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合集下载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2。

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得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

5两、人参1。

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

5两、茯苓1。

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1、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就是心理障碍)可用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6、方中大黄得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7. 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1) +甘草→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2) +桃仁、芒硝、甘草,既合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3) +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既合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4) +黄连,主治烦躁而心下痞三、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甘草1两、茯苓2两、知母2两、川芎2两。

王伟鹏讲解黄煌经方心法之“调神之法的临床运用”

王伟鹏讲解黄煌经方心法之“调神之法的临床运用”

王伟鹏讲解黄煌经方心法之“调神之法的临床运用”时间:2015年9月23日晚上7点30分地点:中医萝卜会-杭州QQ群我2008年开始师从黄煌老师,非常幸运。

有人评价黄老师为“调神大师”,我觉得名至实归。

我自己运用黄老师“调神心法”也不时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因而,拿出来分享下,敬请各位朋友批评。

精、气、神,调理“神”。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多脾胃病;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则多情志病。

体力劳动者多肠胃病;白领、官员和富人多情志病。

体力劳动者来就医的比例不高,现在门诊中多见的是缺少运动、黑白颠倒、营养过剩的人士。

也可以说是“闲”出来的病,是胡思乱想造成的病。

这样的患者来就诊时往往主诉繁多,日本医书中称之为“不定愁诉”。

一会这里不对,一会那里不对,疑神疑鬼。

各种检查做遍了,基本没问题。

先分享几个治验的医案。

前年诊治一位男子,主诉不育不孕,勃起障碍。

夫妇两个做了仔细的孕前检查,都没问题。

现在女方说男方性方面有问题,男子也承认。

拿出一堆方子,说壮阳补肾一点用都没有。

我发现这位男子典型的柴胡体质,腹肌坚紧,胁下按之有抵抗力,说话中气十足,讲了半个小时也不累的。

他说自己身体很好的,经常锻炼,以前性功能也没问题的。

摸脉,弦实有力。

像这种就是典型的情志病,我最后肯定地对他妻子说:你先生没问题的,他是因为在外面很辛苦,偶尔有一两次性生活不理想,再联系到生不出孩子不是女方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问题,因而郁闷。

时间久了,成了恶性循环。

我开个方子,让他把闷气给散了,他的病就好了,孩子也会生出来。

那位男子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刻说:“王医生,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也认为自己没病。

”我开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他问:“还要不要来复诊。

”我说不用了,一直吃,估计不用一个月就会有好消息。

后来,果然得到愉快的反馈:不到一个星期,男人的雄风回来了,服药20余剂,自己感觉非常好,不久他妻子就怀孕了。

今年,我在宁波的儿推馆开业,他们专程来送花并道贺。

康仁堂开课啦|黄煌老师12类基层常见病常用经方课程

康仁堂开课啦|黄煌老师12类基层常见病常用经方课程

康仁堂开课啦|黄煌老师12类基层常见病常用经方课程黄煌教授继《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之后编著的又一本推广应用经方的力作《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

《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从病选方,介绍了多类基层常见病的常用经方。

每种疾病介绍数首临床常用经方,每首经方下列举临床应用的要点和经验。

其内容源于国内外的临床报道和黄煌老师的临床经验,并附录典型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启发用方的思路。

康仁堂推出线上课程康仁堂根据《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中下篇从病选方内容,设置线上课程。

播出时间5月25日起,每周一晚八点至九点直播。

每晚介绍一种疾病常用的三至四个经方。

课程内容1、咳喘: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麻杏石甘汤2、咳喘: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3、胃肠病: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四逆散4、胃肠病:大柴胡汤、小建中汤、理中汤5、胃肠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乌梅丸、茯苓饮6、高血压:黄连解毒汤、泻心汤、温胆汤7、高血压: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黄芪桂枝五物汤8、高血压:真武汤、桂枝加葛根汤、续命汤9、糖尿病:葛根芩连汤、黄连汤、白虎加人参汤10、糖尿病:五苓散、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11、糖尿病:肾气丸、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12、失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四逆散13、失眠: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14、失眠: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15、肾脏病:桂枝茯苓丸、黄芪桂枝五物汤、荆芥连翘汤16、肾脏病:小柴胡去姜加黄柏白芍汤、柴归汤、黄连阿胶汤17、肾脏病:越婢加术汤、济生肾气丸、小建中汤18、肿瘤:炙甘草汤、小柴胡汤、柴苓汤、薯蓣丸19、肿瘤:麦门冬汤、黄芩汤合白头翁汤、荆芥连翘汤、温脾汤21、骨关节病: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麻黄附子细辛汤22、骨关节病: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当归四逆汤23、骨关节病:黄芪桂枝五物汤、小柴胡去姜加黄柏白芍汤24、月经病: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23、月经病:黄连阿胶汤、四逆散、葛根汤、荆芥连翘汤24、儿科病:半夏厚朴汤、温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25、儿科病: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26、儿科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五苓散、竹叶石膏汤27、皮肤病: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29、皮肤病:桂枝茯苓丸、五苓散、黄连解毒汤30、皮肤病:防风通圣散、荆芥连翘汤、温经汤31、皮肤病:黄连阿胶汤、当归四逆汤、越婢加术汤32、口腔黏膜病:甘草泻心汤、炙甘草汤、泻心汤33、口腔黏膜病:黄连阿胶汤、半夏厚朴汤、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

