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合集下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2.2条调整所引发的思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2.2条调整所引发的思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2.2条调整所引发的思考摘要:对我国先后颁布的三部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GB50011-2001和GB50011-2010)中第6.2.2条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调整原因。

通过与欧美规范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规范中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已高于欧共体。

目前我国仍采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笔者提出现阶段异形柱结构设计中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建议性取值。

最后通过对规范的理解,提出在设计过程中要精细化设计,以使“强柱弱梁”失效概率降到最低,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2.2条;GBJ11-89,GB50011-2001,GB50011-2010;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异形柱;强柱弱梁Abstract: China has promulgated three of the standard aseismatic design (GBJ11-89, GB50011-2001 and GB50011-2010) in the first article 6.2.2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adjustmen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ules and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 see, the bending moment of Chinese code column increase coefficient has been higher than the European Un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till use the concrete special column frame structure technical regulations (JGJ149-2006), the author propose special-shaped column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column advisory bending moment increase coefficient values. Finally through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ndard,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process to fine design, to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failure probability to a minimum,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Keywords: building the standard aseismatic design article 6.2.2; GBJ11-89, GB50011-2001, GB50011-2010; The column increase coefficient moment; Special-shaped columns; Strong column weak beam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前言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

抗震设计规范2010

抗震设计规范2010

抗震设计规范2010
抗震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设计和相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以下为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计师应确定适当的抗震设计目标,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措施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设计地震动参数:根据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参数,确定设计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等。

3. 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并合理选择结构材料和构件的尺寸、强度和刚度等。

4.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量和地震波的反应特性,确定地基基础的设计参数和承载能力,并采取适当的加固和处理措施。

5. 抗震设备和装置要求:对于特殊结构和设备,如高层建筑、抗震支撑系统和防震设备等,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地震反应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

6. 抗震施工要求:对于具有抗震性能设计要求的建筑物,应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和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7. 抗震验收和监测要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监测,以确保其满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并能有效地抵御地震灾害。

8. 抗震设计文件和证明材料:设计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抗震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计算书、结构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并提供完整的抗震设计证明材料。

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抗震设计规范对于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中国地震动安全性评价与设计中的基础性规范,对于设计和建造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至关重要。

一、抗震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地震是地球上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性往往给建筑物带来重大威胁。

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人们在灾害中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抗震标准、提升建筑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包含了地震危害性分区、场地分类、工程地震动参数、结构抗震性能要求、抗震设计原则和规范等一系列内容。

其主要包括:1.地震烈度和场地分类:规范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情况的不同,将地震危险性分为多个等级,并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抗震需求。

2.工程地震动参数:规范详细规定了工程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最大可能地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这些参数是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础。

3.结构抗震性能要求:规范明确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要求,包括构建的稳定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等。

4.抗震设计原则:规范强调了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遵循的抗震设计原则,例如合理布置结构抗震构件、避免单一抗震体系、重要设备的抗震设计等。

三、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和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不仅限于抗震构件的设计与构造,同时也应涉及建筑的地基与基础设计、物料选择、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

只有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抗震设计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抗震设计规范的实施需要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中,都要考虑地震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措施。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2010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订内容1. 继续保持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规定2010版继续保持了89版、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基本规定:(1) 用三个不同的概率水准和两阶段设计体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设计原则;(2) 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震震级、震中距的影响;(3) 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利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体现某些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4) 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多遇地震”条件下的概率可靠度分析,建立了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多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5) 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协调各项抗震措施,实现“大震不倒”;(6) 砌体结构需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延性构件形成墙体的约束,以防止倒塌;(7)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确定其“抗震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还要求控制“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通过第二阶段的设计防止倒塌;(8) 装配式结构需设置完整的支撑系统,采取良好的连接构造,确保其整体性。

