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高血压导致的眩晕痰浊中阻证,更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药治疗领域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通过药物配伍的调理,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方剂的药物组成、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
一、药物组成1、半夏: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化痰、止呕的功效,能够清热解毒,利水祛痰。
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中,半夏能够清热化痰,缓解痰浊中阻的症状。
2、白术:白术为禾本科植物白术的块茎,具有健脾胃、温中止泻的功效,能够补脾胃,益气健脾。
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中,白术能够健脾胃,平衡气血,缓解眩晕痰浊等症状。
二、临床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患者,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脑痰证:患者出现眩晕、头重、头痛等症状,常伴有口舌糜烂、唇色紫微、苔腻等,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加味减汤中半夏、白术、天麻的药物成分能够清热燥湿、化痰止呕,治疗脑痰证。
三、疗效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患者在经过该方剂治疗后,眩晕、头晕、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口舌糜烂、唇色紫微、舌苔腻等症状得到了缓解,体温、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也达到了正常范围。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增强。
可以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药效明显,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该方剂,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配伍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且确诊为眩晕且中医证型属于痰湿困阻的1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88例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观察组90例则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本研究患者基础病分为颈性眩晕、高血压、梅尼埃病3种,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
结果:组间疗效比较显示,对于各基础病疗效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为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临床效果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及目眩两个症状,发病时患者常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冷汗等症状,多见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颈性眩晕、高血压等疾病。
眩晕症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常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影响日常正常生活及工作。
我们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效果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确诊为眩晕且中医证型属于痰湿困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178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53.69±9.83岁,病程4.65±2.02年。
基础病:颈性眩晕27例,高血压33例,梅尼埃病28例;观察组47例,女43例,年龄53.84±10.08岁,病程4.36±2.154年。
基础病:颈性眩晕31例,高血压32例,梅尼埃病2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眩晕诊断标准,并且已知情同意者;②中医证型属痰湿困阻证;③受试者自身无严重疾病者;④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排除标准:①女性患者尚处在哺乳期或妊娠期,不便纳入者;②中医证型不符者;③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④精神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⑤受试药物过敏者;⑥颅内肿瘤引起眩晕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56例
月, 加重 7 , 天 曾多方诊治疗 效不佳 , 天来头晕不清 、 7 重则视 物旋转 , 如坐 舟船 , 时有呕 吐, 头颅 C 未见异常 , C 2 T T D 椎基
底动脉供血 不 足。刻诊 : 晕 、 物旋 转 、 坐 舟船 、 心 呕 头 视 如 恶
吐、 痛苦面容 、 二便正常 、 差、 纳 舌苔 白腻 、 脉滑 。半夏 2 , 0g炒
治愈 : 眩晕 消失 ; 好转 : 时间缩短 , 发生次数减少 ; 无效 : 症状无
3 2 治疗结果 .
为 8.9 。 9 2
均有强壮 和镇静作 用 , 以治生痰之 源 , 为辅药 , 共 陈皮理 气化 痰, 使气顺痰 消, 现代药理研究有对 [ 内脏 平滑肌作用和抑菌 2 ] 消炎作用 , 甘草 、 生姜 、 大枣调和脾 胃共为佐 药 , 甘草 现代药理
弦滑者 , 加黄连 1 , 0g 黄芩 1 , 5g 竹茹 5g 以化痰泻热 。2 为 , 周
天麻汤 中 , 中半夏善 于燥湿化痰 , 方 治痰 厥头痛 , 现代 药理研 究有[ 化痰镇 咳和止 呕作 用 , 2 ] 天麻 平 肝熄 风 , 治风 痰 之要 为 药, 现代药理研究有[ 抗惊厥和镇痛作用 , 2 ] 共为 主药 , 脾 胃 故《
的方法 。辨证论治是 中医独有 的优势 , 早在《 素问 ・ 至真要大 论篇 》 “ 有 诸风掉眩 , 皆属于肝” 《 ,灵枢 ・口问篇》 上气不 足” “ , 《 枢 ・ 灵 海论篇 》髓 海不足 ” 《 “ , 景岳全 书 ・眩运 》 “ 溪则 日 :丹
究及 防治有独 到的见解 , 笔者从 2 0 年 6月 ̄2 1 年 6月 5 06 01 年间运用半夏 白术天麻汤治疗 5 例 眩晕患者 , 6 收到 了良好 的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临床观察
平均血流速度和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纤维蛋 白原较对 照纽 改善 明显 ( P < 0 . 0 5 ) ,复发率和不 良反应少。结论:半夏 白术天麻 汤加
