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ppt课件
课件血型系统PPT课件

• 数字5代表基因重排作用,比如Gerbich血型基 因含有的4个外显子,通过重排产生新的基因型 和新的表型;
--
23
血型基因多态性的产生机制
• 由于信息RNA剪接位点突变产生的多态性用数字 6表示;
生儿溶血病
• 组织和器官移植时,需血型鉴定和配型。 • 应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别。
--
61
小结
• 血型前体物质是合成H抗原的前体; • 主要有两种前体物质:Ⅰ、Ⅱ,前者主要在分
泌液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上; • 一般认为,H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只作用于红
红细胞血型概述
--
1
安全输血过程中突破三个障碍
保证输血安全的血型试验; 病人耐受的输血设备 使输血成为一种实用疗法的抗凝剂
--
2
红细胞血型概述
--
3
红细胞血型的发展研究
1901年到1950年,使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发现和检测 各种血型抗原,阐明它们的遗传特点:
• Rh血型系统
Levine和Stetson(1939年)、
• 建立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的首要条件是了解待测基因的结 构、序列和多态性分子基础。现已基本清楚29个血型系 统基因的一般特性,包括基因名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克隆年代、基因长度、外显子组成,以及目前已检测出 的等位基因数等。基因长度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基因 编码区碱基序列或mRNA序列,可以根据基因注册号直接 从基因库(GenBank)中查到。
显子,编码产生糖基转移酶。
• ABO基因长度约1060bp,编码353个氨基酸。
--
39
• A和B基因的cDNA仅有8个碱基差异,造成编码糖
[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
![[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520c6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5.png)
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xx年xx月xx日•绪论•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的遗传学基础•红细胞血型鉴定与临床应用目•红细胞血型相关疾病•红细胞血型研究进展录01绪论血型概念的发展1900年1901年Array发现MN血型系统Landsteiner发现红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提出ABO血型系统1927年1940年发现P血型系统发现Rh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发现和命名A、B、H抗原和抗A、抗B、抗H抗体ABH血型系统M、N抗原和抗M、抗N抗体MN血型系统P ₁、P ₂抗原和抗P ₁抗体P血型系统C、c、E、e抗原和抗C、抗c、抗E、抗e抗体Rh血型系统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A型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B型红细胞表面有A和B抗原,血清中无抗体AB型红细胞表面无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O型血型分类与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02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ABO血型系统包括A、B、O三种抗原,其中A抗原和B抗原为红细胞表面抗原,O抗原为H抗原,存在于血清中。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ABO血型系统的抗体包括抗A抗体、抗B抗体和抗H抗体,其中抗A抗体和抗B抗体是天然抗体,而抗H抗体是免疫性抗体。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Rhesus血型系统的抗原Rhesus血型系统包括C、c、D、d、E、e六种抗原,其中C抗原和D抗原为红细胞表面抗原,c抗原为血清中抗原。
Rhesus血型系统的抗体Rhesus血型系统的抗体包括抗C抗体、抗D抗体、抗E抗体、抗e抗体等。
Rhesus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MN血型系统的抗原MN血型系统包括M抗原和N抗原,其中M抗原为红细胞表面抗原,N抗原为血清中抗原。
MN血型系统的抗体MN血型系统的抗体为抗M抗体和抗N抗体。
MN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S血型系统的抗原S血型系统包括S抗原和s抗原,其中S抗原为红细胞表面抗原,s抗原为血清中抗原。
S血型系统的抗体S血型系统的抗体为抗S抗体。
临床检验学课件ABO血型系统PPT课件

器官移植配型
ABO血型系统是输血前的重要检测项目, 通过鉴定血型,可以避免因血型不匹配引 发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
在器官移植中,供受体的ABO血型匹配是 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ABO 血型系统检测可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
遗传学研究
ABO血型系统检测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保障母婴健康。
化学发光法
利用化学发光原理,通过 检测抗原抗体反应后的光 信号强度,确定血型。
ABO血型分型的临床意义
01
02
03
04
输血安全
通过ABO血型分型,确保输 血时血型匹配,避免因血型不
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器官移植
供体和受体之间的ABO血型 匹配程度影响移植成功率及排
斥反应的发生率。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与母子 ABO血型不合有关,通过 ABO血型分型可早期发现并
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在亲子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父母 和子女的ABO血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虽然ABO血型系统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唯一依据,但可以 作为其他遗传标记的有力补充,提高亲子鉴定的准确性。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ABO血型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有关,例如某些肿瘤、糖尿病等。 通过对ABO血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
