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青年就业难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青年就业问题研究
青年就业问题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年轻人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就业人群。
但是,在这种看似好的趋势背后,青年就业难、就业瓶颈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深入研究青年就业问题,对于加速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国家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希望能从中找到突破口,为青年人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第二章青年就业问题的现状编辑对青年就业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 青年就业难: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企业的招聘计划也被大幅压缩,导致大量高校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
2. 薪酬待遇不高:在很多行业,青年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包括一些热门、高端行业,如互联网、金融等。
3. 职业发展困难:由于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许多企业的业务非常单一,他们的需求量也下降了。
为此,青年人的职业发展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4. 黑中介骗局丛生:在许多网站与APP中,青年人找工作经常被一些不信任的中介骗局所困扰。
他们会占用青年人的时间,甚至骗取他们的钱。
第三章青年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1. 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都是以重工业为主,这导致了现在很多行业的需求量不足。
为了促进经济的转型,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并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2. 教育水平不高:我国教育水平虽有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现在很多高校没有有效的职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遇到困难。
3. 政策不够完善:当前,青年服务体系还未得到完善,包括就业政策、创业政策等。
这导致了大量的青年人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第四章青年就业问题的影响1. 经济发展受影响:由于现在的青年人是未来的发展动力,面对就业不佳的问题,他们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也会受到影响。
2. 社会和人口结构改变:青年人的就业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也会导致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如果青年人失业或难以就业,这也将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青年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然而,当前青年就业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就业机会不足、就业难度大、薪资待遇低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年就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一、就业机会不足青年就业机会不足是当前的一个普遍问题。
这主要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需求变化和市场供求失衡等因素有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逐渐萎缩,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导致许多青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青年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还与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其所学的技能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高,无法满足青年就业时代变革的需求。
建议:1. 高校要调整专业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提供有实际价值的专业方向,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青年人才。
2.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信息资源,帮助青年就业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就业机会。
3. 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就业难度大青年就业难度大是青年就业问题的另一个核心。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青年人往往面临着求职压力和获得合适工作的困难。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工作经验,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一定经验的候选人,这给刚毕业的青年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过于注重学历或背景,往往忽视了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这导致一些青年人虽然具备优秀的能力和素质,但因为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源而错失就业机会。
建议:1. 高校应该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2. 政府和企业要重视能力和潜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培训项目,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机遇。
3. 青年人应该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自我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关于就业的申论金句
关于就业的申论金句
申论金句:关于就业
1. 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幸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 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的就业政策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3.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数量问题,更是质量问题,要注重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就业问题、中高龄人群再就业难等,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5.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加大对青年就业的支持力度,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6. 创业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需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精神。
7. 要实现就业的普惠性,需要加强对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就业支持,让就业机会更加均等地分布在各个地区。
8.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是实现就业的关键,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9. 企业是就业的主体,要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市场机会,激发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发展壮大,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10. 政府是推动就业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就业政策,
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为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以上金句旨在探讨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就业难题的多样性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相关方案和策略。
通过这些金句,可以全面展示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深入思考和讨论的基础。
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演讲稿
青年就业问题的解决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些想法。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而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难题。
如何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青年就业问题的严重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增大,而青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竞争激烈。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题,甚至有的人毕业多年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不仅影响了青年人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青年就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我们要注重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
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
因此,我们要加强职业教育,提高青年人的就业技能。
