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模版(3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模版(3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实施内部审计,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条内部审计是指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对其财务、经济及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的一种独立活动,旨在评价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提供合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财务会计、经济管理,自负盈亏的机构。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内部审计的机构和职责第五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审计机构(以下简称“内审机构”)的责任人,并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从事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六条内审机构应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负责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经济和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条内审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执行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审计标准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经济活动进行审核,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准确。

(三)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提供合理的内控建议。

(四)发现并预防内部风险,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

(五)对事业单位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审计调查。

(六)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七)在上级审计机构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对下级单位的审计工作。

第三章内部审计的程序和要求第八条内审机构执行审计工作的程序包括:计划、准备、实施、报告和后续跟踪。

第九条内审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当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工作重点进行,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事业单位负责人审议通过,并报上级审计机构备案。

第十条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当保证独立客观的原则,依照制定的审计标准和方法进行工作,并在适当的范围内获取证据。

第十一条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书面记录,并在审计结束后向事业单位负责人提出审计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审计方法及要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审计方法及要点

一、审计方法1、内部控制审计方法(1)收集、审阅现行的内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等制度,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监控点,评价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是否相一致,能否满足部门职责要求和管理需要,是否存在制度性缺陷或管理漏洞。

(2)收集、审阅对所属部门管理的内控制度。

主要包括对所属部门管理的项目、程序、考核标准,查阅相关考核记录及监管措施办法,重点关注所属单位是否发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重大责任事故。

评价被审计单位对所属部门管理和监督的情况,是否真正起到监管职责。

(3)收集、审阅重点业务流程。

通过抽查重点业务事项,重点审计单位预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遵守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向所属部门输送利益、营私舞弊、损失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

2、内部控制审计测试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评审的活动。

其目的是测试执行情况符合制度要求的程度。

它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证据、跟踪重做、以及实地观察等;实质性测试是对被审单位的经济信息,各种数据进行审核检查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验证、评估信息本身的合法性、真实性。

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有盘存法、询证法、账户分析法、调节法、鉴定法等。

二、审计要点1、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是否健全、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是否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是否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否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程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程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规程内部审计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单位经济活动、保障资产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有序和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工作规程。

一、审计机构与人员(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保其在组织架构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配备专业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应具备财务、审计、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审计计划(一)年度审计计划的制定根据单位的工作重点、风险状况和管理需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安排等内容。

(二)审计计划的调整在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计划,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审计准备(一)收集审计资料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审计人员应收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等资料,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编制审计方案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审计人员应编制详细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重点和审计人员分工等内容。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前,应提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告知审计的目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事项,以便被审计单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审计实施(一)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人员应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人员应将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审计结论等及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确保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审计沟通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解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审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日益复杂化,事业单位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其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至关重要。

审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控制风险、防范各类违规与非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

因此,建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目标内部审计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情况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活动。

其目标包括:确保事业单位的合规性和规范性、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改进。

三、内部审计管理机构(一)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编制内部审计制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报告,并由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监督其工作。

(二)选派专业人员:内部审计部门应聘请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格认证的审计人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纪律性。

(三)内外部合作:内部审计部门可适时聘请外部专业机构进行协助与评估,提升审计水平和效果。

四、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一)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单位的性质、规模和风险特征等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目标和重点,确保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审核和评估: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抽样、调查、核对和比对等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评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问题发现和指正: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发现事业单位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提出问题和建议,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四)报告撰写与交流:内部审计部门应编写审计报告,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汇报审计发现和结论,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

五、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和改进(一)内部控制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和防范各类潜在风险,确保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审计规章制度的制定目的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其经营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提高审计的精度和效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审计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审计组织与职责分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应明确审计部门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其中,应明确审计部门的设立、人员编制、职责范围和权限等内容,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审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应包含审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程序和要求。

审计计划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来制定,包括审计对象、审计周期、审计重点等内容。

审计计划的实施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和严谨的原则,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 审计方法与程序审计规章制度需要明确审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包括审计的调查、核查、分析、评估等环节的要求和流程。

同时,需要规定审计过程中的数据收集、证据保存、报告编制等内容,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可实施性和可追溯性。

4.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应明确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包括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利,防止施加不当压力或干预审计工作。

