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且教且思
教育需要且教且思—听报告《且教且思》心得体会
教育需要且教且思—听报告《且教且思》心
得体会
教育需要且教且思—听报告《且教且思》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海口四中王贤德老师的报告《且教且思——教育教学现象面面观》,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如何上好一堂课”,虽然随着教学体制的历史变更,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提法。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时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提法。
这些提法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确定了教师教学的服务意识。
其实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脱胎换骨。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短期内你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没有喜人的收获,但长此下去,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这种研究实践,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未必会是上面那种局面。
信念能支撑我们从困境中走出,坚定信念,不为不如意牢骚满腹,把阳光般的心情带进教室,影响学生的不只是我们的学识还有写在脸上的表情。
让学生有自信心,先得自己有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自然好上了。
“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的这句话又一次让我领悟了幸福的真谛。
;;;课堂教学是教师最真实的原生态生活,教学天天在进行,教学中的问题也时时在发生。
但是我不为了追求浮华的教学效果而泯灭学生的天性,“实事”中“求是”,去追问和解决问题,达到“为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的目的。
;且教且行,让教育绽放更美丽之花!;;;。
且行且思,且思且行——关于教学反思的思考
2 10 ) 2 3 0
中 正 面 和反 面运 行 情 况 ; 利 于 提 高 科 学 预 测 好 分 析 能力 , 有 促 进 教 师 教育 理 念 的更 新 、 学 方 式 的 优 化 , 教 学 行 为 更 加 合 教 使 理 . 而 更 有 效 地 实 现教 学 目标 。 从 二 、 学 反 思 的 内容 教
一
、
对 教学 过 程 反 思 。 教 学 过 程 反 思 , 以是 课 前反 思 和 课 对 可 后 反 思 。 后 反 思 的 主要 类 型 是 一 堂 课 下来 总结 : 课 目标 实 现 情 况 , 一 堂 课 的 高 潮 在 哪 里 , 生 接 受 的效 果 是 否 很 好 , 等 。 这 学 等 例如在学 习“ 持乐观心态 ” 一 内容时 , 创设“ 个金 币” 保 这 我 两 情 境 。学 生 阅读 完 这 个 故 事 , 提 出 这 样 一 个 问题 : 弟 俩 丢 我 兄 了 金 币 之后 , 度 是 不 一 样 的 , 个 悲 观 , 个 乐 观 , 是 什 么 态 一 一 这 原 因 呢 ?学 生 思 考 后 很 快 回答 : 们 的 心态 是 自 己选 择 的 。这 人 道理 不需 要 教 师 多 说 什 么 学 生 就体 会 到 了 。 后 我 反 思 . 课 这 堂课 取 得 的效 果 比预 想 得 好 , 主 要 是 情 境 创设 得好 . 真 实 这 既 又 有趣 , 生 能 读 懂 而 且 寓 意 很 好 。 对 一些 重难 点 的 突破 , 学 恰 当创 设 情 境 很 重 要 , 以 在 今 后 的 教 学 中 , 在 创 设 情 境 时 多 所 我 下 工夫 , 时 注 意 收集 整 理 与 教 学 相 关 的材 料 以备 后 用 。 平 2反 思 学 生的 学 . 在 教 育教学 中 , 生是学 习主 体 。了解学 生所 思所想 是教 师 学 教学 的难 点 , 也是 教学成 功 的重要 条件 。 师只 有 了解 学生 思想 , 教 观察 学 生行 为 , 学 生情 况 进行 评 价 比较 。 对 才能 不 断提 高 教学 效 率 。例如 , 教 完 “ 法保 护 消 费者 合法 权 益 ” , 出了一 个 问 我 依 后 提 题 :消费 者权 利受 到侵 害解 决途 径有 哪些 ? ” 续请 四位 同学 回 “ 连 答 , 有一个 能 回答完 整 。 比较纳 闷 , 么简单 的 问题 学生 为什 没 我 这 么没 有掌握 呢 ?下课 后我让 班 长和课 代表 到 办公 室 , 了解 情况 后 才知 道 , 原来 学 生这 段 时间 忙于 迎 接地 理和 生 物 的 中考 , 后 根 课 本 就 没花 时间用 复 习思想 品德 的知识 。 根据 这一情 况调 整 了教 学 安 排 , 堂上 留 出十多分 钟时 间供学 生复 习 , 课 效果 很好 。 “ 生 的 学 习 习惯 怎 样 ?学 生课 堂 的参 与 和 体 验如 何 ?学 学 生 的学 习方 法 存 在 什 么 问 题 ?” 都 是教 师 反 思 的 内 容 。教 师 等 可 以通 过 学 生 课 堂 学 习反 应 、作 业 完 成 情 况 、谈 话 等 方 式 反 思 。这 有 利 于在 备 课 时 判 断 与 原 有 知 识 、 力基 础 的差 距 , 能 把 握 教学 难 度 , 控教 学 进 程 和 教 学 行 为 。 调
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浅谈新教师如何听课
教学篇•教学反思听课是每位年轻教师职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
通过带着问题听课,抱着向前辈们积极学习的心态,深入到直播的课堂中寻找方向,进而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实践是关键,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学校为每一位新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在任教一年中,除了听师傅的课,学校也经常举办一些公开课的活动,比如青年教师集团教育活动、各种赛课、教研课以及调研课等活动,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感悟。
一、保持积极心态,做好充分准备常言道:“不听无准备的课。
”记得在大学实习期间,学校推荐我去参加了一次课堂教学比赛课,那时候觉得自己上课前脸上写满好奇,做了很详细的笔录,懵里懵懂地听,不熟悉教材,导致难以理解,甚至无法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的话,导致自己就不会有太多的收获,所以笔者认为听课前必须做一个有心人。
二、课中找准观摩内容听课时根据自己的授课特点,找准需要关注的重点,以改善自己上课的短板。
(一)听教学方法新教师授课经验不是很丰富,再加上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是特别了解,刚步入课堂时,自己在课前认认真真备了课,但是上课时孩子们传递给我的信息,与我想象中的差距比较大。
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效果不是特别好。
听优秀教师授课方法,有利于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技能。
