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16日

1. 刘丹青(19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本科、研究生阶段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求学。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专著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与徐烈炯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他在翻译伯纳德·科姆里和诺伐尔·史密斯的原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原著作了十倍篇幅的扩充、增补,编成的中文版《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添补了国内编写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面的空白,对推动语法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丹青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言类型比较,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研究。九十年代以来,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语法探讨引人瞩目。

本届暑期班刘丹青老师给大家讲授的课程名称是“语料库藏类型学”。

2.蔡维天(1964—),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

蔡教授1994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台湾任教于清华大学。历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客座教授。

蔡教授的学术专长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等。199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A-杠依存理

论的简化》(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台湾“中

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研究奖。

这次蔡教授将为大家讲三次课,题目分别是“生成语法引论”、“共事性vs. 使事性”和“模态光谱与制图理论”。今天是第一讲,

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3. 吴为善(1950—),江苏南京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为善教授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师从张斌先生,获硕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法理论与应用,在汉语句法学、汉语韵律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成果丰硕,先后出版《汉语韵律句法探索》(学林出版社,2006)、《跨文化交际概论》(商务印书馆,2009)、

《汉语韵律框架及其整合效应》(学林出版社,2011)、《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等专著。

今天,吴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语法是不讲功能的功能:语法规则对其功能基础的偏离和超越”。

4.袁毓林(1962—),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2年生于江苏昆山。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报》、《汉语学习》、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韩国《中国语教育与研究》等国内外十多家学术期刊编委,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袁教授的研究方向为:一是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特别是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二是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近几年主要从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角度研究汉语句法和语

义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认知并面向计算的语法研究的路子。先后出版的专著有《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基于认知的汉语计算语言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等,发表论文60多篇。

袁老师将为大家讲三次课,题目分别是“动词内隐性否定的语义层次和溢出条件”、“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隐性否定溢出实例的合格性调查和博弈论分析”、““怀疑”的意义引申机制和语义识解策略”。

5. 张伯江(196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生于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复旦大学求学,1984年至今在社科院语言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现代中国语研究》杂志编委。

张老师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和一般语法理论,侧重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出版专著《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与方梅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从施受关系到句式语义》(商务印书馆,2009),发表论文50余篇。

6. 戴耀晶(1958-),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58年生于江西泰和。1990年在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理事。

戴耀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语义学,在普通语言学理论、方言语法、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也有所涉猎。出版专著《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已成为学界研究汉语时体问题的经典。合作编写教材和著作《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建设的新思考》、《动词研究》、《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语言研究的新思路》等。

7. 古川裕(1959-),大阪大学语言文化研究科教授、大阪大学上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在大阪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语学专业、东京大学大学院中国语学专业(文学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习。现为大阪大学语言文化研究科教授、大阪大学上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古川裕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日汉语法的对比研究、对日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日本中国语教育学会前会长、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编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