2010版继续保持2001版某些抗震设计基本规定:(9) 增加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0.30g的设计要求;(10) 提出了不同阻尼比的地震作用和控制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强制性要求;(11) 明确概念设计的某些具体要求,加强各类结构的抗震构造;(12) 纳入隔震、减震设计以及非结构构件等,向性能化设计前进.2. 对建筑结构场地地基设计要求的改进(1)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局部调整对于场地剪切波速大于800m/s的场地,新增场地类别I0类;对于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平均剪切波速分界,考虑覆盖层取20m,由140m/s调整为150m/s。

(2) 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调整标准贯入法液化判别公式,将自74、78版抗震规范沿用的15m深度内采用直线判别改为对数曲线判别,可延续到15m深度以下的判别,并进一步考虑震级的影响,重新定义液化判别的锤击数基本值——M7.5液化概率32%时水位2m、埋深3m 的液化临界锤击数,判别结果总体上基本保持与2001版接近。

详细解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详细解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详细解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解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已发布几年,而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受人为影响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抗震规范是结构设计所用规范里面出场频率最高的一本,基于此,这里再重新解读一下2010版抗震规范,新规范的要点以及旧规范的区别,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友友带来帮助。

1、修订背景及内容抗震设计的建筑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进行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其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修改内容补充了关于7 度(0.15g)和8 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2、地基和基础选择建筑场地需要注意的问题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解析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 明确区分框架与抗震墙组成的结构:少框架属于 抗震墙结构范畴;少墙体属于框架结构范畴;一般 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墙体分配的倾覆力矩≥ 50%总 地震倾覆力矩。 5. 提高框架-筒体结构的多道防线:其框架按刚度分 配的最大楼层地震剪力不宜小于10%结构总地震剪 力;否则,框架承担15%总地震剪力并加强筒体地 震作用和构造。 6. 增加板柱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高度不大于12m 时,不要求墙体承担全部地震作用。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第 3 部分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含框架结构和其他结构中的框架 不含异型柱框架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框架结构] 设计要求提高的汇总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序 号
项目
高度(m) 跨数 尺寸边长(直径)

2001规范 60, 55, 45, 25
无规定
2010规范 60, 50, 40(35), 24 H>24m不应单跨 ≥400mm(450) (一~三级且n>2)
Vj
jb M b
' hb 0 as
' hb 0 as (1 ) H c hb
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按上式确定,但应 符合下式要求:
Vj
1.15 M bua
' hb 0 as
' hb 0 as (1 ) H c hb
jb —— 强节点系数;对框架结构,一级宜取1.5,二级宜取
(1)对框架结构的轴压比限制适当从严;对框剪结构、筒体结构,
框架为第二道防线,对延性要求稍松,因此轴压比适当放松;对部
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必须提高延性,其轴压比从严。 (2)国内外试验表明,增加柱配箍率;采用复合箍螺旋箍,连续复 合螺旋箍;截面中配置芯柱,均能增加柱的位移延性,可对轴压比 适当放松,但其箍筋加密区的体积最小配筋率,应满足放松后轴压 比的箍筋配筋率要求。 (3)6度设防区,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其轴压比计算,可取

2010抗规实施与理解

2010抗规实施与理解

一、设计说明应修改的主要内容1、3.9.2条对钢材的一些性能要求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楼梯梯段)。

按照此规定,过去梯段采用CRB550级钢筋的,现在不能用了。

2、3.9.3条优先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圆钢选用HPB300级热轧钢筋。

除一般楼板可选用CRB550级钢筋外,一般情况下纵筋均选用HRB400级热轧钢筋,箍筋可选用HRB400级、HRB335级或HPB300级热轧钢筋(现阶段也可采用HPB235级)。

HPB300级热轧钢筋的设计强度为270N/mm23、4.3.7条第一款中对桩端伸入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的最小长度由0.5m提高到0.8m,应注意在桩基要求中修改说明。

4、4.3.7条第五款是新增加的,要在类似地基处理的说明中明确此要求。

5、7.3.2条第2、3、4款均应写在砌体结构的说明中。

其中,第2款墙体构造钢筋增加较多。

6、7.3.7条应写在砌体结构的说明中。

这条主要对6、7度长度大于7.2米的大房间和8、9度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采用通长拉接筋或通长拉接钢筋网片进行加强作了具体规定。

