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重点总结
古代汉语期末重点总结一、基础词汇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汉语中不常见的,但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
这些词汇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
例如:“吾”、“尔”、“乃”、“若”、“之”、“所”等。
还有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名词,如:“昔日”、“尧舜禹”、“中国”、“洛阳”等。
此外,还有一些表示动作、情感和状态的动词要注意,如:“纣王丧心病狂”、“夫妇有仇”、“战国时期各国互相攻伐”等。
二、句法结构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一般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古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例如:“吾爱尔”、“雷公打雷”、“孔子教学生读书写字”等。
另外,古代汉语中有很多修饰语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如:“明月照我尧舜之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
三、文言文阅读在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阅读一些文言文,这是古代文献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阅读文言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字义翻译:文言文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字义翻译。
例如,“明”在文言文中表示“明亮”、“清晰”,而不仅仅是指白天的意思。
2. 语法特点: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咂了咂舌道:你爷也好少道理呵,凡这些东西都是天生的,怕不便作得如数,可是你爷爷到底是老成持重之辈,不出来就不出来,何必瞒着他去做这无益处之事?”这句话中,句子的语序比现代汉语要灵活。
3. 文化背景:阅读文言文还需要了解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要求学习者不能只空谈,而要思考。
四、重要文献了解古代汉语的重点内容还需要研读一些重要的文献。
例如《论语》、《史记》、《文选》等,这些文献是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的重要参考资料。
同时,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还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化和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汉语-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1、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就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与押韵得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唐代形成得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得限制。
最本质得特点就是讲究平仄。
2、注疏:注:东汉以后对经典得注解、《文选注》→狭义;各种类型注解→广义。
疏:在注得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正义也解释前人注解。
3、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得注解。
4、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得一种注释。
笺得本义就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5、正义: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6、章句:章句就就是“离章辨句”得意思。
其特点就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与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7、集解:①选取各家注解中可取得地方,有时也会把自己得解释加进去;②为原书补充材料,或阐发原书思想。
8、《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得语录体散文集。
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得思想,就是儒家学派得经典著作之一、9、《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就是北宋时代官修得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编修。
《广韵》就是中国现存得一部重要韵书。
9、《尔雅》:《尔雅》就是辞书之祖。
收集了比较丰富得古代汉语词汇。
《尔雅》就是第一部词典,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与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得标准语。
《尔雅》得意思就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10、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春秋时称诗或诗三百,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诗经之称。
《诗经》按音乐得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就是带有地方色彩得音乐,也称“国风”,就是诗经得精华。
“雅"就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得音乐,即王畿之乐。
颂就是宗庙祭祀得乐歌。
《诗经》得艺术特点:1.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得创作倾向。
2。
运用赋比兴得表现手法——赋直接描绘抒情与铺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第二册1、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偏义复词。
偏向于园(果园)2、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同音或近音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3、假借字产生的两种情况:1,本无其字的假借;2,本有其字的假借。
4、注解古书的工作始于汉代。
5、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叫做疏或正义6、集解或注解:一部重要的古代汉语,注解的人非常之多,后人把各家的注解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
例:何宴注《论语》集解。
7、犹:使用这个述语时,释者与被释者往往就是同义或近义关系。
8、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述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的关系是同音关系,有时是双声叠韵关系。
例如:《论语·季氏》、《论语·为政》。
9、古书上常有异读的情况,异读有时只表现声调上的差异,不同的读音往往表示词义的词性的不同。
例如: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
