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沿革

合集下载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郑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郑州市概况 (2)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5)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一、战略定位 (11)二、土地利用总体战略 (11)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2)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4)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5)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1)一、明确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21)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2)三、加强县(市)级土地利用调控 (25)第六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27)一、严格保护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7)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8)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其他农用地 (29)第七章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1)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31)二、优化配置城镇建设用地 (32)三、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 (3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一、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35)二、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 (35)三、中心城区布局安排 (35)四、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外土地利用控制 (38)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39)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9)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 (40)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42)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2)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4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 (48)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48)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49)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49)附表 (51)附图 (60)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郑州市实际,郑州市人民政府编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pdf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二)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

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

到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1平方米/人。

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 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市历史阶段

郑州市历史阶段

郑州市历史悠久.但其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大致可以划分为停滞.起步、扩张和加速四个阶段:1.1停滞阶段(1948年以前)位于目前郑州市中心建于3600年前的商城是当时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心(至今仍保留较为完整的近7000m长的夯土城垣)。

汉代以后.郑州逐渐衰落 1 9世纪末期郑州成为面积仅2.23km 的小县城。

民国初年郑州曾被建市.历经行政建制的沿革.到1 91 6年.郑州仍被称为郑县县城仅包括商城遗址附近部分地区(图1 a)。

但当时汴洛铁路(今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已经建成郑州的区位优势已初步显现,这带动了郑县城区和火车站之间地区的发展。

1 g30年,郑州市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包括商城遗址及火车站周边地区,也即现在的郑'Jt、l城市核心区(图1b)。

由于火车站出口向东+建成区基本上位于京汉铁路东侧。

但当时郑州市的发展仍然缓慢1 948年解放前面积仅5.23 km1.2起步阶段(1949 1978年)建国初年+郑州市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

随着1 954年省量会迁郑,郑州工业发展迅速+郑州市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在西郊和东北分别建成了工业基地和省级行政中心人口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按照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图1 c) 大多沿铁路一侧布置+职工居住用地与工厂带状平行布局构成了郑州市工业区沿铁路线一侧带状布置的基本格局。

而-tLt省级文化、商业体育等公共设施围绕行政中心相继建成。

1 961年以后直至”文革期间+因政治原因+郑州市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3扩张阶段(1978 2001年)改革开放以后,郑州市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摊大饼”式扩张在建国初年城市核心区西区工业基地和省级行政中心的基础上,向外围不断扩展(图2) 建成区面积从1 g85年的70 2kin 发展到2000年的1 33km ,增加了近一倍[ 。

(2)市区道路交通格局进一步完善。

郑州概况文档

郑州概况文档

郑州概况城市概况【地理状况】郑州是河南省省辖市,河南省省会。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中游南岸。

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东连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邻许昌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

东西最大横距16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5公里,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

现辖金水区、中原区、邙山区、管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牟县等6区1县,代管巩义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

总人口607.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1.1万人。

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壮、朝鲜等29个少数民族。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75~1512米。

西南部为嵩山山脉,西北沿黄河为岳山、广武山丘陵地带,东部是黄淮平原。

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准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是2132平方公里和5313平方公里。

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干流、洛河、汜水河、枯水河。

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索须河、金水河。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侯,年平均气温14.4℃,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一17·9℃。

年平均降雨量为640.9毫米。

【历史沿革】商代中期,郑州曾为都城,城址在今商城。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鲜(姬鲜)于此,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

