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犯罪现场保护
保安员如何对犯罪现场进行保护
![保安员如何对犯罪现场进行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89bce0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7.png)
保安员如何对犯罪现场进行保护许多情况下,最先赶到现场的也许是保安员,这时保安员就要注意保护犯罪现场。
现场保护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犯罪分子来去现场行走的路线;三是犯罪分子预备犯罪、掩盖犯罪的现场,以及犯罪分子遗留有犯罪痕迹、物品的其他场所。
通常情况下,划定现场保护范围时,开始时应该适当扩大一些,避免使犯罪分子遗留的痕迹遭到破坏。
但如果犯罪现场在繁华的闹市区、商业区、交通要道等,现场的保护范围可以适当缩小,防止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绝不可让无关群众进入到现场当中。
一、室内现场的保护如果犯罪现场发生在各种建筑、房屋的室内,在保护中的通常做法是将现场房间的房门予以上锁、贴封条、在门口设置障碍或布置警卫等方法将房间封闭,阻止一切关人员入内。
在保护中具体做法,应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灵活确定。
如果现场就在某一单独房间,可采用房门上锁、加封的方法,同时要在房门口布置警卫看守保护。
在封闭房门时,应带手套进行,注意不破坏犯罪痕迹、物品,不能用手触摸碰动锁扣、门把手和门玻璃等;如果现场在二楼以上或多个房间时,可在一楼楼梯口或在二楼楼梯口设置障碍物,同时要布置人员警卫看守。
在保护室内现场的同时,要注意发现犯罪分子来去现场的出入路线,便于发现犯罪分子来去途中遗留的痕迹和物品,同时要一并保护。
二、室外现场的保护如果犯罪现场发生在室外,由于室外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应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条件确定具体的保护方法。
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通常是将现场的外围采用绳索或石灰圈起来,同时要布置数名人员在绳索或石灰界限的外围看护,阻止围观群众、行人、车辆或牲畜等进入保护圈内。
如果现场发生在公路交通要道上:要临时终断交通,指挥车辆和行人暂时改道行走。
如果现场发生在铁路上,为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应搬走铁道上的尸体或物品,可适当的变动现场。
三、痕迹、物品的保护对于室内现场中的痕迹、物品,可用粉笔、石灰等在痕迹、物品的周围圈起来,引起人们注意,避免破坏;对于室外现场的痕迹、物品,在保护时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应准备无气味的面盆、席子、油布等遮盖物。
犯罪现场的保护
![犯罪现场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348622c915f804d2b16c18b.png)
犯罪现场 crime scene犯罪分子作案的地点和遗留有犯罪痕迹、犯罪物品的场所。
犯罪现场有多种分类。
根据现场有无破坏,可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前者指侦查人员到达时没有遭到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犯罪分子作案的过程、手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便于发现和提取犯罪遗留的痕迹、物证,有利于正确分析案情。
后者指侦查人员到达时已发生部分或全部改变的现场。
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也可能是人为的因素。
现场的改变会给侦查工作带来不便。
根据现场有无伪装,分为真实现场和伪装现场。
前者指犯罪分子作案时未加以掩饰和伪造的现场。
它能直接反映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目的和犯罪过程,准确地收集物证,判断案情。
后者指犯罪分子作案时,对其犯罪行为和目的故意加以掩饰的现场。
它会给侦查工作增加一定的困难。
此外,当一起案件有几个现场时,按照犯罪分子活动的先后顺序,分为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甚至第三、第四现场。
根据案件性质又可分为杀人现场、盗窃现场、强奸现场等。
一旦发现犯罪现场,应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保持案件发生或发现时的原始状态,使犯罪痕迹、物证免遭破坏,以利进行现场勘查。
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
而基层的公安保卫人员和治安保卫人员负有保护现场的职责。
具体保护措施是: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对露天现场的尸体、罪犯遗留的足迹和其他物证加以覆盖,防止日晒雨淋;急救人命,排除险情,扭送和追缉人犯;访问事主、发现人和现场周围群众,了解案情等。
一、现场保护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察。
”保安人员在自己执勤辖区内如果发现刑事案件、事故,更应担负好保护现场的工作,为公安机关破案创造条件。
二、现场保护概述现场保护是指案件或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警戒封锁等措施,使犯罪现场或事故现场保持发现时的原始状态。
浅谈犯罪现场的保护
![浅谈犯罪现场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2f30f5094028915f804dc2d3.png)
浅谈犯罪现场的保护作者:陈国忠来源:《成功•教育》2007年第11期[摘要]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信息和证据的宝库,是追溯判断犯罪人及其犯罪活动的物质基础。
犯罪现场保护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现场勘查的质量和结果。
因此,及时有效地保护犯罪现场对现场勘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犯罪现场保护方法痕迹物证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证的一切场所。
它是犯罪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实施犯罪行为,与这一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联系,从而使有关事物出现不同于原先的变异形态。
在这些形态中蕴藏着大量的犯罪信息和证据,是侦查人员追溯判断犯罪人及其犯罪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发现犯罪、侦查犯罪的重要依据。
关于犯罪现场的保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这一法规明确的指出,保护犯罪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保护犯罪现场人人有责。
如何才能高质、高效地保护犯罪现场,使侦查人员在犯罪的现场能够获取大量的犯罪信息和犯罪证据,是保护现场人员的重大职责,也是当前我们进行普及保护现场教育的重大任务。
为此我们就保护现场的知识和方法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依据案件类型,确定保护方法保护现场的方法,应根据案件的类型和现场的具体环境灵活确定。
案件的类型不同,形成的环境不同,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但它的总体要求是:保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对现场进行封闭、封锁,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措施。
