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围产期脑组织缺氧及血流灌注低下引起的脑部损害。由于新生儿脑组织对缺氧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几乎所有的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都是由灌注量降低造成的。主要病因为窒息,其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红细胞增多症等,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病因之一。据国内文献报道,在新生儿窒息的ct检查中,阳性率达94-100%。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广泛开展,发现该病在新生儿中并非少见。总结我院2年间的60例hie,讨论ct扫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23天。全部病例均使用美国ge8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5mm,层距5mm。
2 ct表现
ct表现多种多样,其征象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①、缺氧引起低血压的程度;②、发生病变时脑组织的成熟程度;③、缺血持续时间。ct主要表现为缺血造成的低密度水肿及出血造成的高密度病变。早产儿和足月儿不同。其中早产儿9例,占15%;足月儿51例,占85%。
9例早产儿中8例为颅内出血,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影,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3例,周围见低密度水肿环。其中1例未出血者表现为双侧额、顶叶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模
糊。足月儿主要为脑实质内散在的低密度影,以额叶、顶枕叶边缘最明显,颞叶也常累及。hie根据脑实质内低密度区的范围和大小分为三度:轻度,脑实质内低密度区分布于1~2个脑叶,本组有33例,占足月儿hie64.7%;中度,脑实质内低密度区范围超过2个脑叶,但没有累及全部脑叶,本组1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占足月儿hie31.3%;重度,脑实质内有弥漫性广泛的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基底节、丘脑密度正常,外圈为黑色,内圈为白色,形成“双圈征”。脑室受压变窄,脑沟消失。本组2例,并发颅内出血2例,占足月儿hie3.9%。
正常足月新生儿脑白质的ct值为19~26hu,平均22hu,脑灰质的ct值为28~35hu,平均31hu。hie的脑白质和脑灰质的ct值普遍降低,病变愈重,ct值愈低。hie脑白质ct值约在18hu?以下,脑灰质在25hu以下。如脑组织坏死后ct值可达10hu以下,因此仅凭脑实质内低密度范围来评估hie的程度是不够全面的,必须结合ct值的高低以及患儿的临床症状来进行综合分析,对病情进行评估。
3 讨论
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孕母的全身性疾病、产科疾病以及高龄产妇。(2)分娩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以及麻醉和催产药的使用不当。(3)胎儿的各种畸形、宫内感染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以及由于羊水或胎粪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大脑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的氧化过程,缺氧时无氧糖酵解使糖耗量增加,乳酸堆
积,导致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可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当血压升高过大时可造成脑室周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低血压时血流量减少,又可引起?缺血性损伤。因此可以见到皮质梗死,丘脑、基底节和间脑等部位深部灰质核坏死、脑干坏死,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和白质病变等。由于其上述的病理改变决定了hie的ct表现,主要为以脑白质为主的散在的低密度影,其中以额、顶叶较为多见,以及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等。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表现兴奋、肢体颤动、肌张力高、反射活跃,症状于3-4天内好转;中度:反应迟钝、肌张力低、反射减弱、呼吸不规则,症状于7-10天内消失,约20%可能有后遗症;重度:神志不清、肌张力极低、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整、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消失,多在1周内死亡,存活者留有严重后遗症,如脑积水、智力低下等。症状轻重与缺氧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hie只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ct检查能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据国内文献报道,在新生儿窒息的ct检查中,hie阳性率达94%~100%。ct扫描可显示病变范围、密度及其并发症,是确诊hie最有效的方法。
ct在hie的诊断中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能够比较直观的显示脑缺氧缺血性改变及脑水肿的范围和程度,这对hie的分度以及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其次,确定有没有合并颅内出血,明确出
血的位置、范围,并且可以测算出血量;最后,ct检查安全、方便,可以作为病情随访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评估hie患儿的预后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2007.1710-1715
[2]朱杰明.儿童ct诊断学. 2003.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