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引下线安装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底内容:

25.1一般规定

25.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带)的安装及变配电室接地干线的敷设。

25.1.2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5.1.3避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且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可只设1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得大于25m,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

25.1.4避雷引下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装敷设引下线截面,采用热浸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8mm,采用热浸镀锌扁钢时其截不得小于12×4。引下线应沿最短路线引至接地体,弯曲处R半径应大于等于圆钢直径或扁钢厚度的10倍。明装引下线距墙面≤90mm,每隔1.5~2m应设置支持架固定。

2.暗装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作为引下线,和外引预埋连接板,引下线与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U形卡子连接。利用混凝土柱钢筋作引下线不少于φ10mm2根主筋,利用金属构件铁爬梯等作引下线,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25.1.5引下线接地测试点的设置

明装应设断接卡子,距地高度为 1.5~1.8m,断接卡子以下应设钢管或角钢保护,暗装可引到断接卡子箱或连接板检测点或地下接地电阻检测点,见图24.3.6.1~3,具体位置或高度由设计确定。

25.1.6避雷引下线,接地干线,在容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加钢管或角钢保护,在穿越楼板或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Ω弯补偿。

25.1.7避雷引下线或接地干线所使用的钢材或支持件均应经热浸镀锌。

25.1.8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应符合24.1.7条的规定。

25.1.9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25.1.10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25.1.1 1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铜线接头,应挂锡。

25.2施工准备

25.2.1技术准备

1.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按施工图设计检查引下线均压环(带)和变电室接地干线的敷设位置是否和建筑物

相符,是否与其他管道和设备位置冲突而无法施工,应与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及时协商,采取措施。

25.2.2施工机具准备

1.主要安装施工机具

主要安装机具包括电焊机、电锤、钢锯、钢丝刷、毛刷、活扳手、手锤、手钳、线缍小白线绳或尼龙线。

2.检测工具

检测工具包括卷尺、小白线绳或尼龙线、线锤。

25.2.3作业条件

1.防雷引下线敷设时建筑物(构筑物)有脚手架爬梯或吊笼,能达到上人安全操作的条件。

2.明敷引下线主体工程已结束。

3.暗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钢筋作引下线部分钢筋绑扎已结束,在墙面暗敷引下线,主体工程结束。

4.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土建工程主体结束,地面已完工。

25.2.4材料准备

1.引下线及接地干线用的热浸镀锌圆钢和扁钢已备齐。

2.引下线及变配电室接地干线用的支持件、紧固件均已热浸镀锌备齐。

3.其他材料

电焊条、保护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的钢管或角钢等材料已备齐,紧固件、断接箱等已备齐。

25.3施工工艺

25.3.1工艺流程

1.明装引下线安装

2.暗装引下线安装

3.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

也可采用膨胀螺栓或射钉枪射钉固钉,固定应平整牢固,

接头处应采用电焊连接,焊后应刷二度防锈漆。引下线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lOmm,采用扁

接受交底人李吉安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固定引下线上端应甩头至接闪器与接闪器连接应采用电焊焊接,也可采用U形卡子螺栓(钢丝绳元宝卡子)连接但不小于2个,下端入断接卡子箱,做法参见图24.3.6.1。

引下线也可随土建进行敷设,下端与接地装置连接好或与断接卡子箱连接好,将引下线随主体工程进度埋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甩足与接闪器连接的引下线导线。

2.引下线均压环(带)敷设和连接

(1)沿结构层做引下线:利用混凝土结构的板、梁、柱钢筋做引下线和均压环(带),在板、梁、柱钢筋绑扎后,按施工图要求,对钢筋绑扎或焊接情况进行定位确认,将作引下线的均压环(带)的钢筋,可靠连接,做好记录检查,应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要求高层建筑为防侧击雷,需作均压环(带)的,应与作引下线的钢筋应可靠连接,一般 30m以上均应每层设均压带,有设计应按设计要求,金属物与金属门窗应与均压环(带)或引下线可靠连接,应从均压环(带)或引下线,梁、柱的钢筋焊接圆钢或扁钢接至金属门窗,预留连接板与金属门窗相连。见图25.3.3.2.(2)。也可在避雷导体窗侧的一面焊接一扁钢连接板(25×4×500),在一端钻一φ6圆眼用6mm2多股软铜导线,两头用端子压接并挂锡,一头接在接线板上,一头可接在金属门窗上。大于3m2的金属门窗,避雷导体连接不得小于2处。

(3)幕墙金属框架,应就近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但连接处不得小于2处。

3.引下线和均压环施工完毕应按鲁DQ-014做好隐蔽验收记录。幕墙和金属门窗避雷装置安装完毕应按鲁DQ-015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