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课件(与教案配套)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语言的品味。
【教学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博大胸怀。
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怎样去复习呢?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读得好,背得熟: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⑴ 指定2名学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 组织评价。
(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体现)如强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 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①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 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美的古诗词,不断积累。
这两首,犹如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通过夸张和想象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登鹳雀楼》
总结词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 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详细描述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写登高远眺的 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激励 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自己的境界。
感谢各位观看
《如梦令》是李清照回忆往事的作品,表达了她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04
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01
02
03
语言精练
古代诗歌语言简练,用词 精准,表达丰富,富有韵 律感。
音韵和谐
古代诗歌注重音韵的和谐, 通过平仄、韵律、节奏等 手段,营造出优美的音乐 效果。
修辞手法多样
古代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 法,如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等,增强语言的表达 力和感染力。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出 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 李清照的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 言优美,意境深远。她的作品在宋代 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
《饮酒》创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借饮酒表达自己淡泊名 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杜甫身处沦陷的长安城,目睹国家破败、人民疾苦 的现实,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境构造
情景交融
古代诗歌注重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 景观,表达作者的情感和 思想。
意象丰富
古代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 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 者在感受美的同时,领悟 到生活的哲理。
第课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讲授新课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 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箫鼓:名词作动词,吹箫击鼓. 古风:古老的乡俗.
讲授新课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当这一天将 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 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 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 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 挚感情。
暗 , 几 家 农 舍 , 隐 现 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 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 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把这种自然景 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 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 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讲授新课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 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 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 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 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 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讲授新课
《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 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 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 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 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 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 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 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 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 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35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 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益 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浩荡”二字
望岳 全诗“望”字贯穿全诗,多角度的描写泰山的高大壮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写泰山静景,高耸奇丽。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高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蜂充满了活 力,化静为动。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写泰山的广阔震撼。对诗 人仰望时的神态描写,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 力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作者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 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 和豪迈的气概,表现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对大自然 中泰山的热爱,传递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用“千寻”夸张
地写峰上古塔之高,自己的立足点之高。“闻说”巧妙地虚写 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衬托出峰和塔的高。
抬头仰视是苍茫的天空;低头远望是辽阔的原野。燕赵大 地的萧萧朔风,带来一屡萧索寂寥。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黄金台 上,任由思绪驰骋:和燕昭王一样的古代圣君,他也再没有见 到。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黄金台,台上是孤零零的自己。像昭王 这样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后代明君,在哪里呢?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天地悠长,人生短暂,现在没有,那么他要等到什么时候? 明君难遇,抱负难展,知音难觅,孤独难消。回答他的只有滑 下脸颊的滚烫的热泪。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精品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听朗读录音,划分朗读节奏,注意正音、正字
意
望岳 唐·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悟诗情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洋溢着青 年杜甫的蓬勃朝气。
杜甫的一生
家世背景 身于北方大士族,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 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年少优游 32岁前一人游览名山大川,后遇李白,两人相 约同游,谈诗论文,结下“醉眠秋共被,携手 日同行”的友谊。后来两人分别,杜甫结束了 漫游生活,35岁回到长安。
陆游南宋诗人,诗歌或抒发政治抱负,或反映 人民疾苦,或批判当时的统治集团,风格豪放,多表 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作此诗之前,陆游因支持北伐被弹劾,于是罢 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镜湖的三山乡。心中 虽愤愤不平,但相比诈伪的官场而言,家乡纯朴的 生活让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欣慰之情。
感悟诗情
1.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游山西村 陆游
6.主旨
全诗表现了诗人胸怀抱负、决心改革、高瞻远瞩的思想信念及其对前途充 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游 陆山 游西
村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河流盘曲,形容重重山河阻隔。 柳暗花明:柳树成荫,繁花耀眼。多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 看到希望。
作者简介
本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表达诗人 怀才不遇、孤独悲伤的感情。
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建 功立业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豪迈 自信的态度。
语文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61张PPT)
学习任务二:游山西村
(2)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也看到了优美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还感受到了淳朴的风土人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 冠简朴古风存)。
学习任务二:游山西村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本诗的 名句,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谈一谈其中蕴含的哲理。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
设计说明
《古代诗歌五首》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 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关 心国运;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对 《古代诗歌五首》的学习,要从读诗的角度入手,建议学生通 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可在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 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3)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不畏”有何含义?这两句诗蕴 含了怎样的哲理?
