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青年就业难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青年就业难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邓伟志/杨雄/沈关宝/徐勇/田保传/秘舒
2012-8-26 15:57:40 来源:《探索与争鸣》(沪)2008年3期第4~12页
2008年2月1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国务院这一通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的有力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不少社会矛盾也相应凸显,其中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当广袤的神州大地戏剧般地矗立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当城市化以狂飙突进的态势消弭田园牧歌,当产业结构调整湮没了机器轰鸣的多重进行曲,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城镇青年就业难等等困境。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是当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瓶颈,能不能解决好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为一个国家失业人口过多,势必危及社会的安定……有鉴于此,特邀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并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发表高见。
——《探索与争鸣》主持人秦维宪李梅
解决青年就业要“两手抓”
邓伟志,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人在青年时期能不能就业至关重要。
青年就业,意味着把人的一生中能量最大时期的能量,向社会释放出来,奉
献出来。而失业只能说明势能难以转化为动能,使得浑身是劲的年轻人有劲没处使。有劲不能往职业上使,必然向别处使。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青年就业,意味着在人的可塑性最大的阶段,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失业者不大可能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就业方有职业道德可言。道德的内涵就那么三、四种,少了职业道德这一角,道德素质免不了有所缺损。为什么近年来青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就业率低。犯罪率与就业率成反比,犯罪率与失业率成正比。
青年就业,意味着未来的社会生产力有望提高。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ABC,而且连西方学者也认为人力资本占全部资本的3/4。不管自动化水平多高的设备也是由人先动的,尔后才是设备动的。第一要素不上马,第二要素是死的。今天不上马,不就业,以后再上马,就业,操作起来难免生疏。青年时有技能,壮年时更有用。
社会不可能零失业,社会更不可以高失业。今天的问题是:失业率太高了。从全球看,青年失业占失业人口的比例高于青年占人口的比例。青年失业率是成人失业率的两三倍。这是极不应该的。全球的事咱们管不了。中国的事不能不问。中国的登记失业率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接近实际失业率的调查失业率又大大高于登记失业率。《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有个数据,失业青年占城镇失业人口的53.2%。可见,讨论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题目。
从失业青年的构成看,主要是两路人。一路是农民进城。由于土地容纳不了原有的农业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再一路是高校在缺乏相应配套措施的情况下,不适当地扩招,造成百分之二三十的大学
生失业。这一路绝对数不多,可是,活动能力不小。有学者分析,他们正在从“准阶层”向“显阶层”转化。这一“显阶层”搞得好是动力,搞不好就是阻力,是不可低估的阻力。老人花巨大成本扶植的所谓“啃老族”,啃到最后会啃出个什么来,天知道!不要忘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论证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
按理说,GDP增长必然带来就业率增长,二者是有线性关系的。可是在我国恰恰相反,GDP惊人的高,就业率惊人的低。这就说明青年的就业问题值得深究,并且也一定能够研究清楚,从而找到解决的途径。
怎样提高青年的就业率?
第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继续在吸纳劳动力上作贡献。众所周知,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创新极少,拥有的知识产权极少,甚至至今还没把技术创新当作自己的第一选择,那怎么可能实现光彩夺目的产值?不言而喻,是靠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近年来,在一些著名企业家当中流传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叫做:“三个人干五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看起来是“两利”,实则是剥削。请问:那第五份工的报酬呢?还有“按劳分配”没有?三个人如果没有技术革新,怎么可能干五个人的活。只有一种可能:加班加点。加班加点而不给报酬或少给报酬,那岂止是退到了1886年5月1日之前,而是倒退到了1866年提出“八小时工作制”以前。合适吗?是不是可以考虑:按前几年加班的工时累计,来决定增加招工的数量。比如一周加班的总和超过40小时(每天8小时乘5天),就应当扩招1人;加班的总和超过80小时,就应当扩招2人。你既然加班,就表明你需要人。如是,必将有大批青年上岗。这样,就业率不就上去了吗?当然,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减少了剩余价值,少赚了钱。因为不做“周扒皮”而少赚了钱,也许会反过来促进企业创新,从创新这一正道中来减低成本,提高利润。
第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城市化能使得经济加速度发展。因此,农民离土是大趋势。问题在于离土以后,人往哪里去?离土不离乡是一条路子,可是大量的是进城。如今城市生活一天也少不了这批离土青年的参与。农民进城而无市民待遇,不利于农民离土,到头来又会不利于城市化。这是二律背反。现在,我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青年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90.2%。那就是说,累计有上亿离土青年不能在城市扎根。不扎根,就业难;能扎根,就业易。进城务工人员连“二等公民”也不如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再大也没有不解决这一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大。
第三,加强对在业和失业青年的培训。用人单位不用人,不完全是用人单位刁难,确有一个青年技能不对路、不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各方面要重视对青年的培训。培训有多种,要强调就地培训,对口培训。一句话,用人单位要什么就让青年学什么。对在业的也要培训。否则,在业的也会变为失业。许多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花费足够的费用和足够的资金培训就不能辞退雇员。严禁社会上的培训部门乱收费。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重视职业教育,不能眼睛只盯住高学历、高职称。
第四,青年人要端正和更新就业观。据南京一所大学对522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选择沪、京、穗的就占71.9%,选择小城市和西部的只有1.8%,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能不掉到桥下去?老工业基地供过于求,新兴产业供不应求。有些人宁可失业也不到最需要人的贫困地方就业。这既是失业率增高的缘由之一,也是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原因之一。“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读书人的格言。读书不就是为了知道天下事吗?“知”天下不就是要“为”天下吗?中国的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