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不 易复发 。 【 关键词 1 眩晕;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半 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疗效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a n d b a s i l r a a r t e y r me a n f l o w v e l o c i t y a n d wh o l e b l o o d v i s c o s i y, t p l a s ma v i s c o s i t y , i f b r i n o g e n wa s s i g n i ic f nt a l y i mp r o v e d
c o mp a r e d 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 0 . 0 5 ) , l e s s r e c u r r e n c e nd a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 B nx a i a B a i z h u T i a n ma d e c o c t i o n i s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常常表现为头晕目眩、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
在中医传统治疗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这一病证。
下面,我们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就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进行介绍。
一、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的药方组成和配伍本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方,主要药物包括半夏、白术、天麻、甘草。
配伍中,半夏为主药,具有祛痰理气,降逆止呕的功效;白术为辅药,能健脾和胃,理气止呕;天麻为辅药,具有宁神安神、平肝解郁的功能;甘草为辅药,具有和中调理、缓解药性的作用。
患者的病情不同,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药物的加减,如加入泽泻、茯苓、陈皮等化痰利湿、健脾和胃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的临床应用效果1. 临床研究案例通过对一定数量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临床症状改善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后,患者的头晕目眩、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痰浊中阻的表现逐渐减轻。
在长期服药调理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稳定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 临床体征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眩晕等相关体征在治疗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头晕目眩等症状明显减轻。
4. 对痰浊中阻证的治疗效果该方能够祛痰理气,调畅气机,疏利气滞。
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痰浊中阻的临床表现,使得气机得以调畅,痰浊得以排出,从而达到清肺化痰的治疗效果。
5. 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通过调畅气机,疏利气滞,平肝解郁的功效,该方能够有效降低血压,稳定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三、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的临床疗效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通过调理气机、祛痰理气、理气和胃、宁神安神的功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达到了稳定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
指导
孔
立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 、 多发病 , 引起 眩晕 的原 因很多 , 可 见于西医 的多种 疾 病 , 如 颈椎病 、 脑动 脉 硬 化症 、 美尼 尔 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冠心病 、 糖尿病等 … 。中药治 疗眩 晕疗效显著 , 笔者跟随导 师治疗痰湿 内阻型 眩晕 4 O例 , 取 得较好疗效 , 报道如下 。
本文编辑 : 王 福 岗
普遍较高 , 而其他 3市则较低 。 回族发生燥 证的 比例 要明
加 味 半 夏 白 术 天麻 汤 治 疗 眩 晕
辛 雪飞
关键词 : 眩晕 ; 痰湿 内阻 ; 半夏 白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麻 汤 ; 中医药疗法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5 5 .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3 ) O 1— 0 0 5 6一 O 1
胃清 阳; 泽泻泻水湿 , 行痰饮 ; 生姜 、 大枣调 和脾 胃。诸药配
基本方 : 予半夏 白术 天麻汤加减 。药 用 : 半夏、 川 芎各
1 2 g , 石菖蒲 、 陈皮 、 白术各 1 5 g , 天麻 2 0 g , 葛根 2 4 g , 茯苓 、 泽泻 、 磁石各 3 0 g 。加减 : 兼头痛者 , 加蔓荆子 、 郁金行气止
~
6 5岁 , 平均 4 2岁 ; 病程 3个月 ~ 2年 , 平均半年。所 有病
不降 , 清窍失养 , 故痰湿 内阻型 眩晕较多见 。
程钟龄 《 医学 心悟 -眩晕 》 云: “ 湿痰 壅遏 者 , 书云 , 头
例均经颅脑多谱勒 、 C T 、 b l R I 等排除脑部器 质性病变 ; 排除 鼻窦炎 、 青光 眼等疾病 以及 全身疾病 引起 的眩晕 。l 临床表 现为眩晕 , 头 重如 裹 , 视 物模 糊 , 伴 或不 伴视物 旋转 , 胸 脘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重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口干咽燥、心烦口渴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可能与气血不通畅、痰浊中阻、心火上炎有关。
而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一种具有清热燥湿、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对于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等病症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
下面将从药物配伍、药效功效和临床实践三个方面来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一、药物配伍半夏白术天麻汤是由半夏、白术、天麻、法半夏、茯苓、甘草等六味中药组成的经典方剂。
半夏能够宣散逆气,祛痰止呕;白术有健脾理气、祛湿化痰的功效;天麻具有平肝止痉、祛风定痰的作用;法半夏有助于治痰涎咳嗽、胸膈闷满的症状;茯苓能够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甘草具有调和各种药物之功效。
