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水源及水循环初步方案
幼儿园中班探究教案发现周围的水源和水循环
幼儿园中班探究教案:发现周围的水源和水循环幼儿园中班探究教案:发现周围的水源和水循环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认识,了解周围的水源和水循环。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其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手工制作及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水的重要性:水的作用,人每天需要多少水,水对人体的好处等。
2、水的源头:家中自来水的来源,水库、河流、湖泊等水源。
3、水的循环:蒸发、降雨、地下水、河流、海洋等环节。
4、探究活动:采集不同场所的水样,观察水质、味道、颜色等特征,比较不同水源之间的异同。
5、手工制作:制作水循环模型,绘制各种水源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通过模拟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亲身探究。
3、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4、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教学步骤:1、导入:引出水的重要性,让幼儿自己思考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究活动:带领幼儿采集不同场所的水样,观察特征并比较不同水源之间的异同。
3、情境教学: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介绍水的源头和水的循环过程。
4、手工制作:引导幼儿制作水循环模型,并绘制各种水源及其特点。
5、总结:回顾本次探究活动,让幼儿总结所学知识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认识,了解周围的水源和水循环。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以及如何通过手工制作及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幼儿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得到了丰富和深入的拓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活动,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从水的起源到循环过程分析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从水的起源到循环过程分析)一、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而在这个全球变暖的时代,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教案将围绕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水循环展开,重点介绍水的起源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希望通过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自然界中水的不可替代性,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并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的起源尽管地球上的水是现在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的时间了,但水的起源是一个以诸多不同的观点而存在的科学难题。
目前学术界最广泛接受的理论是,水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的陨石撞击和行星形成中形成的。
这一理论的证据有以下几点:1.月球月球被认为是地球的姊妹星球,它和地球一样都是由陨石形成的。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所以被认为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终阶段。
研究人员通过对月球采样的石头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中包含有地球内部相似的化学物质,包括水、铁、钛等,这就证明了水一定是在行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
2.彗星科学家们对来自彗星的样本进行了多年研究。
研究表明,彗星中的水化合物和地球上的水化合物非常相似。
这一发现支持了水是在行星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观点。
3.古生物学证据在地球形成早期,大气层大多是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氨气、氧气和氮气。
这时的地球环境和今天完全不同,但生命的起源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诞生的。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地球最早的生命形式中,就有一些可以利用水分解光合作用的蓝藻,这说明早期地球上的水已经存在了。
三、水循环过程了解水的起源后,我们来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分为四个阶段:1.蒸发阶段蒸发是水循环中最开始的过程,它是指水从陆地和海洋上升到大气层中的过程。
蒸发的过程是通过能量输入,将水变为水蒸气,使它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层。
2.降水阶段云层中的水蒸气在冷却和凝结后会形成水滴和冰晶,最终会从云层中落下来。
水循环的流程讲解ppt课件
洗衣节水小窍门 (1)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定得太高,
衣服在高水里飘来飘去,互相之间缺少摩擦, 反而洗不干净,还浪费水。 (2)衣服太少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 也是省水的办法。 (3)如果将漂洗的水留下来做下一批衣服洗涤
水用,一次可以省下30-40升清水。 22
23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 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 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20
查漏塞流 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
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 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 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 干脆随时用总节门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 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 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 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 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液__化__、_凝__华__、___熔__化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熔__化____;
19
用节水器具 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
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有的人宁可 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这么 多交水费长期下来是不合算的。节水器具种类 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从原理来说,有机械式(扳手、按钮的)和 全自动(电、磁感应和红外线遥控)两类。
17
18
养成好习惯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
水循环活动方案
水循环活动方案引言水是生命之源,维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然而,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循环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收集、处理和再利用水来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并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提出一个水循环活动方案,包括收集雨水、处理废水和再利用水资源等措施,以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
1. 雨水收集系统在许多地区,我们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和储存雨水,从而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
雨水收集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雨水收集装置:安装在屋顶或其他合适的场所,用于收集雨水。
可以使用简单的管道和滤网来收集雨水,并将其导入储存容器。
•储存容器:用于储存收集到的雨水。
可以使用水桶、水塔或地下水库等不同类型的储存容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容器。
•过滤系统:用于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储存的雨水清洁且可以直接使用。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在下雨时收集和储存大量的雨水,供日常用水或其他用途使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还可以降低雨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是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
在水循环活动中,建立废水处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废水处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前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悬浮有机物和大部分有机颗粒物。
•生物处理:通过使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从而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深度处理:通过化学氧化、高级氧化等方法,对剩余的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进行处理,以提高水质的达标率。