禁止任何人在保护范围内随意走动,禁止家禽、家畜的破坏,使犯罪现场的变动和破坏减小到最低的程度。
命案现场的保护,一般情况下多以主体现场和犯罪人进出现场的行走路线为保护重点。
同时还要根据现场的具体状况来确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和方法。
如若现场处在露天野外,常采取封锁进出口或设置警戒线等方法进行保护。
对在现场上的尸体,现场保护应保持原状,如必须移动的,应先做好标记,然后再移动。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69cd0d7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4.png)
《犯罪现场勘查》教学大纲(本科)编制说明《犯罪现场勘查》是按照侦查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犯罪现场、现场勘查的前期处置、现场保护、现场访问、现场实地勘验、现场勘验检查记录、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信息的录入与查询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理解犯罪现场和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知识,明确犯罪现场勘查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现场勘查前期处置、现场保护、现场访问、实地勘验的基本知识、实战应用技能和现场分析的内容、依据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现场勘验检查记录制作及现场勘查信息的录入与查询技能,具备一般犯罪现场的勘查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作业训练法、观摩训练法、模拟演练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本大纲由×××起草,×××审核,经×××批准,于××××年××月实施。
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犯罪现场勘查》三、课程类型:专业教育模块课程四、适用对象:侦查学专业(本科)五、课程学时:48,讲授学时:28,实践学时:20。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犯罪现场勘查前期处置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现场勘查的基本理论,熟悉现场勘查前期处置工作内容,明确接报案处置和临场处置的要求和步骤,掌握接报案件、临场处置的基本技能。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有关规定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一、犯罪现场与犯罪现场勘查二、接报案处置三、临场处置第三部分实训项目一、接报案实训目的:使学生加深对接报案要求、步骤和内容的理解,掌握接报案处置的基本技能,学会制作接报案笔录等相关文书。
内容:接报案的一般程序和技巧,不同案件、不同情况下应当向报案人问明的问题,制作、填写接报案笔录、《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和《接受案件回执单》等。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1457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2.png)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1. 引言犯罪现场保护是犯罪调查中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环。
正确的犯罪现场保护可以减少证据的破坏和丢失,提高破案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实施犯罪现场保护工作。
2.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犯罪现场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犯罪现场的安全,防止证据被破坏、丢失或被篡改,以便后续的调查和侦破工作能够有据可查,更好地还原犯罪发生的过程。
具体而言,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包括:2.1 认定犯罪现场首先,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快速认定犯罪现场的范围,并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干扰,以确保后续的调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 保护现场证据犯罪现场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证据,包括物证、图像、录音等。
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这些证据不被破坏、丢失或被篡改。
例如,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详细记录物证的位置和描述,使用封条保护重要证据等。
2.3 保护现场安全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防止其他犯罪活动的发生。
他们需要与警方协作,确保现场周边的安全措施得以落实,例如设置警戒线、布控等。
3.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法为了完成以上任务,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犯罪现场保护方法:3.1 快速反应和封锁在发现犯罪现场后,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迅速反应并对现场进行封锁,防止现场被干扰。
迅速封锁现场可以防止证据的破坏和篡改,并防止嫌疑人逃离。
3.2 拍照和录像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用相机或摄像机对现场进行拍照和录像,以便后续的调查工作。
拍照和录像可以准确记录现场的状态和证据的位置,防止后续的证据丢失或被篡改。
3.3 标记和记录证据在犯罪现场保护工作中,犯罪现场保护人员需要对证据进行标记和记录。
他们可以使用编号、标签、标识牌等方式对证据进行标记,同时详细记录证据的位置、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3.4 使用封条和封存物品对于重要的物证或其他证据,犯罪现场保护人员可以使用封条进行封存,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计算机犯罪现场
![计算机犯罪现场](https://img.taocdn.com/s3/m/88abddef69dc5022aaea00b5.png)
h
16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原则
一、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目的和任务: 发现案件的侦查线索; 定位和排查嫌疑人; 发现证明犯罪的具体事实; 取得合法有效的法庭证据。
h
17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原则
二、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原则
勘查现场的第一原则是尊重事实;
(对于勘查的结果,无论是否有利于公安部门的工作开 展,我们都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中断合法业务;
对工作人员和部门造成损h 失。
12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若发现是非标准系统怎么办?
