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综述及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分析
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它分为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超声波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接通电源后,在开关的感应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金属中则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然后根据衰减量的变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
简介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有无滑动触点,工作时不受灰尘等非金属因素的影响,并且低功耗,长寿命,可使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
位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自动化装备生产线对模拟量的智能控制。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利用激光三角反射法进行测量,对被测物体材质没有任何要求,主要影响为环境光强和被测面是否平整。
比如公路测量用到真尚有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对传感器进行了特殊配置,与普通情况不一样。
位移是和物体的位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移动有关的量,位移的测量方式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小位移通常用应变式、电感式、差动变压器式、涡流式、霍尔传感器来检测,大的位移常用感应同步器、光栅、容栅、磁栅等传感技术来测量。
其中光栅传感器因具有易实现数字化、精度高(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可达到纳米级)、抗干扰能力强、没有人为读数误差、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等优点,在机床加工、检测仪表等行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原理计量光栅是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来测量位移的。
“莫尔”原出于法文Moire,意思是水波纹。
几百位移传感器年前法国丝绸工人发现,当两层薄丝绸叠在一起时,将产生水波纹状花样;如果薄绸子相对运动,则花样也跟着移动,这种奇怪的花纹就是莫尔条纹。
一般来说,只要是有一定周期的曲线簇重叠起来,便会产生莫尔条纹。
计量光栅在实际应用上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按其作用原理又可分为辐射光栅和相位光栅;按其用途可分为直线光栅和圆光栅。
下面以透射光栅为例加以讨论。
透射光栅尺上均匀地刻有平行的刻线即栅线,a为刻线宽,b为两刻线之间缝宽,W=a+b称为光栅栅距。
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
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来实现信号的检测和转换的传感器。
它利用了物体与线圈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来实现信号的感知和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质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灵敏度高:电感式传感器通过测量线圈的电感值来感知外部物体的磁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实现对微小磁场变化的检测。
2. 响应速度快:电感式传感器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及时对外部磁场的变化做出响应,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3. 宽频段:电感式传感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频率的限制,可以检测到较宽范围内的磁场信号。
4. 成本较低:由于电感式传感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所需材料较少,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电感式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常见应用如下:1. 位移测量: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可以通过感应物体与线圈之间的磁场来实现对物体位移的测量。
在机械、汽车、仪表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于位移、位置或端点检测等。
2. 速度测量:通过测量转子上的磁场与线圈之间的电感值变化,可以实现转子转速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电机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3. 流量测量:电感式流量传感器通常通过测量流体通过导体管道时磁场的变化来实现对流速的测量,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等行业中的流量检测。
4. 重量测量:电感式传感器可通过检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物体重量的测量,广泛应用于电子天平、电子秤等领域。
5. 磁场检测:电感式传感器可感知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广泛应用于磁场地质、磁场测量仪等领域。
6. 位置检测:电感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磁场变化来实现对物体位置的检测,常用于自动控制和机器人定位等领域。
总之,电感式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等特点,能够实现对磁场信号的感知和测量。
其应用广泛,包括位移测量、速度测量、流量测量、重量测量、磁场检测、位置检测等领域。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或者位置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创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常见的包括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压阻式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工作原理。
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它由两个电极组成,当物体挨近或者远离电极时,电容值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感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它由线圈和铁芯组成,当物体挨近或者远离线圈时,线圈的电感值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感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3.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利用光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它由光源、光电二极管和接收器组成,当物体挨近或者远离光电二极管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4. 压阻式位移传感器压阻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位移。
它由导电材料和弹性体组成,当物体施加压力或者位移时,导电材料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三、优缺点分析不同类型的位移传感器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
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优缺点优点: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敏感,价格较高。
