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文学与环境我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研究
文学与环境我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研究文学与环境:我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生态文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种与环境关系密切相关的文学流派,它既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本文中,我将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兴起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中的重要作品和主题。
一、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兴起在中国,生态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愈发凸显。
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并表达对环境的担忧。
这种担忧催生了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兴起。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些作家开始以环境为题材创作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揭示和思考,意图唤起读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然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才迈入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位作家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陈丹青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莫言的《蛙》。
这两部作品以极其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中华大地上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开始注意到生态问题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同时也唤起大众对生态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1. 陈丹青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海洋为视角,通过描绘渔民、潜水员和海洋生物的故事,深情地呈现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脆弱。
2. 莫言的《蛙》,通过一个智障男子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农村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作品中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3. 余华的《活着》,虽然不是专门以环境问题为主题,但通过描绘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反映出了乡村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与文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4. 韩少功的《黄金时代》和《动物凶猛》等作品,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揭示了城市环境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读者在欢乐中反思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21生态批评的内涵及其研究综述范文3
2021生态批评的内涵及其研究综述范文 近30年来,我一直在从事生态批评领域的研究工作。
“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定义最早是由纽约州立大学的威廉·吕克特(WilliamRueckert)教授于1978年提出。
该领域还有一些广为人知的定义,如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的彻瑞尔·格罗特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教授认为,生态批评是“关于文学与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研究”①。
人们可能已有如此的认识,文学批评家们往往通过文学来审视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审视社会关系、政治局势,以及文学人物或作者本人的内心经历。
在20世纪60、70和80年代,一些学者注意到环境危机、污染问题、人口过剩、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以及其他有关物质环境的问题。
他们开始思考,能否用文学和其他文化文本来帮助理解,身处与自然联系中的人类为何要如此行事,生态批评这一领域就此产生。
格罗特费尔蒂1996年出版的《生态批评读本》(TheEcocriticism Reader)所做的序言中发表的定义,就表达了这样的关注,即我们之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形式的文本,并不仅仅为了考察人类社会环境,还为了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由戴维·梅泽尔(DavidMazel)于2000年在《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 Literary Environmentalism)提出,认为生态批评是研究“仿佛地球很重要”的文学。
②当然,这个定义有些玩笑性质,因为地球显然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文学研究者或作家来说都是如此。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所有学者、所有思想家和所有艺术家都需要在这个更广阔的语境中,逐渐理解我们的生命和工作的重要性。
我自己曾在1999年前后给生态批评下过一个定义,可参见美国现代语言学会会刊(PMLA)和劳伦斯·库珀(LaurenceCoupe)主编的英国生态批评论文集《绿色研究读本》(The Green Studies Read-er)。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它们以文学为媒介,通过艺术的手法揭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本文首先将对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接着,从多个角度阐述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包括它们对于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分析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的独特地位,以及它们对于推动文学创新、拓展文学主题、丰富文学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本文旨在唤起更多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文也期望为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文学的价值生态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
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文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生态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常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从而引导读者反思自身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生态文学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功能。
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描绘和剖析,生态文学作品能够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使人们从社会层面去思考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学还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和赞美,生态文学作品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
生态文学还具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
它融合了文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普遍关注,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也逐渐兴起。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通过生态批评的视角,研究者尝试从环境伦理、环境意识、自然形象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关注环境伦理问题。
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基本道德原则,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传递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的媒介,应当为儿童灌输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通过分析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者可以揭示出作品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对儿童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其次,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关注环境意识的培养。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而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重要阅读素材,有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环境意识的研究,可以分析作品如何通过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等手法激发儿童对环境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从而在儿童中形成环保意识。
