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五)沉降片双向(相对)运动技术
传统: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双向运动;沉降片
随针筒转动
作径向运动
垂直运动
双向运动目的:减小织针动程,提高机速。
1、沉降片双向运动的几种形式
1)无沉降片环 • 沉降片2垂直安装在
针筒中织针1的旁边 • 它具有三个片踵 踵4 —升降运动 踵3—使沉降片向针筒中心移动 踵5—使沉降片向针筒外侧移动 • 改变弯纱深度不是靠调节压针 三角高低,而是通过调节沉降片 升降三角7来实现。
左 右
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闭口) 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 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解决办法:压针三角设计时,角度减小, 减小织针垂直下降速度。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 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握持线 真实纱线 纱线在针平面内投影 纱线在水平面内投影
b b t an m tn h h t an m tn
• 导纱器的安装与调节 (1)α: α太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引起漏针; α太小,导纱器可能撞针钩。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 及圆机编织工艺
第一节 纬平针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平针组织的结构
(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
工艺正面
工艺反面
二、平针组织的结构参数与尺寸稳定性
1. 线圈形态与建模
二维(平面)
几何方法
三维(空间) 力学方法 有限元方法
二维(平面)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1. 概述针织生产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制造业,通过在织物上编织纱线或其他纤维来创建不同的纹理和图案。

本文将重点讨论针对针织厂设计中的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设计原则在进行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设计原则: - 生产效率: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是关键,要考虑纱线选择、针织密度和技术参数等方面。

-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人性化设计:考虑员工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

3. 设计要素3.1 设备选择针织生产线的设备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设备包括针织机、纬编机、整理机等。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和数量。

3.2 布局设计良好的厂房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包括原料存放区、生产车间、成品存放区等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

3.3 工艺流程针织纬编生产的工艺流程应当清晰明了,包括纱线预处理、纬编加工、整理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流程畅通、协调。

3.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设计实例分析4.1 设备配置•针织机:选用XX型号针织机,具有高产能和稳定性。

•纬编机:采用XX型号纬编机,适用于各类纱线的编织需求。

•整理机:引进XX型号整理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布局设计•原料存放区:设置在厂房侧面,方便装卸货物。

•生产车间:采用流水线布局,减少装卸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

•成品存放区:位于厂房另一侧,便于产品分类和包装。

4.3 工艺流程1.纱线预处理:确保纱线干净和平整,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纬编加工: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编织参数,保证产品品质。

3.整理和包装:对成品进行整理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4 质量控制建立原料采购合格证明和产品质量检测记录,及时处理品质问题,保证产品合格率。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2章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第2章
17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产品举例(2 二、产品举例(2)
彩条棉毛织物( 彩条棉毛织物(Striped Interlock) ) 原料(yarn) 毛坯克重(unfinished weight) 毛坯幅宽(unfinished width) 机号(gauge) 产量(m/h) 产量(kg/h) 18tex(Ne 30s ) 棉 184 g/m2 164 cm E20 22.5 6.7
第三节 双罗纹组织
15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一、双罗纹组织的结构
双罗纹组织 (interlock stitch)俗 称棉毛组织,由两个罗 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的 双面纬编组织,在一个 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 配置了另一个罗纹组织 的线圈纵行。
16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产品举例(1 二、产品举例(1)
细棉毛织物(Fine Interlock) 细棉毛织物( ) 原料(yarn) 毛坯克重(unfinished weight) 毛坯幅宽(unfinished width) 机号(gauge) 产量(kg/h) 78 f 34x1 dtex untex PES. 112 g/m2 200 cm E32 9.7
自 然 状 态
8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第二节 罗纹组织
9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一、罗纹组织的结构
罗纹组织(rib stitch)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 线圈纵行以一定的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 纬编基本组织。
10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二、罗纹组织的分类
11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针织 教案

针织 教案

➢线圈有正面与反面之分。

正面反面➢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一行。

➢线圈纵行:线圈沿纵向相互串套而成的一列。

➢纬编针织物的特征:每一根纱线上的线圈一般沿横向配置,一个线圈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的线圈组成。

纬编线圈结构图中,线圈由圈干1-2-3-4-5和沉降弧5-6-7组成,圈干包括直线部段的圈柱1-2与4-5和针编弧2-3-4。

凡线圈圈柱覆盖在前一线圈圈弧之上的一面,称为正面线圈;而圈弧覆盖在圈柱之上的一面,称为反面线圈。

1.舌针:包括针杆1、针钩2、针舌3、针舌销4和针踵几部分。

2. 复合针:由针身1和针芯2两部分组成。

针身带有针钩,且在针杆侧面铣有针槽。

针芯在槽内作相对移动以开闭针口。

3.钩针:其中1为针杆,在这一部段上垫纱。

5为针踵,使针固定在针床上。

2为针头,3为针钩,用于握住新线圈,使其穿过旧线圈。

在针尖6的下方针杆上有一凹槽4,称之为针槽,供针尖没入用。

针尖与凹槽之间的间隙称为针口,它是纱线进入针钩的通道。

针钩可借助压板使针尖压入针槽内,以封闭针口。

(二)成圈过程1.舌针的成圈过程(1)退圈舌针从低位置上升至最高点,旧线圈从针钩内移至针杆上,如图中针1-5。

(2)垫纱舌针下降,从导纱器引出的新纱线a垫入针钩下,如图中针6~7。

(3)闭口随着舌针的下降,针舌在旧线圈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关闭针口,如图中针8~9。