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优缺点优点: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响应速度较慢,对温度变化敏感。
3.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的优缺点优点:测量范围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缺点:对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敏感。
4. 压阻式位移传感器的优缺点优点: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抗震动能力强。
缺点:测量范围较窄、精度较低。
四、应用领域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位移、位置和变形,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位移传感器资料
位移传感器资料整理一定义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它分为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超声波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接通电源后,在开关的感应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此感应面时,金属中则产生涡流而吸取了振荡器的能量,使振荡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然后根据衰减量的变化来完成无接触检测物体的目的。
二分类2.1 按运动分类型直线位移传感器和角度位移传感器2.2 按材料分类a.金属膜位移传感器b.导电位移传感器c.光电式位移传感器d.磁敏式位移传感器e.金属玻璃铀传感器f.绕线式位移传感器g.电位器位移传感器2.3 广义分类A 机械式1)模拟式电位器式,电阻应变式,电容式,螺旋管电感式,差动变压式,涡流式,光电式,霍尔器件式,微波式,超声波式2)数字式光栅式和磁栅式B 接近式电容式,涡流式,霍尔效应式,光电式,热释电式,多普勒式,电磁感应式,微波式,超声波式C 转速式一般有光电式D 多普勒式E 液位式浮子式,平衡浮筒式,压差电容式,导电式,超声波式,放射式F 流量及流量式 电磁式,涡流式,超声波式,热导式,激光式,光纤式,浮子式,涡轮式,空间滤波式G 激光位移式三 原理及适用范围1. 机械位移传感器a.电位器式如图3.1.1所示为电位器的一般结构。
图3.1.2所示,电位器上电刷将电阻体电阻分成R 12和R 23,输出电压为U 12。
改变电刷的接触位置R 12亦随之改变,输出电压U 12也随着改变。
b.电容式常用的有变极距和变面积两种。
下面以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为例(如图3.1.3所示)进行说明。
可动极板移动引起d 发生变化,由C=εA/d 只要测出电容变化量C ∆就可以求出位移变化量d ∆。
c.螺旋管式电感位移传感器原理:螺旋管中铁芯的位移引起电感的变化,从而通过电感的变化量可求出位移的变化量。
24N AL lπμ=(其中l 为插入线圈的铁芯长度)图3.1.2 电位器电路图3.1.1 电位器的一般结构图3.1.3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原理螺旋管电感位移传感器检测位移从数毫米到数百毫米,缺点是灵敏度低。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4
29
(二)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 1.互感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差动变压器工作在理想情况下(忽略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和分布电容等影响)时的等效电路:
30
(二)互感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
❖ 1.互感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当衔铁移向次级绕组N1一边,互感M1增大,M2减
小,因而次级绕组N1内的感应电动势大于次级绕 组N2内的感应电动势,这时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动 势不为零。在传感器的量程内,衔铁位移越大, 差动输出电动势就越大。
0
2 0
0
0
1
线圈 铁芯
δ Δδ
8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L 1
SN 2 0 2 0
0
0
1
L
0 0
衔铁
L 1
/ 0
L 1 /
0
0
0
线圈 铁芯
δ Δδ
9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 2. 原理消除零点残余电压方法: ❖ (1)从设计和工艺上保证结构对称性 ❖ 为保证线圈和磁路的对称性,首先,要求提高加
工精度,线圈选配成对,采用磁路可调节结构。 其次,应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低剩磁感应的 导磁材料。并应经过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以 提高磁性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由高次谐波产生 的因素可知,磁路工作点应选在磁化曲线的线性 段。
20
(一)自感式传感器
❖1.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三种类型比较: ❖ 气隙型自感传感器灵敏度高,它的主要缺点是非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电感位移传感器原理
电感位移传感器原理
电感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量测量装置,它利用电感的变化来测量被测量物的位移。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1. 电感概念:电感是指导体中由于电流变化引起的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变化的磁场线圈内的电流的改变而产生。
2. 传感器结构:电感位移传感器通常由线圈和磁心以及测量平台组成。
线圈是由绕组和铁芯构成的,而磁心则通过被测量物体的位移来改变线圈的感应电势。
3. 工作原理:当目标物体发生位移时,磁心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
磁心的移动会改变线圈的磁通,并且改变磁通量的变化将导致线圈中感应电势的变化。
4. 感应电势的测量:为了测量感应电势的变化,常常使用电阻、电容、或者其他电路元件将感应电势变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电流或频率信号。
5. 位移的计算:最后,通过测量到的信号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位移。
通常,通过对感应电势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然后利用相关的算法来精确计算位移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般不涉及到标题相同的内容,因为标题是用来归纳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而电
感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际上可以通过上述几点简要说明清楚,并不需要标题来强调。
位移检测传感器之电感式讲解
1. 工作原理与结构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
A2
?? ? 衔铁
在缠绕在铁心上的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i,产生磁通Φ m,形成 磁通回路。
1. 工作原理与结构
磁通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N? m ? Li
根据磁路欧姆定律
Ni ? m ? Rm 则L ? N 2
因此差动式自感式传感器,提高了精度、灵敏度,明显改 善了线性度。
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 略)
气隙长度不变,铁心与衔铁之间相对覆盖面积随被测量
的变化面而改变,从而导致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 灵 敏度低,线性较好,量程较大,使用比较广泛。
螺管型电感传感器( 略)
衔铁随被测对象移动,线圈磁力线路径上的磁阻发生变化, 线圈电感量也因此而变化。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与衔铁插入线
M1 ? M 2,则E1 ? E2,故E0 ? 0,输出电压 E0与E1同相位
大小与铁心位移成线性 关系
E0
?