此外,还要鼓励青年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就业能力,青年人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就业政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青年就业的关注和支持,为青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只有在良好的就业环境中,青年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共同努力,为青年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帮助,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大学生就业民工化与社会稳定
大学生就业民工化与社会稳定管理学院09工管一班卞军见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陷入了就业难、收入低的困境,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民工化的发展态势。
有观察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一问题在2010年会有所缓解,但从长远来看,大学毕业生收入低的现象还会长期的存在,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失业,就业压力可能成青年与社会冲突的第一因素,就业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减缓,在未来10年中,失业及就业的巨大压力有可能成为导致大学生与社会间紧张、冲突关系的第一因素,大学生有可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高风险人群。
因此,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对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民工化社会稳定正文: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陷入了就业难、收入低的困境,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民工化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民工化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强公共性的问题。
大学生民工化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相连,是双向的。
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和大学生发展密切相关。
有观察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会有所缓解,但从长远来看,大学毕业生收入低的现象还会长期的存在,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民工化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日益突出,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下面我整理了一些信息,简单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的原因:第一部分:我国的社会因素人口“自重”引发就业难题。
2005年初,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
巨大的人口“自重”对就业形成了沉重而持久的压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说,人口总量大,劳动参与率(参加就业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高,而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城镇劳动参与率高达70%,全国平均劳动参与率也为6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值高出10个百分点。
青年就业难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
青年就业难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研究摘要:青年就业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青年就业难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青年就业难问题的长期存在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放缓、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青年就业难问题,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部分:引言青年就业难问题是指青年人群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
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广泛存在,对青年群体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就业难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青年就业难问题的影响因素青年就业难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因素问题,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
首先,经济发展放缓导致青年就业岗位减少、竞争加剧。
其次,教育体系的问题使得青年毕业后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
另外,社会转型期的结构调整也给青年就业带来了困难。
他们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资源,导致就业困难。
此外,劳动力市场歧视、制度和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也是导致青年就业难的原因。
第三部分:青年就业难的社会影响青年就业难问题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长期的青年就业难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如果大量的青年失业或陷入就业困境,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青年就业难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大量的有能力的青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可能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的放缓。
此外,青年就业难还会引发犯罪率的上升,因为失业的青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第四部分:解决青年就业难问题的方案针对青年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体系的改革和投入,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
关于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贴近青年实际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共青团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陈岚就业再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要求。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重要职责,做好青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共青团应该发挥优势,有所作为。
一、当前青年就业再就业形势近年来,从中央、省市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劳动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帮助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和有就业愿望的人群掌握创业本领,增强就业能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还应清醒看到,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有关部门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每年城镇需要安排2300万人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约为1300万人,青年占到30%左右;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青年占了绝大多数。
另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走出校门,涌向市场,再加上本身存在的供求矛盾问题,青年就业问题给本已不堪重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还容易诱发各类社会矛盾,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从我区情况看,秦淮是商贸旅游大区,餐饮娱乐、销售服务行业在全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行业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平均文化程度较高,人员流动性较强。
调查显示,我区企业员工年龄在21—35岁的从业人员占69%,36—50岁的占23%,大部分处于青壮年,正是最富创造力同时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年龄段。
当前青年就业的重点、难点与政策建议
【当前青年就业的重点、难点与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文将围绕当前青年就业的重点、难点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当前青年就业的重点1. 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当前青年就业的重点之一是就业岗位的匹配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变革,许多传统岗位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具备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新型岗位。
然而,许多青年可能还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之中,导致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岗位的匹配度不高。
2. 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创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新动力。
培养青年的创业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将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青年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风险,如失业、疾病、意外伤害等,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可以保障青年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就业稳定性和安全感。