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将大部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解,使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水资源再利用水资源再利用是水循环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和再利用水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再利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灌溉用水:将处理过的废水用于农田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之源。
水在自然界中不息循环流动,形成了水循环系统。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和利用方式的正确认识。
因此,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进修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二、设计目标1.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 掌握水的循环途径和影响因素;3. 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正确的水资源利用观念。
三、设计内容1. 知识讲解:通过教室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植物蒸腾等环节。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水源或河流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水的流动情况,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实际运动轨迹。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措施,每组撰写小结并进行展示。
4. 实验设计:设计简单的水循环实验,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运动。
5. 活动筹划:组织学生开展水资源珍爱宣传活动,制作海报、宣传单,向全校师生传递环保理念。
6. 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水循环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四、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考察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水平,给予相应的评分。
2. 实验报告评判:评判学生在实验设计中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给予综合评分。
3. 作业评判:评判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或小论文的深度和思考角度,给予文字表达和内容质量的评分。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探索更多与水循环相关的知识,如地下水的形成、水污染的影响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或志愿者效劳,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水资源珍爱工作,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和珍爱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正确的水资源利用观念,为建设美丽故里贡献一份力量。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水的循环实验方案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水的循环实验方案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水的循环是一个很有趣的主题,通过实验让幼儿们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以下是一些适合幼儿园的水的循环实验方案:1.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幼儿们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过程,增强他们对水循环的理解。
2. 实验材料- 一个大碗- 一小杯水- 一个透明的塑料袋- 一个小玻璃杯- 一个小瓶喷雾器- 一块透明塑料薄膜- 一块黑色的布3. 实验步骤步骤 1:让孩子们将小杯水倒入大碗中,并用塑料薄膜盖住碗口,用橡皮筋固定。
步骤 2:将黑色布放在阳光下,等待片刻后,将其覆盖在碗的一侧。
步骤 3: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水蒸气在碗内壁上凝结成水滴,模拟了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步骤 4:用小玻璃杯代表山体,用喷雾器喷水在玻璃杯上,观察水滴聚集在玻璃杯上的过程,模拟了降水的过程。
4. 实验总结与理解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水的循环。
他们可以观察到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喷水模拟降水的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5. 作者观点这个水循环实验方案,既简单易操作,又能让幼儿们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内容可以按照序号标注,便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个实验方案。
,在这个水的循环实验方案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展示和讨论的环节,以加强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6. 实验展示在实验完成后,可以邀请幼儿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共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可以引导幼儿们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黑色布盖在碗的一侧?”、“为什么水滴会聚集在玻璃杯上?”等等,以激发幼儿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探究水循环的教案
探究水循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掌握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效应;3.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
2.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效应讲解。
3.水循环管理和保护方法介绍。
4.实地观察和探究水循环过程。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图示解释,问题讲解;2.观察分析,有目的性的提问;3.互动式探究,启发式学习方式。
四、学习过程1.概念和过程介绍(15分钟)。
根据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过程,通过图解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水从地球表面蒸发、升华到大气层,再分布到全球的各个地方的循环过程。
2.影响因素和环境效应讲解(20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地表、地下水等方面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对水资源的影响,讲解水循环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水循环管理和保护方法介绍(20分钟)。
介绍现代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适度开发、多元化利用、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地、加强水资源监测、道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实地探究水循环过程(30分钟)。
引导学生到附近河流、湖泊或水源地实地观察和探究水循环过程,采集相关数据,比较数据差异,从而探究水循环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5.总结和提问(15分钟)。
通过讲解、问答等方式总结所学知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加强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和保护。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有所收获?2.学生的水循环基本概念和过程是否清晰?3.学生是否能够清晰理解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效应?4.学生是否了解水循环的管理和保护方法?5.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实地观察和探究活动?6.学生是否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行动?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步骤合理,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对水循环有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案。
但是在实地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水循环”教学设计
参考内容
一、设计理念
力求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地理求知欲。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实践中学习”,“在运用中学习”。体 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和任务驱动学习的思路。
二、导学案设计说明
4、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去发现、 去思考、去实践。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5、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如阅读课文的方法、讨论问 题的习惯等等。
1、在拓展延伸部分还应加大些 力度,可以更多的生活实际。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一些细节问题。如学生板书的不规范、学生作 图的准确性不高等等。
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出示思考题):“如果地表的植物都被破坏了,会 出现什么后果”?(学生自由回答)师:(表扬学生后指出破坏植被会造成严 重后果)因此我们要保护植被,爱护环境!