E1
?
E2
?
(M1
?
M2)
di1 dt
螺管式差动变压器位移传感器
2. 工作原理
当铁心偏离零位向下移动时
M 1 ? M 2 ,则E1 ? E2,故E0 ? 0, 输出电压 E0与E2同相位, 大小与铁心位移成线性 关系
1. 工作原理与结构
通常气隙的磁阻远大于铁芯和衔铁的磁阻 2? l
??
? 0S0 ? S
则Rm
?
2? ? 0s0
L ? N 2 ? N 2? 0s0
Rm
2?
1. 工作原理与结构
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直线位移传感器(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直线移动距离的传感器。
它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仪器仪表、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物体的位置。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感式、电容式、光电式和磁电式等。
一、电感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电感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利用感应线圈的电感变化来测量位移。
其基本构造包括一对感应线圈以及一根可移动的金属臂,金属臂和感应线圈构成一个简单的变压器。
当金属臂移动时,感应线圈的电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输出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感应线圈回路的电感值,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二、电容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电容式直线位移传感器采用了变电容的原理来测量位移。
其构造包括两块感应板和一块可移动的介电板。
在两块感应板之间,形成一个变动的电容结构。
当介电板移动时,感应板之间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输出信号的电容值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三、光电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光电式直线位移传感器是通过光电原理来测量位移的。
其构造包括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敏接收器。
光源发出的光射线被光敏接收器接收。
当物体位移时,光线被挡住或发生折射,光敏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就会变化。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四、磁电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磁电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利用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位移。
其构造包括一个磁电传感器和一个磁铁。
磁电传感器产生的磁场被磁铁吸引,当磁铁位移时,磁场的位置和强度会发生变化,磁电传感器测量到的电压信号也随之变化。
通过测量电压信号的变化,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在测量范围、精度、灵敏度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同时,传感器的选用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确定。
在使用直线位移传感器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湿度、耐久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电感、电容、光电和磁电四种原理。
通过测量变化的电感、电容、光信号和电压等参数,就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直线位移。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1. 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它能够将物体的位移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位移的精确测量。
本文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类型和应用。
2. 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测量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或移动距离。
常见的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包括电阻式、电感式和光电式等。
2.1 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通过测量物体位移时引起的电阻值变化来实现测量。
传感器由一个导电材料形成的电阻元件组成,通常是一条细长的导线。
当物体移动时,它会接触到导线上的电阻元件,改变导电材料的电阻值。
传感器测量这些电阻值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输入电信号,进而实现位移测量。
2.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物体位移时引起的电感值变化来进行测量。
它由一个线圈和一个心脏型铁芯组成。
当物体靠近或远离线圈时,线圈中的电感值会发生变化。
传感器检测并测量这些电感值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位移信号。
2.3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
它使用光的传播特性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传感器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接收器(如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组成。
发光二极管发出光束,当物体位移时,光束会射到接收器上。
传感器测量接收到的光强度变化,并将其转化为位移信号。
3. 常见类型除了上述提到的电阻式、电感式和光电式位移传感器,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类型。
3.1 压电式位移传感器压电式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当施加压力或力矩到压电器件上时,会产生电荷累积或电场变化,从而使得输出电信号与位移相关。
3.2 超声波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使用声波波束的传输和接收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它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发出的声波波束射到物体上,并被接收器接收。
传感器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并计算出物体的位移。