(2)黄煌经方讲解(全集四)

(2)黄煌经方讲解(全集四)

(2)[转载]黄煌经方讲解(全集四)黄煌教授讲座笔记之十三---------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 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 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 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干姜3~10g 红枣10~30g(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 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干者(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2. 临床效果:(1) 有降压作用(2) 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3) 减缓心律(4) 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3. 具体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4. 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二、三黄泻心汤(金匮)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干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1. 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2. 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3. 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此方有保健作用(三黄片)4. 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干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 5. 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干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1. 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1) 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2) 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3) 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4) 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2. 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3. 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干、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4. 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5. 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四、大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半夏半升枳实4枚芍药3两大黄2两生姜5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制大黄6~12g 干姜5~10g 大枣15~30g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五、黄耆桂枝五物汤经方:黄耆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干姜5~10g/生姜3~6片大枣10~20g1. 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2. 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3. 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4. 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1、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2、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就是心理障碍)可用4、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5、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6、方中大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7、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1) +甘草→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2) +桃仁、芒硝、甘草,既合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胆病治疗经验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胆病治疗经验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胆病治疗经验黄煌教授讲座笔记----胆病治疗经验一、小柴胡汤适用于胆囊炎引起的发热,以及慢性胆囊炎。

经常属于往来寒热的范围,常持续很长时间。

与感冒有些类似。

常诊断为“发热待查”收治入院。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症候群,为小柴胡汤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也可能是感冒、咳嗽、肺结核等,见于发热性疾病处于迁延期。

重要脏器无损害,肝、肾、心功能尚健全。

急性胆囊炎: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可诱发心绞痛或胆心综合征。

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黄疸。

柴胡用量至少20克黄芩10克以上。

还可治疗“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慢性胆囊炎:本方改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

为传统消炎药,利胆药,免疫功能调整用药。

柴胡体质:易生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发作与情绪有关。

体形中等偏瘦,面色发青白,缺少光泽,对气温变化敏感,四肢冰冷,主诉自觉症状为多(发冷、恶心、痛),肌肉较坚紧,情绪波动较大。

女性经前乳房胀痛。

中青年比较多。

胆囊炎患者的重要症状:呕吐,汤液应浓缩,去滓再煎。

不能大量服用汤药。

煎大半碗,100-150毫升。

加减要注意:黄疸的,加茵陈、山栀、黄柏。

合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

是很好的消炎利胆药。

腹胀,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可通便,除胀二、大柴胡汤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哮喘、胆道疾病原文很多与呕吐有关。

“呕不止,心下急……”“呕吐而下利者”胆石症胆囊炎引起胆绞痛,必须要使用大柴胡汤。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胆结石导致胰腺炎:也可用大柴胡汤,专治这种疾病(专方)。

[辨证论治的误区:只对症状用药;没有专病专方。

要研究很多疾病的专方]大柴胡汤专方治疗专病: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胰腺炎,胆石症。

经典指征:心下(两肋弓夹角下的区域)按之满痛胆绞痛常在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出现,逐渐加剧,难以忍受,剧烈疼痛,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可出现轻度的黄疸和发热。

有明显利胆作用,有降低括约肌肌张力的作用。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

黄煌教授八大体质详解

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他提出了八种体质类型的理论,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应的调理方法。

以下是黄煌教授八大体质的详解:1. 气虚质:这类人容易疲劳、气短、自汗、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2. 阳虚质:这类人容易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腹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注意保暖等。

3. 阴虚质:这类人容易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秘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4. 痰湿质:这类人容易肥胖、痰多、胸闷、四肢沉重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 湿热质:这类人容易长痘、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黏腻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6. 血瘀质:这类人容易出现肤色暗沉、痛经、舌下静脉曲张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

