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
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殷新;温玉华【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dified Yu-ping-xiao-fe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CU). 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n=42) ha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odified Yu-ping-xiao-feng decoction, while w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n=40) were treated by loratadin 10 mg/d, with 30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and the recurrence wa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follow-up of 2 month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was 85.71% in the study group and 82.5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During the follow-up, 8 of the 26 cured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16 of the 27 cure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uffered recurrence,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9.52% in the study group and 12.5%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odified Yu-ping-xiao-feng decoction is an effective prescription to CU. It has similar short-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with loratadine tablets, but superior to loratadine tablets in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the recurrence of CU.%目的探讨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经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口服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对照组40例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d;两组均连续服用3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1个月疗程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随访2个月内临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个月后,治疗组26例痊愈患者有8例复发,对照组27例痊愈患者中有1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消风散加减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药,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与氯雷他定相当,且有更好的控制复发的效果.【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03【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玉屏消风散加减;疗效【作者】殷新;温玉华【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36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3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以出现时隐时现的风团、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病程至少持续6周以上,其经久难愈,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

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摘要】时复症是指发病时白睛红赤,奇痒难忍,每年至期而发,过期而愈,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
故《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时复症。
本病可延绵数年或数十年之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
一般双眼罹患。
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关键词】消风散时复症经验时复症多由风邪所致,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季节性很强,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
常侵犯双眼。
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
双眼奇痒难忍,灼热微痛或碜涩不适,畏光流泪,天热时症状加重,眼眵色白,状如白丝。
检查可见上睑内面如去皮石榴。
亦可见黑睛边缘及附近白睛色呈污红色,并出现灰黄或暗红色胶样隆起,以上两种症状也可同时出现。
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我自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运用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32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大18岁,最小5岁;男26例,女66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
2 治法方药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分别治疗。
发作期治法为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方用《外科正宗·卷四》中的消风散。
药物组成:当归6g,生地6g,防风6g,蝉蜕6g,知母6g,苦参6g,胡麻仁6g,荆芥6g,苍术6g,牛蒡子6g,石膏6g,甘草3g,木通3g。
服用方法:水煎,空腹服。
方义:荆芥、防风为君药,荆芥性味辛温,可去血中之风。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为驱风之要药,二药相伍,疏风以止痒。
苦参、苍术为臣,苦参性寒,善能清热燥湿,止痒,苍术燥湿、辟秽、发汗、健脾,两者相配,燥性尤强,既能燥湿止痒,又可散风除热。
佐以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解毒,蝉蜕散风热、透疹,此二味不仅可增强荆芥、防风祛风之力,更能疏散风热透疹。
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木通清利湿热,胡麻仁、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润燥,且生地善清热凉血,与清气分热之石膏、知母共除内热。