由于此方具有理气和胃、祛痰定痛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
二、药效功效1. 祛痰止咳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可以清除体内湿痰,减轻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痰浊症状,对于眩晕、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2. 理气化痰此方中的白术能够健脾理气、祛湿化痰,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和调节体内湿气,从而改善高血压眩晕等症状。
3. 平肝定痉天麻具有平肝止痉的功效,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镇定作用。
三、临床实践临床研究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于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有着明显的疗效。
对于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观察到头晕眩晕、耳鸣耳聋、口干咽燥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眩晕痰浊中阻证症状得到缓解。
临床实践也发现,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治疗过程中,若结合个体化辨证施治,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对于气血虚弱型高血压患者,可适量加减黄芪、当归等药物以滋补气血,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对于痰湿内蕴型高血压患者,可适量加减南星、冬瓜子等药物以祛湿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05月-2018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眩晕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抽签方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n=46,采取西药治疗)与研究组(n=46,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治疗)2组;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9.13%,数据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要明显低于参照组13.04%,数据差异较大(P<0.05)。
结论:以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疗效眩晕是一种自觉周围事物出现不断旋转,或者是患者自觉身体无法站稳,并且感到晃动。
一般眩晕的发作时间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患者在发病之前也不会表现出明显异常[1]。
眩晕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患者发病后可出现耳鸣、同侧头部耳内有闷胀感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患者病情持续进展,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患者长时间使用西药药物,容易提高耐药性,导致效果不够理想。
而中医学中认为眩晕大多是由于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肾精亏损等因素导致引起的,对于患者的治疗,应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疗原则[2-3]。
半夏白术天麻汤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在治疗眩晕时,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表现症状适当加减方剂药物,保证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05月-2018年0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共92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运用单双数抽签方式将患者分成参照组(46例)、研究组(46例)。
参照组:男、女患者的例数分比为24例、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4岁-75岁之间,年龄均值(34.52±8.97)岁;患者病程区间最短时间2.6月,最长时间5.2年,平均病程(3.12±0.54)年。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眩晕
床 表现为 眩晕 、头重 、胸 闷、恶心 、呕吐 、食少 、多
总有效率 9 . ,2 总有效率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09 组 P
< O O )。 .1
4 典 型 病 例
刘某 ,女 ,6 4岁 ,反 复 头 昏, 目眩 4年 ,加 重 2 ,伴 有 恶 心 、呕 吐 、食 少 、多 寐 、苔 白腻 、舌 质 d
丹溪则日无痰不能做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木复生风生火风火属阳风阳主乎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如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治疗当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用半夏陈皮茯苓燥湿祛痰白术健脾天麻熄风而治眩晕
淡 、脉濡 滑 ,做 TC 检 查 提 示 椎 基 底 动 脉 供 血 不 D
足 ,诊断 眩晕辨证 为痰 湿 中阻 。用 半夏 白术 天麻 汤加
寐 、苔 白腻 、脉 濡滑等 。
2 治 疗 方 法
减 ,半 夏 1 g 5 ,白术 2 g 0 ,天麻 1 g 5 ,陈皮 1 g 0 ,生姜
1g 0 ,砂仁 8 ,水 煎服 ,1剂/ ,服 6剂 后 头 昏恶 心 g d
维普资讯
中 国实 用 神 经疾 病 杂 志 2 0 0 8年 1 第 1 月 1卷 第 l期 Cf eeJun l f rci l ro sDi ae a .0 8 Vo. 1No 1 in s o r a o at a Nevu s ssJn 2 0 , 11 . i P c e
椎基底 动脉供血 不足、眩晕 属 中医眩晕范 畴, 《 间 、玄 机原病 论 》诸 风 掉 眩 皆属 于 肝木 ,风 气 甚 素 而头 目眩 晕 、其 有挟 痰 、挟 火 、 中虚 、下 虚 、治胆 、 治 胃、治 肝之分 ,《 景岳 全 书 、眩远 》 “ 溪则 日无 : 丹 痰不 能做眩 当 以治 痰为 主而兼 用他 药 ,风木 旺必是 金
六味地黄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评价
六味地黄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效果评价【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晕眩主要是患者出现眼花、炫目,出现视觉上的模糊。
轻度晕眩可在短时间内闭目恢复,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晕眩不止、不能站立等情况。
