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厂设计 第二章 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合集下载

针织物设计——精选推荐

针织物设计——精选推荐

针织物设计 第一节 针织物结构参数设计 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线圈长度、密度、平方米重量、纱线细度、未充满系数等内容。

针织物的这些工艺参数是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是分析织物性质,计算各工序用量或产量的依据。

一、纬编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一)线圈长度 针织物线圈长度是针织物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针织物的密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展性、耐磨性、弹性、强力等性能有影响,对控制织物质量,改善服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线圈长度的计算方法不同。

纬平针织物可采用下式计算: B A P d P B d A l 1005.78257.1+⋅+=++=ππ (式12-1) 式中 l ——线圈长度,mm;A——圈距,mm; B——圈高,mm; P A ——横密,纵行/50mm; P B ——纵密,横列/50mm; d——纱线直径,mm。

 另外,线圈长度也可以用拆散的方法测量其实际长度,或根据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近似的进行计算,也常在编织过程中用仪器直接测量输入到每枚针上的纱线长度。

(二)密度 密度是我国目前考核针织物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以用针织物的密度来表示。

它反映针织物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与织物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有直接关系。

通常以横密和纵密表示。

 横密是沿线圈横列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纵行数。

纵密为沿线圈纵行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横列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B P A P B A 50,50== (式12-2) 式中 P A ——横密,纵行/50mm;P B ——纵密,横列/50mm;A——圈距,mm;B——圈高,mm。

当已知横密P A 时,利用密度对比系数C可求出纵密C P P A B =。

 当原料为棉纱时,纬平针组织的C=0.78~0.83;添纱衬垫组织的C=0.77~0.89 ;棉毛组织为C=0.8~0.85。

(三)未充满系数 未充满系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直径对其稀密程度的影响。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1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1

第一节针织 (1)1.1 针织工序 (2)1.2 纬编织 (2)1.3 纬编织机 (3)1.3.1 两类使用针的针织机 (3)1.3.2 两类使用舌针的针织机 (3)1.4 形成纬编织物的主要部件 (4)1.4.1 织针 (4)1.4.2 针床 (4)1.4.3 三角座 (5)1.4.4 喂纱 (5)1.4.5 针页 ((Sinker) (6)1.4.6 针织物的主要术语 (7)1.5 舌针上的线圈形成过程 (7)1.6 针织线圈的类别 (7)1.6.1 平针 ((Plain Stitch) (7)1.6.2 漏针(浮线)(Miss Stitch) (7)1.6.3 集圈组织 ((Tuck Stitch) (7)1.7 纬编织的近期发展 (8)1.7.1 扁机近期发展的例子 (9)1.7.2 圆筒织机近期发展的例子 (10)第一节 -- 针织1.1 针织工序针织是把线圈相互串套形成织物的织布过程。

由纱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进行,因此,产生了两种针织工艺。

横向编织成的布称为纬编织物,而经编织物是以纵向编成。

第一节针织1.1 针织工序针织是把线圈相互串套形成织物的织布过程。

由纱形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进行,因此,产生了两种针织工艺。

横向编织成的布称为纬编织物,而经编织物是以纵向编成。

1.2 纬编织这是以横向或圆筒编织的工序,每次用一根纱形成线圈。

纬编织结构中,相互串套的线圈的接触点不多,织物只需稍加张力,便可作纵向或横向拉伸。

平纹组织结构1.3 纬编织机纬编织机,根据使用的针型,大致可分为两类:针类针织机和舌针类针织机。

1.3.1 两类使用针的针织机a)针成形平机(Straight bar machine)的针是横向一字型排列。

例如全成形扁机是属于这一类型。

全成形扁机通常按所需的编织规格,织出成形的衫片,如前幅、后幅、袖子等。

b)圆筒形针织机的针镶在圆形的针盘上。

其中典型的例子是成圈轮式针织机(Loop wheel machine)。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五)沉降片双向(相对)运动技术
传统: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双向运动;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垂直运动
双向运动目的:减小织针动程,提高机速。
1、沉降片双向运动的几种形式
1)无沉降片环 • 沉降片2垂直安装在
针筒中织针1的旁边 • 它具有三个片踵 踵4 —升降运动 踵3—使沉降片向针筒中心移动 踵5—使沉降片向针筒外侧移动 • 改变弯纱深度不是靠调节压针 三角高低,而是通过调节沉降片 升降三角7来实现。
左 右
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闭口) 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 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解决办法:压针三角设计时,角度减小, 减小织针垂直下降速度。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 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握持线 真实纱线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
b b t an m tn h h t an m tn
• 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 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二、平针组织的结构参数与尺寸稳定性
1. 线圈形态与建模
二维(平面)
几何方法
三维(空间) 力学方法 有限元方法
二维(平面)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1. 概述针织生产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制造业,通过在织物上编织纱线或其他纤维来创建不同的纹理和图案。

本文将重点讨论针对针织厂设计中的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设计原则在进行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设计原则: - 生产效率: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是关键,要考虑纱线选择、针织密度和技术参数等方面。

-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人性化设计:考虑员工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

3. 设计要素3.1 设备选择针织生产线的设备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设备包括针织机、纬编机、整理机等。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和数量。

3.2 布局设计良好的厂房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包括原料存放区、生产车间、成品存放区等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

