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综述
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k)亦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chorie),“接受与效果研究“(Rezeptionsforschutuny)等。
亦译作“接收美学”。
它发端于联邦德国,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德国的一支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
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到中国,我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工作者在探寻方法论的热潮中,迅速并敏感地译介了接受美学,展开了我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本人对90年代后接受美学的主体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做了一定的归纳,以供参考。
既然是接受美学的“主体观”,首先就必须对“主体”这个概念有一个很深刻的了解。
一、西方文论中“主体”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
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参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对于西方文论中主体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我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归纳和分析比较。
有的作者从承担者意义上归纳了主体概念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主体是个体的存在物,个别的人、个别的马、个别的树木等等,都可以成为主体。
这种作为主体的个体事物被他称为“第一实体”。
除了个体事物以外,不依存于其他主体,但又可以表述其他主体的东西,这种作为事物的“种”和“类”,他称为“第二实体”。
即主体是性质和状态的承担者。
到了笛卡尔时,认为主体是灵魂之类的东西。
即主体是现象的承担者。
18世纪起,人们愈来愈频繁地在精神现象在精神现象的承担者意义上使用主体概念。
康德认为主体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超验存在,就等于自我。
康德理解的主体,并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他的主体不是认识论上的主体,是认识意义上的主体。
从费希特开始,就认为主体就是自我。
即主体是思想活动的承担者。
到了马克思,他的著名论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揭示了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有的作者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问题上,探讨主体性思想历史演变。
古希腊哲学“物活论”,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看做浑然一体。
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和课题,但他还没意识到主体性问题。
智者在对本体论的研究中,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这是近代人本注意思想的最早来源。
主体与客体在中世纪哲学中表现为天和人的对立,灵魂和肉体的对立。
近代哲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或特点是主体性原则,即将人,这一思维着的主体,理解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主体,人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是能动的,或者说是主动的。
17、18世纪认为,人完全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一直认为,精神、自我、主体占主导地位。
康德是近代哲学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证主题性的哲学家,他提出人的自由本质为人的主体性留下了充分地盘。
黑格尔系统的论证了人的自由本质和人的主体性。
2000年由一人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的两篇论文,清晰地列出了从古希腊时期到近现代对于主体概念研究的问题,还兼论了“主体死亡”的观点。
主体(Subject)这个词,在词源学的角度,来自于拉丁文的“subjectum”,意即“在前面的东西”,作为基础的东西。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看来,主体其实就是“实体”。
在笛卡儿看来,所谓主体就是自我、灵魂或者心灵。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中的主体(自我)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
只有到了康德,主体才真正变成了一种综合同意感性材料的能力或活动,由一种主题性的思想转化为意识的先验功能或一切知识可能性的耕具,胡塞尔又进一步发展了主体性的思想,昭示了主体的意向性结构,阐明了作为先验自我的主题的绝对被给予的性质。
分别发表于2002年与2005年的两篇论文,在谈论西方文论中关于主体性问题时,论及了“作者”的位置问题,事实上是对以上研究的延伸和发展,堪称姐妹篇,当然有异有同,前者对欧洲诗学传统对作者的忽视着墨颇多,更把时间拉长到巴赫金时期,而后者对济慈、艾略特对传统浪漫主义作者观的发拨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各有所长。
2002年的论文通过对
西方文论史的扼要历史回溯,指出作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是从来有自,它是浪漫主义运动高扬作家主体的产物。
20世纪的新批评、结构——后结构主义文论对浪漫主义运动的这一“主体性”批评进行了深刻的反拨。
新批评强烈反对传记式批评,认为这将导致“意图谬误”。
罗兰.巴特提出了“作者已死”,作家至高无上的地位遭到颠覆,语言上升为文学研究的主角。
论文最后通过巴赫金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的“语言”改造,尝试在社会、历史、心理、符号的网络中给作家一个新的定位。
2005年的论文论述了西方文论中创作主体性问题。
欧洲诗学传统精神是对创作主体加以消解。
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论高扬作家主体,作家的地位至高无上。