另外,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还关注自然形象的描绘。
自然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自然形象的描绘,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丰富,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向往与保护。
在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自然形象和描写手法可以为儿童提供真实、鲜活的自然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情感与情绪。
此外,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还关注作品的社会批评意义。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关注环境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鼓励儿童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批评意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社会批评信息,呼吁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
当代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文学逐渐成为本世纪以来文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话题的背景下,生态批评也逐渐崛起,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生态批评在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及影响。
一、生态批评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起源及渊源生态批评在国内学界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是来自于西方的相关研究。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学术界也开始逐渐关注到生态批评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本土化的生态批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物质空间和时间的看重,也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本土生态资源。
从《诗经》中多次出现的「采薇」、「蒹葭」等自然景象,到唐诗宋词中的山水田园,中国文学中的「自然意象」几乎无所不在。
因此,在中国的生态批评研究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寻找与中国文学有关的生态主题和其表现形式,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二、生态批评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示生态批评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与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类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
生态批评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时,尤其关注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探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生态批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学中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它较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更有针对性、更科学且富有进取性。
在生态批评的视角下,我们不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文学作品,更能够更准确地捕捉文学作品里包含的生态信息和生态主题,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内涵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也开始逐渐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有些作品不仅反映出当前社会发展的生态问题,更涉及到对未来生态环境的预判和探讨。
生态批评的引入,使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扩展。
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
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作者:汪树东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6期摘要:探现代文明暗含着巨大的反文明力量,从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立场批判现代文明是意义深远之举。
从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经历了沉寂期、萌发期、发展期、高潮期等发展阶段。
它对现代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欲望化、标准化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反生态等核心特质展开了全方位的反思。
它以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为关注核心,尤其注意汲取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边远地区乃至农村地区民间文化资源,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独到而犀利。
从整体上看,在徐刚、于坚、李存葆、韩少功、张炜等作家推动下,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接续上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文明批判传统,对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和敦促国人生态意识的确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意识;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批判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6.027当代文学发生发展于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浪潮中,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一直是不言自明的正面主题,但当现代文明的负面因素渐渐显露,批判也就接踵而至。
当然,现代文明的负面因素是多重的,例如对传统文明的破坏,对道德伦理的摧毁,对大自然全面的摧残等等,因此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立场也颇不一样,在生态意识、生态文明立场上来考察现代文明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全面破坏,以及对人性和文明发展方向的颇成问题的设定,具有根本的意义。
本文要考察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的发展状况,批判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意义和局限。
一、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批判发展阶段对生态意识的认识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而言都是渐进的过程,虽然到了21世纪初,部分作家已经确立了鲜明的生态意识,以之为根据的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意识也渐趋成熟,但发展过程艰难曲折。
(一)沉寂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革命意识形态主宰了中国大陆。
文学批评范文_建设中国的生态文艺批评
《文学批评范文_建设中国的生态文艺批评》摘要:彭松乔近年来在中国文艺生态批评学领域耕耘多年,成果颇丰,影响越来越广,《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就是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文艺生态批评学思考的结晶,《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选取当前非常热门的生态美学及其实践形态生态文艺批评作为论说对象,集中探讨了生态美学的核心概念――生态美的内涵与外延,它既没有简单地套用西方的生态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化现象,也没有停留在推介西方生态批评观念的层面,而是将西方生态理论与中国的生态现实和生态思想融为一体了生态文艺批评在当前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虽然借鉴了西方的生态文艺批评思想,但不完全是模仿。
因为西方的生态文艺批评是对已然发生的人类生态灾难的反思,而中国的生态文艺批评则既是对已然在中国发生的人类生态灾难的批判,也是对可能在中国发生的人类生态灾难的预警。
因此,大力建设中国的生态文艺批评具有特别的价值。
彭松乔近年来在中国文艺生态批评学领域耕耘多年,成果颇丰,影响越来越广,《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就是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文艺生态批评学思考的结晶。
《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选取当前非常热门的生态美学及其实践形态生态文艺批评作为论说对象,集中探讨了生态美学的核心概念――生态美的内涵与外延。
这是一部既有理论建构也有批评实践的颇有特色的美学专著。
首先,它具有可贵的问题意识。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的急剧扩张,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
从自然生态危机到社会生态病象,从文化生态症候到精神生态警示,严酷的生态现实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根基。
正是在这一现实语境下,生态美理论及其实践形态生态批评呼应时代的需要适时地出场了,它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人文领域里的必然表现。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生态批评这股潮流产生时间较晚,同时与西方相比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古老的生态文化背景和多元的生态思想,而后者尤为突出。
