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语言美2
散步课文的语言特点
散步课文的语言特点
1. 《散步》的语言好平实呀!就像咱平时唠嗑一样,比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多简单的表述!
2. 语言真生动啊!像“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这不就把景色活灵活现地展示在眼前嘛!
3. 文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这语言多温暖呀!像“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多温馨的画面!
4. 它的语言还很简洁呢,一点不啰嗦,“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简单几个字就把关系说清楚了。
5. 多么富有生活气息呀!“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简直就是咱生活中的场景呀!
6. 语言还透着小幽默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让人不禁会心一笑。
7. 特别自然的语言风格,“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一点刻意的感觉都没有!8. 《散步》这课文的语言就是这么有魅力呀,能让人深深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份美好和温暖!我觉得它的这些语言特点让文章更鲜活、更吸引人!。
莫怀戚散文《散步》赏析
莫怀戚散文《散步》赏析莫怀戚散文《散步》赏析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一、整体把握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这是一个多么的家庭。
作者表达了家庭伦理的理想。
最突出的一点是,“我”的敬老。
试作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更自在,更开心。
莫怀戚《散步》教学+赏析
三代 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我的脚踏车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脚踝压 伤了。本来我可以安全避闪的。当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 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时,我 立刻紧急刹车把车头偏向一边。就在这时,他突然急速的跨前一步, 自己撞了上来。 我赶紧跳下车,不安的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边弯下腰按摩脚踝,一边和气地抬起头:“我不怪你,是我 自己撞上的……也许是我太多虑了,我以为车子如果不会撞上我的孩 子便会撞上我的父亲,于是下意识的上前阻挡。” 在我惊魂未定、讷讷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牵着小孩和老 者慢慢离去,我愣愣地目送他们,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构成一幅感人 的画面。我有搁下车子跟上去帮助那位老者的冲动。可是,我一直没 有那样做;我发觉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两头担子,再艰苦 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边的。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地点、 第二部分(第2-5 人物 段): 一家人散步的原因及情景 第三部分(第6-7 散步时发生分歧 段): 分歧解决后的结果 第四部分(8段):
初春 ① 散步的时间: ② 散步的地点: 田野 ③ 散步的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④ 散步中发生了什 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 么: 我 小路有意思。
文章结构
总起:交代事件、地 点、人物 散步原因 散步 叙述 田野春色及散步 乐趣
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
结尾:深化主题 解决分歧
衰老的 生命
尊 爱 敬 护 使 责 命 任
幼小的 生命
成熟的 生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写作特点
1. 借景抒情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 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 西——生命。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有声 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的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 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 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随着人物的视角,画面栩栩如生,渲染了一种美好 希望的氛围。
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美文是新文学领域最亮丽的一方新土地,具有可意会难言说的韵味。
它唯美、精致、隽永、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既充满生活情趣,又不乏理性光芒,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喜爱。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3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在入选的所有美文中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堪称美文中的美文。
于是,关于《散步》的解读自然成了此类文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莫怀戚的《散步》辞文并茂,美不胜收,篇幅极其精巧。
全文仅683个字(人教版683,苏教版698个字),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寻常家事,却表现出亲情、生命、使命的深刻命题。
这样回味无穷,感动常在的作品选入新教材,为初中语文增添的不只是美丽。
