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5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 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 试试题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    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    试试题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不带储存及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k B = 1.381×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 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 卡诺循环可以用图1表示。

2. 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是振动能 > 转动能 > 平动能。

3. 玻尔兹曼分布定律的适用条件为近独立粒子体系,且为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任意体系。

4. 在稀溶液中,对溶质B而言,平衡时其化学势为,其中为纯B在T, p时的化学势。

5.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极稀的HCl溶液和极稀的HAc 溶液中,氢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相同的。

6.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将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过这一变化过程后,其表面张力不变。

7. 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 B、m B、c B表示,其标准态的选择不同,则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8. 由于杠杆规则是根据物料守恒而导出的,所以无论两相平衡与否,皆可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

9. 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推导而得的,故只能处理真实的热力学平衡系统。

. 反应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反应平衡常数值也一定会改变。

11. 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认为,分子彼此的碰撞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12. 不同反应有不同的速率常数,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反应介质(溶剂)、催化剂等有关,甚至会随反应器的形状、性质而异。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A. r m Δ A﹦-514.2 kJ/molB. r m Δ A﹦0C. r m Δ A>-514.2 kJ/molD. r m Δ A﹤-514.2 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D. 热力学能、焓、熵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A p∗,A μ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A p ,A μ ,因此有:(D)A.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B.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C.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D.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最大者是:(A)A.KC lB.CaC l2C l3D.ZnSO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A. s g σ < l s σB. s g σ > l s σC. s g σ﹦l s σD. g s σ< l g σ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A. 1 t ﹦2 tB. 1 t > 2 tC. 1 t < 2 tD.无法比较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A.有导电性B.易于分散在油中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B.蔗糖C.食盐D.肥皂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过程:(a)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p2,V2,T)(b)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c)物质的量分别为n B,n 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d)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①1001 英语一②2422 高等 物理化学或 2454 生物化学 或 2534 传递过程原理③ 3467 仪器分析基础或 3491 药物化学(含药代动力学) 或 3499 高等有机合成
①1001 英语一②2422 高等 物理化学或 2454 生物化学 或 2483 高等有机化学或 2534 传递过程原理③3467 欢迎材 仪器分析基础或 3491 药物 料、生物、 化学(含药代动力学)或 工程、医 3499 高等有机合成或 3522 学、药学 催化化学或 3573 量子化学 和物理等 或 3596 化学反应工程或 背景的考 3614 电化学或 3632 工业催 生报考。 化或 3646 微生物学或 3658 分子生物学或 3671 环境化 学
2015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书、真题、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 专业目录
学院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 1949 年 3 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 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 1949 年 3 月,当时定 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 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 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 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 特色。1998 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凝练科 技目标,确立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 坚持资源环境优化和生物技术和创新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 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 国家安全,以及国民生命与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 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 国家实验室。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试题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封闭体系中,有一个状态函数保持恒定的变化途径是什么途径? ( c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体系没有产生变化2)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 d )(A) 必定减少 (B ) 必定增加(C) 必定不变 (D ) 不一定改变3)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d )。

A .W =0B .Q =0C .ΔU =0D .ΔH =04)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c )。

A .W =0,Q <0,ΔU <0B .W >0,Q <0,ΔU >0C .W <0,Q <0,ΔU >0D .W <0,Q =0,ΔU >05)某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1(298.15K)200kJ mol c m H -∆=-⋅$,则该物质B 在298.15K 时燃烧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m H ∆$为( a )。

A .1200kJ mol --⋅B .10kJ mol -⋅C .1200kJ mol -⋅D .140kJ mol -⋅6. 如图,将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 (D)水溶液 。

7.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A) T,p,V,Q ;(B) m,V m,C p,ΔV;(C) T,p,V,n;(D) T,p,U,W。

8.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015物理化学真题

2015物理化学真题

(3)2015 年考研试题西北大学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科目代码:826 共6 页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题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 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 分,共50 分)1.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 出发,经等温可逆压缩或绝热可逆压缩,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2.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A)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C)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D)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3.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 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 V。

