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_的病程标准
CCMD-3中国精神病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CCMD-3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
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如应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鼓励作出一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分别编码。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癔症及特定文化相关障碍
第一节概述一、弗洛伊德认为,癔症是婴儿期的性本能受到压抑的后果,各种心理创伤使被压抑的性本能,通过转换机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称这类症状为“转换性癔症”。
1.今天,在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疾病分类中已经找不到癔症这个诊断名词了,原因是:(1)癔症的原意是子宫游走,今天看来的确荒唐;(2)人们大多认为,癔症这个字眼含有贬义;(3)从症状学的角度看,解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至少基本上描述了这类疾病的两组症状。
于是,解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就代替了癔症。
二、描述性定义1.癔症是一类由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而引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和转换两类。
2.解离症状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3.转换症状是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理,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
4.癔症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发病率较高。
三、起病原因1.精神因素2.性格特征(1)患者情感丰富。
情感反应强烈鲜明,具有表演色彩,但情感体验肤浅,容易从一种情感转变为另一种情感。
(2)暗示性强。
患者对外界的暗示高度易感性。
(3)自我中心。
患者遇事多从自身好恶考虑,任性放肆;好吹嘘自己,显示能力。
(4)具有丰富的幻想。
常以生动的幻想代替现实,甚至出现幻想性说谎。
3.身体因素。
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癔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基础。
第二节转换障碍一、转换障碍临床特点转换障碍曾被认为是歇斯底里的转换,是一种把心理压力转换为躯体症状的失常,在诊断时,有五种因素需要考虑:(1)病人有生理功能的丧失或变化;(2)躯体或神经的原因无法解释症状;(3)有证据显示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4)病人经常漠视躯体损伤;(5)病人并不自愿控制症状。
二、诊断标准1.癔症性运动障碍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业诱因;有躯体运动障碍,临床表现缺乏神经解剖生理基础。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
癔症[F44解离(转换)障碍]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CCMD-3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CCMD-3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
[症状标准]1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下列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 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
[说明]1 癫痫可并有癔症表现,此时应并列诊断;2 癔症性症状可见于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假如有分裂症状或情感症状存在,应分别作出后两者的相应诊断。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F44.8其他解离(转换)障碍]40.11癔症性遗忘[F44.0解离性遗忘][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2 对曾经是或仍然是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有部分或完全遗忘;排除器质性遗忘,如头部外伤后的遗忘和意识障碍(中毒、癫痫发作,或其他急性器质性障碍)恢复后的遗忘。
40.12癔症性漫游[F44.1解离性漫游][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2 在觉醒状态,作无计划和无目的漫游;漫游中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以及与陌生人简单交往(如搭车,问路),与其不深入的短暂接触看不出有精神异常;3 有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但不是癔症性多重人格;4 事后有遗忘;5 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
40.13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F44.81多种人格障碍][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2 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3 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4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5 排除分裂症用其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癔症的症状和特征
癔症的症状和特征【临床表现】癔症的共同特征:癔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表现受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迷信思想观念、生活环境、当地的风俗习惯、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和睦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王要分为解离障碍症状群和转换障碍症状群。
1.解离障碍症状群:解离障碍症状群的病人,病前人格常异常,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病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其关系密切的亲友所患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类似症状。
少数人的症状形成反复再现的模式。
总是以出现这些障碍作为对应激的反应。
常给人一种疾病的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支持和益处的感觉。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急剧情感暴发、选择性遗忘或自我身份识别障碍。
反复发作者常可通过回忆和联想与以往心理创伤有关的情境而发病。
常见类型如下:1.1.情感爆发意识障碍较轻,常在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表现尽情发泄、哭叫不休、捶胸顿足、撞头打滚。
多人围观时,发作尤为剧烈,发作时间的长短,与周围人关注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往往关注的程度越大,发作的时间越长。
有时患者为摆脱困境,在小的精神刺激下,也可以出现大的发作,一般发作历时数十分钟,可有部分遗忘。
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几乎不发作。
1.2.癔症性身份障碍属急性起病的一过性精神障碍,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
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通常带有迷信色彩。
表现对自已身份的觉察障碍,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常为鬼神或亡灵附体。
此时病人暂时丧失个人身份识别能力和对周围环境的识别能力,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井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
病人的举动就像被另一种人格、精灵、鬼魂、神仙或外界力量所代替。
病人的注意和意识仅集中在与其密切接触的环境的个别方面,常有局限和重复的一系列运动、姿势及发音。
有的病人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的人格交替出现(分别称双重人格和多重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很突出。
癔症及其相关障碍
解离症状,即癔症性精神症状主要包括解离性遗忘症,解离性漫游症,解离性身份障碍,癔症性精神病等。
解离性遗忘症的病因通常是严重的心理社会因素,最常见的表现是回忆个人生活史时出现单个记忆空白或系列记忆空白,包括局部性遗忘,选择性遗忘,全面遗忘,持续遗忘,系统遗忘。