一篇耐人寻味的极美之作,自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倘若众口一词,抑或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其全部的“美”,恐怕也算不得美文了。
真正的好是说不清好在哪里的好,真正的美是看不透美在何处的美。
《散步》就是这样- 篇从不同侧而欣赏,从不同角度解读,都能折射出不同美的当之无愧的美文。
不必问《散步》一文在歌颂谁,不必求《散步》的主角到底是谁,也不必争《散步》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可以尝试从多角度解读美文,这样才能发掘出《散步》多重的美。
简约曲折的情节——故事美《散步》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却出奇、看似寻常无比实则感动无穷的故事。
故事极尽简约,简约到两个字就能概括无遗——“散步”一家四口,二代同行,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故事情节简单,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平顺。
先是年迈身体又不好的“母亲”不愿意出来,在“我”的说服下“母亲”才答应和我们一起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而,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而”,“前而也是妈妈和儿子,后而也是妈妈和儿子”祖孙二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相携走在生命复苏的日野上不想行至半途却“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而在我己经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时,“母亲”又“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于是,一家人“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角塘走去”至此和谐的一家定格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极尽唯美的镜头里。
《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美《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
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专门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
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看起来差不多上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刻。
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专门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专门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亲小孩走在后面”,亲小孩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亲小孩,后面也是妈妈和亲小孩”。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专门多:无非确实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亲小孩”,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仰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仰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如此,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亲小孩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亲小孩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适应听从她强壮的亲小孩;我的亲小孩还小,他还适应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情愿”。
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味味,又专门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亲小孩”,“我母亲尽管高大,然而专门瘦,自然不算重;亲小孩尽管胖,如何说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一辈子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那个地点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表达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一辈子甜美的无穷韵味。
散步这篇课文优美句子
散步这篇课⽂优美句⼦1. 《散步》这篇课⽂语⾔精美,我们可以从哪些⽅⾯学习本⽂的语⾔学习课⽂的语⾔,可以把注意⼒专门放在词句上。
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点道理来,今后⾃⼰作⽂,就会灵活运⽤。
第⼀段有⼀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了,⾝体不好,⾛远⼀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句把母⼦⼆⼈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迈、顺从,⼉⼦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句,⼜透露了“我”的⽂化修养。
缺乏⽂化修养的⼈,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表现什么情态,就要⽤什么样的语⾔。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时候很听她的话⼀样。
”⽐况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关系⼀下⼦追溯到⼏⼗年前,把母⼦⼆⼈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这种妙思来⾃何处呢?就是写甲与⼄⼆者时,说了由甲到⼄,再由⼄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
