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效果分析目的:探究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干预指导效果和价值。

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接受常规护理的危重病患儿作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介入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并分析其干预指导价值。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65.00%,并发症发生率22.5%低于对照组的47.50%,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干预指导效果和价值良好。

标签: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干预指导效果小儿危重病发生后,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病情恶化,对小儿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产生威胁;加之小儿年龄较小,难以和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配合,导致护理工作开展的难度显著上升。

此时对患儿的情况实施评估,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就对于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则主要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相关研究参考,现将其研究详情作出整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接受常规护理的危重病患儿作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介入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8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6.23±1.24)岁,患者中男女分别18例和22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8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75±1.38)岁,患者中男女分别17例和23例。

本次研究前均已经向家属简单说明了研究概况,其均在知情的基础上表示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近(P>0.05),故组间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危重症护理,即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实施检测,按照医嘱对其进行用药,在发现异常后及时上报并采用有效方法干预。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一、介绍危重病患儿是指病情严重危及生命,需要重度监护、生命支持和强力治疗的患儿。

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有其独特性,且具有高度复杂性。

针对这种情况,各国在不同的时期开发了不同的评分法。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评分系统,现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并对该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2.1 评分法的设计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发的,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了临床护理实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该评分法以9个生理指标为评分依据,包括神志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皮肤、肢体运动、肠道功能、加压药物使用情况和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根据患儿的每项指标得分,将患儿分为5个级别,分别为非常病重、病重、危重、极危和死亡。

2.2 评分结果的应用根据评分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指导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的康复。

同时,评分结果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医疗措施,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3.1 提高护理质量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依据一系列生理指标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评分结果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同时,这种评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照顾。

3.2 预防并发症在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检测出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通过护理干预或及时告知医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3.3 评估治疗效果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评估患儿的生理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四、总结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可靠、简便、易于操作的评分方法。

通过对小儿生理指标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病情,指导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合理化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促进小儿康复。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5-07T15:59:54.79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4期作者:谢小淑[导读] 评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

谢小淑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Ⅲ湖北荆门 448000【摘要】目的:评价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危重病患儿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护理,观察组接受危重病评分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在小儿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护理;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效果小儿危重病的病情复杂,疾病的治疗时机对于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1]。

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为评估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在小儿护理中的价值,此次研究选择68例危重病患儿开展调查。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将我院收治的68例危重病患儿纳入研究,患儿的入组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重症护理)与观察组(危重病评分法护理)各为34例。

对照组,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6.89±2.51)岁。

观察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1例;年龄2岁~12岁,平均年龄(6.89±2.51)岁。

两组危重病患儿的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重症护理,做好患儿的各项体征检测,动态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告诉患儿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且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蒋艳霞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蒋艳霞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蒋艳霞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小儿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在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危重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患儿选择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选择采用小儿重病护理评分法联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效果和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

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比较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方法对于患儿病情进行判断,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使患儿能够更好的恢复。

关键词:小儿护理,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效果分析;护理效果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nursing score in pediatric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critical illne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score.The clinical recovery effec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relevant data were compar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 < 0.05,with statisticalsignificance.According to the group,P < 0.05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score method for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 can accurately judge the patient's condition,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and promote better recovery of children.[keyword] child care,pediatric critical care nursing score,effect analysis,nursing effect从小儿危重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来看,它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难度,这和患儿的生理特点存在明显关联,只有准确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判断,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治疗,才能更好的对患者疾病进行控制。

儿科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

儿科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儿护理;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护理效果小儿危重病不仅变化快,而且病症复杂。

掌握治疗时机是临床治疗小儿危重病的关键,若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不但影响患儿的预后,还可能导致患儿死亡。

有文献报道[1],在小儿护理中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显著。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2019年7月—2020年5月随机选择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接受小儿危重病护理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7月—2020年5月选择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接受小儿危重病护理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

研究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0例,平均年龄(5.44±1.56)岁;参照组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9例,平均年龄(5.34±1.52)岁。

患儿和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儿均符合小儿危重病的诊疗要求。

排除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的患儿,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定时检测,动态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告之患者家属与小儿危重病有关的治疗和护理事宜,及时应对患儿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等[2]。

研究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掌握患儿在治疗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患病程度,合理评估患儿的患病情况,依据评估结果划分患儿的护理等级。

对分数低于70的患儿开展动态护理,时刻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若病情恶化,第一时间组织抢救。

对高于80分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并将患儿转入普通病房。

监测70~79分患儿的动态生命体征,并转至重症监护室,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再给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P<0.05)。