浮云:这首诗中的“浮云”一语双关,既指飘浮的云,也用来 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不畏: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 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应该关注大局,目标长远。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1.诵读《登飞来峰》,感受诗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 韵律。
2.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理解诗歌 基本内容。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3.再次朗读诗歌,结合补充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资料补充】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 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 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 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20.《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共59张ppt)
陈子昂,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
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 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 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 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 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 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 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 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 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 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 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深入探究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地域之广阔 景色之秀美 山势之高峻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古 代诗歌 五首》 教学课 件(共5 9张pp 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古 代诗歌 五首》 教学课 件(共5 9张pp 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古 代诗歌 五首》 教学课 件(共5 9张pp 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古 代诗歌 五首》 教学课 件(共5 9张pp t)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 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 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 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 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 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 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1张PPT)语文七年下册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用“ / ”划出诗句 的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高高的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登上去不怕浮云遮住我的双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我身处塔的最高层上。
寂寞、悲凉,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3.“念天地之悠悠”你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
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诗句研读 4.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俯仰天地,天高地远,寰宇苍茫,反衬出诗人无比的 渺小和孤单。诗人不禁怆然涕下。这种悲哀里,蕴含着伟 大的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 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工部”“杜少 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 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 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 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 婚别》)等。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声鼓声紧紧追随,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的风气依然保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 拄着拐杖随时来轻叩柴扉,敲开你的家门。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那个字用最好,请 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 广泛引用?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 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这两句诗已超越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 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 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 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被广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 艺术生命力。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 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由情悟理——请用两个词语概括龚自珍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离 愁”“有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首句即点明“离愁”,离开哪里的愁绪呢?离开北京。 诗人与北京,可以说有着不解之缘。他的祖父、父亲都在北京做过官。他自己幼年 就在京入塾就读,后来又多次赴京参加会试,直至在京做官。离开与自己生活关联 如此密切的京城,诗人产生“离愁”原本也很自然。但这里用“浩荡”来形容“离 愁”的广大无边,用“白日斜”,也就是“夕阳西下”作为离愁的背景,却使得这 份离愁愈发沉重。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曾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请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思考:“白日斜”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白日斜”并不单纯指离京的时间,同时也象征着晚晴的国运与局势如日落西 山,正因为有这样深广的身世之痛与家国之忧,这“离愁”才是如此“浩荡”, 无边无涯。
“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挥响马鞭的意思。 自己的马鞭向东一指,离开京师,从此便和京师远隔天涯。 这里有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也有他对国事的担忧。正如范 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的山西
山村风光
民风淳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 欢乐的气象。在去山西村的路上,陆游对朋友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 腊酒”泛指农户家酿的米酒,南 方惯用糯米为原料,过滤比较简单,所以酒稠厚而不清亮,比较浑浊,而酒以“清”为贵, 比如一掷千金的李白曾写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用并不清亮的“腊酒” 来款待客人,写出了一种朴实的乡情。 “豚”,是小猪。“足鸡豚”,即“鸡豚足”。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那种尽其所有的盛情。那么,把“留”改成“招待” 的“待”好不好呢?显然不好,“留”字更能体现出村民的热情好客。
古代古诗五首中学语文课件教学课件
节奏
指诗歌中音节的长短、轻重和快慢等变化,通过节奏的变 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 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中“间” 和“还”的节奏轻快,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05 古诗五首的现代意义与价 值
古代诗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 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
《望庐山瀑布》
总结词
自然景观的赞叹
VS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诗中“日照 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形象地 描绘了瀑布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进一 步强调了瀑布的壮丽和震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总结词
友情与离别
古代诗歌的精湛技艺和深刻内涵有助 于提升现代文学的品质,促使现代文 学作品更加精致、高雅。
促进文学创新
古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和风格为现代文 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有助于推 动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古代诗歌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升语文素养
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 内容,通过学习古诗,可以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写
民族自信心。
培养人文精神
古代诗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促 进个体全面发展。
传承文化遗产
古代诗歌是一种文化遗产,通过学 习古诗,可以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代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丰富文学表达
提升文学品质
古代诗歌在表达手法、修辞技巧等方 面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 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精品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古代那些能够礼 贤下士的圣君。
后世那些重视人 未来 才的贤明君主。
从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想到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形容时间的久远
悲伤的 眼泪
和空间的广大。
样子
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合作探究
1.再读诗歌,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背景链接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 “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是诗人漫游途经泰山时所作, 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 勃的朝气。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裘马清狂: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
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 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登飞来峰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抒写诗人登楼远 眺(tiào)时吊古伤今的感慨,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的孤寂、惆怅之情。
望岳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 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 被尊为“诗圣”。他的诗作《望岳》《登高》以 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 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 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 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
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古今,时间无始无终,而
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
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
而涕下”!