7. 气郁质:这类人容易情绪低落、胸闷、乳房胀痛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8. 特禀质:这类人容易过敏、哮喘、荨麻疹等。

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类型可能不止一种,而且不同的体质类型之间也可能相互影响。

因此,在调理体质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理。

同时,体质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

如果您有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黄煌经方内科医案_六_睡眠障碍治验2则

黄煌经方内科医案_六_睡眠障碍治验2则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46卷第6期SH.J.TCM Jun.,2012;Vol.46No.6黄煌经方内科医案(六)———睡眠障碍治验2则薛蓓云1,李小荣2指导:黄煌31.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江阴214400);2.南京黄煌经方医学研究中心学术部(江苏南京210036);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睡眠障碍;中医药疗法;医案;黄煌【中图分类号】R554+.6;R249.2/.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1334(2012)06-0022-02Appreciation of two medical records treated by Huang huang :Experience in treating sleep disor-derXUE Bei-yun 1,LI Xiao-rong 2Instructor :HUANG Huang 31.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of Huang Huang ’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3.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words :sleep disorder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record ;Huang Huang[作者简介]薛蓓云,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

睡眠障碍为中医科常见病症。

黄煌老师从体质辨证入手,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百合知母汤、八味活血汤、八味解郁汤、八味除烦汤、柴归汤、温经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疗效良好。

现试析黄师治疗本病验案2则,供同道参考。

黄煌神经精神类医案

黄煌神经精神类医案

黄煌神经精神类医案黄煌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擅长治疗神经精神疾病。

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黄煌神经精神医学理论体系。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黄煌教授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经验和思路。

一、黄煌神经精神医学理论体系黄煌教授认为,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的体质状态、生活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他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黄煌教授还特别重视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脉表现,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

二、黄煌神经精神医学案例分析失眠症患者李某,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入睡困难、易醒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黄煌教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细致的望闻问切,发现患者属于肝郁体质,且伴有心火旺盛。

针对这一情况,黄教授采用疏肝解郁、清心安神的方法,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高。

抑郁症患者张某,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低落、焦虑抑郁。

黄煌教授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舌脉表现,认为其属于气滞体质,肝气郁结。

黄教授采用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方法,选用四逆散加减。

同时,黄教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情绪逐渐好转,抑郁症状减轻。

焦虑症患者王某,因工作不顺利,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黄煌教授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发现其属于湿热体质,伴有心火旺盛。

针对这一情况,黄教授采用清热利湿、养心安神的方法,选用温胆汤加减。

同时,黄教授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

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

三、黄煌神经精神医学经验总结注重个体差异黄煌教授在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时,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法。

强调整体观念黄煌教授认为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的体质状态、生活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黄煌经方

黄煌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 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黄煌教授温胆汤经验分享,建议收藏!

黄煌教授温胆汤经验分享,建议收藏!

黄煌教授温胆汤经验分享,建议收藏!从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以及加减法方面介绍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并分析其治疗头晕、精神分裂症、便秘等3则典型病案。

黄煌教授强调在运用温胆汤时‚应考察患者体质类型‚判断“病”是否属于温胆汤的主治疾病谱‚使得方药的加减有法有度。

提示审证治病时‚可借鉴黄煌教授的方证相应思想及其“方-病-人”方证三角为指导的临床思维。

辨体质用药黄煌教授认为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这个“人”就是整体‚就是全身。

未识方证‚先辨“药人”‚即辨别某种药证方证出现频率较高的体质类型。

而体质判断要保持客观性。

体质由外观特征和好发症状两大块组成。

外观特征包含体型、皮肤(包括面色、唇色)、肌肉松紧、行为特征、精神特征、腹壁形态和软紧、舌苔、脉象等;好发症状是指患者过去一定时期内容易或经常发生的症状。

其中望诊很重要‚一般从患者进入医者视线就已开始‚观察内容包括形体、肌肉、肢体动作、表情、面色、唇色、衣着、谈吐等。

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为:中青年多见;营养状况较好‚体型中等偏胖;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主诉甚多‚却无明显阳性体征;平素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易出现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黏痰、头晕、心悸、失眠、焦虑、多疑、恐惧、忧虑、抑郁、多梦、晕车、恐高、害怕小动物等。

主治疾病谱黄煌教授用温胆汤治疗的常见疾病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惧症、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幻听、临界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抽动症、近视、弱视、失眠、眩晕、头痛、胃炎等。

加减有法有度常规的加减法:加黄连‚适用于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失眠者;合半夏厚朴汤‚用于伴有咽喉异物感、腹胀者;合栀子厚朴汤‚用于伴有口干、胸闷、焦虑、腹胀者;合酸枣仁汤‚用于伴有精神恍惚、失眠而脉不滑、舌不红者‚该类患者多为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加麻黄‚用于伴有乏力、精神萎靡、脉缓者。