以《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一课为例,这节课是纯理论知识,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把中国常见的五种地形一一介绍,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听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他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这五种地形,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图将这五种地形画出来,这样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五种地形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看板书设计以及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板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媒体之一,上学期有幸听了一次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所有老师授课内容《如何写读后感》,每个老师的风格不同,但是有一位老师的板书受到了所有老师的称赞,她把整个读后感写作的方法比作学生最感兴趣的大白,巧妙地将这些方法与大白身体各个部位匹配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这一点同样是我们科学老师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步骤稍微复杂一些或者有的科学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可以把它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
教研总结且行且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通过实践与反思,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教研工作的总结,总结中既有收获,也有不足,更有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一、教研活动的参与与收获1.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多次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我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学民主性等。
这些理论的学习为我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例如,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主动探究、互相学习。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观摩与反思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我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教学方法。
在观摩过程中,我认真记录,思考如何将优秀教师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例如,在观摩一位教师的教学后,我发现她在课堂提问方面做得很好,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于是,我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这种提问技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课题研究与实践我积极参与了学校的一项课题研究,研究方向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在研究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如何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
通过实践,我发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历史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与不足1. 教学经验不足虽然我积极参与了各类教研活动,但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相比,我的教学经验仍显不足。
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2.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且行且思,做一名教育路上的行者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先生的这首小诗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最精辟的诠释。
失败——成长的沃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992年8月28日,师范毕业刚分配到学校的我,被教导主任领进一年级教室。
主任指着45名学生对我说:“这个班就交给你了。
”45名学生,语文、数学包班,从早到晚,我基本上都守在教室里。
为了在学校的第一次赛课中取得好成绩,我利用吃饭时间和午休时间向老教师请教,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对着镜子试讲,连上卫生间时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把知识扎实有效地传授给孩子们。
在大家的帮助和我的努力下,连续两次我都是全校赛课数学组第一名。
1996年,我参加全国数学比赛西安片区预选赛。
由于我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够娴熟,最终失去了参加那次全国赛的机会。
至今我仍然不能忘记当时准备预选赛的情形——课堂上每句话怎么说,每个问题怎么问,语气、语调怎样合适,教态怎样会更自然,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尽心尽力。
比赛前,我紧张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既有代表学校比赛的压力,还有能代表西安市参加全国赛的激动,那种患得患失的精神体验,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最终,当我得知失去参加全国大赛资格的那一刻,巨大的煎熬才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心里又升起了一丝失落,这是我赛课生涯中的第一次失败。
正是有了这次失败,我认识了西安市新城区数学教研员王阿祥老师,他鼓励我积极进取,为我分析教学的优势,给我中肯的建议,让我重拾进取之心。
我也有幸成为王老师主持的新城区数学学科组的成员。
在他的帮助下,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有幸走出陕西参加全国数学会议。
通过参会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不遗憾自己的初次失败。
而正是这次失败,让我明白了当年的自己还是“井底之蛙”,还是一只“丑小鸭”;让我懂得教学上的经验和智慧需要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
赛课——成长的阳光生命并无意义,人生并无意义,是人的行动赋予其意义。
且行且思_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几条有效途径的思考