(三)巩固与延伸: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短片(播放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大家能不能 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我们怎样节约用水?(学生自由回答)(板书:节约用 水人人有责)师: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学 生自由回答)(板书:珍惜每一滴水让生命之水永不枯竭)(四)课堂小结。
1、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师:谁能用三个字概括水的三种形态?(板书:固态、液态、气态)
师:你们能说说哪些是固态,哪些是液态,哪些是气态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知道水是怎样从这三种形态互相转化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没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实验研究: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中去找答案吧!(学生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实验做完后)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在实验 中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回答)师:(表扬学生后)请同学们翻开书第8课, 看看书中的插图和说明,再对照一下你们的实验,
水循环项目工作方案
水循环项目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供应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在许多地方,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在未来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为了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水循环项目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水循环项目的工作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2. 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减少水污染。
3. 提升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水资源调查和评估。
通过对当地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情况,为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水资源管理与规划。
在水资源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方案,包括水资源利用的指导原则、水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内容。
3.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通过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率。
4. 水资源教育与宣传。
开展水资源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5. 水资源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实施地点和范围,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 开展水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制定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方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 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5. 开展水资源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6. 加强水资源科技创新工作,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五、项目预期效果。
1.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3. 提升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湖水水源及水循环初步方案
xx水源及水循环初步方案净化方案分三大类:物理净化,过滤、沉淀、机器制氧等;化学净化,用明矾,氯水,次氯酸钠等;生物净化,用某些微生物及植物净化水源及水循环:主要是由当地产生的地表水进行补充,再利用两侧的现有泄洪沟,在雨季时为其补水,并起到调蓄作用。
水循环的主体是地表水、再生水、雨水形成互相调剂,次循环是缓慢的渗漏、蒸发等。
在湖的东侧依路布置上下水水管两根,泵坑设在北侧的水池中,在节假日进行有效的利用。
南侧的湖东西各一个泄水闸,调节水循环。
一、水质保持方法分以下几点1.利用物理净化装置:太阳能曝气机或推流器装置等,对水体进行人工循环。
2.用明矾、氯水、次氯酸钠等化学净化作辅助;3.加上用某些微生物净化、及滩地的大量植物及湖四周大量的水生植物进行的净化作为有效的补充,来确保水质条件。
二、xx蓄水的处理方法:湖底铺设第一层土工膜,用素土夯实,再铺设第二层土工膜,又用素土夯实,最后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防渗湖底来蓄水,并有效地过滤水质。
xx处理设备/地表水净化系统一、净水器特点:1.将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等净水工艺组合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占地少、安装方便。
2.运行自动化、智能化。
可根据用户需要全程电脑控制,全面实现人机对话。
除了对水泵和加药系统的管理外,设备从进水、混凝、沉淀、过滤、出水、反冲、排污等均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
3.适应性强,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水量充足,在源水浊度高达3000毫克/升时,出水浊度能稳定在3毫克/升以下,达自来水浊度标准。
4.制水成本底,净化1M3水成本只需0.19元左右(以100T/H为例)与自来水和深井水相差1元多,经济效益显著。
二、工艺流程:加药↓源水→增压泵→净水器→清水池→砂过滤器→碳过滤器→超滤系统太阳能曝气机装置。
大班科学教案水循环
大班科学教案水循环大班科学教案:水循环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形形色色的水体。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水在河流和湖泊中流动,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水在云朵中形成,还有时,我们可以看到雨水从天空中降落。
这一切都与水循环密不可分。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的运动和转化过程,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循环之一。
通过本次科学教案,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了解水循环的原理、流程和重要性,增长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一、水循环的原理1.1 水的存在形式水可以以三种形式存在:液态、固态和气态。
液态水存在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固态水存在于冰川、冰块和雪花等冰体中;气态水存在于云朵、水蒸气等大气中。