这样旧线圈和即将形成的新线圈钩针采用圆形或扁形截面的钢丝制成,端头磨尖后弯成钩状,每根针为一个整体。

舌针进行编织的成圈过程如图所示,一般可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退圈借助专用的机件,将旧线圈从针钩中向下移到针一定针织物的横密与纵密的比值,称为密度对比系数C。

它表示线圈在稳定状态下,纵向与横向尺寸的关系,可用下式计算:C=P A/P B=B/A(三)未充满系数和紧度系数1.未充满系数: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即:δ—未充满系数;l —线圈长度,mm;d—纱线直径,mm2.紧度系数:纱线线密度的开方与线圈长度之比。

第二章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pptx

第二章纬编基本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pptx

多三角机成圈原理动画
(1)舌针
多三角机成圈过程动画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 启式和封闭式)。
(4)导纱器
❖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 片喉:牵拉 ❖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2、成圈过程 退圈 ——垫纱 ——闭口 ——套圈 —
—弯纱 ——脱圈 ——成圈 ——牵拉
移 过来。
❖ 弯纱时的纱线张力
S——沉降片 N——织针
假设:最大弯纱张力点M 由输入端起计算M点的张力:
TM=Ti·eμ∑θM 由弯纱结束点反向计算M点的张力:
TM= T0·eμ(∑θ-∑θM)
影响最大弯纱张力TM的一些因素:
①给纱张力T1 ; ②摩擦系数μ ; ③牵拉张力To ; ④弯纱角度γ ; ⑤尖低和平底弯纱三角 ; ⑥弯纱深度x与l。
(三)成圈系统中针与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1、舌针的运动轨迹
舌针的运动轨迹是以舌针的针钩内点在 针筒展开平面上的位移图来表示,它由舌 针三角的廓面形状所决定。
起针三角
❖ 注意:(1)通常退圈角源自(起针角)φ较弯纱角度(压 针角)γ来得小,利于减小起针时针与三角的作 用力。
(2)起针角度φ 的选择原则: 在退圈过程中,在相邻舌
左右
❖在确定导纱器的左右位置时,除了 要保证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 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 (闭口)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 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 击;
针上,不可同时有旧线圈
处于针舌勺上 。
(3)压针角度γ 的选择原则: 兼顾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即弯纱张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2. 段长的确定
段长是指排料时的断料长度,也称断长,是以坯布的幅 宽和样板的排料方法为依据确定的。
常用的套裁方法有:平套法、斜套法、镶套法、借套法、 提缝套法、剖缝套法、互套法、叉套法、混合套法、拼接法 等。
(1)大身段长计算方法 a.连肩产品大身段长计算 连肩上衣大身样板一般采用平套法排料。
连肩产品段长(2件)=衣长样板长度(后绒产品加下摆挽边 厚度损耗0.2~0.25cm)×2
方角翻领领子段长(10件)=(领长成品规格+折边缝耗×2)×2
尖角翻领领子段长(10件)=上领长成品规格+下领长成品规格+ 折边缝耗×4+上领长成品规格-下领长成品规格)÷2
b.贴袋段长计算
一般以10件口袋面积所需的长度作为段长,但由于口袋 面积较小,往往以最小互套方式套料,得出的口袋数仍大于 10件,在这种情况下以最少套料方法所需面积的长度作为段 长。
1. 无形损耗
无形损耗率=
用纱重量
织成坯布重量 用纱重量
各种回丝重量
×100﹪
2. 络纱损耗率
络纱损耗是由换纱管或绞纱的回丝以及断头打结的纱头和清除不良纱管 造成的余纱所组成。络纱损耗率可按下式计算:
络纱损耗率=
络纱前重量 络纱后重量 络纱前重量
×100﹪
络纱损耗率通常本色纱为0.1%~0.5%,色纱为0.17%~0.35%,锦纶弹力丝 为0.5%~0.8%,涤纶低弹丝为0.5%左右。
二、纬编生产常用坯布品种及成衣规格
1. 纬编生产常用坯布品种
染整工艺可分为五种,即纯棉精漂汗布、纯棉棉毛布漂 染、厚薄绒布漂染,腈纶棉毛布染色,化纤长丝染色等工 艺。其混纺或交织的针织物均参照以上五种工艺选用设备 进行生产。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针织学 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纺织与材料学院
织物的左右边缘卷向织物的反面,而 织物的上下边缘卷向织物的正面。卷 边性随着纱线弹性和细度的增大以及 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变得显著。
(三)脱散性
平针组织的卷边
纬平针织物的脱散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纱线无断裂,抽拉 织物边缘的纱线可使整个边缘横列的线圈逐渐脱散,使得 织物顺编织方向或逆编织方向分解脱散开来;二是织物中 某处纱线断裂,线圈沿着纵行从断纱处分解脱散,这又称 为梯脱,它将使针织物使用期缩短。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延伸性
纬平针织物在纵向和横向 拉伸时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且横向延伸性优于纵向。 这是由于纬平针织物中的 纱线很容易在圈柱和针编 弧及沉降弧间相互转移。 具体伸长程度与线圈长度、 纱线细度等因素有关。
纬平针织物纵横向拉伸时的线圈形态
纺织与材料学院
(五)用途
纬平针组织的织物主要用于内衣、袜品、毛衫以及一些 服装的衬里等。
X—弯纱深度; a—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
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d—纱线直径。
舌针的退圈动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退圈时,由于线圈与针之间 存在着摩擦力,将使线圈随 针一起上升一段距离h,如图 所示。这段距离h称为空程。
从理论上来说,当线圈随针 上升并偏转至垂直位置时, 空程最大,即hmax=0.5lmax。
舌针与沉降片的运动配合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三)成圈过程
单面舌针圆纬机上舌针的成圈运动
纺织与材料学院 单面舌针圆纬机的成圈过程
纺织与材料学院
(四)成圈工艺分析
1.退圈 必须保证旧线圈退到针舌 以下的针杆上。
退圈时舌针的上升动程H可用下 式求得: H = L+X+a-b-d