3.3 工艺流程针织纬编生产的工艺流程应当清晰明了,包括纱线预处理、纬编加工、整理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流程畅通、协调。

3.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设计实例分析4.1 设备配置•针织机:选用XX型号针织机,具有高产能和稳定性。

•纬编机:采用XX型号纬编机,适用于各类纱线的编织需求。

•整理机:引进XX型号整理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布局设计•原料存放区:设置在厂房侧面,方便装卸货物。

•生产车间:采用流水线布局,减少装卸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

•成品存放区:位于厂房另一侧,便于产品分类和包装。

4.3 工艺流程1.纱线预处理:确保纱线干净和平整,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纬编加工: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编织参数,保证产品品质。

3.整理和包装:对成品进行整理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4 质量控制建立原料采购合格证明和产品质量检测记录,及时处理品质问题,保证产品合格率。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2-2

纺织手册第二章 section 2-2

2.1 表示纬编织结构的方法 (2)2.1.1 三种表示纬编织结构的方法 (2)2.2 单面针织结构 (3)2.2.1 平纹 (3)2.2.2 拉科斯组织(Lacoste) (3)2.3 双面组织结构 (4)2.3.1 罗纹(Rib) (4)2.3.2 三平组织(Half Milano) (4)2.3.3 全米兰诺(Full Milano) (4)2.3.4 畦编组织(Full Cardigan) (5)2.3.5 半畦编(Half Cardigan) (5)2.3.6 双反面结构(Purl Structure) (5)2.3.7 双面组织 ((Interlock) (6)2.4 毛衣类常用的结构及技巧 (6)2.4.1 嵌花(Intarsia) (7)2.4.2 线圈转移技巧产生的图案 (7)2.5 圆筒织机生产的特种针织物 (8)2.5.1 高绒头织物(High-pile knits) (8)2.5.2 针织毛巾布 (8)2.5.3 针织丝绒(Knitted Velour) (9)2.5.4 起绒织物 (10)一般的纬编织物,根据线圈的横向和纵向排列,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这些基本结构是:平纹,罗纹和双反面(Purl)组织。

2.1 表示纬编织结构的方法2.1.1 三种表示纬编织结构的方法a)线圈图(Loop diagram):织物线圈被如实的画出来,可清楚地看到织物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结构。

图2.1.1a 线圈图b)编织示意图(Notation):采用特定的符号表示特定的线圈。

’X ’代表平针,圆圈代表反平针(平纹的背面),空白代表浮线,圆点代表集圈组织。

用这种方法很难表示用两组针对针位置的织针,所织成的双面组织。

图2.1.1b 编织示意图平针反平针集圈组织浮线c)纱线信道图(Yarn-path diagram):这是用来表示任何针织结构的最佳方法。

图内与纱线信道垂直的直线表示织针。

单面结构用一组直线用来表示一组织针,而双面结构,用两组直线来表示两组织针。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2章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2章
17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产品举例(2 二、产品举例(2)
彩条棉毛织物( 彩条棉毛织物(Striped Interlock) ) 原料(yarn) 毛坯克重(unfinished weight) 毛坯幅宽(unfinished width) 机号(gauge) 产量(m/h) 产量(kg/h) 18tex(Ne 30s ) 棉 184 g/m2 164 cm E20 22.5 6.7
第三节 双罗纹组织
15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一、双罗纹组织的结构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俗 称棉毛组织,由两个罗 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的 双面纬编组织,在一个 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 配置了另一个罗纹组织 的线圈纵行。
16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产品举例(1 二、产品举例(1)
细棉毛织物(Fine Interlock) 细棉毛织物( ) 原料(yarn) 毛坯克重(unfinished weight) 毛坯幅宽(unfinished width) 机号(gauge) 产量(kg/h) 78 f 34x1 dtex untex PES. 112 g/m2 200 cm E32 9.7
自 然 状 态
8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第二节 罗纹组织
9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一、罗纹组织的结构
罗纹组织(rib stitch)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 线圈纵行以一定的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 纬编基本组织。
10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罗纹组织的分类
11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精选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精选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2)袖子用料段长计算 a.短袖(装袖)段长计算方法 短袖(装袖)袖子一般取10件袖子样板长度作为段长。
短袖(装袖)袖子段长=袖长样板长度×10+斜断料损耗
表2-1

肩斜尺寸

套进量
成品领宽
1.5
儿童
9--12.5
0.5
中童
10-13.5

14-17


18-19
20-22
单位: cm
肩斜尺寸
2
3
一、线圈长度与织物密度的确定
线圈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线圈长度直接影响坯布的其它 工艺参数和品质,线圈长度、织物密度可根据坯布的品种和部分已知工 艺参数,采用公式计算法、实验计算法和称重换算法来确定。各种方法 因织物组织线圈结构不同而异。
(一)公式计算法
针织物线圈中的纱线为一空间曲线。为了计算方便,假设线圈在平面 上的投影由圆弧与直线连接而成。采用该线圈模型求得的线圈长度与实 验值较接近(误差允许范围5%),公式计算法以纱线线密度和密度对比系 数为依据,一般用于新产品设计和织物分析。
(1)号型制的表示方法
穿用者体长的总高为“号”,上身的胸围(净胸围)或裤子的基本腰围 为型”,以厘米为单位表示,号型制适用于各种男女和儿童外衣。
(2)胸围制的表示方法
针织贴身内衣、针织运动衣、针织休闲装、羊毛衫及部分紧身式针织外 衣均以上衣的胸围尺寸或下装的臀围(以厘米或英寸为单位)作为示明规格。 内销产品一律以公制(厘米)计量,每相差5cm为一档;出口产品多用英寸 表示,每档相差2英寸,有时与适穿对象的总身高一起使用。
线密度一定时,单位面积重量间接反映了针织物的厚度、密度。各种织
物单位面积重量的计算是以单线圈重量及单位面积线圈数量为依据的。