1.2 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是太阳能。
太阳能通过辐射加热地表,使地表水蒸发转化成水蒸气。
水蒸气随后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朵。
当云朵中的水蒸气冷却至饱和点时,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最终形成云雾、雨水或雪花等形式降落到地表。
二、水循环的流程2.1 蒸发在水循环中,太阳能的照射会使水体表面的水分子变得充满活力,逐渐脱离水面而转化成水蒸气的过程称之为蒸发。
蒸发主要发生在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表面,以及植物叶片的表面。
2.2 升华升华是指固态水直接转变为气态水的过程。
在天气干燥的地区,冰块或雪花可以直接转变为水蒸气而不经过溶解的过程,这就是升华。
2.3 凝结凝结是指水蒸气由气态转为液态或固态的过程。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饱和点或遇到凝结核(如尘埃、颗粒物等)时,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云朵、雨滴或雪花。
2.4 降水降水是指云雾中的水滴或冰晶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
降水形式多样,包括雨水、雪花、露珠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雨水。
2.5 流动降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称之为流动。
流动的形式有很多,包括河流、湖泊、溪流等。
流动可以将水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使水循环不断进行。
三、水循环的重要性3.1 维持生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河流湖泊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河流湖泊水循环知识点总结首先,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不断从一个形式转化成另一个形式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水可以以液态、固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和蒸发等过程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过程使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重复利用,为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提供了持续的水源。
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
河流是地表水经过长期的侵蚀和流动形成的,它们向着更低的地势流淌,并最终在海洋或湖泊中汇聚。
河流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它们携带着一定量的淡水资源,为周围的地区提供了灌溉、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必需的水资源。
湖泊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是由地表或地下水源填满的低洼地区所形成的水体。
湖泊是地球上的淡水库,它们在地表水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湖泊可以蓄积大量的水资源,为周围的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并对地表水循环起着调节作用。
在河流和湖泊中,水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河流湖泊水循环的基本特征。
下面将对这些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蒸发是河流湖泊水循环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
在太阳的照射下,水体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蒸发是水从液态向气态的转化过程,它使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重新利用,并为大气层中的水循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蒸气。
凝结是水循环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水蒸气在大气层中遇冷后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层。
凝结是水从气态向液态或固态的转化过程,它为降水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在河流和湖泊中,凝结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得以凝结成云,并最终转化为降水。
降水是水循环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云层中水滴或冰晶聚集成雨滴或雪花后,会在地表形成降水。
降水是大气中的水分向地表的转移过程,它为地表水循环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支持了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生存。
径流是河流湖泊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降水在地表形成河流和湖泊的水源,经过地表径流流向更低处的地方。
《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农安县万顺乡中学孙立光一.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区域的水循环类型2.综合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水循环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3.地理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运用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四.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提问:水从哪里来?学生回答:水从天上来(降水),水从上游来(地表径流)。
水往哪里去?水向低处去(地表径流),水向大海去地表径流,水向地下去(下渗及地下径流)导入新课水循环,同学根据图片总结什么水循环?(一)合作探究一: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地理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太阳辐射3.结合图总结水循环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类型?每种类型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环节主要有蒸发与降水。
它的特点是是挟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十倍。
海陆间循环发生的领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其特点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发生的领域主要在陆地与陆地之间,主要环境有蒸发(蒸腾)、降水。
下面同学们判断: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录的台风分别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学生回答:长江流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是陆地内循环,未登录的台风是海上内循环。