两两对称的句⼦很多,这是本⽂语⾔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我的妻⼦和⼉⼦⾛在后⾯。
前⾯也是妈妈和⼉⼦,后⾯也是妈妈和⼉⼦。
母亲要⾛⼤路,⼤路平顺;我的⼉⼦要⾛⼩路,⼩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我的⼉⼦还⼩,他还习惯听从他⾼⼤的⽗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也蹲下来,背起了⼉⼦。
我的母亲虽然⾼⼤,然⽽很瘦,⾃然不算重;⼉⼦虽然很胖,毕竟幼⼩,⾃然也轻。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集中在⼀起说,⼒求把句⼦写得整齐⼀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
对称的句⼦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2. 本⽂的语句优美,找出⼀句并分析散步龙应台①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萱过边境来访。
细致的她照例带了礼物。
⼀个盒⼦上写着“极品燕窝”,我打开看⼀下,⿊溜溜的⼀⽚,看不懂。
只认得盛在瓷碗⾥头加了冰糖的⽩糊糊⼜⾹⼜甜的燕窝。
不过,家萱当然是送给母亲吃的,我不需操⼼。
②她⼜拿出⼀个圆筒,像是藏画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中的“美”
《散步》中的“美”一、《散步》的写作契机(莫怀戚)《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
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
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
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
但是当时我们的笑,是为小家伙的出语机灵而兴奋,像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至少也有过人之处──你看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将来岂不是个哲学家?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
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
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
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
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是这样考虑的:(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像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二)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三)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也有称细节化的),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散步》详细笔记
《散步》详细笔记《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浓厚亲情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三代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散步》的详细笔记:一、主题思想1. 文章通过一家四口三代人在田野上散步的情境,展现了一家人之间深厚的亲情、相互理解和关爱,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 文章渗透着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家庭责任的深刻认识。
二、文章结构1. 主线:劝母多走走(爱老)——顺母走大路(尊老)——背母仔细走(孝老)。
通过散步过程中发生的小事,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心和孝敬。
2. 副线:“我”委屈儿子(爱幼)——母亲改变主意(疼幼)——妻子背起儿子(护幼)。
这一部分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理解。
三、人物分析1. “我”:文章的中心人物,肩负着家庭责任,对母亲孝顺,对妻子和儿子关爱有加。
在散步过程中,“我”始终在考虑家人的感受和需求。
2. 母亲:一位年迈的老人,身体不太好,但非常疼爱孙子。
在散步过程中,母亲表现出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
3. 妻子:温柔贤惠的女性,尊重丈夫,疼爱儿子。
在散步过程中,妻子对儿子的关心和对丈夫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孩子。
在散步过程中,儿子展现出了懂事和善解人意的一面。
四、写作特点1. 语言优美: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2. 情景交融:文章通过描述散步的情景,将人物的情感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3. 细节描写:文章注重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交流。
4. 以小见大:文章通过散步这一小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五、课后思考1. 通过学习《散步》,你对家庭和亲情的认识有何变化?2. 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体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3. 你认为中年人在家庭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4.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散步》的语言美-word文档资料
《散步》的语言美《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
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
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
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散步》的语言美教学设计2篇