血型与心血管疾病
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 关注。研究表明,A型血的人患动脉粥 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而O 型血的人相对较低。
ABO血型系统的进化和起源研究
起源与进化
ABO血型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随着人类的进化,ABO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分布在不 同人群中发生了变化。
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检测PPT课件

红细胞血型系统
主要内容: 红细胞血型系统免疫学基础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 多凝集红细胞
一、免疫学基础原理
(一) 抗原(antigen)
免疫原(immunogen)是能够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它可以 在体内和体外与其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可逆性 比例性 两个反应阶段:致敏和凝集阶段
影响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因素
抗原抗体的比例 反应温度 溶液的pH值 孵育时间 离子强度 红细胞间距离
常用红细胞抗原和抗体鉴定试验
生理盐水法
saline agglutination test
抗球蛋白试验 antiglobulin test , Coombs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抗原的功能
抗原能够刺激缺乏此物质的机体发生体液 免疫(humoral response)或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response) 反应。
前者通过浆细胞合成抗体输送到血液或体液 中;后者由淋巴细胞介导,出现延迟性超过敏反 应或排斥移植物的生物效应。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红细胞 红细胞
自然状态下的红细胞
黄色表示红细胞 表面的负电荷层
红细胞之间保持 24nm的距离
蓝色表示红细胞 周围的正电荷层
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最适温度,分为两种 冷型抗体 cold antibody 温型抗体 warm antibody
按照抗体与相应抗原的依存关系
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意外抗体)
输血前检查的要求
▪ 输入的红细胞 ▪ 输入的血浆成份
在受血者体内必须 不凝集或不溶血
[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
![[医学]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fd82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3.png)
04
红细胞血型系统与其他生物医学领域的 关系
与免疫学的关系
免疫调节
红细胞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红细胞膜抗原和抗体 结合,导致免疫反应加重或延迟。
血型不合免疫反应
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和抗体结合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如溶血反应和输血反应等。
与肿瘤学的关系
红细胞肿瘤
红细胞肿瘤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等会影响红细胞生成和成熟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红细胞血型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
输血与配血
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是否相同,并严格按照同型输血原则进 行,避免发生输血反应。
配血时,供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进行交叉配合试验,以 确保受血者的血清不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器官移植与骨髓移植
在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中,血型相合是基本条件之一,不 同血型的人不宜相互移植器官或造血干细胞。
血型分类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血型分为A、B、O、AB四种类 型,同时还有Rh等稀有血型。
红细胞血型系统的组成与分布
组成
红细胞血型系统由多个基因位点组成,每个位点编码不同的抗原。
分布
红细胞血型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不同,具有地域和民族差异。
红细胞血型系统的遗传规律
双亲遗传
红细胞血型系统受遗传因素影响,父母的抗原通过遗传传递给子女。
红细胞相关基因突变
部分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影响红细胞发育和功能,导致红 细胞异常。
与流行病学的关系
流行性传染病
部分流行性传染病如地中海贫血、疟疾和登革热等会影响红细胞生成、形态 和功能。
遗传性血液病
部分遗传性血液病如镰状细胞病和地中海贫血等具有地域性和族群性特征, 与流行病学密切相关。
Rh血型系统1PPT课件

.
36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 受检细胞直抗阳性 • 高蛋白试剂引起缗钱状凝集 • 纤维蛋白造成的凝块 • 定型试剂中存在的其它抗体 • 多凝集细胞造成的假阳性 • 鉴定器材和试剂血清被污染
.
37
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
• 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试剂血清比例失
调。
• 漏加或错加定型试剂 • 观察结果时摇动用力过度,摇散弱凝集。 • 试剂血清保存不当引起变质
.
6
.
7
Rh血型系统的抗原
至今已发现Rh血型系统的抗原40 多个,但涉及临床问题的主要有5个抗 原,即D、C、c、E、e及其相应的特异 性抗体。
.