第二章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pptx

第二章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pptx

多三角机成圈原理动画
(1)舌针
多三角机成圈过程动画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 启式和封闭式)。
(4)导纱器
❖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 片喉:牵拉 ❖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2、成圈过程 退圈 ——垫纱 ——闭口 ——套圈 —
—弯纱 ——脱圈 ——成圈 ——牵拉
移 过来。
❖ 弯纱时的纱线张力
S——沉降片 N——织针
假设:最大弯纱张力点M 由输入端起计算M点的张力:
TM=Ti·eμ∑θM 由弯纱结束点反向计算M点的张力:
TM= T0·eμ(∑θ-∑θM)
影响最大弯纱张力TM的一些因素:
①给纱张力T1 ; ②摩擦系数μ ; ③牵拉张力To ; ④弯纱角度γ ; ⑤尖低和平底弯纱三角 ; ⑥弯纱深度x与l。
(三)成圈系统中针与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1、舌针的运动轨迹
舌针的运动轨迹是以舌针的针钩内点在 针筒展开平面上的位移图来表示,它由舌 针三角的廓面形状所决定。
起针三角
❖ 注意:(1)通常退圈角源自(起针角)φ较弯纱角度(压 针角)γ来得小,利于减小起针时针与三角的作 用力。
(2)起针角度φ 的选择原则: 在退圈过程中,在相邻舌
左右
❖在确定导纱器的左右位置时,除了 要保证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 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 (闭口)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 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针上,不可同时有旧线圈
处于针舌勺上 。
(3)压针角度γ 的选择原则: 兼顾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即弯纱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11
2.垫纱(图4) (1)舌针下降,从导纱器中勾取 新纱线 (2)沉降片向外退,以利垫纱 3.闭口(图4-图5) (1)针下降,旧线圈将针舌向上 拨,新纱线位于针钩内 (2)沉降片向外运动到最外位置 以便在片颚上成圈 4.套圈(图5)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从针头上脱下, 将新纱线弯曲成封闭的线圈,沉降 片不动 5.脱圈与成圈(图6) 针继续下降,旧线圈脱圈,沉降片 不动,在片颚上形成沉降弧 2012年2月 主讲张振 6.牵拉
主讲张振 28
2012年2月
(2)直动式
片踵1—沉降片径向运动
片踵4—沉降片垂直运动 (3)斜向式 沉降片以一定角度安装在沉降 片槽中
向下运动:沉降片向前向
直动式

向后运动:沉降片向后向

2012年2月 主讲张振
斜向式
29
(二)成圈过程
1、退圈(图(1)、(2)、(3)):针上升,同 时沉降片向里(针筒中心)向下运动协助退圈
2012年2月
主讲张振
30



2、垫纱(图4):针下降,沉降片上升并摆到最外位臵, 新纱线进入针钩 3、闭口与套圈(图5):针继续下降,沉降片继续上升, 并在径向保持不动 4、脱圈、弯纱与成圈(图6):针下降到弯纱最低点, 沉降片上升到最高点,新纱线弯曲成新线圈。
2012年2月
主讲张振
31
(三)针与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D.影响最大弯纱张力的因素
a.摩擦系数μ,影响较大 μ上升,TM上升迅速 b.初张力T1,影响较小 T1上升,TM上升 c.弯纱三角角度γ,影响较大 主要原因:角度小,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多,∑θM大, TM上升 d.弯纱深度x,影响较大 主要原因: X 大 ,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多, ∑θM 大, TM上升 e.弯纱张力T1,,影响较小 T1,上升,TM上升

服装针织生产工程设计方案

服装针织生产工程设计方案

服装针织生产工程设计方案1. 背景制造服装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针织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多样化的方法。

在服装制造业中,针织制造已成为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针织品相对于传统的纺织品而言,具有更好的弹性和透气性,更加舒适、柔软、适合体形,同时具备环保、新颖、时尚、易于加工、产量高等优点。

因此,我们在进行服装生产时可以考虑使用针织制造方案。

2. 设计方案2.1 设计方案一设计方案一采用完全集中式布局。

将针织生产的所有生产机器都集中到工厂内的同一区域,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搬动,加速了生产的开展。

这种布局结构比较简单、紧凑、容易控制,适用于小规模且单一的作业区域。

但是,与分散式生产相比,需要较大的生产面积和更多的设备。

在此设计方案中,生产线的设备应该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排布:拉伸织布→印花→染色→印花→定型→平整→裁剪→缝纫→成品检验→包装。

其中,每个阶段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设计方案一示意图设计方案一示意图2.2 设计方案二设计方案二采用针对不同任务的分散式生产方式,生产区域分割成许多小的生产单元,每个单元专门针对某项任务。

