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中国人打交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与xx人打交道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中国,当听到中国朋友问你“吃了吗?”,你千万别以为这是他想邀请你一起吃饭。

“吃了吗?”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含义仅仅等于西文中的Hola。

这虽然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一个小故事,但是,类似的差异却不断出现在国际交流中。

这种认识上的不同,处理不好,会演变成相互歧视的因素;如果我们尊重并利用这种差异,就有可能生活得更好。

比如,美国人不吃鸡爪,而在中国,鸡爪比鸡肉还要贵。

于是,中国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40亿只的鸡爪。

美国人赚了钱高兴,中国人吃到便宜的鸡爪也高兴。

要做到尊重并利用这种差异,前提是要充分地了解对方。

中国和拉美虽然都拥有悠久文明历史,人的相貌也有几分相象,但是由于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历史上相互来往和了解较晚。

在十六世纪后期,才有中国的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登上美洲大陆;十九世纪初,又有一些中国“苦力”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贩卖到美洲。

虽然对很多拉美人来说,中国和中国人还很陌生,但是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拉美、拉美人来到中国,中拉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然而由于各自生活习惯、饮食爱好,行为模式大不相同,给我们双方的正确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要想超越这些限制和障碍,就必须要互相了解对方的传统和文化。

编写这本小册子就是期望能帮助拉美人更好地认识中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和中国人、中国企业打交道。

一、xx人的性格
与拉美人活泼好动、热情奔放的性格相比较,中国人多少显得内向和沉静。

中国传统思维是“集体主义”取向的,相对于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它是一种在社会意义上“特别注重他人反应”的思维方式,越是关照人际的关系,群我之间的互动联系就越紧密,个人作为群体的一份子意识较强,于是就显得较内向。

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理想,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林语堂曾把孔子与耶稣做了一个十分有兴味的简单比较:
孔子是人文主义者,耶稣是理想主义者;孔子是现实主义者,耶稣是浪漫主义者;孔子是实验哲学家,耶稣是玄妙哲学家;孔子的精神是现世的、尘俗的,而耶稣的精神是来世的、神圣的。

林语堂所谓的孔子的精神,正是中国人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其实,对于拥有13亿人口、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国民的性格也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

从时间上看,西方的坚船利炮早已打破了中国的古代世界,国民性格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变化;从空间来看,对于中国内部有南人与北人之别,又有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别。

这里所谈的中国人的性格、如何与中国人打交道,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

尽管如此,当代中国人还是具有一定相同之处的,下面就试举几例。

xx人吃苦耐劳
在描述自己时,最喜欢用的字眼就是“勤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有享不尽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中国人的勤劳源自历史和地理因素。

中国历史上人口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就达到了6000万人口;700年前的明朝,人口有1亿多,超过当时欧洲人口的总和。

中国的人口多,可是可耕地并不多。

为了生存,中国人祖祖辈辈只有辛勤劳作,无论多么贫瘠的地方都去开垦。

从十八、十九世纪下南洋、到美洲做苦力开始,今天地球上无论多么贫瘠、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人顽强生存的身影。

直到今天,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人生活在贫瘠的高原、山区,靠手工种植来生存;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每天只靠2元人民币维持生活的贫困大学生;下岗职工开的夫妻店,可以24小时营业;一些内地的打工仔,为了赚取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远离妻子儿女到沿海打工,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一次。

正是有了这么多吃苦耐劳的人,才使中国的经济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腾飞,才使各国的投资者看好了中国廉价和优质的劳动力,把工厂设在了中国,也才使全世界的人用上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重视关系和人情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重视友谊和各种社会关系,甚至这种感情色彩常常会被带到生意场上来。

如果有利可图的话,欧美人甚至会和自己的仇人做生意,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你必须要花很多时间与中国客户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因为只有让中国人相信你,生意才可能进行下去。

中国人善于利用社会关系来为商业、前途服务。

中国人“自己人”的观念很重,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不同,做事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