尝试判断其运行状态,执行异地勘验或 请求专家现场勘验。
对于非标准存储介质不要随意访问。
h
13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三、犯罪现场保护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系统的工作状态 ➢开机状态下,动态数据的保护 ➢屏幕保护问题
了解系统: 包括系统结构、硬件类型性能指标, 软件类型、名称及版本,网络通信设备(如:调制 解调器等)的类型等。
h
24
第四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方法
2. 是否有安全系统及注意安全系统的类型,是 否能够获得系统文件的密码,如果试图做未经授权 的访问,是否有陷阱会摧毁信息。系统的确切位置, 可能存放证据的位置范围等;
h
6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在特殊情况下,为防止危害及后果的扩大和蔓延,
应采取必要措施,视情况断开网络连接、关机。终 止破坏性后果的发生,封锁现场;
➢无关人员离开计算机现场,有关人员应保护与案
件有关的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原始电子数据、软件 资料、打印资料等,同时记录其工作状态和相关参 数。
未经案侦人员同意,禁止任何人携带电子存储 介质、纸张及其他证据离开现场。经允许的,应登 记在册。
0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精品资料
![0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868d573c1ec5da50e2708b.png)
本节内容一、犯罪现场保护的概念犯罪现场保护概念的理解:(一)现场保护为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二)现场保护包括勘前、勘中和勘后的保护。
(三)现场保护不仅是基层民警的职责,更是勘验人员的职责。
(四)现场保护既要注意痕迹物证的保护,也讨论:保护现场对于现场勘查和案件侦查有何实际的意义?案件侦查犯罪现场勘查犯罪现场保护二、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一)迅速及时的原则(二)保护公民生命安全优先的原则(三)尽量保持现场原始状态原则(二)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保护的意义(三)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三、犯罪现场保护的意义保护的任务保护的任务保护的任务保护范围的大小如何来定呢?总原则是宁大勿小。
在实际工作中,保护范围一般要根据现场空间的结构环境及案件的重大程度决定。
保护的任务保护的任务保护的任务保护的任务保护的方法(一)犯罪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保护的任务分为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的保护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有何差异?室内现场的特点室外现场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范围较小一般情况下范围较大有明显出入口,易控制无出入口,不易控制属于封闭型的空间不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属开放型的空间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保护的方法(一)犯罪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一)犯罪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保护的方法保护的方法核心保护区只有现场勘验人员才准许进入保护的方法1、对痕迹、物证的基本保护方法(1)标示保护(2)记录保护(3)遮盖保护(4)转移保护2保护的方法为什么不提“吊挂着的尸体”?抢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系绳点2、缢绳绳结3、蹬踩物(四)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保护的方法2、处于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尸体保护处于室外高温环境下尸体的保护处于室外低温环境下尸体的保护保护的方法3在静止水面上尸体的保护在流动水面上尸体的保护保护的方法4火势已得到控制的火场中的尸体的保护火势未得到控制的火场中的尸体的保护。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e7a2a76294dd88d0d26b85.png)
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
侦查系
本 节 内 容
一、犯罪现场保护的概念
犯罪现场保护概念的理解:
讨论:保护现场对于现场勘查和 案件侦查有何实际的意义?
