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作者:钟洁敏张幼聪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3期

【摘要】目的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并分析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出现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起搏综合征、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电极导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66%、0.55%、0.55%、0.55%。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临床需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找到导致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2

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具有有效性高、快速等基本特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患者在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临床应引起重视,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的手术综合效果有着促进的作用[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0例,女80例,年龄11~70岁,中位年龄为(41.55±8.15)岁;与1991年ACC/AHA制定的起搏器植入适应症Ⅱa类与Ⅰ类标准互相符合;其中1例三腔起搏器,90例生理性起搏器,89例非生理性起搏器。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起搏分会指南与心电生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开展手术,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路径植入起搏器有10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将电极导线插入的有170例。手术过程中对起搏器参数测试均处于理想的状态,手术后加压包扎切口,并通过盐袋进行2 h 的常规压迫,要求患者进行为期24 h的平卧,并制动手术侧上肢,给予常规心电监测,在手术后第1天、第4天对切口作换药处理,手术后7 d给予拆线。分别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要求患者身体出现不适要立即到医院复查。

2 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后,1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

8.33%,主要分布如下。

(1)9例出现囊袋血肿,发生率为5.00%,患者存在局部肿胀隆起、囊袋处剧烈疼痛等表现。其中2例通过乙醇纱布湿敷、局部反复穿刺抽吸积血进行处理,7例通过重新局部加压止血进行处理。

(2)3例出现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为1.66%,患者存在间歇起搏或者感知、起搏异常等症状,给予重新复位处理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3)1例起搏综合征,发生率为0.55%,患者存在乏力、气促、胸痛、胸闷、头晕等症状,采用DDD起搏器进行更换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4)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0.55%,患者存在反复发作性心悸等表现,通过体外将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延长后,该症状全部消失。

(5)1例电极导线断裂,发生率为0.55%,经过X线透视可发现锁骨下电极线出现连续性中断情况,需要通过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法将起搏系统重新植入。

3 讨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临床主要是通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本文对我院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出现并发症的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后最常见囊袋出血并发症,首先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手术前抗凝药物停药时间或者抗血小板药物停药时间不合理,导致术后出现较大的渗血,所以,手术前需要将上述药物停止使用;其次,手术中没能彻底止血,在关闭囊袋之前没有仔细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症状;再次,导线在锁骨下静脉处缝扎不牢造成渗血在囊袋处引流;最后,胸壁皮肤松弛、囊袋过大、囊袋位置不合理等均会造成囊袋出血,所以选择的脉冲发生器与囊袋大小要具有相同的形状,若发生囊袋血肿症状,根据患者血肿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使囊袋内积血、血块得到有效去除,疾病需要时要将引流条放置[4]。(2)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容易出现电极脱位并发症,考虑与突然改变体位、活动牵拉、心腔内张力过大、心内膜光滑、心肌小梁变薄、心室过大等因素有关,临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首先,手术后早期要求患者防止上臂出现过大的活动度;其次,需要牢靠的固定穿刺位置的导线,避免起搏器出现异动牵拉导致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5];最后,确保心肌接触电极位置的可靠稳定性。(3)电极导线断裂主要是因为血管内进入电极导线引起的,锁骨下静脉穿刺路径最容易出现该并发症,考虑发生因素如下:一方面,第一肋骨与锁骨之间缝隙较窄,电极过度摩擦引起的,另一方面,同侧上肢活动过度,造成电极断裂或者损伤

引起的。通过经切开头静脉路径置入电极或者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法可促进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与患者室房逆向传导具有密切的关系,该并发症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情况下较为容易出现,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第一,将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合理延长,相对于心室后心房不应期来说,逆向传导时间较短时,那么则不会感知到逆转的P波;第二,起搏器DDD方式程控改成无心房感知的DOO或者DVI方式;第三,在起搏器位置防止磁铁,确保起搏器工作模式以无感知模式转变,可在极短时间内终止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等症状。(5)起搏器综合征容易在VVI起搏器植入后出现,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该并发症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心室起搏兴奋通过房室结逆转在心房内传入造成心房收缩症状,因为心室收缩状态下,已经关闭三尖瓣以及二尖瓣,血流会往肺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倒流,从而出现肺循环淤血以及心房压力增高等症状,前者后造成心功能不全,后者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严重的会出现晕厥症状;另一方面,心室起搏时会丧失房室收缩,导致心房辅助心室充盈的情况明显丧失。因此,临床需要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对起搏功能以及心房感知要全面考虑。若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症状,要采用双腔起搏器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时需要对各种适应症、无菌操作观念进行严格掌握,手术后需要严密观察并发症,确保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控制并发症的发展,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姜会兰.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04):503-504+506.

[2] 李虹道,舒占坤,钱炳坤,刘基建.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81)09:208-210.

[3] 王雨锋,陈阿娣,孙纪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33例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1981-1984.

[4] 路慧.对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8):103-104.

[5] 杨科金.术后卧床时间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8):1687-1689.

本文编辑:吴宏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