4. 应用领域位移传感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或位置变化的设备。
它可以将物体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位移的测量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工作原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常见的包括电容、电感、光电、超声波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电容位移传感器电容位移传感器利用物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靠近电极时,电容值增加;当物体远离电极时,电容值减小。
这种传感器通常由两个平行的电极构成,当物体靠近或远离电极时,电容值的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确定位移。
2. 电感位移传感器电感位移传感器利用物体与线圈之间的电感变化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靠近线圈时,电感值增加;当物体远离线圈时,电感值减小。
这种传感器通常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铁芯构成,当物体靠近或远离线圈时,铁芯的位置改变,从而影响线圈的电感值。
3. 光电位移传感器光电位移传感器利用物体对光的遮挡程度来测量位移。
传感器通常由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敏元件组成。
当物体遮挡光源时,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减小;当物体远离光源时,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增加。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4. 超声波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的回波时间来测量位移。
传感器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发出超声波信号,当超声波信号遇到物体时,会产生回波。
通过测量回波的时间延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
三、应用领域位移传感器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位移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被广泛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位移,如机床、机器人等。
通过实时监测位移变化,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2. 汽车工业位移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被用于测量汽车零部件的位移,如刹车踏板、油门踏板等。
通过测量位移,可以实现对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监测和控制。
电感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利用磁阻效应通过改变磁阻值来检测磁场变化
特点: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磁阻式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将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差分变压器式传感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灵敏度高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
工作原理: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变化来检测位移
测量电路的组成
信号处理:将传感器信号转换为可读的电信号
显示设备:将处理后的信号显示给用户如LED显示屏、LCD显示屏等
电感式传感器:通过感应磁场变化来测量物体位置或速度的传感器
测量电路:用于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信号的电路
电感式传感器的类型
变磁阻式传感器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
使用注意事项与安全防范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在潮湿、高温、腐蚀性环境中使用传感器
定期检查传感器的接线是否牢固避免松动或脱落
定期校准传感器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导致传感器损坏或人身伤害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测量力和扭矩
电感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力和扭矩
电感式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电感式传感器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电感式传感器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检测物体位置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精确控制
机器人导航:通过检测磁场变化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
机器人抓取:通过检测物体磁场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抓取
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测量精度
定期检查传感器的电源和接地情况确保正常工作
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汇总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考核论文题目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分析及应用实例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二零一四年五月目录摘要 2 引言 2一、电感式传感器组成及原理 3二、电感测头的结构11三、差动变压器应用11四、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应用实例12 参考文献23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分析及应用实例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