7、7.3.8条第1、4款应写在砌体结构的说明中。

这条是对砌体结构生命通道的加强,是强条,必须严格执行。

8、7.3.10条应写在砌体结构的说明中。

请注意:不但取消了砖过梁,而且也不允许采用钢筋砖过梁。

9、7.3.14第7款,横墙较少且总高度或层数接近或达到限值的砌体结构应将此款写进说明中;注意:这款将3¢6改为2¢10了。

10、13.3.4 条的第2~5款应写进说明中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剖析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剖析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前言此次修订,共设强制性条文56 条,即:1.0.2、1.0.4、3.1.1、3.3.1、3.3.2、3.4.1、3.5.2、3.7.1、3.7.4、3.9.1、3.9.2、3.9.4、3.9.6、4.1.6、4.1.8、4.1.9、4.2.2、4.3.2、4.4.5、5.1.1、5.1.3、5.1.4、5.1.6、5.2.5、5.4.1、5.4.2、5.4.3、6.1.2、6.3.3、6.3.7、6.4.3、7.1.2、7.1.5、7.1.8、7.2.4、7.2.6、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8.3.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12.2.9总则1.0.2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基本规定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注:本规范中,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的简称。

3.3.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 建筑场地为Ⅰ类时,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 适用最大高度( 新增 0.30g)
结构类型 框架 框架-抗震墙 抗震墙 框支抗震墙
2001 规范
45 100 100 80
2010 规范(0.2g)
40 100 100 80
核心筒-框架
100
100
筒中筒
120
120
板柱抗震墙
30
55
竖向和水平均不规则结构,最大高度宜减少 10%
总高度指地面至主要屋面板板顶高度
框架结构
0.65 0.75 0.85 0.90
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0.75 0.85 0.90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0.6 0.7


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的轴 压比限值。试验表明,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的增 加而减小。结合震害经验作如下修订:
第 3 部分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含框架结构和其他结构中的框架 不含异型柱框架
[框架结构] 设计要求提高的汇总
序 号
项目
1
高度(m)
2
跨数
2001规范 60, 55, 45, 25
无规定
3 尺寸边长(直径)
≥300mm(350)




4
轴压比
0.7 0.8 0.9 —
5
柱 纵
中柱、 边柱
1.0
0.8
二(三) 一(二) 一


≤35m
>35m




调整了混凝土抗震等级:
(1)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加严,高度以24m为界,并使各烈 度分级一致。明确规定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2)与抗震规范一致,板柱 — 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有 所增大,其抗震等级划分相应调整。 (3)低、多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 支剪力墙结构以24m为界,不大于24m的降低一级,但四级 和框支层框架不降低。 (4)框架 — 核心筒结构的高度低于60m,并符合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要求时,其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结 构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_学习总结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_学习总结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_学习总结第一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_学习总结2010抗震规范已经到货,抽空学习了一下,与去年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课时学的送审稿略有改动,以下简要记述认为对自己设计工作影响较多的修改,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本人接触不多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一、第3章新增3.10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3.10.3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x值(送审稿是放在表5.1.4-1处的,正式版本不知为何又改到了这里):6度——0.12;7度(0.10g)——0.23;7度(0.15g)——0.34;8度(0.20g)——0.45;8度(0.30g)——0.68。

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二、4.1.6条,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

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

相应地,表5.1.4-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三、5.1.4条:1.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

2.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

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四、5.1.6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

五、5.2.5条,增加了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01规范只对7-9度有要求。

六、6.1.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有所调整。

1.注4明确表中的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结构的适用高度应以异形柱规范为准。

2.8度地震的适用高度分为0.2g和0.3g两种要求。

2010年新版《抗规》学习

2010年新版《抗规》学习

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培训学习内容一、2010版新规范相比2001版变化内容的概述2001版规范共有13章54节11附录,共544条;其中,正文447条,附录107条。