整个工厂由许多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负责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每个单元之间缺乏协同,工序之间需要大量的交通和协调,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生产任务变更进行调整,流程与交响乐团相似。

在此设计方案中,不同的生产单元可以根据他们的基础件和生产目标进行布局。

不同的单元可以实现从拉伸织布到印花、染色、定型等各种生产任务,每个单元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或者缩小。

设计方案二示意图设计方案二示意图2.3 设计方案三这种设计方案把针织生产区域设置在工厂的中心位置,生产设备以环状布局,环状设备的中间可以留出的通道用于运输材料和成品。

这种布局方案较为灵活,可以适应不同生产任务的变更,具备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可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拥堵的问题。

在此设计方案中,可以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分类,并将一些共性设备整合在同一区域,从而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率。

纬编针织

纬编针织
1、完全组织的宽度 B 2、完全组织的高度 H 3、罗纹移圈织物组织举例
第六章 电脑提花大圆机
第四节 针织圆纬机发展趋势
(一)针织圆纬机发展状况
1、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 2、多功能技术应用 3、新技术应用 4、多路高密高速 5、产业用布专用针织机发展
第六章 电脑提花大圆机
第四节 针织圆纬机发展趋势
(三)牵拉卷取对织物的影响
第七章 纬编针织机的给纱及牵拉卷取机 构
第二节 纬编针织机的牵拉卷取
(三)牵拉卷取对织物的影响
2、扩布装置
• 分类
2、变化组织——由2个或2个以上基本组织复合 而成
第二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
第二节 纬编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 (四)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 分类
3、花色组织
花色组织欣赏
第二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
第二节 纬编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 (四)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 表示方法
1、线圈结构图
第二节 纬编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 (四)纬编针织物的分类与表示方法
• 表示方法
4、三角配置
三角配置
三角配置
第三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
第一节 普通单面针织大圆机
第三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
第一节 普通单面针织大圆机
第三章 针织用纱与织前准备
第一节 普通单面针织大圆机
(一)成圈机件的配置
1、舌针
2、纬编针织:将纱线由纬向喂入到针织机的工 作针上,弯曲成圈、互相串套而形成的编制方法。
第一章 针织的概述
第一节 针织及其发展
(二)针织的发展
第一章 针织的概述
第一节 针织及其发展
(二)针织的发展
第一章 针织的概述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纺织与材料学院
织物的左右边缘卷向织物的反面,而 织物的上下边缘卷向织物的正面。卷 边性随着纱线弹性和细度的增大以及 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变得显著。
(三)脱散性
平针组织的卷边
纬平针织物的脱散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纱线无断裂,抽拉 织物边缘的纱线可使整个边缘横列的线圈逐渐脱散,使得 织物顺编织方向或逆编织方向分解脱散开来;二是织物中 某处纱线断裂,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这又称 为梯脱,它将使针织物使用期缩短。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延伸性
纬平针织物在纵向和横向 拉伸时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且横向延伸性优于纵向。 这是由于纬平针织物中的 纱线很容易在圈柱和针编 弧及沉降弧间相互转移。 具体伸长程度与线圈长度、 纱线细度等因素有关。
纬平针织物纵横向拉伸时的线圈形态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五)用途
纬平针组织的织物主要用于内衣、袜品、毛衫以及一些 服装的衬里等。
X—弯纱深度; a—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
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d—纱线直径。
舌针的退圈动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退圈时,由于线圈与针之间 存在着摩擦力,将使线圈随 针一起上升一段距离h,如图 所示。这段距离h称为空程。
从理论上来说,当线圈随针 上升并偏转至垂直位置时, 空程最大,即hmax=0.5lmax。
舌针与沉降片的运动配合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三)成圈过程
单面舌针圆纬机上舌针的成圈运动
纺织与材料学院 单面舌针圆纬机的成圈过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成圈工艺分析
1.退圈 必须保证旧线圈退到针舌 以下的针杆上。
退圈时舌针的上升动程H可用下 式求得: H = L+X+a-b-d

第二章 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

第二章  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

第二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织物是扁平、柔软又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纺织纤维制品。

在不同场合,又被称为布料、面料。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

第一节织物分类概述★织物按织造加工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机(梭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编织织物等。

目前,机织物和针织物应用最广,产量最高。

1、由相互垂直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叫机织物。

其中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是经纱,垂直布边的是纬纱(图10一1。

2、由一组或几组纱线以线圈相互串套连接形成的织物叫针织物(图10一2。

3、非织造织物是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结合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图10一1机织物示意图(1纬编织物(2经编织物图10一2针织物示意图一、机织物的分类(一按使用的原料分类----可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三类。

1.纯纺织物---经纬纱均由同一种纤维纺制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2.混纺织物---经纬纱相同,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一般混纺织物命名时,均要求注明混纺纤维的种类及各种纤维的含量。

3.交织织物---用两种及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分别作经纬织成的织物。

(二按纤维的长度分类----可分为:棉型织物、中长型织物、毛型织物和长丝织物。

1.棉型织物----即以棉型纤维为原料纺制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2.中长型织物----即以中长型化纤为原料,经棉纺工艺加工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3.毛型织物----即用毛型纱线织成的织物。