生态批评发展特点20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随之而至的生态环境状况的急剧恶化,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扭转的生态代价。
有关学者认为,“如果生态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可预见的将来,全国15亿人口将会沦为生态难民。
”可以说,中国生态批评的直接动因是日益恶化的现实生态。
生态批评作为一股兴起于欧美的批评文论潮流,有其自身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生态批评的兴起及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
面对自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学者们陆续将批评视角投向这里。
1978年,鲁克尔特在《衣阿华评论》当年冬季号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一词,从而标志着生态批评这一文论的诞生。
其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最后向生态中心主义过渡。
”美国批评家斯莱梅克曾这样惊叹生态批评如此迅速地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
‘生态文’(ecolist)和‘生态批’(ecocrit)这两个新词根在期刊、学术出版物、学术会议、学术项目以及无数的专题研究、论文里大量出现,有如洪水泛滥。
”在中国,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学者最早以生态美学为题发表的专文是1994年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与佘正荣的《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呈现两种理论形态,即“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主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探讨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
”迄今为止,国内已出版众多生态批评专著,如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2000年),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2000年)等。
我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代艺术批评是指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评论、评价和研究。
随着我国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当代艺术批评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我国当代艺术批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我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之一是批评观念的缺失。
由于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步较晚,许多批评者对于当代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方法没有形成共识,导致批评观点的碎片化和混乱。
这不利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也限制了当代艺术批评的深入。
我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还表现在批评资源的匮乏。
相比于国外的艺术批评研究,我国当代艺术批评受到一些制度和政策的限制,批评资源不够丰富,研究深度和广度有限。
这使得一些优秀的批评者只能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个人博客上发表批评文章,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我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还存在与艺术市场的关系。
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当代艺术批评者开始追求影响力和关注度,导致一些批评文章过于迎合市场需求,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
这使得当代艺术批评变得浅薄和受限,缺乏理论深度和创新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当代艺术批评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以推动其发展和进步。
我们需要加强对当代艺术批评的理论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立一套科学的批评观念和评价方法,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批评体系。
我们需要关注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的艺术批评理论,以丰富和拓宽自身的研究视野。
我们需要加大对当代艺术批评的支持和投入。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批评研究资金和场所,鼓励和支持年轻的批评者和研究者,提高当代艺术批评的专业化和学术化水平。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讨论和研讨会,促进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批评研究的品质和影响力。
我们需要推动当代艺术批评与艺术市场的独立和发展。
批评者应该秉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坚持自己的创新和探索,不被外部因素左右。
艺术市场也需要提供更多多元化的艺术产品和价值观,给予当代艺术批评更大的空间和支持。
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的我 国生态批评 研 究致 力 于对起 源 于西方 的 生态批 评进 行 全 面辩证 的研 究。 同时 , 国 学者也 意识 到发 展 我 具有 中国特 色的 生 态批 评 思想 的重要性 , 尝试在 中西方 比较视 野 中积 极拓 展 生 态批评 的研 究视 阂 。 当前 并 生 态批 评研 究能 够为我 国新 时期 立足 于生 态视 角的 文 艺学与 美 学研 究提供 可资借 鉴 的思 想资 源 。 在更 广 阔 的意 义上 , 前 生 态批评 研 究 可以服务 于我 国 " 建设 生 态型 文 明社会 的 目标 。 3 - " 3前 - 关键 词 : 态批评 ; 态文 艺 学 ; 想交 流 生 生 思
当前生态批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生态批评产生的动因。生 态批评的产生决非偶然 ,它与当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的时代背 景密切相关。 早在 2 世纪 5 O 0年代 , 西方社会的一些人文学科就 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极大 的关注பைடு நூலகம், : 许逐渐树立起本学 科的生态责任意识 , 进而完成学科 自身的 “ 绿色化” 转变 。文学 研究领域的 “ 绿色化” 转变虽然相对滞后 , 但也逐渐形成本学科
明确地 加入 到人 文 学科 的生 态思 想运 动 当 中。生 态批 评 正 是在
进行梳理 , 总结与分析生态批评所遵循的思想原则 , 发掘生态
批 评 的深层 思 想 内涵 , 生态 批 评 思想 呈 现 在一 种 清 晰 的思 考 使
当代面临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 中、 在生态责任意识的驱使下逐
思 考 , 种 新 的 文学 批 评 方 法 最终 被 定 名 为 “ 态 批 评 ”:近 这 生
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述评
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述评覃新菊2013-3-27 15:41:41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第93~97页【作者简介】覃新菊,吉首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湖南吉首416000)【内容提要】通过对近三年来发表的约10本专著、40篇论文的收集与整理,从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生态文学的文本研究与生态美学的观念更新三方面对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期望从事生态文艺学研究的同仁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更加自觉、更加系统的把我国生态文艺学的研究推向世界。
【关键词】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生态文学的文本研究/生态美学的观念更新自2002年7月《文艺报》刊发张虎升、朱建东《生态文艺学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以来,笔者欣喜地看到:与世界同步兴起的生态文艺学研究,在中国“走过了萌发、草创与学理探索的阶段,正在深化、丰富,走向成熟”[1],凭借着中国特色的生态资源与传统生态文化,参与(不再只是倾听)着国际性对话。
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生态文学的文本研究与生态美学的观念更新三方面来分析我国生态文艺学研究现状,以期相关研究者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更加自觉、更加系统的把我国生态文艺学的研究推向世界,使边缘性的努力取得思潮式的成果。
一、生态批评的运作现状鲁枢元从生态哲学、伦理学的立场出发,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批评的10项基本观点[2]。
当时在读者心中产生的整体冲动与模糊憧憬,现在看来是越来越清晰了,其实,前四点属于生态伦理观,中间三点属于精神艺术观,哪怕只有后三点属于生态批评观,其精神的理想主义、艺术内涵的包蕴性、批评方式的多元共存的提出,到如今,仍不失为基本原则。
2002年,他发表《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3],认为在“生态学”与“文艺学”两个学科系统之间,存在着“现象的类似”、“逻辑的相通”、“表述的互证”,生态学的原理有可能转换为文艺学的原理,生态文艺学的学科依据是牢靠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富有浪漫情怀的鲁教授已逐渐拉紧了漂浮于高空的生态批评这只风筝在那地面上(由“生物学知识系统”拧成)的线,沉潜到学理上的研究了,“借鉴生态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机性、开放性”,使生态批评“努力推进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在一个统一的地球生物圈内的互动”。