同时,需要设立审计结果的监督和复核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和准确。

5. 审计结果的处理与落实审计规章制度应明确审计结果的处理与落实程序和要求。

审计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领导,推动问题的整改和改善。

对于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问题,还需要依法报告和解决。

三、审计规章制度的落实与完善为了确保审计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审计规章制度的监督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一、概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管理的组织,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或者相关国家基金。

为了有效监督资金使用和确保组织健康运行,内部审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部审计的目的1. 监督资金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税收和财政拨款,审计可以帮助单位确保这些资金使用合法有效。

2. 评估风险管理。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组织运作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3. 提高运营效率。

审计可以发现组织运作中的低效问题,提供优化建议,提高单位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三、内部审计的程序1. 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风险特点,确定审计的对象和范围,并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2. 实施审计。

根据审计计划,开展审计工作,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发现问题。

3. 提出建议。

审计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向单位领导提出审计报告和改进建议,帮助单位及时解决问题。

4. 内部整改。

单位要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四、内部审计的要求1. 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控制,确保审计结果客观真实。

2. 保密性。

审计人员要严格保守审计信息,对审计情况保密,防止信息泄露。

3. 专业性。

审计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审计对象有深入了解,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内部审计的意义1. 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可以为组织提供及时的风险警示和问题解决方案,帮助组织避免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保障组织健康发展。

2.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可以发现管理漏洞和问题,为组织提供改进建议,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3. 构建有效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的独立监督机构,可以有效地对组织进行监督,推动组织运作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六、结语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组织经济效益、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有效监督资金使用、评估风险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范文(3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范文(3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和利益,提高财务管理效能,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本审计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审计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收支、财务决策、财务责任及相关活动等。

第三条审计的原则审计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独立、客观的原则,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四条审计机构的责任审计机构应当及时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监督和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工作的规范运行。

第五条审计人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守保密制度,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第二章审计的程序第六条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机构应当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并报送上级机构备案。

第七条审计准备工作审计机构应当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情况。

第八条审计实施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审计计划,进行审计实施工作。

包括对收支凭证、财务报表、账务记录等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并记录。

第九条审计结果反馈审计机构应当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并督促事业单位及时整改。

第十条审计报告审计机构应当编制审计报告,报送上级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并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开。

第三章内部控制第十一条内部控制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二条内部控制的要素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机制等要素,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运行。

第十三条内部控制责任制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内部控制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内部控制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四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制度,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

(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完整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局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局审计股(或科、办等,下同)负责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局审计股根据当年内部审计计划派出审计组,审计组可由机关专职审计人员和熟悉财务工作的人员组成,也可聘请中介机构专业审计人员。

第四条:审计组的主要职责:(一)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三)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报经领导批准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四)提出改进财务管理,提高效益,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建议。

(五)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人员,向领导提出追究其责任的建议。

(六)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事项移送监察室进一步审理。

第五条: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第六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题审计。

第七条:内部财务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八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财务收入是否真实、合法;(二)财务支出是否遵循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列支手续是否完备;(三)银行开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储蓄存款、公款私存行为和多头开户;(四)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和使用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存量是否真实,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购建、调拨、报废和处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五)有关财务收支的其他问题。

第九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程序(一)实施审计前10日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二)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核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部门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三)审计终了,提出审计报告。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旨在通过审查和评价单位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三)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依规履行职责,遵守审计纪律和保密规定,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活动。

(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从事与审计职责无关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

三、内部审计职责和权限(一)内部审计的职责1、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决算、资产、负债、损益等进行审计监督。

2、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3、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资金使用等进行审计监督。

4、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5、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内部管理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二)内部审计的权限1、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2、参加本单位及所属单位有关会议,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3、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

5、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事业单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各方面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全面探讨。

一、概述事业单位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非营利组织形式,其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其他社会捐助。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透明、合规,内部审计制度得以提出和实行。

内部审计制度是指事业单位内部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师的专业性和客观性,对事业单位的运营、财务、人力资源等各项活动进行全面审计,旨在发现问题、改进管理,保障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内部审计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内控,优化经营管理,确保公共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并纠正内部控制不当、违规操作和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2.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建议,帮助事业单位管理层改进内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效能;3.提供独立客观的审计报告,供上级行政部门或拨款方参考。

三、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在制订内部审计制度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直接向高层管理层报告,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2.客观性原则:内部审计师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开展审计工作,不受个人意愿和利益的干扰;3.保密性原则:内部审计师应对获得的审计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非审计对象;4.专业性原则:内部审计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财务、风险进行专业的审计工作。

