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食物的配伍、饮食养生常用的方法(内容详细)
中医饮食养生基础理论—食物的配伍和饮食禁忌
二、饮食禁忌
(一)食物禁忌
1.配伍禁忌
一般情况下,食物都可以单独食用,有时为了矫味或提高某方面的作用,常将不同食物搭 配起来食用,其中有些食物不宜在一起配合食用,即配伍禁忌。
二、饮食禁忌 (一)食物禁忌 2.胎产禁忌
妇女胎前产后饮食应有不同。
“产前宜凉”
《医宗金鉴》中就有“妇 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及 鳖……”
二、饮食禁忌
(四)病中禁忌
病中禁忌是指在患病的过程中不宜食用或禁用某些食物。
寒性病患者,应忌食寒凉、生冷食物等: 热性病患者,应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及烟、酒 等; 失眠患者,忌喝浓茶、咖啡类易兴奋的饮品; 水肿患者,忌咸食;消渴者,忌食糖及 含糖量高的食物等; 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及 动 物内脏等; 黄疸胁痛者,应忌食动物脂肪、辛辣食物及烟、酒等; 皮肤病患者,应忌食 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猪肉反乌梅,桔梗;鲫鱼反厚朴,忌麦冬;鸡蛋、螃蟹忌柿、荆 芥;人参恶黑豆,忌萝卜、茶叶;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 蒜、萝卜;党参、茯苓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鳖肉
二、饮食禁忌 (二)药食同用禁忌
服药期间也要注意饮食禁忌。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指出服药时忌生冷、黏腻、肉、面、 五辛、酒、酪、臭物等。
“产后宜温”
《验方新编》:[卷二十二痧症]产 后痧痛 产后药须温暖,痧胀药惟清凉, 既属相反,则方毋执一。今制方 为临症法∶散痧用独活、细辛; 破血用桃仁、红...
二、饮食禁忌 (一)食物禁忌
3.偏食当忌
五味各有所偏,适时适量搭配食物有益于身体,过食易致弊
二、饮食禁忌
(二)药食同用禁忌
食疗中常将食物与药物、调料一起做成药膳,其既不同于 一般的药物,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 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 强保健强身与医疗效果。但有些食物与药物一起同用,反而 会降低原有的疗效,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即“药食相反”。
中医食疗食材配伍与健康养生的秘籍
中医食疗食材配伍与健康养生的秘籍食物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食疗倡导食材搭配与健康养生的相结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食疗原则和食材搭配,可以改善身体的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以下是中医食疗食材配伍与健康养生的秘籍。
1. 食材的性味特点及配伍原则中医讲究食材的性味归经,它们对五脏六腑有不同的功效和影响。
比如,绿豆清热解毒、降火,适合夏季消暑;黄豆补中益气,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
在配伍食材时,应考虑到其性味特点,以达到协同作用的目的。
比如,将绿豆与薏米熬粥,既能清热解毒,还能利尿消肿。
2. 食材的相克与相宜中医食疗认为,有些食材之间相克,即同时食用会产生不良反应;而有些食材则相宜,可以增强营养吸收和功效。
比如,不宜将海鲜与某些水果搭配食用,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而将红枣与银耳煮汤一起食用,则可以增强养血滋阴的效果。
3. 食材的季节选择中医认为,食材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和搭配。
夏季易出现湿热和上火的情况,此时可选择绿叶蔬菜和海鲜等清热解毒的食材。
而冬季气候寒冷,可选择温热性的食材,如姜、大枣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
4. 食材的烹调方法中医食疗提倡食材的合理烹调方法,以保持食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比如,茄子可以清热解毒,但不宜生食,最好选择蒸或炒的方法烹调。
蔬菜可以用水煮,而药材则可以煎煮,以提取药效。
5. 食材的药食同源中医的一大特点就是“药食同源”,即许多常见食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比如,蜂蜜有滋阴润燥、润肠通便的功效;山药补脾胃、益肺肾。
在中医食疗中,这些食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的治疗。
6. 食材的搭配与特定疾病根据不同的疾病,中医可以根据食材的特性和功效进行合理搭配。
比如,两仪山药膏是中医常用的一种食疗方剂,它是由葛根和山药配伍煮制而成的。
葛根清热解毒,山药则汤润养胃,两者相互协同,有助于祛除病根。
中医食疗的食材配伍与健康养生的秘籍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食材和搭配方式。
中医养生食谱及饮食安排
中医养生食谱及饮食安排
中医养生食谱及饮食安排包括了许多健康的饮食方式和食物搭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食谱及饮食安排建议:
1. 五谷杂粮:中医强调五谷杂粮的重要性,可以选择糙米、燕麦、玉米等谷物作为主食,搭配新鲜蔬菜和豆类。
2. 温热食物:中医认为温热食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身体温暖。
例如生姜、辣椒、葱蒜等,可以加入煮菜或炒菜中。