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中外文学文化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邓平(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湖南吉首416000)摘要:文学生态批评不是一种纯文学批评,而是一种将生态哲学中和谐的观念引入到文学研究的一种现代批评理路。
文学生态批评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与引进为国内文学批评开辟了新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
该文首先梳理国内外文学生态批评的发展,然后对文学生态批评进行界定,最后探讨其贡献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文学生态批评;界定;贡献;发展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5)22-0170-02Research Review on Literary Ecocriticism DENG Ping(Applied English Department,Xiangxi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shou 416000,China)Abstract:Literary ecocriticism is not a pure literary criticism,but a modern criticism concep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ecological harmony philosophy in literary study.The rise of literary ecocriticism in western countries opened up a new field for the domes-tic literary criticism,setting off a boom.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ecocriticism,this paper intends to give a reasonable com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ecocriticism and then explore its definition,finally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and the trend in the future.Key words:literary ecocriticism;definition;contribution;development 早期的文学生态批评经常被单纯地认为是将文学批评与生态学这门自然学科相结合的批评方法。
国内“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述评摇鄢摇收稿日期院圆园圆园原园远原员缘基金项目院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渊早曾赠择圆园员怨员愿园冤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野米兰窑昆德拉小说中的生态思想研究冶渊圆园圆园运在砸员员冤作者简介院赵谦渊员怨愿圆要冤袁男袁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外语系副教授袁研究方向院外国文学遥赵摇谦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外语系袁安徽芜湖圆源员园园圆冤摘摇要院梳理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中的论文尧专著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袁该领域研究呈现整体水平较高尧区域研究不均衡尧综述类文献陈旧和重复研究过多四大特征遥通过对前期研究的总结袁预测今后研究可能出现的三大趋势院跨学科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主流方向袁宏观理论研究将继续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袁对国内外研究述评的综述类文献将不断增多遥关键词院国内曰摇生态批评曰摇成果梳理曰摇特点分析曰摇趋势预测中图分类号院陨圆园远援苑摇摇摇文献标识码院粤摇摇摇文章编号院员远苑源原园圆怨苑渊圆园圆员冤园圆原园员园园原园苑自圆园世纪中期起袁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遥在此背景下袁美国学者密克尔于圆园世纪苑园年代提出野文学的生态学冶概念袁由此逐渐形成生态批评这一新的文艺研究视阈遥在国外思潮的影响下袁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态批评研究遥自圆员世纪初开始袁一大批研究者相继加入生态批评研究的队伍之中袁他们发表数千篇论文袁出版员园余部专著袁成功获批圆园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袁逐步成为世界生态批评研究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遥本文拟统计梳理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的论文尧专著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袁在分析总结前期研究特点的基础上袁理性预测今后的研究趋势袁期待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启示遥一尧论文成果纵览根据知网数据库的检索袁截至圆园圆园年远月源日袁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发表的中文文献总量为源园园源篇袁其中包括期刊论文圆愿远猿篇尧硕士学位论文愿员猿篇尧博士学位论文怨园篇尧国内外会议论文员圆猿篇尧学术辑刊苑猿篇尧报纸文献猿员篇和年鉴员员篇遥梳理上述文献成果发现袁国内的生态批评研究发端于圆园园圆年遥该年袁学者王诺发表论文叶生态批评院发展与渊源曳咱员暂袁拉开该领域研究的帷幕遥此后缘年袁部分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批评研究袁但年度发文总量皆不足百篇遥圆园园苑要圆园员缘年袁国内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袁其中圆园员圆和圆园员缘年发文量均突破猿愿园篇遥圆园员远年后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热度有所下降袁发文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遥在国内的研究者中袁发文员远篇以上的学者有缘位渊见表员冤袁分别是胡志红尧韦清琦尧王诺尧刘文良和付文中袁他们是国内生态批评研究者中的杰出代表遥此外袁发文量超过员园篇的研究者有员怨人袁他们大多数也是该领域的精英遥第圆员卷第圆期摇摇摇摇摇摇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圆园圆员年源月灾燥造援圆员晕燥援圆允韵哉砸晕粤蕴韵云悦匀韵晕郧匝陨晕郧允陨粤韵栽韵晕郧哉晕陨灾耘砸杂陨栽再渊杂燥糟蚤葬造杂糟蚤藻灶糟藻泽耘凿蚤贼蚤燥灶冤粤责则援袁圆园圆员从研究机构来看袁发文量排名靠前的院校分别是苏州大学尧山东大学尧厦门大学尧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渊见表圆冤遥排名前缘的院校除山东师范大学外袁其余源所皆为国内野双一流冶重点建设高校遥此外袁江苏和山东各有圆所院校进入榜单袁折射出两个省份在该领域研究中的优势地位遥表猿为国内刊登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数量的期刊排名遥从表猿我们可以看出袁排在前缘的分别是叶青年文学家曳叶电影文学曳叶海外英语曳叶作家曳以及叶外国文学研究曳遥其中袁叶电影文学曳叶作家曳和叶外国文学研究曳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遥尤其是叶外国文学研究曳曾入选国际著名的粤驭匀悦陨袁同时连续入选南京大学悦杂杂悦陨来源期刊袁是学界公认的权威期刊遥此外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权威期刊叶当代外国文学曳刊载了猿园篇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的研究论文袁表明该刊编委们对生态批评研究的关注遥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袁表源统计了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发表的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缘篇文献遥其中袁王诺发表于叶文艺研究曳的叶生态批评院发展与渊源曳被引达到源缘源次袁是所有论文中的最高被引文献遥此外袁曾繁仁尧王宁尧朱新福和王岳川发表的论文在被引频次排名中分别位列第圆至第缘遥值得一提的是袁所有排名前缘的高被引文献均为宏观的理论评述袁所有论文全部发表于核心期刊遥此外袁根据知网数据库统计袁被引超过员园园次的文献共有员源篇袁超过缘园次的有源圆篇袁超过员园次的多达猿圆缘篇遥表源摇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发表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名渊前缘冤排名作者期刊论文题目渊被引次数辕次冤员王诺叶文艺研究曳生态批评院发展与渊源渊源缘源冤圆曾繁仁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曳生态美学院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咱圆暂渊圆苑远冤猿王宁叶中国翻译曳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院解构与建构咱猿暂渊圆缘愿冤源朱新福叶当代外国文学曳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咱源暂渊圆猿猿冤缘王岳川叶北京大学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曳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咱缘暂渊圆员猿冤摇摇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创新性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价值遥根据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的统计袁历年来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共有怨园篇遥其中袁苏州大学朱新福博士的叶美国生态文学研究曳咱远暂尧山东大学王诺博士的叶欧美生态批评研究曳咱苑暂和四川大学胡志红博士的叶西方生态批评研究曳咱愿暂被引频次位列前猿袁分别被引用员园园次尧愿远次和苑圆次袁是该研究领域所有博士学位论文的优秀代表遥值得补充的是袁猿位博士毕业后继续坚持从事生态批评研究袁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遥就研究视角而言袁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国外生态批评发展思潮梳理尧生态批评重要理论述评尧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诠释尧电影中的生态意蕴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批评的融合等方面来全面研究生态批评遥生态批评发端于美国袁国内不少研究者十分关注西方生态批评发展流变的历程遥如李晓明的叶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曳梳理当代