诗歌中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合作探究
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达了诗人怀才不 遇、壮志难酬、时不我待、孤独悲伤的感情。
《观沧海》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 诗人的宏伟抱负和宽广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态度。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此 诗借景抒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 抱负。
21 古代诗歌五首/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 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着,或 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诗歌五首,随着诗人的生 花妙笔,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
21 古代诗歌五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21 古代诗歌五首/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 律。(重点)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难点)
3.感悟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情感。(重点)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 美情趣。(素养)
知识备查
21 古代诗歌五首/
文体知识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 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的诗歌均为古体诗。但唐朝之后的诗歌不一 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代诗歌五首ppt完美版课件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诗意:不要取笑农人自酿的腊酒不好,丰收年他们待客也会宰鸡杀猪。
悠悠( ) 怆然( )涕( )岱宗( ) 决眦( ) 凌( )吟鞭( ) 遮( ) 拄杖( )叩门( ) 豚( ) 箫鼓( )缘( ) 衣冠( ) 天涯( )
yōu
chuànɡ
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己亥杂诗
辞官南归
不甘沉沦为国效力
表明心志
失落离愁
甘愿奉献
离情浩荡肠断天涯
落红有情化泥护花
拓展延伸
望岳三首·其二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飞来山: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闻:听说。
千寻:极言塔高。形容高耸。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意: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到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
1.“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这句诗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飞来峰》这首诗。
部编版教材《古代诗歌五首》PPT(精品)课件
首联用问答的形式,写远望所见。借齐 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 形象。
重点解读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前句虚写 后句实写
颔联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重点解读
这首诗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
秀丽的景色。 表。
(三)一词多义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1.《虽有佳肴》开头写嘉肴有什么作用?
“割”字用得极好,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 像杜甫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是不会真的咒骂几个顽童的。但为什么诗人就在诗中这么称呼了呢?这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
重点解读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 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 的孤独感。
重点解读 望岳
这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看泰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 近望 细望 远望
重点解读
缘、浑、柳暗花明、落红”等文言 3.培养不惧困难、胸怀天下的优
词汇,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新课导入
千金市马骨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
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
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课件
《古代诗歌五首》教课方案【教课目】1.感知内容,品尝言,体会境界。
2.有感情地频频并熟地背。
3.启学生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升文化品位和美情味。
【教课要点】品尝言,领会心境,并背。
【教课点】品尝言,体会境界。
【安排】三【教课流程】第一(教课内容:学《海》。
)一、入今日我要接触的五首古代歌,都是写景抒怀的佳作。
人爬山望海,舟帆,花,咏春悲秋⋯⋯用凝生的言描出了一幅幅景,将起我美好的情。
下边就我走曹操的《海》,一同略人广博的胸。
二、吟——出情味1.先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
曹操( 155— 220),字孟德,沛国郡人。
末年的政治家、事家、人。
人当正在自己事的最顶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在又打了桓和袁残部,除去了后患,一了北方。
假如再以兵力去消南方盘据力,他就能够平宇内,一天下了。
《海》正是北征桓途中碣石山写的。
大以前,身主的曹操,登受骗年秦皇武也曾登的碣石山,又当秋瑟之,他的心情像海一以沉静。
他将自己宏的抱、大的胸怀交融到歌里,借着海洋的形象表出来,使首拥有一种雄的格,2.,清字阻碍。
( c āng )碣(jié)澹(dàn)峙(zhì)(xiāo)瑟(sè)3.初,定下感情基:凉、大气;同注意出次。
碣石,以海。
//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 明月之行,⋯⋯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理解内容1.注。
2.分小把古成代文,尽量押韵。
3.作示范,分,出最好的一。
4.比朗古和代文。
示范:策来,登在碣石上。
我海洋的壮!百草丰美。
水波澹澹,突兀立的山呀,最初跃入眼帘。
山岛上——百草丰美,树木茂盛。
固然已到秋季,它们仍生机勃勃。
看海洋——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太阳和月亮,日夜不断运行,都是海洋吐纳的小小弹丸;天上的银河啊,星光绚丽。
它们都出生于海洋广阔的胸间啊!今日我赏析海洋。
真是好运到了极点。
且让我引吭高歌,倾诉宏伟的愿望。
四、说读——飞扬神思1.要点理解以下词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 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 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 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 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 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 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 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 )。时间过得这么快 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 不令人感慨系之! 不令人感慨系之!
