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20年郑州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文:陪你去看房 ID:peinishaizz 作者:房姐3月11日,在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中,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出来了。

按照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原计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会在2019年底完成。

目前尚不确定规划是否还处于编制讨论阶段,但从河南卫视展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未来郑州的发展重心和布局。

1首先,通过报道我们了解到,郑州被初步划定出32个核心板块,每个板块1-3平方公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城市设计为抓手,着力打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城市结构的关键点。

也就是说,这32个核心板块至关重要。

有多重要呢?三个点:支撑点、新亮点、关键点。

换句话说,这32个板块,是郑州未来16年的核心板块,这些板块或者项目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郑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这32个板块的总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及港区22个,总用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县市区10个,总用地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接下来,重点来了。

针对这32个板块,图片中还附有一个详细的表格。

这上面的信息,体现的是各个区的重点区域所在。

2先看几个基本面:数量上,郑东新区最多,核心板块有5个;其次是经开和管城,分别是3个。

管城区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各区中,排在后面,这次一次被划定了三个核心板块,相信未来几年管城的区域形象会得到很大改观。

比较意外的是高新区,只有一个核心板块,位于高新区中心板块。

双湖科技城这两年呼声很高,又是建湖又是建学校又是建地铁、引进高新企业,但这次并未被划入核心。

用地面积上,东区仍是重头,总用地面积为12.26平方公里。

其次是港区,两个板块的用地面积达到11.3平方公里。

高新区和金水区的面积最小,分别是1.1平方公里和1.76平方公里。

3最后,我们来看各个区域内的核心板块和项目。

中原区,核心板块为:中央文化区(CCD)和中原新区须水河核心片区。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郑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郑州市概况 (2)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一、战略定位 (11)二、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1)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5)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1)一、明确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21)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三、加强县(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25)第六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7)一、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7)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8)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其他农用地 (29)第七章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二、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32)三、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 (3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35)二、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35)三、中心城区布局安排 (35)四、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外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39)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 (40)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2)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2)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4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 (48)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48)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49)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49)附表 (51)附图 (60)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郑州市实际,郑州市人民政府编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

《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两核六城十组团2011-08-30 10:29《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正式发布:功能定位为核心增长极总体布局由两核六城十组团中原经济区新闻网8月30日消息:郑州新区被定位为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增长极,其规模将和中心城区相同,也就是说将来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区域将由两个规模相同的城市组成。

郑州新区将重点推动七组团,即CBD、龙湖区、郑州东站地区、国际物流园区、龙子湖高校内区、白沙——绿博园组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到2020年郑州新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达到400万,GDP占全市比重30%以上。

假如中原经济区是一部“大片儿”,那么郑州都市区就是这部片子的“领衔主演”。

从郑州都市区概念提出至今,这位领衔主演尚未全面展示过自己,大多数市民对其了解,仅限于媒体对它的“零星”报道。

作为昨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昨日正式发布并于今日进行探讨审议。

A城市化目标:建成区超1000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以上郑州都市区的功能定位包括: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020年,郑州都市区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以上。

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标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人均拥有停车位面积1平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保持320天以上。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2010年为4040.9亿),占全省1/4以上,人均GDP 达到14万元左右,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2010年排名16位);B区域中心目标:3个小时可到京、沪、汉、宁、西安2020年,郑州都市区要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天津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整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编制完成郑州市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图【核心提示】《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昨日,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咋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郑州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郑州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建设
YANj“ 研 究
■ 张 善 奎 孙 玉娟
一 、 市 规 划 回 顾 民国时 期至今 ,郑 州前 后历 经 六版重 要 的规划 ,包 括 民国 时期 的 1927年 和 1947年 规 划 , 以及 建 国后 的 1954 年、1 982年 、1 995年 ̄o201 0年 总体 规划 。 1.1927年 规 划 1927年 , 冯 玉 祥 倡 导 开 展 “建 设 新 郑 州 ” 运 动 ,组 织 编制 了 《郑 埠设 计 图 》,对铁路 和 旧城 区之 间的商 埠 区 进 行 规 划 ,规 划 面 积 为 10.5平 方 公 里 。 1928年 制 定 的 郑 州 新 市 区 建 设 草 案 》 , 规 划 面 积 为 35平 方 公 里 ,人 口28万 人 ,两 个 规 划 区 域 分 别 位 于 郑 州 铁 路 东 西 两 侧 , 初 步 形 成 “组 团 式 ”发 展 的城 市 空 间格 局 。 2.1 947年 规 划 1947年 ,郑 州 编 制 了 《郑 州 市 复 兴 规 划 指 导 委 员 会 初 步 建 设 计 划 纲 要 》 ,规 划 确 定 铁 路 以西 为工 业 区 ,商 业 区仍然集 中在 火车站附近的德化街 、大 同路一 带 :行 政区 仍 然 划 定 在 以前 商 业 区 以东 ,原 来 旧城 区 的衙 门 集 中 所 在 地 ;居住 区则分布在市区 的东北南三面 。 3.1 954年城 市 总体 规 划 1 954年 河 南 省 会 由 开 封 迁 至 郑 州 , 郑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重 新 制 定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在 1 951年 的 《郑 州 市 将 来 发 展计划 》和 1 952年 的 《郑 州市 都市计 划草 案平面 图 》、 《郑 州市都市 计划 报告 书 》的基础 上编 制完成 1 954年城 市 总体 规 划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20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完成。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怎么确定?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1000万《总规》首先确定了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方米/人。