二、当前青年就业的难点1. 教育与就业的脱节当前教育体制下存在着教育与就业脱节的问题。
教育部门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另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导致不少青年在毕业后由于能力不足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2. 就业机会的减少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行业逐渐衰落,而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就业体系,导致青年就业机会的减少。
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部分企业减少招聘规模,对青年就业造成额外压力。
3. 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当前整体经济形势不稳定,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成为青年就业的难点。
一些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员工的工资待遇和就业机会难以得到保障。
这对于毕业生和在职青年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三、政策建议1. 优化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政府可以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加强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调研报告
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我们要关心青年,关爱青年,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如何才能建设好青年发展型城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支持1.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招聘青年员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还要加强对创业者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2. 举办各类职业培训。
为了让青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举办各类职业培训班,提高青年的就业竞争力。
3. 搭建青年创业平台。
政府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青年创业服务平台,为青年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融资服务等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创业活动。
三、关注青年心理健康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让青年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政府要加大对心理咨询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咨询服务,为青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政府要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书画展览等,让青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四、提高青年居住品质1. 优化城市规划。
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青年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政府要加大对低收入青年的住房保障力度,提供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住房资源,让他们安居乐业。
3. 加强社区建设。
政府要加强社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环境,让青年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五、关爱特殊困难青年1. 关注留守儿童。
政府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2. 帮扶贫困青年。
当代青年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当代青年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青年就业难的问题越发严重。
由于各种原因,年轻人们在寻找工作时遭遇很大的困难,导致他们在经济上无法独立,而且对社会生活感到沮丧。
本文将分析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
一、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原因1.人口红利的消失早在1980年代,中国在国家政策和人口结构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中国逐渐开放和发展国民经济。
在199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口红利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优势。
然而,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这就意味着,劳动力供应已不再丰富,就业竞争日益紧张,许多年轻人开始遭遇就业难的问题。
2.教育不匹配在中国,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的情况都比较严重。
许多大学或学院的毕业生具有专业技能,但却难以符合社会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技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虽然具有实用技能,但人才储备却不足,这也导致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人才不足、用人单位难求”的不平衡局面。
3.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原因主要包括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这也导致了许多企业的资金短缺和财务紧张,导致许多招聘计划取消或暂停,使得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就业机会。
4.就业信息不对称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转型的变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但也带来了一个无端的副作用,那就是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许多招聘信息过于模糊或抽象、雇主需求不清晰、薪酬待遇不明确。
这导致了许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很难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并且不知道如何去满足它们。
5.职业导师和家庭支持不足在当代社会,职业导师在大学或中学的就业辅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很多时候,职业咨询往往不足或缺乏个性化服务,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另外,家庭支持在就业问题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独自承受就业问题,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更加容易心灵失落。
青年就业辩论辩题
青年就业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青年就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促进青年就业。
首先,青年就业问题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如果大量的青年人失业,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和犯罪率的上升。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其次,青年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
如果大量的青年人失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
而且,失业的青年人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增加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年轻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
综上所述,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反方观点:青年就业问题固然重要,但政府不应该过于干预市场,应该让市场自由发展,让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然调节就业问题。
首先,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
政府通过制定各种就业政策,可能会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
而且,政府的干预也会扭曲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的不平衡。
因此,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展,让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然调节就业问题。
其次,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也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和扶持政策来促进就业,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的动力,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政府的干预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效率低下,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展,让企业在竞争中自然成长。
综上所述,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展,让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然调节就业问题。
名人名句:“就业是最好的福利。
”——亚伯拉罕·林肯。
“就业是最好的社会保障。
”——华盛顿。
经典案例: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如“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等,有效地促进了青年就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青年人就业困境的社会影响
