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
郑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郑
州市区内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在建筑式样、环境
景色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城
隍庙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其所蕴含的中原地区人民特有的精神
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原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
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目前,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
我国管理机构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出台了众多保护措施,但随着世界旅
游业的迅猛发展,文物与旅游如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对于文化遗产
的管理者和保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保护郑州城隍庙的管理者,我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 “文物工作要以保护为主,同
时注重利用,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为基本方
针,从郑州城隍庙自身情况出发,充分利用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优势和地
理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以明清建筑和民俗旅游为重点,着重发展
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旅游,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开发事业的和
谐发展。
郑州城隍庙在保持免费开放的同时,积极协同旅游部门,在2007年
通过河南省旅游局的验收,成为了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同时通过旅
游市场的营销,使郑州城隍庙的历史文化直接面对旅游者,从而增强人
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了人们对文物价
值的认识与了解。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历程
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文物保护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日期是从1979年到2004年9月,这个时候百废待兴,郑州城隍庙还面临着使用权从其他工厂企业回归文物部门的问题,此时文物保护是保护人员工作的全部内容,郑州城隍庙的保护维修建设成为重中之重。1979年,郑州城隍庙隶属于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政府拨专款对城隍庙和其他文物单位进行了简单的保护之用。直到1984年,经郑州编委同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来具体管理郑州城隍庙的保护与维修事宜。这个阶段的保护主要涉及到郑州城隍庙回归博物馆的过程、油漆彩画工程、东西厢房的建设工程、郑州城隍庙的地砖铺设工程、十二生肖石雕的摆放工程、郑州城隍庙戏楼的翻修和油漆彩画工程、楹联征集活动、音响、安全消防和夜景照明等工程。
在1984至2004年的20年时间里,保护维修成为郑州城隍庙的主题,游人的参观相对较少,参观人群局限于专家、学生等,普通大众参与度不高。
二是文物保护与节假日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探索阶段。从2004年9月28日(中秋之夜)晚上开始,郑州城隍庙开始打响了民俗文化
的“第一枪”。当晚,在郑州城隍庙举行中秋赏月活动,河南热闹的地方戏曲在郑州城隍庙的戏楼开唱。
春节庙会、传统庙会、“五一”“十一”的民俗表演,开始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来游玩。同时,和媒体电台、报纸的联系力度加大,民俗文化开始大放异彩。传统的民俗文化开始活跃起来,盘鼓、腰鼓、高跷、唢呐、皮影、杂技、猴戏、杂耍等出现在郑州城隍庙,剪纸、烙画、吹糖人、捏泥人、编绣球、泥泥狗、黄河澄泥砚等民间工艺开始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高亢激昂、雅俗共赏、简洁明快、贴近大众的河南地方戏曲让久违了的城市市民一饱耳福。这个阶段,民俗文化让文化遗产更走近了普通公众,拉近了文化遗产与普通公众的距离,郑州城隍庙会已成为郑州市内享有盛名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盛会,也使城隍庙成为
海内外旅游者了解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
三是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发展传播的阶段。2007年是郑州城隍庙创建国家级AAA级景区成功的一年,也是郑州城隍庙迈向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键性的一年,郑州城隍庙开始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
郑州城隍庙以申请AAA级景区为契机,下大力气抓好景区精品工程建设,认认真真地整改到位,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通过对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八大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旅游接待水平,更加有利于郑州城隍庙的自身保护,解决了部分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让文化遗产更加贴近群众。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活动开始在城隍庙铺开: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大调曲、三弦书、评书等传统文化曲目纷纷上演;河南省著名相声演员范军和我国当红笑星郭德刚走进城隍庙即兴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叶县霸王鞭、新野猴戏等被请进郑州城隍庙进行演出,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文化开始被发掘出来,在郑州城隍庙呈现给游客,更多的民俗文化开始从乡村走向城市,走向大众的视野,郑州城隍庙架起了一座民俗文化的桥梁。
这个阶段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得益彰,那种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的做法是极端和有害的,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文物,制定长远的旅游保护规划中,使文化遗产更加深入群众,使庚多的普通公众通过旅游的方式走进文化遗产保护中。
(一)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产品开发
谈到文物的产品开发,它不同于企业生产产品,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物本体来向游人展示文物的魅力。因此对于郑州城隍庙的产品营销而言,首先要根据郑州城隍庙自身所提供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来定位,组成完备的营销组合,然后再来考虑其营销策略的制定。郑州城隍庙在产品营销定位上可谓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古色古香的建筑艺术,
栩栩如生的民间雕塑,源远流长的戏剧展览,珍稀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手工艺等,给游客以深厚的文化熏陶。
1.郑州城隍庙历史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 将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纳入旅游,就必须遵循旅游的一些营销方式。在旅游方面,旅游景区(点)吸引物就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它是景区旅游产品中最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景观部分。对于郑州城隍庙而言,就需要把其本身最吸引人的 “眼球经济”——古建筑艺术,碑刻,雕塑,戏剧等特色的东西拿出来,
郑州城隍庙的产品特色首先在于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高低起伏、疏朗有致。建筑物上的琉璃瓦顶有孔雀蓝、孔雀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充分显示出地方建筑手法的精美。庙内砖雕、木雕、彩塑、壁画,内涵丰富、寓意深长。郑州城隍庙可以说是研究古城礼制、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郑州城隍庙的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拜厦组成,玲珑别致,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研究明清古建筑群的直观实物。
其次,郑州城隍庙的泥塑艺术也极其精湛。郑州城隍神像、神龛及六十花甲神像就是其精湛艺术的体现。“六十花甲殿”东厢房为前30位花甲神,以甲子年为首,依次排列,延续至西厢房。人们在东西厢房都能找到保佑自己的本命神。人们祈拜自己的保护神,意在神灵给自己带来平安幸福。泥塑在选料非常讲究,泥土采用荥阳市豫龙镇红土沟地下红土层,来自地表1米以下。神像体内采用密县青屏山上隔年野生黄柏草,质坚,有弹性,不易变质,千年不腐。另外装金上彩采用颜料石色(矿物质颜料)并加以调配研磨,不易氧化,退色,贴金采用南京产999足金箔。整体采用传统手工法雕刻,柔和、流畅、立体感强,充分体现了中原民间精湛的雕塑艺术。
另外,郑州城隍庙的油漆彩画艺术也是精妙绝伦。郑州城隍庙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