10、古书中改变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与词性的方法叫破读。
11、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这个词语用来指明古书中多出的文字现象。
12、脱文:简称脱,也叫脱字,这个词语用来指明古书中脱落了的文字现象。
第三册1、中央官制: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邢部;工部2、宋代科举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考经义不考诗赋。
3、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4、唐代武则天时武举开始,后沿用至清代。
5、号是一种别名,除名字以外的一种个人称呼,别号、字号、绰号、谥号、年号、庙号6、封建皇帝在谥号之前还有庙号,如:太祖;高祖;世祖……7、避讳:所谓避讳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回避,结果往往造成语言上的若干混乱。
8、避讳的分类:(1)从等级制度出发,避同树樽。
(避君讳、避亲讳)(2)从述信得观点出发,避凶就吉。
(3)从文明的礼貌出发,避俗就雅。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古代漢語期末複習参考資料題型:一、填空(20分)范围:文体、古音、常用工具书二、单选(10分)范围:修辞三、古书注解(三小题15分)四、古音(10题10分)五、标出诗歌的平仄和拗救(15分)六、标点翻译(35分)一、注疏1.《十三经注疏》考点朝代+作者+书名:《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尚书》(伪孔传、唐孔颖达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易》(三国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左传》(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东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论语》(三国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西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2.其他古注书籍:东汉: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注》;三国三国南北朝: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吴韦昭《国语注》唐: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颜师古《汉书集注》;李善《文选注》史记三家注: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著名的注解家是朱熹,著有《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3.关于名词解释(1)衍文: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字,也叫衍字。
(2)脱文:简称“脱”,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3)疏:(4)传:(5)笺:4.关于注疏术语:曰、为、谓之:被解释的词放在其后,不仅用来释义,而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叫做”谓:被解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谓后面的话往往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
大致相当于“是指”、“是说”貌、之貌:被解释的词在其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解释的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其意义是“……的样子”犹:被解释的词在其前,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训释本义。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15文员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谈谈汉字的特点。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3.许慎《说文》序里关于六书是如何解说的,举例说明。
4.谈谈六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5.简要说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6.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六种,举例说明。
7.如何理解形声字的形(意)符?8.意符和部首有何异同点?9.为什么说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10.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人、解、高、大、诗、车、责、闻、刃、亦、星、虎从、莫、取、及、锡、见、斧、看11.简要说明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13.有哪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举例说明。
14. 什么是通假?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 用字通假与造字的假借什么区别?举例说明?16. 什么是古今字?举例说明古今字有哪些特点?17.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8.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19.什么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什么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二者的关系怎样?参考答案:1.谈谈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本构字部件的表意体系文字。
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1)表形阶段:表形阶段的汉字,主要是直观描拟外物的具体形象的象形字,它们有的是直接从记事图画脱胎而来的。
(2)表意阶段:有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用象形、指事难以造字,人们就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形成了会意字,汉字进入了表意阶段。
(3)音义结合阶段:表形和表意的字,只能用形象或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语词的含义,而不能表示语词的读音。
因此,每一个字的读音,必须一个一个地死记。
而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有音的语词,因此,这些字在使用上和发展上,就受到很大局限。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就已经造好了的表形、表意字为基础,创造了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汉字进入了音义结合的阶段。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古代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复习古代汉语,以下是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复习1. 语法规则: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古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例如“兼语”、“动宾结构”等。