2010版新规范共有14章59节12附录,共630条。

其中正文增加39条,占原条文的9%;附录增加37条,占36%。

相关的变化内容概括如下:1.补充7度半(0.15g)、8度半(0.3g)的抗震措施规定;2.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3.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4.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5.调整了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6.调整了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7.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8.提高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9.提出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10.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11.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12.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13.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二、具体变化内容的详细阐述1.建筑结构场地地基设计要求的改进(1)新增剪切波速Vs>800的“岩石”土类型,主要指坚硬、较硬且完整的岩石(如中:从地表开始往下均为该类岩石的场地。

微风化的花岗岩等),同时新增了场地类别I其特征周期比I类降低0.05秒。

(2)对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平均剪切波速分界,考虑计算覆盖层取20m,参考国际标准,由140m/s改为150m/s。

(3)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采用对数曲线的形式,比2001规范的折线更合理,总体结果相差不大)。

液化判别公式由)2015(3)1.04.2()15(3)](1.09.0[00≤≤-=≤-+=s c w cr s c w s cr d d N N d d d N N ρρ其中,N 0根据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查表;改为c w s crd d N N ρβ3]1.0)5.16.0[ln(0-+=β反映地震分组的影响,N 0仅需根据烈度查表。

抗震规范2010

抗震规范2010

抗震规范2010抗震规范是一种用于指导和规范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标准,以确保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于抗震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1.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规范会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确定建筑物所需的抗震设防烈度。

这个烈度等级会影响建筑物的各个细节设计,如地基的承载能力、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

2. 结构设计准则:抗震规范会提供对于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准则,包括建筑物的形式、结构类型、承载系统和抗震设计方法等。

这些准则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能够承受震荡力量的作用,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动力分析和静力分析: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动力分析和静力分析来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响应。

动力分析使用地震动力学原理,考虑地震波传播的特性和建筑物结构的动力特性,确定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静力分析则假设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相对静止,通过计算结构的静平衡状态来评估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4. 结构抗震措施:抗震规范提供了一系列的结构抗震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增加结构强度和刚度、加固和修复已有结构的缺陷、采用抗震支撑和隔震设备、合理设计建筑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工序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时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

5. 抗震设备和材料的要求:抗震规范也针对抗震设备和材料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材料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设备和材料能够在地震时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和支持。

总之,抗震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建筑设计师、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来说,遵守抗震规范是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2010版抗震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建筑震害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吸纳工程抗震领域成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对旧版规范进行全面修订而成,2010年12月0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是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的重要技术法规,是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依据,设计人员应迅速掌握并认真贯彻实施。

现就与变电土建设计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总结,供以后设计参考。

一、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化设计①关于“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

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抗震措施”包括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不需计算而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高厚比、轴压比、长细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等。

I类场地及0.15g和0.30g的III、IV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需做局部调整(3.3.2强条、3.3.3条)。

②关于“抗震建筑的规则性”。

规范把不规则的建筑分为三个级别予以区别对待:一般的不规则建筑按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建筑需经过专门研究和论证后采取高于规范、规程规定的加强措施,高层建筑应严格按照建设部令第111号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严重不规则建筑应要求建筑师予以修改、调整设计方案(3.4.1强条,业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必须严格执行)。

③关于“抗震结构对材料与施工的特殊要求”。

施工顺序要保证组合构件的整体性,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3.9.6强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施工时纵向受力钢筋要等强替换,避免替换后总承载力提高过大,造成薄弱部位转移(3.9.4强条)。

④关于“抗震性能化设计”。

新规范提出了性能化设计的原则规定和参考指标(3.10节),但由于性能化设计的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性能化设计的分析软件还不成熟,且对于变电站工程而言,目前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性能目标,因此,现阶段仍然采用“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但应及时关注性能化设计的研究进展。