4.长丝织物----即用长丝织成的织物。

(三按纺纱的工艺分类---- 按纺纱工艺的不同,棉织物可分为精梳织物、粗梳(普梳棉织物和废纺织物;毛织物可分为精梳毛织物(精纺呢绒和粗梳毛织物(粗纺呢绒。

(四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分类---- 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缕织物、线织物和半线织物。

(服装企业管理)针织服装设计

(服装企业管理)针织服装设计

第二章针织面料的选择第一节针织坯布的分类一、按生产方式分类根据生产方式和针织物形成的方式,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纬向依次喂入针织机的机针上,依次弯曲成圈并与旧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一根(组)纱线可以形成一个线圈横列,因而沿纬向具有较高的延伸性。

经编针织物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同时喂入针织机所有织针上成圈而形成的针织物。

同组纱线在每一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转移到下一横列中,在另一纵行成圈,从而使纵行联系成片。

每组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织物经向配置。

同一组经纱所形成的线圈在针织物上的分布规律不同而形成各种经编组织。

经编织物具有不易脱散、延伸性小于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常用作补整内衣和室内装饰材料及工、农、医领域。

经编针织物用于外衣面料的,其性能接近梭织面料。

二、按原料组成分类根据构成针织物的原料可分为纯纺针织物、混纺针织物和交织针织物。

纯纺针织物是以单一原料的纱线针织而成。

如纯棉、毛、丝针织物、纯涤纶、锦纶、晴纶针织物等。

混纺针织物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纺纱线针织而成。

如涤棉、毛晴针织物。

交织针织物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

三、按下机形状分类分为平幅坯布和筒状坯布。

四、按加工方式分类分为本色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织布、提花布。

五、按针织物单双面分类单面针织物是用单针床织制的针织物,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面线圈,两面具有显著不同的外观。

单面针织物易卷边,需定型整理予以改善,便于裁剪缝纫。

双面针织物是用双针床织制而成,织物两面都显示正面线圈。

双面针织物较厚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较好,卷边性小,常用做针织外衣。

六、按组织结构分类根据线圈结构与相互排列分为:基本组织织物、花色组织织物和复合组织织物。

七、按织物用途分类衣着用布:内衣、外衣、紧身衣、运动服、袜子、手套、围巾、花边等;生活、装饰用布:毛巾、枕巾、床罩、蚊帐、窗帘、家具布;医疗用布:人造血管、人造心瓣膜、绷带、护膝等;产业用布:水龙带、滤管、衬垫布、渔网等。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共11页文档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共11页文档

二、双反面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 厚度增大;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
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 2.应用: 主要用于生产毛衫类产品。
三、双反面机的编织工艺
双反面编织与起针原理动画
(一)成圈机件及 导针片2、4(用于控制双头
舌针的运动); 上下三角1和7
双反面编织动画
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 线圈 ,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 则是反面线圈。
(二)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1、上针头退圈
双反面织物编织过程动画
2、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
3、下针钩与下导针片脱离
4、下针头垫纱 5、下针头弯纱与成圈
原因:形成线圈的 纱线力图退捻。
第四节 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双反面组织(purl stitch)的结构
1.定义:由正面线圈 横列和反面线圈横 列相互交替配置而 成。
2.结构特点: 线圈圈柱由前至后,由后至前,导致线
圈倾斜,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 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两面,
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 3.表示方法 2+2,3+3,2+3
解决方法:
1.采用低捻和捻度稳 定的纱线 ;
2.采用两根捻向相反 的纱线 。
针织物脱散性
谢谢!
11

纬编针织机形成、一般结构与分类(ppt 189页)

纬编针织机形成、一般结构与分类(ppt 189页)

4
3
S
纵向 拉伸
横向拉伸
A
34
MR与MS相比: 1,纵向拉伸时,增长级数较大。 2,纵向拉伸时与横向拉伸相比,在相同的增长级数时,拉
伸力大得多。 ⅴ、起毛起球:
化纤原料生产的针织物容易产生起毛起球。 四、纬平针组织编织工艺
(一)钩针成圈:退圈、垫纱、弯纱、带纱、闭口、套圈、 脱圈、成圈、牵拉。
35
36
37
(二)针钩的形状对织物成圈的影响:
1、针杆直径:针杆直径 ,抗弯刚度 ,变形减少。 2、针口:过小 :粗结不易通过。
过大 :压针动程增大,闭口阶段产生压针不足。 3、针头内圆:内圆越小,卡住的效果越好。
缺点:a、针头内圆内应力增大,针头断裂。 b、低支纱时,杂质易卡住。
4、针钩外形。 5、针头宽度。
因素:1、组织结构。 2、纱线弹性。 3、捻度。
h、延伸度: 针织物在受到外力拉伸时的伸长特性。
因素:1、组织结构。 2、线圈长度。 3、纱线性质。
i、弹性: 针织物的变形外力去除后,针织物的形状恢复能力。
9
因素:1、组织结构 2、纱线弹性。 3、纱线摩擦系数。
j、勾丝与起毛起球: 因素:1、组织结构。 2、纤维的品种。
Nm=KG2
13
二、加工纱线支数的上限 取决于针织物的品质指标: 纱支 ,织物变得稀薄。 纱支 ,织物变得太厚,对提高经济效益不利。
14
第二章 络纱
第一节 针织用纱 第二节 络纱的目的及要求 第三节 络纱设备 第四节 络纱时纱线张力分析 第五节 卷装形式与卷绕
15
第一节 针织用纱
一、针织物用纱的品质要求:
21
第五节 卷装形式与卷绕
一、卷装形式