解离性漫游症是一类以突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的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的过去和对自己的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个新的身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解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类以存在两种或多种独立的身份或人格状态和相应行为,并以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从一种身份转换为另一种身份称为转变(switch),通常是瞬间完成的。
“主体”自我并不是原来的自我,是后来为了整合人格而出现的,常常主动寻求治疗。
解离性身份障碍的可能原因有童年受虐待的经历,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癔症性精神病包括癔症性附体障碍和癔症性木僵。
在诊断转换障碍,即癔症性躯体症状的时候需要考虑五种因素:1、患者有胜利功能的丧失或变化,2、躯体或神经的原因无法解释症状,3、有证据显示症状与心理因素有关,4、患者经常漠视躯体的损伤,5、患者并不自愿控制症状。
转换障碍包括癔症性运动型障碍,癔症性抽搐发作,癔症性感觉障碍。
CCMD-3中描述的应急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为反应性精神障碍。
主要类型有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出现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有三大核心症状:1、反复发生地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2、警觉性提高;3、回避或麻木。
其他表现有自伤、过度服药、攻击性行为等。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或者暴露疗法。
急性应激障碍是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以内)发病。
病程短暂。
像应激障碍一样,适应障碍也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源)引起的心理障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
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如应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鼓励作出一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分别编码。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心理治疗学 各病的病程标准
心理治疗学各病的病程标准一、焦虑障碍1、强迫症:至少3个月。
2、恐怖症:至少3个月。
3、惊恐发作: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4、广泛性焦虑:至少6个月。
二、躯体形式障碍1、躯体化障碍:至少2年。
2、疑病症:至少3个月。
3、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至少6个月。
三、神经衰弱::至少3个月。
四、分离性障碍(癔病性精神障碍)五、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在遭遇精神打击后很快发病,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
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一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2、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发病的潜伏期从几周到数月不等,但很少超过6个月,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3、适应障碍: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
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六、进食障碍1、神经性厌食:症状至少已3个月。
2、神经性贪食: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两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
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七、睡眠障碍1、失眠症: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2、嗑睡症:每日出现睡眠紊乱,超过1个月,或反复发作,引起明显苦恼谨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4、睡行症(夜游症):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起床,走动。
5、睡惊症(夜惊症):惊恐症状一次或多次发作,典型症状持续1-10分钟,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发生。
八、性功能障碍1、性欲减退:2、阳痿:病程要在6个月以上。
3、早泄:持续3个月以上。
4、阴道痉挛5、其他常见性功能障碍:阴冷、性乐高潮障碍、性交疼痛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九、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1、躁狂发作: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周。
2、抑郁发作: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3、环性心境障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在这两年中,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
癔症 3
4. 癔症性遗忘( 心因性遗忘、分离性遗忘) 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 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表现为遗忘了某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 事件,而那一段事情往往与精神创伤或应激事 件有关。 遗忘会伴随着其他很多症状,主要是抑郁、 头痛、性功能失调等。 排除器质性遗忘,如头部外伤后的遗忘和 意识障碍(中毒、癫痫发作,或其它急性器质 性障碍)恢复后的遗忘。 却保持读、写、听、说、推理能力及以前获 得的知识 • 外显记忆缺失,内隐记忆仍存在
临床表现
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并迅速 发展到严重阶段,突然Hale Waihona Puke 止,停止后不能 回忆起发病的状态。
癔症性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 分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 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 状。 • 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 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 方式出现,又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
• 医务人员从中辨认出他的另外的身份,而且了解到 他过去的经历: • 第一个身份叫萨米,是在琼那6岁那年第一次出现的, 他目睹母亲刺伤父亲之后立即出现,萨米看起来很 理智,冷静,能控制自己; • 第二个身份叫King Young,特别对找寻尽可能多的 异性间的性爱感兴趣,琼那的母亲喜欢把琼那打扮 成一个女孩,于是出现了King Young; • 在琼那9岁或10岁那年,某次他被一群白人野蛮的围 打,在这个时候Usoffa Abdulla,并宣称他存在全 部原因是为了保护琼那,Usoffa Abdulla是狂暴而 危险。 • 琼那对三个身份一无所知,萨米最清楚其他两个人 格,King Young和Usoffa Abdulla间接的对其他人 格有一些了解。
癔症病历书写模板
癔症病历书写模板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既往人格特征: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2 发病前有精神刺激。
3、分离型:①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
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
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
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
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 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转换型: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痘症性耳瓷、失明和癔病性呕叶、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4、查体:昏睡,朦胧状态,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持续性缄默不语,双眼紧闭,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