由公式得:Q p=Q V+ΔnRT=Q V+pΔV,式中p 应为何值?(A) 氧弹中氧气压力(B) 钢瓶中氧气压力(C) p∃(D) 实验室大气压力4. 加压使实际气体液化,必要条件是气体要到达:(A) 波义耳温度之下(B) 临界温度之下(C) 温度低于沸点(D) 临界温度之上5. 在101.325 kPa 下,385 K 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A) ΔS 体+ΔS 环>0 (B) ΔS 体+ΔS 环<0(C) ΔS 体+ΔS 环=0 (D) ΔS 体+ΔS 环的值不能确定6. 在二组分固-液相图中(见右图),当系统从物系点p 冷却到点L 时,系统将出现:(A) A(s)、E(l)、C(s)三相共存(B) B(s)、D(l)、C(s)三相共存(C) C(l)(D) C(s)7.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A(l)的化学式为μ*,其标准态为μ $ 。

若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μA,标准态化学势为μ $ A ,则两种化学势的关系为:(A) μ*=μA,μ $ =μ $ A (B) μ*>μA,μ $ =μ $ A(C) μ*=μA,μ $ >μ $ A (D) μ*>μA,μ $ <μ $ A8. 相律在下列体系中何者不适用?(A) NaCl 水溶液(B) NaCl 饱和水溶液(C) NaCl 过饱和水溶液(D) NaCl 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9. 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A) C6H5C2H5(g)=C6H5C2H3(g) + H2(g)(B) CO(g) + H2O(g)=CO2(g) + H2(g)(C) 3 2 H2(g) + 1 2 N2(g)=NH3(g)(D) CH3COOH(l) + C2H5OH(l)=H2O(l) + C2H5COOCH3(l)10. 300 K 时,分布在J=1 转动能级上的分子数是J=0 能级上分子数的3exp(-0.1) 倍,则分子转动特征温度是(A) 10 K (B) 15 K (C) 30 K (D) 300 K11. 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发生一个物理变化,欲求其热力学性质,要知道:(A) q t、q r、q v (B) q t (C) q r、q e、q n (D) q e、q n12. 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级差为1.38 × 10-21 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

(完整word版)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高等物理化学及

(完整word版)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高等物理化学及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4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合计 7 分)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均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 0(填 > 、<、=、≠)。

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涨的高度与毛细管体积基本没关。

与毛细管半径、接触角、两相密度差相关。

3、三组分系统均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5 。

,最大自由度为 4f=C+2-Q, 三组分,所以 C=3,Q为相数, f 为自由度4、范德华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后,气体的温度将降落。

5、对曲折液面所产生的附带压力必然≠ 0(填>、<、=、≠)。

6、 A及 B二组分构成的凝集系统能生成三种坚固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2种固同样时析出。

7、NH4HS(s) 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 NH3( g) 和 H2 S(g) 达到均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 C= 2 ,相数 P=2,自由度 F=2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合计 7 分, 对的“√”,错的“×”)1、温度必然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2、系统的纷乱度增添,则其熵值减小。