针织纬编

针织纬编

⏹掌握纬编、纬编线圈和针织物的一些概念,掌握线圈长度、密度、未充满系数、单位面积干燥重量、延伸度、弹性、缩率的概念;了解脱散性、卷边性、断裂强力、顶破强力、断裂伸长率、勾丝、起毛起球的概念,掌握钩针、舌针的结构,了解纬编机的主要机构及主要结构参数,重点掌握机号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针织物的形成的两种方法,熟悉纬编针织物的分类,掌握意匠图、编织图的表示方法,熟悉常用纬编针织机的种类及用途,掌握络纱的目的,常用的纱筒卷装形式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织针顺序地弯纱成圈,并将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方法。

纬编针织物:每一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组成。

纬编线圈定义:形成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纬编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圈干包括针编弧和圈柱。

工艺正面:线圈的圈柱覆盖在圈弧之上,外观呈纵条纹状。

工艺反面:线圈的圈弧覆盖在圈柱之上,外观呈波纹状。

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行列。

线圈纵行:线圈沿织物纵向相互串套所形成的行列。

圈距A :沿线圈横列方向,两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圈高B :沿线圈纵行方向,两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线圈长度1.定义:组成一个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一般以毫米(mm )为单位。

3.测量(1)机上测量:采用手持式或固定式测量仪器,测量喂入的纱线长度。

(2)机下测量:通过拆散法,测量一定个数线圈所用的纱线长度横密PA :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 )内的线圈纵行数 P A =规定长度/圈距——50/A 纵密PB :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 )内的线圈横列数 P B =规定长度/圈高——50/B 总密度P :=PA*PB测量密度时,应当将试样进行松弛,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未充满系数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

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δ=l/d 式中:δ-未充满系数 l-线圈长度(mm ) d-纱线直径(mm ) 单位面积干燥重量定义:用每平方米干燥针织物的重量(g )来表示,又称平方米克重。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规划对本设计的要求一、鲜明的政策性基本建设项目是根据国家长远经济规划提出的,设计充分体现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的精神,尊重规定的法令和指标。

设计应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有利于民族团结,并能体现国家的政策精神,采用当时当地最适宜的先进技术。

二、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能性设计应有利于在当前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也能适应遇见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以后进行技术改造。

一切技术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要贯彻“不成熟的技术不采取,未定型的设备不能用”的精神,把设计中的新技术放到切实可靠的基础上。

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毛纺厂的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工种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复杂工作,就工艺设计内部来说,只要在工艺过程各部门之间求得一个合理的平衡,就设计本身来说,是要在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就建厂地点来说,是要在建设单位和临近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协作、共同前进的友谊关系。

第二节毛纺厂设计的一般原则1、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设计作风。

3、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原则。

4、把工艺、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与事实上的确可能性结合。

5、把经济效益作为工厂设计的最终目标。

6、对环境保护,工人福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三节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一、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厂址选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自然条件:金川开发区地处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川平原腹地,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5.8摄氏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7.4摄氏度,年降雨在417.5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左右。

开发区北靠大青山,地层结构由第四纪洪积岩;中积物组成,呈明显的沙粒结构,地质承载力为250Kmp/m2,开发成本低,宜于工业项目开发建设。

二、建厂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周边环境:开发区与市区接壤,市区内有高等学院9所,科研院所124家,在校大中专学生达8.3万人,每年毕业大中专学生约2万多人,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3.4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 副本

3.4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 副本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一)多三角机的成圈过程 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
启式和封闭式)。
(4)导纱器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片喉:牵拉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三、 双罗纹机的编织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下针筒和上针盘成90°配置, 针槽相对 配置。

需要用四种针:
下针:高踵、低踵
上针:高踵、低踵

上下针的对位 :
上高踵针对下低踵针,
上低踵针对下高踵针。
编织时,下高踵针与上高踵针在某一成圈系统 编织一个1+1罗纹,下低踵针与上低踵针在紧 接着的下一个成圈系统编织另一个1+1罗纹。


