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功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东南互保”运动——地方与中央的背离; 士大夫对义和团的不认同——对清政府借助 “鬼神怪力”的举动的否定
二、 清末“新政”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 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 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秕秆与皇帝共嚼, 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 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 ——《庚子西狩丛谈》
——《西行漫记》作者斯诺曾在三十年代问宋庆龄是如 何爱上孙先生的?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协 助他工作,是发自少女浪漫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
爱情没得挡
1915年6月,宋庆龄特地为婚事返回上海征求 父母意见,宋嘉树夫妇震怒惊骇,宋家上下如遇 大地震。孙有妻室;儿子孙科比宋庆龄还大,两 人年纪相差(27)悬殊;且孙中山是宋嘉树的同 事同辈。但意志坚定的庆龄始终不为所动,父亲 决定将庆龄软禁在家。 1915年10月的一个夜晚,得知孙 已与前妻离婚,22岁的她在女佣的 帮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与 孙结婚。
(二) 辛亥革命的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主要代表及其著作
代表人物 章炳麟 主要著作 《驳康有为 论革命书》
《革命军》
主要内容 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 新”的良药,中国完全有能 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中华共和国”。 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 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历史意义(即历史影响): 1. 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2. 以暴力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 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 3.有比较彻底的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4.有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作为革命的领导 核心; 5.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颁 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促进中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 6.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邹容
陈天华
《警世钟》 《猛回头》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华兴会(长沙)
(黄兴)
发展新军 1911年打响 武昌起义 第一枪
武汉 长沙 上海
光复会(上海)
(蔡元培) 科学补习所(武汉) (刘静庵、张难先)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中国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 中山任总理。提出“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 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革命 纲领。 同盟会创立《民报》 为机关报。孙中山在 《民报发刊词》中将16 字纲领概括为“民族、 民权、民生”三大主 义——三民主义。
北京
昔日霸气十足的两广总督衙门已成昨日黄 花,但衙门风气至今犹存!
鲜血荐轩辕的民族浩气千古流长!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武昌首义
新军:1901年清末新政编练新军。直隶总督、 北洋大臣、练兵处会办大臣的袁世凯编成6镇 (12500人/镇),其所辖军队被称为北洋军。湖广 总督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湖北新军官兵文化素质 较高,有近代思想,成为同盟会发展对象。 在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运动起推动下, 1911年 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爆发武昌起义, 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政体
临时参Baidu Nhomakorabea院: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产生临时
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及国务员;对临 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有同意权和最后否决权。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
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 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 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
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等等。
民主自由精神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区分”、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的自由” 仿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总统制政体; 否定几千年来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 中国历史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 成文宪法。
1886年进广州博济医院就读;
后转香港中央书院和南华医 校,毕业后在港澳行医。
广州博济医院
19岁奉父母之命娶同乡卢慕贞,生子孙科、孙延
与孙琬两女。(海外知己陈粹芬长伴数年)。
1894年北上天津时《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
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 改良主张。上书失败,深感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论莱阳民变事》,《国风报》1910年第18
期
三、 清末立宪运动
1.五大臣考察西洋政治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到东西洋考察 政治。考察分两路。一路由载泽等人访问日本、英 国等国家,一路由戴鸿慈、端方等人考察美国、德 国、俄国等国家。 1906年,考察团先后回国。回国后呈上奏折, 认为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 可弭”三大好处,建议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清政府宪政改革的结果:
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汉族官僚离心。
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
1901
宣 布 “ 新 政 ”
1905 五大 臣出 洋考 察宪 政 《钦 定宪 法大 纲》
1908 光 绪 和 慈 禧 死 溥 仪 上 台
1911
撤军机 处,设 责任内 阁
主题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2. 1906年9月,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3. 1908年9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成立预备立宪的谘议机关: 地方谘议局 中央资政院
4.资产阶级的立宪运动 立宪团体:政闻社和预备立宪公会 国会请愿运动(1909-1910)
5.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新的内阁官
制,撤消军机处、 旧内阁,组成新的 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汉族只 有4人,满族占9人。在满族的9•人中, 皇族又占5人。因此,这个内阁被成为 “皇族内阁”。
庚子之变后的局势使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 治下去了!
1901年1月29日上谕的发布标志着晚清 最后十年改革的开始,史称 “清末新 政”、“光宣新政”、“庚辛新政”、 “辛丑新政”、“新政”等。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联合递交 《江楚会奏》
新政的主要内容(关注其影响)
1.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 2. 经济方面:奖励实业 3. 法制方面:制订新法律,司法独立 4. 文化教育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奖游学 5. 政治方面:改革官制,筹备宪政
一位外国学者(L.T.怀特)分析:“随着科 举制度的废除,整个社会失去了作为自己特 色的制度。……终止科举制度的行动,斩断 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起来的社会 整合制度的要基。这个行动逐渐呈现出来的 事与愿违的后果,远比推行这一改革的士大 夫在1905年所明显预见到的那引起后果来得 严重,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 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 时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1年11月27日,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 大总统。孙获16票(浙江代表选黄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 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这是划时代的一天:封建 专制政体被斩断,翻开了民主 共和的新纪元!