建筑抗震规范2010

建筑抗震规范2010

建筑抗震规范2010建筑抗震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而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建筑抗震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尽可能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在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其基本原则包括: - 结构抗倒塌 - 结构抗侧移 - 保证非结构部件的不倒塌 - 限制楼层间相对位移这些基本原则的遵循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减少倒塌和损坏。

2. 抗震设计参数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也规定了一系列与抗震性能相关的设计参数,包括地震烈度、场地类别、设计频率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结构来确定,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3. 抗震构件设计要求在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中,对各种抗震构件的设计要求也有详细规定。

比如,墙体、柱子、梁等构件在设计时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不发生破坏。

4. 抗震设防等级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还规定了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形式来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等级,确保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都能够具有相应的抗震性能。

5. 抗震加固和改造此外,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也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方案,以提高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可以安全稳定。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规范2010年版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遵循的重要规范,通过制定明确的抗震设计原则、参数、构件设计要求和设防等级,可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减少损失,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疑问解答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疑问解答

6s,并提供不同阻尼比的调整方法;4) 保留楼层最小剪 力系数强制性要求;5) 保留建筑规则性定性和定量化 的定义;6) 保留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划分和相应 的计算与构造要求;7) 保留砌体结构设置圈梁和构造 柱以提高结构延性和整体性的要求;8) 保留隔震和消 能减震设计内容;9) 保留非结构抗震设计内容。 4 新规范对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有哪些重大 变更?
其中,设计地震分组上升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有: 天津、石家庄、福 州、郑 州、银 川、乌 鲁 木 齐 由 设 计 一 组 升为设计二组;济南、昆明、兰州、西宁、拉萨、台北由设 计二组升为设计三组;成都由设计一组升为设计三组。 设计地震分组的上升表明对应的场地特征周期 Tg 有 所加大,地震作用相应增大。
图 6 由于碰撞导致建筑连续倒塌的震害
倾斜的建筑,使右侧成排建筑不倒,而左侧建筑由于失
去支撑而发生连续倒塌。图 7 为 L 形平面的东方汽轮
机厂框架结构办公楼,在拐角处不设防震缝,地震时没
有发生碰撞破坏。新规范对防震缝的设置作了修改,
第 3. 4. 5 条规定,体形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
按原建设部建标[2006]77 号文件通知,2001 规范 修订的指导原则是:依据我国国情,适当调整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 3 新规范在哪些方面延续了 89 规范和 2001 规范的 基本原则?
新规范在以下几方面延续了 89 规范和 2001 规范 的基本原则:1) 继续遵守“三水准设防和两阶段抗震 验算”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 三 水 准 设 防 目 标,进 行“小 震 作 用 ”下 的 结构强度和 弹 性 变 形 验 算 和“大 震 作 用 ”下 的 弹 塑 性 变形验算;2) 保留 7 度 0. 15g 和 8 度 0. 30g 的设计地 震分区及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3) 保留设计反应谱 ( 地震影 响 系 数 曲 线) 的 骨 架 曲 线 形 状,周 期 延 长 到

抗震设计规范2010

抗震设计规范2010

抗震设计规范2010抗震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地震力的规定和要求。

下面是抗震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总计约1000字。

一、地震力的计算:1. 根据地震活动性质和地震烈度,确定设计地震参数,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周期和剪切力等。

2.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选取适当的地震烈度,进行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3. 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应满足强度、位移和变形的控制要求。

二、结构设防要求:1. 设计地震加速度谱应在一定周期范围内与震害指标相适应。

2. 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应符合不同场地类别和重要性等级的要求,并满足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三、结构抗震措施:1. 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应采取合理的抗震构造形式,比如采用抗震墙、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结构形式。

2. 结构要设计合理的抗震支撑系统,包括地下室、自立系统和承重支撑等。

3. 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包括满足抗震墙的宽度、钢筋混凝土梁柱截面尺寸、构件配筋等。