复习时可以结合语法书籍进行学习,同时多做一些语法题目进行巩固。
2. 词汇积累: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繁杂,包括了很多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词汇。
复习时可以结合古代文献进行词汇积累,同时注意掌握一些常用的古代词汇,例如“吾”、“尔”、“乃”等。
3. 字形认读:古代汉语的字形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有些字在形状上有较大的差异。
复习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阅读古代文献等方式进行字形认读的练习,提高对古代汉字的识别能力。
二、文献阅读古代汉语的复习不仅仅是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还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来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古代文献:1.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涵盖了从夏朝到汉朝的历史。
通过阅读《史记》,可以了解古代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2.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等不同的篇章。
通过阅读《诗经》,可以了解古代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知识。
3. 《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礼仪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三、练习题目在复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做一些练习题目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练习题目:1. 古代汉语中的“兼语”是指什么?举例说明。
2.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动宾结构”。
3. 阅读一段古代文献,尝试理解其中的句子结构和词义。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题纲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题纲一、古代汉语概述1.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2. 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3.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与区别二、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1.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概念2. 古代汉语的声母演变3. 古代汉语的韵母演变4. 古代汉语的声调变化三、古代汉语的词汇1.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2. 古汉语词汇的分类3.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4. 古汉语词汇的演变四、古代汉语的语法1. 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型2. 古代汉语的词类3.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4.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五、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 比喻2. 拟人3. 排比4. 对偶5. 反问六、古代汉语的文体1. 诗歌2. 散文3. 小说4. 戏剧七、古代汉语的文献1. 经典文献的分类与特点2. 经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3. 经典文献的翻译与注释八、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方法1. 古代汉语的学习技巧2. 古代汉语的研究方法3. 古代汉语的学术资源九、古代汉语的现代应用1. 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 古代汉语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3. 古代汉语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十、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建议1. 重点内容的回顾与总结2. 疑难问题的解决策略3. 考试技巧与答题方法4. 复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纲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古代汉语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古代汉语的魅力,培养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是为学生在准备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时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的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与复习。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包括关于古代汉语的历史、文字、文化、思想、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时要求具有一定的历史意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发展历史,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和学习古代汉语。
其次,学生要学会掌握古代汉语文字,并能够辨别和拼写古代汉语文字,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文字,更加准确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习古代汉语文化,了解古代汉语文化中不同文化场景下使用的汉字和词句,从而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化。
另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古代汉语的思想,以及古代汉语的语法。
学习古代汉语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文本,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文本中的思想内容。
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还包括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和试题,以及有关古代汉语期末考试的试题分析和解答。