(×)3、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焚烧热为零。

(×)4、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合用于所相关闭系统的可逆过程。

(√)5、在纯溶剂中加入少许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高升。

(√)6、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均衡转变率降低。

(×)7、只受温度影响的均衡系统自由度F=C-P+1。

(√)三、选择题 (每题 2 分,合计 30 分)1、对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以下描绘中, 不正确的选项是A(A)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同样,液体与气体无差别(B)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D)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 其气体越易液化2、热力学第必然律U=Q+W 只合用于D(A) 纯真状态变化(B)相变化(C) 化学变化(D)关闭物系的任何变化3.对任一过程,与反应门路没关的是A(A)系统的内能变化(B)系统对外作的功(C)系统获得的功(D)系统汲取的热4.将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稀溶液时,将惹起A(A)沸点高升 (B) 熔点高升 (C) 蒸气压高升 (D) 都不对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C(A) r G (B)Kp (C)G (D)Hm r m r m6、对于三相点 ,下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均衡线的交点(C)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D)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均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7、电极电势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速率,其直接的原由是改变了A(A)反应的活化能(B)电极过程的超电势(C)活性粒子的化学势(D) 电极- 溶液界面的双电层厚度8、宏观察知的某种物理量其实是相应微观量的 D(A)算术均匀值; (B) 几何均匀值;(C)综合反应; (D) 统计均匀值或时间均匀值.9、对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关系,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C(A)即便改变条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也不可以互相转变(B)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只合用于物理吸附(C)在适合温度下,任何气体都可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发生物理吸附(D)高升温度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都有益10、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的同样之处在于A(A)反应都需要活化能(B)温度系数小(C)反应都向 G(恒温恒压 ,W'=0 时 ) 减小的方向进行(D)均衡常数可用平常的热力学函数计算11、电动现象产生的基本源因是D(A)外电场或外压力的作用(B)电解质离子的作用(C)分别相粒子或多孔固体的比表面能高(D)固体粒子或多孔固体表面与液相界面间存在扩散双电层构造12、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D(A)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B)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均衡(C)催化剂拥有选择性(D)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13、温度高升溶胶的坚固性B(A) 增添(B) 降落(C) 不变(D) 先增添后降落14、在HAc电离常数测定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样样浓度的HAc 溶液的B(A)电导率 (B) 电阻 (C) 摩尔电导 (D) 电离度15、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耗费8/7 所需的时间是它耗费掉 4/3 所需的时间的倍,则反应的级数为B(A)零级反应(B)一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三级反应四、简答题 (每题 4 分,共 32 分 )1、为何温度高升时气体的粘度高升而液体的粘度降落?依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作是一层层的,分子自己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互相碰撞互换能量。

2014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专业考博真题,真题解析,复试真题,真题笔记

2014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专业考博真题,真题解析,复试真题,真题笔记
放 22 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金属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23 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高分子与胶体玻璃前驱体松弛动力学,高分子稀溶液
流体动力学 24 高分子复杂流体相转变的统计力学 25 共轭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异质结;有机光电器件的微加
工技术 26 新型高分子的溶液行为;多孔高分子材料 27 生物降解高分子改性与成型加工;高分子泡沫结构与性能
酸功能化 12 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13 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高分子纳米药物;多孔聚合物 14 宽光谱响应有机/无机掺杂光电材料与器件 15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基因/药物载体,基因/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基
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用载体 16 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复合材料;组织/器官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备;生物
指导教师
唐涛 张学全
王佛松*# 王献红 王利祥 耿延候 陈学思 崔冬梅 王植源 程延祥 周光远 黄宇彬
季生象 谢志刚
李茂 田华雨
章培标
刘俊 程建华 陶友华 丁军桥 庄秀丽
黄维扬◇ 安立佳
王振纲◇ 韩艳春
姬相玲 董丽松
更多资料下载
1
考试科目
同上
【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 【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
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 可控聚合与新材料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调控 02 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催化烯烃、双烯烃聚合长链支化烯烃、双
烯烃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03 导电高分子、二氧化碳共聚物
04 有机光电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 05 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稠环芳香化合物合成及其共轭高分子 06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基因和药物缓释高分子 07 金属有机合成;合成橡胶,聚烯烃、生物降解材料 08 聚合物红外光子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器件应用 09 光电转换金属有机配合物,芳烃偶联聚合 10 生物质资源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结构可控聚合 11 生物可降解材料;靶向药物;纳米自组装;人造红血球;聚乳酸改性;聚乳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考研真题-619物理化学(甲)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考研真题-619物理化学(甲)
2 2 (D) E a =E1 -E 2 -E1/ 3
(C) E a =2E1 -E 2 - 1 2 E3
13.对于双分子反应 2NO2→2NO+O2 的分子碰撞次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它与温度T成正比 (B) 在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它与 exp(-Ec/RT)成正比 (C) 在温度一定时,它与反应物浓度之和成正比 (D) 在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它有定值 14.关于几率因子 P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P 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C) P 与分子碰撞方位有关 (B) P 与能量传递速度有关 (D) P 与分子结构有关
19.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会使原电池和电解池: (A) 阴极电势升高,阳极电势降低 (B) 阴极电势和阳极电势均升高 (C) 阴极电势降低,阳极电势升高 (D) 阴极电势和阳极电势均降低 20.让一束会聚的白光通过某一无色的溶胶,从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以及入射光 的对面方向可以分别看到: (A) 蓝紫色的光和红橙色的光 (C) 均为蓝紫色的光 (B) 红橙色的光和蓝紫色的光 (D) 均为红橙色的光
j i
11.醋酸的极限摩尔电导率数值是根据 Kohlrausch 经验公式外推得到的。 12.不论是否两相平衡,只要能使混合物分成组成不同的两个部分,两者之 间皆可用杠杆规则进行物料衡算。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甲)
第1页 共7 页
两 相平衡线,任意一条垂直线皆代表一种纯物质。 14.对于多组分系统,其所有的容量性质都不具有加和性。 15.Tafel 公式是电化学极化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关系式。当极化电流很小 时,该公式不适用。 二、选择题(60 分) (1-24 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25-28 题为多选题,每
(B) 该体系的自由度 f = 2 (D) 该体系的自由度为温度或压力

