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ppt课件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10
扩张型心肌病
主要为心脏增大,心脏扩 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可伴有 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2020-12-08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11
心电图
扩张型心肌病
1.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
• 多发、多样性特点。 •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最为常见,且大
多为频发、多形、多源性室早。
13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
3. ST-T改变
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2020-12-08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14
心电图
4.心室肥厚
扩张型心肌病
多见于左室肥厚,右室肥 厚不多见,双侧心室肥厚更 罕见。
2020-12-08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15
心电图
5.异常Q波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新课件)
24
2020-12-0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 T波倒置 心前导联T波呈尖深倒置,尤以V3、V4导联最明 显,倒置深度常>1.0 mv,部分病人T波呈动态变化。 • QRS波振幅增高 Rv5>2.6 mv,Rv3、v4电压增高更明显(面向心尖 部导联),故Rv3、v4>Rv5。 • ST段偏移 多数表现为ST段压低,个别也有ST段抬高。 • Q-T间期延长 Q-T>0.43 s。 • P波 增宽、平坦或切迹。
扩张型心肌病
• 异常Q波多出现于左心前 导联,Q波多加深而不增 宽。
• 个别病例还伴有ST段弓 背向上型抬高以及ST-T 的动态改变,酷似心肌 梗死病例所见。
2020-12-08
心肌病心肌炎PPT课件【80页】

2024/7/26
12
治疗
病因治疗: 控制感染,戒酒,治疗内分泌疾病或自身
免疫病,补充微量元素等
13
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 利尿剂 ACEI / ARB ß 阻滞剂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螺内酯 洋地黄 血管扩张剂等
14
治疗
双室同步化起搏( CRT ): 药物治疗无效的NYHA III或IV级 LVEF<=35% 左束支阻滞 QRS>=120ms 非左束支阻滞 QRS>=150ms
2024/7/26
18
19
特殊类型心肌病
2024/7/26
20
酒精性心肌病
(alcoholic cardiomyopathy)
多见于30~55岁男性,隐匿起病 大量饮酒史:男性80g/d以上,女性40g/d以上,持续5年
以上或更久
临床表现:心脏扩大、心衰,似扩张型心肌病
戒酒后心肌病临床表现可改善
右心衰竭 抗心律失常药物 射频消融术、ICD、心脏移植
2024/7/26
27
心肌致密化不全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遗传性
患者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外膜到心内膜致密化过程提前终 止。
2024/7/26
28
临床表现:心脏扩大、左心衰 Echo:左心室室壁疏松层(内)与致密层(外)比例大于2 治疗:针对心衰、心律失常、抗凝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 柯萨奇B组和A组,其次是埃可病毒、脊髓 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
2024/7/26
70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 病毒介导免疫损伤: T细胞免疫 多种致炎细胞因子介导心肌损害和微血管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的心电图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的心电图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性病变。
常由感染、过敏及变态反应、药物中毒等所致,其病理改变是实质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变性,散在坏死区域与纤维区域交替相间,因而出现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及坏死,病变弥漫,严重者常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在心电图上产生一系列相应改变。
(1)ST-T改变多数表现为ST段普遍性降低,T波低平、双相倒置。
当合并心外膜下心肌损害或心包炎时ST段升高,甚至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2)Q-T间期延长(心肌复极延长所致)(3)QRS波群改变QRS波群切迹、顿挫、时间延长及低电压,偶因心肌坏死形成异常的Q波。
(4)心律失常常见为过早搏动、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偶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出现。
(5)传导阻滞以窦房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最为常见,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心肌病心肌病是指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概略分为二类:一类为原因不明的称为特发性心肌病或只称心肌病,按病理生理又分为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
另一类为原因明确或与全身疾病有关的继发性心肌病或特异性心肌病,主要与结缔组织病、代谢疾病、中毒或营养有关。
心肌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疤痕形成,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心脏扩大等表现。
其心电图的变化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1.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为心脏增大,心脏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可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①QRS波电压由于心室扩大,电压增高。
②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最为常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亦可发生。
③ST-T改变 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④异常Q波多出现于左心前导联,Q波多加深而不增宽。
⑤心室、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⑥Q-T间期延长。
2.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变,通常累及左心室和室间隔。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变共48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的心电图改 变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பைடு நூலகம்耶克斯
心肌病,心包炎,心内膜炎PPT课件

[辅助检查]
X线 心影可增大或正常,心衰时可 有肺淤血征。
ECG ST-T改变,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早搏、AVB多见,
UCG 室壁运动减弱。可有心室增大。 化验 CK、CK-MB、AST、LDH增高,
23
诊断和治疗
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心肌酶增高, 可初步诊断。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补充营养。抗 病毒及调节免疫功能。
心肌疾病
Heart muscle disease
1
心肌疾病
Heart muscle disease