美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脉络袁既肯定其所具备的重大意义袁也指出不足之处咱怨暂遥在叶当代西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新探曳中袁于宝英回顾西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袁从价值取向尧文本转移等视角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咱员园暂遥进入圆员世纪后袁生态批评理论发展迅猛袁领军学者不断涌现遥在此背景下袁国内研究者开始归纳分析国外生态批评学者的思想遥在叶文学与野环境的想象冶要要要论劳伦斯窑布尔生态批评野三部曲冶曳中袁方丽总结了美国权威学者劳伦斯窑布尔野三部曲冶中的生态思想咱员员暂遥潘华琴在叶重归自然之径要要要阿诺德窑柏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研究曳中梳理员园员赵谦院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述评圆园员重庆交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第圆员卷了阿诺德窑柏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关键词袁包括身体化尧环境连续性等咱员圆暂遥同时袁不少学者对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的趋势尧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遥在叶圆员世纪生态批评理论的多元互补曳一文中袁张慧荣分析了新世纪生态批评理论发展中显现出的物质性尧叙事性尧可持续性等多元互补的特征咱员猿暂遥无独有偶袁苏勇在叶生态批评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曳中袁对生态批评的学科定位尧方法论尧文学观等理论问题提出质疑袁为今后该理论的理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咱员源暂遥以生态批评为视阈袁分析阐释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袁是前期成果中占比较大的一类文献遥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窑阿特伍德是中国读者熟知的当代小说家之一袁她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遥陈秋华以生态批评为视阈袁撰写了叶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院表现尧原因和出路曳袁该文以阿特伍德的叶浮现曳叶可以吃的女人曳和叶使女的故事曳为研究对象袁分析猿部小说中揭示的种种生态问题袁继而得出结论院唯有摒弃野人类中心主义冶的错误思想袁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咱员缘暂遥何江胜的叶论掖荒原业的生态思想曳以栽援杂援艾略特的代表作叶荒原曳为例袁剖析作品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和精神生态理念咱员远暂遥随着生态电影的兴起袁不少研究者将生态批评与电影评论融合在一起遥在叶主流大片的话语建构与中国电影的生态命题曳中袁李道新论述了中国主流大片中生态主题的现实意义咱员苑暂遥杨北辰的叶后人类窑后启示录与福利国家要要要生态主义思潮与北欧电影曳从生态批评理论出发袁分析北欧电影折射的生态美学意蕴咱员愿暂遥此外袁部分研究者将生态批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在一起袁建构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遥如在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决定论的生态批评及其启示曳中袁蒋谨慎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技术决定论中生态缺陷的弥补袁从而有利于建构一种与社会进步一致的技术伦理咱员怨暂遥纪秀明和柴文娇在叶论马克思理论对西方生态批评观之伦理修正曳中以中外文本为例袁具体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西方生态观的修正与补充袁从而尝试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生态伦理观咱圆园暂遥在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袁我国生态批评研究取得诸多成果袁为推动世界生态批评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遥二尧专著类成果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至今为止袁国内学者撰写出版与生态批评研究相关的专著共有员园余部遥梳理这些专著发现袁其中绝大多数是对生态批评理论和概念的梳理遥自圆员世纪初开始袁国内部分生态批评学者陆续出版一些理论专著袁其中鲁枢元的叶生态文艺学曳咱圆员暂尧王诺的叶欧美生态文学曳咱圆圆暂尧胡志红的叶西方生态批评研究曳咱圆猿暂等成为生态研究者们必读的经典著作遥圆园员猿年袁陈小红撰写的叶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曳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袁该作以问答的方式袁从定义尧成果尧文本研读和相关研究四个方面梳理文学生态批评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袁如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尧什么是深层生态学尧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咱圆源暂遥同年袁王诺出版专著叶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曳袁解答国内外生态批评研究领域中百余个有争议的论题袁并提出建构一种有中国特色生态批评理论的设想咱圆缘暂遥作为生态文学的发源地袁美国生态批评研究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遥在专著叶美国生态女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曳中袁华媛媛系统研究了圆园世纪怨园年代美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咱圆远暂遥无独有偶袁刘小勤和孙锐于圆园员苑年推出叶员怨尧圆园世纪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曳袁通过追溯员怨和圆园世纪美国生态文学作品的发展概况袁揭示美国生态文学诞生的基础尧背景和哲学渊源咱圆苑暂遥随着生态批评研究的不断深入袁该领域的涉猎维度不断扩展袁诸如城市生态批评等一些新的理论应运而生遥圆园圆园年袁马特的专著叶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研究曳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袁该作从兴起背景尧理论渊源尧核心概念尧研究思路和文本阐释五个维度袁探讨城市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咱圆愿暂遥在专著中袁有不少是以某位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袁分析解读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遥如陈茂林的叶诗意栖居院亨利窑大卫窑梭罗的生态批评曳以生态批评理论为视阈袁全面考察美国作家梭罗生态思想的内涵及其来源咱圆怨暂遥在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窑阿特伍德曳一书中袁袁霞从女性生态主义理论研究阿特伍德作品中女性群体的生存状况咱猿园暂遥曹曦颖的叶诗意地栖居要要要生态批评视角下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研究曳以英国作家托马斯窑哈代苑部野性格与环境冶小说为研究对象袁深入分析其中的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蕴咱猿员暂遥此外在专著成果中袁有少数是对国外生态研究专家理论著作的译介袁如韦清琦的叶走出去思考院入世尧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曳是美国生态批评权威斯科特窑斯洛维克所撰专著的译本咱猿圆暂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级别最高的项目袁获准立项的课题是我国社科领域高水平研究的象征遥纵观历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袁题名含有野生态批评冶的共有圆圆项袁包括一般项目员源项尧青年项目源项和西部项目源项遥其中袁员圆个项目属于中国文学学科袁员园个项目属于外国文学学科遥表缘列出近猿年获批的远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具体信息袁因撰写本文时圆园圆园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尚未公布袁故未列入遥表缘摇近猿年题名包含野生态批评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渊圆园员苑要圆园员怨冤时间顺序主持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渊编号冤员纪秀明西方生态批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阐释与重构研究一般项目渊员怨月宰宰园园怨冤圆黄轶中国当代生态批评研究一般项目渊员怨月在宰员员源冤猿熊芳生态批评视域下后野猿援员员冶日本野赈灾文学冶研究青年项目渊员怨悦宰宰园园苑冤源毕宇嫔认知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朱迪恩窑赖特诗歌研究一般项目渊员愿月宰宰园愿苑冤缘王庆卫中国生态批评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范式建构研究一般项目渊员苑月在宰园苑圆冤远陈茂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研究一般项目渊员苑月宰宰园员愿冤三尧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的特点总结梳理分析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的前期成果袁我们不难发现研究呈现四大特点遥渊一冤整体研究水平较高在知网收录的圆愿远猿篇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中袁发表在北大核心和悦杂杂悦陨渊含扩展版冤来源期刊的共有苑苑源篇袁核心期刊占比超过圆苑豫袁这在文学研究领域并不常见遥根据上文统计袁国内生态批评研究中的高被引文献数量较多袁被引员园次以上的文献多达猿圆缘篇袁折射出该领域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遥众所周知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课题遥根据前文的统计袁截至圆园员怨年袁仅题名包含野生态批评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超过圆园项遥此外袁国内有一批致力于生态批评研究的专家学者袁他们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并出版不少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遥综上所述袁在研究者们共同努力下袁国内的生态批评研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