2015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广东卷)Word版含解析

2015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广东卷)Word版含解析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8.(4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Ba2+、Br-、CO32-B.Cl-、SO32-、Fe2+、H+C.K+、Na+、SO42-、MnO4-D.Na+、H+、NO3-、HCO3-9.(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B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C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乙二酸具有酸性D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NaCl固体可导电10.(4分)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11.(4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12.(4分)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生物化学考博真题及答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生物化学考博真题及答案

6个简答和2个论述题CAS-ibp-2004名词解释:肽平面;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特征,不能自由旋转,这些现象是因共振而产生的。

其结果使肽键处在一个刚性的平面上,此平面被称为肽键平面(酰胺平面)。

磷酸戊糖途径;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六碳糖(6-磷酸-葡萄糖)脱羧形成五碳糖(5-磷酸-核酮糖),并伴有NADPH+H+和CO2的生成;②5-磷酸-核酮糖通过异构化,转酮基,转醛基与糖酵解途径联系起来。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当一个荧光分子(又称为供体分子)的荧光光谱与另一个荧光分子(又称为受体分子)的激发光谱相重叠时,供体荧光分子的激发能诱发受体分子发出荧光,同时供体荧光分子自身的荧光强度衰减。

简答:1 “限制性内切酶是原核生物抵抗外界,免疫防御的一道防线”这句话如何理解。

定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

在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就注意到DNA 在感染宿主后会被降解的现象,从而提出限制性切酶和限制酶的概念。

1968 年,首次从E.coli K 中分离到限制酶,它有特定的识别位点但没有特定的切割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离识别位点达1000bp 以上。

1970 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H. Smith 于偶然中发现,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能迅速降解外源的噬菌体DNA ,其细胞提取液可降解E.coli DNA ,但不能降解自身DNA ,从而找到HindⅡ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布极广,几乎在所有细菌的属、种中都发现至少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多者在一属中就有几十种,例如在嗜血杆菌属中(Haemophilus)现已发现的就有22种。

限制作用实际就是限制酶降解外源DNA,维护宿主遗传稳定的保护机制。

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化学所考博高分子专业试题

五、MMA 在 60℃下用 BPO 引发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单体浓度为 1.0M,动力学
参数如下:
f·kd=4.0×10-8S-1; kp/kt1/2=4.0×10-2(L/mol·S)1/2, 其中的 f 为引发效率,kd、kp、kt 分别为引发剂裂解反应、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 应的速率常数。假定 1)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成正比;2)kp 和 kt 与自由基的大小 无关;3)自由基浓度为稳定值;4)链终止方式以偶合为主。
O
O
O
C
C
C
3)
O
N
N
C
C
n
O
O
4) NH
NH CO
O
CO
n
O
5)
CH2
NH出下述反应生成的聚合物的化学结构(2×5)
1
CH3