第二章 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

第二章  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

第二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织物是扁平、柔软又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纺织纤维制品。

在不同场合,又被称为布料、面料。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

第一节织物分类概述★织物按织造加工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机(梭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编织织物等。

目前,机织物和针织物应用最广,产量最高。

1、由相互垂直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叫机织物。

其中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是经纱,垂直布边的是纬纱(图10一1。

2、由一组或几组纱线以线圈相互串套连接形成的织物叫针织物(图10一2。

3、非织造织物是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结合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图10一1机织物示意图(1纬编织物(2经编织物图10一2针织物示意图一、机织物的分类(一按使用的原料分类----可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三类。

1.纯纺织物---经纬纱均由同一种纤维纺制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2.混纺织物---经纬纱相同,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一般混纺织物命名时,均要求注明混纺纤维的种类及各种纤维的含量。

3.交织织物---用两种及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分别作经纬织成的织物。

(二按纤维的长度分类----可分为:棉型织物、中长型织物、毛型织物和长丝织物。

1.棉型织物----即以棉型纤维为原料纺制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2.中长型织物----即以中长型化纤为原料,经棉纺工艺加工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3.毛型织物----即用毛型纱线织成的织物。

4.长丝织物----即用长丝织成的织物。

(三按纺纱的工艺分类---- 按纺纱工艺的不同,棉织物可分为精梳织物、粗梳(普梳棉织物和废纺织物;毛织物可分为精梳毛织物(精纺呢绒和粗梳毛织物(粗纺呢绒。

(四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分类---- 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缕织物、线织物和半线织物。

纬编针织面料设计

纬编针织面料设计

纬编针织面料设计纬编针织面料设计本贴为个人原创帖。

在论坛和个人博客同步发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针织面料的设计,需要设计者在以下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1。

设计开发新型面料需要成本意识。

往往一种面料大货销售价格才几十元/KG,而打样做10KG,耗费了几千甚至上万。

部分特殊原料价格昂贵,一旦开发不成功,剩余原料成鸡肋;小批量面料,在织,染都可能要付出打样费,小缸费,(印花的打样费用很高,如果花型多,更是恐怖);打样一匹,同比需要人力的资源耗用比例相对大货来说高几倍甚至几十倍,耗费多个部门的工作时间。

(例如:做一匹样需要一个跟单,做几缸布也只要一个跟单)。

2。

设计开发新型面料需要制订销售推广方案和计划,以及最终达成的销售目标。

面料针对的目标销售市场的区域,人群偏好特点等。

面料的推广期,试售期,旺销期,改进期,换代期等不同阶段的销售最终目标。

面料各个阶段的销售推广模式色彩方案,对应性能和面料肌理的款式设计,工艺3.针织面料开发新面料的类型和方式:3.1就方式来说,主要分为三种:3.1.1仿制型的开发:完全按照样品或绝大部分接近样品的工艺数据和指标。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只要自己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就可以视同新产品。

这种开发模式,目前占有较高的比例。

此类开发,在一定阶段内,有利于提高业内部在开发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能力,也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3.1.2改进型的开发:在原有样品或原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10-30%的面料工艺数据和指标进行改换。

此类开发是目前很多主流企业的开发方式。

在开发成本,推广成本和实际销售成绩上有较好的性价比,不仅适合中小型企业,同样也适合大型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开发,切忌胡乱改造。

画象画成“四不像”也没有关系,怕是画成连四不像都不像的怪物。

任何开发都不可以脱离消费者,脱离服装设计师和流行趋势的主导者。

开发者不可做“独孤求败”。

3.1.3 原创开发:独辟蹊径,设计开发一种全新理念,或全新材料,全新花型图案的面料。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 共11页PPT资料

第二章 纬编基本与变化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 共11页PPT资料
解决方法:
1.采用低捻和捻度稳 定的纱线 ;
2.采用两根捻向相反 的纱线 。
针织物脱散性
二、双反面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 厚度增大;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
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 2.应用: 主要用于生产毛衫类产品。
三、双反面机的编织工艺
双反面编织与起针原理动画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筒的上下针槽相对 ; 双头舌针 3; 导针片2、4(用于控制双头
舌针的运动); 上下三角1和7
双反面编织动画
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 线圈 ,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 则是反面线圈。
(二)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1、上针头退圈
双反面织物编织过程动画
2、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
3、下针钩与下导针片脱离
4、下针头垫纱 5、下针头弯纱与成圈
原因:形成线圈的 纱线力图退捻。
第四节 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双反面组织(purl stitch)的结构
1.定义:由正面线圈 横列和反面线圈横 线圈圈柱由前至后,由后至前,导致线
圈倾斜,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 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两面,
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 3.表示方法 2+2,3+3,2+3