遥渊二冤区域研究不均衡梳理前期研究成果发现袁国内生态批评研究存在区域研究不均衡的特征遥在发文数量排名前员园的机构中袁江苏省有猿所院校袁分别为苏州大学渊怨圆篇冤尧南京师范大学渊苑园篇冤和南京大学渊源缘篇冤袁反映该省在生态批评研究领域的强劲实力遥山东省和四川省紧随其后袁各有圆所院校入选遥此外袁福建尧河南和河北各有员所院校入围袁分别为厦门大学渊苑猿篇冤尧郑州大学渊远园篇冤和河北师范大学渊源圆篇冤遥相较上述地区袁北京尧天津尧湖南等文学研究实力不俗的省市表现不佳袁这些地区尚无机构发文量进入前圆园遥此外袁宁夏尧新疆等省甚至没有任何机构进入排名的前源园遥由此可见袁国内不同地区生态批评研究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遥渊三冤综述类文献陈旧近年来袁国内生态批评研究发展迅猛遥以论文为例袁近员园年来年度发文数量均在圆园园篇以上遥然而笔者发现袁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的综述类文献数量稀少尧数据陈旧遥根据知网检索袁目前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综述类文献仅寥寥数篇袁分别为叶开拓绿色批评的视野要要要当代中国生态批评研究综述曳咱猿猿暂尧叶生态批评在中国院员苑年发展综述曳咱猿源暂尧叶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综述渊员怨苑怨要圆园园愿冤要要要兼论生态文学与批评在中国的演进曳咱猿缘暂和叶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曳咱猿远暂遥上述论文的发表时间都在圆园员园年之前袁论述中涉及的数据太过陈旧袁无法精准反映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全貌遥猿园员赵谦院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述评源园员重庆交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第圆员卷渊四冤重复研究过多在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前期成果中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遥以论文成果为例袁其中有近百篇是对欧美生态批评发展脉络的梳理遥在这些文章中袁研究者们反复评介西方生态批评领域中的部分权威遥又如袁在国内研究者发表的论文中袁以野人类中心主义冶为主题的共有圆愿员篇遥细读这些文献袁我们不难发现袁尽管其中的文字表述迥异袁但传达的内容意旨趋同遥重复研究现象的出现和综述类文献不足有直接关联袁既造成学术资源的浪费袁也限制研究的创新与发展遥四尧国内野生态批评冶研究的趋势展望通过对国内生态批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特点的总结袁可以理性地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遥渊一冤跨学科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未来将不再局限于之前的研究视角袁一些新的跨学科研究将成为热点袁如野命运共同体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视阈遥生态批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着互融关系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袁生态环境问题与各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生态问题是整个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困境遥因此袁将野命运共同体冶置于生态文学的视野袁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论题遥又如袁作为文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阈袁生态批评与创伤叙事学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遥以加拿大作家阿特伍德的作品为例袁其中折射出诸多生态问题袁这些生态问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身心创伤遥研究者可以此为切入点袁分析作品中的生态创伤书写遥此外袁生态批评与伦理学尧语言学尧经济学尧政治学尧建筑学尧地理学尧生物学尧海洋学等诸多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袁甚至与医药学都有结合研究的可能遥相信未来的研究者一定会打破传统视角的限制袁将生态批评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研究遥同时袁不少其他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也会加盟到生态批评研究的队伍中袁由此呈现一种百花齐放尧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遥渊二冤宏观研究将继续受到青睐生态批评领域中的宏观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遥根据上文的统计数据袁在以野生态批评冶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中袁被引频次超过员园园次的文献共有员源篇袁这些高被引文献全部是宏观的理论述评遥被引频次超过缘园次的文献共有源圆篇袁其中仅有猿篇为微观研究袁分别为孙宏的叶掖我的安东尼亚业中的生态境界曳咱猿苑暂渊被引愿员次冤尧陈茂林的叶回归自然袁返璞归真要要要掖呼啸山庄业的生态批评曳咱猿愿暂渊被引缘苑次冤和叶海明威的自然观初探要要要掖老人与海业的生态批评曳咱猿怨暂渊被引缘苑次冤遥由此可见袁相较单一的作品研究袁宏观性的理论述评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袁容易成为高被引文献遥据此判断袁在未来的研究中袁宏观性的理论研究将继续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袁尤其是对生态批评领域中的新兴理论的述评袁将成为今后研究者们竞相引用的野新宠冶遥渊三冤综述类文献将会增多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综述类文献的陈旧与不足袁既导致重复研究现象的出现袁也影响国内与国际研究的接轨遥因此袁未来的研究者可能会加大撰写综述类文献的力度袁定期对国内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述评遥根据百度学术的检索袁截至圆园圆园年远月源日袁以野耘糟燥鄄糟则蚤贼蚤糟蚤泽皂冶为主题的外文文献超过员万篇袁其中源猿怨篇被粤驭匀悦陨索引尧圆缘愿篇被杂杂悦陨索引遥这些文献中有论述充分的经典文献袁如达纳窑菲利普斯的论文叶生态批评袁文学理论与生态真理曳讨论生态批评尧文学理论与生态真理之间的关系袁同时论证生态批判修辞的特点咱源园暂曰在叶美国生态文学的兴起曳一文中袁史蒂文窑哈特曼概述美国以自然生态为题旨的写作传统袁解答美国生态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有争议的论题咱源员暂遥除早期的经典论文外袁国外研究者近年来发表了不少视角新颖的佳作袁如朱丽亚窑欧贝特的叶昆虫学的想象力院托马斯窑金塞拉的昆虫诗曳将托马斯窑金塞拉诗歌生态学研究与昆虫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袁利用昆虫行为来反思人类的关系袁是一篇跨学科研究的佳作咱源圆暂遥笔者相信袁今后的研究者们会更多地关注国外的研究文献袁定期归纳总结袁以推动国内研究的发展遥。
[文学批评,时期,生态]新时期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新时期生态文学批评研究引言:生态文学的核心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文学。
其基础思想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思想,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产物,将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而生态文学批评最早起源于美国,是对人类社会与生态危机之间发展关系的重新考虑。
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创了现代工业文明,长久以来“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思想,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要想摆脱危机,就必须对现有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批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重新审视“人类中心”的片面思想,构建自然与人类在本源上的生态关联,从而实现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起源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最初起源于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
尤其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思想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正确的面对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回避现实生态危机的文化思想进行积极、客观的反驳,促使生态文学批评不断地发展与成熟。
可以说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具有开放性的批评体系,它同时包含了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性质,以当代社会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基础思想,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觉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
总之,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主张以生态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文学研究模式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模式,强调的是生态环境的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有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工业发展造成的重度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人为本,征服自然”的错误思想,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主张人性的解放,将人类视为宇宙的主宰,一切为人类所用,所有的生态资源都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严重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人与自然彻底的分离,从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挖掘和浪费。
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述评(全文)