弯纱:舌针的下降使针钩接触新纱 线开始逐渐弯纱,并一直延续到线 圈最终形成。此时沉降片已移至最 外位置,片鼻离开舌针,这样不致 妨碍新纱线的弯纱成圈。 脱圈:舌针进一步下降使旧线圈从 针头上脱下,套到正在进行弯纱的 新线圈上。 成圈:舌针下降到最低位置而形成 一定大小的新线圈。 牵拉:借助牵拉机构产生的牵拉力 把脱下的旧线圈和刚形成的新线圈 拉向舌针背后,脱离编织区,防止 舌针再次上升时旧线圈回套到针头 上。此阶段沉降片从最外移至最里 位置,用其片喉握持与推动线圈, 辅助牵拉机构进行牵拉。
2)水平配置沉降片
片踵1—径向运动
片踵2—垂直运动
3)斜向配置沉降片
2、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的特点 (1)沉降片在垂直方向与针的相对运动, 使得织针在成圈过程中的动程相应减小。 如果三角的角度不变,则每一三角系 统所占宽度可相应减小。 如果每一三角系统的宽度不变,则可 减小三角的角度, (2)弯纱张力减小,使得对所加工纱线的 质量要求相应降低。 (3)使织针等机件在成圈过程中受力减小, 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纬编生产常用坯布品种及成衣规格
1. 纬编生产常用坯布品种
染整工艺可分为五种,即纯棉精漂汗布、纯棉棉毛布漂 染、厚薄绒布漂染,腈纶棉毛布染色,化纤长丝染色等工 艺。其混纺或交织的针织物均参照以上五种工艺选用设备 进行生产。
2. 常用成衣规格
成衣规格是指成品服装各部位尺寸的大小。 针织服装一般采用号型制、胸围制和代号制。
b.合肩产品段长计算 合肩上衣大身样板一般采用斜法或镶套法排料, 合肩产品段长(2件)=衣长样板长度(厚绒产品加下摆挽边 厚度损耗0.2~0.25cm)×2–肩斜套进量
肩斜套进量数值的大小,主要由肩斜数与领宽数共同来 确定。同时还应考虑划样裁减损耗、坯布弹性的影响。 常用产品两件衣长样板套裁排料时,肩斜尺寸(落肩尺寸) 与套进量的经验数值见表2-1。 (2)袖子用料段长计算 a.短袖(装袖)段长计算方法 短袖(装袖)袖子一般取10件袖子样板长度作为段长。
3. 绒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络纱→编织→密度检验→过磅打戳→翻布→ 检验修补→ 翻布→入毛坯布库
4. 罗纹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编织→密度检验→过磅打戳→ 检验修补→翻布→入毛坯 布库
5. 化纤染色织物
原丝→检验→编织→过磅打戳→密度检验→检验修补→装袋 →入毛坯 布库
第三节 纬编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络纱损耗率=
络纱前重量 络纱后重量 络纱前重量
×100﹪
络纱损耗率通常本色纱为0.1%~0.5%,色纱为0.17%~0.35%,锦纶弹力丝 为0.5%~0.8%,涤纶低弹丝为0.5%左右。
3. 编织损耗率 编织损耗是由换筒子、断纱接头、套布同丝及试车回 丝所造成的。编织损耗率计算公式为:
编织耗损率=
第二节 纬编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针织厂设计中,需根据产品的种类和所用原料特点, 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拟定生产工艺流程时的注意事项 1. 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成果、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
2. 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尽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减少 生产工序、机器设备和占地面积,节约基建投资。
段耗率的计算公式:
段耗率= 投料重量 ×100%= 落料重量 段耗重量 ×100% (2)裁耗与裁耗率 在划样开裁中所产生的损耗总称为裁耗。 产生裁耗的主要原因有:不合理的下脚料、样板设计不合 理、样板排料套料不紧凑、轧光幅度不准确,劈条等。 裁耗率:在裁剪过程中,裁耗总重量与落料总重量之比称为 裁耗率。
短袖(装袖)袖子段长=袖长样板长度×10+斜断料损耗
表2-1
规 格 肩斜尺寸 套进量 成品领宽 肩斜尺寸
1.5 2 3
单位: cm
4
5
儿童 中童 成 年 人
9--12.5 10-13.5 14-17 18-19 20-22
0.5 1 1.5 1 0.8 2 1.5 1 3 2 0.2
斜断料损耗是指:当所选用的坯布幅宽规格小于计算的坯 布幅宽值时,为保证袖子的规格减少套进量而使段长增加所产 生的损耗。斜断料损耗经验数据见表2-2。 表2-2 单位: cm
一、线圈长度与织物密度的确定
线圈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线圈长度直接影响坯布的其它 工艺参数和品质,线圈长度、织物密度可根据坯布的品种和部分已知工 艺参数,采用公式计算法、实验计算法和称重换算法来确定。各种方法 因织物组织线圈结构不同而异。
(一)公式计算法
针织物线圈中的纱线为一空间曲线。为了计算方便,假设线圈在平面 上的投影由圆弧与直线连接而成。采用该线圈模型求得的线圈长度与实 验值较接近(误差允许范围5%),公式计算法以纱线线密度和密度对比系 数为依据,一般用于新产品设计和织物分析。
不合肋的型产品:身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胸宽规格(成品胸围规格÷2)
合肋型产品:身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胸宽规格(成品胸围规格÷2)+2.5cm
(2)上衣袖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短袖产品:短袖样板坯布幅宽=成品挂肩规格+成品袖口规格+2.5cm 长袖产品:长袖样板坯布幅宽=成品挂肩规格+成品袖口规格+1.25cm
斜断料 损耗 品种类别 挽边斜袖 滚边、加边斜袖 长袖斜袖 50~60 2.5 2.5 2 65~75 2.5 2.5 2 80以上 4 3.5 3 胸围成品规格
b.长袖(装袖)袖子段长计算方法 段长一般取5件袖子样板长度作为袖子的段长。 长袖(装袖)袖子段长=袖长样板规格×5+斜断料损耗 (3)领子(翻领)、口袋(贴袋)段长计算方法 a.翻领领子段长计算 一般取10件领子面积所需的长度作为段长。翻领领型常 用的有方角翻领、尖角翻领等,现将该两品种领子计算方法 介绍如下(门幅中排5个领宽):
2. 段长的确定