8
Rh抗原的发育
Rh抗原是胎儿早期就充分发育并维持整个一生, 脐带血或新生儿的红细胞Rh血型与成人一样强。
Rh血型抗原的抗原性
Rh血型抗原的抗原性强度可能仅次于A及B抗原
Rh 血型系统
.
1
Rh 血型系统的发现
1937年--1939年
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rhesus)红 细胞免疫家兔和豚鼠得到的抗血清将人红细胞 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
1939年
Levine和Stetsen在一患死胎的孕妇血清中
检测到一种抗体,此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例Rh抗
体
.
2
1940年 Landsteiner和Wiener发表了动物抗血清对
.
34
常见抗D试剂的种类和相应的定型技术
• 玻片或快速试管法试验用的抗D血清 • 盐水法试验用的抗D血清 • 酶或抗球蛋白试验用的抗D血清 • D变异型型鉴定
.
35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的D定型 通常可用盐水反应性试剂血清做定型试验。
红细胞系统PPT课件

18
.
19
抗原特性
• 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并 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生在体内或者体外特异 性反应
• 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 完全抗原: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多数蛋白质
• 半抗原:只有反应原性,多糖和脂类
半抗原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
.
20
• 血型载体糖链有Ⅰ-Ⅳ型; • Ⅱ型载体糖链连接在红细胞、血小板等固有成分上-血型抗原 • Ⅰ型载体糖链末端半乳糖上链接的H、A、B抗原表位形成可溶
• 红细胞血型分类和命名 • ABO血型系统 重点 • Rh血型系统 重点
.
5
ABO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分型 二.ABO血型抗原与基因 三.ABO血型抗体 四.ABO血型亚型
.
6
(一)ABO血型分型
ABO血型系统 是如何定型的?
红细胞抗原 A抗原、B抗原
血型 血清抗体
抗A抗体、抗B抗体
.
7
6
2 免疫抗体(不完全抗体)IgG
(完全)
.
30
1.血型抗体分类
同种抗体:同种属动物之间的抗原相互刺激产生的 抗体,如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的输血所产生的抗体 自身抗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抗体, 不规则抗体
30
.
31
2.ABO血型抗体产生
• 婴儿出生时,通常尚无自身抗体的抗-A和抗-B抗体
• 出生3-6个月后可查出抗体
弱D献血者应输给Rh阳性受血者,弱D作为受血者应输Rh阴性
血
53
.
47
u 受血者血浆中如有Rh抗体,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血液后,
将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 孕妇血浆中如有Rh抗体,妊娠Rh血型不配合胎儿时,其 中IgG类的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 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u Rh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

个体识别和法医学应用
个体识别
红细胞血型系统可用于个体识别,通 过对红细胞血型的检测和分析,可以 确定个体的身份,为侦查和审判提供 证据。
法医学应用
红细胞血型系统在法医学中也有广泛 应用,例如在命案现场勘查、物证鉴 定等方面,红细胞血型检测可以为案 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方法主要基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A型血细胞 表面存在A凝集原,B型血细胞表面存在B凝集原,AB型血细胞表面同时 存在A和B凝集原,而O型血细胞表面则无A和B凝集原。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01 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
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或B凝集原,可以 确定个体的血型。
05
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应用
输血与配血
输血
红细胞血型系统是输血前检测的 重要内容,通过检测受血者和献 血者的红细胞血型,可以避免发 生输血反应,保证输血安全。
配血
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配血试验的 基础,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可以 确定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是否 匹子鉴定: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亲子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红细胞血型,可以确定 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法律和民事纠纷提供证据。
04
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
MNS血型系统
总结词
MNS血型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由M、N 和S三种抗原组成。
详细描述
MNS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 ,其抗原M、N和S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对输血和 器官移植具有一定的意义。
P血型系统
总结词
P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由P1、P2和P3三种抗原组成。
红细胞血型系统PPT课件

IgG1, IgG2 and IgG4
53
IgG3
非免疫的Rh抗体极为罕见,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
免疫而产生。 一般在初次免疫后2∽6个月内出现,经再次免疫后,3 周内抗体浓度可达到高峰。大约1/3的Rh阴性的人,经Rh 阳性抗原免疫后,不产生抗D。 Rh阴性血输给阳性者不产生抗体。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主要内容
• ABO血型系统 • H血型系统 • Rh血型系统 • 其他血型系统
教学目标
• 掌握ABO、Rh血型系统 • 熟悉H血型系统 •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是如何定型的?