当归养血兼可活血,取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义。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荨麻疹疗效观察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荨麻疹疗效观察廖银珠【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11【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小儿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荨麻疹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予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并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疾病复发率。
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瘙痒、风团数量、发作次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χ^(2)=4.221,P=0.040);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4.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7);研究组治疗结束1个月内随访复发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2.35%(χ^(2)=5.757,P=0.016)。
结论小儿荨麻疹应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及各项临床症状,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治疗效果,且后续复发率较低。
【总页数】3页(P156-158)【作者】廖银珠【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相关文献】1.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35例临床疗效观察2.消风散加减合针灸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3.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4.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5.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效果分析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4-08T14:47:18.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董子文[导读]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宁安市中医院;黑龙江宁安157499)【摘要】目的:分析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56例,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包含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配合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及瘙痒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采取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尽快改善,降低患者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玉屏风散;消风散;慢性湿疹;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59-01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该病具有发病率、治疗周期长及复发率高等特征,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
所以加强对慢性湿疹疾病的治疗研究,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相关学者重点讨论的问题。
为此,本次研究将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慢性湿疹患者56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中女患者13例,男患者15例,年龄18-55岁,中位年龄(36.5±2.5)岁;观察组中女患者12例,男患者16例,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7.0±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浅谈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体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月第1期Medical Diet And Health 2019 Jan. No. 1 177浅谈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体会毛小慧(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0003)摘要:通过运用玉屏风散化裁治疗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病证,总结以玉屏风散为基础方,可增强机体防御功能,预防和减少感冒的发病机会,使机体的正气内存,不受外邪侵袭,以免因外感诱发而致病情反复。
关键词:玉屏风散;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1-177-002玉屏风散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自汗门》,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为益气固表的代表方,主治肺卫气虚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易感外邪。
现多用于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患者感冒及感染的机会,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
笔者在临证中,用主方“玉屏风散”化裁,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男,74岁。
反复咳痰喘10年,多于受凉感冒后发作,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往发作时经补液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西医对症治疗后可缓解。
2016年11月16日初诊,症见:咳嗽咳痰较多,活动后稍感气喘,后背畏寒,乏力,胃纳可,大便质烂,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
证系痰饮,肺脾气虚证。
治以益肺健脾,化湿祛痰。
处方: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0g、法半夏15g、陈皮10g、茯苓20g、紫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枳壳10g、桔梗10g、紫石英20g、焦山楂20g、焦六神曲20g、鸡内金15g、炙甘草6g、蒲公英15g。
服7剂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余症改善。
原方续服21剂,诸症向安。
随访半年,很少感冒,即偶遇风寒,未再急性发作。