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女‚34岁。

黄煌经方医案

黄煌经方医案

第一:黄煌经方治疗肝病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觸之如額).等→目前沒有較佳療法,中藥只能緩解症狀,沒有治本之法。

民間療法:壁虎+蟾蜍+斑毛蟲…等等→以毒攻毒一、茵陳蒿湯【傷寒260: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頻、短、無皆是),腹微滿者】原方:茵陳蒿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黃煌:茵陳蒿30g 梔子15g 制大黃10g(茵陳蒿→退黃專藥)1. 本方適用於”急性” 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膽道感染見黃疸,色鮮明(陽黃→有光澤: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小變色黃短少,腹滿,舌紅苔黃膩(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 患者體質:身目黃染色鮮明,黃紅隱隱,兼有身熱便結,口乾燥煩,舌紅脈數(陰黃:晦暗如煙薰非本方証)3. 可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證;新生兒黃疸紅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陳8g梔子4g大黃3g)4. 本方治黃疸多與大小柴胡湯合用矢數道明曰:與小柴胡湯合用,治療熱毒鬱肝,症見黃疸、腹脹。

與大柴胡湯合用,治療膽道感染、膽囊炎5. 本方證不必見便秘(大黃於此方中不必後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黃主退黃、除腹滿6. 本方劑型可用灌腸二、小柴胡湯(天然之干擾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黃煌方:柴胡10g 黃芩10g 薑半夏10g 黨參12g 生甘草6g 乾薑6g 紅棗10g1. 小柴胡湯主治慢性肝炎(濕熱內蘊)症見寒熱往來(往來即指纏綿難癒、節律不定→肝指數變動)、胸脇苦滿(右上腹肝區隱痛、胸悶)、默默不欲飲食(精神抑鬱、社會壓力)2. 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為此藥亦須由肝處理),兩個月檢查肝指數一次,无改善或肝功能反異常即停3. 體質:青年人多,膚色黃暗、偏瘦,舌脈無明顯異常,肝功能基本正常,易食慾不振,睡眠障礙,常與五苓散、茯苓豬苓合用 (便稀, 口渴無津) (不辨體質曾有間質性肺炎之後遺症)4. 脂肪肝病人數上升 (酒肉油炸..) 中醫可治調代謝補虛三、小建中湯經方:桂枝3兩芍藥6兩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飴糖(麥芽糖)1升黃煌方:桂枝10~20g/肉桂5~10g 白芍10~20g(倍於桂枝) 炙甘草3~6g生薑3~6片/乾薑5~10g 紅棗15~30g 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麥芽糖代替)1. 本方為強壯性保肝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體型:多瘦、膽紅素不高、膚白而細膩、皮膚濕潤、喜甜食、大便多乾結、小腿抽筋、易疲勞、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舌質嫩紅2. 芍藥當重用,赤芍為佳(膽紅素高時尤有效!茵陳無效時可試)(黃疸越深,預後越差) 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渾身發癢如蟲咬,大便乾結如栗,右側腰部肌肉酸痛→芍藥乾草湯(小建中湯主要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 (需合用西藥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效果才出來)3. 按照中醫養肝柔肝學說加減(龍骨牡蠣山藥枸杞鱉甲北沙參)飴糖一般不用,以生麥芽取代4. 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湯 (芍藥牛膝石斛丹蔘)四、茵陳五苓散(治濕>熱) (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原方:茵陳蒿10分五苓散5分黃煌方:茵陳蒿120g 豬苓10~20g 澤瀉15~30g 白朮10~20g 茯苓20g 桂枝12g/肉桂10g 1. 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見輕度黃疸(膽紅素偏高),兼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型者若有腹水者→加懷牛膝20~40g赤芍20~60g。

黄煌:统治一切精神疾病的有效神方(治疗恐惧症、抑郁症)医案点窍

黄煌:统治一切精神疾病的有效神方(治疗恐惧症、抑郁症)医案点窍

黄煌:统治一切精神疾病的有效神方(治疗恐惧症、抑郁症)医案点窍摘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方,作者经常将此方用于治疗具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抑郁症、恐惧症、神经官能症以及脑萎缩、痴呆等,效果不错。