定义 心肌病是指伴有心肌功能障碍 的心肌疾病 分类 扩张性、肥厚性、限制性、致 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2
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以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肌收
26
[发病机制]
急性IE 主要累及正常瓣膜,机制 不清。主动脉瓣常受累。
亚急性IE 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 病,如瓣膜病、先心病。
27
有关因素:
一、血流动力学因素 赘生物常位于高速血流和湍流的下游。 高压血流冲击造成的内膜损伤处。 压差小的部位较少见。
二、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 常见于湍流区。 三、暂时性菌血症 四、细菌数量、毒力和黏附能力
心肌活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
对症治疗
19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
病理特征是 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 临床表现为 顽固性心律失常、右心扩大、
常可猝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治疗 对症治疗
安置除颤起搏器可减少猝死危险 20
心肌病和心肌炎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等,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 查,及早发现心肌病的迹象。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等危险因素,预防心肌病的发
生。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 心理健康等,有助于预防心肌病
心肌病和心肌炎ppt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7
CONTENTS
• 心肌病和心肌炎概述 • 心肌病的症状与诊断 • 心肌炎的症状与诊断 • 心肌病的治疗与预防 • 心肌炎的治疗与预防 • 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护理与康复
01
心肌病和心肌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肌病和心肌炎是心脏肌肉的疾病,它们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导致心悸、气短 、疲劳等症状。
鉴别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其特征是左心室或 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 在症状和体征上有所相似,但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不同。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不对称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类型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乏力,与 心肌炎的症状相似,但心肌炎通常伴随病毒感染史或免疫异 常。
的发生。
05
心肌炎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休息与护理
心肌炎患者应充分休息,遵医嘱治疗,同 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对症治疗
针对心肌炎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呼吸 困难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 剂等药物,以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疾病ppt课件

04
心包疾病的诊断依赖于心脏超声和X线检查,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和手术治疗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治疗心肌炎的方法包括休息、吸氧、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等。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预防心肌炎的措施包括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药物和毒物等。
02 心肌病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心肌病的定义是指心肌的器质性疾病,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分类包括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 肌病和遗传性心肌病。
治疗与预防
治疗
心包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对症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 和病因制定。
预防
预防心包疾病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 注意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04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疾 病的关联与鉴别
发病机制的关联性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疾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它们都与心脏的结构 和功能有关。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等。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和心导管检查等手段。
详细描述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的 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心电图 和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可 以检测心脏的电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心 导管检查则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可以了解 心脏内部的血流和压力变化,有助于确诊和 制定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心肌病是指心肌本身的疾病,与心脏瓣膜病和高血压等其他心脏疾病不同。原发性心肌病是指没有其 他明显病因的心肌疾病,继发性心肌病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则是由 基因突变导致的。
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疾病 ppt课件

-大体解剖:心室扩张,室壁变薄,纤维 瘢痕形成,常有附壁血栓
组织学: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 尤其程度不同的纤维化。
-
9
这是一个巨大、 扩张的左心室,整 个心脏又大又软。
是扩张型心肌病的 典型特征。
很多病例无明显 病因(因此被称为 “扩张型心肌 病”),其它的病 例则可能与长期酗 酒有关。
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症状: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有梗阻者: 起力或运动时晕厥、甚至神志丧失 体征:心脏轻大,可闻及S4,胸骨左缘第 3~4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 部也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杂音减轻: β受体阻滞剂、下蹲位、体力劳 动 杂音增强:含服硝酸甘油、做Valsalva动作
-
33
辅助检查 examinations
一、胸部X线: 心影增大不明显 合并有心力衰竭可心影增大
-
10
心脏很大呈球 状,各房室都 已扩张。摸上 去非常软,心 肌收缩能力下 降。
心脏功能下降 以及心脏变大 和扩张,但未 见具体的组织 学改变。
-
11
•显微镜下可见 有心肌纤维肥 大 (hypertrophy)
•同时可见明显 的黑色的细胞 核