按:中医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痰饮”、“喘证”、“肺胀”等范畴,患者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气喘,迁延难愈,导致肺气虚,造成外邪反复侵袭。
消风散的临床运用

消风散的临床运用消风散出自于《外科正宗》,由荆芥防风蝉蜕胡麻苦参知母石膏大力木通生地当归苍术甘草组成,为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之方,用于治疗风疹、湿疹。
原书谓治:“大人小儿隐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特别是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老年皮肤瘙痒症等等,临床病机以湿热为主,或兼风、兼毒、兼血虚,见皮肤疹出舌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数有力者。
笔者常于本方加地肤子白癣皮薄荷,多去掉胡麻,若血虚风燥者,去木通、苍术,加首乌、白芍,若风热甚,加银花,血热甚加赤芍。
现就笔者运用此方的一点经验记录于此,不当之处望高贤指正。
1.急性荨麻疹记得几年前,内弟之妻从新疆回来,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我们老家是柑橘盛产之地,橘花香气逼人,颜色鲜美,小两口对橘花很是喜爱。
次日,其妻满脸、胸腹部、四肢皆为风团伴剧烈瘙痒,风团为红色,可见抓痕,无呼吸困难,余无不适。
遂给予输液治疗(葡萄糖酸钙1.0、维生素C2.0,地塞米松10mg)3天,并口服扑尔敏4mg,每天3次,经上述治疗3天后,症状无任何缓解。
作为医生加姐夫的身份,我很是苦恼与尬尴,最后只有一法,劝其喝中药治疗。
舌脉已经记不清了。
遂处方:荆芥15 防风15 蝉蜕15 苦参15 知母10 石膏30 大力15 木通10 生地20 当归15 苍术15 地肤子15 白癣皮30 薄荷10 甘草10 ,服药1副,即两天后,风团明显减少,颜色变为正常皮肤颜色,瘙痒减轻,嘱继续服药2副,病愈。
至离开老家时未再复发。
急性荨麻疹属于祖国医学的瘾疹范畴,《诸病源候论》云:“邪客于皮肤,每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
此病人为感受花粉(风热湿邪)邪毒,藴于肌肤,而至诸症,故选荆芥防风蝉蜕大力白癣皮薄荷以祛风止痒,苦参知母石膏地肤子木通生地当归苍术以清热除湿,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获痊愈。
2.慢性湿疹某女,28岁,患湿疹数十年,曾服药无数,时有效,时无效,尤以春夏发作为甚,发作时多以激素治疗,因患者经常用激素,有满月脸、水牛背之形,患者颇为苦恼。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玉屏风散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关于玉屏风散的详细介绍:
1. 清热解毒:玉屏风散内含有龙胆草等草药成分,能清热解毒。
它可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疾病。
2. 凉血止血:玉屏风散中的蒲公英、马齿苋等草药成分具有凉血止血的效果。
可以用于治疗咳嗽带血痰、衄血等症状。
3. 消肿散结:玉屏风散内的滑石、猪苓等成分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乳腺增生等疾病。
4. 抗菌作用:玉屏风散中的黄芩、白花蛇舌草等草药成分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炎症、疮疡等常见病。
5. 改善消化功能:玉屏风散中的山楂、陈皮等成分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肠不适。
6. 调节免疫系统:玉屏风散内的芩草、防风等草药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可用于辅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玉屏风散虽然有上述功效与作用,但使用时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指导剂量使用。
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等,因此使用时需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0 例的临床效果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0例的临床效果许焕利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中心卫生院,北京 100176【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治疗慢性湿疹的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的方式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2018年3月 ~2019年3月于我院门诊接受慢性湿疹治疗的患者50例,通过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研究两组,各25例。
参照组患者遵医嘱使用青鹏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研究组使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方式进行慢性湿疹的治疗。
治疗疗程均为30d。
对比参照、研究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得分及临床表现面积大小得分。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分、临床表现面积大小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分、临床表现面积大小得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使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慢性湿疹状况,减少了皮疹出现面积,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成效,不良症状出现率低,用药安全,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皮肤炎症[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3-0032-02慢性湿疹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炎症。
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
与遗传、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
通过血常规、变应原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对其确诊。
治疗给药应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主[1]。
本文研究分别使用青鹏软膏及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方案,对比其临床症状得分及临床表现面积大小得分,结论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50例,通过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参照组(n=25)与研究组(n=25)。
参照组患者男12例,女13例,年龄区间28~67周岁,平均年龄(47.25±9.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区间27~69周岁,平均年龄(48.28±8.72)周岁。
一个简单药方“玉屏风散”运用在儿科疾病的心得

一个简单药方“玉屏风散”运用在儿科疾病的心得玉屏风散《医方集解》上说“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黄耆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朮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去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耆畏之,故以为使,以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