晕眩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群体中,有研究说明20%以上的超过65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其主要发病与患者高血压、低血压、供血缺乏等疾病有关[1,2]。
本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入组标准:①患者年龄大于30岁,精神正常,无不良嗜好;②病程在一年以下;③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②患者器官功能不全;③晕眩程度严重,出现意识不清晰;④有智力障碍或服用精神药物患者。
1.2方法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扩张血管治疗,并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采用镇静药物进行干预。
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药材包括:法半夏、陈皮,天麻,炙甘草,大枣。
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每天服用2次。
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半夏白术天麻汤与对照组相同,六味地黄汤处方为: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等。
每天一剂,每天服用2次。
1.3观察指标比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控制病情时间。
1.4统计学分析2结果2.1比照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其中显效25例,有效23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38/50〕,其中显效12例,有效26例,比照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控制病情时间比照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控制病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晕眩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多有记载,晕眩发生在人体脑部,但是中医认为其主要与人体器官有着直接关系,如肝肾脾等[3]。
其中痰液是诱发眩晕的主要因素,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够有效化痰,且药物中使用的茯苓、白术等能够健脾,可以有效减少痰液的形成。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60例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传统认为,眩晕属于“头晕”范畴,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头晕,多属于中脘、脾胃失调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眩晕以补益脾胃为主,配合针灸疗法可以获得较佳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研究方法与对象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接受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
治疗期为4周。
对象选择60例眩晕患者,男女均可,年龄在25-65岁之间,病史不超过1年。
病例按照标准诊断为“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试行)”中的“头晕”进行诊断。
治疗方案治疗组配方半夏 10g,白术 10g,天麻 10g,生姜 5g,大枣 5枚。
#### 配伍原理半夏化痰降逆,白术健脾益气,天麻平肝熄风,生姜温中散寒,大枣调和诸药。
整方以益气养血、调理脾胃、活血安神为主。
加减根据病情加减桂枝、芍药、赤芍、枸杞、黄芪等中药,并配合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1.足三里穴2.风池穴3.太冲穴4.血海穴5.胃经穴:大包穴、关元穴、气海穴。
对照组西药治疗,常用西药如甲氧氯普胺、东莨菪碱、地西泮、伊托必利等。
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其中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0例。
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其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
讨论治疗组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
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没有无效病例,说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的疗效显著。
钓针池位于足三里穴的外4寸,是治疗眩晕的常用穴位。
足三里穴是益气的要穴,具有调理脾胃、养血生津、益精强志的功效。
针灸同时刺激下肢穴位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
风池穴是治疗头痛、头晕、颈肩痛的常用穴位。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疗效观察
l 5
心 律失 常 的危 害 , 把 酒 精 列 为心 律 失 常 的常 见原 因 , 应 虽然 目前 尚不能 确定 乙醇起 到 了酒 精 性 心肌 病 的直 接或 间接 致病 作用 , 但 对 于 已有 心血 管 疾病 的患 者 , 别 是心 律失 常者 , 限制饮 酒量 , 特 应 旦诊 断患酒 精 性心 肌病 , 该彻 底戒 酒并 接 受正规 治疗 。 应 酒精 性心 律失 常 属 于 中医 “ 悸 ” 心 范畴 , 甘 草汤为 主治 疗 以炙 此病 , 旨在益气养血、 滋阴复脉 , 方中炙甘草 、 党参、 大枣益气以补 心脾 ; 地、 冬 、 胶、 仁甘润滋 阴, 生 麦 阿 麻 养心 补 血 , 肺 生 津 ; 润 生 姜 、 枝性 味 辛 温 , 桂 具有 通 阳复脉 之功 , 益 气 滋阴 药相 配 , 可 与 既 温 而不 燥 , 可 使 气 血 流 通 、 道 通 利 ; 骨 、 蛎用 以宁 镇 心 亦 脉 龙 牡 神 ; 梗 引药 上行 , 桔 以通心 气 。 药 合用 共奏 益气 滋阴 、 血复脉 、 诸 补 安 神定悸 之功 效 。 者 所在 地 区属寒 冷 、 笔 欠发 达地 区 , 分年 龄段 不 有好多 中青年、 老年人有常年饮酒的习惯 , 应用传统中药治疗饮 酒引起的心律失常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 值得推广。 参 考文 献 『 叶任 高 , 英 . 学. 6 .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9 1 1 陆再 内科 第 版 北 人 2 4 3. O 3 f】 灵. 脏 内科 主 治 医生 4 0问. : 2张泽 心 0 北京 北京 医科 大 学、 中国协 和 医科 大 学联合 出版社 . 9 . 7 18 1 8 9— 9 . 9 1 [ 许 济群 _ 学 1 . . 海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9. 112 3 】 方剂 版 上海 上 1 1 0—0 . 9 1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120例体会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120例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生姜、大枣等)治疗眩晕患者120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90.8%。