案件侦查
犯罪现场勘查 犯罪现场保护
二、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
三、犯罪现场保护的意义
保 护 的 意 义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方 法
1、系绳点 2、缢绳绳结 3、蹬踩物
保 护 的 方 法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任 务
保 护 的 方 法
室内现场的特点
室外现场的特点
一保般情况下范围较小 有护明显出入口,易控制
的 任属于封闭型的空间 不受务气候、环境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范围较大
无出入口,不易控制
属开放型的空间 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
保 护 的 方 法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式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633da065ce050876321334.png)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式【论文摘要】各种主体如何保护案发现场【关键词】犯罪现场的保护公民义务国家所起的作用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其他一切场所。
任何犯罪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必然会使客观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此种由犯罪行为引起变化的客观环境,统称为犯罪现场。
简而言之,犯罪现场,是指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化了的客观环境的总称。
在刑事侦查中,犯罪现场对于侦破案件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犯罪现场往往遗留有犯罪分子的相关信息,这对于我们寻找犯罪分子能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犯罪现场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保护好犯罪现场,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意义非凡。
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是犯罪证据的重要来源。
案件发生后,对犯罪现场进行警戒封锁,使其保持着案件发生、发现时的状态,这对侦查人员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范围和收集犯罪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现场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现场勘查的质量。
凡是现场保护好的,侦查中提出的犯罪痕迹、物证就多,破案就准确;反之,若是犯罪现场没有及时保护起来,让他人破坏了,那么,这样的现场就有可能增加侦查工作的难度,甚至是误导侦查人员,从而使案件最后成为无头公案,这在我们刑事侦查中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犯罪现场的保护工作。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这表明,保护现场是每个机关、单位和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根据《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派出所的民警、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保卫干部、街道和农村治安委员会的人员都负有保护犯罪现场的职责。
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负有保护犯罪现场的义务,这不是一种权利,而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肩负的责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犯罪现场的保护工作却往往是由公安机关的民警进行的,其他人员未能参与其中,甚至有些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仅没有保护好犯罪现场,还可能不小心会破坏犯罪现场。
犯罪现场保护知识
![犯罪现场保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c0df852f01dc281e53af0dd.png)
保安员犯罪现场保护知识物管培训本文提要:现场保护是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必要前提。
因为犯罪现场是识别犯罪、获取罪证和研究犯罪活动过程最直接最实际的场所。
犯罪现场保护保安员该做什么?——保安员执勤技能[犯罪现场保护]知识专题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进行犯罪的地点和留有犯罪痕迹物证的有关场所。
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地点叫作案地点,如人被害地点、财物引起现场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这是犯罪现场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说与犯罪活动有关的时间、空间、人、物、事的总和就是犯罪现场。
一、保安员保护现场的任务现场保护是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必要前提。
因为犯罪现场是识别犯罪、获取罪证和研究犯罪活动过程最直接最实际的场所。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保安员现场保护的具体任务是:(一)案件发生后,发案单位的领导应立即布置人员保护好现场,使之保持原始状态,并了解发案前后的有关情况,用最快的方法,及时报告公安保卫部门。
(二)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护秩序,不许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现场的人员亦不得无故进入, 更不准触摸、移动现场上的任何物品。
在现场痕迹物品易遭破坏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加以保护。
(三)果断处理突然情况。
如遇有人命危急或爆炸、纵火的现场,首先应采取抢救人命、抢救财物、扑灭火灾、排除险情等措施。
同时,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使现场少受破坏,尽可能记明现场的原始面貌和变化情况。
如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应立即通知或扭送公安机关,对重大嫌疑人要布置专人监视。
无论是对罪犯或已监视的嫌疑人均应提高警惕,以防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二、犯罪现场的保护措施(一)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
一般可在房子周围、门窗或重要通道的适当位置,布置专人看守,不准他人进入。
如果是宿舍、办公室或营业单位,应劝事主暂时离开,等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听从公安人员的指挥。
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
![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74571d7ad51f01dc281f137.png)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3.水中的尸体(尸块)
静水中尽可能保持原状,活水中稳定或打捞上岸。 可以用洁净的纺织品在水下兜住尸体后将其兜上岸。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4.火场中尸体
如果房屋没有倒塌的危险,火势已被扑灭,可就地保护。 反之,则应用纺织品将尸体兜出火场。
手机
电子信号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4
保护方法 警戒法 标记法 遮盖法 转移法 提取法
搬运尸体前应对尸体的手、脚、加以重点保护。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先确定在现场发现的人员是否死亡。 未死亡者进行急救,死亡者保持原样。 特殊情况下对尸体采取保护措施。
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是指侦查人员、基层公安保卫人员 以及社会单位、公民依法对可疑犯罪现场实施警 戒、封锁,以保护其发生、发现时状态及勘查状 态的行为。
保护现场工作
现场勘查工作 刑事侦查工作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主体既可以是单 位,也可以是个人。 保护现场是一种封闭行为。 保护现场贯穿于现场勘查全过程。 保护现场,既有社会行为,也有侦查行为
八、现场保护步骤
5. 基层民警在现 场核实情况时, 不可随意进入 现场中心,重 大案件现场如 已知“110”、 “120”已经 进入现场,基 层民警就不要 再进入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6. 因抢救伤员、 保护物证、核 实手机、银行 存折是否丢失、 或其它紧急情 况,必须先期 进入现场的, 进入时要戴好 鞋套、手套, 尽量不触动现 场上的痕迹、 物品和尸体, 核实情况之后, 立即退出。
计算机犯罪现场
![计算机犯罪现场](https://img.taocdn.com/s3/m/88abddef69dc5022aaea00b5.png)
h
7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总之,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案发后机器内的文
件、程序和形成日期不变,保证没有新写入或删除 的数据,以备现场勘查和日后调查分析。
h
8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二、特殊现场的保护问题
➢火灾后的计算机现场保护问题 ➢水浸后的计算机现场保护问题 ➢系统遭受侵害后,不能停止运行的情况处理 ➢系统正在遭受侵害情况的处理 ➢非标准系统的保护问题
施保护?