”主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其主要因素是阳虚不能卫外,故津液不固而易泄,且畏风寒也。
这一些症状常见于许多小儿疾病上,只要病因病机相符合,尽管疾病再复杂,简单的三味药也有其良效。
关键词玉屏风散、小儿药证直诀、过敏一、治疗小儿疾病困难处中医儿科经典《小儿药证直诀》书中说,治疗小儿病有五难;1.六岁以下的小儿疾病《黄帝内经》未加论述,可见治疗小儿的疾病,黄帝也倍觉困难。
2.小儿的脉多细微难察,尤其当医师诊脉时,小儿因害怕而哭啼,诊脉中就见不到真病情。
3.脉诊既有困难,可以借助小儿的外在形证,但是小儿的骨气发育未完成,型态和声音未完善,加上时而悲啼,时而喜笑,态度屡屡改变,没有判断的规律。
4.问而知之,是医师重要的诊断方式之一,但是小儿大多不能准确的叙述病情,即使说了也无法完全相信。
5.小儿脏腑娇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习惯上医师又多用犀角、珍珠、龙骨、麝香等高贵药材,医师如果辨证不确实,又如何治好小儿的疾病。
的确这些都是治疗小儿疾病困难的地方,而今日绝对更甚于过去,现在大家小孩生得少,每个小孩都是父母的宝贝,很难得来中医门诊,就要求医师开药不能太苦,也不能太多,这又是目前看小儿病另一困难处。
二、小儿疾病的特点虽然治疗小儿疾病有许多的困难处,但是小儿的疾病也有几个特点,只要我们能够加以保握,反而比治疗一些成人的疾病,让医师更会有成就感呢?1. 小儿肺常不足。
小儿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于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所以小儿在呼吸道的疾病特别多。
2. 小儿脾常不足。
小儿肠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上小儿饮食常又不知节制,很容易引起脾胃消化道的毛病。
3. 小儿肾常虚。
《小儿药证直诀》上说小儿“肾主虚,无实也。
玉屏风散加减方有哪些?玉屏风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玉屏风散加减方有哪些?玉屏风散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术茂防,气虑脾弱白术良;黄茂固卫防疏表,汗多易感效益彰。
(一)玉屏风散的组成与功效玉屏风散由白术30克,黄芪、防风各15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
是主治表虚卫阳不固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比白,舌淡苔薄,脉浮虚弱为其辨证之要点。
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者,不宜应用。
凡属表虚卫阳不固之外感风邪感冒、自汗、盗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荨麻疹、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多形性红斑、面瘫、咳嗽、小儿夏季热、紫瘢、带下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若自汗较重者,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功力。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赵清理(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以玉屏风散(黄芪40克,白术、防风各20克),加百合40克,桔梗30克,组成“健身固表散”每服10克。
具有补益脾肺,强卫固表之功效。
主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固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
本方是赵清理教授运用补益脾肺之法,治疗体虚感冒之经验方。
凡属习惯性感冒,或感冒多次发汗,汗出过多,损伤卫阳,致表卫不固,常自汗出,感冒时作,数月不愈者,皆可以本方治之(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第110页)。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我曾用玉屏风散合附子汤(制附子、茯苓、人参、白术、白芍)随证加减治疗几例久治难愈的自汗症,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加减方法:①兼盗汗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0~30克、地骨皮、炙鳖甲15克。
②兼心悸气短者,加生龙齿、茯苓各15克,珍珠母、浮小麦各30克。
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如属卫气虚、表不固、风邪乘之而频发频止者,我常用玉屏风散,加白芷、辛夷、苍耳子、荆芥穗各9克,细辛3克,再随证加1~2味药,常收满意效果(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61页)。
王德鉴(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鼻塞尤以夜间为甚,流白稠涕,量少,诊断为慢性鼻炎,治宜补肺益气,通散鼻窍,方用玉屏风散(黄芪25克,白术、防风各10克)合苍耳子散(辛夷花、苍耳子、白芷各12克),加升麻、红花各10克,泽泻12克,茯苓、麦冬各15克(摘自《名医治病》第476页)。
疗效神奇——消风散

疗效神奇——消风散导读:消风散为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的方子。
消风散,《外科正宗》卷四方。
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
水煎,食远服。
功能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治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或风热隐疹,遍身云片癍点,时隐时现。
近代常用治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风湿热邪为患者。
该方临床多用于荨麻疹、急慢性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急性肾炎等伴见以下方证者:消风散1.皮肤瘙痒、或发疹块、搔之渗液、久发难愈;2.发热感、烦躁、口渴;3.浮肿倾向或小便不利。
消风散治疗荨麻疹案例:患者,女,35岁,2006年7月15日初诊。
10天前,后背部反复出现大片鲜红色风团,瘙痒难忍,搔抓后即成大片风团,逐渐扩大,1周后躯干、四肢陆续出现相同皮损,自觉瘙痒,夜间加剧。
刻诊:躯干、四肢近端弥漫分布椭圆形鲜红或淡红斑,面颊、臀部、双臂散布蚕豆大小鲜红色风团,舌胖嫩有齿痕,背部可见淡褐色母斑,咽赤,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荨麻疹。
辨证:素体血热,复感风热,郁于肌肤。
治宜清热凉血、散风止痒。
消风散加减方用消风散加减:荆芥15g,蝉蜕15g,防风15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当归10g,白鲜皮10g,蒲公英10g,苍术10g,薏苡仁30g,栀子6g,紫草、地肤子各1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服。
服3剂后,上述症状有所减轻,原方加减再服用4剂后,痒止而愈。
按: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
本病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喜食膏粱厚味、辛辣之物致内热蕴积,日久伤阴耗气,血热动风;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感受风热之邪而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