四、内部审计制度的关键要素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明确审计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应明确审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顺利进行;2.制定审计流程: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包括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和工作底稿等,以确保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3.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风险对事业单位运营的影响;4.提供合理建议:内部审计师应提供合理的改善建议,帮助事业单位改进管理、提高经营效益;5.定期报告与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向高层管理层报告审计结果,并接受外部的监督和审查,以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其运营活动涉及公共资源和利益的管理与分配。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运营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与管理手段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其有效运行并辅助改进内部控制。

二、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1. 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直接向组织最高决策者或董事会汇报,避免利益冲突和干扰。

2. 客观性与公正性内部审计应客观、中立地评估组织的风险和控制,确保审计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公信力。

3. 保密性内部审计应严格保护审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确保审计结果的机密性。

4. 及时性内部审计应及时响应组织的需求,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审计任务,以便及时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

三、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1. 业务流程审计对事业单位各个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管理、采购和项目管理等环节。

通过审计来发现和解决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流程效率和控制水平。

2. 财务报告审计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核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呈现,以及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3. 内部控制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评估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漏洞,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绩效审计对事业单位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进行审计,评估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达成情况,发现并解决绩效管理中的问题,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四、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1. 规划阶段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确定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方案,编制审计计划和预算。

2. 策划阶段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和特点,制定审计方法和程序,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准备审计工作。

3. 实施阶段按照审计计划和程序进行验证和测试,收集证据,分析问题和风险,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

4. 报告阶段编制审计报告,准确记录审计发现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报告提交给最高决策者或董事会。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是指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防范和减少内部风险,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其要点包括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权限、程序、方法等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目标包括:1. 提供独立并客观的审计意见,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依法行使职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发现和纠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防范和减少内部风险。

3.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财务的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责主要包括:1.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权益等财务状况。

3.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发现风险点和弱点,提出改进意见。

4. 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决策的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权限主要包括:1.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活动的经济、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审计。

2.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包括账务处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

3.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1. 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

2. 收集、整理和分析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3. 进行实地调查和核查,确认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

4. 适用审计方法和技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5. 准备和提交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方法包括财务审计、业务审计、绩效审计、风险审计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汇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汇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局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局审计股(或科、办等,下同)负责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局审计股根据当年内部审计计划派出审计组,审计组可由机关专职审计人员和熟悉财务工作的人员组成,也可聘请中介机构专业审计人员。

第四条:审计组的主要职责:(一)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三)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报经领导批准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四)提出改进财务管理,提高效益,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建议。

(五)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人员,向领导提出追究其责任的建议。

(六)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事项移送监察室进一步审理。

第五条: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题审计。

第七条:内部财务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

第八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财务收入是否真实、合法;(二)财务支出是否遵循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列支手续是否完备;(三)银行开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储蓄存款、公款私存行为和多头开户;(四)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和使用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存量是否真实,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购建、调拨、报废和处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五)有关财务收支的其他问题。

第九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程序(一)实施审计前10日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二)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核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部门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三)审计终了,提出审计报告。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指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查和检验的一种管理工作,在帮助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发现问题和风险、提供改进意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1.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范围是指审计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

2.制定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工作程序等。

审计计划应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3.分析与评估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机构、方法、制度、规则等的总称。

审计人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其合理有效。

4.获取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用于支持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可靠材料。

审计人员通过收集、核实和分析相关资料、记录和数据等,获取审计证据。

5.进行审计测试:审计测试是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和做法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过程。

审计人员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文件检查、实地勘查等方式,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试。

6.发现问题与风险: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结合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和业务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7.提供审计意见与建议: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向事业单位提供审计意见与建议。

审计意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价和判断,审计建议是对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8.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总结和结论,包括审计目标、范围、方法、结果等内容。

审计报告应准确、客观、清晰地表达审计意见和建议。

9.跟踪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应跟踪和监督事业单位是否采取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验证审计结果的有效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1.文件检查法: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资料等,了解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营情况,并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组织,承担着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确保其运作的透明、规范和有效,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旨在为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提供参考。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目的内部审计是指事业单位内部专业团队对其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和监督的活动。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和效益、保护资产、预防损失,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改进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三、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 提升管理效能:通过检查流程、评估绩效,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隐患,加强对财务报告和合规性方面的监督,并帮助事业单位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3. 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规范流程和程序,内部审计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潜在的财务失误和不当行为。