且行且思_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几条有效途径的思考实践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这么几条有效途径:一条是读书学习;一条是内生式的反躬自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思”;还有一条则是外延式的同行互助。
当然,还包括专项研究等等。
那么,作为一所基层学校,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上到底有多少误区呢?为此,我对一个时期来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进行了梳理,以期达到反思、提升的目的。
问题一: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一定要出现吗?“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模式、“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都突出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
经过头脑风暴、课堂观摩,很多老师在思想上接受这些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也主动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些高效课堂的“指标”靠拢。
一次在与一位老师聊天时,他无奈地感叹道:“你就是拿有的学生没办法,任凭你使出浑身解数,就是启而不发。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总感觉力不从心,教学的实效性也不见得好……”当我进一步了解这位教师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具体表现时,他谈道:“学生基础不一样,小组合作学习的难度很大,大半节课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正题。
只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需要讲的内容捋一遍,学生自主学习这个程序表面上是完成了,但整堂课的教学容量却大大压缩了,最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就会错误百出……”反思:我们从这位教师的表述中直接的感受就是:教师觉得面对课堂教学改革有压力,并把问题的产生归因到学生身上。
诚然,在教育变革背景之下,教师很辛苦,也许有过无数次的反躬自省,积极地汲取别人的教学经验,然而面对个性多样的学生和不确定的课堂,每个教师所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学来的经验似乎并不那么奏效。
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教师:“教师掌握了的教学技巧虽然能应付一时,但是仅仅靠技巧是不够的”。
那么,来自其它方面的指导效果怎么样呢?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对来自其它教师的帮助,有很多老师带有很强的应激性,他(她)往往把别人的帮助特别是来自领导的指导认定为对自己的“指手画脚”而感到畏惧、烦躁和不安。
教书育人道路上的且思且行
教书育人道路上的且思且行教书育人一直是教师职业的重要使命,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应当思考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个重要使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之路。
因此,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且思且行。
且思,指的是教师要以深深的思考作为行动的前提,思考内容涉及到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怎样更好地发挥教育的效益,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向上发展。
新教育环境的变迁经常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当我们情感和经验相结合时,便可以寻找到新的机会并解决新的问题。
高效的教育行动,源于严谨的思维,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素质的高度决定了他的教育行动的高度,思考越充分、严格,教育工作者确保是科学、主动、创新的。
且行,是指教师要实际落实思考出来的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行动进行教师教育。
在实际行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多方面的进行教育,例如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班级管理等等,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才能够理解和领会这些教育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从而愿意积极投入到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中。
而在教育行动中,教師还需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做好教育,我们还要面对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实例的辅助和示范,让学生对教学与教育的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教育中的情感因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感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从而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不断成长。
最后,我们必须注重教育的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办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在教育的实践中,且思且行已经被广泛地采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授课前的准备,还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中的情况反馈,通过反馈信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从而逐渐进步。
我们相信,只有且思且行,才能够引领我们一步步更高地迈向离成功更近的目标,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且行且思中成长
且行且思中成长孔子曾经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相信同行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市级学科骨干培训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需求,为骨干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成长搭建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专业化平台。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认知,逐渐从一个名词晋升为了颇具认同感的再学习主题,并通过对丰富资源的学习,汲取营养,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且行且思,日渐成长。