我治疗过一位87岁的老人,消瘦,头一年冬天房颤发作,后又出现脑梗,至今年春天大都卧床不起,经常胡言乱语,经医院诊为“老年性痴呆”。

我当时用的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栀子厚朴汤。

其家人告诉我这张方很灵,服用以后,老人头脑就会清醒,失眠、夜尿频繁、烦躁,说话颠三倒四的现象就减少;但停药个把月后,症状又会加重,再服此方,又会好转。

这次我仍然没有更方,慢性病还是要守方,日久方可疗效稳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5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桂枝5克,制大黄5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生姜10克或干姜5克,红枣15克。

每日一剂。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间断性服用1月以上,然后可以改为一剂服两天。

老年性痴呆是精神神志病中的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老年性痴呆有效,虽然是近期疗效,而且也只是改善部分症状,但已经是不简单了。

这个信息提示我以后可以进一步观察。

我的许多经验就是从个案开始摸索的。

临床时我喜欢再配上桂枝茯苓丸和栀子厚朴汤。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名方,老年人瘀血多,尤其是脑血管梗塞患者,多用此方。

栀子厚朴汤只有三味药:栀子、厚朴、枳实,经典方证是“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这正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栀子厚朴汤除胀满、抗焦虑效果好。

三方相合,作用面更宽,改善睡眠的效果尤其明显。

对于许多老年性痴呆等老年脑病患者来说,睡眠的改善就是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可小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使用本方的主要症候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这都是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常见症状。

基于黄煌经方体质学说论治失眠

基于黄煌经方体质学说论治失眠

基于黄煌经方体质学说论治失眠作者:田云霞黎明全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1期【摘要】黄煌经方体质学说近年来受到经方派学者的广泛认可,黎明全教授以此学说为指导,运用经方治疗失眠,获得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经方体质;失眠;温胆汤;四逆汤【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1..01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广泛存在于各个年龄阶层,失眠也作为一个临床症状,常伴随于其他疾病之中。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的辩证论治,有着丰富的理论学说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基于黄煌经方体质学说治疗失眠是经方在临床应用中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辩证方法减轻了主观辩证的复杂性,且治疗药物配伍严谨,药味较少,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因此,研究经方体质学说论治失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1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的认识失眠在历代多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

《黄帝内经》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出发,认為人体的睡眠周期随着阴阳二气出入而变化,如“卫气日行于阳经,阳经气……盛阴经气盛,阴主静则寐”,《灵枢·邪客》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

《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认为阳不入阴是失眠的基本病机。

《灵枢·营卫生会》中又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故认为营卫失和是失眠的另一基本病机。

《素问·逆调论》中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由此可知,脏腑失衡也为病机之一。

在治疗方面,历代医家大多以阴阳失调、脏腑失衡两大病机着手,例如张仲景运用黄连阿胶汤证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心阳不振之失眠;由于失眠常伴胸热烦躁等症,故张仲景也常用栀子豉汤等清热除烦剂治疗失眠及伴随症状。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黄煌教授运用半夏厚朴汤的经验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及临床工作,临床搜用仲景方。

现就其运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的经验介绍如下。

1.声带麻痹案陈某,男,49岁,干部,1997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声带麻痹半年余,每遇精神负担过重时症情加重,经多方治疗仍发音困难。

有胆结石、萎缩性胃炎等病史。

刻下:声音嘶哑,心烦,寐差,咽喉暗红,舌稍暗,苔薄白,脉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川朴6g,苏梗10g,获等15g,枳壳6g,山栀10g,连翘12g,黄芩6g,生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并嘱其多参加室外活动。

服3剂后,喜来告之,上午发音已正常,下午稍有嘶哑。

继用原方20余剂而安。

2.顽固性失眠案周某,男,29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患睡眠障碍2年,曾经当地医院及精神病院治疗,未见好转。

刻下: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每日睡眠4h~5h,恶心,胸闷,干咳,痰白粘不多,咽中如有物阻,大便每日2行,时干时溏,尿频,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姜制半夏10g,获等12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10g,连翘12g,滑石12g,积实6g,生甘草39。

服7剂后复诊,入睡已不困难,但仍多梦、胸闷、心烦。

效不更方,原方去滑石、枳实,继服14剂而愈。

3.顽固性腹痛案丁某,女,30岁,1998年1月3日初诊。

患腹痛年诊为缺铁性贫血,曾服红桃K 等药物未效。

刻诊:腹泻,夜寐不安,多梦,醒后有汗,口干而粘,尿频急色赤,面青黄不泽,消瘦,唇白,舌苔厚微黄,脉细数。

处方:姜制半夏10g,茯苓15g,川朴10g,苏梗10g,山栀6g,滑石15g,生甘草5g,黄茶3g,连翘10g。

5剂。

药后腹痛即止。

1个月后因情志不遂致腹痛又作来诊予原方7剂。

随访至今腹痛未作。

4.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案李某,男,34岁,1998年2月28日初诊。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