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1. 内部审计组织架构:事业单位应建立内部审计组织,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

该部门负责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开展审计活动以及报告审计结果。

2. 审计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包括了解审计对象、制定审计计划、收集证据、分析评价等环节。

审计人员应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3.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审计应重点评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包括财务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作为控制不足或风险隐患的依据,为改进管理提供建议。

4. 审计报告和跟踪整改:内部审计完成后,应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改善建议。

同时,事业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5. 保密和保护机制:内部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和数据应保持机密,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运行的规范、高效和透明至关重要。

而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简单来说,就是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体系进行审查和评价。

它通过对单位内部的管理流程、制度执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有效地保障了单位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以及运行的效率效果。

那么,为什么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事业单位如此重要呢?首先,它有助于防范风险。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保障单位的稳定发展。

其次,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审计过程中,可以对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再者,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准确的财务信息是事业单位进行决策、规划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对财务核算、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最后,促进廉政建设。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权力运行,减少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这包括单位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决策机制、人力资源政策等。

审计人员需要审查单位是否建立了合理的组织架构,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是否清晰明确,决策程序是否民主科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是否规范有效。

(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1、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严格,预算调整是否规范,以及预算绩效评价是否有效,这些都是审计的重点。

2、收支业务控制审查收入是否合法合规,收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支出审批程序是否严格,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的一种重要形式,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使命。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以及其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的设立与目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确保其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可持续性而制定的。

该规章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包括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报告与跟踪等内容,以确保事业单位运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职责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业务审计和遵守性审计等。

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与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权限包括对事业单位内部各环节和业务的审计,例如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审计、采购过程审计等。

同时,内部审计还应具备访问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权限,以便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审计。

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审计师应制定审计计划并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其次,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流程、业务流程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估,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

在具体的审计方法上,审计师可以运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过程分析等手段,以确定事业单位内部运作的合规性和效率性。

并通过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核对,收集相关的证据和信息。

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报告与跟踪内部审计完成后,审计师应撰写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审计过程的总结和对审计发现的描述。

报告应具备清晰的表达和完整的审计结论,同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帮助事业单位改进其管理和运营。

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跟踪机制,追踪并汇总执行改进措施的情况,并定期报告给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

这种跟踪机制有助于确保审计结果的后续执行和整改的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1、前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运作和资源有效利用,内部审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定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审计程序和方法。

2、定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业务运作进行全面、系统和独立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其合规性和效率。

内部审计主要由组织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进行,旨在提供有关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业务过程改进的建议。

3、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3.1 评估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评估和管理各种潜在风险。

通过审查组织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流程,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确定存在的风险,并提供改进措施。

3.2 评估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可以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财务、管理和运营控制。

通过审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内部审计可以提供改进措施,以防止和检测潜在的错误和不法行为。

3.3 评估业务过程:内部审计可以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过程,包括流程的效率、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审查业务过程,内部审计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措施,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效率和效果。

3.4 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内部审计可以提供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改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

这些建议和改进措施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实现其目标,并提高整体绩效。

4、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

通过对风险管理措施和流程的审查,内部审计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潜在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4.2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可以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财务、管理和运营控制。

通过审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资产安全。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为了确保其内部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需要建立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

内部审计旨在通过独立、客观的检查评估,提供对事业单位业务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与改进建议。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包括其基本要素、程序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规章制度的基本要素1. 审计目标和原则内部审计目标是审计团队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方向和目的。

一般包括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揭示事业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等。

同时,审计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合规性等,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2. 审计职责和权限内部审计职责是明确审计团队在审计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常包括编制审计计划、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等。

审计权限则是明确审计团队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环节的权限范围,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审计组织架构内部审计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包括审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置。

审计部门一般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并具备足够的人力、技术和财务资源。

同时,需要设立一个审计委员会或者指定一个负责人来监督和指导审计工作。

三、审计程序流程1. 审计计划编制内部审计计划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审计计划应当兼顾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发现风险的可能性、审计资源的可行性等因素。

2. 审计调查和数据收集审计调查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记账凭证、财务报表、业务文件、场所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和资料。

审计调查应当客观、全面,注重从根源上发现问题。

3. 风险评估和问题发现根据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资料,审计人员需对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这一环节需要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分析能力。