红细胞抗原 血型
A抗原、B抗原
血清抗体
抗A抗体、抗B抗体
Landsteiner原则
在ABO血型系统中只有红细胞缺乏某抗原 的血清中一定预计地含有该抗原的抗体。
5
6
ABO血型的遗传与生化
• ABO血型的基因位点在第九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 (9q34) • 该基因位点为三复等位基因,即A、B或/和O基因,A、 B是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6个基因型,4个表 现型:A型——AA,AO B型——BB,BO AB型——AB O型——O
7
• • • •
孩子不可能带有双亲均无的血型基因 孩子必定得到双亲每方的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除了在双亲都带有相同基因的情况下,孩子不可 能带有两个相同基因 某个基因在双亲中的一方或双方为纯合子时,必 定要在孩子中表现出来
15
L-岩藻糖
D-半乳糖
N-乙酰半 乳糖胺 N-乙酰葡萄糖胺
16
17
•
ABH血型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表面,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 具血型特异性的可溶性抗原,称血型物质。
人类红细胞血型课件

丝丝苏苏甘 嘉丝苏苏
丝胺酸
弗 苏胺酸
谷胺酸 亮胺酸 甘胺酸
M
N
45
亮丝苏苏 嘉丝苏苏爷
苏
S 46
o MNSs血型的遗传 M、N 基因位点在第4号染色体上,是一对等
位基因,表现出等显性遗传性状。M、N 两个基因 具有有剂量效应。
。等显性遗传 当两个基因是杂合子的时候,它们各自控制
的性状都可以表现出来,它俩都是显性,称为等 显性遗传
带有两个相同基因。 某个基因在双亲中的一方或双方为纯合子时,必 定 要在孩子中表现出来。
20
ABO血型的遗传
Parents
Parents
Genotype
Children
Children
Parents
Phenotype
A
B
Genotype
A0
B0
Parents
AB
0
A0 B
0
Genotype A
B Phenotype
A1-Erythrocyte 800'000-900'000 Antigens
Az-Erythrocyte 160'000-440'000 Antigens
A3-Erythrocyte 35'000- 100'000Antigens
Ax-Erythrocyte 1'400- 10'300Antigens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抗体, 即 不是自然所期望存在的,因此称之为“不规则抗
34
影响鉴定新生儿ABO 血型的主要原因 ● 正定型反应较弱 ● 反定型不可信
35
ABO血型的亚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是由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由基因
直接控制抗原的多态性,大多数的血型抗原
属于这组结构类型,如Rh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血型抗原的免疫原性
不同血型抗原的相对免疫原性如下:
ppt课件.
1212
抗原位点数、剂量效应、位置效应
(一)抗原位点数
➢取决于遗传因素和抗原种类,红细胞上抗原位点 数影响其对相应抗体的反应强度。
国际联盟卫生保健委员会将这4型正式命 名为A、B、O、AB型,这就是现 在人们熟知的RBC ABO血型系统
ppt课件.
5
红细胞血型研究的百年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年,使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发现和检测各种1950年到1901 ۞ 血型抗原,阐明它们的遗传特点:
Rh血型系统
Lutheran血型系统 Kell血型系统 Lewis血型系统 Duffy血型系统 Kidd血型系统 MN血型和P血型系统
血型抗原必须是用相应抗体检测到的红细胞表面抗原 属于遗传性状
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分成 血型系统 (blood group systems) 血型集合 (blood group collections) 高、低二个抗原频率组 (high and low incidence antigens)
更新至2009年2月,已将所发现的人类红细胞的近260种血型抗原,分为
ppt课件.
1616
红细胞血型抗体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主体,是体液免疫反应 的主要效应分子,它们能特异性地结合或识 别入侵的病原体(抗原),是免疫防御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细胞血型抗体的另一主要功能是与红细胞 的表面抗原结合,通过补体作用,导致红细 胞破坏,产生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ppt课件.