黄煌教授讲座笔记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二-----麻黄类方(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

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3)麻黄汤方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皮肤燥,不出汗,脉浮紧,舌暗淡.(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无汗恶寒较明显,神萎倦怠感,热不热,不一定,面晦乏泽手足冷,脉沉迟细弱,舌淡苔白润. 阳虚怕冷老嗜睡,变态鼻炎和阳痿,脉沉苔白面色晦,麻附辛汤不后悔.(5)小青龙汤方证:咳喘鼻塞打喷嚏,痰涕量多如水稀,背部冷感身恶寒,平素无汗咳喘汗,.热或不热苔白滑,呕渴利噎少腹满.(6)麻杏石甘汤方证:发热汗出时多少,口渴体温降或高,,咳喘气急而胸闷,苔薄腻干脉数滑.(7)越婢加术汤方证: 发热恶风汗出渴,肌肉酸重浮肿多,关节肿痛溲不利,越婢加术方证合.(8)阳和汤方证: 局部无热色苍紫,漫肿无头如絮石,麻木酸楚不觉痛,畏寒喜暖神萎靡.小便清长口不渴,皮肤苍白枯憔悴,腰脊空痛气短喘,阳痿贫血冷枯瘦,舌淡嫩脉沉迟细..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五---------黄芪类方(1)黄芪证及黄芪体质:体重溲约肢麻痹,自汗盗汗恶风袭,溃疡久不敛脓水稀。

面色黄白红隐隐,黄暗乏泽肉松弛,目少精彩面无华,腹软舌淡胖苔润。

遇风冷感易过敏,鼻塞易感咳嗽喘,大便稀或干后溏,食欲不振腹易胀,易浮肿,多足肿,手足麻木用之灵.(2)玉屏风散方证: 易感喷嚏头身痛,畏风自汗浮肿,便溏溲短玉屏风.(3)防己黄芪汤方证: 浮肿下肢甚,汗多尿少恶风,肌肉痛膝肿,关节痛.(4)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四肢无力动不灵,肌萎麻木酸痛楚,自汗浮肿淡恶风.(5)黄芪建中汤方证:慢性腹痛喜温按,形寒恶风自盗汗,身重面萎或浮肿,脉象虚大舌暗淡.(6)补中益气汤方证:宿肥今瘦面萎黄,舌淡质嫩体瘦长,身倦发热恶寒风,各种下垂泻秘肛,头痛昏晕胁微满,自汗浮肿溲约良.(7)补阳还五汤方证:身痛不遂肢麻木,自汗恶风下肢肿,舌质淡胖暗紫色,脉象沉缓细涩寻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声诀之八---------干姜类方(1)干姜证:痰唾尿便无臭稀,畏寒喜热精神萎,口不干渴舌质淡,舌腻白滑或灰黑。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第一章益智术一、聪明汤制作:取白茯神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智力发育差,易忘事。

吐痰多,舌苔白厚等。

每日一剂,煎液分2次服。

二、读书丸制作:取石草菖蒲30克,菟丝子30克,远志30克,地骨皮60克,五味子30克,生地黄30克,川芎30克。

共研细未,调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痛、睡眠不安等,每日报50-80克,临睡前温开水送服。

三、益智强记方制作:取官桂3克,远志4克,人参1克,马戟天12克,草蒲4克,地骨皮4克,茯苓6克,水煎2次,合半煎液。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下降,面色发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

每日一剂,煎液分3次服。

制作:取熟地黄10克,麦冬10克,枣仁5克,远志4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后或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口干等,每日1次,煎液分2次服。

五、芡实粥制作:取芡实30克煮熟去壳,加入粳米20克,文火熬至烂熟。

应用:儿童病后或学习用脑过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无力等,每日晨食。

六、准山芡实粥制作:取淮山药30克,芡实3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根据口味加盐或糖调味。

应用:儿童体质虚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

每日晨食。

七、龙眼肉粥制作:取龙眼肉(桂园肉)1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

应用:用于小儿记忆力差或消瘦、盆血等。

每日一次,温食。

八、核桃仁粥制作:取核桃肉30克,捣碎,加粳米30克,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记忆力减退。

每日1次,温食。

九、龙骨远志末制作:白龙骨,远志各等分,共研细未。

应用:儿童记忆力差,每顿饭后温开水送服2-3克。

十、莲肉远志粥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捣为细末,加粳米,莲肉(捣碎)适量,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健忘,厌食。