针织纬编

针织纬编

⏹掌握纬编、纬编线圈和针织物的一些概念,掌握线圈长度、密度、未充满系数、单位面积干燥重量、延伸度、弹性、缩率的概念;了解脱散性、卷边性、断裂强力、顶破强力、断裂伸长率、勾丝、起毛起球的概念,掌握钩针、舌针的结构,了解纬编机的主要机构及主要结构参数,重点掌握机号的概念和计算,掌握针织物的形成的两种方法,熟悉纬编针织物的分类,掌握意匠图、编织图的表示方法,熟悉常用纬编针织机的种类及用途,掌握络纱的目的,常用的纱筒卷装形式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织针顺序地弯纱成圈,并将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方法。

纬编针织物:每一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组成。

纬编线圈定义:形成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纬编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圈干包括针编弧和圈柱。

工艺正面:线圈的圈柱覆盖在圈弧之上,外观呈纵条纹状。

工艺反面:线圈的圈弧覆盖在圈柱之上,外观呈波纹状。

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行列。

线圈纵行:线圈沿织物纵向相互串套所形成的行列。

圈距A :沿线圈横列方向,两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圈高B :沿线圈纵行方向,两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线圈长度1.定义:组成一个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一般以毫米(mm )为单位。

3.测量(1)机上测量:采用手持式或固定式测量仪器,测量喂入的纱线长度。

(2)机下测量:通过拆散法,测量一定个数线圈所用的纱线长度横密PA :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 )内的线圈纵行数 P A =规定长度/圈距——50/A 纵密PB :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 )内的线圈横列数 P B =规定长度/圈高——50/B 总密度P :=PA*PB测量密度时,应当将试样进行松弛,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未充满系数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

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δ=l/d 式中:δ-未充满系数 l-线圈长度(mm ) d-纱线直径(mm ) 单位面积干燥重量定义:用每平方米干燥针织物的重量(g )来表示,又称平方米克重。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

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纺织厂设计与针织工艺(doc 38页)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规划对本设计的要求一、鲜明的政策性基本建设项目是根据国家长远经济规划提出的,设计充分体现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的精神,尊重规定的法令和指标。

设计应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有利于民族团结,并能体现国家的政策精神,采用当时当地最适宜的先进技术。

二、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能性设计应有利于在当前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也能适应遇见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以后进行技术改造。

一切技术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要贯彻“不成熟的技术不采取,未定型的设备不能用”的精神,把设计中的新技术放到切实可靠的基础上。

三、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毛纺厂的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工种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复杂工作,就工艺设计内部来说,只要在工艺过程各部门之间求得一个合理的平衡,就设计本身来说,是要在生产部门和辅助部门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就建厂地点来说,是要在建设单位和临近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协作、共同前进的友谊关系。

第二节毛纺厂设计的一般原则1、坚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设计作风。

3、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原则。

4、把工艺、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与事实上的确可能性结合。

5、把经济效益作为工厂设计的最终目标。

6、对环境保护,工人福利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三节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一、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厂址选择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自然条件:金川开发区地处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川平原腹地,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5.8摄氏度,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7.4摄氏度,年降雨在417.5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左右。

开发区北靠大青山,地层结构由第四纪洪积岩;中积物组成,呈明显的沙粒结构,地质承载力为250Kmp/m2,开发成本低,宜于工业项目开发建设。

二、建厂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周边环境:开发区与市区接壤,市区内有高等学院9所,科研院所124家,在校大中专学生达8.3万人,每年毕业大中专学生约2万多人,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1 针织纬编

1 针织纬编

第一章 概述1. 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将其互相穿套起来形成的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2. 针织物:针织物是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的织物。

3. 纬编针织物:在纬编中,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进行编织,形成纬编针织物。

4. 经编针织物:在经编中,纱线沿经向垫放在织针上进行编织,形成经编针织物。

5. 线圈是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6. 纬编针织物组成: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圈干包括圈柱和针编弧。

7. 经编针织物组成: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组成。

8.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和性能指标:线圈长度、密度、未充满系数和编织密度系数、单位面积干燥重量、缩率、脱散性、卷边性、延伸性、弹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勾丝与起毛起球。

9. 纬编机种类:圆纬机、针织横机、单双针筒袜机和手套机等。

10. 纬编机结构:成圈机构、给纱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以及一些特殊机构(选针机构、针床横移机构)。

11. 经编机种类:特利柯脱型经编机、拉舍尔型经编机。

12. 经编机结构:成圈机构、梳栉横移机构、送经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和一些特殊机构(贾卡提花机)。

13. 机号:表明针的粗细和针与针之间距离的大小,用针床上规定长度内的针数表示。

与针距的关系:机号越高,织针越细,针距越小,所能加工的纱线越细,反之亦然。

14. 组织表示方法:纬编:线圈图、编织图、意匠图。

经编:线圈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穿纱对纱图。

一、针织物的主要物理和性能指标1. 线圈长度:指形成一个单元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

2. 密度:指针织物规定长度内的线圈个数,分横密和综密。

横密:指针织物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内线圈纵行数。

常用P A 表示。

P A =规定长度 / 圈距 纵密:指针织物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内线圈横列数。

常用P B 表示。

P B =规定长度 / 圈高3. 未充满系数:用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来表示。

