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教基…2011‟6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教育局,委直属单位: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教基—…2011‟2号)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
当前,我市基础教育进入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着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课时、场地、师资、资源、经费、安全等诸多实际问题的困扰,迫切需要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高度,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努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相互渗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丰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内容
我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四三二”模式为主要内容,强调弘扬主旋律、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加深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进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走向社会的四项实践行动
1.走进基地。到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高等院校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结合鲜活的教育资源,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2.走进社区。到社区、街道、乡镇开展“唱读讲传”社会宣传,保洁护绿公益劳动、体育艺术展演、为孤残老幼做好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自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3.走进工厂、农村和军营。到工厂和农村,观察工农业生产过程,了解科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感受工人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体会改革开放给工厂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增进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走进军营,体验军营生活,培养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4.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关心自然,认识自然,加深对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关系的理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学校组织的三类实践活动
1.校本实践活动。加强学校活动课程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实践活动。切实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与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小组实践活动。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场景模拟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和实践能力。
2.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结合“2+2”项目实验计划,广泛开展人文、管理、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发掘兴趣潜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3.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三)参与家庭两项实践活动
1.自我服务活动。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年段,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基本生活技能、自我保护的生存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使中小学生具备独立生存、独立生活、独立处事的基本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为家人服务活动。每学期至少学会一项为家人服务的技能,养成为家人服务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家中帮助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自觉分担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主动关心父母长辈,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怀。
三、增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实效
全市中小学要针对不同对象,明确具体内容,保障实践活动时间和场所,坚持校内实践活动资源与校外实践活动资源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坚持学校安排组织、社会和家庭支持与参与相结合,增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实效。
(一)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要利用课外活动课时,切实开展校内实践活动。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7天,其中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4天,每学年至少写1篇社会实践考察报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下午安排1节课程辅助活动,开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各种课外活动。义务教育7—9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每学年不少于4天,其中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2天。3-6年级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活动时间2—4天。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加强社区联系,努力开发校外教育资源,为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创造条件。
(二)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考虑改建成中小学生社会实践
基地。要充分运用校外各种教育基地,切实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三至五年内,全市建成一批国家级、市级社会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各区县要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音乐、美术、体育、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等六大功
能室建设,努力实现校内实践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庭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三)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学生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实践场所,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班级服务、校园报务和家务劳动;义务教育3-9年级学生可适当拓展到社区和各类社会实践基地的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含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体活动等。普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以自主探究性实践活动和公益性劳动为主,以工厂、农村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依托,开展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四、完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市教委将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重庆市青少年科技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心,具体负责中小学社会实践的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支持体系,健全校内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学生社会实践成为教育常态。
(二)健全经费和安全保障机制。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将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列入教育经
费预算予以保证。中小学校应在公用经费中专项安排学生社会实践经费。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措施和预案,完善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社会实践基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