每日一餐。

十一、桂园参蜜膏制作:取党参25克,沙参125克,桂园肉120克,先以适量水浸泡发透发,加热煎煮,20分钟后滤出煎液,加水再煎,连续三次,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稠粘如膏,加入等量蜂蜜,至沸后停火,放冷装瓶备用。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八味解郁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制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

大多血压偏低,生性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忌口讲究,但症状甚多,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异物感,容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或干或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而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癔症、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妇人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白癜风等。

【加减法】心烦意乱、胸中窒闷适者,加山栀子;舌暗淡润、气上冲者,加肉桂。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八味除烦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胸闷、烦躁、腹胀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制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多面容滋润,唇舌多红。

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

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等。

黄煌教授“八味解郁汤”

黄煌教授“八味解郁汤”

黄煌教授“八味解郁汤”
这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常用方,有理气化痰、解痉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中医号脉:脉浮,血虚,肾虚,肝郁结(化火),脾阳虚(舌苔薄白,周边有齿印,是典型的脾虚症状)
【处方】柴胡15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生甘草5克,生姜3片,制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

外加红枣10克
【煎服法】以水12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毫升,分2~3次温服。

【体质】患者形体大多中偏瘦,脸色偏黄,缺乏光泽,大多血压偏低,生性语言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

症状: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晕车晕机,常常乘车或飞机时胸闷不舒;平时手足常冷,咽喉异物感,腹易胀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大便或干或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而无定处。

女性常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晚上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哭泣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易见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惹综合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等。

【加减法】心烦意乱、胸中窒闷不适者,加山栀子;舌暗淡润、气上冲者,加肉桂。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一个疗程十五天,三个疗程基本可痊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1. 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4. 本方多见于柴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6.方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7. 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1) +甘草→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2) +桃仁、芒硝、甘草,既合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

(3) +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既合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4) +黄连,主治烦躁而心下痞三、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甘草1两、茯苓2两、知母2两、川芎2两。

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茯苓10~20g、知母6~12g、川芎6~12g。

1. 本方是古代之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2. 本方多用于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3. 本方临床多合方使用(1) 合温胆汤→多梦、惊惊、晕眩。

(2) 合半夏厚朴汤→咽喉异物、腹胀。

(3) 合柴加龙骨牡蛎汤→乏力、胸闷、心悸。

4. 本方既能治失眠,也能治多寐5.本方适用于特殊体质(肝血虚:消瘦、干枯、甲错、唇白、易疲,以中老年妇女多见),而不是通治一切失眠症6. 主药酸枣仁用量要大(20~30g),炮治不重要。

煎煮效果好,故要将酸枣仁捣成粗末再煮四、甘麦大枣汤经方:甘草3两、小麦1升、大枣10枚。

黄煌方:生甘草6~30g 、小麦30~100g 、大枣15~30g。

1. 古方之镇静剂,煮至妇人脏躁(歇斯底里),喜悲伤欲哭,数伸欠→现代级并:癔证、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精神分裂症,(农村妇女常见,苦活、社会压力、阶层低…)。

2. 特别适用于小儿夜惊、夜啼、多动症等(啼泣不止等)。

3. 适用患者:多瘦弱(甘草主治)、腹诊多腹直肌拘急。

4. 方中甘草可用至30g。

若有浮肿、血压高等副作用(因为血中钠浓度升高),则不宜用大量甘草(但可加利水剂,茯苓、泽泻)。

5. 小麦可用至60~100g,或平时多吃面食(所以北方人性格较开朗)。

6. 本方不常单用,多与温胆汤、半夏厚朴汤、酸枣仁汤合用。

7. 脏躁为情志病,故应辅以心理开导。

五、四逆散经方:(柴芍药甘草枳实)→磨成粉黄煌方:柴6~12g、白芍10~20g 、生甘草3~6g 、枳壳10~20g。

1. 本方主治失眠,多为心理压力过大所致,躯体症状:胸闷、心悸、头痛…2. 本方+半夏厚朴汤=八味解郁汤,可用于伴有消化道症状之忧郁症、更年期、神经症。

3.本方加上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桔梗、生地=血府逐瘀汤(清,王清任),治疗顽固性失眠(面青暗,肤干,脱血,舌暗紫)。

若无腰腿下肢疼痛去牛膝、无咽喉疼痛去桔梗、无出血去生地,名八味活血汤(四逆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可调经、去黑斑,多用于脸色中青之城市女性(白领)、易郁。

黄煌教授经方讲座:失眠治疗原则:经方治疗失眠是整体治疗,通过体质调整来缓解身体症状,改善抑郁、焦虑与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方一:温胆汤1.本方为传统的壮胆方,主治胆虚失眠。

