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1)

2015年理综试卷全国卷1化学及其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 .2 L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26CO 2+6H 2O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 > 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V V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5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
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2.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A. HClOB. NH4ClC. HNO3D. AgNO3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 不可能是单质C. 可能是有机物D. 可能是离子晶体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 单质沸点的高低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 还原性B. 氧化性C. 漂白性D. 酸性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7.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 NaOHB. KMnO4C. KSCND. 苯酚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9.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9H5O4B. 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10.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的是A. B. C. D.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 溶解度:小苏打< 苏打B. 密度:溴乙烷> 水C. 硬度:晶体硅< 金刚石D. 碳碳键键长:乙烯> 苯12.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硫酸亚铁D. 二氧化硫13.实验室回收废水中苯酚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
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
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将铜粉加1。
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
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
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3FeB。
将铜粉加1。
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140.1molgL MgSO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加140.1mol L CuSO 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2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6126222C H O +6O =6CO +6H O12.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全国卷I)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2 L 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 结论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为3+Fe B . 溶液中3 )4(SO 2Fe 1 -mol·L 1.0 将铜粉加入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溶液NaOH溶液滴入4MgSO1-mol·L0.1.将1-mol·L0.1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溶液4CuSO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的溶度积比2(OH)Cu的小2Mg(OH)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微生物有氧反应质子交换膜厌氧反应O2C6H12O6+H2O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 + 6O2 = 6CO2 +6H2O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与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高清解析版).doc

精品2015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7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 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 .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gD 2O 和 18gH 2 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3C.3:2D.2:11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 Fe 氧化A.为 Fe3+应后滴加 KSCN 溶液将铜粉加-1 溶液1.0mol ·L Fe2(SO 4 )3B.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中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C.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将 0.1mol-1·L MgSO 4溶液滴入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Cu(OH) 2的溶度积D.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比 Mg(OH) 2的小-1浅蓝色沉淀滴加 0.1mol ·L CuSO 4溶液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极反应中有 CO 2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 C 6 H 12 O 6 +6O 2 =6CO 2+6H 2O12 . W 、 X 、Y 、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 5 、8 、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
(完整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2015 年全国卷 1 理综第Ⅰ卷 (选择题共 126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此题共 13 小题,每题 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 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2.以下对于植物生长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能够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的 NaCl 溶液 (生理盐水 )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添10 mLC.细胞内液Na +的增添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添+D.输入的Na 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散布在细胞外液4.以下对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构造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理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建了适合环境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构造改变后成为 PrP°° (朊粒 ),就拥有了致病性。
PrP°°能够引诱更多的 PrP°转变成 PrP°°,实现朊粒的增殖,能够惹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构造的改变能够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转变成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含答案(完整A3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2015年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解析

2015年新课标I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9.(6分)(2015春•绍兴校级期末)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分)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12.(6分)(2015春•娄底期末)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13.(6分)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lglglg=2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26.(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CO2的检验.(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G、H、D、I.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CuO.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①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②草酸为二元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2倍.27.(14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B2O5•H2O+2H2SO42H3BO3+2MgSO4.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温度或减小铁硼矿粉粒径(写出两条).(2)利用Fe3O4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SiO2、CaSO4(化学式).(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使铁离子、铝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七水硫酸镁(填名称).(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2H3BO3B2O3+3H2O、B2O3+3Mg2B+3MgO.42H42H为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共价键,其电子式为;3+3Mg3+3Mg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MnSO4.(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 4.7×10﹣7,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299kJ.(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 1.95×10﹣3min﹣1.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A;E(填字母).=;K====4.7×10﹣7,=,故答案为:;×=故答案为:;[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36.(15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CuSO4或Cu2+,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3)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硫酸(写名称).(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醇洗有利于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BD(填字母)A、分馏塔B、离心机C、反应釜D、框式压滤机(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37.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较小,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δ键和π键,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CO2、SCN﹣或COS等.(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分子晶体.(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2个C原子.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4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轨道式为如图所示:,则在基态键,孤对电子数为=0×中共平面的原子如图[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38.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乙炔,B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酯基.(2)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⑦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2CH2CHO.(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11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CH3CH(CH3)﹣C≡CH、CH3CH2CH2C≡CH、CH3CH2C≡CCH3.(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反应生成,由聚乙烯醇缩丁醛可知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以此解答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由聚乙烯醇缩丁醛可知条件下反应生成,,在氧化铝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异戊二烯,,故答案为:;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2015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