心肺腹(一)。
5、辅助检查:欠缺初步诊断:癔症(分离型;转换型)诊断依据: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列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
鉴别诊断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疗计划:治疗理念;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癔症性神鬼附体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癔症性神鬼附体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癔症性精神障碍症状,常见于农村妇女,病人发作时常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神仙化身等等。
这种症多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
病人一般有相信鬼神存在的思想基础,有易于接受暗示性的性格特点,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在自我意识障碍的情况下,经过自我暗示如疑心鬼神会附体,或环境或他人的言语暗示,患者自称某某神仙,已死者灵魂的化身,常以这些附体者的口吻、身份讲话,声调也变得特殊,讲话内容与患者当时的内心体验有关,治疗有心理、药物和物理疗法。
概述癔症性神鬼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此种病症多见于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农村妇女尤为多见.症状……历时可数分钟或数小时,经暗示治疗后,病人可迅速恢复其自身身分,发作过后可部分回忆发作经过。
癔症性神附体本身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患者在强烈的情感反应下的一种病态体验,以死者、鬼神的口吻讲出她的想法和要求.只有患者本身相信鬼神的存在,他们犯病时才会出现“附体”症状.反之,不相信鬼神的人,不论怎样犯病,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治疗因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随临床征象的不同而有差异.情感爆发、意识障碍、抽搐发作,一般于短期内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发倾向。
内脏机能失调和运动、感觉症状则历时较久,且于好转后也可再发。
病程的长短和能否再发还取决于病后是否正确处理。
不当的处理或接受不良暗示,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不当言语,常可增加疾病的顽固性,而使病程延长。
因此,及时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及药物治疗,恰当的处理,可以较快地使症状消失,而且使疗效获得巩固,避免再发。
宗教学癔症癔病或癔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
其表现为在一定精神状况或存在外部诱因的情况下,病人由于恐惧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发病年龄多数在16至30岁之间,女性远多于男性。
辞源词源于希腊文hystera(子宫),古代西方人认为此症病患所以会呈现出奇怪各式各样的症状是因为子宫在女性体内四处移动所导致的。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目录Contents序Preface致谢Acknowledgements引言Introduction ..............................................CCMD-3分类List of categories ................................CCMD-3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Doagmpsto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0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 .......................................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non-addictive substances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Mood (affective) disorders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Hysteria,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Neurosis ....................................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d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Psychosexual disorders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Mental retardation, 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Occurring in childhoodand adolescence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Hyperkinetic, Conduct,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onditions ............Appebdux A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CMD-3 (in part)附录 A 部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英文译文.......................附录B CCMD-2R相关精神障碍的前瞻性现场测试Appendix B Prospective field trial on a part of mentaldisorders in CCMD-2R ..................................................引言一、《CCMD-3》的编写原则1、遵循为病人服务的原则,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要;2、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3、继承《CCMD》以前版本的优点;4、注意与国际接轨;5、简明,便于操作。
癔病和躯体形式障碍心理疾病的身体表现
癔病和躯体形式障碍心理疾病的身体表现心理疾病是指人们心理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状态,它不仅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困扰,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癔病和躯体形式障碍被归类为心理疾病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身体方面的症状。
本文将就癔病和躯体形式障碍心理疾病的身体表现进行探讨。
一、癔病的身体表现癔病是一种疑难杂症,其特点是身体上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但在查找原因时,医学检查结果往往无法显示有任何异常。
癔病患者往往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或者个人经历等因素引发,其身体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瘫痪或无力感:癔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或者无力感,例如一侧身体无法活动、走路困难等症状。
医学检查无法找到明确的身体原因。
2. 失语或语言障碍:癔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语或者语言不流利的情况,尽管他们的口腔和声带功能正常。
3. 抽搐或癫痫样发作:癔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或类似癫痫发作的症状,但在医学检查中并没有发现异常脑电图。
4. 触觉或感觉异常:癔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触觉异常,例如感觉麻木、疼痛或者异常的刺激感。
5. 意识改变:癔病患者的意识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突然昏倒、意识模糊或者出现黑病等。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身体表现躯体形式障碍,又称为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特点是患者通过身体症状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扰。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通常将身体症状夸大或者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解释症状。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的身体表现:1. 慢性疼痛: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慢性疼痛,痛点主要集中在背部、腹部、头部等部位,但无法找到明确的器质性原因。