①胆怯,易惊恐。

②失眠,多恶梦。

③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

④头晕头重,胸闷,心悸,自汗,恶心,呕吐。

2.运用于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伴有失眠,多梦,恐惧感。

3.体质:多半夏体质,体质较好,营养好。

4.加减:①加黄连:主治烦燥,肤色红润,伴有胸闷,焦虑不安,心慌等症;②酸枣仁汤:主治神志恍惚;③栀子厚朴汤:焦虑而腹胀。

方二:柴加龙牡汤1.本方为抗抑郁,抗焦虑药。

指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2.本方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癔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神经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等,有改善睡眠的效果。

抑郁症:以情感低落为主要特征,自我评价下降。

焦虑症:莫明其妙的紧不安,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涉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一般合栀子厚朴汤。

躁狂症:可合桃仁承气汤。

3.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伴有失眠症状也可使用本方。

(神经症患者最常见的伴有症状:消化道症状,性功能障碍)4.本方体质要求:柴体质。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

肌肉坚紧。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

对气温变化敏感。

四肢多冷。

情绪波动较大。

食欲受情绪影响。

多睡眠障碍及恶梦。

女姓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来时多胸闷乳胀。

5.加减:②加甘草。

合桂甘龙牡汤。

治疗胸腹动悸而蠃瘦者。

③加桃仁、芒硝、甘草。

合桃核承气汤。

——少腹疼痛、烦燥、便秘者。

④加川芎、枣仁、甘草、知母。

合酸枣仁汤。

⑤加黄连。

合三黄解毒汤——烦躁而心下痞者。

方三:酸枣仁汤1.本方是古代的安眠药。

“虚劳、虚烦不得眠”,当伴有心悸汗出等症。

2.本方多用于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

3.体质:①身体消瘦、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出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征象。

②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⑶患者平时易烦恼,心情紧,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恍惚。

4.本方针对体质,是通过调节整体功能达到改善睡眠的状态,即治失眠也治多寐。

5.本方酸枣仁量要大,大于30G。

捣碎最好。

6.合方:①温胆汤:多梦,惊悸,眩晕者;②半夏厚朴汤:腹胀,咽喉异物感。

③柴加龙牡汤:胸闷、心悸,乏力。

方四:甘麦大枣汤1.古代镇静剂。

主妇人脏燥。

患者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现代应用于癔症、神经衰弱症,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精神分裂症。

2.本方可用于小儿夜啼症,小儿夜惊症,小儿多动症等。

3.体质:体瘦,面色黄,腹直肌拘急,舌淡红。

4.甘草重用,可用6-30G;小麦也要重用,30-100G,并嘱平时服用面制品,也可用麦芽代替。

5.剂型:①药枣:多用大枣,煮熟后去甘草、小麦。

②药羹:加百合,莲子等;6.本方单用不多,多合温胆汤、半夏厚朴汤,酸枣仁汤合用。

方五:四逆散1.本方为解郁方。

传统表述:①四逆。

②胸腹症状: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2.本方治由于心理压力大导致失眠。

多见于肠易激综合症,抑郁症,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⑴疲劳,情绪低落,抑郁或焦虑②对环境过敏,一般为怕风,受凉容易关节疼,头晕,感冒,腹痛,腹泻等。

③消化道症状:腹胀痛,便秘或腹泻交作,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咽喉异物感等。

3。

体质:①柴体质;②女性多见;③多伴胆道疾病4.合方:①合半夏厚朴汤。

八味解郁汤,治疗有消化道疾病的失眠较好。

②加归、芎、桃、红,八味活血汤,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失眠,头痛,胸痛,呃逆等。

体质:精神状态佳,无憔悴萎靡之态,面色青或暗,肌肉坚紧,皮肤干甚至脱屑,舌质暗或紫。

可治疗城市白领顽固性失眠,黄褐斑。

方六:黄连阿胶汤1.本方为清热除烦止血方。

临床表现: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2。

伴失眠的疾病,可治:①出血性疾病:崩漏,吐血②躁狂性疾病:精神分裂,焦虑,抑郁等;③急性发热性疾病:菌痢,肠伤寒。

④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溃结⑤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肺结核等3.指征:①舌红少苔;②脉细数;③皮肤粗糙,有脱屑;④有出血或出血倾向者4.经验提示:黄连用量宜大,煎煮后的药液相当苦,不能长期服用,症状缓解后停用。

5.加味:出血加生地。

腹痛拒按加制军。

小腹痛加丹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