所以你在中国的公司遇到什么麻烦,不妨问问你的中国雇员或同事,他们有没有亲戚、朋友或是熟悉的人可以帮忙,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欧美人来说,交谈重要的是交流信息和事实,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在中国朋友圈内,人们则尽量避免谈论颇具争议的问题,否则容易伤和气。

中国人在交流中则把双方的关系放在首要位置,不愿因为观点不同的争执而导致友谊关系破裂。

谦虚
有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夫人邀请拉美朋友来家里吃饭。

她表示,家里没剩下什么东西,她只能以仅有的这点东西招待客人。

拉美朋友们听说这番话之后,要请这位中国女士出去吃饭。

这令她非常尴尬。

当她把拉美朋友们请到餐桌旁的时候,他们则为满桌的丰盛饭菜感到大惑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偏偏要把“满桌丰盛的饭菜”说成是“没有什么东西来招待”呢?
这就是中国人的含蓄和谦逊。

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一般都表示受之有愧;当要合影的时候,一个拉美人会使劲向前挤,而中国人却不会这样做,除
非有人特别邀请。

他会和你谈你的事情,却闭口不谈他自己;相反,他们更愿意夸别人家的孩子和丈夫。

谦虚是中国人公认的重要美德之一。

“谦受益,满遭损”是很多中国人的座右铭。

就连中国古代篡位的皇帝,他也要假装最少要拒绝别人推举三次才最后接受,否则的话就会被视为违反礼节。

一个不谦虚的人,在中国很难找到朋友。

客套
日常的客套话在中国是少不了的。

比如到别人家做客的人,在与主人告别时常说:
“给您添麻烦了,让您破费了!”吃饭前后会面要问“吃了吗”,看见别人出门则习惯问“去哪里”,他其实并不是要打听你的隐私,而是向你表示他中国式的关心和问候。

欧美人谈话很快就进入实质问题,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但中国伙伴却往往先叙友谊再谈天气,寒暄不止,这样谈话确实能创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这在中国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礼貌。

在中国式的交流中,揣摩言者的真正意图是听者的任务,因为中国人常常会因为怕对方感觉没面子,不把话直接说出来。

一位与中国公司打交道的阿根廷客户抱怨说:
“有时中方答复说此事可予以‘积极考虑’,过了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再去问,仍然是‘积极考虑’,究竟‘积极考虑’和‘消极考虑’的界线何在呢?”
其实这是中国式的非常有礼貌的回绝方式,外国人要慢慢适应中国人的这一方式。

比如,产品质量不好,中国人不会这么直接说,而会说自己不喜欢这个产品。

中国人说“不”的时候,未必就表示“不”,只是表示客气;而中国人说“是”的时候,也并非就意味着“是”。

当中国人客人在饭桌上说“吃饱了”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以为他真的酒足饭饱了……
当然这并非指所有的中国人。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也变得越来越直接、直率地表达自己地意见和看法;而为了讲求效率,也免除了许多客套——尤其是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
二、xx人的忌讳
与中国人打交道,还应该要知道中国人的忌讳,这样才不会触犯禁忌,引起文化误解,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隐私的禁忌
中国人历来忌讳“家丑”外扬,不会当着外人的面说自己家里的丑事、尤其是外人来询问自己的私事。

同样,中国人普遍不喜欢和外国人批评自己的国家。

两个中国人在一起,也许会对政府机关、公共政策有很多意见和牢骚,但是当一个外国人和他谈起同样的话题的时候,他就会千方百计来辩解,因为中国人普遍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结。

所以作为外国人最好不要和中国人讨论他们自己国家和政府的事情;还有就是中国人近百年来一直受西方列强的欺负,所以最烦外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指手画脚。

时下在北京、上海街头,如果有人询问一个中年妇女的年龄、体重、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十有八九会遭到白眼,或至少“冷眼”;而在中小城市则完全不同。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忌讳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或收入等私人问题,有时还被认为是一种“关心”。

但是随着西风东渐,越来越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已认可了西方人不问他人年龄、收入、婚姻等私人问题的文化,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仿效西方人。