青年人就业困境的社会影响近年来,青年人就业困境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年轻人们面临着就业难、工资低、职业发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青年人就业困境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青年人就业困境对社会的经济影响不可忽视。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然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青年人来说却是相当严峻的。
许多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往往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即使他们能够找到工作,往往也只能获得低薪的劳动力岗位。
这不仅导致他们无法满足自身生活需求,也使得他们无法对经济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青年人就业困境对社会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年轻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就业难、工资低等问题,许多年轻人感到无助、失落甚至绝望。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对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社会不安定、犯罪率上升等。
因此,为了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积极应对青年人就业困境。
另外,青年人就业困境对社会的教育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市场需求和供给的问题,更关乎教育体系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
青年人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这既暴露了学校教育的问题,也反映了就业市场对年轻人的要求。
因此,社会应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使之更加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帮助年轻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外,青年人就业困境还会对社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产生负面影响。
年轻人通常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就业困境,许多年轻人被迫选择了与自身意愿和兴趣不符的职业,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将导致社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浪费,限制了社会的进步。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年轻人的创新能力,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使得青年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青年节青年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青年节青年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青年节是一个庆祝青年的节日,也是一个让人们关注青年问题的时刻。
在当代社会,青年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青年就业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论述青年节青年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青年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年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多,他们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
只有解决了青年就业问题,才能有效利用这股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青年就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生活需求,也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
在就业过程中,青年人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对于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二、青年就业问题对经济发展的挑战然而,青年就业问题也带来了一系列对经济发展的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青年群体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这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青年就业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如果大量的年轻人失业或从事低收入的工作,他们将面临财务压力和心理压力。
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变革的不确定性,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为了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并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
首先,完善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改革,确保青年人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和创新。
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训青年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帮助青年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最后,鼓励青年参与创新创业。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青年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青年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年人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还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青年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潜在机遇。
首先,青年就业的稳定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
青年人是一个社会中活力最旺盛、积极性最高的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如果大量的青年人无法就业,就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等。
因此,青年就业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当青年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社会才能保持稳定。
其次,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青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如果青年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将被浪费,社会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这将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促进青年就业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要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青年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招聘和培养年轻人才。
此外,家庭和学校也应扮演重要角色,引导青年人合理选择专业和职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青年就业问题也需要从国际角度加以考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就业市场不再仅局限在国内范围内。
青年人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视野,关注国际就业市场的变化,积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要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思考问题,综合考虑经济、政策、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耐心和信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方面的努力,青年就业问题定能得到有效解决。
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社会中,青年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首先,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年是每个国家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如果青年就业率低,大量年轻人失去工作机会,会导致他们无法独立生活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失业的青年很容易沦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社会犯罪、治安问题的发生率。
因此,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其次,青年就业问题对社会心理稳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和需求的途径。
当他们找不到工作或找到的工作与自身意愿不符时,会产生失落感、挫败感和焦虑感。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发展为抑郁、自卑等问题。
而大规模的青年失业会形成社会的心理压力,给社会的心理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为青年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心理稳定。
然而,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并非易事。
青年就业市场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首先,青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机会相对有限。
