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 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 支撑相占60%,其中大约有10%为双支撑相,摆动相
占40%
• 时间、距离参数
1、步长:是指行走时一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跟着地的平均距 离的平均距离。正常人约50-80cm。 2、步长时间: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时间。 3、步幅:是指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之间的距离。正 常为步长2倍,约为100-160cm。 4、步行周期:步幅时间,相当于支撑相与摆动相之和。
一、步行的条件
• 肌力 -单侧下肢必须承重3/4以上,或双下肢伸肌肌力3级以上 • 平衡能力
-室内步行平衡能力只需2级,室外3级
• 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 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 中枢控制
二、步行功能评定
1、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念和 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 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或)定量分析, 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0 °~10 °过度伸展 5 °屈曲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5 °~35°屈曲
35 °~60°屈曲 60 °~30°屈曲 30 °屈曲~0°
踝关节Biblioteka Baidu
0° 0 °~15 ° 15 °跖屈~10 °背屈
10 °背屈~0 °
0 °~20 °跖屈 20 °~10 °跖屈 10 °跖屈~0 ° 0°
人体正常姿势
步态分析
• 观察分析顺序
–应由远端至近端进行观察 –按步行周期的顺序观察 –目测观察后归纳分析出原因后果
步态分析
• 注意事项
– 目测观察时,不仅要观察患侧下肢,亦要观察对侧下肢 – 行走时受试者衣着尽量要少,充分暴露下肢,以便准确
观察步态特征 – 要注意疼痛对步态的影响 – 目测观察属定性分析,必要时进一步采用定量分析 – 目测观察分析步态,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与观察者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骨盆
5°旋前 5°旋前
站立中期
中立位
足跟离地
5 °旋后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30 °屈曲 30 °屈曲
0° 0 °~15 °屈曲
30 °屈曲~0°
15 °~5 °屈曲
• 基本要素
–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 降低能量消耗及省力等
• 生物力学因素
– 具有控制人体向前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当足触地时能缓冲对 下肢各关节的撞击力;充分的廓清;髋膝踝合理的关节运动等
步行周期
• 定义
–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 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条腿向前迈步该 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 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28
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直接相关
步态分析
• 定义
–即让受试者在足底涂上白色粉末,然后在步行通 道上(一般为4~6m)行走,用秒表记录步行时 间,通过足迹测量有关步行距离和时间参数,再 进行运动学分析,并根据被检查者的步态特征, 为治疗师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数据
步态分析
• 检测程序
– 在受试者足底涂上白色粉末 – 受试者在行走若干步后,从一侧足跟着地时开始
计时;走完全程后于同一侧足跟着地时停止计时 – 记录及计算平均步行周期时间 – 测量行走距离、左右步长、跨步长、步宽 – 判断步态是否对称 – 计算步频、步行速度
步态分析
• 结果测定
① 步长 ③ 步幅 ⑤ 步频 ⑦ 步速
② 步长时间 ④ 步宽 ⑥ 步行周期 ⑧ 足偏角
步态分析
• 注意事项
– 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方式再测试 – 受试者每一次行走至少要包含6个步行周期 – 如受试者步态不稳,行走中要注意监护,防止跌倒
第十三章 步行功能训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步行训练前准备 步行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内容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步行训练前准备 • 第三节 步行训练 • 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一、基本概念
• 自然步态
– 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 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 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 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 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 速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 足沿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 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 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步态分析
•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法获得
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足印法
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步态分析
• 观察法
–采用肉眼观察并分析步行中 人体运动的形式与姿势情况
步态分析
• 步态观察
步态分析
• 定义
– 三维步态分析是现代实验室所采用的数字化的、 高科技的步态分析系统,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 分析于一体,是现代步态评定的必备手段
• 组成
– 摄象机、反光标记点、测力台、表面肌电图、计 算机分析系统
2、步行能力判定
•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半定量评定,通 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的步行水 平。常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和Holdden步行功能 分类
5、步宽:两脚跟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人约510cm。 6、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正常人约95-125 步/分。 7、步速:步幅÷步行时间。 8、足偏角:指贯穿整个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间的夹 角。正常约7°-8°。
肌肉和关节活动
• 肌肉收缩是人体活动的动力的基础因素 • 骨骼肌的运动特点是受人的意志支配 • 步行控制、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具有复杂的关联 • 肌肉活动具有步行速度及环境依赖性 • 步态异常与肌肉活动的异常通常有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