下面重点要讲的就是消风散加减的中药方:一、芩首消风散这个芩首消风散,其中芩就是指黄芩,黄芩的作用太多了,它可以解毒、可以镇静、可以降压、可以护肝、利胆、可以清肝胆、可以清上焦郁热,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它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何首乌滋阴强壮、补肝肾、益精血,也有抗过敏的作用。
一首古方消风散,祛风止痒,治疗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有效!

一首古方消风散,祛风止痒,治疗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有
效!
一首古方消风散,祛风止痒,治疗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有效!
中医心得杂谈
荨麻疹一般采用抗过敏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西医以扑尔敏、雷他定片等最主要的药物,对控制急性发作有效果,但是慢性的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有时候使用抗过敏药物并不能治根,只能缓解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比较焦急。
中医一般采用祛风止痒的方法,比如中医有个药方叫消风散,就是通过祛风凉血、祛湿止痒等方法,治疗改善荨麻疹等症状。
显示大图
消防上的用药有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苦参、当归、生地、石膏、知母等药物;比如荆芥防风祛风止痒走皮肤,蝉蜕牛蒡子加强祛风解表的作用,苍术苦参祛湿清热,生地、当归、石膏、知母清热凉血滋阴。
以上消风散的配方共同组成了一个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止痒的好方,在临床上很多医生用来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显示出比较好的疗效。
另外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和过敏有类似之处,所以饮食上要注意凡是辛辣刺激发物尽量避免,个别的人体质对某些食品比较敏感,或者日常生活中对接触到某些食品容易引起荨麻疹发作的,也要尽量避免,注意生活作息,体质改善之后,对于控制和缓解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有一定的帮助。
消风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消风散(中医治法与方剂)消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羌活防风荆芥薄荷僵蚕蝉衣(炒)川芎茯苓各9g陈皮厚朴各6g人参10g【用法】为细末,每次服5~10g,清茶送服。
疮癣温酒下。
【主治】风邪上攻,头目昏眩,鼻塞耳鸣;风湿在络,皮肤顽麻,瘾疹,瘙痒。
【证析】此方所治有四:一是头昏、目眩、鼻塞耳鸣;二是皮肤顽麻;三是风丹瘾疹;四是瘙痒病位在少阳三焦。
少阳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两个部分,是外通肌表与内联五脏的一种组织,是津气升降出入的通路。
风邪羁留腠理,外不得疏,内不得泄,影响津气运行,气郁湿阻,攻于皮肤,即呈风丹;湿郁腠理,即呈瘾疹;客于血络,即呈瘙痒;风湿郁于肤表,卫气为其所痹,即呈顽麻;上攻颠顶,闭阻清空,即呈头昏、目眩、鼻塞耳鸣。
综合上述,此证是风中腠理,气郁津凝,膜络挛急病变。
【病机】风客腠理,津气不利,膜络挛急。
【治法】疏风散邪,息风解痙,利气行津法。
【方义】治疗上述诸证,法当疏散风邪,消除致病原因;利气行津,通调三焦津气;祛风解痉,缓解膜络挛急。
方中羌活、防风、荆芥、薄荷都是祛风解痉药,治疗风丹,能收疏风、散邪、解痉功效;治风湿在表之瘾疹、顽麻,有风能胜湿之功;治湿闭清阳之昏眩,有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之义。
僵蚕、蝉蜕有息风解痉作用,可解膜络挛急,使其恢复正常。
陈皮、厚朴能畅三焦之气,其芳化作用又可配合茯苓治疗湿滞,三药调理三焦津气。
复配川芎活血调营,通血络而宣痹着,仅此一味,足以说明古人制方,时刻不忘营血宜通。
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督阵之师,尤不可少。
故《张氏医通》谓:“此方妙用,全在厚朴、人参。
当知肌表之疾,无不由胃而发,故用厚朴清理其内,即以人参助诸风药消解风邪于外,则羌、防、荆芥辈方始得力耳。
”学习此方,应当注意三点:①病变部位:在于腠理三焦,只有三焦才是联系表里上下通道,津气升降出入场所。
风邪客于腠理,才能出现上述诸证。
②方剂结构:所用四组药物类是祛风药,在于消除病因,舒缓经脉;二类是解痉药,照顾到了组织结构;三类是流通气血津液药,是使三种基础物质通调无滞;四类是补气药,意在鼓邪外出,成为督阵之师。
古朴随笔皮肤病常用方消风散

古朴随笔皮肤病常用方消风散2022湿疹,是一个非常麻烦的病,皮肤破损,奇痒难忍。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具体分型,治疗上也都是所谓辨证治疗,但临床上也未必都有很好的疗效。
我在临床上接触湿疹患者不多,加起来不超过10例。
但依托这张消风散(有他证,合他方;无他证,用原方),均取得良好疗效,时间长的已经6年未发,短的,也数月未发(还需要临床观察,不能过早下治愈结论)。
时间最长的那例,是一位50多岁的男子,只在两肘有疹子,别无所苦。
其时正在看汉方皮肤病治法书籍,记得用消风散治疗湿疹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对称性。
因为和患者很熟,就给他开了消风散原方,应该是吃了5剂,后来一直没有发作。
最近的几例,是2020年7月份以后的病例,都是以消风散作为基础方。
这几位患者,大多服药后一直见轻。
时间短的十几剂,长的二十多剂。
只有一位患者,服药后有加重表现,反反复复,弄得我有点没有主意。
后来想,患者每次说加重,但是总体上,无论皮损,还是瘙痒都在见轻,应该是所谓的“玄暝”反应。
于是告诉他,要找我治疗,就必须忍住。
这位患者断续服药大概60多剂,现在已过去1年多,没有复发。
消风散出自祖国医典《外科正宗·卷四》,所谓墙里开花墙外香,似乎日本汉方对这张方子比较重视。
组成: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
方歌: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主治:风疹,湿疹。
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当然,治病还是需要有是证用是方。
消风散可以治疗一类湿疹,并不是说所有湿疹都用消风散。
只能说,消风散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临床上还要根据具体症状组方、合方。
另:目前一般药房,没有胡麻仁,可用麻仁代替。
祝所有湿疹患者早日康复!2022050527。
【消风散—治疗湿疹、寻麻疹之良方】

【消风散—治疗湿疹、寻麻疹之良方】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为治疗风疹、湿疹之常用方,亦为治疗各种皮肤病特别是瘙痒性皮肤病之基础方,由荆芥、防风、蝉蜕、胡麻仁、苦参、苍术、知母、石膏、牛蒡子、木通、当归、生地、甘草13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效,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脉浮为辨证要点。
【方证辨析】
消风散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 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
【现代应用】
现代研究表明,消风散具有止痒、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抗组胺、抗寻麻疹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出疹性皮肤病(急慢性寻麻疹、湿疹、疥疮、玫瑰糠疹)、各种皮炎(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老年皮肤瘙痒症)、各种癣病(牛皮癣)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之证。
【加减用药】