2. 消化系统问题:躯体化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例如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医学检查结果并无异常。
3. 心血管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症状,例如心悸、胸痛、血压异常等,但无法找到器质性疾病原因。
4. 呼吸系统问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方面的问题,例如气短、咳嗽、喉咙痛等,但医学检查结果并无异常。
CCMD3 表格版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紧张型分裂症 单纯型分裂症未定型分裂症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分裂症后抑郁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分裂症缓解期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分裂症残留期 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慢性其他型或待分类的分裂症>>分裂症衰退期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分裂样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妄想阵发(急性妄想发作)其他或待分类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感应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混合型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周期性精神病(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30)躁狂发作(31)双相障碍(32)抑郁发作(33)持续性心境障碍(39)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心境障碍的第5位编码(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轻性躁狂症(轻躁狂)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复发性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复发性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31)双相障碍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抑郁发作轻性抑郁症(轻抑郁)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复发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症33)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其他或待分类的持续性心境障碍心境障碍的第5位编码意识障碍(如谵妄)伴躯体症状慢性缓解期(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癔症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遗忘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附体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附体障碍>>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木僵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运动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抽搐发作癔症性躯体障碍>>癔症性感觉障碍混合性癔症躯体-精神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癔症>>40.91Ganser综合征其他或待分类癔症>>见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短暂的癔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适应障碍>>短期抑郁反应适应障碍>>中期抑郁反应适应障碍>>长期抑郁反应适应障碍>>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适应障碍>>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适应障碍>>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适应障碍>>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应激相关障碍(42)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恐缩症(Koro)其他或待分类的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43)神经症神经症恐惧症(恐怖症)恐惧症>>场所恐惧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焦虑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焦虑症>>广泛性焦虑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高位胃肠道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低位胃肠道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呼吸系统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其他或待分类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50)进食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睡眠障碍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阳痿冷阴性乐高潮障碍早泄阴道痉挛性交疼痛其他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60)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整理——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癔症开展的历史: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认为此病是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是子宫在腹腔内游走,游到某部位或器官,产生的某种癔症发作。
弗洛伊德:认为本病是创伤引起,特别是婴儿期的性本能受到压抑。
受到创伤的性本能通过转化机制产生出各种身体病症。
巴甫洛夫:提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较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的艺术型和弱型相结合的人,易患癔症。
ICD-9把癔症列于神经症范畴内,包括癔症性立行不能症、转换性反响、别离性反响或状态、癔症性Ganser氏综合征、多重人格等类型。
DSM-Ⅲ那么取消了癔症一词,而将本病归入以下三项:(1)身体形式障碍;〔2〕别离障碍;〔3〕伪装障碍。
癔症的临床描述:一种以解离病症〔局部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病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病症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病症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根底。
CCMD-3中癔症的诊断标准:病症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以下1项综合征:①癔症性遗忘;②癔症性漫游;③癔症性多重人格;④癔症性精神病;⑤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⑥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病症的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
癔症的起病原因社会心理因素性格特征:具有癔症个性的个体,在一样性质的精神因素作用下,较其他类型性格的个体易于发病。
这些性格特点为患者情感丰富,情感反响强烈鲜明,体验浅薄,且极不稳;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具有丰富的梦想,常以想象丰富、生动的梦想代替现实。
精神因素:以心理创伤居多,约占40.3%。
心理创伤所引起的较强烈的情绪反响常为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现有的研究还比拟有限。
身体因素:某些患者可因身体因素,如发热、疼痛、不适等引起精神紧张和疑惧,为癔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暗示的根底。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和表现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诊断和治疗这些障碍时,必须考虑到患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因此,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相关的症状和表现:这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和行为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患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症状和行为。