当代文学批判研究述评AXX:1005-5312(20XX)09-0027-02历史背景的影响、现实环境的复杂使当代文学批判的进展历程十分曲折。
相较于对古代文学批判、现代文学批判的整理研究,目前对当代文学批判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一方面较权威的宏观体系还未建立,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一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还不够丰富、深入。
但应看到当代文学批判逐渐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课题,目前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少具备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
一、对当代文学批判的整体研究国内将当代文学批判独立于文学史抽取出来归结为史的著作很少,1994年出版的《ZG当代文学批判概观》是将当代文学批判四十年(50年代至80年代)史化的一次开拓性的尝试。
著者在该书后记中特别指出,该书“采纳了历时态的现象描述、共时态的范畴考察和对批判家述评的方式”,即一种“‘史’、‘论’交融的写法”,由于著作“远没有达到‘史’的形态,仅能名之曰‘概观’而已”。
虽道如此,但是该书对当代文学的史学梳理和概括是值得肯定的:该书从当代文学批判进展不同分期的面貌、当代文学批判整体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各个时期的重要文学批判家三部分展开论述,其中涉及到四十年中许多重要的批判事件及不同批判群体的批判实绩和贡献,总结出四十年的当代文学批判是寻找自身历史和美学品行的进展历程。
该书集事件陈述与学理总结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当代文学批判进行史学研究的成果主要呈现在一系列学术论文中。
学者戚廷贵1999年发表的《文艺批判向现代形态的新变―ZG当代文艺批判两种视界的演示及其评析》从批判视界的流变角度研究把握五十年来的当代文学批判,总结出当代文艺批判经历了“角色化”和“对话式”两个阶段。
文中指出新时期以前的文艺批判一般属于“角色化”批判,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对话式批判成为主导。
XX认为角色化是“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视界”,对话式是“具有现代意识的批判视界”,后者是实现文艺批判的艺术实践性、理论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方式,是当代文学批判进展的基本方向。
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
主要 通 过描述 自然界 如虎 、熊猫 、古树 等各种动 植 物, 尤其 是珍 稀 动植 物 的有趣 或灾 难性故 事 , 阐述 自 然 界 的现状 、 保护 成果 、 存在 的问题 ; 生态文学重 点 描 绘人 与 自然界 的关系 ,人在生 态环境 变化 中所扮 演 的不 同角 色 和所起 的各 种作用 ,人 与 自然 的喜与 忧、 得与 失 , 描述 人 越是进 入高 度文 明的工业化 时代 就 越 和动植 物一 样 面临 生存 的困境 ,让读者懂 得保
一
、
化学 者王 晓华 在 《 中国的生态 主 义运动与 建设 性后
未有 的大幅增 长 , 得 了 巨大成就 。但是 , 去困扰 取 过
现代 主 义》文 中认为 : 中国的生态 主义就 诞生于 对 “ 生态 灾 难 的反思 中。从 认识 到我们 只有一 个 中国到 强 调人类 只 有一 个地球 ,中国 的生态主义 者的视 野 日益扩 展 。 们 的逻辑 是简单 而强 有力 的 : 他 如果所 谓 的发展 使我们 失 去 了茫茫 宇宙 中仅有 的家 园 , 么 , 那
在 这方 面 , 益 于改革开 放 , 国生态 文学 的建 得 我 设 发展 其 实与 世界 接轨 很快 。随着 国人生 态意识 的 觉醒 、主流 意识 形态 的 引导 、 政府环 保措施 的加强 ,
引起 人们 对 大 自然 的依恋 , 唤起 人们 的觉醒 , 强人 增 们 的环保 意识 ,号 召人们 实实在 在地行 动 。生态文
的建设发展 其 实与世界接轨很快。 中国生态文学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 产生 了很 大的影 响和社会效益: 众多的作家已
经涉足于生 态文学这一新领域 中, 有相 当一批生态文学力作 问世 ,中国生态文学理论与批评逐步兴起 , 已经培育出
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邓平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文学生态批评不是一种纯文学批评,而是一种将生态哲学中和谐的观念引入到文学研究的一种现代批评理路。
文学生态批评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与引进为国内文学批评开辟了新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
该文首先梳理国内外文学生态批评的发展,然后对文学生态批评进行界定,最后探讨其贡献及未来趋势。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邓平
【作者单位】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9
【相关文献】
1.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J], 李晓明;吴承笃
2.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J], 邓平
3.生态批评向何处去--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生态批评的理论构建”学术论坛纪要 [J], 黄欣;王诺
4.西方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城市生态批评研究述评 [J], 马特
5.生态批评如何对接中华文学传统——评盖光《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 [J], 吕逸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当前生态批评研究是我国文艺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研究。
美国与西方影响下的我国生态批评研究致力于对起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进行全面辩证的研究。
同时,我国学者也意识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思想的重要性,并尝试在中西方比较视野中积极拓展生态批评的研究视阈。
当前生态批评研究能够为我国新时期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可以服务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型文明社会的目标。
标签: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思想交流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文学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将生态视角引入文学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视野中尝试生态思考,这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最终被定名为“生态批评”。
近年,我国文艺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内的生态批评研究开始出现,并且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生态批评研究的学术成果。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源于西方的生态批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与研究。
从时间上看,当前生态批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介绍生态批评的产生与发展状况,解释生态批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描述生态批评从萌芽到确立成为一种文学研究流派的发展过程,为我国学者提供西方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态势;第二阶段,对生态批评的理论思想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生态批评所遵循的思想原则,发掘生态批评的深层思想内涵,使生态批评思想呈现在一种清晰的思考框架内,使其更容易被理解与评析;第三阶段,对生态批评思想进行综合评价,以辩证的眼光发掘生态批评对于文艺理论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对有助于我国当前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部分谨慎地加以借鉴。
这三个阶段大致可以概括为对生态批评的介绍引进、综合梳理与分析评价的过程。
同时,这种历时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这三个阶段的研究内容有时也相互结合,尤其是最近的生态批评研究比较注重生态批评研究与我国立足于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关联。
近年,我国的生态批评研究发展比较迅速,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批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当前开展生态视角的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想资源。
一、当前国内生态批评研究的视野(一)生态批评的动因与意义当前生态批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生态批评产生的动因。
生态批评的产生决非偶然,它与当代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的一些人文学科就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逐渐树立起本学科的生态责任意识,进而完成学科自身的“绿色化”转变。
文学研究领域的“绿色化”转变虽然相对滞后,但也逐渐形成本学科领域的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思考方法,并以“生态批评”的名义明确地加入到人文学科的生态思想运动当中。
生态批评正是在当代面临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中、在生态责任意识的驱使下逐渐产生和发展的,这就是生态批评形成的基本线索。
生态批评研究的动因和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危机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以此作为指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发掘生态批评产生的原因——从当代环境状况、自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文艺理论的时代责任等方面探寻生态批评产生的动因。
如果从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出发思考生态批评的产生,可以发现,自然本来是文学不可缺少的母题,却没有受到现代文学理论足够的重视。