即f=l/d 。

系数越大,织物越疏松;越小,织物越密实。

多针道纬编圆机产品设计

多针道纬编圆机产品设计

了解单面和双面多针道纬编圆机的结构 理解多针道选针机构的选针原理 掌握多针道产品的设计方法 了解一些圆机选针原理与上机工艺 一、选针机构与选针原理
• 编织丝盖棉织物时,其面纱一般选用涤纶低弹丝、锦纶弹力丝、 腈纶纤维纱或毛纱;地纱多采用纯棉纱线、棉混纺纱或导湿性好 的丙纶丝等。
• 产品透两层织物设计
上表为两种两层织物。当使用①16.7tex(150旦)涤纶低弹丝, ②18tex(32英支)纯棉纱线在机号为E22的棉毛式多针道针织机 上编织罗纹与单面组织复合而成的双罗纹空气层组织时,可以使织 物一个表面显露涤纶,另一个表面显露为涤、棉线圈横列相间的横 条,一般将涤纶显露面作为服用正面,与纯涤纶或纯棉相比,该织 物具有穿着舒适、布面停括、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尤其适合用作 外衣面料。 (四)色织小提花
• 图中表示两色不 对称花纹提花 • 分别为意匠图、 排针图、穿纱 图、三角配置图 (五)平针衬垫
• 图中为四针道单面 圆纬机上编织1:2 左斜衬垫组织的上 机工艺图,使用6路 一循环。 • 分别为意匠色的棉纱 线纵行凸起,而集圈棉纱所 在线圈纵行凹入,并呈现两 色网眼蜂巢花纹,外观酷似 华夫饼,因而得名闪色华夫 格织物。
• 织物厚实,有弹性。 上下三角配置图 排针与编织图
双面双针双列集圈两色凹凸花纹织物工艺图
第三节 双面多针道纬编圆机产品设计 一、设计条件

双面多针道针织机,是指上针与下针都具有两种以上的针踵和针 道级数,上下针道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针道数一般为 2,下针道数则多为2或4;还有上下均为4针道的双面多针道针
织机;按上针盘与下针筒上
1.单珠地网眼
(1)无平针横列
特点:织物有凹凸 感,效应在织物反 面。
无平针横列单珠地网眼的意匠图、织针排 列、三角配置图示例 (2)有平针横列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2. 同步成圈(对吃): 指上下针同时到达弯纱最里 点和最低点形成新线圈 。
3. 超前成圈(前吃): 上针先弯纱成圈,下针后弯 纱成圈。
1. 滞后成圈 — 下针先被压至弯纱最低点完成成圈, 属于分纱式弯纱,应用较多。
• 一般下针先形成两 倍大小的线圈,再 分一半给上针,上 针比下针迟1-6针。下针运动轨迹
2.垫纱
3.闭口、套圈、弯纱
4.弯纱、脱圈、成圈、牵拉
三、成圈工艺分析
(一)退圈
1. 退圈动程: H=L+a+X-b-f
L— 针钩头端至针舌末端的距离 a— 退圈结束时针舌尖至沉降片片
颚的距离 X— 弯纱深度 b— 针钩部分截面直径 f— 纱线直径
f
2. 最大退圈空程: hmax 0.5lmax
不同而不同。
第八节 双反面机的成圈工艺与分析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双头舌针
导针片
两个针筒成180°配置,且上下针 筒的针槽相对 。
双头舌针 3:两个针头,无针踵。 导针片2、4(用于控制双头舌针
的运动)。 上三角1和下三角7。
!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线圈 ,在 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则是反面线圈。
导纱器 导纱孔
• 同时参加弯纱针数 少,弯纱张力小, 线圈均匀,织物紧 密;但弹性差。
上 针 运针 动舌 轨开 迹启
区 域

织针运动方向
舌 关
滞后成圈(后吃)闭 区

2. 同步成圈 — 指上下针同时到达弯纱最里点 和最低点形成新线圈 。
• 可用于上下针不 是同时成圈的情 况,如宽罗纹、 提花织物等。
转,三角、导纱器和纱架固定不动。
一、 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床相互成90°配置。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针织学第二章 纬编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

三、纬平针组织的编织图
第二节 单面圆纬机的成圈工艺与分析
机器特征—— 单针筒舌针圆纬机 筒 径—— 762~965mm(30英寸~38英寸) 路 数—— 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 道 数—— 1-4,较多为4 产品种类—— 平针、彩横条、集圈、单面提花、
添纱、衬垫、毛圈等
机器结构
(2) 按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来分
非夹持式弯纱—— 第一针结束弯纱后,第二针 才开始弯纱。(吊机)
夹持式弯纱—— 同时弯纱的针数超过1枚。(大 多数机器)
(3) 按纱线供给方向分
无回退弯纱—— 形成一只线圈所需纱线全部由 导纱器供给。(台车、吊机)
有回退弯纱—— 形成线圈的大部分纱线来自导 纱器,少部分来自已经形成的 线圈。(舌针机)
转,三角、导纱器和纱架固定不动。
一、 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床相互成90°配置。
上针盘针槽与下针筒针槽 呈相间交错对位。 上下织针也呈相间交错排 列,上下针可同时出针。
二、 成圈过程
退圈起始位置
完成退圈
垫纱
闭口
套圈、弯纱、脱圈,成圈
三、 上下针的成圈配合分析
上下针三种成圈方式 :
1. 滞后成圈(后吃): 下针先弯纱成圈,上针后弯 纱成圈。
卷边方向:
织物左右边缘向反面卷,上下边缘向正面卷。
3. 脱散性
(1) 横向脱散:纱线没有断裂,线圈从整个横列中脱出来。 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
(2) 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顺序 脱散 ,也叫梯脱。
4. 延伸性
(1) 特点:横向较纵向易变形; 横向变形大于纵向。
(2) 方式 a. 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化 , 圈弧与圈柱相互转移。 b .线圈内纱线的形态发生变化。