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水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a,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b.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降水和地表径流塑造着地表形态。
景观湖水质循环净化方案
景观湖水质循环净化方案1工程概况1.1任务来源深圳市中航地产公司拟在观澜地块A商业区规划建设一景观湖,景观湖水面面积3107㎡,平均水深约0.6m。
为了保持景观湖良好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结合小区环境景观,计划将湖水进行循环处理,并对开发小区部分雨水作一定处理后作为该人工湖的水源补充水,本方案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工艺。
受深圳市中航地产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就该人工湖湖水循环净化与雨水资源化利用进行方案设计,结合国家有关环保政策、污水处理技术,确定并优化处理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处理规模、水质要求、运行管理、投资、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技术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为贵公司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本项目的综合效益。
1.2编制依据(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5.15;(6)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7)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标[2001]77号);(8) 场址区域地形图、规划图;(9) 调查收集的基础资料。
1.3编制原则(1) 在总体工艺技术路线上,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1-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有关定额及指标规定,符合开发小区的总体规划要求;(2) 采用成熟、可靠、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成本低廉、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的工艺技术;(3)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的总体布局应充分利用区域地形地貌,注意土方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做到既能满足生产作业要求,又能体现园林式的场区风格。
水循环的七个环节
水循环的七个环节
1.引水:从水库、河流、湖泊等水源抽水,并引至水务建设中心,开始水的循环。
有的地区随着受水面积的增加,将会在乡镇引入更多的供水源,或是将淡水池和地下水作为供水源,满足当地水源需求。
2.净化水:净化水是指将引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等去除,有时也要加入抑菌剂等,让洒入的水符合生活用水标准,以保证洒入的水健康安全。
3.发电:把水入到水坝后,水经水轮机发动机,大型水轮机可以即刻变成发电系统,再经过变压器将电压改变后分配到城市配电中心进行调控和发电供用。
4.调节水位: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当水位变得过高,就不得不降低水位,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所以会建立临界水位,超过了这个水位,就会进行调节,调低水位,以确保水源安全。
5.监测水质:为了确保给水中添加了消毒剂和其它化学物质并不影响水质,需要定期监测水质,能及时发现侵染污染,检测出水质变化,以免影响健康。
6.回收水:由于水的循环有用,洒出的水要再收集回来,这也就是循环
系统的一部分,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除水过滤等,以便重新入湖或排入河流。
7.使用:水一旦经过全部环节处理之后,就可以使用,一般用来发电,暖气供应,灌溉,以及其它日常用途。
然后回到第一步,回引收集,开始下一次的循环,使其可以再次利用。
小学科学四年级水的循环教学方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水的循环教学方案第一节: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对于维持生物生存和地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的循环是地球水资源得以再生的过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四年级学生全面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并认识到水是我们珍贵的资源。
第二节:水的循环概述在本节,我将向学生简要介绍水的循环过程。
首先,我们将会讨论蒸发,即水从地表或植物叶片蒸发成水蒸气,升入大气层;其次,我们将学习降水,即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冷却凝结成云,并形成降水;最后,我们将了解径流,即降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湖泊、河流或地下水层。
第三节:蒸发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模拟蒸发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循环。
首先,每个学生将获得一个小水杯,并用黑色标记出水位线;接下来,学生们将放置水杯在教室中,观察并记录水的蒸发情况;最后,他们将通过对比初始水位线和蒸发后水位线的差异来理解蒸发过程。
第四节:云朵制作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帮助学生制作云朵模型,以模拟云的形成过程。
首先,每个学生将分发棉花球和透明胶带;接着,他们将把棉花球固定在一片蓝色卡纸上,并用胶带固定;最后,他们将观察并记录棉花球表面的水滴形成过程,理解云朵的形成原理。
第五节:降水模拟在这个模拟降水的活动中,学生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降水过程。
每个学生将得到一个透明小杯和一些蓝色涂料。
首先,他们将在杯子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杯子倒扣在一块白纸上,用棍子轻轻敲打杯子底部;接着,他们将观察并记录水滴从杯底滴落到纸上的过程,理解降水的形成。
第六节:地下水模型在本节中,我们将为学生呈现一个关于地下水的模型。
首先,每个学生将获得一个塑料杯和一些沙子;接着,他们将在杯子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观察记录水渗入沙子的速度和方向;最后,他们将通过这个模型,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
第七节:总结和展示在课程的最后一节,我将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展示。
首先,我们将回顾水的循环过程,并让学生复述每个环节的关键点;接着,学生们将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制作一个关于水循环的海报,并向全班展示;最后,我们将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循环的奇妙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循环的奇妙过程》一、活动目标1.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水循环中的蒸发、凝结、降水等环节。
三、活动准备1.教具:透明塑料瓶、水、冰块、毛巾、电吹风、水循环图示。