送礼的禁忌
送礼无论在什么国家都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但是各国送礼的禁忌也是不同的。

要和中国人打交道,就不能不知道中国人送礼的禁忌。

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但广东人则忌讳“4”这个偶数,因为在广东话中,“4”听起来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

而8则是近20年中国人最喜爱的一个数字,因为它和表示
发财的“发”字一个音。

所以中国人请客、开业、婚嫁等喜事都愿意选在有8的日子。

中国人比较忌讳收白色包装、本身为白色的礼物,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

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

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中国人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利的。

还有,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西方人收到礼品,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品,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而中国人非常含蓄,要直到客人离去才私下查看礼品。

如果你当面打开他送的礼品,很可能会引起送礼人的不快。

话题忌讳
在所有话题中,死亡是中国人最忌讳谈论的,以致中国人至今还很少用遗嘱的方式来处理财产问题。

大多数中国人在公开场合对性也是避而不谈,主要是因为“非礼勿言”的古训在起作用,中国的古圣先贤认为“万恶淫为首”。

中国人还忌讳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

许多中国人认为说“你的妻子真漂亮”这样的话近乎下流,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

现代中国人对于裸露身体仍是有所忌讳的(不过小孩子可以光着身体到处跑),不过不像旧时那样拘泥了。

对于乳房、性器官的裸露是禁止的;对于四肢和其他不太性感的地方则听之任之了;对于“比基尼”三点式泳装的接受以及对人体画展、人体艺术的欣赏,标志着中国人在这方面意识的突破和进展。

其他忌讳
中国人说话比较忌讳开门见山,习惯在谈论一个话题之前说些与之相关、甚至完全无关的话作为铺垫。

如果你开门见山地直接向他提出问题,他会认为你不懂礼貌、或者急不可耐了。

忌讳直接呼唤长辈、老人和领导的名字。

用名字称呼别人的做法在西方很普遍,但是在中国则不行,直呼其名会被看成不礼貌、不懂规矩。

在长辈面前,应该以亲属称谓来称呼,如二叔、三姨、大哥;在老人面前,称XX老或前辈;在领导面前称他的职位和官衔,如“X局长”、“X主任”、“X经理”。

三、如何和xx老板打交道
xx是一家xx合资企业的俄方经理。

一天,中方经理的妻子对她说:
“你看,瓦夏这个月每天提前5分钟来上班,米沙提前10分钟,可鲍莉亚好几次只提前1分钟。


“她迟到了吗?”“没迟到”。

“那有什么问题?”“这么踩着点儿上班,说明不珍惜这份工作”。

尽管尼基塔认为有些中国人非常勤劳和服从指挥,但是她对中国老板的思维方式还是很不理解。

在中国企业里,跨文化差异远比你想象的要大。

今天已经有超过10多万的外国人在中国工作,而这个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同时,伴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成了中国海外公司的雇员。

学会如何和中国老板打交道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你不必担心在中国老板手下会失去升迁的机会。

中国的管理人员欣赏外国经理、尤其是欧美籍经理,并希望向他们学习——这一传统从2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中国企业对海外管理者的渴求比以往更加强烈。

许多大城市争相抛出优厚条件招聘外籍高级管理者。

中国老板的特点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中国老板手下工作的外国人无需改变其工作和管理的方式。

“许多初到中国的人和公司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们是来指点他们如何做事的。

’这种态度就带有一种非常殖民化的色彩。

许多中国人也有这种想法。

当一个团队运作良好时,它意味着人们必须学会摒弃这种想法。

不仅仅是乐于接
受,而实际上是要超脱所有文化包括他们自己的文化束缚,并且找到一个可以共事的不同方式。

”致力于企业多元文化研究的琳敦博士(Dr. Nandani Lynton, President Of Lynton Executive Resources)说。

尽管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思维方式不太认同,但是尼基塔承认:
“中国人的记性很好,做生意的人也很小心。