《散步》的语言美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language beauty in walkin g《散步》的语言美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散步》的语言美教学设计2、篇章2:《散步》的人性美教学设计篇章1:《散步》的语言美教学设计《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
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
“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品味莫怀戚的《散步》之美
品味莫怀戚的《散步》之美摘要:《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通过感受一家三代的相亲相爱,颂扬了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升华了主旨。
本文试从《散步》的艺术特色及美的感受出发,进一步探讨生命的主题。
关键词:《散步》;艺术特色;生命;主题《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写于1985年,全文仅580字,结构精美,含义隽永。
它记叙了一件真事——一家老小到初春的田野散步,描绘了一幅和美的家庭生活图景,洋溢着浓郁亲情,体现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虽短小,但结构紧凑而波折。
作者的笔下,初春的江南,田野里绿色的春草和涌动的春水传递着勃勃的生机,作者通过散步一事的叙述,艺术地传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赞,蕴藉悠远,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文学功力。
一、《散步》的艺术特色三辈四口人有说有笑、欢愉自在地“散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这是一幅多么平和怡人的人伦之乐图啊!探究全文精邃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之前,先从谋篇构思上入手,分析《散步》之美。
(一)、视角独特的选材《散步》是写家庭生活的,而家庭生活能叙写的内容很多很杂。
但作者似乎并未用笔费量,就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互谅的精神,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温馨、祥和、幸福的家庭。
若面面俱到,就可能成了读者眼中的“万花筒”,走马观花而难见深刻。
由于作者选取了生活的一角一散步,以此作为切人点,才有了叙写社会贲任感和反映生活伦理道德的重大课题的可能。
这样,视角独特的选材,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使得主题的凸现有了极强的“爆发力”。
在这一点上,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匠心独运的描写像其他优秀的散文一样,《散步》也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描写。
散步初春的田野,春天的气息迎面扑来。
于是,作者在交代了“散步”的缘由后,走在初春的田野上,惊喜地发现了“新绿、嫩芽、冬水”之景况。
并由此深沉地感悟到“生命”,全文思想内涵在这里初见端倪了。
而且,饶有诗意的写景,也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欢愉、健康、向上的感情基调。
莫怀戚《散步》赏析
课文范例:《散步》赏析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篇直接点题)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交代起因。
这里饱含着对母亲的深切的情,凸显的是对他人生命的关爱特别是对年老生命的关爱。
温馨之情,溢于言表。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相互理解、家庭和睦,为下文解决分歧作铺垫)(起因)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环境描写。
作用:表面上是写作者对春天来迟的抱怨,但实际上更是作者对母亲生命的渴求与酷爱。
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特别是一个“熬”字,用得让人动容——好歌当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环境描写。
作用:表露出田野春的气息,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为下文写母亲对生活的憧憬作伏笔。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这里描写作者在面对一边是老,一边是幼的矛盾冲突中,所体现出的爱幼更尊老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它折射出作者尊重并善待衰老生命的光辉,读后敬仰之意油然而生。
雏鸟知反哺,羔羊亦跪乳,人类当更甚!)(尊重生命)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这里作者向人们袒露的,是一个强壮的生命在家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生命的责任)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散步》之美解读及教学设想
生 活 的常态 就 是 简 简单 单 , 而这 简 简 单 单 正 似
人 物朴 素而 真挚 的情 感 , 不是一 时 冲动 , 而是 心
例如 , 品 味开 头 , “ 我, 我 的母 亲 , 我 的妻 子
和儿子 ” , 两个 “ 我 的” 是 不 是 重 复 ?学 生 如 果
上初 中的学 生来 说虽 然 理 解 起 来 有 一 定 难 度 ,
《 散 步》 的景物描写不 多, 但是 角度巧妙 , 意境 清新 淡雅 , 色 彩 明丽简 洁 , 如 果让 学生 把它
画 下来 , 那 么 它 将 成 为 人 物 活 动 的鲜 活 背 景 。
实 在不 能画 的 , 可 以激 发 学 生 的联 想 和 想象 能 力 。在 想象 时 , 景 物还 可 以是 文 中没 有 写 到但
敏
并 不 以名 著 内 容 知识 点 的识 记 为 课 堂 目标 , 而 是着 眼 于激发 学生 的 阅读 兴 趣 , 这 应 该 是 名 著
导读课 堂永 远 的“ 魂” 。
方法 、 搭建 阅读 平 台等几 个 方 面作一 简要 阐述 ,
敬请 指正 。
一
例如 , 在九 年级 《 简 ・ 爱》 名 著 导 读 课 堂
上, 笔者播 放 了 电影 的相关 片段 , 其 中女 主人 公
、
激发 阅读 兴趣