h
16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原则
一、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目的和任务: 发现案件的侦查线索; 定位和排查嫌疑人; 发现证明犯罪的具体事实; 取得合法有效的法庭证据。
h
17
第三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和原则
二、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的原则
勘查现场的第一原则是尊重事实;
(对于勘查的结果,无论是否有利于公安部门的工作开 展,我们都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对于某些较为敏感的案件,要邀请至少一位了 解计算机知识的人,在勘查和取证的过程中做见证 人,但切记在勘查过程中,不能参与任何意见!
h
21
第四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方法
二、勘查工具的准备
软件:操作系统软件及启动盘、专用工具软件 (包括数据恢复软件、诊断软件和清除病毒软件、 密码识别软件、易失数据提取软件等);
第二节 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
➢ 系统正在遭受侵害怎么办?
如发现系统正在删除文件、格式化、上
传文件、系统自毁或进行其他危险活动,应视情断
开网络连接、关机或切断电源。
如发现计算机的数据正在遭受窃取、篡
改,应断开网络连接或关机。
如没有软关机的权限或者使用软关机可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
![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92c3ec7e21af45b207a85f.png)
(三)犯罪现场中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
保
保护痕迹、物证的主体有哪些?
护
的
所有可能接触现场的人员
方 法
保护犯罪痕迹、物证是现场保护 的核心
1、对痕迹、物证的基本保护方法
(1)标示保护 (2)记录保护 (3)遮盖保护 (4)转移保护
2、勘查中对痕迹、物证的保护
进尽现量场避戴免手反套复多、次鞋进套入。现场 严每禁种使痕用迹现物场证内 必的须任单何独物收品集和包装 严对禁接在触现过场痕内迹吸 物烟证、的吐人痰员、进梳行头登等记 移现动场触物动证物的品交时 接选过择程非必常须规进着行力登点记 非其法他医相不关得注随意意 问改题变尸体的姿势
(四)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保
1、吊挂着的人体的保护
护
的
为什么不提“吊挂着的尸体”?