一、培训中且行且思,精练知识和技能这次的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为我们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学科培训,以远程培训学习的形式,让我针对学科本位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专业再学习,为进一步提高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在实践中一边思考、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一边调整,一边再实践……每次培训前的充分准备,都促成了我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每次培训研讨中,都使我对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更加精准。
可以说,每次培训活动都是一次再进修,更新、纠错、细化、拓展都成为了精练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通识培训,拓宽了学习的视野,使学习变得更为便利,让我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中都能够随时进行丰实自己。
观看视频,从实况录像中,聆听教育名家的教诲,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使自己能以更为踏实的心态,系统地精练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常年的一线教学,尤其是以高考为目标的教学工作,逐渐养成了一些周而复始的习惯,目光慢慢变得狭窄,时而会忘记教育的初衷,人整个深沉在题海之中。
这次培训,从技术方面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能够从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和状况中跳出来,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吸取更丰厚的教学经验。
新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相信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和我一样,有新的体验,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优秀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我提高自身技能,高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得以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取得更为优秀的成绩,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且学且思,且思且行
且学且思,且思且行作者:祁伟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11期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时时刻刻要更新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新知。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很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因此,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首先,在专业情意方面,教师要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变为实际行动,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建立起专业自信,坚定自己适应新课程的信心。
其次,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更新学科知识,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各科知识,特别是在教育理论方面要更深入地学习。
最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情况、新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主动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变革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中学基础学科,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被人们重视,没有它应有的地位。
作为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情操、品质、道德的人文学科,其教育功效甚微,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恰恰是他们获得新知,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
当他们兴趣盎然时,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能力也随着培养了。
所以,作为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上下一番功夫,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更精彩,更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精读《课程标准》,洞悉内涵《新编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创新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及世界发展潮流编写的,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
因此,我们的教学理所当然应该依此指示精神,设计学生学历史和老师教历史的新思路。
关于教师三思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深知且为之奋斗的主题——教师的三思。
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时刻铭记“三思”,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首先,让我们思考“何为教师?”这个问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塑造者。
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一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传道。
我们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
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二思:师者,所以解惑、导学、启智也。
授业,是教师的基本功。
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智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三思:师者,所以养德、立德、树人也。
