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光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2、学习调节光学系统共轴。

3、掌握利用焦距仪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透镜两折射面在其光轴上的间隔称为透镜的厚度d ,若d 很小则称为薄透镜。对于薄透镜,其物距s 、像距s ′和焦距f 都是物、像、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一)测量凸透镜焦距

1、薄透镜成像基本公式

f

s s 111='- (1) 2、位移法测透镜焦距

如图1所示,设物屏和像屏

相距适当距离A ,并保持不变。移

动透镜,会有两个位置使物体成

像在屏上,其中一个位置s 1′得

到放大的实像,另一个位置s 2′

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根据光线

可逆性原理,这两个位置应该是

2

1s s '= 21s s =' 则212

122s s s s l A '=='+=- , 2

21l A s s -='= 而 2

211l A l A A s A s +=--=-=' 将此结果代入(1)式有

A

l A f 422-= (2)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把焦距的测量归结为透镜位移量的测量,避免了在测量s 及s ′时,由于估计透镜中心位置不准带来的误差。

3、自准直法

图2 如图2所示,当物处在凸透镜前焦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L 后成不同方

向的平行光束,若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反射镜将此光束发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会聚,将在物平面(即透镜前焦面上)上得到与原物大小相同的倒立

实像,分别读出物与透镜的位置x

0及x

L

,即得待测透镜的焦距:

x

x

f

L

-

=

(二)负透镜焦距的测量

1、物距、像距法

图3

如图3所示,物A经凸透镜L

1成像于D点,在D点和L

1

之间的适当位置

放入待测凹透镜L

2,就L

2

而言D是虚物,它成像于D′点,分别测出s和s′,

由公式(1)可算出f值来(应用公式(1)时,s、s′是代数值,要注意+ 、-号)。

2、自准直法测凹透镜焦距

在图3中,凹透镜的后边放置一垂直系统光轴的平面反射镜,改变凹透镜L

2的位置,就会在原物屏上出现一倒立对称的实像,测量凹透镜与虚物之间的距离,即为待测凹透镜的焦距。

(三)光导轨上各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

所谓光学元件的共轴是指各透镜的光轴相重合,物面中心位于光轴上,物面、像屏垂直于光轴,照明光束也沿系统光轴方向,在本实验中系统光轴还应平行于光导轨。共轴调节的具体方法是:

(1)粗调:将所用透镜、物屏、像屏置于光导轨上靠拢,调节它们的高度、左右、方位,目测光源和所有元件的中心在同一条平行光导轨的直线上。

(2)细调:不同情况调节共轴的方法不一样,仅以透镜成像为例:把物屏与像屏放置足够远,移动透镜,若在屏上所成大、小像中心位置不变,说明物、透镜共轴,若物中心不在透镜光轴上,则两像中心会随透镜位置的改变在光轴同一侧发生偏离,见图4。

图4

调节共轴的具体作法是:成小像,调像屏,使屏中心与像中心重合,成大像,调透镜使像中心与屏中心重合。如此反复几次,物与透镜便可共轴。在调节过程中应兼顾左右和方位。

三、实验仪器:

焦距仪:

(1)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上装有分划板--玻罗板。玻罗板是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上面有五组线对,最外边一对线间距是20.000mm,其它线对依次是10.000mm,4.000mm,2.000mm和1.000mm

(2)测微目镜:

它是用来测量待测透镜所成像的高度的,在目镜的焦平面上有两块分划板,一块是固定的,上面刻有0-8的短线,每两短线距离是1mm,另一块板是活动的,它上面刻有十字叉丝和双线(双线间距是0.1mm ),手轮是丝杠测微器,它旋转一周活动分划板移动1mm ,手轮上刻有100分格,每分格对应于0.01mm 。测量时,调节手轮,使叉丝中心对准待测像高(玻罗板上的线对像)的起始线。从固定分划板上读出毫米数。毫米以下各位可在手轮上读出。转动手轮,将叉丝中心对准待测像高的最终刻线,依法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像高。

(3)读数显微镜:

如果待测透镜是正的(f x >0)且f x 数值较大,就可以直接用测微目镜测量像高。若待测透镜焦距数值较小,像不能直接成在测微目镜物方焦平面上,则可用放大倍数β=1的物镜(连同镜筒)与测微目镜组成测量显微镜。借助物镜把待测透镜所成的像(B A '')作为物,再次成像(B A '''')在目镜叉丝平面上,若待测透镜为负为(f x <0),(B A '')为一虚像,就必须换用放大倍数β=0.5的物镜,不过此时在目镜叉丝平面上所成实像(B A '''')是虚像(B A '')高度的一半,见图5

图5

应该注意:只有那些焦距大小不超过测量显微镜的工作距离时测量才可以进行,本实验所用测量显微镜的工作距离约半米。

(4)原理:

图6

位于平行光管物镜前焦面上的玻罗板作为物,其像(B A '')成在待测透镜L z 后焦面上,如图7所示,L z 为正,成一倒立实像,L z 为负则成一正立虚像,

AB 为玻罗板上已知线对的高,f 平为平行光管焦距550mm ,由于光线O A AO ''//,O B BO ''//,所以有ω1=ω2,由图知,不论是正透镜还是负透镜均有

x

f A f AB =平 即平f AB B A f x ''= (3) 只要测出像高B A '',f x 就可以计算出来若用显微镜测量像高B A '',则有平f AB

B A f x β''''= βB A B A ''''='' 式中β为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

四、实验内容

(一)测凸透镜焦距

1.调节平行光管、凸透镜、测微目镜共轴。

2.测量任意线对像的线间距A ´B ´.

3.根据公式(3)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二)测量凹透镜的焦距

1.调节平行光管、凹透镜、测微目镜(使用0.5倍物镜)共轴。

2.测量任意线对像的线间距A ´B ´.

3.根据公式平f AB

B A f x ''=2计算凹透镜的焦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