4. 报告编制和沟通反馈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并将其提交给审计委员会或审计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主要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侧重点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瓶颈问题
可编辑版
1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导引--辨正看内审 会计与审计-对立的是方法、统一的是目的, 需了解相互利用的结合点; 审计与筹划-审计是手段,筹划是目标,审计 分析中需想到筹划,筹划之中要考虑监督; 情况与数据-情况是活的,数据是死的,让数 据说话的根本途径是研究情况;
可编辑版
16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四)以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检查为主要 线索的审计方法
可编辑版
17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五)以专项检查为主要线索的审计方 法
可编辑版
18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七)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写 (参见word报告文档)
可编辑版
19
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瓶颈问题
可编辑版
8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难点
(一)目标与目标管理
1、目标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东西;
2、目标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跳一跳能摘到 苹果”;
3、目标管理的精髓是:目标不是外界强加的, 而是每个人内在需求体现出来的一种主观意愿; 管理者的工作是要有效地将众人的目标纳入单 位管理的体系框架之中,进形成单位的目标;
可编辑版
12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难点
(四)内部审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 题 1、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3、内部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可编辑版
13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要求
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抽样审计。对其经
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进行测试。
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
核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在计算
机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不应改变审计计划确
定的目标和范围。
将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收集和评价的审
计证据,记录于审计可编工辑版作底稿。
14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内部审计强调“在监督中服务”,可为 什么做起来较难? 1、独立性问题-归谁领导、机构设置与 人员编制、执业资格认定; 2、发挥作用问题-服务意识、服务技术、 服务效果; 3、考核评价问题-谁来考核又如何来考 核内部审计人员?
可编辑版
20
(二)基本的审计资料收集办法 1、从审计人员个体行为说: 看、听、问、议、思、做 2、从底稿形成的过程说: 反映认知程序:拿来资料、检查调查、分析判 断、沟通验证 形成过程:抄、查、验 底稿排列:导引、明细、检查
可编辑版
15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三)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为线 索的审计方法 了解预算编制思路是基础
可编辑版
10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难点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1、预算执行情况 2、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空资产问题、内 控制度) 3、帐务处理(收支两条线问题) 监督运营、拨正航向、发掘机会、提出 意见、促进发展
可编辑版
11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难点
(四)审计重难点 1、校办企业 2、教材图书回扣问题(不入账问题) 3、学生收费――不入帐,资产安全问题 4、基本建设 5、小金库问题
可编辑版
2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循环与专项-常规讲全面、专项明重点,点面需结合; 底稿与报告-底稿是证据、报告属结果,两者对应是 关键; 原理与方法-原理拓思路,方法入角色,方法最终回 到原理; 静态与动态-单位运营是动态的,审计是要切开一个 个横断面分析后再将分析的结果放回动态实践之中; 枯燥与味道-审计很枯燥,贡献评味道。
可编辑版
3本程序
可编辑版
4
(一)从现代管理“三论”看审计程 序
1、系统理论:要素、联系、功能- -审计对象及重点 2、信息理论:输入、处理、输出- -审计方法及结果 3、控制理论:全面、全员、过程- -审计与内控关系
可编辑版
5
(二)“明箱”与“暗箱”的设计原 理
可编辑版
7
(四)循环程序
1、了解对象情况,明确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 2、实施查账验证,调查分析取证,形成工作底稿; 3、总结整理底稿,作出专业判断,形成审计意见; 4、进行意见交换,提出审计报告,实施意见反馈; 5、作出审计决定,推动工作整改,纳入内控范围[注]
参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第三章 作业准则、第四章报告准则、第五章评 价准则、第六章处理准则
1、暗箱-把审计对象看作是一个整 体,以理顺其与外部的联系 2、明箱-深入审计对象内部具体搜 集信息,分析其内在联系
可编辑版
6
(三)从认知的的基本程序看审计程序的设计
1、是什么--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明 确重点 2、为什么--调查取证、验证资料、分 析判断 3、怎么办--形成意见、交流沟通、纠 正偏差 4、如何做--进行处理、提出建议、完 善新规
4、事业单位的审计目标缘起于单位运营的目 标及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5、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具体项
可编辑版
9
二、事业单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难点
(二)事业单位(学校)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1、总体上是非盈利,事实上也有盈利的方面; 2、既有预算内,也有预算外,预算的编制、 执行和决算是常规; 3、资金的来源和支出政策性较强、资金的收 支必须两条线,“买酱油的钱不能去买醋”必 须体现资金的专用性; 4、资产的占用体现了单位的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