段长是指排料时的断料长度,也称断长,是以坯布的幅 宽和样板的排料方法为依据确定的。 常用的套裁方法有:平套法、斜套法、镶套法、借套法、 提缝套法、剖缝套法、互套法、叉套法、混合套法、拼接法 等。 (1)大身段长计算方法 a.连肩产品大身段长计算 连肩上衣大身样板一般采用平套法排料。 连肩产品段长(2件)=衣长样板长度(后绒产品加下摆挽边 厚度损耗0.2~0.25cm)×2
1 .按原料种类分为:天然纤维产品、化学纤维产品和上述两 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产品;功能纤维针织品。 2 .按织物组织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式组织的单面 产品和双面产品。 3 .按产品用途分为:服用、家用和产业用。 4 .按外观式样可分为:圆领套衫、T恤衫、背心、三角裤。 5 .按使用对象可分为:男装、女装、童装。 6 .按用途可分为:内衣、外衣、运动衣、休闲装、礼服。 7 .按针织产品染整方法可分为:本色、染色(深色、中色、 浅色)、漂白、精漂、丝光、印花、起绒和特殊整理针织品。
(3) 代号制的表示方法
代号制表示方法中的数字一般是表示适穿儿童的年龄,如2号表示适于 2周岁儿童穿着;而英文字母代号只表示相对大小的意义。由于世界各国、 各地区服装规格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代号所表示的细部规格尺寸不完全统 一。
3 . 纬编生产产品方案选择
针织厂的产品方案即产品结构,是指产品的品种、规格和 比例。新厂产品方案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产品需求 的动向来确定。 设计工厂时,选择的产品品种要能使各工序配备的设备较 为齐全,一般产品的品种要选择生产批量大、稳定性较强、具 有较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同时也要考虑今后市场变化的 需要,要能使工厂的主要设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便有翻改 品种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可能性。 产品品种及比例的选择,对以短纤维纱线为主要产品的针 织厂尤为重要。首先要了解建厂地区及销售地区人民对针织产 品品种、规格的爱好与需求量,了解产品各规格销售比例,对 上述因素作周密考虑后,再进行规格比例的选择,才能保证产 品品种比例适合市场的需要。
所谓段耗是指净坯布经过铺料段料所产生的损耗。段料多少反映了坯布的 疵点率以及倒残接裁的水平,是工厂体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段耗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a.由匹端盖印、毛边漂染时两端缝合或一些残疵等因素所造成的匹端损耗;
b.当匹长不是段长的整数倍时,不够成品段长或裁独件产品不能互套的余料 以及更改成品规格或裁制附件所剩余的料造成的损耗; c.坯布有残疵而又无法躲开而裁下的横断料或衣片废品所造成的损耗; d.因裁剪技术不熟练,落料不齐而修剪下来的横布碎料等造成的损耗。
裁耗率=
裁耗重量 落料重量
段耗重量
段耗重量
×100%=
裁耗重量 衣片重量 裁耗重量
×100%
(二)幅宽段长的确定
1. 幅宽的确定 坯布的幅宽俗称门幅,这里是指筒状针织物经整理定型后 坯布的宽度。 我国生产加工的各种筒状纬编针织坯布,经过染整加工定 型后的幅宽范围通常为35~70cm,且幅宽每2.5cm为一档,则相 应坯布圆筒周长的档差为5cm,因此,当估算的幅宽在两档幅 宽之间时,则要对坯布的幅宽进行选取。 (1)上衣身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二) 实验计算法
对于不同种类的针织物,未充满系数是经过生产实践积累得出的,根 据纱线线密度Tt(tex)并选择适当的未充满系数σ,即可求得常用的线圈 长度L。
(三)称重换算法
根据已知纱线的线密度和织物密度,取织物小样进行称重换算,可求出净
(光)坯布的线圈长度。
二、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是考核针织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原料种类和 线密度一定时,单位面积重量间接反映了针织物的厚度、密度。各种织 物单位面积重量的计算是以单线圈重量及单位面积线圈数量为依据的。 1. 纬平针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Q Q =4×10-4L· A· B· P P Tt Qg =
3. 同一产品有几种可供选择的生产工艺流程,应根据具 体情况分析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方案。
二、几种主要坯布品种的生产工艺流程 1. 精漂汗布的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络纱→编织→密度检验→过磅打戳→翻布→检验修补→ 翻布→入毛坯布库
2. 棉毛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络纱→编织→过磅打戳→密度检验→检验修补→翻布→ 修补→入毛坯布库
第二章 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本章知识点:
1.了解针织厂纬编车间产品方案确定的方法及品种 确定的要求;
2.了解针织厂纬编车间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与主要 工序的内容; 3.掌握纬编工艺参数及其计和机器规格的确 定。
第一节 纬编生产设计的依据和内容
一、纬编针织产品分类
(3)翻领衫领子、贴口袋、门襟等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规格+1cm]×整数(倍)
整数选择的原则是:估算的样板坯布幅宽与可选用的坯布幅 宽尽可能接近。 (4)裤子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不合侧缝的圆型裤子产品: 裤子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腰宽规格(成品腰围规格÷2) 侧缝缝合型裤子产品: 裤子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腰宽规格(成品腰围规格÷2)+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