这是本诗的第三层,诗人借助奇 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 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
虚景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 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附文,跟 附文 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小结: 小结:
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 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 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 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 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 想又很含蓄。
钱 塘 湖 春 行
《钱塘湖春行》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 足 , 不 行 东 湖 爱
最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
乱 花 渐 入 迷 人 眼 , 。 泥 啄 春 燕 新 家
谁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 西 , 亭 北 贾 寺 山 孤
钱 塘
白 居 易
湖 春 行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 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市)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 顿丘令。 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 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 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 ),迎献帝都许 今河南许昌)。 迎献帝都许( )。从此用 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 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 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 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 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 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 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 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 对农业生产 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 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 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 集权。 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 发展。精兵法, 孙子略解》 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 等书。善诗歌, 蒿里行》 要》 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 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末 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 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 集》。
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诗 号香山居士。太原人。 人。号香山居士。太原人。他 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 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 讽喻,崇尚简单易懂。 讽喻,崇尚简单易懂。是中唐 时期著名的诗人. 时期著名的诗人. 白居易在百 姓之间做诗, 姓之间做诗,总是读给年迈的 老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 老人和没有读过书的人,如果 他们听得懂,就可以了: 他们听得懂,就可以了:如果 听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 听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
七 取 蛙 声
听 花 香 里 一 片 。 年 , 丰 说
稻 风 半 夜 鸣 蝉 。
清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
西 江 月
辛 弃 疾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 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 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 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 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 个名称,叫“曲牌”,如这首词的词牌 就叫“西江月”。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归 雁 洛 阳 。 边 , 达 何 处 书
乡 江 春 入 旧 。 年
海 日 生 残 , 夜 。 帆 悬 一 正 风
潮 平 两 岸 , 阔 。 水 前 绿 行 舟
客 路 青 山 , 外
王 湾
次 北 固 山 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 首联两句点题。 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 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 客路” 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 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 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 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 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 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行不足” 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已完全陶醉在 最爱湖东行不足” 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白居易为什么做《钱塘湖春行》?
长庆三年春,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 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 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 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 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七言律诗, 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 和热爱的感情。 和热爱的感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 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 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 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 此景,情何以堪? 递家书了。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递家书了。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 淡淡的乡思愁绪。 淡淡的乡思愁绪。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描写,次及“洪 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 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诗 词 五 首
次北固山下 秋思 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
观 沧 海
幸 甚 至 哉 歌 以 咏 志 里 其 出 若 烂 灿 汉
星 月 之 行 若 出 其 中
日 风 萧 瑟 洪 波 涌 起
秋 木 丛 生 百 草 丰 茂
树 何 澹 澹 山 观
曹
以 观 沧 海
操
沧 海
(155-220)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 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 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 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 ”“阔”“正 四字炼得好: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 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 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 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 一语作铺垫。 一语作铺垫。
拓展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胜烟柳满皇都。 比较一下两首诗的异同,谈谈你对春天的印象。
路 转 溪 头 忽 现 。 边 , 社 林 店 茅 旧 时
两 三 点 雨 山 前 。 外 , 天 星 八 个
研读与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 几处 谁家” 不是“家家” 不是“家家”?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 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 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 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 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 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 时看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 写春水初生, 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 与堤平。 云脚低” 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 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 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欲迷人眼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 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 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 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 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 的感觉。 的感觉。
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