解惑,是教师的责任。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温馨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如何做到三思?”这个问题。
要做到三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思: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以身作则,以德立身,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二思:提升自身素质,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且行且思 教师讲坛(另有配套文稿)
且行且思——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时光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我的专业成长故事,其实说专业成长,心里十分发虚,从知道这样一个讲坛中心议题后就一直在比对自己工作的这十几年,始终觉得进步寥寥,说成长真的是有些底气不足,只是一些工作中小小的反思吧,请各位老师指导。
2000年师范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干就是七年,其间还有一年在长山办学点。
2007年开始,来到了青山小学,工作至今。
这十余年中,我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成长历程。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最重要的是学会了积极地去面对困难。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遇到的困难真的很多。
课堂管理有问题,学生们特别活跃,出现上课听课不认真,在下面说话,根本不买我这个小老师的帐,课堂讲解自己感觉挺好的,可学生们还是不懂。
再讲一遍结果还是一样。
这就是刚刚工作时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对我的‚震摄‛。
山村里的孩子和以前想象的有太多的差距,村小的管理也是大家可以想见的。
学生们对我讲的方法不理解,教学效果一直不突出。
这对我打击太大了。
本来觉得自己还行,可此时此刻才发觉自己的幼稚,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需要提升的地方也太多了,看到周围优秀的老教师工作起来那么的游刃有余,自己真的自叹不如。
着急、上火、心态失衡,巴不得自己明天就能优秀起来。
结果嗓子哑得连课也上不了了。
开始困惑,怀疑自己的能力。
好在有着关心我的前辈老师,其实很多老师都曾经在我读小学时教过我,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谈话、师徒配对、听优质课、评优质课、上汇报课……与此同时从来都没有忘记对我们的心理进行教育。
在评课以及课余的交流中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海不泽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
我们有许多人做事一心追求结果,忽视做事的过程,忽视做事的细节,结果,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教科研路上,且行且思
教科研路上,且行且思房亮迄今为止,工作已十余年。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总感觉平淡无奇。
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也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成绩。
而在我周围,很多老师都要比我做的优秀,比我要努力。
我也深知自己还有许多工作做得不够完美,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仍然只是一个在学习和求索的新人。
所以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体会和心得。
在开课中提高公开课是平日课堂的一个高度的集中和概括,也是平日课堂的一个缩影;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高效平台。
因此,教师每一节公开课的开设都如同教学生涯的一次涅槃。
从教以来,我所开设的公开课合计也有几十节了,这些公开课就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着我的成长,使我在这一次次公开课的磨砺之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04年步入蒋垛后,我率先在班级兴起小组合作,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05年我有幸面向全市开设了一节阅读欣赏课,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07年经过一轮轮选拔,最终获得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11年参加姜堰市青年教师赛课比赛荣获二等奖。
当然开设公开课最大的收获不是荣誉,而是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这期间,我也开了一些公开课,感觉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但是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受益匪浅。
就像你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到底幸不幸福,对于公开课,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一次次的磨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上不断尝试、不断实践,走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路子。
在反思中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也就是说一个人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
正如叶澜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成为名师是其次,重要的是反思。
2024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样本(6篇)
2024年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样本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的骨干教师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这让我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作为骨干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在培训中,我们还进行了许多教学案例的研讨和分享。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与其他骨干教师的交流和互动,我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认识到,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在培训中,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技能训练。
通过试讲、教学观摩和教学评估等活动,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提升。