2.文化相关的诊断标准:这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制定诊断标准时,必须考虑到患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并尽可能避免将文化差异误认为是精神障碍的症状。
3.文化相关的治疗方案:这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因文化差异而不同。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到患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并尽可能将患者的文化背景纳入治疗计划中。
在实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通过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症状和行为,并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应该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对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认识和理解。
癔症的文化程度差异
癔症的文化程度差异
张有诚;尚炳成;等
【期刊名称】《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年(卷),期】1999(005)004
【摘要】探讨不同文化程度者癔症发病形式、临床表现等方面有无差异。
对1996-1998年我院符合CCMD-2-R癔症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作文化差异性比较。
结果,高中以上文化组求医时间早于初中以下文化组,两组有明显差异
(p<0.05)。
临床症状方面,高中以上文化组,意识朦胧较初中以下文化组多见,而附体体验高中以上文化组较后者少见,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说明
不同文化程度在癔症临床表现及求医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总页数】2页(P198-199)
【作者】张有诚;尚炳成;等
【作者单位】宁夏精神卫生中心,灵武751400;宁夏精神卫生中心,灵武751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73
【相关文献】
1.癔症性精神障碍的文化程度差异性研究 [J], 陈刚
2.父母文化程度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牙周病的认知及行为差异性的影响 [J], 柴梅
3.癔症的文化程度差异 [J], 张有诚;尚炳成;等
4.文化程度的差异对癔症性精神障碍的影响 [J], 王树阳
5.不同文化程度与工龄矿工习惯性违章差异研究 [J], 成连华;赵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讨论#对/心境障碍0一章的几点意见
刘联琦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220(2003)02-0109-01
对于/心境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 MD-3)修改很多,现提出一些看法。
1/心境障碍0中分为/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及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05类,以/躁狂(抑郁)发作0代替CC MD-2-R的/躁狂(抑郁)症0这一诊断名称,我认为不太合适。
躁狂(抑郁)发作应为一种症状表现,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形式,而不能作为一种疾病的诊断名称;且大类中以/躁狂(抑郁)发作0作为诊断而它们属下的分类仍为/躁狂(抑郁)症0,有自相矛盾之嫌。
我建议继续按CC MD-2-R格式先列出躁狂(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而作为分类的疾病诊断仍直接用/躁狂(抑郁)症0这一名称。
2心境障碍主要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较少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若在诊断名称中冠以/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0这一修饰词语,有扩大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机率的嫌疑。
且整个/心境障碍0这一大类疾病的诊断标准被/有(无)精神病性症状0这一概念搞得复杂、繁琐,疾病诊断名称过长,不符合CC MD-3编写原则第5点/简明,便于操作0,且在临床应用中亦很不方便。
当然,这样分类的确是更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基本类似。
但我认为,ICD-10并不全都十分科学合理。
例如ICD-10一直将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及残留期与其它各型并排而列;而我们都知道,每型分裂症都有可能停留在残留
作者单位:512200广东粤北第三人民医院期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故我国从CCMD-2-R起便将分裂症后抑郁及残留期用第4位编码表示,与ICD-10相区别。
为何在/心境障碍0这一诊断上又要去附和它不科学的地方呢?
3CCMD-3增加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的诊断,同时又保留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二者鉴别较难。
虽有症状先后消失相差1周以上的区别,但临床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每个病人都必需在病好之后才能确诊,且治疗干预也会影响症状消失的时间。
可想而知,诊断将是十分不可靠。
4在30、32两类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其属下的分类均存在一个分类标准紊乱的问题:在30、32类躁狂(抑郁)发作的分类中,前三类为按症状表现分为轻性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抑郁)症,第四类却按发病次数定为复发性躁狂(抑郁)症;而在复发性躁狂(抑郁)症下又重新按疾病表现为轻性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
这样同一种表现在分类中位置不等,编码不同,显得十分凌乱。
笔者建议将前三类归为一类:单次发作躁狂(抑郁)症;才能和第四类复发性躁狂(抑郁)症相对应。
然后再各自按症状表现分为三类。
另外想问的是为什么在3117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中又不按这些表现分为三类呢?
5在CCMD-3中/抑郁性神经症0被/恶劣心境0所替代跻身于/心境障碍0这一类疾病,这一举措是否合适?能否做这样的改动我认为尚需认真进行大样本的现场测试。
(收稿:2002-07-24)
#专题讨论#
/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病程标准张宝山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220(2003)02-0109-01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与/癔症性精神病0的病程标准有矛盾之处。
根据CC MD-3的分类原则,大类与小类保持内容的主从逻辑关系,因此/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应从属于/癔症性精神病0,它的诊断标准的主体应符合癔症性精神病,保持前后一致。
癔症性精神病的病程标准规定/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1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
0在它的亚型/癔症性
作者单位:225003江苏扬州五台山医院附体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则规定要符合癔症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对病程标准未另作说明,按主从逻辑关系,/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亚型/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也要符合癔症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则它的病程标准/至少已1周,其中可有短暂间歇期0。
可是,在/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诊断标准第3条又规定/症状突然发生和中止,持续时间短暂0,二者病程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建议在/与文化相关的癔症性附体障碍0的诊断标准中改为/符合癔症性附体障碍的诊断标准(病程标准另行规定)0。
(收稿:2002-03-05)
#
109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年第1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