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成语翻译
第一讲 汉英翻译与文化

从南到北:from north to south
biting east wind.
cattle
Drink like a fish,
as timid as a rabbit,
as happy as a cow, 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 半斤八两: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四大名著/the Four Classic Novels
三国演义
Three Kingdoms 西游记
Journey to the West / Pilgrimage to the West 红楼梦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水浒传
Heroes of the Marshes / Tales of the Water Margin
10本文化著作--- 四书五经+史记
the Four Book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enciu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Book of Songs the Book of History the Book of Rites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Spring & Autumn
to beat about the bush——to approach a subject without coming to the point, try to say something indirectly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
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
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
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第2 4卷 第 3期
新乡学院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Junl fXni gU i rt( oi cecsE io ) ora o i a nv sy Sca Sine dt n xn ei l i
J n.0 0 u e2 1
V0 _ l24 No. 3
收 稿 日期 :0 0— 1 2 21 0 —4
作者简介 : 杨明杰 , , 男 河南郑 州人 ,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讲师 。
成语 是 习语 的一 种 , 人们 在 长 期 实 践 和使 用 是 过程 中提 炼 出 的语 言 结 晶 。成 语 一 般 来 自古 代 经 典 、 名著 作 、 史故 事 、 著 历 民间传 说等 , 蕴涵 着丰 富 的 文化 信息 , 具有 强 烈 的 民族 特 色 。进 行英 汉 成 语 互
“ 守株 待兔 ” 是 中国 的一 个古 代 故事 , 译 为 s n , 若 td a b tm a i r h p ern eo ae 会 令 yas pw in f eap aac f hr , u tg o t a
人大惑 不解 。若 译 为 sc l rc c n e s t kt o pat ea drf e i o d i u
1 41
汉 : 尾续貂 ( a hu al ca i o ’ 狗 p t pasbe ot t adg S c wh
tl a) i
( ois认为 , 其 把 翻译 视 为 一种 双 语 之 间 的转 R bn) 与
换活 动 , 如把 翻译 看 成 是 两种 文 化 之 间 的交 流活 不
通 过 比较 , 汉成 语 所 反 映 的文 化 差 异 主 要体 现 在 英
地 理环 境 、 俗 习惯 、 教 信 仰 和历 史 文 化 四个 方 风 宗
谈汉英文化差异下的汉语成语翻译

谈汉英 文化 差异下 的汉语 成语翻译
●南 玉 祥
摘 要 : 英两种 语 言各为 东西方语 言 , 汉 不同的地 理 、 人文 风
3 .具 体 译 法
俗和文化 渊源形成 了不同的语 言形态 在跨 文 化交际 中, 汉语成 语
翻译 法
舟, 表示其不 获胜毋 宁死 的决心 。 当年项 羽渡河之 后 。 让部 下破 釜
、
英汉成语 差异在 汉英 文化 中的体 现
1 风 俗 习 惯 .
在 成语 中最 突 出的是通过 动物表现 出来 的词 ,如 adr o i d g t y 指坏 小孩 ; n o 指喜 欢独居 的人 。又 如 : al ew l o f 爱屋及 乌—— I e o v me l em o ; , v yd g 噤若 寒蝉—— a t saf h 画 蛇添 足— — o smuea s : i p i el 打草惊 蛇— —w k l p gd g等 。 a t h l nt i y; a eas e i o e n
( ih wa a u e uy i te a ce tkn d m fY e Xs i s a fmo s b a t n h n in ig o o u .
Don hi s a y gil h r d o i i t h yw hc s t gs wa n ugl rw o ti t m t e erwa ih in’ e a
2 地 理 环 境 .
沉船 , 也是 志在必胜 。因而 , 由此而 来的英 汉两个 成语 都可 以用来 表达 同一含 义 ,即下 定决心 ,不 顾一 切地 干 到底 。 又如 。Wal “ l s h v as 和 “ a ee r” 隔墙 有耳 ” 在 形 象和 意义 上 都十 分相 似 。 中文的 ,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1]..](https://img.taocdn.com/s3/m/448bc04b767f5acfa1c7cda6.png)
从中英文化差异中浅议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与比较06外语系(3)班06050307 单彩敏1.引言习语又称熟语,它通常包括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因此对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做到彻底精确地理解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习语的翻译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习语之所以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和这种历史文化的沉积分不开的。
汉语习语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汉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同样,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历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组合结构和修辞方法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
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英汉习语进行对比,使语言学习者能加深了解这两种语言习语的文化异同,消除交流障碍和困难,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摘要习语又称熟语,堪称语言之精华,它通常包括成语、谚语、典故等,是一种在意义上和结构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
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积的产物,它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汉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在此考察了英汉语言中心理与文化的同异现象。
关键词:英汉习语心理文化对比翻译2. 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2.1生活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
中英文化差异在英汉某些成语翻译上的体现

2 中 国与 英 国在 些有着共 同寓意的中文和英文成语 , 文化习俗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 有些成语的含义相似 , 当人们使用 但 它们的时候却选择不同的比喻形象。如中国成语“ 石子里榨不出油来 。 有 ” 些人这样翻译 :Y ucn’ suee iot f t e ” “ o a tq ez l u s n . 。采用 的直译 , o o a o 一字不 拉的翻译出来 了。然而在英国人 的想法里 , 或许还存在着误解 。因为他们 认为他们可以从某个石头里榨 出油来 , 例如 : 页岩 。因此 , 油 我们 必须找到 个喻体来代替石油。根据许多英语 为母语 的国家 的资料 , 他们选择的形 象的比喻“ 血”, 来代替 石油。据 时代 (90年 4月 1 18 4日) “ o a te : N w t t h h
关 键 词 : 文化 差 异 ; 译 原 则 ; 译 ; 翻 直 意译 ; 体现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9 H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化差 异 在 某 些 成 语 的翻 译 上 的体 现 1 中 国 与 英 国地 理 位 置 的 差 异 .