结论:本方治疗眩晕有燥湿祛痰、健脾、平肝熄风的功效。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体会【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54-02眩就是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的头晕,甚至会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统称为眩晕。
轻的话只要闭上眼症状即会消失;情况严重的话就像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的症状。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在西医的多种疾病中有出现,如梅尼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症等。
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停药后很容易复发。
本病的发生严重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中药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无副作用、远期疗效好、易于操作及便于推广的治疗手段。
1.临床资料我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治疗了120例眩晕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2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80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5岁;其中40~65岁者70例,占58.33%。
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②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③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④做各种相应检查,如测血压、血色素、红细胞、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 线摄片,经颅多普勒,CT 等以明确病因。
⑤应注意除外脑肿瘤、严重血液病等。
3.治疗方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方药组成:半夏9g、白术15g,天麻(打碎先煎)、陈皮、枳壳、生姜各10g,茯苓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7剂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评定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对血脂影响临床观察
胖大 , 白腻 。查体 : P 10 8mm g 神 苔 B 3 / 0 H ,
清, 颈软 , 心肺正常 , 肝脾不大。颅 多普勒 参考文献
1 田德禄 , 韩明向. 医内科 学 [ . 中 M]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 27 2 0 :6 .
基 一底动脉供 血不 足 2 5例 , 动 脉硬 化 脑 症1 3例 , 原发性高血压 1 。对照组 3 4例 4
1 2 中 国社 区 医师 ・ 1 医学专 业 2 1 年 第 3 00 0期 ( 2 总 第2 5 第1卷 5 期
阴虚 表 现 者 加 二 至 丸 。 1剂 / , 煎 2 日 水 次 取 汁 对 匀 分 早 晚 口服 。
7 50 4 00甘 肃 庆 阳 市 老 年 保 健 医 院 7 40 4 5 0甘 肃 镇 原 县 第 一 人 民医 院
2周后患者原有症 状消失 检测正 常 , 随访 3月无复发 。
疗。 资料 与 方 法
用 药 7天 1疗 程 , 般 用 药 1~3个 一
疗程。对照组 治愈 1 8例 , 效 1 有 2例 , 无 效 4例 , 有效率 8 .4 。治疗组 治愈 3 82% 6 例 , 效 1 例 , 效 3 例 ,有 效 率 有 3 无 9 . 3 。血 脂 亦 有 明 显 改 变 , 用 药 前 42% 较
T 、G显 著 降低 , D C升 高 , 不 良反 CT HL 无
应。治疗 组疗 效 明 湿优 于 对 照 组 ( P<
0 0 ) 见 表 1 .5 , 。 例 1 患 者 , ,2岁 , : 男 5 因头 晕 , 花 2 眼
故用之治疗 眩晕甚效 , 并有明显的降脂作
用 。又研究证实 , 黄芪水煎剂可抑制雌性 豚 鼠羟 甲基戊二 酸单 酰辅 酶 A, 参可抑 丹 制 内源 性胆 固醇 合成 , 有 降低 总 胆 具 固醇 、 油 三 酯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高 密 甘 升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常伴随眩晕、痰浊中阻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属于中风范畴,其病机常为痰浊中阻,治疗时需清热化痰、平肝降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药方,具有清热化痰、平肝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组成和功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是由古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的“半夏白术汤”经临床实践总结改进而成的一种中草药方剂。
其主要组成为半夏、白术、天麻、生姜、甘草。
半夏、白术具有健脾化湿、燥湿化痰的功效,天麻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生姜、甘草则具有温中止呕、调和诸药的作用。
在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时,可适当加减组方。
如果患者出现肝阳上亢证,可加黄连、黄芩、栀子等清热泻火药物;若伴有气滞血瘀证,可加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若出现痰浊内盛证,可加瓜蒌、枳壳、苏叶等化痰平喘药物。
调配出适合患者病情的个性化方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经临床研究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患者在服用该方剂后,常可见到眩晕症状明显减轻,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痰浊中阻症状明显缓解,疗效确切,临床总有效率达80%以上。
1. 降低血压,减轻头晕眩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头晕眩和眼花,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后,可以减轻这些症状。
通过调理脾胃、清热化痰,可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减轻头晕眩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缓解痰浊中阻高血压病多伴有痰浊中阻证,表现为痰多而粘稠,咳嗽声低,胸闷等症状。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通过健脾化湿、燥湿化痰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减轻痰浊中阻的困扰。