方 法
抢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系绳点 2、缢绳绳结 3、蹬踩物
(四)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保 2、处于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尸体保护 护
的
处于室外高温环境下尸体的保护
方
处于室外低温环境下尸体的保护
法
(四)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的
方
法
(二)重大案件现场的特殊保护方法
保
护
通常将现场进行三层保护
的 一区 核
方 法
般域 心 保保 保 护护 护
区区 区
一限(般制视性车情区 现现核只验许保辆设域 场场心 人有 进护和立性 指勘保 员现 入区无新保 挥查场护 才设关闻护 部工勘区 准立人中区 ,作检员心设 协。查进)立 调点入。,
(一)犯罪现场的一般保护方法
保
护
(二)重大案件现场的特殊保护方法
第二单元 犯罪现场保护
![第二单元 犯罪现场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a568b2783c4bb4cf6ecd108.png)
现场保护时注意要点
核实情况,迅速报案,划定保护区范围,封锁现场; 对刑事发案现场应采取动态保护措施; 不要在现场上吸烟、吃零食等; 不要随意触摸现场上的物品; 不要在现场上询问当事人、证人等; 注意发现关联现场; 严格保守现场秘密;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一)保护现场的警戒措施
设置“人墙”。 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封锁交通道口,指挥现场交通。 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
八、现场保护步骤
5. 基层民警在现 场核实情况时, 不可随意进入 现场中心,重 大案件现场如 已知“110”、 “120”已经 进入现场,基 层民警就不要 再进入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6. 因抢救伤员、 保护物证、核 实手机、银行 存折是否丢失、 或其它紧急情 况,必须先期 进入现场的, 进入时要戴好 鞋套、手套, 尽量不触动现 场上的痕迹、 物品和尸体, 核实情况之后, 立即退出。
警戒现场时的同步工作
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 禁止外人闯入保护区。 圈养或赶走家禽、牲畜。 设置现场接待站。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二)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
范围较大的现场 范围较小的现场 有道路通过的现场 发生在住户院内空地上的现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三)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
单门独院的室内现场 楼群内某个办公室或住户的室内现场 其他范围较小的室内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3. 对八类刑事案 件和重大盗窃 案,基层民警 应当根据案件 具体情况封闭 出入口,划出 一定保护范围, 设置警戒线和 告示牌,禁止 无关人员进入 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4. 基层民警到达 现场后,应抓 紧时间进行调 查访问,搜集 发案前后的各 种情况,并及 时登记在场的 有关证人。调 查访问地点不 能设在现场内 部,而应选择 在邻里或距现 场不远的安全 区域。
犯罪现场保护 PPT
![犯罪现场保护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394c28cc175527072208f6.png)
四、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
(一)记录到场时间,核查犯罪现场情况 (二)合理划定现场保护的范围,布置警戒 (三)抓紧发案不久的有利时机,了解现场的初步 情况 (四)记录知情人,监控犯罪嫌疑难 ,保护痕迹物 证 (五)指挥员临场后,应及时、客观、全面汇报。
1、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发现人、报案 人的情况; 2、抵达现场的时间及现场当时的状况,进入现场 的人员名单; 3、现场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4、现场已采取的紧急情况和结果; 5、重要知情人的登记情况,知情人的名单; 6、与案件有关情报信息的收集情况; 7、其他应当汇报的情况。
(四)保守犯罪现场及现场勘查工作秘密,防止意 外事故的发生 对犯罪现场及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进行 有效的保护,可以控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如毁 灭证据、转移赃物、逃跑、自杀、报复等)和保 全证据,防止对现场上相关情节的泄露,甄别犯 罪嫌疑人的口供,防止串供。
三、犯罪现场保护的原则 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除抢救伤员,保护物 证等紧急情况外,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 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处理紧急情况时,应当尽 可能避免破坏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注意保 护公民生命安全,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公私财产损 失。
五、破坏犯罪现场的主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勘查的犯罪现场有80%受到各 种因素的破坏。 (一)客观因素:天气变化因素、地理环境因素、 物质固有属性因素。 (二)人为因素:救人排险、抓捕犯罪嫌疑人、犯 罪嫌疑人及其相关人员、被害人及其相关人员、 群众或闲散人员、侦查员及相关人员。
