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之特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之特点分析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等特点。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教学会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特点探究性学习是由英文“inquiry leaning”翻译过来的,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拟性科学研究活动,是以问题为依托,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靠教师强制性地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1980年以后,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各国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1996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探究列为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2000年英国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200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了第一本专门讨论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著作《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学与教的指南》,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期待的一本关于探究教学的实用指南。直到今天,探究性学习在国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方法之一。

我国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78年发现式教学法开始引入我国。因此,90年代为了使人类顺应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在1999年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次课改中,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被提出,并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可见,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综上所述,各国的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都非常重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但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探究式的教与学仍然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新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误区,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有什么目的、它的特点是什么、应该怎样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期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

一、综合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综合的。它的目标主要有四点: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饶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经过长期的融合而形成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硬性规定。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很灵活的,可以因人因地而异。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综合的。学生探究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不应该仅仅限制在学科知识上面,只要学生能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会获得一种或多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学生们所面临的是一个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许多问题都是综合性的,而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探究的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综合多样的。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知识的运用也逐渐具有综合性。正在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每个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用同一种方式,这也就印证了方式的多样性、综合性。这就要求老师是全能型的老师,能够给学生以指导、帮助,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的一重要特点就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制定工作方案,老师没有干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饶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是否就意味着教师是多余的,或者说教师没有什么作用呢?当然不是。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老师和他们一起讨论。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安排学生活动、防止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差错,提醒学生注意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课题意义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引导学生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但在现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能会走向一些误区,学生也没有彻底地摆脱教师权威、教师中心的思想,教师过多地去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地位摆在学生之上,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你要这么做”“你不能那样做”,教师依然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依然处在支配学生的地位。结果就是教师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使学生的学习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强调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生提供的是帮助和支持。把自主权和独立权还给学生。

三、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价值。能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当然很好,但不必强求。过分强调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结果必然导致精英主义。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探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虽然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但不能让探究的过程模式化、固定化。探究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评鉴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而不是固定的规范。它们之间也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