3.4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 副本

3.4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及圆机编织工艺 - 副本

路数—3-4路/英寸筒径,90-120路;
针道数——1-4 ,较多为4 。

产品种类——平针、彩横条、集圈、
衬垫、毛圈等;
(一)多三角机的成圈过程 1、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1)舌针 (2)沉降片 (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
启式和封闭式)。
(4)导纱器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片颚 :弯纱时搁持纱线 片喉:牵拉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三、 双罗纹机的编织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下针筒和上针盘成90°配置, 针槽相对 配置。

需要用四种针:
下针:高踵、低踵
上针:高踵、低踵

上下针的对位 :
上高踵针对下低踵针,
上低踵针对下高踵针。
编织时,下高踵针与上高踵针在某一成圈系统 编织一个1+1罗纹,下低踵针与上低踵针在紧 接着的下一个成圈系统编织另一个1+1罗纹。


弯纱:舌针的下降使针钩接触新纱 线开始逐渐弯纱,并一直延续到线 圈最终形成。此时沉降片已移至最 外位置,片鼻离开舌针,这样不致 妨碍新纱线的弯纱成圈。 脱圈:舌针进一步下降使旧线圈从 针头上脱下,套到正在进行弯纱的 新线圈上。 成圈:舌针下降到最低位置而形成 一定大小的新线圈。 牵拉:借助牵拉机构产生的牵拉力 把脱下的旧线圈和刚形成的新线圈 拉向舌针背后,脱离编织区,防止 舌针再次上升时旧线圈回套到针头 上。此阶段沉降片从最外移至最里 位置,用其片喉握持与推动线圈, 辅助牵拉机构进行牵拉。
2)水平配置沉降片
片踵1—径向运动
片踵2—垂直运动
3)斜向配置沉降片
2、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的特点 (1)沉降片在垂直方向与针的相对运动, 使得织针在成圈过程中的动程相应减小。 如果三角的角度不变,则每一三角系 统所占宽度可相应减小。 如果每一三角系统的宽度不变,则可 减小三角的角度, (2)弯纱张力减小,使得对所加工纱线的 质量要求相应降低。 (3)使织针等机件在成圈过程中受力减小, 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提高。

(3)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3)第二章 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
B.按同时参加弯纱的针数来分
a.夹持式弯纱:每次参加弯纱的针数在两枚以上。(大多数机器) b.非夹持式弯纱:一次参加弯纱的针数只有一枚。(吊机) 优点:弹性好,织物比较柔软
19
C.按纱线的供给方向分 a.无回退式弯纱:纱线只能从导纱器方向供给。 b.有回退式弯纱:纱线大部分从导纱器供给,小部
2
第一节 平针组织与变化平针组织
一、平针组织及其性质
(一)平针组织的结构 1.定义:平针组织(plain stitch, jersey stitch)又称纬平针组织,由
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是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的基 本组织。
正面
反面
3
2.结构特点: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 面线圈。正面光洁,反面暗淡粗糙。
21
(3)弯纱张力的计算
A.根据欧拉公式: T出=T入eμθ 式中: T出-输出张力 T入-输入张力 μ-成圈机件与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 θ-成圈机件与纱线之间的包围角
22
B.在弯纱过程中任一点的弯纱张力 a.由导纱器初张力引起的弯纱张力 Tn=T1eμ∑θn 式中: Tn-第n段纱线上的纱线张力 T1-导纱器初张力 ∑θn-在第n段纱线时纱线在所经过的成圈机件上的包围角的总和 b.由牵拉张力引起的弯纱张力 Tn’=T1’eμ(∑θ-∑θn) 式中: Tn’- 第n段纱线上的纱线张力 T1’-牵拉力作用在纱线上的张力 ∑θ-弯纱区域中,纱线与各成圈机件包围角的总和
闭的针钩上 7、成圈轮(脱圈轮、大挺):将旧线
圈从针头上脱下来
35
(二)成圈过程
1. 退圈 (1) 退圈圆盘向下压织物,使旧线圈 从针钩里退到针杆上 (2) 辅助退圈轮向里转动压下乱纱 (3) 旧线圈处于针杆上 2. 垫纱 (1)退圈圆盘继续压住织物 (2)旧线圈处于最下位置 (3)弯纱轮自下向上转动,将新纱线 垫到针杆上

(服装企业管理)针织服装设计

(服装企业管理)针织服装设计

第二章针织面料的选择第一节针织坯布的分类一、按生产方式分类根据生产方式和针织物形成的方式,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纬向依次喂入针织机的机针上,依次弯曲成圈并与旧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一根(组)纱线可以形成一个线圈横列,因而沿纬向具有较高的延伸性。

经编针织物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同时喂入针织机所有织针上成圈而形成的针织物。

同组纱线在每一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转移到下一横列中,在另一纵行成圈,从而使纵行联系成片。

每组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织物经向配置。

同一组经纱所形成的线圈在针织物上的分布规律不同而形成各种经编组织。

经编织物具有不易脱散、延伸性小于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常用作补整内衣和室内装饰材料及工、农、医领域。