高学历青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青年毕业后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不得不接受较低层次的工作。
其次,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形态和模式,对青年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许多传统行业的消失和新兴行业的兴起,需要青年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
然而,当前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无法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导致很多青年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青年就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有利于青年创业的政策,建设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鼓励青年创业就业。
青年就业辩论辩题
青年就业辩论辩题正方观点:青年就业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其次,青年就业对于社会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大量的青年人失业,将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青年就业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青年就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青年人的就业权益。
名人名句,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青年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重视青年就业问题。
经典案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青年就业。
从而使得我国的青年就业率不断提高,青年人的就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反方观点:青年就业问题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首先,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问题,国家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青年就业问题并非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经济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因素。
对于青年就业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采取过激的政策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
首先,政府应该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而不是过分依赖政府的援助。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青年人的就业权益。
名人名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对于青年就业问题的支持应该有所限度,不能过分依赖政府的援助。
经典案例,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青年就业问题一直存在。
这充分说明了青年就业问题并非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经济结构和政策环境等因素。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及意义
“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类课程改革路径及意义作者:高婷王孟博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2年第11期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青年的发展,常常鼓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中流砥柱,更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国家围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召开了相关的会议,也针对这一问题相继印发了一系列课程思政建设文件,给予了高度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也在近些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根据国家教育部、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毕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将净增长167万人。
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今年高校的就业形势较往年会更加严峻。
只有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提供条件。
因此,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结合是确保学生朝职业化道路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措施之一。
一、研究内容(一)思政教育视角下界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概念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概念,必须对其内涵及核心要素、教育价值进行科学界定。
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创业能力不仅仅只是求职能力。
因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不仅应该包含求职能力,还应该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教育、職业责任感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责任编辑陈春阳的引领。
以此为基础可以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培养提供新思路。
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融合,需要在提供基本的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围绕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这个核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综合能力和素养。
最后,需要清楚区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概念和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教育概念的异同。
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真实情况和就业创业环境所需的价值理念进行调查研究和现实分析,以事实和数据为指导,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得到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应用性的就业创业教育要素,对学生展开更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青年就业难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邓伟志/杨雄/沈关宝/徐勇/田保传/秘舒2012-8-26 15:57:40 来源:《探索与争鸣》(沪)2008年3期第4~12页2008年2月19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这一通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的有力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不少社会矛盾也相应凸显,其中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
当广袤的神州大地戏剧般地矗立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当城市化以狂飙突进的态势消弭田园牧歌,当产业结构调整湮没了机器轰鸣的多重进行曲,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城镇青年就业难等等困境。
青年就业难的问题是当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瓶颈,能不能解决好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为一个国家失业人口过多,势必危及社会的安定……有鉴于此,特邀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并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发表高见。
——《探索与争鸣》主持人秦维宪李梅解决青年就业要“两手抓”邓伟志,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人在青年时期能不能就业至关重要。
青年就业,意味着把人的一生中能量最大时期的能量,向社会释放出来,奉献出来。
而失业只能说明势能难以转化为动能,使得浑身是劲的年轻人有劲没处使。
有劲不能往职业上使,必然向别处使。
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青年就业,意味着在人的可塑性最大的阶段,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
失业者不大可能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就业方有职业道德可言。
道德的内涵就那么三、四种,少了职业道德这一角,道德素质免不了有所缺损。
为什么近年来青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原因之一是就业率低。
犯罪率与就业率成反比,犯罪率与失业率成正比。
青年就业,意味着未来的社会生产力有望提高。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ABC,而且连西方学者也认为人力资本占全部资本的3/4。
不管自动化水平多高的设备也是由人先动的,尔后才是设备动的。
第一要素不上马,第二要素是死的。
今天不上马,不就业,以后再上马,就业,操作起来难免生疏。
青年时有技能,壮年时更有用。
社会不可能零失业,社会更不可以高失业。
今天的问题是:失业率太高了。
从全球看,青年失业占失业人口的比例高于青年占人口的比例。
青年失业率是成人失业率的两三倍。
这是极不应该的。
全球的事咱们管不了。
中国的事不能不问。
中国的登记失业率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而接近实际失业率的调查失业率又大大高于登记失业率。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有个数据,失业青年占城镇失业人口的53.2%。
可见,讨论青年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题目。