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护理;护理满意度【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score in children with critical care.Method:Eighty-four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ursing score in children with critical care and then graded nursing.The clinical effect,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 70,70 to 80,and 70 scores(P<0.05).Conclusion:The nursing score in children with critical care is significant,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Nursing score in children with critical care;Nursing care;Nursing satisfa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er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 City,Ji’an 343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2.020小儿危重病变化快且复杂,掌握治疗时机是其疗效的关键[1]。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小儿危病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生命体征异常、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其疾病进程快、病情变化突然,病情相对复杂。

因此,小儿危病的护理评估是小儿危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危重病患的治疗和抢救至关重要。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小儿危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指导实际的护理工作,提高救治质量和护理效果。

本文主要阐述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根据小儿危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和生理学知识,建立的一种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是反映小儿危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工具。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主要包括评估指标选择、评估得分、评估结果分级、护理措施制定等步骤。

首先,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根据小儿危病患者的年龄、生理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评估指标,如呼吸、血压、血液pH值等,以及组织灌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指标,对小儿危病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

其次,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根据评估指标的情况,将不同得分分配给不同的指标,以便更好地反映小儿危病患者的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得分越高,表示小儿危病患者的严重程度越高,病情越危急,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

最后,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会将评估结果进行不同的分级,以便于指导小儿危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制定。

常见的评估结果分级主要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等级,随着评分等级的升高,小儿危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也会相应地增加难度和复杂性。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方面,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能够明确反映小儿危病患者的病情、病情变化及其严重程度,为护理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早期发现小儿危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小儿危病患者得到必要的救治和护理。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通用的评估方法,可为医疗机构的医生和护士提供指导性建议,帮助其更好地护理小儿危病患者,并降低其死亡率。

该评分法通常基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进行评估。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各种临床病况,尤其是危重病儿。

以下是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1、提高护理质量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能够提高危重病儿的护理质量。

它通过对患儿的危险程度和症状的评估,指导医生和护士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质量。

2、降低死亡率
3、推动护理标准化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可以推动护理的标准化。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项治疗指标和操作流程,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护理效率。

4、促进护理团队协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可以促进护理团队的协作。

护士和医生可以通过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死亡率,从而促进护理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三、小结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评估小儿危险程度和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推动护理标准化和促进护理团队的协作。

因此,在危重病儿的护理工作中,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为1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儿童病危护理的患儿,将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病危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采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结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速度。

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采取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结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操作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速度明显优于采取常规病危护理方法的参照组患儿症状缓解速度,结果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产生了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病危护理工作中结合使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进行预估,对患儿的治疗和预后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儿童病危护理工作中结合使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将这种方法在儿童病危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干预指导;应用效果小儿病危的情况属于儿童护理中较为棘手的护理工作,由于儿童危重病的护理十分复杂,患儿可能由于重大外伤,急性严重疾病,严重炎症等情况出现的危重病情况,患儿的病情十分复杂,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可能会造成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影响患儿预后情况,因此,针对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估,同时对患儿的危重病进行评分,将评分结果作为患儿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患者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样本为10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儿童病危护理的患儿,将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患儿男性18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区间为6个月至10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3±1.2岁),患者疾病表象为:器官功能衰竭18例,休克12例,严重感染20例,参照组患儿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儿年龄区间为7个月至11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9±2.1岁),患者疾病表象为:器官功能衰竭15例,休克17例,严重感染18例。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并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的临床工具。

它由多种生理指标组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早期识别出儿童危重症状,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在临床实践中,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帮助医护人员减少了儿童病情恶化和院内发生的意外事件。

本文将就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早期识别危重症状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采用多种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意识状态等)进行评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在初步症状出现时即时发现儿童的危重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儿童病情恶化、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 提高救治效率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帮助医护人员更快速、更准确地判断儿童病情严重程度,从而能够更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一旦患儿的评分超过一定阈值,医护人员就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增加监测频率、调整治疗方案、通知专家会诊等,以提高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的病情恶化。

3. 减少院内意外事件和不良结局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在医院内发生的意外事件和不良结局。

通过对患儿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避免了因病情恶化导致的不可逆转的损害,有效地降低了医疗风险。

4. 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能够促进医护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在评估和监测过程中,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各个岗位都需要参与共同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这有利于整个团队的协作与配合,提高了处理危重儿童病情的效率。

5. 个性化治疗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儿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医护人员能够了解到患儿的病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避免了盲目性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介绍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概述,包括其评分体系和评分方法。

