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
公管131 富雨琪 2013012135
一、选书理由
我阅读的书目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该书是由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她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美国中西部政治学会会长。

在此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自助组织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之外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为面临着公共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公共事物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提供了自主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主组织理论的提出实属公共事物之理领域及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二、本书内容的介绍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公共事物治理的传统模型进行适用性评析,对其内在缺陷进行批判,提出了理论上存在公共事物自主治理制度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研究视角从理论转移到现实中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指出其中的困境,并设计研究该问题的基本框架。

针对提出的问题,搜集成功案例,分析自主治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并随后对这些原则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将之前做的理论反思集中在一起,阐述了其对设计自主组织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具有的含义。

(一)对“公共事物解决之道的三个理论模型”的分析
在本书的第一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系统地总结了人们用之以分析公共事物解决之道的三个理论模型,它们是哈丁的“公地悲剧”、普遍使用的“囚犯的难题”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些理论模型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在集体行动的前提下,人们作出的理性选择总会产生非理性的后果,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为了消除这种悲剧后果,人们总会提出很多“唯一”方案,即以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或者彻底的私有化来解决公共事物的悲剧,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却试图探寻其他的可能,她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这些理论模型所隐含的博弈结构,并从博弈的角度探索了在理论上可能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

她提出了“自筹资金的合约实施博弈”,认为没有彻底的私有化,没有完全的政府权力的控制,公共池塘资源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来制定并实施有效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合约。

(二)对“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批判
公共物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等三个特征,由于公共物品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使得个人的理性行动在使用公共物品时,会造成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在三个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奥斯特罗姆认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理方式——利维坦和
彻底私有化,其中利维坦即国家理论,后者是企业理论。

但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干预模式还是市场化模式均无法独自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最优水平。

作者认为一个社群的公民如何将自己组织起来解决制度供给、承诺和监督问题,仍是一个理论难题。

一些人解决了这个难题,另一些人未解决这个难题,因此研究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中成功的和不成功的经验都应该探讨与集体行动理论和开发更好的公共池塘资源政策相关的问题。

在这些探讨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本书所运用的制度分析的框架,即要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集体行动问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新制度的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相互监督问题。

既有的理论中,这三个问题难以解决,但实践中有些案例很好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因此,她认为,利维坦和私有化都不是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灵丹妙药,在重新思考探寻新的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强调多元主体共存、多向度运作,以平等、互信、协商、共识、合作为核心因素的治理理论开始兴起并逐渐流行,多中心的自主治理理论模式由此产生的。

奥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分析了这些理论模型所隐含的博弈结构,并从博弈的角度探索了在理论上可能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

(三)案例的分析
奥斯特罗姆用了三章篇幅开展经验研究,探讨了三个方面的的案例。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奥斯特罗姆提出了其中的“设计原则”,它是指“实质要素或条件,它们有助于说明这些制度在维持公共池塘资源、保证占用者世世代代遵守所适用的规则中的成功原因”。

这些设计原则包括:
1、清晰界定边界。

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边界必须予以明确规定,有权从公共池塘资源中提取一定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也必须予以明确规定。

2、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

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或资源单位数量的占用规则,要与当地条件及所需劳动、物资和/或资金的供应规则相一致。

3、集体选择的安排。

绝大多数受操作规则影响的个人应该能够参与对操作规则的修改。

4、监督。

积极检查公共池塘资源状况和占用者行为的监督者,或是对占用者负有责任的人,或是占用者本人。

5、分级制裁。

违反操作规则的占用者很可能要受到其他占用者、有关官员或他们两者的分级的制裁(制裁的程度取决于违规的内容和严重性)。

6、冲突解决机制。

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低成本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

7、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

占用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威权的挑战。

8、分权制企业。

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权制企业中,对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加以组织。

在第一批案例分析中,作者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承诺和相互监督问题。

由于这些制度持续了漫长的时间,没有资料表明这些制度是如何得到供给的。

为了说明人们是如何为自己供给新的制度来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作者转向了第二批案例分析,专门讨论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制度的供给问题。

作者认为悲剧的终止同地方自治的政治制度类型相关,理论家们在分析时要考虑制度的规则及其起源和变迁,把制度供给和变革放在一个研究框架中。

在第三批案例中,作者分析了几个失败的的制度情况,同前文成功的情况相比较,得出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失败的制度原因,即以上的失败案例中的制度设计都不完全符合之前提出的八项原则。