要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品的检测和质量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分辨率极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很长的测量仪器,应用于微位移测量已有比较长的历史. 本文主要对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阐述了其物理效应、构成、结构、测量电路、显示装置等基本内容,并在网上对此传感器进行了选型,结合其产品手册/使用说明书,详细说明了此传感器的用法,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 电感式传感器,相敏检波,零点残余电压Abstract:With modern manufacturing scale expands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duct, the product test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ductive micrometer is a kind of extremely high resolution, reliable operation, long service life measuring instrument, used in the micro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has a long history.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to inductance displacement of weak, expounds the physical effect, composition, structure, measur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the basic content, an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is sensor on the net,combined with its product manuals operating instructions, detailed the use of the sensor, and an example was carried out.Key words: Inductive sensor, phase sensitive detection, zero residual voltage引言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又称电感式测微仪是一种能够测量微小尺寸变化的精密测量仪器,它由主体和测头两部分组成,配上相应的测量装置(例如测量台架等),能够完成各种精密测量。
全面解析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全面解析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的设备,主要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测量和监测应用。
位移传感器根据其原理和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全面解析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
1.电阻式位移传感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移。
它基于电阻值受到位移改变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原理。
常见的电阻式位移传感器有电阻片式、电阻编码器和电阻螺旋测微计。
2.容积式位移传感器:容积式位移传感器基于位移导致容积的变化而产生的压力变化,并通过测量压力变化来确定位移。
这类传感器常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的位移,如液位计。
3.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线圈中感应的磁感应强度与物体位移之间的关系来测量位移。
它通过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来检测物体的位置。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通常使用铁芯、线圈和信号处理电路构成。
4.容电式位移传感器:容电式位移传感器基于物体位移引起的电容变化来测量位移。
当物体靠近或远离电容感测器时,感测器电容值会发生变化,从而测量位移。
容电式位移传感器常应用于非接触式测量和微位移测量。
5.光学式位移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常见的光学位移传感器有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和光栅尺。
6.超声波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距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测量超声波的反射来测量位移。
7.磁敏式位移传感器:磁敏式位移传感器利用物体位移对磁场的影响来测量位移。
它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或方向的变化来确定位移。
8.拉绳式位移传感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拉绳的拉力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当物体发生位移时,拉绳的长度改变,拉绳传感器可以将这种长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位移传感器的分类及原理是常见的,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位移传感器。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如精度要求、工作环境、测量范围等。
高度选择合适类型的位移传感器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D698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对于采用AD698的后级处理电路而言,要提高其灵敏度有三种方法:对AD698的输出信号或AD698的A通道输人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对AD698的B通道输入信号进行缩小。
①对AD698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AD698静态输人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噪声电压在10-20m V左右,对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噪声信号也被放大,即使采用仪表放大器对输出端和地线间的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仍然有相当大噪声存在。可见AD698输出信号与地线之间不仅有共模噪声,还有差模噪声存在。
理论推导可得两传感器的电感灵敏度之比为
式中,占为气隙宽度,b为线圈铁芯截面长度
图3D698典型应用电路
2运算放大电路及滤波输出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及滤波输出电路对经转换后的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可很好地匹配AD698芯片,并满足下一级电路的处理需求。滤波输出电路由一个二阶/ 00型滤波电路构成,在满足滤波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保证较短的延迟时间。
4窗口电压比较电路