经编针织物用于外衣面料的,其性能接近梭织面料。

二、按原料组成分类根据构成针织物的原料可分为纯纺针织物、混纺针织物和交织针织物。

纯纺针织物是以单一原料的纱线针织而成。

如纯棉、毛、丝针织物、纯涤纶、锦纶、晴纶针织物等。

混纺针织物是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纺纱线针织而成。

如涤棉、毛晴针织物。

交织针织物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

三、按下机形状分类分为平幅坯布和筒状坯布。

四、按加工方式分类分为本色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织布、提花布。

五、按针织物单双面分类单面针织物是用单针床织制的针织物,织物的一面为正面线圈,另一面为反面线圈,两面具有显著不同的外观。

单面针织物易卷边,需定型整理予以改善,便于裁剪缝纫。

双面针织物是用双针床织制而成,织物两面都显示正面线圈。

双面针织物较厚实,弹性和尺寸稳定性较好,卷边性小,常用做针织外衣。

六、按组织结构分类根据线圈结构与相互排列分为:基本组织织物、花色组织织物和复合组织织物。

七、按织物用途分类衣着用布:内衣、外衣、紧身衣、运动服、袜子、手套、围巾、花边等;生活、装饰用布:毛巾、枕巾、床罩、蚊帐、窗帘、家具布;医疗用布:人造血管、人造心瓣膜、绷带、护膝等;产业用布:水龙带、滤管、衬垫布、渔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第二节 纬编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中,需根据产品的种类和所用原料特点, 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拟定生产工艺流程时的注意事项
1. 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成果、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
2. 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尽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减少
不合肋的型产品:身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胸宽规格(成品胸围规格÷2)
合肋型产品:身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胸宽规格(成品胸围规格÷2)+2.5cm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2)上衣袖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短袖产品:短袖样板坯布幅宽=成品挂肩规格+成品袖口规格+2.5cm
长袖产品:长袖样板坯布幅宽=成品挂肩规格+成品袖口规格+1.25cm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1)号型制的表示方法
穿用者体长的总高为“号”,上身的胸围(净胸围)或裤子的基本腰围 为型”,以厘米为单位表示,号型制适用于各种男女和儿童外衣。
(2)胸围制的表示方法
针织贴身内衣、针织运动衣、针织休闲装、羊毛衫及部分紧身式针织外 衣均以上衣的胸围尺寸或下装的臀围(以厘米或英寸为单位)作为示明规格。 内销产品一律以公制(厘米)计量,每相差5cm为一档;出口产品多用英寸 表示,每档相差2英寸,有时与适穿对象的总身高一起使用。
2. 棉毛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络纱→编织→过磅打戳→密度检验→检验修补→翻布→ 修补→入毛坯布库
3. 绒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络纱→编织→密度检验→过磅打戳→翻布→ 检验修补→ 翻布→入毛坯布库
4. 罗纹布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检验→编织→密度检验→过磅打戳→ 检验修补→翻布→入毛坯 布库
5. 化纤染色织物
65~75
80以上
挽边斜袖
2.5
2.5
4
滚边、加边斜袖
2.5
2.5
3.5
长袖斜袖
2
2
3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b.长袖(装袖)袖子段长计算方法 段长一般取5件袖子样板长度作为袖子的段长。 长袖(装袖)袖子段长=袖长样板规格×5+斜断料损耗
(3)领子(翻领)、口袋(贴袋)段长计算方法 a.翻领领子段长计算 一般取10件领子面积所需的长度作为段长。翻领领型常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 纬编生产设计
2020/12/21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第一节 纬编生产设计的依据和内容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一、纬编针织产品分类
1 .按原料种类分为:天然纤维产品、化学纤维产品和上述两 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产品;功能纤维针织品。 2 .按织物组织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式组织的单面 产品和双面产品。 3 .按产品用途分为:服用、家用和产业用。 4 .按外观式样可分为:圆领套衫、T恤衫、背心、三角裤。 5 .按使用对象可分为:男装、女装、童装。 6 .按用途可分为:内衣、外衣、运动衣、休闲装、礼服。 7 .按针织产品染整方法可分为:本色、染色(深色、中色、 浅色)、漂白、精漂、丝光、印花、起绒和特殊整理针织品。
用的有方角翻领、尖角翻领等,现将该两品种领子计算方法 介绍如下(门幅中排5个领宽):
方角翻领领子段长(10件)=(领长成品规格+折边缝耗×2)×2
尖角翻领领子段长(10件)=上领长成品规格+下领长成品规格+ 折边缝耗×4+上领长成品规格-下领长成品规格)÷2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b.贴袋段长计算
(3)翻领衫领子、贴口袋、门襟等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规格+1cm]×整数(倍)
整数选择的原则是:估算的样板坯布幅宽与可选用的坯布幅 宽尽可能接近。 (4)裤子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不合侧缝的圆型裤子产品: 裤子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腰宽规格(成品腰围规格÷2)