四、结构材料要求:1. 结构的主要材料,如混凝土和钢筋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

2. 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相应的抗震设计要求。

3. 结构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应符合相关建筑材料标准规范的要求。

五、施工质量要求:1. 抗震构造施工中,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平衡。

2. 各种构造材料的施工工艺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

3. 抗震构造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六、建筑物的居住和使用要求:1. 建筑物的居住和使用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防火、疏散通道等。

2.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评价要求,例如结构位移和变形控制等。

以上是抗震设计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总计约1000字。

这些规范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学习总结修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学习总结修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学习总结目录一、修订的背景 (1)二、主要修订的内容 (1)1总则 (1)3基本规定 (1)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3.2地震影响 (2)3.3场地和地基 (2)3.4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3)3.5结构体系 (3)3.6结构分析 (4)3.7非结构构件 (4)3.8隔振与消能减震技术 (4)3.9结构材料与施工 (4)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5)附录M 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 (5)4场地、地基和基础 (6)4.1场地 (6)4.3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7)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8)5.1一般规定 (8)5.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11)5.3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12)5.4截面抗震验算 (12)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3)6.1一般规定 (13)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15)7.1一般规定 (15)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17)8.1一般规定 (17)8.2计算要点 (18)8.3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22)8.4 钢框架-中心支撑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 (22)9单层工业厂房 (23)9.2单层钢结构厂房 (23)三、几个问题 (27)1地基液化失效及抗液化措施 (27)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7)3单点一致、多点、多向单点或多向多点地震输入 (28)四、致谢 (29)一、修订的背景七个版本、四次修订,新规范2010-05-31发布,2010-12-01实施二、主要修订的内容1总则1.0.1,1.0.3条,提出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化设计。

【说明】本次修订,对某些有专门要求的建筑结构,在3.10 节和附录M 增加关于中震、大震的定量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3基本规定3.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1.1条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范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范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范涉及到地质有关内容的修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的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已于2010年5月31日发布,并将于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涉及到地质的有关内容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3.3.5条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应符合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主要是对边坡稳定性评价、稳定性评价时摩擦角应按设防烈度进行修正、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进行了规定。

2、4.1.1条建筑抗震地段的划分在有利地段与不利地段之间增加了一般地段,即为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地段。

2、4.1.3条剪切波速的测试中增加了剪切波速vs>800(m /s)和800≥vs>500(m/s)两种岩土类型,vs>800(m/s)为坚硬、较硬且完整的岩石、800≥vs>500(m/s)为破碎和较破碎的岩石或软和较软的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并且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分界剪切波速由原来的140(m/s)调整为150(m/s)、中硬土和中软土中黏性土和粉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 ak)分界由200(kpa)调整为150(kpa)。

3、4.1.6条建筑的场地类别中的Ⅰ类场地根据岩石的剪切波速vs>800(m/s)和800≥vs>500(m/s)两种划分为了Ⅰ0和Ⅰ1两个亚类。

其它未变。

4、4.3.4条液化判别的深度由15 m改为了20m,只有当满足4.2.1条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各类建筑物,可只判别15m深度范围的液化。

同时液化判别的公式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15m范围内和15~20m范围两个公式合并为一个公式,该公式引入了调整系数的概念,需按不同的设计地震分组使用不同的调整系数,临界锤击数的增长由原来的折线线性增长变成了对数曲线增长。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 0)按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了调整、修改,应按表4.3. 4采用。

液化等级表中取消了15m范围内液化等级的判别。

抗震规范2010

抗震规范2010

抗震规范20101. 引言抗震规范是指规范化建筑、结构和基础抗震设计、施工与验收的技术文件。

抗震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中国建筑设计规范《抗震设防规范》(GB50011-2010)的主要内容。

2.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根据地震破坏机理和结构响应特点确定的。

根据《抗震设防规范》,抗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布置。

•借助地形。

•结构稳定。

•结构连通。

•具有一定迎震性能。

•综合考虑地震动力和非地震因素。

3.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规定的地震作用,用来界定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中国将国内划分为4个地震烈度区,分别为一至四级,依次递增。