他们会十分认真地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人对长期的固定工作会干得很好。

无论在谈判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中国人的从容和自信都很管用。


开会时,中国老板通常在桌子的首要位置就座,并安排二、三号人物分坐左右。

他们也希望手下称呼其头衔。

大多数中国老板都不能理解或容忍类似美国老板和员工之间经常发生的那种“非正式交往”。

在中国宁波一家造船公司里打工的吉尼斯说,中国经理一般都要寻求达成一致意见。

他说,一个“头儿”说“可以”,不见得能批准一件事情,但只要有一个“头儿”说“不行”,决定却会因此被推迟,直到他最终同意为止。

吉尼斯最难忘的是在一次庆功宴上,中方领导如是致辞:
“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司领导的亲自指挥下……”来厂里技术支援的国外工程师,听着翻译的解说始终耸肩摇头,一副莫名其妙又无可奈何的神情。

私下有的老外按捺不住愤愤不平地抱怨说:
“你们领导说谎!指挥安装调试的是我。

公司领导仅蜻蜓点水地露过一次面,局领导则根本未露过面。

”中方人员解释这不是说谎,而是规矩。

在中国这里发生的任何事都要和领导挂上钩。

尽管中国老板身上有很多与西方不同的特点、甚至是缺点,但是他们中很多人都非常开放,他们视野开阔,阅读广泛,对新事物反应敏锐。

通过中国这些老板,改变了西方以往对中国的一些刻板印象。

如果你的对手是中国人,那你与他打交道要有十分的耐心。

外国客户普遍认为中国人非常善于使用拖延的技巧,通过请客吃饭和观光旅游让谈判对方先提起话题。

与中国人打交道的代表团有时不得不等上许多天甚至几个星期,而
中国人却正按部就班地让对手变得焦躁不安、极不耐烦并最终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使双方达成协议。

xx老板的类型
xx公司的老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老板是来自社会的底层,他们的企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和浙江一带;他们的海外企业遍及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他们的企业也多属于中小规模的。

广东的老板90%以上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还有一部分是小手工业者。

而浙江民营企业100强中,90%的老板出身是农民或裁缝、修鞋匠等小手工业者。

这些人普遍家境贫寒,初中高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者是文盲。

这些草根老板出身于卑微的农民家庭,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从小就备尝生活的艰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他们没有优雅的谈吐和潇洒的举止,但他们却是中国八九亿农民当中的精英。

他们自己吃苦耐劳,同样也要求员工吃苦耐劳。

他们认为工人应该以公司利益为重,必要的时候应该为公司作出牺牲。

他们的商业公司经常24小时营业,企业加班都是常事;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工人常常每天比他的外国同行要多工作几个小时了——工人和老板一样,为了追求利润,不像西方那样注重家庭、休息。

这一类老板也有他的可爱之处,喜欢在家里请客,让你喝很多的酒。

尼基塔所在合资公司的中方经理就属于这样的人。

第二类中国老板是有着很好教育背景、尤其是海外教育背景,是中国企业家当中最有才学、最有韬略,以及最雄辩、最充满激情的一类,大多数的中国大公司都在他们的执掌下。

他们头脑灵活、行动快捷,兼具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TCL的李东生就是这类老板的杰出代表,他们将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时期作了淋漓尽致的演绎。

这类老板熟悉国外情况,深谙国外管理制度。

在和外国员工打交道时,多数人能按照西方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类老板属于具有国营或半官方背景、熟悉官场生存法则,但是对企业管理却不是太内行。

这类中国老板会比较武断、乐于发号施令,也不够平易近人。

不过这一类公司招聘海外人员、到海外投资的可能性都较小。

当然,以上都是所述只是中国老板的一个概述,而非绝对。

比如,中国正在开始大规模培训私营企业家,甚至东南部的一些政府直接出资送私营企业家到中国最好的MBA院校深造;内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甚至比沿海地区的更年轻、更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东部新诞生的企业家,打交道方式完全和世界接轨、并且文质彬彬得教你眼前一亮。

过去,欧洲人会用“中国”来代替奇妙得不可想象的东西,今天的中国情况复杂、多样得也常常超出外国人的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