2.学具:每组一套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瓶、水、冰块、毛巾)。
四、活动过程1.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气氛。
教师出示水循环图示,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有什么作用?2.讲解水循环教师简要讲解水循环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教师通过图示讲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如蒸发、凝结、降水等。
3.实验观察教师将实验材料分发给每组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将冰块放入塑料瓶中,观察冰块融化后水的变化。
实验二:将塑料瓶中的水用电吹风吹,观察水蒸气的产生。
实验三:将毛巾放在塑料瓶口,观察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过程。
4.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如冰块融化后水的体积变化、水蒸气的产生等。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学到了什么?水循环有什么作用?6.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如云、雨、雾等。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进一步巩固知识。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
2.教师在讲解水循环过程时,是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述。
3.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关注幼儿的安全,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4.教师在活动延伸部分,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评价1.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观察能力等。
2.评价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程度,如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幼儿园自然水循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自然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培养正确的用水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来源:雨水、河流、湖泊、海洋。
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植被蒸腾。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四、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幼儿讲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
2. 观察实验: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模拟水的循环过程,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 互动游戏:设计一些针对幼儿的互动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水是从哪里来的?它又会去哪里?”2. 讲解:向幼儿讲解水的来源和循环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 观察实验:设置简单的实验装置,让幼儿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4.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关于水循环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并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5. 总结回顾:通过讨论、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对水循环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深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容易理解。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和体验。
3. 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对水循环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 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工作。
八、延伸活动1. 组织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到周围的河流、湖泊等地方进行实地观察,让幼儿对水的循环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
2. 进行手工制作:设计一些与水循环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的方式深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九、家园合作1. 将水循环教学内容和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注重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水水源及水循环初步方案
净化方案分三大类:
物理净化,过滤、沉淀、机器制氧等;
化学净化,用明矾,氯水,次氯酸钠等;
生物净化,用某些微生物及植物净化
水源及水循环:主要是由当地产生的地表水进行补充,再利用两侧的现有泄洪沟,在雨季时为其补水,并起到调蓄作用。
水循环的主体是地表水、再生水、雨水形成互相调剂,次循环是缓慢的渗漏、蒸发等。
在湖的东侧依路布置上下水水管两根,泵坑设在北侧的水池中,在节假日进行有效的利用。
南侧的湖东西各一个泄水闸,调节水循环。
一、水质保持方法分以下几点
1.利用物理净化装置:太阳能曝气机或推流器装置等,对水体进行人工循环。
2.用明矾、氯水、次氯酸钠等化学净化作辅助;
3.加上用某些微生物净化、及滩地的大量植物及湖四周大量的水生植物进行的净化作为有
效的补充,来确保水质条件。
二、湖蓄水的处理方法:湖底铺设第一层土工膜,用素土夯实,再铺设第二层土工膜,又用素土夯实,最后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防渗湖底来蓄水,并有效地过滤水质。
湖水处理设备/地表水净化系统
一、净水器特点:
1.将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等净水工艺组合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占地少、安装方便。
2.运行自动化、智能化。
可根据用户需要全程电脑控制,全面实现人机对话。
除了对水泵和加药系统的管理外,设备从进水、混凝、沉淀、过滤、出水、反冲、排污等均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操作。
3.适应性强,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水量充足,在源水浊度高达3000毫克/升时,出水浊度能稳定在3毫克/升以下,达自来水浊度标准。
4.制水成本底,净化1M3水成本只需0.19元左右(以100T/H为例)与自来水和深井水相差1元多,经济效益显著。
二、工艺流程:
加药
↓
源水→ 增压泵→净水器→清水池→砂过滤器→碳过滤器→超滤系统
太阳能曝气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