这些练习题和试题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己在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一.名词解释1、疏P674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2、衍文P678“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
3、句读P682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上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4、纪事本末体P708所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某一专题的材料集中到一块,便于读者了解某一问题的全面情况。
首创这种体裁的是宋代的的袁枢,他根据《资治通鉴》编了《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有239个专题,如第一卷的三个专题是:“三家分晋”、“秦并六国”、“豪杰亡秦”。
5、引用P876引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
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
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6、代称P879代称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
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
常见的代称分三种(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2)用泛称代特称。
(3)用特称代泛称。
7、并提P880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
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如:耳目聪明。
8、互文P882互文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之一。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行有途径,知有依止,虽小无妨”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古代典籍?A. 《尚书》B. 《论语》C. 《大学》D. 《中庸》答案:C. 《大学》2. 古代汉语里的“夙兴夜寐”是形容什么样的生活状态?A. 早起晚睡B. 日理万机C. 黑白颠倒D. 心事重重答案:A. 早起晚睡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下一句是?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青春健康,人人向上答案: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崇尚国风。
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赋、词、曲为主要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诗歌。
古代文学注重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特别是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荣誉的崇尚,这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谁的诗句?请简要介绍该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擅长写现实主义诗歌。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秋夜将晓斜风起》等。
三、辨析题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简要阐述。
1. 不可思议A. 想象力差,无法理解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C. 不值得思考D. 智商不高答案: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解释:不可思议指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超出人们的理解和常理,难以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释。
2. 回首A. 翻过来看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C. 看到后方D. 看到前方答案: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解释:回首是指将视线投向身后,引申为审视过去的经历或回想过去的事情。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题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二、考试范围(一)文选考核命题所选的文选是:(二)通论通论包括以下内容:文字----汉字的结构类型----古书中的用字词汇----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发展语法----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宾语特殊的语序----句法成份的省略字典辞书古书的标点和翻译三、复习要点及解题方法(一)汉字的结构类型1、要点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解释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并对“六书”作也了定义,举出了例字。
关于“六书”,古人有“四体二用”的说法,“四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它们与汉字的结构有关;“二用”指的是:转注与假借两种用字方法,它们与汉字结构无关。
我们需要同学理解前“四书”,并能分析一般汉字的结构。
下面我们介绍汉字结构分析的步骤。
(1) 先排除指事字,这一类字数量很少,分纯指事字和加体指事字,单独记住。
常见的指事字有:一、二、三、四、上、中、下、亦、本、末、朱、刃、寸。
(2) 剩下的独体、表名词(形体)的是象形。
有少量合体象形可单独记忆,如:眉、须、齿、页、泉、果、瓜。
(3) 合体中有标音成分的是形声(包括会意兼形声),没有标音成分的是会意(合体象形已先排除掉)。
我们可以先用其中的一个部件去试一试这个部件的读音是否与整个字的读音有关,若无关,则再试另一部件。
若其中的一个部件与读音有关,那这个字一定是形声字。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由于古音的演变,有的形声字声符已不能表音,但这些声符往往可以类推出来。
如:暑、署、屠、箸、煮、赌,声符很明显,韵母都读u,说明有相同的声符,即“者”;赭、者、锗,韵母都读e,也有相同的声符;又如:捂、悟、梧、唔、晤,声符为吾。
语、圄、龉,都读ü,说明有相同的声符,读ü是吾音变的结果。
我们可以用下表来表示:汉字结构表(已将合体象形、纯指事字排除)注意:(1)形声一定由两部分构成(每部分或可再切分),如“鸿”。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知识回顾:一、修辞格的判断1、引用一引言、引事(季膺登龙门、盖棺事定、苏秦尘暗旧貂裘)、引文(商旅不行、逝者如斯、荒唐之辞、落霞孤釐)一明引、暗引2、譬喻一明喻、隐喻一博喻3、代称一特征代事物、泛称代特称、特称代泛称一乘坚驯良、乘坚驯肥、乘奔御风一绿肥红瘦一送君南浦(送别之地的泛称)4、并提一耳目聪明(耳聪目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不见曦,夜分不见月)一句话说的是两个意思5、互文一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一古人所说的互文包括为避免行文重复而使用同义词6、夸饰一夸张7、倒置一不是倒装一碧梧栖老凤凰枝8、委婉一避讳、谦辞、敬辞等9、省略实战演练: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黄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溪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2.将军身被坚执锐。
