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生态学。
(1)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研究对象:生物个体、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圈(Biosphere)。
2.环境生态学
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3.环境科学的研究容
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
③环境污染的危害。④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⑤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⑥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
⑦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 物种(种)的概念
(1)概念:形态相似的个体之集合。(2)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
2.生物协同进化
(1)概念: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捕食者和猎物之间)
3.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
(1)环境科学的“环境”:以人为主体,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环境要素。(2)生态学的“环境”: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称为环境。
4.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点
(1)环境因子:指人之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环境要素,如水、大气、土壤、声) (2)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起作用的环境因子。
5.生态因子空间分布特征。
(1)纬度地带性(2)垂直地带性(海拔)(3)经度地带性
6.相关概念
(1)生境:生物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2)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其围即生态幅或生态价。
(3)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4)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
和点。
●光合作用率在光补偿点附近与光强度成正比,但达到光饱和点后,不再随光强增加。(5)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
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6)Shelford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
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
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7、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稳态
●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通过形态、行为和生理适应实现)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大多数稳态机制依赖于负反馈过程。
8.光合作用的光谱围只是可见光区
(1)生理有效辐射
●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吸收。
(2)生理无效辐射:绿光则很少被吸收利用。
9.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Garner等人(1920)发现明暗交替与长短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植物对自然界
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
(1)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小麦、油菜,起源于北方)
(2)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苍耳、
水稻,起源于南方)。
10.酶的三基点温度: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
●生长在低纬度的生物高温阈值偏高,生长在高纬度的生物低温阈值偏低。
●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如形成年轮。
11.有效积温法则
(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各
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K。
K=N(T-C)
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
(2)有效积温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
生程历;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12.土壤是由固体(占85%以上)、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
(1)根据土粒的直径大小:粗砂、细砂、粉砂和粘粒
(2)土粒类型组合百分比称土壤质地:砂土、壤土和粘土。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
1.种群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是构成物种、群落的基本单位。
(2)区别种群和种(物种)的概念
●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集合,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是一个分类阶元。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3)种群生态学核心研究容——种群个体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及其调节机制:①
种群个体的数量或密度,②种群的分布,③种群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④种群调节。
2.年龄锥体图的类型
增长型种群(金字塔型)、稳定型种群(子弹头型)、下降型种群(倒金字塔)。
3.生命表的编制目的
●指死亡表和寿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
●目的: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动机制和制定数量预测模型。
4.种群增长模型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增长率
不受种群密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