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案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导学案(第一课时)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导学案(第一课时)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合作交流分享质疑认真准备大胆展示梳理知识强化记忆认真审题精挑细选设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二、合作探究(对学群学)1.八大的正确方针为什么没有贯彻下去?(换句话说,党中央为什么会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错误?)答:(1)党中央对于经济工作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2)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3)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让学生记住上面这些就行了)(4)党内生活不民主,出现了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等。

2.这是当年的《人民日报》文章,你相信吗?当时的中国出了什么问题?答:不相信。

当时正在进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浮夸风盛行。

三、自主展示(质疑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交流、质疑,突破重难点,巩固提高。

(口头展示)四、整理学案(归纳小结)识记本节课知识点,理清主要线索。

对自己回答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用红笔进行纠正,把做错的题和需要记的笔记进行整理。

五、自主检测(巩固提升)1.“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

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2.“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

”这种现象发生在( C )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C )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B )A.群众的积极性B.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哪一历史?( C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精讲释疑】1958年“大跃进”中,党中央号召“大炼钢铁”,许多地区的山林遭到严重破坏,这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今天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时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答:①后果: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尊敬的专家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的是《艰难探索中的曲折》一课,针对本课的说课,我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因为它承接了第一单元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内容,又开启了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图示、多媒体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为中共八大是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党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

(2)掌握探索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3)分析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析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件。

(2)运用比较法,分析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尊敬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增强历史责任感。

(3)培养学生珍惜和发扬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

2. 探索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3. 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难点1. 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联系。

2. 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相关历史书籍、文章、图片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探索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探索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

(2)强调探索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5. 课后作业(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对探索过程的了解。

2. 邀请历史专家或亲历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探索过程的艰辛。

3. 开展历史人物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课题第6课《“文化大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起因、过程、性质和后果,理解“左”倾错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危害。

2、水平目标: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长辈、邻里实行采访调查,记录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充分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

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欲望这是疯狂的十年,这是混乱的十年;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这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二、自己学习,结构预习时间:发动原因:发动者:开始:动乱的表现(了解):最大的冤案:_______ 这表明: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经过抗争的典型事例结束标志:性质:影响:教训(启示):三、问题引领,合作学习:探究一:反思文化大革命“文革”在中国历经十年之久,你认为“文革”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法制方面、教育方面、文化等方面实行分析)材料一(经济方面):1、叶剑英1978年12月2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文革十年全民运动,生产几乎停顿,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2、李先念(1977年12月11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的)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民币。

建国30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500亿元,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材料二(法制方面):1、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文革十年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

2、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人物自杀身亡:阎红彦(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受迫害身亡:刘少奇(1969年11月12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知名人物老舍(1966年8月24日,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跳北京太平湖溺死容国团(1968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世界体育冠军──男子乒乓球单打冠軍)北京龙潭湖畔上吊自杀……3、大兴屠杀事件过后二十年,才有简短的报道出现在书刊上,从而让我们初步知道,1966年8月26日,大兴县公安系统传达了公安部长谢富治的讲话,从8月27日至9月1日,县内13个公社,48个大队,先后杀害了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才38天,有22户人家被杀绝。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要求:(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6、“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及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2、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社会主义本质。

5、“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时数:6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艰辛的探索教学目的:通过三大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教学重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却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这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第二课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惟一正确选择。

二、新课教学:1、百年悲怆阅读指导:P38-39第一段1840年后,中国一步一步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晋城市五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周次:___起止时间:序号:
学习
内容
5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课时
学习
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并能准确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3、了解“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4、掌握国民经济的调整情况及调整结果。
2、“大跃进”的特点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人民公社具有什么特点?
4、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止时间如何,其八字方针是什么?
四、展示反馈
【深入探究】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
二、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中,我们能够吸取什么教训?
三、如何准确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学习流程
【自学阶段】
一、自学指导:通读课文,思考(勾划)下列问题: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时间和内容是什么。2、“大跃进”的特点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什么4、国民经济调整的起止时间如何,其八字方针是什么?
二、自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略)
三、自学检测:
1、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何时?其内容是什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_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_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和材料,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主流是前进的。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难点是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以及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资料,情境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小测导入新课①复习上节课内容(明确知道1956年后,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

)②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受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着希望和热情,引出第二单元和本课的课题。

) 讲授新课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找出中共八大的时间、地点及重要成果。

(掌握基础。

)教师简单分析什么是“国内主要矛盾”及当前任务。

(解疑。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了解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时间及提出的总路线,重点分析总路线。

(掌握基础,并让学生明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错的。

)2、展示系列关于炼钢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大跃进”在工业上的情况,并加深对“大跃进”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的理解。