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金银花、连翘以增疏风清热解毒之力;若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若血分热重、皮疹红赤、或抓后皮肤发红灼热、患者烦热、舌红或绛者,宜重用生地➕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红疹痒而不透者➕升麻、桔梗、重用浮萍、牛蒡子;瘙痒明显者➕何首乌、白蒺藜(✨当归引子基本组方:四物汤➕何首乌、白蒺藜);抓破后流脓水者➕白鲜皮、薏仁、茵陈以祛湿;若顽固日久不愈者➕丹参、红花、皂角刺以增加活血通络之功;若为癣病瘙痒不已➕乌梢蛇、蜈蚣以搜风止痒。
玉屏风散的临证应用

玉屏风散的临证应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丹溪心法》均有载。
《汤头歌诀续集》当归补血汤(李东垣)方歌中附有方歌:“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玉屏风”。
二方均属于补益之剂。
当归补血汤补血,玉屏风散补表。
清代名医汪讱菴说:“玉屏风散补表,治自汗不止,气虚表弱,易感风寒。
炙黄芪一两,防风一两,炒白术二两,为末,每服三钱。
此足太阳、手、足太阴药也。
黄芪补气,专固肌表,故以为君;白术益脾,脾主肌肉,故以为臣;防风驱风,为风药卒徒,而黄芪畏之,故以为使。
以其益卫固表,故曰玉屏风。
”屏风,陈饰之器具。
屏风,障风也。
屏风而以玉为之,足见致密而珍贵。
该方补中兼散,散中寓补,功补兼施。
服用本方,中气安稳,卫气振奋,腠理致密,自汗恶风自愈。
现代研究谓其能增强肌体活力,提高抗病功能,从而防御外邪侵入,维护机体健康。
汪讱菴还指出:“前药等分煎名黄芪汤,潔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甚加桂枝;又用川芎、苍术、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寒者,恶寒甚加麻黄。
”下面从几则病案谈谈该方的实用,供各位参考。
一、好“感冒”者有一种人,时时处于“感冒”样的不适之中:浑身不自在,周身肌肉无定处疼痛,畏寒怕风,鼻子痒痒不通畅,甚至清涕连连,咳逆、咽痛、头痛。
此乃中气不振,卫表不固,外邪易于袭扰。
我多用参苏饮(《局方》)和玉屏风散加减,常能如意收效。
考虑这类患者多属禀赋不足,不妨劝其多服一些才好,更嘱防寒保暖为要。
二、风疹块(瘾症)即荨麻疹。
系过敏性、发疹性皮肤疾患。
中医辨治分风冷、风热、湿热等多种类型。
一般急性易愈,其慢性反复发作者,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不愈,令人烦恼,影响学习和工作。
消风散(《局方》)含玉屏风散加减有较好疗效。
或与防风通圣散(刘河间)合谋也成。
二方已都有防风,通圣散更有白术,只是更当加黄芪补肺气实表毛为要。
前人还有以通圣散为“保健药”者,曰“有病无病,防风通圣。
玉屏风散的应用体会

玉屏风散的应用体会玉屏风散来源于《医方类聚》,原方组成为防风、黄芪(蜜炙)、白术。
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并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诱导干诱素生成等药理作用。
主治肺脾气虚证,症见汗出恶风,面白无华,易于感冒,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此方应用于临床已有悠久历史,古今医家对其应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特结合个人体会小结于下。
1.应用诀窍应用玉屏风散要掌握三个诀窍,可概括为“三宜三不宜”。
1.1 宜于气虚不宜于邪实、阴虚玉屏风散以健脾益气药物为主,只适宜于气虚之证,既不宜于邪实之证,又不宜于气虚以外的虚证,如单纯的阴虚证、血虚证、阳虚证等均非玉屏风散所宜。
对于多种虚证相兼或虚实挟杂证可以加味应用,对于单纯的实证则不宜用。
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自发性多汗症,两者均可见到汗出、动则为甚等气虚不固见症,故可用玉屏风散治疗。
但如果出现气虚兼阴虚、气虚兼血虚等多种虚证相兼的证候,则非单纯的玉屏风散所宜,宜在玉屏风散的基础上进行加味。
再如感冒初起亦可见到汗出,但乃感受风寒之邪,邪袭肺卫,营卫不和所引起,其汗出乃外邪所引起,不是由气虚不固所致,不宜应用玉屏风散。
1.2 宜于缓不宜于急玉屏风散有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作用,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应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但根据其药效特点和临床实践,玉屏风散的这种调节免疫功能作用,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诱导时间,也就是说起效时间缓慢,不能很快起作用,因此只适宜于那些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不宜于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发作期。
同时宜缓不宜急还包括服药要坚持,要坚持连续服药3个月至半年甚至1年以上,才可以缓慢地见到疗效,不能希望速效。
例如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其发作期出现鼻塞、流清涕或喘促、不能平卧,此时宜迅速中止发作,非缓慢起效的玉屏风散所宜。
1.3 宜于预防不宜于治疗正因为玉屏风散起效缓慢,因此此方适宜于预防用药,如预防感冒、预防哮喘发作等等,如果作为感冒、哮喘的治疗用药,则宜合并应用其他方药,实际上这些合并应用的方药才是真正的治疗药,玉屏风散只不过是起辅助作用而已。
《外科正宗》消风散临床应用经验浅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9月第43卷第9期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VOL. 43 NO.9 Sep. 2019临床研究《外科正宗》消风散临床应用经验浅探冯兴志1,2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262.渭南市中医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正宗》消风散在治疗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搜集笔者近几年应用消风散治疗皮肤病的医案,选择疗效比较显著的病例,从应用指征、病机、用药特点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和规律。
[结果]消风散应用指征主要有皮肤瘙痒、皮疹颜色鲜红、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等,病机为外风侵袭肌肤、内有血虚和血热,用药特点为疏风止痒与滋阴凉血并用。
验案中风热疮患者,辨证为风热血燥,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风瘙痒患者,辨证为血虚化燥生风,治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辨证为血热生风,治以凉血祛风止痒,以消风散加减治疗,均获良效。