•伴有心肌间质 性纤维化
-
12
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ST—T改变,低电压,R波减低,少数 可见病理性Q波
-
15
ECG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
16
二、心电图ECG
病理性Q波
•Atypical LBBB with Q Waves in Leads I and aVL
-
17
二、心电图EC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别病例还伴有ST段弓 背向上型抬高以及ST-T 的动态改变,酷似心肌 梗死病例所见。
心电图
扩张型心肌病
6.QRS低电压
• 广泛的心肌细胞退行性变 、坏死、纤维化以及心肌细 胞消失,因而心室激动时产 生的电位明显减小。
• 合并心包积液
心电图 7.P波相对增大
扩张型心肌病
8.Q-T间期延长
肥厚型心肌病
右室增大不明显。
3.异常Q波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Ⅱ、Ⅲ、aVF导 联及左心前导联出 现异常Q波。
4.传导障碍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 最常见的是房室传导延迟(一度房室阻滞),右和左束 支阻滞,
• 但发生率明显低于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5.心律失常
• 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均可发生。 • 室早最多。 • 其次,房早、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颤。
扩张型心肌病
主要为心脏增大,心脏扩 张,心肌收缩力减弱,可伴有 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电图
扩张型心肌病
1.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
• 多发、多样性特点。 •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最为常见,且大
多为频发、多形、多源性室早。
心电图 2.传导障碍
扩张型心肌病
• 最常见为房室传导阻滞,其次为室内、束支、双分支和 三分支阻滞,少数病人合并窦房传导阻滞。
发病初患者胸骨后疼痛,左心室造影及超声均有 左心室心尖和前壁下段运动减弱或消失,基底部心 肌运动代偿性增强,左心室心尖呈球囊状的特殊心 肌运动不协调改变;左室平均射血分数降低,而冠 状动脉造影正常。
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
• 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4~24h)
• 急性期,绝大多数患者胸前 导联出现ST段抬高,幅度 2~3mm,最高可达6.44mm 以上;
•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 征的心肌病变,通常累及左心室和室间隔
•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和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 部分病例主要表现为心尖部肥厚(左室向心 性肥厚),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1.ST-T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2.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最为多见,有时为双侧心室肥大,
• 原因: (1)累及心肌的病变同样也累及了传导系统 (2)继发于心脏扩大
扩张型心肌病
心电图
3. ST-T改变
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心电图
扩张型心肌病
4.心室肥厚
多见于左室肥厚,右室肥 厚不多见,双侧心室肥厚更 罕见。
心电图
5.异常Q波
扩张型心肌病
• 异常Q波多出现于左心 前导联,Q波多加深而 不增宽。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是一种主要以右室心肌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纤维 脂肪组织所取代的心肌疾病。
心电图: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 标准电压或增高电压记录的Epsilon波;
• 其心电图特点是QRS波后的低幅棘波或震荡波,V1、V2导联最明
显,有时合并RBBB。Epsilon波是右室部分心肌细胞延迟除极形成
WHO分类法
• 1968年 以心脏扩大和心衰为特点的病因不明的疾病。
• 1980年 将原发性心肌病定义更新为“原因不明的心肌
疾病”。同时,将原发性心肌病分成扩张型心肌 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3类,继发性 心肌病列为另一类。
• 1995年 将心肌病定义为“与心脏功能相关的心肌疾病
”。同时,原发性心肌病又增加了“致心律失常 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两个类型。
• 50%左右的患者在急性和亚 急性期(2~18d)T波逐渐变为 倒置,当心电图出现深的、 倒置性的T波是患者恢复期 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
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
• 约30%左右的患者在亚急性期(14~46d)出现病 理性Q波,常见于心电图胸前导联(V1~V4);
• 急性期QT间期延长出现在症状起始后48h,绝 大多数患者QTc在1~2d内恢复正常。
1. ST-T改变 多数表现为ST
段普遍性降低, T波低平、双相 倒置。
当合并心外膜 下心肌损害或心 包炎时ST段升高 ,甚至与T波融 合成单向曲线。
心电图
2.传导阻滞
以窦房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最为常见。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Q-T间期延长 (心肌复极延长所致)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 的心电图改变
天津市南开医院心内科 高晟
心肌炎
心肌炎
• 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和 慢性炎性病变。
• 常由感染、过敏及变态反应、药物中毒等所致。
• 其病理改变是实质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变性, 散在坏死区域与纤维区域交替相间,因而出现心 肌不同程度的缺血、损伤及坏死,病变弥漫,严 重者常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在心电图上产生一 系列相应改变。
,因此主要出现在V1-2导联,QRS波-ST段起始部之间。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心电图:
• 局限性的右胸前导联QRS波群时限延长:(V1+V2+V3) /(V4+V5+V6)≥1.2;
• 右胸导联S波升支时限≥55ms。
应激性心肌病
是一种由精神刺激所诱发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影 像学与心电图呈一过性改变的一组症候群。
4.QRS波群改变 QRS波群切迹、顿挫、时间延长及低电
压,偶因心肌坏死形成异常的Q波。
5.心律失常 常见为过早搏动、窦性心动过速、阵
发性心动过速,偶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出现。
心肌病
心肌病
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心肌疾病。可由多 种原因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室扩张或肥厚,最终 导致心衰或心源性死亡。
• ST段偏移
多数表现为ST段压低,个别也有ST段抬高。
• Q-T间期延长
Q-T>0.43 s。
• P波
增宽、平坦或切迹。
限制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主要病变为心内膜和 心内膜下心肌的纤维化和增厚,造成 乳头肌萎缩、缩短,室腔缩小,使心 室的顺应性明显降低,收缩和舒张功 能发生障碍。
心电图
• 心房、右室肥大 • QRS波群低电压 • ST-T改变 • 异常Q波 • 心律失常
6.P波增宽
• 并不代表解剖学上的左房扩大,而可能 是房内传导障碍的反映。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 T波倒置
心前导联T波呈尖深倒置,尤以V3、V4导联最明 显,倒置深度常>1.0 mv,部分病人T波呈动态变化 。
• QRS波振幅增高
Rv5>2.6 mv,Rv3、v4电压增高更明显(面向心尖 部导联),故Rv3、v4>R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