. . WORD.格式整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I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 的产生停止B.CO2 的固定加快C.ATP/ADP 比值下降D.NADPH/NADP +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维持内环境中Na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2015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含详细解析)

1.(2015全国课标Ⅱ,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C解析:根据食品干燥剂对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硅胶、CaCl2以及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都可用作食品干燥剂,P2O5吸水生成磷酸或偏磷酸,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A、B、D三项正确,CaCl2·6H2O不具有吸水性,C项错误。
2.(2015全国课标Ⅱ,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答案:A解析:因1 mol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即C18H26O5+2H2O根据原子守恒,得C x H y O z为C14H18O5,所以选A。
3.(2015全国课标Ⅱ,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髙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答案:B解析:因a-的电子层结构与He相同,所以a为H;因b、c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所以b、c分别为S、Cl;因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d最外层为1个电子,所以d为K。
故c(Cl)、b(S)、a(H)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Cl)>b(S)>a(H),A项正确;元素H与K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所以B项错误;元素K可与H、S、Cl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KH、K2S、KCl,所以C项正确;因a、b、c对应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分别为+1、+6、+7价和-1、-2、-1价,所以它们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 项正确。
2015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 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mo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 羧酸和2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 14H 18O 5 B.C 14H 16O 4 C.C 16H 22O 5 D.C 16H 20O 5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10.代表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6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6页)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 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 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 细胞内液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 +的增加D. 输入的Na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 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c 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
2015年高考_全国新课标1卷_化学试题与答案(高清版_)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
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及阅卷分析

能力:以物质性质为基础,分析实验装置 得分率:36.64% 和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3年全省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
2013客观题分析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 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C
得分率:39.85% 知识:溶度积常数 能力:利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 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A.15种 B.28种 C.32种 D.40种
D
得分率:29.76%
知识:有关酯的同分异构体。用到了排列组合 的知识。
B
得分率:46.52% 知识:原电池原理,Al3+与S2-的双水解。 书写陌生电极反应的能力。
能力:新情境下,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客观题分析
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 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1 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 顺序为( )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 NNA.1:1 B.2:3 C.3:2 D.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D .将0.1.mol·L -1 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 4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有氧反应质子交换膜厌氧反应O 2C 6H 12O 6+H 2O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13.浓度均为0.10 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恒容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
pH 随0lgV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D .当0lg V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c(R )++增大第二卷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 1 = 5.4×10-2,K 2 = 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 2C 2O 4·2H 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
装置B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 ,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 、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澄清石灰水D 水E浓氢氧化钠溶液F无水氯化钙G H排水集气装置I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滤渣含镁盐母液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
“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
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
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
28.(15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图。
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
(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 Ic Cl--为:________,已知K sp(AgCl) = 1.8×10-10,K sp(AgI) = 8.5×10-17。
(3)已知反应2HI(g) = H2(g) + I2(g)的△H= + 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 (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kJ。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垐?噲?H2(g) + 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 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
若k正=0.0027 min-1,在t = 40min时,v正= __________min-1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 x(HI) 和v逆~ x(H2) 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v逆v正D EF CA Bx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
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硝酸铵、水、硫酸亚硫酸铵、氯化铵乙醇回收硫酸铵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度,原因是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⑤包括用pH = 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写名称)。
(4)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5)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
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__________(填字母)A、分馏塔B、离心机C、反应釜D、框式压滤机(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阳平mg,将其置于若两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___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___。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________ 晶体。
(5)贪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__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___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_________故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_______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KOHC4H6O2②CH2CHOCCH3OnH+/H2O③C④CH2CH CHO OCHCH2CH2CH3m聚乙烯醇缩丁醛H2C⑤⑥⑦⑧CH3-C-COHCH3CH2Pd/PbOCaCO3CH3-C-CHOHCH3CH2异戊二催化剂顺式聚异戊二烯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据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5)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