照此规划,再有12年,郑州市域人口每人一间35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是3口之家,就是一套105平方米的房子。

中心城区如何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

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

郑州将来怎么发展?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至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以内;至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米之内。

中心城区怎么发展?《总规》给出发展定位●金水区:综合服务商圈金水区以文化路、经三路和南阳路为轴线,重点发展商贸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教育科研业和都市型产业;在花园路--文化路--东风路附近建设片区商业服务中心;提升花园路的交通职能,疏解未来郑东新区的交通压力;沿花园路重点发展酒店宾馆等旅游服务职能;沿经三路发展餐饮、酒吧等服务产业;文化路要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完善科研教育功能;沿南阳路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搬迁、改造,大力发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宜于在居住区中发展的都市型工业;依托东风渠、金水河大力建设滨河绿带。

●中原区:退二进三规划将强化碧沙岗商业中心为城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在航海路和大学路附近建设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利用建设路一带工业区“退二(产)进三(产)”,建设新型居住区,老居住区和城中村应逐步实行更新改造;在郑新公路以东、京广铁路以西、环城公路以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市场聚集区;沿伏牛路地区,结合工业用地和城中村的搬迁改造,充分利用西流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以动漫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基地。

●郑东新区:省级区域服务中心郑东新区将利用地形条件,形成多条水系和大型公共绿地,保证城市洪涝安全;大力发展综合服务功能,立足成为中原城市群与河南省的区域服务中心;北部地区近期建设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远期形成城市级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如意路,向北连通区域服务中心和城市旅游休闲中心,形成一条凸显郑州现代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集约发展龙子湖大学城,依托龙子湖大学城,沿东三环路建设创新产业基地。

●管城区:城市级体育文化中心管城区在南三环路以北、商岗东路以东建设片级商业服务中心,远期进一步发展体育设施,形成城市级体育文化中心;三环路以南地区,改造金岱工业园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建设高密度住宅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引进外资要提升地均投资强度和土地建设强度标准,保证土地使用和产出效益。

●惠济区:生态居住区惠济区近期保留三全、思念等优势食品企业,远期逐步向连霍高速公路以南的工业园区集中,现有厂址将改建为生态型居住区;在中州大道以西和连霍高速公路以北建设大型现代化商贸市场。

居住用地怎么分配?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至2020年,郑州市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

各类住房的供应比例原则上要求:商品房占60%,政策保障性住房40%。

其中“两限”商品住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经济适用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廉租房和可支付租赁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2%~5%。

绿地系统怎么规划?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至2020年,郑州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覆盖率达到33.4%,绿地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9平方米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

中心城区生态绿化结构布局的重点是“一环、三带、四楔、六链”。

一环:由黄河湿地保护区、连霍高速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南部的水源保护地、南水北调干渠防护林带,京珠高速生态防护林带和西流湖--贾鲁河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

三带:规划沿京广铁路、未来大道和东四环构建三条南北向的生态绿化廊道。

四楔: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

六链:沿金水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须水河与邙山输水渠六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

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建立一大一小保护框架规划建立由郑州中心城片区和古荥镇片区组成的“一大一小”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框架。

“一大片区”(郑州商城历史文化片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商代遗址、二七大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清真寺、城隍庙、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商城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突出商代和“二七”文化。

“一小片区”(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以古荥镇为中心,以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古荥冶铁遗址、大师姑遗址和纪信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突出汉代文化。

如何发展交通?对内对外一起发展●对外交通:铁路方面: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新建新郑州高速站,通过在郑州四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

公路方面:形成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对外公路网络。

加强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统筹发展,实现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

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26万人/日。

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

机场方面:积极扩建航站楼和停机坪,并在现有跑道、航站区北侧,建设第二条平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及相关附属设施。

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

在京珠高速东侧,规划新增一条快速路,加强中心城区与航空港的交通联系。

城际轨道交通方面: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走廊逐步建设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国际机场和许昌、郑州至洛阳、郑州至新乡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骨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心城区规划“三横两纵一环”的地铁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全长206.56公里,共设置了22个轨道间换乘车站,线网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

由城市快速路和公交专用车道组成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走廊,中心城区规划快速公共汽车走廊长为218.0公里。

公用事业怎么规划?提升承载能力与运行效率至2020年,新建刘湾、龙湖、须水三座水厂,改造现有水厂,供水规模达到225万吨/日。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回用率40%以上。

至2020年,中心城区共有发电厂5座,其中4座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5870兆瓦。

中心城区内不再规划新建高压走廊,同时积极对原有高压走廊进行入地改造。

城市燃气应优先供应居民炊事生活用气,满足商业、公共设施及部分工业用户用气,适当发展燃气汽车和小型冷、热、电联产装置。

条件允许时,可逐步替代工业、采暖用煤,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

集中供热以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热需要、保护大气环境、节约能源为指导。

2020年中心城区热源项目总数达到11座,其中热电厂4座,区域热源厂7座,总供热能力约8094兆瓦,中心城区规划民用住宅平均热化率达到56%。

至2020年,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卫生行业管理体系,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均达100%。

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小型转运站130座,大型二次转运站4座,大型垃圾处理厂5座。

图解一心:指郑州市域的城镇密集区。

包括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这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

一带:是指沿310国道、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由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巩义市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城镇发展带,是市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轴线。

四城:指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四个二级中心城市。

两轴:南北发展轴由沿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城镇构成,同时与市域的东西发展带,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十”字形空间结构的核心;市域南部的东西发展轴由登封、新密和新郑等城镇依托省级交通干线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