随后详细分析了该评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和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了在护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论部分对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了应用效果分析,指出其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文章还探讨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提升小儿护理水平。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效果分析、临床应用、指导作用、预后、护理实践、问题对策、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通过对小儿患者的生命体征、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工具,旨在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指导科学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病人对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研究表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进行快速、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还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指导护理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护理实践中,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评分标准不够统一、护理人员不熟练等。

有必要对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优化其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2 研究意义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评估小儿危重病情严重程度的工具,其应用对于提高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患儿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医护人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小儿危重病情和指导护理的重要工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救治和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小儿危重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护理评估方法往往局限于主观判断,容易出现主管人员经验不足、评定时机不当等问题,影响了对患儿病情的准确评价和护理的及时干预。

因此,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引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研究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评价该评分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和监测小儿危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时识别危险信号,预防并及时处理潜在的临床危机。

通过对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评分法在实际临床中的作用和价值,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提高小儿危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

研究对比不同方法在小儿危重患者护理评估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儿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客观和有效的评估工具,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最终实现患者的及时康复和健康。

2. 正文2.1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介绍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评估小儿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度的工具,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重病例,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小儿护理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研究

小儿护理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研究

小儿护理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科门诊接诊的危重病患儿共计94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每组47例。

实验组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3%,对照组为44.68%。

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72.34%。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病情好转时间,试验组(1.7±1.0)d明显短于对照组(2.4±1.6)d。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小儿护理中积极引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字:应用价值;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并发症;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小儿危重病患者94例,收治时间:2015年2月-2016年9月,排除病历资料不全者或先天性脏器功能受损者。

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对94例病例进行分组:试验与对照各47例。

试验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为6-48个月,平均(26.3±4.1)个月;急性呼吸类疾病者,16例;中重度炎症感染者,23例;休克者,3例;高热者,5例。

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为6-47个月,平均(26.1±4.0)个月;急性呼吸类疾病者,15例;中重度炎症感染者,24例;休克者,2例;高热者,6例。

两组性别构成、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1],详细如下:以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标准为原则,对本组患儿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其评估内容主要有: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临床表现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项评估评分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危重病情及治疗效果。

该工
具由法国医生Leclercq等人于1985年研制而成,其依据临床数据进行评估,是一种简单、实用、客观的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儿科重症医学中。

1.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主要评估儿童体征、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肝肾功能、免疫系统、代谢及营养、全身病情及综合情况等方面,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小儿疾病的严重程度。

评分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程度
地发挥。

2.指导治疗方案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基于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例如,
当评分结果表明患儿代谢和营养出现问题时,医生可以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措施;当评分
结果显示患儿免疫功能下降时,医生可以采用相应措施加强患儿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

3.优化护理措施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可以帮助护士科学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对患儿进行定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管路维护等,以减轻患儿体内负担,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是一项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为医生和护士提供科学依据,能够优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促进患儿康复。

然而,由于该评分法仅适用于评估儿
童危重病情及治疗效果,不适用于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评估工具。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危重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lt;0.05),且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lt;0.05)。

结论:对危重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更有效的评估患儿病情,找到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小儿危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应用效果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导致小儿危重病病情往往发展较快,因此更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及时掌握实时病情,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危重病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小儿危重病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1]。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危重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确诊与小儿危重病标准相符合,且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均已签署同意书。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观察组女27例,男33例,年龄1~10岁,平均(5.4±1.1)岁;疾病类型:腹泻伴脱水2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21例,化脓性脑膜炎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例,其他9例。

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1~9岁,平均(5.1±0.9)岁;疾病类型:腹泻伴脱水21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18例,化脓性脑膜炎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例,其他7例。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黄英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黄英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黄英发表时间:2017-08-31T14:02:48.9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作者:黄英[导读] 小儿危重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儿预后效果。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妇幼保健院四川达州 635100)【摘要】目的:研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到2015年10月的小儿危重病患儿共计10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80.39%,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仅为58.82%,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显著,且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护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临床效果;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059-02 小儿危重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儿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小儿危重病病情的判断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危重病的一大难题,通常病情的判定会受到患儿的病情、患儿受伤部位等干扰[1],最终影响了整个护理效果。

由于患儿自身的抵抗力较差,应激反应较差[2],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为了使小儿危重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本文特研究了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浅析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

