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_的病程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讨论#对/心境障碍0一章的几点意见

刘联琦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220(2003)02-0109-01

对于/心境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 MD-3)修改很多,现提出一些看法。

1/心境障碍0中分为/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及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05类,以/躁狂(抑郁)发作0代替CC MD-2-R的/躁狂(抑郁)症0这一诊断名称,我认为不太合适。躁狂(抑郁)发作应为一种症状表现,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形式,而不能作为一种疾病的诊断名称;且大类中以/躁狂(抑郁)发作0作为诊断而它们属下的分类仍为/躁狂(抑郁)症0,有自相矛盾之嫌。我建议继续按CC MD-2-R格式先列出躁狂(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而作为分类的疾病诊断仍直接用/躁狂(抑郁)症0这一名称。

2心境障碍主要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较少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若在诊断名称中冠以/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0这一修饰词语,有扩大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机率的嫌疑。且整个/心境障碍0这一大类疾病的诊断标准被/有(无)精神病性症状0这一概念搞得复杂、繁琐,疾病诊断名称过长,不符合CC MD-3编写原则第5点/简明,便于操作0,且在临床应用中亦很不方便。当然,这样分类的确是更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基本类似。但我认为,ICD-10并不全都十分科学合理。例如ICD-10一直将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及残留期与其它各型并排而列;而我们都知道,每型分裂症都有可能停留在残留

作者单位:512200广东粤北第三人民医院期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故我国从CCMD-2-R起便将分裂症后抑郁及残留期用第4位编码表示,与ICD-10相区别。为何在/心境障碍0这一诊断上又要去附和它不科学的地方呢?

3CCMD-3增加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的诊断,同时又保留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二者鉴别较难。虽有症状先后消失相差1周以上的区别,但临床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每个病人都必需在病好之后才能确诊,且治疗干预也会影响症状消失的时间。可想而知,诊断将是十分不可靠。

4在30、32两类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其属下的分类均存在一个分类标准紊乱的问题:在30、32类躁狂(抑郁)发作的分类中,前三类为按症状表现分为轻性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第四类却按发病次数定为复发性躁狂(抑郁)症;而在复发性躁狂(抑郁)症下又重新按疾病表现为轻性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这样同一种表现在分类中位置不等,编码不同,显得十分凌乱。

笔者建议将前三类归为一类:单次发作躁狂(抑郁)症;才能和第四类复发性躁狂(抑郁)症相对应。然后再各自按症状表现分为三类。另外想问的是为什么在3117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中又不按这些表现分为三类呢?

5在CCMD-3中/抑郁性神经症0被/恶劣心境0所替代跻身于/心境障碍0这一类疾病,这一举措是否合适?能否做这样的改动我认为尚需认真进行大样本的现场测试。

(收稿:2002-07-24)

#专题讨论#

/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病程标准张宝山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220(2003)02-0109-01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与/癔症性精神病0的病程标准有矛盾之处。

根据CC MD-3的分类原则,大类与小类保持内容的主从逻辑关系,因此/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应从属于/癔症性精神病0,它的诊断标准的主体应符合癔症性精神病,保持前后一致。

癔症性精神病的病程标准规定/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1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0在它的亚型/癔症性

作者单位:225003江苏扬州五台山医院附体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则规定要符合癔症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对病程标准未另作说明,按主从逻辑关系,/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亚型/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也要符合癔症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则它的病程标准/至少已1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0。可是,在/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诊断标准第3条又规定/症状突然发生和中止,持续时间短暂0,二者病程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建议在/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改为/符合癔症性附体障碍的诊断标准(病程标准另行规定)0。

(收稿:2002-03-05)

#

109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年第13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