培训中,我特别受益于教学评估环节。
在评估中,我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和改进空间。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面了解,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培训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教育研讨和专题演讲。
这让我接触到了一些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成果。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和研究,我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研讨和演讲也是一种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分享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心得。
这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总结来说,2024年的骨干教师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提升。
通过参观、研讨和演讲,我不仅了解到了教育的最新动态,也汲取了许多教学经验和技巧。
且行且思方致远——“项目化”线上研修心得体会
且行且思方致远——“项目化”线上研修心得体会周五下午,为期三个半小时的项目化学习线上研修让我获益颇丰,感慨颇深。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化学习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出现在教师的视野,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具有先天的优势与价值,并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验证。
一、何为项目化学习徐鹏教授在讲座中提到“项目化学习是围绕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基本原理开展的、具有连续性体验的学习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而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师生共同参与到项目设计、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之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
”它包括七个设计维度标准:1.核心知识;2.基本问题3;真实情境;4.学科实践;5.高阶认知;6.公开成果;7.全程评价。
二、为何要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路径,能够回应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
”徐鹏教授在培训中如是说道。
在此次项目化学习研修培训当中,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在平时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多数时候沉浸在传统教材框架中,忽视单元整体联系,没有对教材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二次开发,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阻碍了学生知能的迁移转化,无法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而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是实现课程从“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的重要方法,是实现“碎片化学习”到“整体化学习”的重要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
三、关于项目化学习的思考项目化学习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一个“破”与“立”辩证统一的过程,但是“破旧”容易“立新”难。
在此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一)不破不立,且行且思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不断学习、进修和实践的道路。
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突破思想桎梏,更新教学理念,我们要有试错的勇气,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教育。
且 行 且 思 论 说 课 ——淮北说课之行感悟 潜山中学 曹锋
且行且思论说课——淮北说课之行感悟潜山中学曹锋走上三尺讲台,已历十多寒暑,方届而立之年,已感青春不再。
似乎再没有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的激情与冲动,在接到教研组长下达的参赛“命令”时,我只是想着从事历史教学这么多年却从没有参加过一次教学竞赛活动有点遗憾,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我的目标就是在此后的比赛中不要留下遗憾。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这次活动中似乎少了一丝锐意进取、更多了一些冷静思考。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教研组同仁的支持下,我以坦然的心态从县赛、市赛、省赛一路走来,回首过往,感触颇多,尤其是10月29日—31日在淮北市参加的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竞赛活动说课组的比赛让我对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有人认为教师是行者,且行且思、日臻完美,而说课就是行与思的最佳结合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交流和展示的重要途径,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新课程改革至今,说课这一教研形式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很多理论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对说课进行了丰富而又深入的研究,对怎样说课作出了精辟的阐释,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一番身体力行,方知其中“三味”。
说课的精要就在于“说”,就是教师表述具体课题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即教师阐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需要教师对课题进行理性解构。
通过这次说课活动,我认为要想说好课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1、明确流程、注意衔接。
一般认为说课流程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思考,只有明确掌握说课流程并设计好各环节的衔接,才能在说课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在准备《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时将其设计整合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思考三个层面。
