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复试复试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复试笔试科目:《政治学原理》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2小时。
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1.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3.政治的定义4.政治的起源和发展5. 政治的社会地位第二章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3. 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第二篇政治关系第一章利益与政治1.利益的含义2.利益关系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的含义2.政治权力的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3.政治权力的作用第三章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的含义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第三篇政治行为第一章政治统治1.政治统治的含义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第二章政治管理1.政治管理的含义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第三章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的含义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第四篇政治体系第一章国家1.国家的含义2.国家的形式3. 国家机构第二章政党1.政党的含义2.政党制度第三章政治社团1.政治社团的含义2.政治社团的类型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第五篇政治文化第一章政治心理1.政治心理的含义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第二章政治思想1.政治思想的含义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第三章政治社会化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第六篇政治发展第一章政治革命1.政治革命的含义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第二章政治改革1.政治改革的含义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第三章政治民主1.政治民主的含义2.政治民主的类型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课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课考试大纲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第3章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1.认识的本质和过程2.认识的辩证过程3.认识的真理性与检验真理的标准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5章历史唯物主义1.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2.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3.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审.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章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1.商品2.货币3.价值规律第2章资本的运行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社会资本的运行)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第3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社会主义经济运行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第5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1.经济全球化及其客观趋势2.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参考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修订版),湖北省教育厅组编,毛钢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1章人生观与价值观1.人的本质2.人生目的3.人生态度4.人生责任5.人生价值的含义6.人生价值的选择与评价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第2章道德1.道德的本质2.道德的结构3.道德规范的性质与形式4.道德的特点与功能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主要领域第3章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3.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第4章思想政治教育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过程的结构和特点3.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规律4.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参考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02《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关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政治学的理论思维水平。
同时考察考生的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政治与政治学
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的种种理解,中西的,马克思主义的与非马克思注意的;政治学的基本含义、内容与历史发展。
关注点:政治的基本概念与不同的政治立场对政治与政治学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理解。
第二部分:政治关系
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利益、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的种种理论;
关注点:政治权力的理论问题与现实中政治权力的实际状态。
第三部分:政治行为
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统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
关注点:政治管理方式的比较与转变。
第四部分:政治体系
主要内容: 关于国家、政党、政治社团的基本理论;
关注点:国家的本质与历史演变;国家与政党的关系问题。
第五部分:政治文化
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理论;
关注点:政治心理中的政治信仰问题;政治社会化理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
第六部分:政治发展
主要内容: 关于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民主的基本理论;
关注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问题;政治民主的种种理论与实际。
三、考试题型
两类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1。
贵州师范大学考研712《政治学原理》大纲(初试)
贵州师范大学全日制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初试大纲(科目:政治学原理)一、考查目标政治学原理科目的考查目标是通过考核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政治理论问题和政治实践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其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称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三、考试范围(一)政治与政治学1、政治政治的涵义、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2、政治学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中国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1、政治关系的涵义、政治关系的三个层次。
2、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利益关系、共同利益、利益矛盾、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本质和构成、政治权力的特性和类型、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4、政治权利政治权利的涵义和特性、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1、政治行为的涵义、政治行为的类型。
2、政治斗争的涵义和类型、政治斗争的特征和作用。
3、政治统治的涵义和本质、政治统治的合法化、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政治统治的实施方式。
4、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涵义、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的关系、传统政治管理、现代政治管理、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5、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1、政治体系的涵义和内容、政治体系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 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把握,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的程度,考察考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的认识水平。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2.物质与世界3.联系与发展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5.认识与实践6.真理与价值7.社会及其基本结构8.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更替9.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2.剩余价值论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4.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三)科学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基础知识50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和总体把握50分,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分析重大现实问题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30分简述题 60分论述题 60分。
6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华南理工大学2012
6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的必考科目,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对专业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概念体系、现实应对等方面的了解,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型的人才。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科目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理论运用能力的考试。
主要范围即全国统编适用于大学本科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论、体系、目标。
2、具有对一些现象、事件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能准确判断所列现象反映的基本原理。
3、具有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对社会现实、社会现象进行原理分析指导。
四、考试形式本科目考试采取客观试题和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概念、理论把握和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
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特征。
2、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6、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024年政治学考研大纲
2024年政治学考研大纲
对于2024年政治学考研大纲,一般来说,它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政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