)3、设疑:全民大炼钢铁带来哪些问题?(拓展思考,突出“大跃进”并不符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展示系列关于农业放“卫星”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大跃进”在农业上的情况,加深对“大跃进”情况的了解。

)5、展示1959-1961年的粮食生产状况表。

(说明“大跃进”是一场错误的运动,结合上面的内容,概括出“大跃进”时期的主要现象。

)6、展示系列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

2.难点: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曲折与成就。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

(2)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何探索的?有哪些艰辛?2.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1)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成就,如土地改革、公有制建立、工业化起步等。

3.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1)讲解: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曲折历程。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1)讲解: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科技发展等。

(2)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

(2)提问: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成就?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与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作业布置2.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成就?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是否有了清晰的认识?2.学生在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曲折与成就时,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3.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怀?六、教学资源1.教材:《初中历史》2.网络资源:相关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

《艰难探索中的曲折》说课稿尊敬的专家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的是《艰难探索中的曲折》一课,针对本课的说课,我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本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因为它承接了第一单元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内容,又开启了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高收集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找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养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和探究讨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的曲折、取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具体图示、多媒体的展示,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曲折,同时使历史概念浅显易懂。

通过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中共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高指标等错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办事,因为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为中共八大是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但由于党没有经济建设的经验,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第一章:新中国的成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让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

1.2 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垮台。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春天。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国内经济文化的落后。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新中国成立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背景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的认识。

第二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

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土地改革,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公有制为主体,计划经济为基础。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意义的理解。

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特点的认识。

第三章: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

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成果。

3.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社会主义建设的困境,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

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改革开放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感受。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改革开放背景的理解。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2)掌握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会议和理论成果。

(3)分析评价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析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成果。

(2)运用比较法,分析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原因。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2)学习前辈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2. 教学难点: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艰辛的探索。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探索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会议和理论成果。

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原因,分享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分析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取得的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历史知识测试:通过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探索过程中重要历史事件、会议和理论成果的掌握情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学案(教师用)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学案(教师用)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生主合作社 C.农村信用社 D.人民公社
3、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B.毛泽东的逝世
C.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带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些说明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学习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学习难点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
教学资源
教材,导学案,多媒体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个性化修改栏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4、请同学们研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展示
交流
请同学们展示本课学习内容,并背诵掌握本课知识点。




1、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 革命”
2、“吃饭不花钱,全社共劳作”(1958),其中“社”指的是( )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华东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科目:历史年级:八年级总课时数:备课时间:3.15教学重难点:一、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三、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课前预习:1、预习第5课。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使用新课导入目标出示预习反馈一、导入:同学们已经知道,“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没有历史先例课参照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

出示课题: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二、出示教学目标:(齐读)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三、预习反馈:(小组展示)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变为先进的。

中国八大后,我们大规模的全面展开。

2、八大召开的意义:八大制定的路线是准确的,提出了很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对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有长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为____________指明了方向。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的艰辛探索。

2.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 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 第六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5. 第八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探索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艰辛的探索。

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第四章至第八章的内容,重点分析我国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3. 课堂讨论:针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我国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第九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2.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和意义。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

初中历史《艰辛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程。

(2)掌握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

(3)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

(2)运用对比分析法,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崇敬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2)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胜利。

(2)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程。

(2)引导学生关注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教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讲解与分析:(1)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决策。

(2)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及其原因。

(3)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认识。

(2)强调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八年级历史下册 5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案 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5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案 华东师大版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总结归纳战胜挫折的方法。

导行阶段过程中,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

本课讲述了从1956 年至1966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为了探索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但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出现过挫折和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

这些错误,也给我们以深刻的提醒,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教训和借鉴。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学案(学生用)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学案(学生用)
2、目的:
3、开始标志:
4、全国动乱表现:






5、抗争:
6、结束:①

7、危害:
五、自己学习中还遇到的问题是: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以什么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的?这次会议指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1956-1976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失误?

1、收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中的事件,进一步理解本课知识。
2、复习掌握本课知识。
3、预习第6课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个性化修改栏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标志:
2、时间:
3、主要内容:
4、意义: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指导思想:
2、特点:


3、表现: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原因:
2、方针:
3、开始:
4、结果:
四、“文化大革命”1、原因:
3、1966-1976年,我国民主和法律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指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危害?
4、请同学们研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展示
交流
请同学们展示本课学习内容,并背诵掌握本课知识点。




1、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 革命”

(八年级历史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

困难波折的研究历程教课设计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一、课程标准认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建设道经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二、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知道 ** 八大的主要内容并剖析其踊跃意义。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提升采集史料、剖析史料的能力。

培育全面剖析历史问题和搜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培育运用唯心主义观评论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过课前检查采访、阅读课文和议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党中央对建设道路的研究、经历的波折、获得的成绩等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经过详细史实的展现 ,表现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困难与波折 ,同时使历史看法浅易易懂。