侧缝缝合型裤子产品: 裤子样板坯布幅宽=成品腰宽规格(成品腰围规格÷2)+2.5cm
×100﹪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5. 段耗、裁耗、成衣坯布制成率 成衣损耗是针织生产中损耗最大的部分,它主要包括裁耗
与段耗两部分。
(1)段耗与段耗率
所谓段耗是指净坯布经过铺料段料所产生的损耗。段料多少反映了坯布的
疵点率以及倒残接裁的水平,是工厂体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段耗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a.由匹端盖印、毛边漂染时两端缝合或一些残疵等因素所造成的匹端损耗;
b.当匹长不是段长的整数倍时,不够成品段长或裁独件产品不能互套的余料 以及更改成品规格或裁制附件所剩余的料造成的损耗;
c.坯布有残疵而又无法躲开而裁下的横断料或衣片废品所造成的损耗;
d.因裁剪技术不熟练,落料不齐而修剪下来的横布碎料等造成的损耗。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段耗率的计算公式:
段耗率=
(的数字一般是表示适穿儿童的年龄,如2号表示适于 2周岁儿童穿着;而英文字母代号只表示相对大小的意义。由于世界各国、 各地区服装规格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代号所表示的细部规格尺寸不完全统 一。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3 . 纬编生产产品方案选择
针织厂的产品方案即产品结构,是指产品的品种、规格和 比例。新厂产品方案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产品需求 的动向来确定。
设计工厂时,选择的产品品种要能使各工序配备的设备较 为齐全,一般产品的品种要选择生产批量大、稳定性较强、具 有较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产品,同时也要考虑今后市场变化的 需要,要能使工厂的主要设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便有翻改 品种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可能性。
产品品种及比例的选择,对以短纤维纱线为主要产品的针 织厂尤为重要。首先要了解建厂地区及销售地区人民对针织产 品品种、规格的爱好与需求量,了解产品各规格销售比例,对 上述因素作周密考虑后,再进行规格比例的选择,才能保证产 品品种比例适合市场的需要。
连肩产品段长(2件)=衣长样板长度(后绒产品加下摆挽边 厚度损耗0.2~0.25cm)×2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b.合肩产品段长计算 合肩上衣大身样板一般采用斜法或镶套法排料, 合肩产品段长(2件)=衣长样板长度(厚绒产品加下摆挽边 厚度损耗0.2~0.25cm)×2–肩斜套进量
肩斜套进量数值的大小,主要由肩斜数与领宽数共同来 确定。同时还应考虑划样裁减损耗、坯布弹性的影响。 常用产品两件衣长样板套裁排料时,肩斜尺寸(落肩尺寸) 与套进量的经验数值见表2-1。
4. 罗纹织物单位长度重量,g/m; QL=2×10-5·N·PB·Tt
式中:QL-织物单位长度重量,g/m; N-罗纹两面纵行数,即针筒针数与转盘针数之和。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三、原料和坯布用料计算
(一)计算用料中的有关损耗
主要的损耗有无形损耗、络纱损耗、编织损耗、染整损耗、段耗 以及裁耗等。损耗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损耗率来表示。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2. 段长的确定
段长是指排料时的断料长度,也称断长,是以坯布的幅 宽和样板的排料方法为依据确定的。
常用的套裁方法有:平套法、斜套法、镶套法、借套法、 提缝套法、剖缝套法、互套法、叉套法、混合套法、拼接法 等。
(1)大身段长计算方法 a.连肩产品大身段长计算 连肩上衣大身样板一般采用平套法排料。
1. 幅宽的确定 坯布的幅宽俗称门幅,这里是指筒状针织物经整理定型后
坯布的宽度。 我国生产加工的各种筒状纬编针织坯布,经过染整加工定
型后的幅宽范围通常为35~70cm,且幅宽每2.5cm为一档,则相 应坯布圆筒周长的档差为5cm,因此,当估算的幅宽在两档幅 宽之间时,则要对坯布的幅宽进行选取。 (1)上衣身样板坯布幅宽的估算与确定
针织厂设计第二章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3. 编织损耗率 编织损耗是由换筒子、断纱接头、套布同丝及试车回
丝所造成的。编织损耗率计算公式为:
编织耗损率=
×100﹪
4. 染整损耗率 染整损耗是指毛坯布经过漂染和后整理加工所损失的
重量与毛坯布原重量之比率。染整工艺不同,损耗率也不 同,染整耗损率计算公式如下:
染整损耗率=
(一)公式计算法
针织物线圈中的纱线为一空间曲线。为了计算方便,假设线圈在平面 上的投影由圆弧与直线连接而成。采用该线圈模型求得的线圈长度与实 验值较接近(误差允许范围5%),公式计算法以纱线线密度和密度对比系 数为依据,一般用于新产品设计和织物分析。
(二) 实验计算法
对于不同种类的针织物,未充满系数是经过生产实践积累得出的,根 据纱线线密度Tt(tex)并选择适当的未充满系数σ,即可求得常用的线圈 长度L。
1. 无形损耗
无形损耗率=
×100﹪
2. 络纱损耗率
络纱损耗是由换纱管或绞纱的回丝以及断头打结的纱头和清除不良纱管 造成的余纱所组成。络纱损耗率可按下式计算:
络纱损耗率=
×100﹪
络纱损耗率通常本色纱为0.1%~0.5%,色纱为0.17%~0.35%,锦纶弹力丝
为0.5%~0.8%,涤纶低弹丝为0.5%左右。
Q =4×10-4L·PA·PB·Tt Qg =
式中:Q -净坯布单位面积重量,g/m2; Qg-净坯布单位面积干燥重量,g/m2。
2. 添纱衬垫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Q=4×10-4PA·PB(LP1·Tt1+LP2·Tt2+Lp0·Tt0)
3. 双罗纹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Q=8×10-4L·PA·PB·Tt
生产工序、机器设备和占地面积,节约基建投资。
3. 同一产品有几种可供选择的生产工艺流程,应根据具
体情况分析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