概念和理论,是政治学考研的基础知识。
2.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是政治学考研的重要考点。
3.政治发展与政治变革: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发展、政治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是政治学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4.国际政治: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
织等方面的知识,是政治学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5.政治学研究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数
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是政治学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的大纲内容可能会因年份和不同院校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备考期间仔细阅读所报考院校发布的考研大纲,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考试范围。
同时,考生还可以参考历年的考研真题和模拟试题,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科目,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研究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查的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六)邓小平理论(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科学发展观(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十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十八)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功能、过程和规律(二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二十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二十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二十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十一)2023年1月以来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2024年考研政 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
2024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考试大纲解析一、关键信息1、考试大纲版本:2024 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2、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考试形式:笔试4、考试时间:具体时间5、考试分值:具体分值二、考试大纲内容解析11 马克思主义哲学111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12 辩证法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思维方法113 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的发展过程114 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21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及其作用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2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12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13 科学社会主义131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32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三、考试重点与难点1、重点内容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中的真理与价值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2、难点内容哲学部分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复杂运行机制四、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教材选择权威的考研政治教材,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原部分的知识点。
建立知识框架,将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2、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马原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参加辅导班或学习小组可以参加专业的考研辅导班,听取老师的讲解和指导。
2024考研思政考试大纲
2024考研思政考试大纲
2024年考研政治大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导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等。
具体来说,大纲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导论,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内容。
2.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探讨世界的本质、物质性、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此外,大纲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点,例如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
对于2024年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政治大纲的发布可以帮助大家圈定考试范围,更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
建议考生仔细研读大纲,了解考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根据大纲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同时,考生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辅导书等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大纲内容可能会因考试年份、学科专业等因素有所差异,建议考生以官方发布的最新版大纲为准。
《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政治学基础》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政治学基础》是我校政治学一级学科各专业(招生专业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政治社会学、地方政府学、政府经济学、宪政与法治、国家治理与考选制度)硕士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政治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政治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限:180分钟(三)题型结构:名词解释(40分,约27%)简述题(60分,约40%)论述题(50分,约33%)三、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政治学基础》(第二版)主编: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四、试题示例一、名词解释政治表述二、简答题)简述政治实证测量的研究方法三、论述题试运用政治参与理论,谈谈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何新特点第二部分考察要点第一篇绪论:政治与政治学1、知识范围: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三、政治的定义第二节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二、政治的社会地位第二章政治学第一节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一、政治学的涵义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2、评价目标:(1)了解政治这一概念的含义;(2)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3)了解政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4)了解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演变;(5)了解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6)理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篇:政治关系1、知识范围:掌握政治关系的概念与层次;掌握利益的形成与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利益关系、共同利益及其特点、利益矛盾及其成因;掌握政治权力的含义、构成要素、特性、作用及其特点与方式;掌握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具体信息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发布时间:2013-03-15 点击:1007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4名中共党史专业 9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15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8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2名(含5名推免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5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19名备注:2013年学院招生指标80人(含5名推免生),因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排名第一,学校奖励追加指标2名,2013年学院共计招生指标82人(含5名推免生)。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0一三年三月十五日来源: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体检和资格审查的通知发布时间:2013-03-15 点击:815复试考生:根据武汉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体检安排,我院复试考生体检时间:3月29日上午8:00—10:30。
体检地点:武大医院文理学部。
复试考生在体检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和1张1寸登记照片,体检费35元,不需要空腹。
请务必在医院发表时间终止前到达医院,体检结束后,校医院会直接将体检表发给考生本人,由考生把体检表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学院收齐后统一交研究生院104办公室。
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因学校安排的复试体检时间与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中安排的资格审查时间相冲,所以学院资格审查时间改在3月28日下午14:30—16:30,地点M110。
请复试考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0一三年三月十五日来源: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单公示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646全院师生:根据武汉大学《关于做好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我院成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并拟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
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精品管理资料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6月18日通过.I.考试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选拔具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专业人才,测试学生在进入哲学硕士学习之前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最基本的哲学素养、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使教育为现代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哲学专业研究生方面择优录取,并培养出具有哲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哲学专业人才.II。