经过对八大主要内容的剖析,认识 ** 八大对经济建设的正确指导意义。

经过讲堂议论 "'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严重危害 ",认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累积的过程 ,高指标等错误致使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经过对十年研究中成就与失误的原由剖析,仔细反省历史 ,总结经验教训 ,从中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历史关于现实的借鉴意义。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波折漫长的过程 ,拟订切合中国国情的目标政策 ,就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反之 ,就会碰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在研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只管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但总的趋向是行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其实不停纠正 ,领导中国人民获得巨大成就。

领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认识要按规律做事 ,因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三、教课要点要点教课中应环绕教课目的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十年研究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

要点为 "大跃进 "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5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5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 )教学设计:5 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

但他们对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并从中汲取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曲折历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成就。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经历的曲折吗?”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生动形象地呈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艰辛探索中的曲折》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

本课讲述了从1956 年至1966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为了探索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要任务。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但是探索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出现过挫折和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急躁冒进的“左”的错误。

这些错误,也给我们以深刻的提醒,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教训和借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就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1.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2.小组探讨、分析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3.列表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就。

说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认识到探索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教学难点】十年动乱的原因、危害、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激情阶段:1.课堂导入师:旧知回顾,提问。

我国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国家领导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呢?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就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任务单,任务一,《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任务二:【合作探究】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3.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说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标志。

4.分析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原因及从这些错误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师: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共产党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是什么会议?PPT出示问题:1.观看视频,说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从中分析归纳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原因。

师播放:影音资料:中共八大的召开。

生1: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生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生3:中共八大对当时的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带学生进入当时历史情境,并从视频中获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

师: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党中央又制定了经济建设的总路线。

PPT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回答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师:总路线中的“多快好省”四个方面中哪些方面容易被人们忽视?这条总路线是否正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总路线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学习,出现左倾错误做铺垫。

生1:“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易使人们过于重视经济建设的“多”和“快”,而忽略了“好”和“省”。

生2:这条总路线具有正确性,也有片面性。

正确性:指明了党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片面性:片面强调“快”,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展示材料:(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

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认识总路线的片面性。

师: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迫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因此,1958 年党又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就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PPT出示问题:3.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说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标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材料,让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师出示材料:多炼钢铁多流汗,超过定额翻两番。

滚滚钢水心中燃,一心要把英国赶!为使钢铁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

生:这体现了高指标、瞎指挥。

师出示:大跃进时期壁画,大跃进时期报纸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

生:这体现了浮夸风。

师出示:人民公社图片及材料。

加入人民公社后,人们敞开肚皮享受着不花钱的饭菜,有人说:“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饭后上工,社员在地里拿工具懒洋洋地什么都不干,邻居大婶还说:“别那么卖力了,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吃的都一样。

”生:这体现了共产风。

师:人民公社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跃进”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规模大。

公:公有化程度高。

因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

跃进本是褒义词,但在这里说假话,浮夸风。

所以“大跃进”加上了引号。

体验阶段:三、国民经济的调整我们一起看下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这个表格。

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自然灾害导致了1958到1960年三年的经济困难。

PPT出示问题:4.分析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原因及从这些错误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讲解。

失误原因:没有正确认识国情。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经验教训:经济建设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导行阶段:四、文化大革命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材料,分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阅读教材,说出“文化大革命”动乱的表现。

3.阅读教材,说出面对全国动乱,老一辈革命家的反抗有哪些典型事例?4.阅读教材,说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哪些反革命集团,他们的结局怎样?5.观看视频及结合教材归纳总结“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危害及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PPT出示问题:1. 阅读教材,材料,分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讲解。

原因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原因2:个人崇拜现象滋长,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错误。

原因3: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毛泽东的错误,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原因4: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被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修正主义者篡夺了,据此毛泽东提出的所谓“四个存在”理论——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

”“修正”(拉丁文reisio)的含义是“修改、重新审查”。

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

PPT出示问题:2.阅读教材,说出“文化大革命”动乱的表现,结果如何。

生1:(1)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织中央文革小组,他们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生2:(2)各地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师:什么是红卫兵?红卫兵指的是以保卫毛主席,保卫红色江山为己任的青年学生。

是文革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机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生3:(3)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师出示:批判彭德怀、红卫兵批斗大学校长、大字报满天飞、各地纷纷召开所谓“批判刘少奇大会”图片。

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

从这些图片中可看出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

PPT出示问题:3.阅读教材,说出面对全国动乱,老一辈革命家的反抗有哪些典型事例?生:二月抗争。

师:1967年2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

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尖锐的批评。

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同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反对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