[结论]消风散集疏风、清热、祛湿、养血、滋阴多种治法于一体,临床选用此方加减治疗常见皮肤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消风散;风疹;临床应用;验案;风热疮;风瘙痒;荨麻疹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509(2019)09-1000-02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19.09.017Brief Discuss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Xiaofeng Powder of“Waike Zhengzong”FENG Xingzhi1,21.Wein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Shaanxi,Weinan(714026),China;2.Wei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Xiaofeng powder of“Waike Zhengzong”in treating skin diseases.[Methods]Through selectinga few clinical cases with remarkable effect in recent years using Xiaofeng powder,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medication was summarized fromaspects such as indications of application,pathogenesis and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Results]Indications of application of Xiaofeng powder consist of skin pruritus,scarlet rash,yellow urine,dry and hard excrement,red tongue,yellow tongue coating and so on.Pathogenesis is external wind invading skin, as well as blood deficiency and blood heat inside the body.The 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 is combination of dispelling wind,relieving itching and nourishing Yin,cooling blood.The patient with wind-heat sores was differentiated as wind heat and blood dryness,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dispelling wind,clearing heat,cooling blood and relieving itching.The patient with pruritus cutanea was differentiated as deficiency of blood,transformation of dryness into wind,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nourishing blood,moistening dryness,dispelling wind and relieving itching.The patient with urticaria was differentiated as blood heat generating wind,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cooling blood,dispelling wind and relieving itching.All patient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fter treated with modified Xiaofeng powder.[Conclusion]Xiaofeng powder has multiple effects in dispelling wind,clearing heat,eliminating dampness,nourishing blood,nourishing Yin and so on,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Key words:Xiaofeng powder;rubella;clinical application;proven cases;wind-heat sores;pruritus cutanea;urticaria消风散是中医外科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方剂,来源于《外科正宗》,方药组成为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1]。
中医治疗时复症病的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时复症病的临床分析时复症是指眼刺痒难忍,白睛红赤灼热,每年至期而发,过期乃愈,如花如潮,循环往复的外障眼病。
一般本证多发于春夏天气暖热之时,秋季天气渐凉,症势渐减或消退,如是往复。
此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且多为双眼患病,可延绵数年或十数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病因尚未十分明了,近年来一般认为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
治疗颇为棘手,但预后一般较好。
1 病机1.1发病本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夏天气暖热之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如是往复。
轻症者3~1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之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男与女之比约为3∶1。
1.2病机转化时复症的病机转化取决于风、湿、热等病邪与人体正气相争,邪正盛衰,孰强孰弱,邪正消长,四时六淫,内外相感的情况,而有不同的病机转化。
其特点为时至复发,时过而伏。
初起之时,可表现风热犯胞睑白睛,或为风湿热邪交感气轮,肉轮,邪正相争,日久风、湿、热邪减弱,肺脾气虚渐显,或肝血亏虚,血虚风生,眼痒红赤,由剧烈难忍,渐而时作时止,甚至消失。
临证当仔细审病求因,抓住病机转化,把握证候特征,以求取得好的疗效。
2 临床治疗2.1分证论治2.1.1风热犯目临床表现:眼内奇痒,灼热微痛,睑内颗粒累累,状如小卵石排列,遇风吹日晒或近火熏灼,症情加重。
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浮数。
病机分析:由于风热时邪外袭,上犯目络,往来流行于睑眦腠理之间,则眼内奇痒,且感灼热微痛。
胞睑脉络阻遏,气血不行,故睑内面遍生红赤颗粒。
风热均系阳邪,风热犯目,故遇风吹日晒或近火熏灼,症情加重。
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浮数为风热外袭之征。
治法:祛风清热,活血消滞。
方药:乌蛇汤合四物汤加减。
薄荷牛蒡子荆芥穗防风连翘花粉生地黄川芎当归赤芍僵蚕乌梢蛇羌活2.1.2湿热夹风临床表现:双眼奇痒难忍,泪热眵稠,胞睑沉重,白睛微黄,色泽污秽,黑白睛交界处胶状隆起,或睑内面遍生颗粒,状如卵石排列。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房洁;刘秀燕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24
【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98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除湿止痒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分析2组患者EASI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ASI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产生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总页数】3页(P3681-3683)
【作者】房洁;刘秀燕
【作者单位】临汾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山西临汾 041000;临汾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山西临汾 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除湿止痒软膏局部外涂联合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 [J], 胡赛升;覃永健;黄琴
2.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J], 刘继军
3.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0例的临床效果 [J], 许焕利