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

春秋时期郑州属郑,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采邑,又称东里。

战国时期,郑州初属,后属魏。

秦统一中国后,在荥阳(今郑州邙山区古荥镇)设三川郡。

西汉时期隶属河南郡,改称管城,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管城仍属中牟县。

北周武成元年(559),属荥州。

隋开皇三年(583)改荥州为郑州。

自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开皇十六年(596),管城从中牟划出单独为县。

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亦由成皋迁至管城,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等12县。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郑州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郑州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建设
YANj“ 研 究
■ 张 善 奎 孙 玉娟
一 、 市 规 划 回 顾 民国时 期至今 ,郑 州前 后历 经 六版重 要 的规划 ,包 括 民国 时期 的 1927年 和 1947年 规 划 , 以及 建 国后 的 1954 年、1 982年 、1 995年 ̄o201 0年 总体 规划 。 1.1927年 规 划 1927年 , 冯 玉 祥 倡 导 开 展 “建 设 新 郑 州 ” 运 动 ,组 织 编制 了 《郑 埠设 计 图 》,对铁路 和 旧城 区之 间的商 埠 区 进 行 规 划 ,规 划 面 积 为 10.5平 方 公 里 。 1928年 制 定 的 郑 州 新 市 区 建 设 草 案 》 , 规 划 面 积 为 35平 方 公 里 ,人 口28万 人 ,两 个 规 划 区 域 分 别 位 于 郑 州 铁 路 东 西 两 侧 , 初 步 形 成 “组 团 式 ”发 展 的城 市 空 间格 局 。 2.1 947年 规 划 1947年 ,郑 州 编 制 了 《郑 州 市 复 兴 规 划 指 导 委 员 会 初 步 建 设 计 划 纲 要 》 ,规 划 确 定 铁 路 以西 为工 业 区 ,商 业 区仍然集 中在 火车站附近的德化街 、大 同路一 带 :行 政区 仍 然 划 定 在 以前 商 业 区 以东 ,原 来 旧城 区 的衙 门 集 中 所 在 地 ;居住 区则分布在市区 的东北南三面 。 3.1 954年城 市 总体 规 划 1 954年 河 南 省 会 由 开 封 迁 至 郑 州 , 郑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重 新 制 定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在 1 951年 的 《郑 州 市 将 来 发 展计划 》和 1 952年 的 《郑 州市 都市计 划草 案平面 图 》、 《郑 州市都市 计划 报告 书 》的基础 上编 制完成 1 954年城 市 总体 规 划 。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发展历程

郑州发展历程

郑州发展历程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郑州开始实施新的城市规划,修建了新的街道和建筑物。

这标志着郑州迈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郑州逐渐成为河南省的经济中心。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郑州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了大量的工业园区和工厂。

同时,商业和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郑州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支持力度。

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进驻郑州,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郑州作为中国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城市,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郑州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郑州还积极发展旅游业。

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逐渐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未来,郑州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五十年代前期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和省会迁郑

五十年代前期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和省会迁郑

虽 十分壮观 , 多 的道路 和相应建成 的 但许
问题写成报告 , 呈送省委 。省委研究后 , 指 王均智一行 回郑后 , 致和报告 了 向宋 各 种建筑物都成 了东北 、西南 或西北 、 东 定宋致和 负责召集并 主持 专门会议 , 解决 北京之行 的结果 。 宋致 和主张再 次向潘复 南走 向。 照中国的传统 , 按 这些道 路 、 建筑 省府工 地建设 中的问题。 出席会议 的有 : 生汇报。当时潘正在洛阳, 王便前往洛 宋、
院决定将河南省省会 由开封迁 至郑 州。实 机构、 专业公司、 干部学校 、 招待所、 门诊部 苏联专家穆欣的帮助下 , 郑州市搞了一个
际上 , 些单位在此 之前 即陆续建 成并投 或医 院 、 队营房 等 。在此 前后筹 建 的还 城市建设总体规 划草 图。由于我们当时不 有 部
入使 用 , 如河 南 省农业 机 械厂 ( 改 为郑 有 迁来或新 建 的郑 州大学 、 后 河南 医学 院及 大懂城 市规划 , 而且对 苏联建设 的经验 和 州纺织机 械厂 )河 南人 民剧 院 、 民电影 附属医 院 、河南 中医学 院及 附属 医院 、 、 人 河 苏联专 家的意见 非常重视 , 以对民 南农 学 院 、 州工 学院 , 郑 以及省 人 民医院 、 没有提 出不 同意见 。 郑州 的大规模城 市建 政府 对郑州的城市建设 非常重视 ,9 1 1 5 年 妇产科 医院 、 结核病院等 。其二 , 郑州市 负 设开始时就是按照这个规划进行 的。
郑州 交通便 利 、 置适 中 、 围矿 产 位 周
分秒必争 , 一丝不苟 , 质保 量 , 保 如期 成立筹 建处 ( 常称 “ 通 省府工 地 ”, 巩 安排 , )主任
法亭 , 副主任 吴克 己。该 处具体 负责 省直 完成 。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出炉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14年03月31日来源:郑州市政府郑州都市区划分九大功能片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未来15年郑州的发展定位确定。

2011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引导郑州都市区发展建设,郑州市进行了方案征集,通过多轮技术讨论,最终确定了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方案。

战略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经济格局的战略支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示范区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陆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结合战略规划,进一步确定郑州都市区的发展定位为(一区三城),即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确定都市区的战略格局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一带、两翼、三轴”,建立“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26个新市镇、若干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体系。

“一主”即主城区,为都市区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定位为“国家级商贸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城”就是航空经济新城。

“三区”即东部、南部、西部三个新城区,主要承担新的城市功能,并疏解主城区人口和功能。

其中东部新城为“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部新城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西部新城为“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新材料生产基地”。