(《史记-陈涉起义》)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洛阳伽蓝记.王了坊》)(难句)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
引用:改引堇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语见《汉书?食货志上》。
譬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乂薄从上奔,恐卒然不可为讳。
(司马迁《报任安书》)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
省略:“仆乂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乂薄从上之雍”。
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文心雕龙?情采》)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重点参考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重点参考古代汉语重点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1.重点篇目:第一单元:《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游天都》第二单元:《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晏婴论季世》、《孙膑》2.复习办法: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通论部分复习要点: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第一单元(一)怎样查字典辞书:1、古代汉语的时限,1919年5月4日之前称古代汉语,“五四”是下限,上限无法确定。
2、字典辞书排列汉字的方法a按音序排列。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如《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c按号码排列。
如《四角号码新词典》3、《康熙字典》的作者是张玉书和陈廷敬,采用直音法和反切法的注音方法。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
反切法可以避开生僻字,方法有效,是古代的主要注音方法。
直音法简明准确,但难以避开生僻字,还有互注。
4、工具书:刘淇(清)《助字辨略》王引之(清)《经传释词》杨树达(近人)《词诠》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1、汉字的发展演变阶段: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古代汉语期末期末测试卷及重点复习题资料
《古代汉语》总复习一.名词解释1.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指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甲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祭祀、征战、天时、年成等方面的占卜结果及事后吉凶的应验。
2.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周以前铜也叫金,所以范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或吉金文字。
3.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楷书从“八分”汉隶直接演变而来。
它既便于书写,又易于辨认,成为流传至今的正式字体。
汉字由隶书发展为楷书,是汉字形体的第二次重大变革。
4.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草书始于汉初,《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5.象形:所谓象形,就是画出所要表达实物的形体,字形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而成,“日”“越”就是这样的字。
象形字出现得最早,它是创造汉字最原始的方法,成为汉字构形的基础。
6.指事:是指一看可以识别大体,仔细观察方可发现意义所在,“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指事字是用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
7.会意:所谓会意,就是比并几个字的形体,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造字的意向,“武”“信”就是这样的字。
8.古今字:是一种分化字,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为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本义: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10.引伸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一)一、简要说明1.举例说明象形造字与指事造字的区别。
2.以“果、胃”和“集、美”为例,说明“合体象形”和“会意”构字方式之不同。
3.以“埜—野”、“泪—涙”、“災—烖”三组异体字为例,说明其造字方法的区别。
4.以“島、炊、夜、融”为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
5.以“漢”为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引申”。
6. 以“朝”为例,说明什么是“延展引申”。
7.以“亭、耇、星、考”为例,说明什么是“省形字”。
8.以“斗、牧”为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比喻引申”。
9.以“珥、娶、仲、纠”为例,说明什么是“亦声字”。
10.以“棄(弃)”、“雀”为例,说明“比形会意”和“比义会意”有什么不同。
11.以“望洋”、“冬至”为例,说明“单纯词”与“合成词”结构的不同。
12.以“菜、理、臭、瓦”为例,说明词义范围的扩大与缩小。
13.简说“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4.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求词本义。
15.以“解—懈”、“舍—捨”、“辟—避”为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
16.以“谷—榖”、“后—後”为例,说明部分简化字来自同音字之简者的规律。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二)二、阐释论证17.阐述:异体字形体差异之类别。
18.阐述:如何推求词本义。
19.阐述:汉字的表意性。
20.阐述:形声字形符的三种基本类型。
21.论述:简化字的来源。
22.论述:古今字的分化及古字与今字的关系。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三)(加线部分为重点译释词句)2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导读篇目)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
《古代汉语》期末知识点归纳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使用的是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期末考试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它具有古老、规范、庄重、简练、含蓄等特点。
2.文言文的基本组成:文言文通常由字、词、句和篇章四个层次组成。