根据抗震规范,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所需的抗震设防烈度不同。

4. 抗震设计参数抗震设计参数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包括最大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抗震规范中详细规定了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取值范围。

5. 抗震设计等级抗震设计等级是指建筑物所需的抗震性能等级。

根据抗震规范,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等级可分为5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依次递增。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确定相应的抗震设计等级。

6. 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采取的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抗震规范中详细规定了不同结构类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建筑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震构造措施。

7. 抗震设计验收抗震设计验收是指对建筑物抗震设计文件和施工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的过程。

抗震规范规定了抗震设计验收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组织验收、验收资料的准备和验收程序等。

通过抗震设计验收的合格,可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8. 抗震设备和装置抗震设备和装置是指在建筑物中安装的具有抗震功能的设备和装置,用于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解读
2010版抗震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建筑震害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吸纳工程抗震领域成熟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对旧版规范进行全面修订而成,2010年12月01日正式实施。

该规范是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的重要技术法规,是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依据,设计人员应迅速掌握并认真贯彻实施。

现就与变电土建设计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总结,供以后设计参考。

一、抗震概念设计和性能化设计
①关于“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

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抗震措施”包括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是指不需计算而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高厚比、轴压比、长细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等。

I类场地及0.15g和0.30g的III、IV类场地,抗震构造措施需做局部调整(3.3.2强条、3.3.3条)。

②关于“抗震建筑的规则性”。

规范把不规则的建筑分为三个级别予以区别对待:一般的不规则建筑按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建筑需经过专门研究和论证后采取高于规范、规程规定的加强措施,高层建筑应严格按照建设部令第111号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严重不规则建筑应要求建筑师予以修改、调整设计方案(3.4.1强条,业主、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必须严格执行)。

③关于“抗震结构对材料与施工的特殊要求”。

施工顺序要保证
组合构件的整体性,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3.9.6强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施工时纵向受力钢筋要等强替换,避免替换后总承载力提高过大,造成薄弱部位转移(3.9.4强条)。

④关于“抗震性能化设计”。

新规范提出了性能化设计的原则规定和参考指标(3.10节),但由于性能化设计的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性能化设计的分析软件还不成熟,且对于变电站工程而言,目前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性能目标,因此,现阶段仍然采用“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但应及时关注性能化设计的研究进展。

二、场地、地基和基础
①关于“场地地段划分”。

不利地段新增“高含水量的可塑性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对既不属于有利地段也不属于不利地段的地段,明确为“一般地段”;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类建筑(3.3.1强条)。

②关于“场地类别划分”。

将坚硬土和硬岩石分开,新增剪切波速大于800m/s为岩石类;将中硬土和中软土f ak的分界由200kPa改为150kPa;将中软土与软弱土的剪切波速分界由140m/s改为150m/s;新黄土指Q3以来的黄土(4.1.3条);波速大于800m/s为I0类场地,波速500~800800m/s为I1类场地(4.1.6强条)。

③关于“断裂的抗震评价和局部地形影响评价”。

减小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4.1.7条);在局部突出地形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4.1.8强条)。

④关于“砂土、粉土液化判别和软弱黏性土震陷判别”。

新规范
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并考虑液化概率和震级影响,将标准贯入液化判别式改为对数曲线形式(4.3.4条);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增加软弱黏土的震陷判别方法(4.3.11条)。

三、地震作用和抗震变形验算
①关于“反应谱曲线和时称分析”。

修改了反应谱形状参数和调整系数(5.1.5条),解决了长周期段不同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交叉、大阻尼值高于小阻尼值的不合理现象,并且通过地震影响系数值的调整,使不同阻尼比结构的应用均比较合理;增补6度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5.1.4强条);增加中震设计的相关系数(3.10.3条);增加I0类场地的特征周期,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增加0.05s(5.1.4强条);增补6度区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5.1.2条),并将时称分析时地震波输入的数量规定为不少于七组(5.1.2条)。