“四组团”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四个外围组团,主要承担次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

其中巩义为“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文化创意旅游区”,登封定位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都市区文化、旅游服务主体功能区”,新密定位为“都市区能源、建材、原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新郑定位为“炎黄历史文化展示区、食品制造基地”。

26个新市镇承担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服务职能,发展特色产业。

新型农村社区为都市区最基层的社区单元。

发展目标优化布局,组团发展。

按照产城互动、组团发展的空间开发原则,重点推进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加快宜居城市组团建设,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成为千万人口城市。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批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请示》(豫政文〔199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

郑州市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郑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并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部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

市区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要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依照《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职能分工,有步骤地加强外围组团的建设。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到2000年,城市(不含上街区,下同)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32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89平方公里。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现代化城市功能的要求,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严格控制并切实保护好农业、水源、生态等非建设用地,严禁侵占和蚕食。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据中国政府网8月23日刊载的消息,国务院近日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要求郑州市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科教、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郑州市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446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合理定位老城区与郑东新区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批复》要求郑州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根据郑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批复》还就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严格实施《总体规划》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连接:交通成网络铁路:郑州4个方向形成环形客运系统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郑州高速客运站也将建设。

在郑州4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新建南北环线,分流铁路货运,减小铁路货运对城区的影响。

公路:郑洛间形成4条快速通道把国道310、207,省道314、323升级改造为一级公路,即双向8车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形成郑洛之间4条快速通道。

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每日26万人。

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

机场:新建一条快速路通机场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

郑州老城区规划分析报告

郑州老城区规划分析报告

郑州老城区规划分析报告一、引言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老城区规划与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历史沿革、现状分析、问题挖掘和规划建议等方面,对郑州老城区进行规划分析。

二、城市历史沿革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节点。

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老城区的规划不尽如人意。

很多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未能得到充分保护和修复,城市规划和人居环境也亟待改善。

三、现状分析1.城市布局混乱:老城区的道路交通网不完善,道路狭窄、密集,容易拥堵。

缺乏城市交通规划,导致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突出。

2.校园建设不足:老城区内的学校数量和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学校设施老化,教学质量亟待提升。

3.环境污染严重:企业排放污染物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老城区环境质量低下。

空气、水源等生态环境将成为老城区发展的重要问题。

4.低效用地利用:老城区土地使用混乱,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量四合院等传统民居空置,无法有效利用。

四、问题挖掘1.城市规划不统一:老城区内的建筑风格各异,缺乏整体规划和风貌保护,缺乏城市特色。

2.城市交通拥堵:老城区的道路狭窄,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现象,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3.老旧社区亟需改造:老城区内的住宅多为旧式楼房和砖木结构房屋,居住环境差,需要加大改造力度。

4.文化遗产保护有待加强:老城区内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如二七纪念塔、花园口等,面临着保护和修复的挑战。

5.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老城区内的企业排放污染物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五、规划建议1.完善城市交通:加大投资,改善老城区的道路交通状况,提升城市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系统。

2.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老城区内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修复和改造重要历史建筑,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3.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加大老城区的住宅改造力度,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舒适度。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郑州总体规划及个人分析《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目前报批成果已经完成。

昨天(8月20日)郑州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对《总规》进行审议。

据介绍,《总规》编制、报批工作即将进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联合审查阶段。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以及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城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将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预计到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越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万人,全市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米。

分析:郑州的产业结构及城市产业布局在变化,郑州的各种产业将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

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将占用的大量的土地资源,农业示范区将大量的占用和保护耕地,房地产开发商走向城镇的过程中,土地占用审批的过程会更加艰难,所以地价仍然会稳步攀升。

城镇居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也提升了城镇人口的购买力,对房价会是一个提升。

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米,也就是说普通的三口之家将会拥有105平米的住房,而这些住房不可能是政府提供的。

二、中心城区布局: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总规》对中心城区这样规划,两轴,东西向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南北向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

一带:以京珠告诉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批前公示一、概况《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0年8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2016年3月住建部印发《关于同意修改<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函》(建规函〔2016〕62号);2016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工作,2017年7月5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通过专家评审会。

现将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欢迎社会公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公示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三、公示时间四、公示地点郑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修订)规划方案简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10版总规),对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期,郑州市内外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出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城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要求;二是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三是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四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被确定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五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河南省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六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均要求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加快相关工作,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七是郑州市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2010版总规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超预期进度,部分指标甚至已提前实现。

郑州“三全路”:一条路的故事与见证

郑州“三全路”:一条路的故事与见证

郑州“三全路”:一条路的故事与见证【摘要】郑州的三全路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街道,见证了郑州城市的发展变迁。