窗口电压比较电路的功能是实时显示测头运动状态。它由多个不同参数的比较电路单元构成,将滤波输出后的电压信号分别与每个比较单元的参考电压值进行比较,从而实时反映测头不同的运动状态。结合外接信号灯及蜂鸣器,可判断测头工作状态,并对测头作出相应控制,进而防止测头因过量程运动造成的危险,提高测量安全性。这里设置的测头运动状态分别为安装状态、检测状态和报警状态。
1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测头电路系统结构框图。
测头电路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电路、运算放大电路、滤波输出电路、量程切换电路和窗口电压比较电路五部分组成。传感器输出交流电压信号,电压值与传感器磁芯位置成正比,经过信号转换电路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直流电压信号。运算放大电路对直流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以满足后续电路的电压需求;放大后的直流信号经过滤波输出电路输出到A/D卡,在计算机控制下实现自动检测;同时,滤波信号经量程切换电路,将直流电压信号以对应电表不同量程的位移值得以显示,从而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滤波信号经窗口电压比较电路可检测到测头位移状态,分别以检测、安装、报警等状态显示输出,保证了安装和检测过程的安全。
电感位移传感器
DOCS SMART CREATE
电感位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DOCS
01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定义
• 利用电感变化量测量物体位移的传感器
• 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变压器原理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分类
• 按测量方式分:线性、旋转、绝对值等类型
• 调整零点和满量程
• 清除传感器表面灰尘和杂质
• 定期进行性能测试,确保稳定运行
05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案
例
电感位移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案例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控制
机器人关节角度控制
• 利用电感位移传感器测量末端执行器位置
• 利用电感位移传感器测量关节角度
• 控制机器人进行精确作业
• 控制机器人实现灵活运动
• 电感变化量与位移量呈线性关系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线性度
精度
响应速度
工作温度范围
• 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
• 描述传感器测量结果的
• 描述传感器对位移变化
• 描述传感器正常工作时
之间的线性关系
准确程度
的响应速度
的温度范围
• 线性度越好,测量精度
• 精度越高,测量结果越
• 响应速度越快,实时性
• 工作温度范围越广,适
• 按输出类型分:模拟量、数字量等类型
• 按工作原理分:自感式、互感式等类型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线圈:产生磁场
• 当位移部件移动时,线圈电感发生变化
• 铁芯:提高磁场强度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1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原理电感式传感器也称为自感式传感器或可变磁阻式传感器.图1为自感式传感器原理图,它是由线圈1、铁心2和衔铁3所组成.线圈是套在铁心上的.在铁心和衔铁之间有一个空气隙,空气隙厚度为δ.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运动部分产生位移时,空气隙厚度δ产生变化,从而使电感值发生变化.由电工学可知,线圈的电感值可按下式计算:当铁心材料和线圈匝数确定后,电感L与导磁横截面S0成正比,与气隙长度δ成反比.如果通过被测量改变S0和δ,则可实现位移与电感间的转换,这就是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分类电感式传感器分为3种类型:改变气隙厚度δ的自感传感器,即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改变气隙截面S的自感传感器,即变截面式电感传感器;同时改变气隙厚度δ和气隙截面S的自感传感器,即螺管式电感传感器.变间隙型电感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气隙δ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它的灵敏度和非线性都随气隙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常常要考虑两者兼顾.δ一般取在0.1~0.5毫米之间.改变面积型电感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铁芯和衔铁之间的相对覆盖面积(即磁通截面)随被测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变磁阻.它的灵敏度为常数,线性度也很好.螺管插铁型电感传感器.它由螺管线圈和与被测物体相连的柱型衔铁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线圈磁力线泄漏路径上磁阻的变化.衔铁随被测物体移动时改变了线圈的电感量.这种传感器的量程大,灵敏度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3电磁式位移传感器实例3.1仪器简介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H-DGWY型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是以一种比较简单的机构来演示用改变电感来测量位移的方法.当待测物体移动时,带动软铁芯移动,软铁芯插入线圈的长度改变时,通电线圈的电感量会随之改变.仪器结构如图2和图3.3.3实验数据分析电源由J1209-2高中教学电源提供,根据实验要求,选用14V交流电压档,实际输出电压为U0=16.72V.当插入距离为零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4.61V,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2=12.67V.U0≠U1+U2,电压是标量,为什么不能简单叠加呢?关键的问题是相位差这个因素在起作用,对于电感元件,电压的相位超前电流的相位π/2.理想线圈L和电阻R串联,满足U0=U21+U22关系.随着插入距离增加,线圈电感增加,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加.更加直观体现,作电压-位移散点图(图4).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传感器融合了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微电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位移传感器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未来的传感器将会应用进去更多的新材料,改变传感器原有的缺陷,而位移式样的传感器也会更加的多元化以及多功能化,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压力、温度,并且改进其测量方法使其可以测量出更多种类的精确数据,无论是位移传感器还是其他种类的传感器都将成为未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螺管型是衔铁插入长度的变化导致电感变化的原理。