视频 共和诞生
时人曾说:科举制废除的重要性“无异于古之 废封建、开阡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 远可见一斑。 废除科举制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 变动和价值观的变革,还造成了学堂学生的 革命化和传统士绅的转变,这一系列变化使 传统的社会关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认识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1.清政府统治权威的丧失。 2.清政府没有能力驾驭和消化“新政”的有 关成果,无法将这些成果纳入不断推进的改 革轨道中,成为深化改革的一种动力,而成 为清统治者的对立物。 3.清末新政不但不曾整饬腐败问题,反而变 本加厉,腐败问题严重,既增加了“新政” 的难度,又败坏了“新政”的形象。
各地宣布独立情况(人名为都督府都督)
1.湖北:黎元洪 (旧官僚) 8.浙江: 汤寿潜(立宪派) 2.湖南:焦达峰 9.江苏: 程德全(旧官僚) 3.陕西:张凤翙(旧官僚) 10.贵州:杨荩诚(旧官僚) 4.江西:李烈钧 11.安徽:孙毓筠 5.山西:阎锡山 12.广西:陆荣廷(旧官僚) 6.云南:蔡锷 13.福建:孙道仁(旧官僚) 7.上海:陈其美 14.广东:胡汉民
情深意笃至感天动地
1922年6月16日,广 州陈炯明兵变,孙中山退 至珠江江面军舰上。危难 之际,宋庆龄对丈夫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 以没有你!”
革命伴侣+恩爱夫妻
临终牵挂显人间真情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 子、女婿要“善待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 护夫人之后才放心离去。
一、 革命派的革命活动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一、革命派的革命活动
——以孙中山为中心
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离不开一举推翻清 王朝和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辛 亥革命的历史又是同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的名字紧密相连。
(一)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生 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农家。 幼名帝象,后名孙文;成年 后号日新,又逸仙(白话 “日新” 谐音)。在日本革 命活动时化名中山樵,故称 孙中山。1925年,香山县改 为中山县(今中山市)。
推荐书目:
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南方周末》编:《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共同探讨的几大主题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教训
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吗?
主题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一、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二、 清末“新政” 三、 清末立宪运动
为人身安全,留居伦敦,在 大不列颠图书馆研读及考察英国 社会,思想及政治主张有了更大 提升,其三民主义思想也更趋完 整和成熟。
孙中山与宋庆龄
志同道合成就伴侣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孙流亡日本 。 妙龄少女从美毕业赴日,协助孙处理英文信件。 1914年9月宋蔼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接替 姐姐,做了孙的秘书。
父孙达成 母杨太夫人
兄弟姐妹6人,孙中山排行第5。大哥孙眉少 年时随舅父到夏威夷檀香山经营畜牧业和种植业 ,后成当地富商。
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居
孕育一代伟人的小渔村今成研究基地
少年志大。幼年爱听太平天国故事,常以“洪秀全
第二”自居。
1879年(13岁)到檀香山意奥兰尼教会中学就读。
1883年回国。
同盟会
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辩论阵地
《民报》
《新民丛报》
主要代表 辩论问题
康有为 梁启超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孙中山的战略思想与同盟会的六次武装起义 (1907-1908年) 饶平黄岗起义 惠州七女湖起义 防城起义 镇南关起义 钦州马笃山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
新政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我也国今日之新政,固速乱之导线也。十年 以来,我国朝野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 行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警察也, 行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 一新政,即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絮,国 势益以抢攘。夫我国今日所谋之新政,固行 之东西文明诸国,致治安而著大效者也;然 移用于我国,则反以速亡而召乱。”
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 众政府”的革命纲领,标志着辛亥革命阶段的开始。
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流亡日本,后辗
转于其他国家,继续革命。
伦敦蒙难(罗生门案) 1896年10月从美国到伦敦,晤 英籍老师康德黎,被清密探跟踪, 挟至清驻英使馆软禁(12天)。 康发动舆论拯救。伦敦蒙难,名震 海外,成为公认的中国革命领导者。
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内阁名单 部门 陆军部 外交部 教育部 海军部 总长 黄兴(兼参谋总长) 王宠惠 蔡元培 黄钟英
内务部
财政部 司法部
程德全
陈锦涛 伍廷芳
实业部 交通部
张謇 汤寿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参议院1912年3月通 过。七章56条 :总纲、人民、 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 统、国务员、法院、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