本文分析了三全路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重要性与地位、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研究三全路的过去和现在,可以看到这条街道在郑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三全路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成为郑州的文化名片。

展望未来,三全路在城市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郑州的繁荣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回顾三全路的发展历程,展望其美好未来,三全路将继续见证郑州的历史与变迁,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见证者。

【关键词】郑州,三全路,历史沿革,发展变迁,重要性,地位,文化特色,未来展望,发展历程,未来发展,变迁。

1. 引言1.1 郑州“三全路”:一条路的故事与见证郑州“三全路”,始建于清代,是郑州市内一条历史悠久的重要道路。

蜿蜒曲折的街道,连接着郑州市中心和各个重要区域,见证了郑州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三全路起初是一条较窄的小街道,沿街都是一些小商小贩。

随着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三全路逐渐扩建成为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商铺林立,各种品牌店铺云集,成为了郑州市的购物中心之一。

三全路作为郑州的主要商业街之一,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商业活动,还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历史记忆。

许多老字号、老店铺在这条街道上历经百年,传承着郑州的历史文化。

三全路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消费的活力。

随着郑州市的不断发展壮大,相信三全路将会继续见证郑州的繁荣与进步。

三全路,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更是郑州市民的生活见证。

2. 正文2.1 三全路的历史沿革三全路,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是郑州市的一条重要道路。

三全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当时是郑州市的主要商业街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三全路经历了多次改建和扩建,成为如今的繁华商业街区。