1) CH2 CHCH2O
C
OCH2CH CH2 + NH2
CH2
NH2
O
CH3
O
2) CH2O + 3) OCN
H+ OH
CH2
NCO + HOCH2CH2OH △
4
a 严格交替共聚
b r1=r2=1;
c r1>r2 (r1*r2)=1;
d r1<r2 (r1*r2)=1; 2 下列单体能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是:
a) CH2=CHOR b) CH2=C(C6H5) c) CH2=CH(CH3)
d) CH2=C(CH3)COOCH3 3 下列单体 进行阳离子聚合活性大下
d. PS
三、配位聚合反应中,经典的 Zigler—Natta 催化剂组成是什么?以α-烯烃为例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5博士物理化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5博士物理化学

共2 页第1 页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注: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封闭系统
2. 可逆过程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乳化剂
8. 盖斯定律
9. 熵增加原理
10. 拉乌尔定律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试论述热力学基本方程dU=TdS-pdV的适用条件。

2. 试论述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

3. 系统若处于热力学平衡态,一般应满足哪些条件(平衡)?
4. 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什么叫表面活性剂?按其化学结构分一般分为哪几类?
6. 试述单分子吸附的兰格缪尔(Langmuir)理论的要点,写出兰格缪尔等温吸附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三、计算题(共50分)
1.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300kPa的始态,沿TV=常数的途径可逆膨
=1.5R)。

(10胀到100kPa的终态,求该过程的W、Q、△U、△H和△S(已知C
v,m
分)
2. 已知冰在0℃、100kPa下的摩尔熔化焓为5858J·mol-1,冰和水的平均摩。

物理化学上册习题及答案Word版

物理化学上册习题及答案Word版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单选题1)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0B. W<0,Q <0,U >0C. W <0,Q <0,U >0D. W <0,Q =0,U >02) 如图,用隔板将刚性绝热壁容器分成两半,两边充入压力不等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已知p右> p左,将隔板抽去后: ( )A. Q=0, W =0, U =0B. Q=0, W <0, U >0C. Q >0, W <0, U >0D. U =0, Q=W03)对于理想气体,下列关系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 (U/T)V=0B. (U/V)T=0C. (H/p)T=0D. (U/p)T=04)凡是在孤立孤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U 和H 的值一定是:( )A. U >0, H >0B. U =0, H=0C. U <0, H <0D. U =0,H 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能确定。

5)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 )A. Q >0, H=0, p < 0B. Q=0, H <0, p >0C. Q=0, H =0, p <0D. Q <0, H =0, p <06)如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上任一点均表示对应浓度时积分溶解热大小B.H1表示无限稀释积分溶解热C.H2表示两浓度n1和n2之间的积分稀释热D.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均表示对应浓度时HCl的微分溶解热7)H=Q p此式适用于哪一个过程: ( )A.理想气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sPa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水的水溶液C.电解CuSO4D.气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过程中, ΔU = 0 的是( C )
A. 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B. 封闭系统的任何可逆过程
C. 封闭系统的任何循环过程;
D. 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2. 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用Ky和K表示,温度和压力对Ky和K 的影响为(D)
A. 温度和压力对Ky, K 均有影响
B. 温度和压力对Ky, K均无影响
C. 温度对Ky, K有影响, 压力对Ky无影响而对K有影响
D. 温度对Ky, K有影响, 压力对Ky有影响而对K无影响
3. 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A )
A.亨利定律;
B.沸点升高定律;
C.凝固点下降定律;
D.渗透压定律.
4. 用等体积、等摩尔浓度的LiCl, NaCl, CaCl2和AlCl3电解质溶液使As2S3溶胶聚沉, 加入AlCl3溶液聚沉得最快, 此溶胶的电性为( B)
A. 正;
B. 负;
C. 中性; D 不确定
5. 用96485 C电量最多可从CuSO4溶液中电解出Cu( B )克(取Cu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A. 16;
B. 32;
C. 64;
D. 128.
E;副反应6.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活化能为
1
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
A. 对生成Y 有利
B. 对生成Z 有利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7. 固体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 B )水溶液中糖的化学势。