3.文言文的词汇特点:文言文的词汇多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词义多义且抽象,有许多独特的词义和用法。
4.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文言文的语法比较复杂,包括六书、修辞、句法等方面。
二、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1.主谓结构:主语和谓语是文句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主语通常位于句首,谓语位于句尾。
2.宾语结构:宾语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的动名词、动词的不定式等。
3.定语结构:定语表示对名词的修饰,通常位于被修饰名词之前。
4.状语结构:状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环境、方式、时间等,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前或句末。
5.补语结构:补语是补充谓语动词的成分,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三、古代汉语的六书:1.象形:以物象形为根据的文字。
2.指示:以指示事物的方位、位置、顺序等为根据的文字。
3.指事:以指示事物的属性、性质、类别等为根据的文字。
4.会意:通过组合象形、指示、指事等文字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5.形声:通过组合形和声两个部分来表示事物的意义。
6.转注:通过借用已有的字词来表示新的意义。
四、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来表达其中一种意义。
2.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实际情况来表达一种感受或情绪。
3.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4.排比:通过多个并列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一种对比或强调的效果。
5.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颠倒,强调主语或达到修辞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写出与繁体相对应的简体3、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4、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5、分析特殊句式(语法一)6、词义引申(用图像表示)7、断句及解释加点词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宫之奇谏假道》《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史记》:《孙膑》《毛遂自荐》《魏公子列传》《聊斋》一、名词解释1、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的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擴大和完善語言的交際作用的工具。
2、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的系統,包括漢字所有的構字部件、漢字中所有的字、漢字的書寫規則,以及作為漢字標記語言的輔助性符號的標點符號及其使用規則。
(漢字是一種以象形字為基本構字部件的表意體系文字。
)3、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法。
4、指事:运用指示性符号来指称物体中的一部分或表现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5、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代表某种物体的图形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6、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以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
7、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8、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9、異體字:又稱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的書寫形式。
10、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语素组合而成的。
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11、同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12、叠音词:又称重言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13、连绵词:是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14、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字。
15、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和书面语里的词。
16、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17、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繁衍派生出来的意义。
(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18、直接引申:是指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19、间接引申: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
20、假借义:是由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21、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
22、宾语前置:指宾语放在动词前的语法现象。
23、人称代词:是表示人们自我称呼和相互称呼的。
24、指示代词:是指代事物(包括人)、行为和性状的词。
25、疑问代词:是就疑问之所在提出疑问的词。
26、连词:是连接词和词(包括词组)、分句和分句、句子和句子或段与段的,表示所连接部分之间具有某一特定的关系。
27、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表达形式,是意义、概念的载体。
28、双声:是指两个或几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29、韵:是韵母去掉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以后的部分。
一般包括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30、韵母:是一个音节除去声母以后的全部,它包括韵头(如果有韵头的话)、韵腹、韵尾三部分。
31、细音:有高位前元音i、ü的。
32、洪音:没有高位前元音i、ü的。
33、开口:音韵学把没有韵头或韵头是i(或韵腹是i)的韵母叫做“开口”。
34、合口:音韵学把韵头是u、ü(或韵腹是u、ü)的韵母叫做“合口”。
35、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36、阳声韵:以鼻辅音收尾的,叫“阳声韵”。
37、入声韵:以清塞音收尾的,叫“入声韵”。
38、叠韵:就是几个音节的韵相同。
39、声调:主要表现在语音的高低升降上,也有若干音长的因素。
是汉语音节构成的重要部分。
40、调类:就是声调的类别。
41、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音律和谐时,对声调的一种分类。