“ 你 以为 我穷 , 低微 , 矮小 , 不美 , 我 就 没 有 灵 魂 没有 心 吗?你 想 错 了 !我 的灵 魂 和你 一 样 , 我 的心 也和 你 完 全 一 样 ” 这 段 台词 , 给 学 生 带来 了强 烈 的心灵 震 撼 , 激 发 了 他 们 阅读 这 篇 名 著 的强烈兴趣 。在此 基础上 , 笔 者把这段 话专 门摘 录出来 , 组 织学生们 深情 朗诵 , 并逐 一展 示 , 有 效 地 引 导学 生整 体把 握 了这篇 名著 的情 感基 调 。 的善 良品性 。文 中谈 到 了不能将 一 家人拆 为两 家, 这也 能让 孩子 建立 起家 庭观 念 , 不分 开 的家
《散步》赏析
《散步》赏析《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莫怀戚领我们《散步》,就像走在林间的蜿蜒的小径上,心情愉悦,欣赏着无限风光。
一、对称美在文中多处出现了对称的语句,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例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儿子与母亲对比我选择了尊重母亲,体现的是我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此种对举在文中比比皆是:“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给读者以美感,它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二、大词小用、以小见大一家人散步本是很平常的小事,可作者在遣词造句时把某些词语加重了分量。
正所谓的“大词小用、以小见大”。
例如:一处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在家庭中中年人,既要爱护小的,又要尊敬老的,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品读《散步》之美
面的 “ 我 走不过 去 的地 方 , 你 就 背
着我 ” , 结 尾段 中又写 到 : “ 到 了一 处, 我蹲下来 , 背起 了母 亲 , 妻 子 也蹲下来 , 背 起 了儿子 ” , 这 些 行 文上 的照应 , 都紧扣中心 , 很好地 展现 了其 乐融 融 的亲情 。 再 比如文 章开 头第 四 自然段 这样 描 写眼 前 的 田野 : “ 这 南 方初
担社 会 责任 ,让 人被 动地 接 受洗 礼, 而 是 通 过 小 细节 , 让它 “ 潜 渗 暗透 ” , 缓缓 地 在心 头 流 淌 , 使 人 的心灵 得到 净化 ,让 人 在读 后深 思: 我们做的怎样了, 又该怎样去 努力 , 才能 做得 更好 ? 细 品“ 散步 ” , 感 人肺 腑 , 荡 气 回肠 , 它所 蕴含 的人 性美 , 一定 会 促使 人类 自觉 地走 向更 加 文 明的 时代 ! 文 章虽 然不 长 , 但 能 以小 见 大 ,字里行 间闪耀着 人性 的光辉 , 是一篇散 发着人 “ 情” 美 味的力作 , 是当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 作 者单 位 : 五 河县浍 南 中学 )
春 的 田野 !大块 小块 的新绿 随意
地铺着 , 有的浓, 有的淡 ; 树 上的
嫩 芽也 密 了 ;田里 的冬 水也 咕 咕
的过程充满情趣。准确、 精 当、 自 然 的语 言 ,犹 如一 个个 跳 动 的音 符, 谱 写 出一 曲清新 的天 籁 之音 , 沁人 心脾 ,其 间洋溢 着 的浓浓 “ 情” 味, 让人 回味无 穷 。 三、 “ 美” 在人 性
中国古代 的统 治者 非 常注 重 培育 淳朴 民风 ,他 们利 用 文学 作 品来 对 国 民进 行道 德教 化 ,让 人 在 潜 移默化 中 ,思 想变 得更 加 纯 洁, 品行 变得 更 加温 柔敦 厚 。《 诗
我们在语文的田野散步——《散步》赏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我们在语⽂的⽥野散步——《散步》赏析(部编⼈教版七年级语⽂上册第6课)我们在语⽂的⽥野散步——《散步》赏析肖培东喜欢散步,不疾不徐地,保持着⼀份平和与闲适,没有了奔跑时的那种急躁和功利,⽽眼光,总可以很思想地和平时易被忽略的瘦草野花近距离地接触。
喜欢《散步》,清新动⼈,秀美隽永,每⼀次阅读,都觉得是⼈的⼼灵在亲情、⼈性、责任、⽣命等多点构成的轨迹上的⼀次愉悦⽽⾼尚的旅⾏。
“我们在⽥野散步”,在这充斥着物欲浮躁的年代,⽂章的第⼀句话就很有⼀种温暖和恬淡。
那么,让我们在语⽂的⽥野散步。
是散步,所以你就不会匆匆⽽过,加上你的⼼,你会嚼出每⼀个精彩,如同⽥野上⼀枚叶⼦会引发你⼀段⽣命的思索。
《散步》⼀⽂在语⾔、构思与⽴意等⽅⾯都很有嚼头,尤其语⾔,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寻味。
褚亚婷⽼师和夏⽟桥⽼师都把教学的⽬光投向很细⼩的⼀个字,让学⽣深⼊到⽂章质朴的语⾔中去感受浓浓的情意。
品析语⾔,两位⽼师都不是快马加鞭地匆匆掠过,⽽是做⾜功夫盘活这棋,层层挖掘,带领学⽣⾛在语⾔的蜿蜒的⼩径上,尽情地欣赏着《散步》的⽆限风光。
“我的母亲⽼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我的⼉⼦还⼩,他还习惯听从他⾼⼤的⽗亲;妻⼦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句三“听”,写出了处在⽣命之链的关节上的所有美好的感情与坚实的责任,也让我们看到了学⽣因品味语⾔⽽构建出的⾃由的审美经验世界。
最为精彩的是,教师引导学⽣从⽆听处求“听”,在“摸摸”“信服”等动作神态中找到隐含的深层意义的“听”,如此咬⽂嚼字、推敲词语,都是为了帮助学⽣找到破解⽂意的钥匙。
同样是课堂热词,夏⽟桥⽼师则从“背”字出发,品⽂意品⽂趣品⽂理,让学⽣主动发现《散步》的妙处。
“课⽂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你会选哪⼀个呢?”这整个镜头⾥教师最有灵感的⼀问,加上最后⼀句的读法⽐较等,都为学⽣于精微之处辨字句析义理打开了⼀扇思考的窗⼝。
当然,《散步》⼀⽂还有很多韵味⼗⾜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值得我们品味咀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的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
阅读这种语言的感受像是背着花篮和作者一同散步,一边交谈,在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
纵观整个行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除文末有几分含蓄外,其余则明白如话。
但通俗而不庸俗,明了而不直露。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音韵的铿锵与连绵,语意的对举与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无丝毫的刻意雕琢。
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
“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