3. 饮食调理: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疾病,中医提倡采用不同的饮食调理方法。
例如,体质偏热的人可以多食用绿叶蔬菜、瓜果类食物等,而体质偏寒的人可以多食用姜、辣椒等温热食物。
4. 定时定量:中医饮食安排强调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
建议三餐规律,不吃过于油腻或过于辛辣的食物。
5. 合理搭配:中医强调食物的搭配平衡,不要偏食或偏重某类食物。
可以根据中医理论中的五味平衡理念,食物应包含五味,即苦、甘、酸、辛、咸。
6. 饮食禁忌:中医提倡忌烟、忌酒、忌辛辣、忌过度油腻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此外,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还需要避免一些特定的食物。
在中医养生食谱及饮食安排中,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是最重
要的考虑因素,因此最好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同时,注意保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心理状态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医养生保健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搭配
中医养生保健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搭配中医养生保健通过饮食调理和营养搭配来达到平衡体内阴阳,调解脏腑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的目的。
这是中医学的一项独特的传统疗法,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和调养,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一、饮食调理原则中医养生保健强调调整阴阳平衡,营养搭配要符合五行生克制约的理念。
具体来说,饮食调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平衡:中医养生保健注重平衡阴阳,调理脏腑功能。
食物的寒热性质与个体体质的阴阳属性相应,如阴虚体质者宜多食用滋阴降火的食物,如柿子、银耳等。
2.五味调和:中医认为食物味道的不同与所具有的功效有关。
饮食应包含五味,即酸、甜、苦、辣、咸。
这样可以促进体内脏腑的平衡,增强身体机能。
3.荤素搭配:中医饮食坚持荤素搭配的原则,认为素食可清净心灵,荤食可补益脏腑。
荤食与素食的搭配可以使膳食更加均衡,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4.轻杂重清:中医养生保健强调以清淡为主,减少油腻和重口味食物的摄入。
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杂乱、化学添加剂过多的食物,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二、中医养生饮食调理方法根据不同的体质和需要,中医提供了一些具体的饮食调理方法,以保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1.阴虚体质调理:阴虚体质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心烦、失眠等症状。
此类人要多食用滋阴的食物,如芝麻、蜂蜜、冰糖等。
另外,适量饮用降火的汤水,如绿豆汤、杏仁汤,也有助于调理。
2.阳虚体质调理:阳虚体质容易出现畏寒、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
此类人应多食用温热的食物,如姜、大枣、羊肉等。
同时要适量运动,增加阳气的生成。
3.气虚体质调理:气虚体质常伴有气短、乏力、容易出汗等症状。
此类人应多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麦片、山药、红豆等。
另外,适量进行气功锻炼,有助于增强体内的气血运行。
4.血虚体质调理:血虚体质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容易疲倦、月经不调等症状。
此类人应多食用补血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桑椹等。
同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内能量的补充。
食疗养生中医推荐的健康饮食方式
食疗养生中医推荐的健康饮食方式健康的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
中医学倡导通过食疗养生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材选择,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医推荐的健康饮食方式,以供参考。
一、五谷杂粮为主中医学认为,谷物是人体主要的营养来源。
五谷杂粮中包含着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合理食用五谷杂粮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的健康。
推荐的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玉米、糙米、燕麦、黑米等。
可以选择不同的谷物进行搭配,以丰富口感和营养成分。
二、荤素搭配中医学强调荤素搭配,认为合理的荤素比例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荤食主要指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奶类等;素食则指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量摄入荤食和素食,达到平衡的营养摄入。