第二节 犯罪现场保护的方法
(一)坚持犯罪现场准入的原则
除救人、排险外,必须防止不必要人员或非 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现场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坚持痕迹、物证保护的紧急与必要原 则
犯罪现场勘查之欧阳主创编
![犯罪现场勘查之欧阳主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5dbb248e561252d381eb6e32.png)
犯罪现场勘查第一章犯罪现场1.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2.犯罪现场的构成⑴、时间、空间要素,基本要素;⑵、犯罪行为要素,本质要素;⑶、物质变化要素:3、犯罪现场的特点:现场形态的暴露性与因果联系的隐蔽性;犯罪现场的整体性与形成过程的阶段性;同类现场的共同性与个案现场的特殊性。
4、犯罪现场的分类⑴、根据犯罪现场形成后有无变动:原始现场、变动现场;⑵、根据现场在案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体现场、关联现场;⑶、根据现场的真伪性质及其伪装程度:伪装现场、伪造现场;(附:两种现场本质区别:有无犯罪行为的存在。
)⑷、静态现场、动态现场;⑸、根据犯罪现场所处空间是否具有封闭性:室内现场、室外现场;⑹、根据犯罪现场以及遗留痕迹、物证所在处所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围观现场。
第二章现场保护1、现场保护:指在案件发生后,为了维护犯罪现场的秩序与安全,使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免遭破坏,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保卫人员在犯罪现场及周围实施封锁、警戒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的总称。
2、现场保护中的紧急措施:⑴、急救人命;⑵、扑灭火险;⑶、制止犯罪;⑷、排除障碍。
3、现场保护的任务:⑴、核实情况,迅速上报;⑵、划定范围,布置警戒;⑶、采取紧急措施;⑷、收集对案件的反映;⑸、对侦查人员的汇报;⑹、收集周围人员情况信息。
4、现场保护的方法:⑴、痕迹物品的保护:标示法、记录法、遮盖法、转移法、板桥法、提取法。
⑵、水中尸体的保护:静水无需打捞;有冲走危险应固定或打捞上岸后遮盖保护。
⑶、火场尸体的保护:尸体有被烧毁或被倒塌的砖石覆盖危险,应设法将尸体移出火场保存。
⑷、吊挂尸体的保护:剪断绳索要点有二:①、下面有人托住;②避开绳结及身体接触的部位剪断5、现场保护的意义:⑴、有利于查明现场内发生的犯罪行为;⑵、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⑶、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6、现场保护的原则:⑴、迅速及时;⑵、救助优先;⑶、尽可能保持现场原始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保护现场的意义
有利于查明现场内发生的犯罪行为 有利于收集犯罪证据和发现侦查线索 有利于保守现场勘查工作的秘密
死案 新发案件
三、保护现场的原则
迅速及时的原则。 紧急情况优先处置原则。 尽量保持现场原始状态的原则
四、现场保护分类
静 态 现 场 保 护 动 态 现 场 保 护 指的是被动的进行现场保护。发了案, 赶赴发案现场,证实有案发生,打电话 报告,等着技术部门出勘现场。
第二单元 犯罪现场保护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是指侦查人员、基层公安保卫人员 以及社会单位、公民依法对可疑犯罪现场实施警 戒、封锁,以保护其发生、发现时状态及勘查状 态的行为。
保护现场工作
现场勘查工作 刑事侦查工作
一、保护现场的概念
保护现场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主体既可以是单 位,也可以是个人。 保护现场是一种封闭行为。 保护现场贯穿于现场勘查全过程。 保护现场,既有社会行为,也有侦查行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4
保护方法 警戒法 标记法 遮盖法 转移法 提取法
搬运尸体前应对尸体的手、脚、加以重点保护。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先确定在现场发现的人员是否死亡。 未死亡者进行急救,死亡者保持原样。 特殊情况下对尸体采取保护措施。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现场保护时注意要点
核实情况,迅速报案,划定保护区范围,封锁现场; 对刑事发案现场应采取动态保护措施; 不要在现场上吸烟、吃零食等; 不要随意触摸现场上的物品; 不要在现场上询问当事人、证人等; 注意发现关联现场; 严格保守现场秘密;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一)保护现场的警戒措施
设置“人墙”。 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封锁交通道口,指挥现场交通。 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
警戒现场时的同步工作
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 禁止外人闯入保护区。 圈养或赶走家禽、牲畜。 设置现场接待站。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二)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
范围较大的现场 范围较小的现场 有道路通过的现场 发生在住户院内空地上的现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三)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
单门独院的室内现场 楼群内某个办公室或住户的室内现场 其他范围较小的室内现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5.旷野山林中的尸体(尸块)