当前生态意识的觉醒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而生态批评就起始于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
同时,生态批评的产生可以说是在全球生态情况每况愈下的严峻形势下文学批评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当前文化生态变迁中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
对生态批评兴起的动因,需要从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中探索,需要在世界文化生态的变迁中考察。
此外,如果将西方文艺理论的自身发展与人们对自然与环境的关注结合起来考察,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生態批评不仅是文学理论界对欧美“环境文学”与“自然写作”潮流的回应,也是批评者关注环境与自然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生态批评诞生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年代,它体现了文学研究领域内生态意识的觉醒,是文学研究领域对生态恶化与环境破环的现实状况做出的积极反应。
生态批评表明,文学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对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保持沉默,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身作为人类—分子所肩负的生态责任,生态批评就是文学研究领域绿色化运动的体现。
生态批评在文学研究领域建立起对人类文化的反思机制。
同时,它突破了文学研究的既有疆域,将目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
对生态批评学科意义的研究是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学者们尝试从拓宽学科视野、建立新的批评范畴与自身实践意义等多种角度分析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力图发掘生态批评的各种深层价值。
就生态批评的主旨和实际意义来说,生态批评坚持一种系统整体论的观点,主张和谐、均衡、适度的原则,因此给阶级、性别、种族等当前十分流行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内容。
生态批评方法的兴起同文学批评中业已流行的社会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一原型批评与格式塔一心理学批评等方法一起为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批评武器和视角。
同时也可以运用文学批评的阵地宣传生态理论,推动环保运动,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生态批评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来看,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其本体特征和独特价值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评一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
此外,如果从拓展文学研究视野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那么生态批评不仅是严肃的批评家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向自然敞开了。
生态批评标志着文学研究跨越出人文学科的疆域,跨向了自然科学与自然。
文学批评本身应该处于一个开放的、与外界不断对话的过程中,位于学术前沿的生态批评正展示出这种开放与交流的特点。
同时,生态批评以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的关注使批评家进一步突破文本的社会历史语境,站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考察传统文学经典的构成、现存经典的构成、现存文学理论的得失,从而能够再现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
就实践意义而言,生态批评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声中、在生态危机昭然可见时应运而生,这表明文学研究者对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关注,表明文学研究者相信文学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用来修补导致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对立关系。
再者,从人类自身视角而言,自然可分为外部自然(物质生态)与内部自然(人类的精神解决生态)。
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不是单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而是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
生态批评有助于人们实现既符合生态主义理想又能在现实中达到的一种深层的、精神意义上的“回归自然”。
总之,生态批评的学科意义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探讨,多样性的研究能够加深对生态批评的理解,有助于正确与全面地评价生态批评,同时也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导向提供某种参考。
(二)生态批评的学科特点与性质生态批评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学科特性。
生态批评在萌发时期就突出强调了自身拥有的生态与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当前的生态批评成果也体现出生态批评将文学研究与生态学、深层生态学、自然地理与博物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特点,充分说明了生态批评思考的开放性。
同时这也表明,生态批评在某方面还处于实验性研究阶段,正在尝试各种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现在还无法确定哪种研究方法能得到认可并得以保留。
生态批评突出的学科特性是我国当前生态批评研究比较关注的内容。
目前的研究对生态批评的学科特性进行各种提炼和分析,从多角度、跨学科的意义上进一步阐释生态批评这一崭新的文学批评流派。
就生态批评的理论起点问题而言,生态批评虽然引用了一些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数据,但从整体上看,生态批评里的自然科学成分并不突出。
生态批评家主要吸取的并非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成果,而是生态学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生态哲学思想。
生态哲学才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起点与依据。
从生态批评的学科基础来说,西方生态批评不是文学批评与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的平均结合。
生态批评以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并从中提取了大量現象,加以人文学科或文学式的研究批判;生态批评吸收了生态哲学或生态智慧的一些基本概念。
如果从生态批评的策略、思想倾向或情感归属等角度解析生态批评,也可以发现它的一些学科特性。
首先,在某种意义上,生态批评更多的是视角与策略上的新颖。
生态批评与新批评、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相比,更容易受到问题的驱使,而不是方法论的驱动。
其次,就生态批评的思想倾向而言,它所借助的思想武器是20世纪后期的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特别针对以“人”为中心的西方传统意识,对单纯的社会人文关怀提出了挑战,把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提高到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程度,这与后现代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启蒙主义的人文理想普遍产生怀疑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
就生态批评的精神实质来看,它是从自然的角度、站在自然和生态的立场研究文学与环境的关系的,旨在为自然本身恢复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理论的探讨,促进“自然写作”,进而起到对读者进行生态保护和自然意识的启蒙作用。
生态批评也可以视为人们追寻伊甸园的梦想。
换言之,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思想。
人类应当怀着一种生态良心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生态批评的兴起与人们追寻伊甸园的梦想一样,反映出人类在生态危机中的一种回归心理,是人类对于自己生命的源头、立足的根基、情感的依附与心灵的栖息地的眷恋。
同时,生态批评与人类的知识系统的变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生态批评意味着基于“人类文明知识系统”大转移之上的“文学批评时代性转移”。
(三)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有着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生态批评非常关注人类文化中涉及的自然或生态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
有些生态批评家直接将生态批评定位于对人类文化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美国生态批评家威廉·霍沃思给生态批评家下的定义就是:“生态批评家是对描绘文化对自然之影响的作品进行评价的人,生态批评家赞颂大自然,谴责对自然进行掠夺的人,同时他希望通过采取行动来逆转掠夺者对自然造成的破坏。
”而英国生态批评家理查德·克里治也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指出,生态批评就是“一种新的环境主义文化批评,是环境主义早该采取的,跨越自然科学、地理、与社会科学进入‘人文’的步骤……生态批评首要任务是对有关文本与思想进行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是它们对环境危机所做反应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可以说,生态批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点就是环境危机时代的文化反思。
当前的生态批评研究也很关注生态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密切联系以及它对人类文化进行的重审与反思。
综合起来,学者们大都认同生态批评所具有的文化批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