一
一
绍成语基本原则。最后 , 笔者建议在成语翻译 中应该 遵循尊 重文化差异的原则。
一
大量的成语源于各 自的寓言或典故 , 中包括 具体人 名或地名。这 其 些 类 型 的 成语 是 结构 简 单 , 含 义 深 刻 。我 们 不 能 从 字 面 意 思 翻 译 这 些 。 但 例 如 : 遂 自荐 t o ner n ’ evc 毛 遂 — — 战 国 时 期 人 名 ) 东 施 毛 ovl te e ssri u o e( ; 效 颦 cu ei t i i u i osefc 东 施 — — 古 代 一 丑 女 的 名 字 ) rd a o wt ldc u f t( mit n h r e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10期总第423期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王楠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摘要:成语作为语言体系中一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意义上具有整体性,能够精炼、形象、警辟、生动地表达丰富的内容,使得文章增姿多彩,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英语和汉语里都有着丰富的成语。
很多中英文成语都能相互找到对应的表达。
本文就英汉成语的特点及其差异的探讨,相应地提出了几种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院英汉成语对比翻译无论是英语里还是汉语里,都含有丰富的成语。
在汉语中,成语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语言形式。
词组简洁、短语精辟都是汉语成语的重要特点。
在英语中,成语通常都具有特殊意义,以短语的形式存在。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都是以短语为基本形式,在含义,内容等方面都高度相似。
但若忽视英汉成语文化上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所以,我们要对英汉成语的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在翻译英汉成语的过程中反复揣摩其之间的异同,从而正确掌握翻译英汉成语的方法与策略,做好英汉成语的翻译工作。
一、英汉成语特点英语和汉语里所包含的成语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人们在平时的口语交流中还是书面语的表达里,成语都以较高的频率出现。
成语在语言的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还有一些共同点和相近之处。
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都具有整体性。
即一条成语所表达的含义是整体的、独立的、完整的。
在理解它们的含义的时候就要从整体考虑,不可以断章取义。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在语言的表达上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
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结构都是固定和定型的。
不能随意更改或调换成语里的词序结构,也不可以给成语随意加词或减词。
汉语成语很多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够理解,而有些却是一个典故的浓缩,要了解了成语典故的出处才能理解它的意思。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史记》中的负荆请罪,《战国策·楚策》中的狐假虎威。
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成 语作 为一 种独 特 的语 言表 达方 式 ,是 人们 在 长期使 用语 言 的过 程 中千锤 百炼 创造 出来 的 ,承 载 着 丰 富的文 化信息 ,能反 映 出一个 民族 的文化 特色 和 不 同语言 国家 的文化 差异 。 由于 英汉 两种语 言所 形 成 的地 域 不 同 ,人 民的生产 方式不 同 ,两 国的历 史 条件 、宗 教信仰 、风俗 习惯 不同 ,故 而形成 了英 汉 成语 的迥异 。从 形 式上看 ,英 语成 语至 少是 由两 个 以上 的单词 组成 的 ,结构 和形 式不 像汉语 成 语那 么 整齐 。汉语 成语 绝大 多数 以 四字 格 式 出现 ,结构 比较规律 。从 成语 的字 面意 义看 ,英 语成语 和 汉语 成语 既有 相似 或相 同之处 ,也有相 差 甚远 或截然 相 反 的地 方 。英 汉 习语的 翻译如 果 只注意 对字 面 的理 解 ,而忽 略其 文化 内涵 ,就容 易造 成错 误 。
和 接受 ,可 以借 用汉 语的 成语 “ 卜白菜 ,各 有所 萝 爱” 。又如 a o )te G ek cl a d .a n s t(n h re a- n scl d 是古 e 罗马 人对每月 的第 一天的称呼 ,而在希 腊古历 中却没 有 cl d 这个概念 ,所以,如果说把事 情拖到 a o ) ae s n t(n te G ek c ln s h r ae d ,那一定是永远别指望实现了,相 当于 汉语 的 “ 猴年 马月”这 种说法 。其他成语 如 : bak s ep害群之马 ,t i n t e ar 中 lc h o f h i h i水 s 捞月 ,kl t id t n tn 一箭双雕 , i wo br s wi o e so e l h lo o edei a s c 大海捞针 ,o s ed o k fra n el n a h y t k a t p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土地面积 广大, 以农业为主的大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人民 创造了相当数量的与此有关的成语和谚语。 而英国则四面 环海, 对海洋的依赖和发展决定了航海民族务必使用大量 与海洋有关的词汇。 例如: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 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 “挥 金 如 土 ” 。 这 就 是 一个典型的地理位置差异影响文化与词汇的例子。
三、英汉成语翻译基本原则 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 张。 从严复的“ 信、 达、 雅 ”, 傅雷的 “重神似不重形似” , 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 “忠实通顺” ; 从瞿秋白的 “等同概 念” , 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r的 “功能对 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或 “ 动 态 对 等 (dynamic equivalence) ” 。 [5]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主张是相互 影 响 、互 为补充、不断完善的, 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归根结底都 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 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翻译英语成语时, 仅仅 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 (等价性) 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 现是不够的。 