通过对其所选择的案例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的分析,作者实现了她所要达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四)自主治理的框架
在这些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回到了理论探讨。

她认为,有关集体行
动的理论模型并没有什么错误。

“当现实条件逼近模型中的假设条件时,实际的行为和结果将与预测的行为和结果非常接近。

”但是,把这些理论模型运用于分析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时,却显示了其三个问题:
1.没有反映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制度自主转化的本质;
2.在分析内部变量是如何影响规则的集体供给时,没有注意外部政治制度特征的重要性;
3.没有包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接下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开始了制度选择分析框架的探讨。

她认为,如果存在三个条件,即每一个总和变量都有准确的汇总方法,个人能把有关净收益和净成本的信息完全而准确地转化为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个人以直截了当的而非策略的方式行事,制度分析人员在预测个人策略时,就只需确定总和变量的价值。

但“不幸的是,对分析人员来说,几乎没有现实场景是以这三个条件,甚至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为特征的。

诸如使用一套替代规则的收益或监督和执行一套规则的成本这些变量,很少以分析人员(或进行制度选择的人)通过简单计算便可求解的形式记载下来。

”因此,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对政策背景进行分析时,必须抛弃总和变量而使用影响总和变量的环境变量。

”她的分析框架就是以此展开的。

奥斯特罗姆从收益评估、成本评估和共享规范和其他机会的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影响制度选择的环境变量。

影响转换成本的环境变量包括决策者的人数、利益的异质性、为改变规则所使用的规则、领导者的技能和资本、所提出的规则、占用者以往的策略和改变规则的自主权等变量,并且还包括当地占用者以往的制度决策以及外部政府所制定的要求。

影响监督和实施成本评价的环境变量包括公共池塘资源的规模和结构、排他技术、占用技术、市场安排、所提出的规则以及所使用的规则的合法性等。

另外,对共有规范以及其他机会评估也通过影响当事人的贴现率从而影响制度的收益和成本。

当事人居住地与公共池塘资源的远近、各中情形的全部占用者、当事人对可能拥有的其他机会的了解程度等变量,都会影响他们的贴现率,从而改变现有的收益和成本评价。

在偏远的地区,外在的政治制度无论如何,对内部选择来说都是“零条件”,这时公共池塘资源占用者在操作规则上采取一系列渐进变革来提高共同福利的可能性,与书中提及的六个特征成依次序正相关。

在非偏远地区政治统治制度的导向对地方占用者能否为他们自己提供制度,或能否不依赖外部政府、独立解决他们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三、对自主治理理论的评价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治理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首先,她的理论实现了人性利己和理他的结合。

由于人们具有利己的本性,所以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或囚徒困境,但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并非不可解决在奥斯特罗姆看来,个人的理性和知识能力是有限度的,这就使得个人有可能也必须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利他的一面,参与集体合作。

在规模较小的公共事物治理和资源利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就维护公共利益而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为,进行自主治理利己和利他行为就会统一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其次,在于提出了一整套从制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制度分析的视野。

她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导别人如何行事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分析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几乎可以研究任何问题,包括涉及各种公共事务和公共组织的制度问题。

从实践的
意义来看,他的理论为人们解决公共资源的供给问题,帮助人们走出供给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树立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使人们认识到公共事务的解决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也可以自行解决,有利于民主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通过阅读《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这本书使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思考,这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小的案例总结出符合事实的治理模式,在国家和企业理论之外强调了直接参与治理的主体公众自身的力量。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和方法,在众多案例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从理论上探索了市场与政府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提出了自主治理理论,对公共物品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主治理理论及自主组织思想,丰富了集体行动理论的内涵,否定了过去研究中认为集体行动必然导致悲剧的结论,不仅指出个人的理性也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促成共同行动;同时对“人性是利己的”这一论断赋予了新的内涵,认为由于个人的理性和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个人在集体行动中可能也必须表现出利他的一面,参与集体合作,即人性是利己和利他的结合,而且还将非正式规则纳入到制度分析的范围,使之与正式制度之间实现了有机统一,从而拓宽了传统制度理论的研究视野,对公共物品的治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共治理过程无不是公共领域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制衡,任何事前看似完美的机制设计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事与愿违。

实践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和博弈演化而成的治理模式对转型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奥斯特罗姆在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延伸的多中心理论以及经验支撑的理论框架构架,可帮助解答什么制度才能促进公共治理更加有效,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