42、直音:就是用一个完全与被注字同音的字注音。
43、反切:是用两个汉字互相拼读,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44、对转:是指上面韵部表中同一横行的韵部之间的转化。
这种语音的转化是以主要元音相同为条件的。
45、旁转:是指上面韵部表中竖行同类韵部间的转化。
这种语音转化的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
46、通转:是指主要元音相同,又不属于“对转”一类的转化。
47、通假:是古书上出现的字形临时借用现象。
48、声训:或叫音训,是训诂学上常用的一种用音同、音近词训释词义的方法。
49、传注体:是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古代经文的文义。
注:取义于灌注,是诠释的意思。
笺:是表识的意思。
50、义疏体:这是一种经、注兼释的体例。
经,指古籍原文;注:指汉代的注释。
51、集解体:是汇集诸家注释的一种体例。
二、写出繁体相对应的简体(送分题,自己解决)三、参照图像分析造字法(主要看书本字例)1、象形(P24):日、月、禾、鸟、鱼、象、戈、贝、人、耳、目、止、壶、鼎、鬲、车、矦、州、瓜、果、胄、齿、囿、爵2、指事(P26):一、二、三、四、五、十、上、下、本、末、朱、亦、刃、厷、寸、叉、甘、牟、芈、音、叕、丩、血、回3、会意(P28):令、闻、即、乘、耤、舂、陟、涉、沫、艺、舞、饮、牧、采、步、望、安、旦、昔、明、初、莫、杲、夙4、形声(P30):效、追、通、江、问、放、杞、盂、组、帛、囿、阿、雉、龢、杜、楚、蒿、盟、剥、河、颂、召、往、路四、解释句中加点字(实词)1、《郑伯克段于鄢》(P11)(1)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牾”,逆,倒着。
惊: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
)(2)亟.请与武公(亟:副词,屡次,一再)(3)都城.过百雉.(城:指城墙雉:量词,长三尺,高一丈)(4)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5)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毙:扑倒,倒下去。
这指失败,垮台。
姑:姑且,暂时)(6)既而大叔命西必北鄙.贰于己(鄙:边境城邑)(7)无生.民心(生:动词使动用法,使……产生……)(8)将袭.郑(袭:偷袭)(9)夫人将启.之(启:开门,为动用法)(10)请以遗.之(遗:赠送,送给)(1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挖掘隧:挖隧道)2、《齐桓公伐楚》(P21)(1)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意料)(2)女实.征之(语气助词,表示期望语气)(3)西至于河.(河:黄河)(4)师进,次.于陉(次:临时驻扎)(5)汉水以为池.(池:护城河)3、《晋灵公不君》(P34)(1)宰夫胹熊蹯不孰.(孰:“熟“的古字)(2)稽首而对曰(稽首:古人的一种最恭敬的跪拜礼)(3)三进则溜.(溜:本指从房檐流下的雨水,这里指雨水从房檐流下的地方)(4)衮.职有阙(衮:本指天子或上卿穿的绣有卷曲的龙的纹样的礼服,这指穿龙袍的人,周天子)(5)宣子骤.谏(骤:副词,多次)(6)使钼贼.之(贼:杀害)(7)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饮:使…喝,给…喝。
甲:本指铠甲,里指穿铠甲的兵士)(8)过三爵.(爵:古代多用青铜铸造的饮酒器,就是形状似雀形的酒杯)(9)斗.且出(斗:搏斗)(10)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田:’畋”的古字,打猎)(11)见灵辄饿.(饿:饥甚)(12)请以遗.之(遗:給予)(13)既而与.为公介.(与:动词,参加,参与。
介:甲士,即警卫人员)(14)遂自亡.也(亡:逃亡,逃跑)(15)赵盾弑.其君(弑:按照旧的礼法,在下位的杀死在上位的叫弑)(16)亡不越境.,反.不讨贼(竟:“境“的古字,国境,反:”返“的古字,返回,指返回都城)(17)为法受恶.(恶:指恶名)4、《齐晋鞌之战》(P43)(1)师陈.于鞌(陈:“阵”的古字,摆开阵势)(2)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姑:姑且)(3)不介.马而驰之(介:甲,这里用作动词,披甲)(4)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矢:箭。
屦:由麻、葛、丝等质料制成的鞋)(5)余病.矣(病:古代凡是病势很重、极度劳累或伤势很重都叫“病”,这里指伤势很重)(6)自始合,苟有险.(险:指地势高低不平,这里指难以通行的路)(7)擐.甲执.兵(擐:穿。
执:握)(8)右援.枹而鼓(援:引,拽过来)(9)齐师败绩(败绩:指军队溃败)(10)三周.华不住(周:动词,围绕)(11)旦辟.左右(辟:“避”的古字)(12)故中御而从.齐侯(从:跟从,这里是“追赶”的意思)(13)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越:坠。
毙:倒下)(14)请寓.乘(寓:寄托)(15)皆肘.之(肘:名词用作动词,是“用肘触”的意思)(16)韩厥俛.定其右(俛:同“俯”,低下身子)(17)奉觞..加璧.以进(奉:“捧”的古字。
觞:古代乘酒器。
璧:一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玉) (18)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辱)(19)郤献子将戮.之(戮:杀)(20)乃免.之(免:释放)5、《冯谖客孟尝君》(P70)(1)使人属.孟尝君(属:“嘱”的古字,嘱托)(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贱。
食:拿东西给人吃)(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揭:高举。
过:拜访)(4)左右皆恶.之(恶:厌恶)(5)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给:供给,使足)(6)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习:熟悉。
计会:即会计,计算财务的出入。
责:“债“的古字,指债款,债物)(7)孟尝君怪.之(怪:对……感到奇怪)(8)请而见之,谢.曰(谢:道歉)(9)载券契而行(券契:借债的契约)(10)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毕:完全。
以何市而反:用收回的债款买些什么东西回来?) (11)矫.命,以责赐诸民(矫:假托)(1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疾:快。
衣冠:动词,穿好衣服,戴好帽子,表示尊敬)(13)臣窃计君宫.中及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宫:居室。
实:充实,充满。
充:站满)(14)因而贾.利之(贾:名词作状语,像商贾那样)(15)孟尝君不说.(说:“悦“的古字,高兴,喜悦)(16)孟尝君顾.谓冯谖(顾:回头看)(17)金.五百斤(金:指战国时的一种铜质货币)(18)重币.也(币:这里指聘币,是古代聘请人的时候所送的礼物)(19)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固:坚决)(20)封书.谢孟尝君曰(书:信)(21)被.于宗庙之祟(被:遭受)6、《触龙说赵太后》(P80)1)赵太后新用事(新用事:刚刚掌权)2)太后盛气而揖.之(揖:《史记.赵世家》作“胥“,”胥“通”媭“,等待)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谢:道歉,告罪)4)少益耆.食(耆:“嗜“的古字,喜爱)5)太后之.色稍解(少:稍微)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息:这里指儿子。
肖:像)7)没死以闻.(闻:使动用法,即禀告,让太后知道)8)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爱怜:疼爱)9)持其踵.为之泣.(踵:脚后跟。
泣:落泪)10)赵主之子孙侯.者(侯:用作动词,封侯)11)而挟重器多也(重器:贵重的宝器)12)一旦山陵崩(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