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翻译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习语的翻译方法

了解了习语与翻译有关的特点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即完成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语中的习语含义,并尽量保持原语习语的各项特点,以示达到其作为表达方式的作用:生动形象和准确简洁。

一种语言的词汇、习语在单独分析时,一般可分为三种意义:字面意义(所指和联想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般性词汇只具有字面意义,少数词汇具备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大部分习语都包含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因此在习语翻译过程中意义的传达顺序就很重要。如英语a dog in the manger的字面意义是“狗占马槽”,其中牵涉到“狗”这一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而隐含意义则是“占住某一对已无用的位置”,在翻译时就要分清意义顺序,先立足于隐含意义,再向汉语中寻找类似的形象和比喻,就会得出正确的翻译“占着茅坑不屙屎”,而不是貌似实非的‘鹊巢鸠占”。因此,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即隐含意义,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形象意义与字面意义。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翻译的基本方法,可以用下图加以概括:

在图中A代表原语中习语的字面意义及形象意义,B代表其隐含意义,B’为译语中对应于B 的译文,而A’则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寻找的含有该隐含意义的类似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完全按照从A→B→B→A’的步骤得出译文,则会基本保留原来习语的各层意义,并发挥其应有的表达效果。如英语习语to swim like a stone的字面意义是“象一块石头那样游泳”(A),通过对石头形象的分析我们知道其隐含意义是“完全不识水性”(A→B→B’),再在汉语中寻找相应地表达“不识水性”的习惯表达方式,将其译为“旱鸭子”(B’→A’)。这样就能基本忠实地译出原习语。

但是在按这个步骤翻译习语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第一点是有些习语没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这时可以省略中间的环节,直接从A翻译到A’,如make friends和take measures可直接译为“交朋友”和“采取措施”。第二个问题是翻译到第三步B’时,无法在译语中找到表达相同含义的表达方式,这时可以忠实地译出原习语的隐含意义,而舍弃其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还有一点关系到文化交流和吸收,是对以上模式的一个补充,即随着不同文化之间日益广泛的接触,许多习语因其文化背景广泛传播而被人们逐渐全盘接收,丰富了译入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为翻译减轻了一层负担。如“ugly duckling”随安徒生童话落户中国,一提“丑小鸭”人们都知道是指先遭轻视后被赞美的人。"sour grape”则通过《伊索寓言》中的那只狐狸让人们耳濡目染,明白“酸葡萄”比喻的是因得不到而假装不在乎的东西。但由于文化差异,这类习语的翻译只占很小一部分,也可归入A→B→B’→A’一类中,不过A’在这里已经是指归化后的表达方式和形象。

根据这个模式和刘必庆先生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对翻译方法论所做的阐述,我们可以把习语翻译归纳出四种具体方法,即对应、还原、增补和阐释。对应属于常规翻译手段,而后三种则属于变通手段。

(一)对应(Equivalence)

对应是双语在转换时信息通道畅通或基本畅通时使用的常规翻译手段,相当于图中所示的A →B→B’→A’这一过程。它建立于人类认知行为的客观性、相似性和相通性,即不同的文化之

间具有类似的认知模式,并能互相理解,而前提则是不违背译入语的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的联想。如英语中的Give one an inch and one will take a mile与汉语中的“得寸进尺”,drown one's sorrow与“借酒浇愁”,都有类似的对应关系。

使用对应方法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顺利实现从B’到A’的转换。根据翻译的要求,一般应在译入语中寻找表达原语习语隐含意义的习惯表达方式,如walls have ears译成“隔墙有耳”;而从文化角度考虑,则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可将原习语的形象和字面意义转移过来,如以“铁幕”和“冷战”来译“the iron curtain”和“cold war”。以文化的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习语翻译会采用后一种方法,从而使世界文化日益融合。二是采用对应法必须严格遵守意义的转换顺序,不能从字面意义直接过渡到字面意义(包括形象意义),这样做会产生许多似是而非的翻译。由于文化差异,一些习语表面上看与其他语言中的习语具有相似的字面意义,但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相距甚远,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如to laugh off one's head与“笑掉大牙”,表面上意义非常相近,但前者的隐含意义重在描写笑的程度,而后者的隐含意义侧重于旁观者的态度,所以汉语中相对应的习语应该是“笑破肚皮”。相似的例子还有to pull one's leg与“拖后腿”,to knock one's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与“头撞南墙”,都不能相互对应翻译。因此,运用对应法时,对语言之间习语隐含意义的把握是最关键的。

(二)还原(Restituting)

还原是在常规手段无效时使用的一种手段,用淡化原语色彩来表达语际交流。许多含有独特形象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的习语只宜采用还原的方法翻译。它的过程相当于图中的A→B→B’。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最重要的隐含意义被传达出来了。如have an ax to grind这个英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到中文很难被人理解,就可以直接用它的隐含意义“别有用心”取而代之。汉语中大量习语在翻译过程中都需要采用这一方法,因为相较而言,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了解得要少,而我们对西方文明要相对熟悉。汉语中的习语“五十步笑百步”、“狼狈为奸”、“戴高帽子”在翻译时都属于这一类。

(三)增补(Adding)

增补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通手段之一,翻译中可以兼顾习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一些习语的字面意义译成别的语言后,往往因其文化、社会、历史内涵使人难以理解或易产生混淆,而只译其隐含意义又失去了其他语言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因此为兼顾两方面就宜采取增补法。它相当于图中的A→B→B’→A’+B’,在表达方式上类似于汉语的歇后语,先译出喻体,将隐含意义在第二部分点明,可使读者对其他文化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可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盲人骑瞎马”译成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可以看出,增补法其实是对应法与还原法的一个综合,是习语翻译由还原过渡到对应的一个桥梁。在文化交流的特殊时期,当文化之间的了解由肤浅和深入转化时,由于文化间的吸收包容性不强,往往采用增补法来点出隐含意义;而当文化之间的了解达到一定程度,许多文化内容已经被互相了解后,往往就可以用对应法取代它。前面举的“ugly duckling”与“sour grap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