注意选择新鲜、优质的食材,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和添加剂。
三、节制调味品的使用中医学强调节制调味品的使用,尽量减少盐、酱油、糖等调味品的摄入。
这些调味品中含有较高的钠、糖分等物质,过量摄入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可以选用天然香料、草药等代替传统调味品,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不挑食不偏食中医学强调不挑食和不偏食,即要多样化饮食,不偏食某一种食物。
这样可以保证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不同食材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同时也可以增加饮食的趣味性。
五、烹调方式的选择中医学推荐采用清蒸、水煮、炖煮等方式进行烹调。
这些烹调方式相对健康,可以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减少营养的流失。
而过度油炸、炒煮等方式则易使食材脂肪酸氧化,增加对身体健康的风险。
总结:中医学强调食疗养生的理念,通过合理的饮食方式,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
五谷杂粮为主,荤素搭配,节制调味品的使用,不挑食不偏食以及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都是中医推荐的健康饮食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饮食,享受健康生活。
中医食物搭配中医告诉你如何搭配饮食
中医食物搭配中医告诉你如何搭配饮食中医学注重食物的搭配,认为不同的食物组合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在中医的理念中,食物被视为药物,能够通过合理的搭配来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食物搭配的原则和常见的搭配方式。
一、中医食物搭配的原则1. 阴阳平衡原则: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食物也具有阴阳属性,如寒性食物为阴性,热性食物为阳性。
合理的搭配不同属性的食物,可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健康。
2. 五味调和原则:中医将食物分为五味,即酸、甘、苦、辛、咸。
每种味道对应脏腑经络的功能。
合理搭配五味食物可以调和脏腑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3. 色彩搭配原则:中医追求色彩的平衡,认为颜色鲜艳的食物富含活力与营养。
合理搭配不同颜色的食物可以摄取丰富的营养物质。
二、中医食物搭配的实践1. 豆腐配海带:豆腐性寒,海带性寒,二者搭配具有清热降火、软化血管的功效,适合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2. 糯米配红枣:糯米性温,红枣性平。
二者搭配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合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的人食用。
3. 鸭肉配莲藕:鸭肉性温,莲藕性寒。
鸭肉搭配莲藕可以清热利湿,滋阴养血,适合体内湿热重的人食用。
4. 苹果配蜂蜜:苹果性寒,蜂蜜性温。
苹果和蜂蜜一起食用可以润肺止咳,生津润燥,适合干咳、咽喉干燥的人食用。
5. 鲤鱼配蔬菜:鲤鱼性凉,蔬菜多数性寒。
鲤鱼和蔬菜一起烹饪可以中和蔬菜的凉性,增加口感,适合肠胃虚寒、营养不良的人食用。
6. 鸡蛋配茶叶:中医认为茶叶性凉,鸡蛋性温。
鸡蛋和茶叶一起煮可以调和茶叶的性寒,增加饮品的营养,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7. 小米配赤小豆:小米性平,赤小豆性寒。
小米和赤小豆一起煮粥可以补中益气,滋阴养血,适合脾胃虚弱、贫血的人食用。
三、中医食物搭配需要注意的事项1.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吸收和反应也各有差异。
在进行中医食物搭配时,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疾病情况进行调整,适量食用。
中医养生的养生食谱食材搭配健康滋养身心
中医养生的养生食谱食材搭配健康滋养身心中医养生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养生食谱中的食材搭配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合理的食材搭配,可以达到滋养身心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食谱及食材搭配,帮助您保持健康。
一、青菜花椒粉拌食材:青菜、花椒粉、酱油、白糖、蒜末、芝麻油。
1.将青菜焯水,倒入冷水中漂凉备用。
2.将花椒粉、酱油、白糖、蒜末、芝麻油调成汁。
3.将青菜沥干水分,拌入调好的酱汁中即可。
这道养生菜品以青菜为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供给身体充足的能量。
花椒粉能刺激食欲和消化,蒜末和芝麻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二、山药炖糯米食材:山药、糯米、红糖。
1.将山药去皮切块,用开水焯烫备用。
2.将糯米加水煮熟,备用。
3.将焯烫好的山药和煮熟的糯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红糖,炖煮至山药熟软即可。
山药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缓解疲劳和补充气血。
糯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淀粉,搭配山药一同食用,可增强体质。
三、黑木耳红枣粥食材:黑木耳、红枣、糯米、冰糖。
1.将黑木耳泡发备用。
2.将黑木耳切碎,红枣去核。