A.等;
B. 高;
C. 低;
D. 无法判断.
8.在下面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C )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D.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
9. 2mol C 2H 5OH(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 B )
A .内能、焓、系统的熵变 B. 温度、总熵变、吉布斯函数变
C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 D. 内能、温度、吉布斯函数变
10.在85℃及101.3kPa 压力下,过冷的H 2O (g )变为H 2O (l )时,应该是( B )
A .ΔS 系<0,ΔH >0,ΔG <0 B. ΔG <0,ΔU <0,ΔH <0
C .ΔH <0, ΔU >0,ΔS 系<0
11.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其值都不为零的一组热力学函数变化是( B )
A .ΔU 、ΔH 、ΔS 、ΔV B. ΔS 、ΔA 、ΔV 、ΔG
C .ΔS 、ΔV 、ΔT 、ΔG
D ΔU 、ΔA 、ΔH 、ΔV
12.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动势发生如下变化:( A )
A .E (阳)变大,E (阴)变小 B. 两者都变大
C .E (阳)变小,E (阴)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 .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C .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D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14.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等温吸附时:( B )
A .ΔS >0 B. ΔS <0 C. S =0 D. ΔS 0
1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B )
A .温度 B. 毛细管半径 C. 液体的粘度 D. 大气压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 20℃下,含25.6%O2、4.4%CO2和70%N2 ( 质量百分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为200 kPa,则O2的分压为47 kPa。

2. 在300 K下2 mol理想气体从300 kPa不可逆地压缩至1.66 dm,并放热10 kJ,此过程的ΔS = -38.3 J/K。

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 C6H6C2H5(g) → C6H5C2H3(g) + H2(g). 保持温
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压或通入惰性气体。

4. 在边长为a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当量子数n等于1时其波函数为
,能量E为h2/8ma2。

5. 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kg的Na2SO4水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γ,该溶液的平均活度a =1.59 γ。

6. 已知25℃时下列物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S.cm.mol): 氯化铵=149.8、氢氧化钠=248.11、氯化钠=26.5,则氢氧化氨的Λ= 271.4 S/cm.mol.
7. 在一定温度下,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 与液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试用附加压力解释为什么液滴或气泡在不受外加力场的影响下,通常都呈球形。

2.简单说明进行一产品生产的工艺设计时,从热力学和相平衡角度必须事先进行哪些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或估算)。

3. 简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解释为什么物理吸附都是放热反应。

4. 解释稳态近似法中的“稳态”的含义。

在链反应或其它连续反应中,由于自由基等中间产物极活泼,浓度低,寿命又短,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反应达到稳定状态后,它们的浓度基本上不随时间而变化四、计算及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 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0℃、101.3 kPa下恒温可逆膨胀到0.224 m,试计算此过程Q, W, ΔS及ΔG。

2. 25℃, 101.3 kPa下,电池Ag(s)│AgCl(s)│HCl(a=0.1)│Hg2Cl2(s)│Hg(l)│Pt(s)
E (Cl, AgCl/Ag) = 0.2223 V,E (Cl, HgCl/Hg) = 0.268 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求电池电动势;
E=E(右)-E(左)=0.268-0.2223
3. 反应B是一级反应, 在25℃下反应进行1小时后, A 反应掉75 %.计算:
(1) 计算A的半衰期;
(2) 2小时后A 反应掉百分之几?
4. 水的相图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相律计算O点的自由度。

(2)试解释OA线的斜率为负值的原因;
(3)相同温度下OB线上b点与OC线上的c点哪个化学
势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