译者须善于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 力求能再 现英语成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只有特别注意英语成 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 才能使译文讽喻得 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四、英汉成语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成语和一个民族形成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状况、国家 地理环境、人民风俗习惯及心理状态等是密切相连的。一般 成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发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 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 语言成为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 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英汉 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 )东 西 方 动 物 文 化 内 涵 的 差 异 [6] 英汉风俗习惯差异是方方面面的, 其中尤其体现在两 个民族的人民对某些动物的好恶上。 如狗在汉文化中是种 卑微的动物, 常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 汉语中与 狗 有 关 的 成 语 大 都 有 贬 义 : “ 狼 心 狗 肺 ”, “ 狗 急 跳 墙 ” , “丧家之犬” 等。 而西方英语国家人们一般都对狗有好感, 认为它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 因此, 多数与狗相关的成 语 没 有 贬 义 。 如 :“Love me, love my dog (爱 屋 及 乌)”, “as faithful as a dog (像狗一样忠诚)”, “a lucky dog(幸运儿)” 。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 龙 (dragon)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 长 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 能够从嘴中喷火, 在中世纪, “dragon” 是罪恶的 象 征, 这 来 源 于 圣 经 中 的 故 事 , 与 上 帝 作 对 的 恶 魔 撒 旦 (Satan) 被 称 为 “the great dragon”。 而龙在我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神圣、帝王 等的象征, 所有关于龙的成语均为褒义。 例如: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画龙点睛、生龙活虎等等,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 异在成语翻译中的典型体现。 (二)地理位置的差异 自然环境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发展和演变
收稿日期:2008-02-10 作者简介:许华莉(1981- ),女,湖北鄂州人,鄂州职业大学外语系助教,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实践研究。
第3期
许华莉:英汉文化差异与英语成语翻译
6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代英语中包含了大量反映了不屈服于困难的意志品 质, 如:to put one’s shoulder to the wheel (全力以赴) , to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排除万难) 等。 也有很多成语反映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表现友谊的成语: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可见, 英语成语作为英语语 言中的精华部分之一, 它参与了人类社会生活, 并表达了 本民族的社会价值观。
关键词:英语成语;文化差异;影响;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09)03-0062-04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 人们进行语言活动主要就是为 了交流思想。 在进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 翻译充当了桥梁 的作用, 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 行思想交流。 所以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 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 表达的思想, 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1]翻译所涉 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其中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非常重 大,不同文化对同一个内容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 因此,翻 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 里, 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2]英汉成语的互译不仅要深入领 会和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 而且要深入解读和准确阐 释原作的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 用最准确、最自然的对等词汇翻译出原文的真正意思。
一、文化与成语翻译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它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 所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之总和,并且又对该社会产生极大 的影响。 著名翻译学家尤金 ·奈达认为文化的定义是 “the totality of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 (一个社会 的信仰和实践之总和),[3] 并且他认为 “Nothing is of greater strategic importance than the language through which its beliefs are expressed and transmitted and by which most interaction of its members take place。 ”(语 言 是 最 重 要 的 东 西,通过语言, 社会的信仰得以表达和传播; 借助语言, 社会 成 员 间 大 部 分 的 交 流 得 以 实 现 。 )[3] 英 国 的 人 类 学 家 泰 勒 (Taylor) 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其中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 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4]语言是文化的载 体,它承载着发展和宣传文化的使命, 同时语言的形成和发 展始终被烙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文化孕育在语言之中, 并通过语言得以表现、传达、存
第 16 卷 第 3 期 Vol.16 No.3
鄂州大学学报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