最初的三全路只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两旁是一些小型商铺和餐馆。

随着郑州市的发展壮大,三全路逐渐成为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住宅区、工业区、工人住宅区、学校区、绿地带等规 划区域。
“一五”时期郑州城市规划
• 1953年,郑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成立。 • 1954年《郑州市城市初步规划方案》确定郑州城市性质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
业城市,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控制在 58万,用地控制在63.6平方公里。 • 城市布局:工业区分为4块,重工业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沿陇海铁路南侧带 形地区为棉纺织工业区;京汉铁路北段两侧主要安排一些中小型工业;市区 东部,沿陇海线南北两侧安排轻工业及服务工业;仓库去主要分布在岗社附 近的京汉铁路以东及二里岗铁路货站的附近。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工业区 及东部旧城区,市中心位于市区西部。此外,东北部为行政区,北部为文化 区。 • 道路系统:整个市区的道路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规划 6条对称的主干道及3条环路,形成放射加环形的道路骨架。此外,根据各个 功能区的性质、面积等不同差异,还规划了方格形路网,居住区道路以街坊 为主。 • 1955年10月,该方案上报国家建委,并于1956年2月收到批复。为郑规划
• 1986年编制“七五”时期城市建设近期规划,期限至 1990年。
• “七五”时期完成市区127平方公里16个分区规划,其中 包括郑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小李庄、须水、圃田3座 卫星城总体规划,还有嵩山风景区、黄河游览区、浮戏山 风景区规划。
• 城市布局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外环路 以外三公里以内的地段。
• 1986年底,完成上街、新密两个卫星城的总体规划以及市属六县的 总体规划以及回郭镇的总体规划。
1995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1995 -2010 ) 》 在199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整体而言, 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 展。
• 规划期内郑州市也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 期。表现为:第一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向东中西部协调发 展的格局转变 ;第二 , 郑 州市中心城区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人 口从14万人增 长到321万人 ,建设用地从108km 增长到 283 km; 第三,郑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 构实现了由二七广场的单中心向二七广场 与郑东新区CBD的双中心转变;第 四,郑 州市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50年代初郑州城市规划
• 1950年1月,郑州市成立建设局,下设规划室等机构。 • 1950年2月,郑州市第一支测量队伍。从1950年6月到 • 1951年7月,市政府两次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呈报郑州市新
市区规划/建设计划草案和发展方向总图。 • 1950年8月《郑州市将来发展规划》:分为行政区、商业
郑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沿革
XX
解放前篇一
• 解放前,郑州基本没有长期和系 统的城市规划发展。
• 清朝中后期,郑州还是一个传统 布局的旧县城:县城衙门居中,东 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
• 1906-1909年,京汉、陇海两条铁 路相继通车后,在郑州老城区与 火车站之间逐渐形成一片新街区 及不很规则的道路系统。
• 规划实施评价:1、城市规模极大突破,城 市发展方向有一 定偏离;2、城市空间结 构骨架体现 ,但存在蔓延式倾向;3、居 住与工业用地此消彼长,公共设施超负荷 运转;4、对外交通便利,市内交通拥堵现 象凸显。5、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1995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反思
• 规划实施评价:
• 1928-1929年的《郑 州新市区建设计划草 案》(如右图所示), 对新市区的建设进行 筹划。
• 新市区选择在京汉、 陇海两铁路交汇处的 西南方向,南北长7公 里,东西宽5公里,面 积为35平方公里,人 口规模为28万人。
• 由于新市区在铁路以 西,旧市区在铁路以 东,以便于联系,规 划有立交两处。
1、城市规模极大突破,城市发展方向有一 定偏离: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居建设用地 面积均远远超出规划设定的指标。
2、城市空间结构骨架体现 ,但存在蔓延式倾向:中心组团与外围组团之间的绿带被部分侵占,城市 存在一定的蔓延式倾向。
3、居住与工业用地此消彼长,公共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衡,中小学校、医疗卫生、 公园绿地等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
1958-1976年郑州城市规划
• 1958年,新郑、密县、登封、巩县、荥县划归郑州管辖。 • “一年市,二年县,三年农村规划完” • 1959年7月进行部分地区的区域规划,包括新郑、密县、
登封、巩县、荥县五县的县城规划和卢店、孝义两个工业 点的规划。 • 1959年,对第一次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将居住区划 分为若干组团,加大绿地面积,使绿地系统更加完善。 • 之后十几年,由于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城市发展以及规 划工作陷入瘫痪状态。依然是“一五”期间的规划格局。 • 1972年5月恢复城建局,并设规划管理组,规划工作逐渐 恢复。 • 1976年曾经做出一个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 1982年上报审批,1984年国务院批准。这是郑州经国务院审批的第 二个总体规划。
• 国务院批复中指出: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和轻 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市区人口规模,1985 年控制在85万人,2000年不超过100万人 (实际上2010年郑州市区 户籍人口达301万,外来常住人口达306万)。
4、对外交通便利,市内交通拥堵现象凸显。 5、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 反思:
1、外部环境变化决定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为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郑州市加快 自身壮大的步伐,城市建设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超出了规划的指标。
2、政府战略决策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单一的省会城市向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 3、交通和大型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对城市的用地和空间形态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城市
发展方向也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 4、下层次规划不到位影响了规划的落实。 5、规划建设管理不力导致了城市的蔓延式倾向。 6、规划自身不足导致规划实施的部分失效:对经济及城市发展速度估计不足、对城市发展客观规律
研究不透、追求规划的终极状态等。
谢谢
• 进行火车站改造,以及郑州机场迁建工作。 • 新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诸多研究所。 • 改造火车站及二七广场地区。
1984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1981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以市区为中心积极发展须水、圃田、 小李庄等近郊发展区,远郊发展新密、上街等卫星城。预计人口在 2000年不超过100万。对市区进行多中心布局,将全市分为四大块: 花园路市场一带、碧沙岗市场一带、二七广场一带以及铁路体育场一 带。拓宽部分重要道路,规划德化步行街区,再建铁道立交17处, 城市立交6处。
• 1920年河南省议会通过决议郑州 商埠,成立“郑州商埠督办公署” 负责老城以西商业区的市政建设。
• 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持河南政 务,组织编制《郑埠设计图》 (如右图所示),对郑县县城及 以外地区进行规划。当时,城市 发展方向确定在京汉铁路以东、 陇海铁路以北,面积为10.5平方 公里。
解放前篇二
关于解放前郑州城市规划的认识
• 《郑埠设计图》和《郑州市新区设计规划草案》两者时间相距很近, 是郑州市设市后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两种不同意见的设想:一种是在 铁路东围绕旧市区向南向北发展;一种是在铁路西开辟新市区,以 向铁路西发展为主。不过,以上两种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实现。
• 晚清至抗战爆发前,郑州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在铁路的影响下与商业 的带动下自发形成的 但迄今为止却仍然是郑州城市的空间核心 。 以今二七纪念塔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各条街道也决定了现今郑州市 中心区域的基本空间格局。
• 因为是自发形成的,同时又受铁道线路与郑州明清旧城之间位置关 系的影响较大,故其街道与坊区之间不规则的穿插与斜角较多,结 构关系相对较乱,对今天郑州城市空间的重新调整而言,所产生的 负面影响也相对要大。
1948年郑州解放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历史解开了新的一页
。。。。。。
解放后篇
• 50年代初郑州城市规划 • “一五”时期郑州城市规划 • 1958-1976年郑州城市规划 • 1981年郑州城市总体规划 • “七五”时期郑州城市建设近期规划 • 1995年郑州城市规划 • 2009年郑州城市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