4.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50 例的临床效果 [J], 许焕利
5.派瑞松霜合中药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J], 周萌;陈会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经验浅谈
发表时间:2012-03-20T14:33:41.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1期供稿作者:汤承辉[导读] 时复症多由风邪所致,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季节性很强,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
汤承辉 (湖南浏阳集里卫生院 410300)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28-02 【摘要】时复症是指发病时白睛红赤,奇痒难忍,每年至期而发,过期而愈,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
故《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时复症。
本病可延绵数年或数十年之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或痊愈。
一般双眼罹患。
相当于西医学的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关键词】消风散时复症经验
时复症多由风邪所致,与个人体质有关,发病季节性很强,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
常侵犯双眼。
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
双眼奇痒难忍,灼热微痛或碜涩不适,畏光流泪,天热时症状加重,眼眵色白,状如白丝。
检查可见上睑内面如去皮石榴。
亦可见黑睛边缘及附近白睛色呈污红色,并出现灰黄或暗红色胶样隆起,以上两种症状也可同时出现。
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
我自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运用消风散和玉屏风散治疗时复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32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大18岁,最小5岁;男26例,女66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
2 治法方药
分发作期与缓解期分别治疗。
发作期治法为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方用《外科正宗·卷四》中的消风散。
药物组成:当归6g,生地6g,防风6g,蝉蜕6g,知母6g,苦参6g,胡麻仁6g,荆芥6g,苍术6g,牛蒡子6g,石膏6g,甘草3g,木通3g。
服用方法:水煎,空腹服。
方义:荆芥、防风为君药,荆芥性味辛温,可去血中之风。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为驱风之要药,二药相伍,疏风以止痒。
苦参、苍术为臣,苦参性寒,善能清热燥湿,止痒,苍术燥湿、辟秽、发汗、健脾,两者相配,燥性尤强,既能燥湿止痒,又可散风除热。
佐以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解毒,蝉蜕散风热、透疹,此二味不仅可增强荆芥、防风祛风之力,更能疏散风热透疹。
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木通清利湿热,胡麻仁、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润燥,且生地善清热凉血,与清气分热之石膏、知母共除内热。
当归养血兼可活血,取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之义。
生甘草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乃为佐使。
诸药合用,于祛风之中配以除湿、清热、养血之品,使风邪去,湿热除,血脉和,则瘙痒自止。
缓解期治法为补脾实卫,益气固表。
方用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的玉屏风散。
药物组成: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服用方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
方义: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
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驱邪之后。
《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时复症患者反复发作,是由于卫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所致,今用《用玉屏风散固表益卫,则风邪不得再乘虚而入,时复症便不易反复发作了。
现代研究表明:消风散颗粒可抑制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全身性皮肤瘙痒。
玉屏风散总提取物及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
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次年不再发作,好转: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但次年又复发。
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
4 治疗结果
痊愈22例,好转6例,无效2例。
5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8岁,2008年5月3日初诊:2007年3月郊游后出现出现眼内奇痒,灼热微痛,经治疗后好转。
今年5月1日在山上游玩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平素体质较差,易感冒。
查睑内遍生颗粒,状朋小卵石。
西医诊断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后转中医治疗。
中医诊断为时复症。
辩证为风热上饶,卫表不故。
治疗:先疏风清热,再益卫固表。
方用消风散,药物:当归6g 生地6g 防风6g 蝉蜕6g 知母6g 苦参6g 胡麻仁6g 荆芥6g 苍术6g 牛蒡子6g 石膏6g 甘草3g 木通3g共5剂,水煎服,日1剂。
[证候分析]风热外袭,上壅于目则目痒,且感灼热微痛。
胞睑脉络阻遏,气血不行,故变生红赤颗粒。
风热均系阳邪,故见风、冒日、近火病情加重。
5月8日复诊,上述诸证消失,脉浮弱,风热已散,卫表不固。
予玉屏风散益卫固表。
药物:防风30克,黄芪60克,(蜜炙),白术60克。
共2剂。
服用方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大枣煎汤送服。
随访2年未再复发。
例2:患者男,15岁,2009年3月28日初诊,眼内痒反复发作5年。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内痒,经治疗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2天前骑摩托吹风后即觉眼内奇痒,查:睑内遍生颗粒,状如砂石。
脉浮。
诊断为时复症。
辩证:风邪袭表。
方药:消风散5剂,(药物及服用方法同上)。
4月2日复诊,症状消失,脉弱。
予玉屏风散3剂。
(药物用量服法同上)。
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参考文献
[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
[2]郑咏秋.消风散颗粒抗过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8(6).
[3]张磊.玉屏风散多糖类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