 铁热 量为 主 , 补加 净焦 n, 逐 步 缩矿 批 调 整 负荷 , 加 中心焦 炭 比例 。2 1 年 3 增 01
( 莱芜钢铁集 团有 限公 司 银 山型钢炼铁厂 , 山东 莱芜 2 10 ) 7 14

要: 莱钢 3 0 20m高炉 由于原燃料 条作失误等原 因, 导致 炉况 失
常。采 用减轻焦 炭负荷 、 锰矿洗炉 、 优化装料制度 、 改善原燃 料 、 抓管理等措施后 , 炉况快速得至好转。
关键词 : 高炉 ; 炉况失 常; 处理 中图分类号 :F 4  ̄ T 5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4 4 2 ( 0 20 — 0 4 0 10 — 6 0 2 1 ) 1 0 1 — 3
21 原燃 料质量 变差 .
1 概

精料 方 针 打破 是 本次 炉 况 失 常 的助 推剂 。 2 1 年 2 中下旬 , 01 月 炉缸 不够 活跃 已有 表现 , 量关 压 系 紧张 , 出铁 、 对 炉温波 动非 常敏 感 , 有 现象说 明 所 炉缸 工作逐 步变差 , 从外部 看主要是 :
第3卷 第1 4 期
2 1 年 2月 02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 e al r y hnog tlu g
Vo .4 . 1 3 No 1 F b u r 2 l e r ay 0 2
菜钢 32 0m3 0 高炉炉况失常 的处理
汤登军 , 李春路 , 国兴 , 海 明 邱 李
3 由于 高炉 炉 料 结构 变 化 较大 , 平衡 碱 度 , ) 为 烧 结矿 碱 度波 动 较 大 , 高时 20 , 时 1 2造 成 终 .7低 . , 7
渣碱度 不稳 ( 团矿品位变 化不大 ) 球 。
22 高炉操作应对 措施不 到位 . 1在操作 320m 级高 炉上缺 乏 足够 的经验 和 ) 0 认识 , 有严 格按 照不顶 、 贪 、 追 的原则 进行 日 没 不 不 常操 作 , 而是一 味地追求 大风量 、 冶强 。 高
32 集 中活跃 炉缸 阶段 .
21年 3 1 01 月 4日炉 况 开始 逐 渐 向好 的方 向发 展 , 现 为 压差 平 稳 , 表 冷却 壁稳 定 , 温 差 正 常 。3 水 月1 4日视 炉况 逐 渐加 重 负荷 , 月 1 3 7日, 比逐渐 焦 到 30k/, 5 g 矿批到 12t炉温 逐渐 下降 (s] t 0 , [i控制 到 05 ~O6 , 况 基 本恢 复 正 常 。高 炉装 料 制度 .% . %)炉 及焦 炭负荷 的调整处 理 、 各项 指标情况 见表 3 。 在高 炉炉 况处 理 阶段 , 一些 外 围 因素 的原 因也
1# 2 仓不振 自流 , 影响备料。上料罐不来满信号 , 上 料工强制满 , 手动布料 , 导致上料程序混乱。第 14 0 批 为 不振 自流 生矿 2 上料 程 序按 焦 炭布 料 代码 4t ,
进 行 布料 。第 1 5 矿石 按 焦 炭 布 料 代 码 进 行 布 0批
焦 炭 质 量 下 滑 , 查 C R最 低 6 . , R 最 高 抽 S 28 C I % 2.%。焦炭 质量 下 降后 , 85 造成炉 缸 的透气 性 、 液 透 性变差 , 中心 气 流 不 畅 、 稳 定 ; 致 边 缘 气 流 发 不 导 展, 冷却壁温 度稳定性 差 。 2烧 结矿 品位 降低 。320m 高炉 2 1 年 3 ) 0 3 00 月 1 6日开 炉 以来 , 结 矿质 量逐 渐 变差 , 烧 品位 持续 走
及 时 排 尽 炉 内渣 铁 , 少 憋风 次 数 , 善炉 缸 工作 减 改
状态。
退 至 3 7k / 9 gt 。到 3 8日夜班炉况 出现好 转迹象后 , 月
33 逐步恢 复 阶段 .
焦 比由 37k/ 9 g 调整 至 30k/ 白班炉况 出现反 复 , t 8 gt ;
焦 比由 3 0 g 退 至 4 1 gt一直维 持到 3 1 8 / kt 2 /, k 月 2日。
低 。进 入 2 1 年 以后 , 结 品位低 于 5 . 3 01 烧 3 %, 月份 5
料, 此时 亏料 线 到 51T, 3 补净 焦 1 于 中心 。 .I 分 次 I 5 t
3 6日夜班风压 波动 , 月 风量难全 , 白班物 理热差 , 炉
温偏 低 , 负荷 加净 焦 1 于 中心 , 退 0 t 中班 炉温偏 低 , 出管 道气 流 , 净 焦 1 至此 , 行 状 态 遭 到 破 补 0t 。 顺 坏, 炉况失 常 , 各项 生产 指标 有所 降低 。为此 , 炉 对 况失 常原 因 的原 因进行 分析并 采取 了相 应 的对 策 , 快速恢 复 了炉况 。

21年 3 1 01 月 0日夜班 ,4风 口小 套烧 坏 , 制 2" 控
水 量 1 ;: 煤 气 利 用 率 下 行 ,3 1 段 铜 冷 5m/ 45 h 0 1 6
却壁剧烈波动。白班接班后休风更换小套 。复风
后加 净焦 1 焦 比维 持在 4 1 g , 0t , 2 / 风量 很快加 全 。 kt 1 调 整 布 料 矩 阵 。调 整 以 发 展 边 缘 气 流 为 ) 主 。矿批 由 10t 至 8 , 少 中心焦炭 比例 , 制 1 缩 6 减 t 抑 中心 , 松 边缘 , 定气 流 , 疏 稳 中心焦 由4 圈减 为 3 , 圈 焦 炭外 档 2圈增 加 3 , 石 外 档 3 圈 矿 圈减 为 2圈 , 以
运到槽上供高炉使用 , 当前质量不好 的焦炭转运 将 到备用焦仓 , 等炉 况正常后 再逐步 消化 。
4 增 加 出铁 次 数 , ) 出铁 采 取零 间隔 或 负 间隔 ,
2 1 年 3 6日中班 出 管道 后 , 比由 34k/ 01 月 焦 4 g t
调整到 3 3k/ 3 7日憋风后 , 比由 3 3k/.步 5 g ; 月 t 焦 5 g j t_  ̄
1 。炉 芯温 度 下 降容 易 造 成 炉缸 堆 积 , 加 大 炉况 将
处 理难 度 。2 1 年 3 1 01 月 1日开始 在 人炉 料 中 配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