从失业青年的构成看,主要是两路人。
一路是农民进城。
由于土地容纳不了原有的农业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
再一路是高校在缺乏相应配套措施的情况下,不适当地扩招,造成百分之二三十的大学生失业。
这一路绝对数不多,可是,活动能力不小。
有学者分析,他们正在从“准阶层”向“显阶层”转化。
这一“显阶层”搞得好是动力,搞不好就是阻力,是不可低估的阻力。
老人花巨大成本扶植的所谓“啃老族”,啃到最后会啃出个什么来,天知道!不要忘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论证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
按理说,GDP增长必然带来就业率增长,二者是有线性关系的。
可是在我国恰恰相反,GDP惊人的高,就业率惊人的低。
这就说明青年的就业问题值得深究,并且也一定能够研究清楚,从而找到解决的途径。
怎样提高青年的就业率?第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继续在吸纳劳动力上作贡献。
众所周知,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创新极少,拥有的知识产权极少,甚至至今还没把技术创新当作自己的第一选择,那怎么可能实现光彩夺目的产值?不言而喻,是靠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
近年来,在一些著名企业家当中流传这样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叫做:“三个人干五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
”看起来是“两利”,实则是剥削。
请问:那第五份工的报酬呢?还有“按劳分配”没有?三个人如果没有技术革新,怎么可能干五个人的活。
只有一种可能:加班加点。
加班加点而不给报酬或少给报酬,那岂止是退到了1886年5月1日之前,而是倒退到了1866年提出“八小时工作制”以前。
合适吗?是不是可以考虑:按前几年加班的工时累计,来决定增加招工的数量。
比如一周加班的总和超过40小时(每天8小时乘5天),就应当扩招1人;加班的总和超过80小时,就应当扩招2人。
你既然加班,就表明你需要人。
如是,必将有大批青年上岗。
这样,就业率不就上去了吗?当然,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减少了剩余价值,少赚了钱。
因为不做“周扒皮”而少赚了钱,也许会反过来促进企业创新,从创新这一正道中来减低成本,提高利润。
第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步伐。
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
城市化能使得经济加速度发展。
因此,农民离土是大趋势。
问题在于离土以后,人往哪里去?离土不离乡是一条路子,可是大量的是进城。
如今城市生活一天也少不了这批离土青年的参与。
农民进城而无市民待遇,不利于农民离土,到头来又会不利于城市化。
这是二律背反。
现在,我国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
青年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90.2%。
那就是说,累计有上亿离土青年不能在城市扎根。
不扎根,就业难;能扎根,就业易。
进城务工人员连“二等公民”也不如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再大也没有不解决这一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大。
第三,加强对在业和失业青年的培训。
用人单位不用人,不完全是用人单位刁难,确有一个青年技能不对路、不适应的问题。
这就要求各方面要重视对青年的培训。
培训有多种,要强调就地培训,对口培训。
一句话,用人单位要什么就让青年学什么。
对在业的也要培训。
否则,在业的也会变为失业。
许多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花费足够的费用和足够的资金培训就不能辞退雇员。
严禁社会上的培训部门乱收费。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要重视职业教育,不能眼睛只盯住高学历、高职称。
第四,青年人要端正和更新就业观。
据南京一所大学对522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选择沪、京、穗的就占71.9%,选择小城市和西部的只有1.8%,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能不掉到桥下去?老工业基地供过于求,新兴产业供不应求。
有些人宁可失业也不到最需要人的贫困地方就业。
这既是失业率增高的缘由之一,也是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原因之一。
“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读书人的格言。
读书不就是为了知道天下事吗?“知”天下不就是要“为”天下吗?中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亟待缩小。
何不以自己的就业来为缩小差距做贡献呢?大喊全球化,我们一国之内都没“化”起来,如何全球化?我们加入WTO,有一条规则是要让来华的人享受“国民待遇”。
我们总不能给人家西部的“国民待遇”吧?到西部去,是知识分子对得起自己所学知识的壮举。
第五,完善就业市场。
现在依然存在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许多青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现象。
这说明就业市场还不够畅通。
产销不对路。
人们还习惯于找领导,托关系。
社会上也确实存在“先进不如亲近,水平不如酒瓶”的不正之风。
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坚持择优、规范有序,同时又廉价、方便的就业市场,从而促进青年通过市场实现就业。
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青年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青年就业涉及的面很广,一头是经济建设,一头是社会建设。
就业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
就业,又必须是有业可就。
就业离不开创业。
这就是说,要大力发展经济。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社会。
经济中有社会,办社会要仰仗经济。
经济与社会比翼双飞,青年的就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应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政策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竞争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当前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降低到0.1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
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
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供给也呈现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近几年来达到20%—40%,致使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越来越严峻。
出现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罕见的高水平失业和就业不足之并存现象。
具体表现为: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此,我认为:1.应逐步取消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城市就业的指标限制。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经济主要是向大城市转移。
这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在这一阶段限制大城市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城市化的进程。
根据预测,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50%,还将有1亿人口转移到城市中。
对此在就业政策上现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主张大力发展大城市,一种是主张发展中小城市。
但不管如何,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大城市就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必然趋势。
既然目前大城市可以吸纳大量农民工,那么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更应该消除政策屏障。
当前,应切实取消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进入指标(资格)、户口指标等限制,逐步取消限制大学毕业生进入大城市的某些政策规定,应让市场来配置劳动力市场,让高校毕业生自由流动。
同时,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密,导致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应合理引导城市人口分布与就业结构,促进城市功能布局与人口结构分布相一致。
可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充分发挥轨道引导作用,加快轨道沿线站点的综合开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节点城镇。
加快郊区新城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快郊区城镇化,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大学生向郊区疏导。
2.促进高校法人制度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预计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10万,“十一五”期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总量将达到2700万,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压力主要来自就业增量。
因此,从长远来看,未来高校改革,应促进高校法人制度的建立。
即国家在制订高等教育政策时,应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是高校招生自主权。
各高校自主安排招生计划,自主确定录取方式。
二是学科、专业建设自主权。
引导高校更新大学生培养方式,除一些基础性专业外,专业设置应突出市场导向,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增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应尽快改变高等学校设置学科专业完全由政府审批的办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和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作用,增强自律体制。
政府则把工作重点转到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基础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