浅析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

浅析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病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患儿在护理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危重病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观察患儿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可帮助护理人员为不同类别患儿提供适宜护理,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scoring method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72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6 -2017 June,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children in the nursing methods on it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observed the efficacy,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can help nurse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care for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children,inhibit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of the families of the children,has a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scoring method;vital signs;nursing satisfaction 前言小儿危重病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观察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观察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比两组护理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效果观察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均比较低下,对于外界抵抗能力极差,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患儿人数明显增加,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患儿的病情存在发病急、病情复杂的特点,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或不合理,会导致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负面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极为重要和关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效果显著[1]。

本文为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在2-11岁,平均年龄为(7.21±0.25)岁;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在2-12岁,平均年龄为(7.26±0.24)岁。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掌握患儿的基本资料,详细的为患儿家长讲解患儿的病情,取得患儿家属的同意,为患儿实施血常规、尿常规、营养补给等措施,做好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小儿危重病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用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根据患儿的评分采取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7d后平均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早帮助患儿脱离危重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值得在护理作用应用推广。

标签:危重病;小儿护理;护理评分法
小儿危重病变化的速度快且变化复杂,把握治疗时机是有效治疗的关键[1]。

如果诊断不及時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不仅患儿的预后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患儿死亡。

然而,诊断小儿危重病存在一定问题,小儿危重病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复杂病情以及损伤部位所掩盖,诊治医生容易误判患儿的病情,影响护理效果。

为观察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4例危重患儿均为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32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年龄(3.47±
2.35)岁。

其中3例为急性中毒,30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14例患儿患有神经系统疾病,18例患有循环系统疾病,9例患有其它疾病。

74例患儿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原发性疾病以及体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

护理措施如:护士长依据患儿和护理人员数量设定护理小组,将患儿分配至所有小组护理。

责任护士承担执行医嘱用药、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等,并确保每为患儿都有责任护士。

患儿入院前后均接受小儿危重病评分测试,以评分结果判断患儿病情变化。

1.2.2患儿进入医院纠正后使用已有的小儿危重病评分表评价患儿的病情,并根据评分表的诊断标准确定患儿病情危重程度。

对评分低于70分的严重危重病患儿加强护理力量,增加护士数量,实行严密的护理,护理人员时刻准备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随之准备抢救。

对评分高于70分,但低于80分的患儿,委派责任护士实行全天候监视。

对于评分高于80分的患儿则依据患儿的原发病进行
相应的护理。

定期使用评分表测量患儿的病情,了解病情变化,依据病情变化加强或适当减少护理力量。

1.3疗效判定患儿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显效:生命体征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无生命危险,疾病对日常生活无影响。

有效:生命体征基本趋于正常且问题,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无效:生命体征异常且不稳定,未脱离生命危险,对日常生活有严重影响;或患儿死亡。

有效治疗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

1.4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和组间比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7d后平均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受疾病复杂且变化快以及患儿缺少表达能力的影响,小儿危重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远远超过治疗和护理成年危重病的难度[2]。

小儿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要求护理人员依据患儿的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合理优化配置护理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患儿预后状况。

然而当前许多医院对小儿危重病护理的方式仍沿用传统责任分配方式,造成护理效率低,护理工作质量难以提升[3]。

因此,有必要将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应用于护理中。

在判断患儿危重程度中,我院根据依据小儿危重病诊断的标准和依据,从患儿的心率、血压、护理以及血钾血钠、胃肠系统表现等10个评分标准对患儿进行评分[4],依据评分结果将患儿危重分为三个等级,非危重患儿:评分分值高于80分,危重患儿:评分分值不高于80分且高于70分;极危重患儿:评分分值不高于70分。

分别给予三个等级的患儿一级护理、重点护理以及特级护理[5]。

其主要区别在监视密度和人员配置上,危重患儿和极为危重患儿均接受24h严密监控,并配备更多的护理人员。

对于极为危重的患儿,护理人员还随之做好抢救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我院对三个级别的患儿配置护理人员的比例为0.5:1:2。

此外,我院在人员配置和护理措施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定期使用评分标准测量患儿得分,一来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二来可根据评分结果实施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将闲置护理人员分配,满足极为危重患儿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在本次研究,我院根据患儿危重病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使用评
分表实时测量患儿危重病得分,以实时得分为依据调整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儿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7d后平均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更早帮助患儿脱离危重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小儿危重病评分法值得在护理作用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莲娜.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现代养生,2014,12(07):222-223.
[2]宋先耕.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02(03):242-244.
[3]张祥钦,郭霞,张红敏,等.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体系评估危重患儿预后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04(14):169-171.
[4]卜淑香.探讨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14):1254-1255.
[5]刘迎春,彭宗银,熊国英,等.APACHE Ⅱ评分在危重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6(03):723-724.编辑/申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