3. 平稳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具有平肝降压的作用,而肝为情绪之脏,情绪的波动往往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服用此方剂可以平稳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对长期高血压患者有改善情绪、减少心理压力的作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68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68例
王博;张绒绒;侯少宏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7(028)008
【摘要】目的:观察祛痰息风、健脾燥湿类中药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钩藤、茯苓、泽泻、橘红、磁石、生姜)治疗本病6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80.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祛痰息风,健脾燥湿的功效.
【总页数】2页(P1023-1024)
【作者】王博;张绒绒;侯少宏
【作者单位】陕西省麟游县药材公司,麟游721500;陕西省麟游县人民医
院,721500;陕西省麟游县中医医院,72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眩晕68例--附西药治疗42例对照
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2例
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穴位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对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
4.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
5.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
李丹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2(32)2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敏使朗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后循环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234-235)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M
【作者】李丹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3
【相关文献】
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2例 [J], 李菡;刘煜
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4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评价 [J], 莫玉华
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 [J],
黄彬
4.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J], 苏伟;李志强
5.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眩晕宁片治疗4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J], 关战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
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引起眩晕的病因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疾病的原因不一样;按照病变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中枢性眩晕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所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患者总人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耳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汗多等植物神经症状,部分病变可反复发作眩晕,部分可自行缓解。
常见疾病: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脑病、脑血栓、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运动不足、内耳疾病,中医多辨证为痰浊阻络、上扰清空、脾虚生痰所致。
根据其发病特点,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眼花、视物不清为主症。
辅助检查头颅CT、经颅多普勒及颈椎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
治疗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及病因治疗,以化痰通络、健脾降浊为治疗,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方中半夏10 g,白术12 g,天麻12 g,陈皮10 g,茯苓15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3枚;气伤血虚加用党参15 g,黄芪15 g,当归10 g,川芎10 g;血瘀加桃仁12 g,红花12 g;肝阳上亢加龙骨25 g,牡蛎25 g,珍珠母130 g;痰浊重加用胆南星12 g,竹茹6 g。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症状消失;好转:症状消失间断发作;无效:眩晕发作伴恶心呕吐症状。
讨论
眩晕为临床上常见病症,病情有轻有重,其发生的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法,临床上以痰浊上扰多见。
《丹溪心法·头晕》中则偏重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
在临床上须详察病情,辨证治疗,至于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
急则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消火、化痰等法则治其标;缓者多偏虚,当用补益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则,治其本为主。
中年以上,肝阳引起的眩晕,如:肝阳上亢多夹痰浊,上扰清空,化为肝风,病情严重时可卒倒,有发展为中风的可能,故及时防治眩晕,对中年以上之人尤为重要,平时宜节肥腻酒食,忌辛辣、躁急,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锻炼身体,服药同治。
在我科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眩晕,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