课前准备层面包括说教材内容和地位、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说教法与学法。
因为教材是实施教学的载体,教师对“教什么”有一个明确认识和准确定位是说好课的基础。
李吉林:为了儿童,且行且思
改变 人 们 对 待教 育 的 情感 、 态度 和 评 价 。 他 的探 索和 努 力 的方 向一 定会 赢 得众 多 的追 随者 。” 吉林 正 是 以她 李
的风 范影 响 了身边 这 一 大 批年 轻 的教 师 . 而这 种 影 响 力 也 已拓 展 开 去 , 射 到全 国乃 至 海 外 。 辐 随 着 脑 科 学 、 学 习科 学 等新 兴研 究领 域 的发 展 , 李
的天性。引导他们在 良好 பைடு நூலகம்环境 中、愉悦的状态下 , 自 由、 充分地 生长。为着这样的理想,98年 , 17 已是江苏省 首批特 级教 师的李吉林 , 放弃 了充满鲜花- 9掌声的轻松
道 路, 选择 了艰辛探索, 开始 了情境教 学的实验。 她以常
人 难 以拥 有 的坚 韧 , 事 情 境 教 学— — 情 境 教 育— — 情 从
育, 有的跟随着李老 师进行 实验研 究 , 的则 从李老 师 有
的成 功 中受 到 启 发 , 力 地 使 自 己成 为 研 究 型 、 新 型 努 创
的寄托 。在她看来 , 日和人世 间最稚气 的儿童生活在 整
一
起 是 最 大 的幸 福 。 尽 管 已经拥 有 了 中国教 育 学会 副会 长 、情 境 教 育创
种 特 有 的 儿 童视 角 , 强 烈 地 感 受 到 教 育 必 须 顺 应 儿 童 她
吉林 又 把 求 知 与探 索 的 目光投 向 了最 前 沿 : 些 新 成 果 这 如 何 为 儿 童 教 育提 供 支 持 ? 化 的情 境 对 儿 童 的大 脑 和 优 知 识 建 构 发 挥 着 怎样 的影 响 ? 何 利 用 新技 术 拓 展 丰 富 如 儿 童 学 习的 情境 ? 是 , 成 功 主持 “ 五 ” “ 五” “ 于 在 八 、九 、十 五 ” 题 之 后 , 又 带领 着 一批 青 年 教 师 , 始 了全 国教 课 她 开 育 科 学 规 划 “ 一五 ” 点课 题 《 境 教 育 与儿 童 学 习的 十 重 情 实验 与 研 究》 继 续 向教 育 的深 处 探 寻 , 问儿 童 学 习的 , 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教师且教且思索
教育改革持续向前推动。
当下是一个新的环境,仿佛一池的水在改换季节,所有东西都在混杂、颠倒。
我——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是池水中的一种物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推着我,挤着我。
我不能“人云亦云”“生搬硬套”,我在思索,实践,反思。
当下的教育,提的最多的莫过于“素质教育”,如何让孩子实行开放式探究式学习,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怎样提升课堂效率,玩中学学中玩……但归根到底还是“分数”。
我个人对“唯分数”论并不反感,因为它是现在最公平,公正的测试学生水平的唯一手段。
(所谓的高分低能是少数现象;还有怯场影响正常水平是心理素质问题;甚至考试取得不理想而选择轻生,只能说明受挫水平弱……请问考试何罪之有,他仅仅测试智力水平的手段而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评估的方式和手段,自然有专家学者的研究。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就是尽我的职责和良心上好每一节课,用我的方式教育学生,围绕着“指挥棒”而转动。
根据现在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我的摸索得出一些体会。
一、粗心大意不是小问题,应积极解决。
时常听到教师、家长抱怨孩子学习粗心,经常出现诸如抄错题目、看错要求、漏答试题等低层次错误,很多学生也常常讲自己考试成绩不佳归结为自己的粗心,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不过下次依然如故。
这种低层次错误高频次、大面积产生的原因果真是因为“粗心”么?这种所谓的粗心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经过细致地
分析和研究,作者以为所谓“粗心”的实质是学生阅读水平的弱化。
学生反复出现低级错误的现象,我们决不能简单地归因为“粗心”,要透过所谓“粗心”的表象,深刻的分析背后隐含的阅读水平的弱化这个本质。
要想有效的消除学生的所谓“粗心”反复出现的毛病,就必须从引导学生改变阅读取向,调整阅读结构,倡导回归文字阅读,确立学习性和审美性的阅读取向,消除浮躁的阅读心态,不但用“看”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更要用“想”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认知,努力提升阅读和思维的品质,这样“粗心”才会真正的消失。
在做数学题时,要注意:⑴审题认真,仔细,每一个单位、条件都要彻彻底底的清楚。
⑵想好了再动笔,不要将考卷弄得胡乱,这样会减少自己的烦躁。
⑶解题时要一边想一边写。
⑷测试中认真解答每一道题,写完一道题后不能检查,这样会浪费时间,整张考卷完成后再来倒着检查。
准备一本“纠错本”,把错误的试题每次都记录下来。
因为每个人犯得毛病绝大部分是重复的,把错误即时记录,隔三差五再读读,这也是减少“过失性失分”的好方法。
二、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向上,有所发展。
每个学生虽然都很可爱,但个体差异性较大,在教学中切忌“一刀切”。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促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即时的注重与协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即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
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水平。
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活动的经验,通高思维水平。
人人学数学,人人在数学中得到发展。
三、让老师学生解放出来,提升效率。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作业不但能够即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使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水平。
一般地说,学生的作业教师理应天批改,在下节课上课时或上课前就应对作业实行讲评、纠正。
教师批改作业一定要认真、细心,对作业的批改结果要有等级或批语,切忌一律打对号、写“阅”字或只写批改日期。
对于作业好的学生教师要即时表扬,对作业差的要批评并实行协助。
作业要即时有效的处理,教师又不能整天陷在作业堆中,学生也不能出错很多,我个人总结了一个巧方法。
首先是独立完成的基础上,然后用几分钟有针对的点评,最后收起来批改。
作业的效果应该较好,学生的知识也即时消化,教师批改作业速度也较快,岂不乐乎!
从教十九个春秋,从来没有感觉教书是重复,教书是枯燥。
火车司机老公说:“都是老教师啦,哪里需要备课,书都装在脑子里”。
我总是笑着说:“你懂什么!”教育又不是工厂造零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艺术!(参考资料: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和第45期《教育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