应由专人看护,以免尸体遭到野兽的破坏。
七、现场勘查人员的自身保护
勘验、检查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可以视案 情部署武装警戒,防止造成新的危害后果。 对涉爆、涉枪、放火、中毒、放射性物质、 传染性疾病、危险场所等可能危害勘验、 检查人身安全的,应当先排除险情。 执行现场勘验、检查任务的人员,应当使 用相应的个人防护装置,佩带帽子或者头 套、手套、鞋套等。 个人的其他保护措施。
八、现场保护步骤
9.基层民警不能 自行勘验现场, 尤其是八类刑 事案件,不能 随意进入现场, 不能在技术人 员到达现场之 前触摸或提取 现场任何痕迹、 物证。更不能 自行采取现场 实验等行为。
八、现场保护步骤
10.技术人员达到 现场后,基层 民警要向其提 供发现案件和 现场保护、现 场变动等情况。 在技术人员勘 查现场时,基 层民警不得撤 离现场保护岗 位,直到现场 勘验、检查结 束。
生物 物证
• 工具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2
需要保护的生物物证范围
血迹 精斑
生物物证
唾液斑
人体组织
汗斑
唾液斑
汗 斑 分 泌 物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3
需要保护的电子物证范围
电脑 /磁/光盘 磁卡
电子物证
手机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信号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八、现场保护步骤
7. 在抢救受伤人员 时,要特别注意 查看(或拍照固 定)受伤人员的 位置、姿势及衣 服上的血迹、泥 土等痕迹物证。 在灭火、排险时, 要尽力减少现场 的变动和破坏, 对发生变动、破 坏的情况,要认 真记录。
八、现场保护步骤
8. 外围现场发现的 可疑痕迹、物证、 现场保护人员不 要随意触摸,要 通知技术人员进 行处理。对可能 因自然或人为因 素破坏的痕迹物 证,要采用洁净 的遮盖物加以遮 盖或扩大警戒范 围等相应的保护 措施加以保护。
八、现场保护步骤
5. 基层民警在现 场核实情况时, 不可随意进入 现场中心,重 大案件现场如 已知“110”、 “120”已经 进入现场,基 层民警就不要 再进入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6. 因抢救伤员、 保护物证、核 实手机、银行 存折是否丢失、 或其它紧急情 况,必须先期 进入现场的, 进入时要戴好 鞋套、手套, 尽量不触动现 场上的痕迹、 物品和尸体, 核实情况之后, 立即退出。
生还者 接待中心
伤者处理组
流动医疗队
救护车 登车处
新闻界 接待处
现场指挥部
消防 流动指挥部
救护车 控制站
出
入 其它车辆 遇事者亲友接待中心
出
入
只准紧急 车辆出入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五)现场痕迹、物品的保护方法
1
需要保护的痕迹物品范围
• 手印 传统痕 迹物品
传统 痕迹 物品
• 鞋印
电子 物证
痕迹 物品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3.水中的尸体(尸块)
静水中尽可能保持原状,活水中稳定或打捞上岸。 可以用洁净的纺织品在水下兜住尸体后将其兜上岸。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4.火场中尸体
如果房屋没有倒塌的危险,火势已被扑灭,可就地保护。 反之,则应用纺织品将尸体兜出火场。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四)重特大案件现场的特殊保护方法
通常的做法是将现场分为三层保护。 核心保护区 区域保护区 一般性保护区
第三层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 第二层保护区 (区域性保护区) 第一层保护区(一般性保护区)
现场保护概览
封锁线
封锁线 区域保护区
核心封锁区
车辆调 配处
火灾现场
临时停尸处
封锁区 接待处
1.吊挂着的人体
1.系绳点
2.缢绳绳结 3.蹬踩物
六、保护现场的方法
(六)犯罪现场中尸体的保护方法
2.处于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尸体(尸块)
在夏季在室外发现处于阳光直射下的尸体后,应用洁净的遮 盖物将尸体盖住,以免加速腐败。 在冬季野外发现的尸体不要将其移入室内,应就地进行保护。 下雨、下雪等天气变化时,民警应用塑料布等洁净的防雨材 料加以遮盖。
八、现场保护步骤
3. 对八类刑事案 件和重大盗窃 案,基层民警 应当根据案件 具体情况封闭 出入口,划出 一定保护范围, 设置警戒线和 告示牌,禁止 无关人员进入 现场。
八、现场保护步骤
4. 基层民警到达 现场后,应抓 紧时间进行调 查访问,搜集 发案前后的各 种情况,并及 时登记在场的 有关证人。调 查访问地点不 能设在现场内 部,而应选择 在邻里或距现 场不远的安全 区域。
现 场 保 护
主动的对发案现场进行保护。当案件发 生了,积极主动的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 访问,对现场上易消失和易破坏的痕迹 物品等进行保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和紧急措施。
五、保护现场的任务
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封锁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收集对案件的反映,登记在场的证人 向侦查人员汇报有关情况 在现场勘查指挥员统一领导下,继续 搞好现场保护工作,直至勘查完毕。
八、现场保护步骤
1. 案发地公安机关 基层民警接到群 众报案的同时要 主动提醒事主, 保护好现场,并 迅速派员赶赴现 场,由基层民警、 协警员对现场进 行规范保护。
八、现场保护步骤
2. 如接报为严重 暴力犯罪,基 层民警在接警 后应立即上报, 不能按部就班 地先去现场, 核实后再上报, 以便上级部门 抓住有利战机, 进行及时处置。
八、现场保护步骤
11.不能在短期完 成现场勘验、 检查的,基层 民警应当对整 个现场或者部 分现场继续予 以保护。对长 期封闭的重大 刑事案件现场, 任何人不经批 准,不能随意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