17
ppt课件.
3
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
ppt课件.
4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达了血液各种成分 的抗原的遗传性状。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助教 Landsteiner第一个发现RBC血型,只 发现人类RBC血型A、B、C三型, 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并赢得了“血 型之父”的美誉。
1902年他的学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发 现了AB型
红细胞抗原和抗体反应基础
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的试管反应中, 常见有以下的几种形式: ✓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溶血反应(hemolysis)
ppt课件.
18
影响红细胞凝集反应的因素
温度 离子强度 pH 孵育时间 抗原抗体比例 红细胞间距离 蛋白水解酶的作用 正电荷分子的作用
Levine和Stetson(1939年)、 Landsteiner和Wiener(1940年) Callender等(1945年) Coombs等(1946年) Mourant (1946年) Cutbush等(1950年) Allen等(1951年) Levine(1987年)
ppt课件.
6
年代,研究血型抗原的生物化70年代到60 ۞ 学本质
➢剂量效应往往出现于共显性基因的情况,在ABO
血型系统中,AA和AO基因型之间、BB和BO基
因型之间,产生的抗原强度无明显差异,反映不
出剂量效应
ppt课件.
1414
(三)位置效应
➢指基因之间的互相影响
➢顺式效应: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基因之间,如 cDE基因复合物产生的E抗原量比cdE基因复合物 产生的E抗原量要少,系受同一染色体上D基因 的影响
红细胞血型系统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与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 红细胞血型系统概要、ABO及Rh
血型系统基因、抗原、抗体的存在及特点。 熟悉 ABO亚型分类及血型血清学特点,分
泌型与非分泌型,弱D亚型表现及临床意义。 了解 其他血型系统抗原与抗体及其临床意
义。
ppt课件.
2Leabharlann 教学内容红细胞血型系统概要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其他血型系统
年代始,血型的研究进入以分子生物学80 ۞ 为基础的新时代,逐步集中于:
阐明血型抗原的成分
遗传多态性的分子基础
血型基因的结构和组织特异性表达
生物功能和演化等方面
ppt课件.
7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分类及统一命名
国际输血协会(ISBT)成立了ISBT红细胞表面抗原命名术语委员会(the ISBT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for Red Cell Surface Antigens),规定 了:
ppt课件.
19
红细胞凝集反应中的特殊现象
✓ 缗钱状凝集 肉眼下与红细胞凝集无异,高倍镜下,红细 胞形成钱币叠层堆积状 (MM,洗涤)
ppt课件.
1313
(二)剂量效应
➢当控制某血型抗原的基因为纯合子时,红细胞上 该抗原为双剂量,杂合子时为单剂量。某些血型
抗体只与纯合子红细胞发生反应,如Kidd系统抗 体
➢与纯合子抗原红细胞反应较强的抗体被称为具有 “剂量效应”,具有剂量效应的血型系统包括
Rh(D除外)、Kidd、Duffy、MNSs、 Lutheran系统
30个血型系统、6个集合群和高(8个901 series )低(18个700 series )两个频
率组
ppt课件.
8
Updated August 2008
ppt课件.
9
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生化结构
有二组基本类型:
✓一组血型抗原决定簇:结合到蛋白或脂上的碳 水化合物(多糖),决定抗原的特异性,该 组抗原基因,编码一个中间体分子,通常是 酶,能转移糖分子到蛋白或脂上而产生抗原 特异性,属于这一组的抗原有ABO、Lewis、 Hh、P、Ii等
➢反式效应: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如基 因型为CDe/cde和Cde/cDe时,两者表型相同, 但后者产生的D抗原较前者弱,是一条染色体的 C基因对另一条染色体上D基因的影响
ppt课件.
15
复合抗原
有些基因复合体控制的相关表面结构称为复 合抗原,能引起免疫应答,产生复合抗体。 如复合基因DCe的产物有C, D, e三种抗原活 性,同时也有顺式产物Ce的抗原活性,C、 e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时,不产生Ce复 合抗原。同样还有ce、cE、CE等。复合抗 体只与复合抗原起反应,如抗Ce只与Ce复 合抗原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