变压器式传感器: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着位移的变化而变化。
优点:灵敏度都很高,有时都不用放大器。
缺点:在于质量一般比较大,不应用于高频场合。
电涡流式传感器:
基于电涡流效应,它的感应参数是阻抗的变化,尽量使阻抗是位移的函数,它还与被测物体的形状跟尺寸有关。
正弦波振荡器
为电感式传感器和相敏检波器提供了频率和幅值稳定的激励电压.
正弦波振荡器输出的信号加到测量头中。
工件的微小位移经电感式传感器的测头带动两线圈内衔铁移动,使两线圈内的电感量发生相对的变化。
当衔铁处于两线圈的中间位置时,两线圈的电感量相等,电桥平衡。当测头带动衔铁上下移动时,若上线圈的电感量增加,下线圈的电感量则减少;若上线圈的电感量减少,下线圈的电感量则增加。交流阻抗相应地变化,电桥失去平衡从而输出了一个幅值与位移成正比,频率与振荡器频率相同,相位与位移方向相对应的调制信号。
传感器综述
测量两类位移:
线位移,物位移
传感器分类:
电涡流式激光式精密
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小位移
变压器式中位移
电位器式大位移
电容传感器:
把位移的变化换作电容的变化进行制作的。适合高频测量。
优点:它具有灵敏度高、能实现非接触量的测量,而且可以在恶劣场合下工作。
缺点:输出特性的非线性,对绝缘电阻要求比较高。对连接线缆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有屏蔽性能;而且最好选用高频电源用来供电。
目前状况:现在做的最好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0.001微米的位移,误差非常小。
电感传感器:
将测量量换作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的传感器。线位移,角位移都可测。
优点:灵敏度高;输出信号比较大,因此有利于信号的传输
缺点:频率响应较低,不宜于高频动态测量。
常用的:
1、变气隙型中电感的变化与传感器中活动衔铁的位移相对应。
量程一般在0到80毫米。
电阻式传感器:
通过测量变化的电阻值来计算位移的变化。
电位器式:适合测量位移大、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应变式: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它具有线性度跟分辨率都比较高,失真小的优点。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分析
一、硬件组成
电感测微仪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感式传感器、正弦波振荡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及单片机系统。
交流电桥是电感式传感器的主要测量电路,它的作用是将线圈电感的变化转换成电桥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输出。
差动式结构可以提高灵敏度,改善线性,所以交流电桥也多采用双臂工作形式。通常将传感器作为电桥的两个工作臂,电桥的平衡臂可以是纯电阻,也可以是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或紧耦合电感线圈。图二是交流电桥的几种常用形式如图3所示。
解决方案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差动形式,这样既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又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两个完全相同的单个线圈的电感式传感器共用一个活动衔铁就构成了差动式电感传感器。采用差动式结构除了可以改善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外界影响,如温度的变化、电源频率的变化等也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衔铁承受的电磁吸力也较小,从而减小了测量误差。
变压器式电桥如图二b所示,它的平衡臂为变压器的两个二次侧绕组,当负载阻抗无穷大时输出电压为:
由于是双臂工作形式当衔铁下移时,Z1=Z-△Z,Z2=Z+△Z,则有:
同理,当衔铁上移时,则有:
可见,输出电压反映了传感器线圈阻抗的变化,由于是交流信号,还要经过适当电路处理才能判别衔铁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三、电感测头的结构
电阻平衡臂电桥如图二a所示。Z1、Z2为传感器阻抗。高;L1=L2=L;则有Z1=Z2=Z=R′+jwL,另有R1=R2=R。由于电桥工作臂是差动形式,则在工作时,Z1=Z+△Z和Z2=Z—△Z,当ZL→∞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当ωL>>R’时,上式可近似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线圈电感的相对变化量是成正比的。
克服办法主要是提高次级两绕组的对称性(包括结构和匝数等),另外输出端用相敏检测和采用电路补偿方法,可以减小零点残余电压影响。
二、基本原理
根据磁路的基本知识,线圈的自感可按下式计算
L=N2/Rm
其中N—线圈的匝数,Rm-磁路总磁阻数,在气隙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其中L为线圈自感,N为各段导磁体的磁导率线圈的电感跟气隙厚度、气隙的面积、导磁体的长度等有关。根据改变空气隙的厚度、空气隙的面积、磁体的长度来实现电感的变化,从而实现测量的作原理,自感式电感传感器可分为气隙型、截面型、螺管型。
气隙型传感器
优点:灵敏度高,对后续测量电路的放大倍数要求低。
缺点:非线性严重,为了限制非线性,示值范围只能较小,由于衔铁在运动方向上受铁心的限制,故自由行程小。
截面型
优点:较好的线性,自由行程较大,制造装配比较方便。
缺点:灵敏度较低。
螺管型
优点:结构简单,自由行程可任意安排、制造方便。
缺点:由于空气隙大,磁余电压也是反映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理想情况是在零点时,两个次级线圈感应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差动输出电压为零实际情况是两组次级线圈的不对称铁心的B-H曲线的非线性,以及激励电源存在的高次谐波等因素引起零点处U≠0知。其数值约为零点几毫伏,有时甚至可达几十毫伏,并且无论怎样调节衔铁的位置均无法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存在,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分辨率变差和测量误差增大。
此信号经放大,由相敏检波器鉴出极性。
得到一个与衔铁位移相对应的直流电压信号。
A/D转换器输入到单片机。
经过数据处理进行显示。
误差分析
电感式传感器测位移时,由于线圈中的电流不为零,因而衔铁始终承受电磁吸力,会引起附加误差,而且非线性误差较大;另外,外界的干扰(如电源电压频率的变化,温度的变化)也会使输出产生误差。
图为螺管型电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图。
螺管型电感传感器的衔铁随被测对象移动,线圈磁力线路径上的磁阻发生变化,线圈电感量也因此而变化。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与衔铁插入线圈的深度有关。设线圈长度为l、线圈的平均半径为r、线圈的匝数为N、衔铁进入线圈的长度la、衔铁的半径为ra、铁心的有效磁导率为µm,则线圈的电感量L与衔铁进入线圈的长度la的关系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