济慈以“消极感受力”、艾略特以“非个人化”理论对浪漫主义进行反驳,成为新批评的先声。
苏珊.朗格以形式主义符号学来调和个人感情和社会公共感情之间的矛盾。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认为作者已“死”。
对西方文论中主体性问题历史演变的研究,对西方文论中“主体”概念的研究恰恰给接受美学主体观研究提供了一个历时的纵向的历史背景,这是非常必要的。
而接受美学在以往的主体性问题历史演变研究中似乎鲜有出现,因此这次的论文也有了研究的必要性,接下来我对接受美学的主体观研究又做了一个统计和归纳。
二、接受美学主体观的研究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研究
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有:现象学、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这一思潮的发展线索分别为现象学批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三个阶段,而伊瑟尔在这三个阶段之间起了某种中介的作用。
毫无疑问,现象学作为一门研究经验的学问,它的对象既不纯粹是主体,也不纯粹是客体,而是要探讨物体与意识的交汇点,即研究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意识向客体的投射以及通过意向性过动而重新建构成的世界。
因此可以说,现象学所弘扬的是一种主体意识——建构主义的意识,它不屑于追寻一个文本在产生时的原初意义,因为那样的追寻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是要通过对客体的意向性投射,建构接受者——阐释者所劣迹和阐发的意义。
由此可见,现象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客观说大相径庭,它落实在文学批评理论中就显示出贬抑作者、注重读者以及阅读经验的特色,这些特色均表明了现象学与接受理论早就存在了的渊源关系,而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的接受美学的兴起,则更是把现象学哲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拉近了。
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接受美学是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的。
姚斯的理论来源于继承海德格尔的加达默,其中诸如“期待视野”、“效应史”等核心概念均是由加达默那里继承来的。
伊瑟尔的理论则受现象学的美学家英加登较大的影响,其“未定性”、“具体化”等核心概念则是直接从英加登那里移植过来的。
(二)接受美学研究
90年代初有评论家从两位接受理论家核心思想说起,并与传统的文学批评作了系统的比较。
姚斯于1970年曾讲过:长久以来,文学史只是作为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它忽视了“第三者”——读者。
文学的历史只有在作者、作品和读者共同作用时才能形成,作品的视野和读者的视野相融合时,作品才具有意义。
可见,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依靠读者那由其历史文化地位,自身经历与经验所决定的理解条件,于阅读过程中产生。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一个“召唤结构”,这些空位对作者来说,是其分析观察角度揭示的省略;对读者来说则是具有提示的性质,它召唤读者将相邻的框架部分连接起来,自己去寻找这种连接方式。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充满空位的固定模式的框架结构,其所包含的确定与未定部分交替变化相互作用。
这种交替作用赋予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作品进行对话这样一个伙伴的角色。
他说,读者应该带着变换的视角去阅读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应该作为中立的观察者,因为读者也随着作品的发展发生变化。
接受美学突破了传统的文学本体论,文学不是一种作为客体的物的对象性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文学作
品的历史与生命没有接受主体——读者的参加是不可想象的。
接受美学主张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现象,并且对作品的判断并不是一种完全机械的、被动的、纯客观的批评。
1998年的一篇论文论及了伊瑟尔的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他的文本分为两类,“艺术极”和“审美极”,艺术极的文本形式能对读者心理造成影响,而审美极被描述为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实现”、读者的“主观性”或“心理活动”。
以及“隐含的读者”。
有三种阅读模型:游动视点揭示的是读者阅读活动,连贯化建构是阅读活动的心理学基础,而被动综合则显示读者的下意识活动。
2002年的一篇论文也是从意义未定和空白以及读者的阅读两方面涉及了读者观的问题。
其间也有专门谈论接受美学的读者观问题的论文,分别写于2001年和2003年。
第一篇就多个曾面的读者分析,以期揭示文学作品多样意义的深层根源与读者主体作用的制约性问题。
而第二篇似乎更接近于我论文的设想,认为读者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是双重身份的的者,它有一个期待视野。
而发表于2004年的论文在谈论接受美学的思想时,提到了作者之死的观点,且不管它的论述是否合理,至少把接受美学的主体观和罗兰.巴特的作者观联系在了一起。
(三)接受美学的读者观和罗兰.巴特的读者观比较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校R.C.霍拉勃先生对接受美学的研究著作《接受理论》中第五章《问题与展望》的第四节《非中心的读者》中谈到:巴尔特的“读者概念”接受理论中遇到的那些读者概念的区别,就在于他的读者是由无限多的密码或文本构成。
它并不是一个源发意义和结实的同意的中心;而是一个具有消散和密码的复兴;“这个本文的‘我’,本事已经是其他本文和密码的复性,这些密码是无限的,或更准确地说,是意识的密码(其根源遗失了)。
”如果我们假定,巴尔特采取一个迎合“后结构主义的读者”的概念,那么,的国和法国批评的不同便可轻而易举地概括为:在接受理论家们将其阐释中心由本文移向读者的时候,后结构主义则通过将读者本文化取消了任何中心。
中国学者在谈论后结构注意是否将读者本文化取消了任何中心这个问题上似乎论述不多。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从两大方面总结了涉及“接受美学主体观”研究的论文以及观点,可以发现,直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接受美学主体观问题的系统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