考查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察目标为:考查考生是否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考查考生能否熟练掌握马克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是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查考生是否能准确掌握并运用哲学理论解决现实中所反凸显的新情况、新问题。
考查考生是否了解哲学中相关的前沿性理论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辩证唯物主义约60 %历史唯物主义约40 %Ⅳ。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20分(5小题,每小题4分)简答题 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论述题90分(4小题,从中选作3题,每小题30分)Ⅴ。
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哲学、世界观概念,理解哲学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及其理论品质。
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其内容以及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掌握物质、实践、运动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理解意识的本质,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深入理解实践的特点及其基本形式,深入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条件,深入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政治学基础提要
《政治学基础》学习复习提要一、基本知识1.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门科学;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应当围绕社会公共权力的理论和实践展开。
2.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都力图找到一种可以实现正义、达到至善的理想的城邦制度。
3.民主共和制是与平等、自由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君主制是与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
4.在中国封建社会,以皇权主义、宗法观念和等级秩序等构成的封建政治文化维护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我国最早记载政治活动的典籍之一是《尚书》。
7.历史上第一国家类型是奴隶制国家。
8.政府机构的基本特征有阶级性、权威性、整体性。
9.健全的行政体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系统性、有序性、稳定性、法制性。
10.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分为三类:地区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臣属型政治文化。
1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和平与发展。
13.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通过的《人权宣言》,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4.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法制原则、人民参加管理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现代化管理原则。
15.政治决策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权威性。
16.政治参与的方式有:政党活动、公民选举、公民复决、游行示威、与政府接触。
17.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三权分立。
18.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19.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20.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通过议会制度、政党制度、普选制度三大支柱支撑起来的。
21.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西方国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国家建设时期、民主化时期、福利化时期。
22.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23.政治学研究的内容大致有:政治理论、公共政策、比较政治、国际政治。
辽宁大学616政治学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6 科目名称:政治学基础满分:150分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业务课——
《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三、政治的定义
第二节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一、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二、政治的社会地位
第二章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一、政治学的含义
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三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贡献
三、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
第二编政治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利益的含义和内在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七:
中南大学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学基础》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政治学基础考试是为我校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关系等4个二级学科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政治学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我校当年的划线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索质,并有利于我校上述专业择优选拔录取。
II.考查目标
本科目考试涵盖政治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以政治与政治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为重点。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本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政治学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明辩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的有关政治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政治与政治学基本知识,约占20﹪
政治关系基本知识,约20﹪
政治行为基本知识,约占15%
政治体系基本知识,约占15%
政治文化基本知识,约占15%
政治发展基本知识,约占15%
IV.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简答题40分(4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50分(2小题,每小题25分)
案例分析题30分(1小题,每小题30分)
V.考查内容
一、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的定义。
2.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政治的社会地位。
(二)政治学
1.政治学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政治学的含义。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分析。
二、政治关系
(一)利益与政治
1.利益的含义
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利益的内在矛盾。
2.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的含义。
共同利益。
利益矛盾。
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特性。
2.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政治权力的类型。
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力的作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政治权力的作用。
(三)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的含义
政治权利的含义。
政治权利的特性。
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
(一)政治统治
1.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的含义。
政治统治的特点。
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
政治统治的基础。
政治统治的类型。
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统治的方式。
政治统治的作用。
(二)政治管理
1.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特征。
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政治管理的职能。
政治管理的类型。
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管理的方式。
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的类型。
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政治参与的作用。
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
(一)国家
1.国家的含义
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3.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
主要国家机构。
(二)政党
1.政党的含义
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政党的类型。
政党的作用。
2.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三)政治社团
1.政治社团的含义
政治社团的定义。
政治社团的特征。
2.政治社团的类型
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
(一)政治心理
1.政治心理的含义
政治心理的含义。
政治心理的特点。
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
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
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心理的类型。
政治心理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的含义
政治思想的定义。
政治思想的特性。
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政治思想的结构。
政治思想的类型。
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政治思想的作用。
(三)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的定义。
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六、政治发展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含义
革命与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特征。
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
政治革命的类型。
政治革命的方略。
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
政治革命的方式。
政治革命的作用。
(二)政治改革
1.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的定义。
政治改革的特征。
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政治改革的目标。
政治改革的方式。
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政治改革的条件。
政治改革的作用。
(三)政治民主
1.政治民主的含义
政治民主的定义。
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2.政治民主的类型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