②关于“抗震规范和‘安评’地震动参数的使用”。

从工程使用和抗震安全角度考虑,一般工程按抗震规范设计;重大工程,小震作用下取二者所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较大者的楼层水平地震力进行抗震验算,大震下的结构变形验算,取规范提供的地震动参数进行。

③关于“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参考国外规范并与高钢规保持一致,新规范将多高层钢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由1/300改为1/250(5.5.1条)。

四、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新规定
①关于“防震缝”。

汶川震害表明,在强烈地震下防震缝两侧相邻结构仍发生局部碰撞而损坏,但防震缝宽度过大又会立面处理造成
困难,对是否设置防震缝的总体倾向是:可设可不设时,不设缝;当不设缝时,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3.4.5条)。

防震缝计算基数由70mm加大为100mm(6.1.4条)。

②关于“单跨框架”。

单跨框架结构,地震时缺少多道抗震防线对抗震不利,新规范规定甲、乙类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6.1.5条,500kv以上变电站的水泵房不能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③关于“强柱弱梁”。

7~9度时,降低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补充8度(0.30g)的最大适用高度(6.1.1条);提高框架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6.2.2条);为保证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和保证框架的抗倒塌能力,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加严,限值减小0.05(6.3.6条);
④关于“楼梯间设计”。

汶川地震中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间破坏严重,新规范规定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时,与楼梯构件相连的框架梁柱,计入楼梯构件的附加地震内力;楼梯构件计入地震力进行设计;楼梯间的非承重墙采用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6.1.15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

五、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新规定
①关于“高度和层数的限制”。

降低6度、7度半、8度半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规定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层数和高度(7.1.2强条);乙类建筑其层数减少一层且总高度降低3m,横墙较少的砌体房屋(新规范明确其定义)层数减少一层且总高度降低3m (7.1.2强条);新抗震规范根据02版砌体规范可靠度调整的要求,
将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统一作了调整(7.2.6强条)。

②关于“构造柱”。

增加构造柱设置的部位,调整6度设防7层房屋设置构造柱的要求,将内横墙与外纵墙设置构造柱的间距调整为12m(7.3.1强条);为提高防倒塌能力,将下部各层(9度全部)构造柱间的拉结筋贯通,拉结筋与Φ4钢筋在平面内点焊组成拉结网片(7.3.2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

③关于“楼梯间设计”。

砌体结构楼梯间需进一步加强(汶川震害经验),新规范要求墙体每隔500mm设通长钢筋,并与Φ4钢筋在平面内点焊组成拉结网片(7.3.8强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楼梯四角四根构造柱、梯段板上下段对应墙体增加的四根构造柱及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带组成应急疏散安全岛(7.3.8强条)。

六、钢结构和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新规定
①关于“钢结构的抗震等级”。

新规范引入抗震等级的概念,对不同设防类别、不同烈度、不同高度的内力调整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长细比和宽厚比),包括不同结构类型的某些不同要求,均用抗震等级的不同来描述(8.1.3强条)。

②关于“钢结构的阻尼比和连接验算”。

为反映随房屋高度增大阻尼比减小的规律,并考虑设计上的需要,对钢结构的阻尼比进行细分(8.2.2条);连接验算采用二次设计法,首先取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连接承载力的验算,然后按连接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二次验算;给出梁与柱刚接、支撑与框架连接以及梁、柱、支撑各自拼接的极限
承载力验算公式,并引入连接系数(8.2.8条)。

③关于“非结构构件”。

设置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13.3.1条,埋件设计时注意);非承重墙体优选轻质墙体材料,当采用刚性非承重墙体时,其布置应避免使结构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上的突变(13.3.2条,设计时注意);楼梯间等处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13.3.4条,设计时应写进施工总说明);墙体与主体结构应具有可靠的拉结;对女儿墙高度进行限制,且规定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倒塌(13.3.5条,设计时注意);顶棚构件与楼板的连接件应能承受自重和地震附加作用(13.3.6条,设计时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