3.将糯米加入锅中,加水煮至糯米熟烂。
4.将切碎的黑木耳和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煮至粥稠即可。
黑木耳富含铁质和维生素,有补血养颜的作用。
红枣可以补血养心,糯米则能够健脾养胃,搭配在一起食用,具有滋养身心的功效。
四、红豆山药糙米粥食材:红豆、山药、糙米、冰糖。
1.将红豆提前泡水几小时,山药去皮切块备用。
2.将糙米加入锅中,加水煮至糙米熟烂。
3.将红豆、山药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和冰糖,继续煮熬至粥稠即可。
红豆能够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山药则有补益肠胃的作用。
糙米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排毒,搭配在一起食用,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五、苹果桂圆炖鸽肉食材:苹果、桂圆、鸽肉。
1.将苹果去皮切块,桂圆去核备用。
2.将鸽肉切块,放入开水中焯水备用。
3.将苹果、桂圆和焯水后的鸽肉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炖煮至鸽肉熟烂即可。
中医养生饮食与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方法
中医养生饮食与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方法中医养生饮食是利用食物的药效来保健和治疗身体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强调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达到平衡营养、调和阴阳、适应四季的效果,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养生饮食的原则与方法。
首先,中医养生饮食的原则之一是食物的药性。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之分,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人群。
比如,食用寒性食物可以清热解毒、消暑降火,适合夏季食用;而食用温热性食物可以温补身体、驱寒保暖,适合冬季食用。
因此,在膳食搭配中要根据季节和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其次,中医养生饮食的原则还包括五味调和。
中医将食物分为五味:酸、甘、苦、辛、咸。
每种味道都有不同的功效和对应的器官。
例如,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促进消化,适合调养肝脏;咸味食物可以软化硬块、促进排尿,适合调理肾脏。
因此,在膳食搭配中要注重五味的平衡,避免偏食或过食某一味道的食物,以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运行。
同时,中医养生饮食的原则还包括色彩搭配。
中医认为,食物的颜色反映了其中所含营养物质和药效的不同。
例如,红色食物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素,有益于养血生肌;绿色食物富含叶绿素、维生素K等营养素,有益于清热解渴。
因此,在膳食搭配中要注重色彩的多样性,摄入不同颜色的食物,以充分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最后,中医养生饮食的方法主要包括几种常见的烹调方式。
首先是炖煮方法,利用水或汤将食物炖煮,既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味和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
其次是蒸煮方法,利用蒸汽将食物蒸熟,可以保持食物的味道和营养,且不需要添加多余的油盐。
再次是烤煮方法,利用热量将食物烤熟,可以使食物表面形成一层焦糊,增加食欲和口感。
最后是炒煎方法,利用锅中的油将食物炒煎至熟,可以使食物表面形成一层焦香,增加食欲和口感。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饮食与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方法是通过合理选择食物的药性、调和五味、搭配颜色以及采用适当的烹调方式来达到保健和治疗身体疾病的效果。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饮食调护一、概述中医饮食调护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疗法,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调整,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平衡,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中医饮食调护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饮食调护原则⒈阴阳平衡: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阴阳两个方面,饮食应根据个体体质的阴阳特点来调节,避免过于偏向某一方面。
⒉五味平衡:中医认为食物有五种味道,包括酸、甘、苦、辛、咸,饮食应尽量保持五味的平衡,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⒊色、香、味、形、法俱佳:中医饮食强调食物的色彩、香气、口感、形态和烹饪方法,使人们在进食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享受。
⒋适度饮食:饮食应适度,既不过量也不过少,根据个人的需求和活动水平来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
三、常见体质调护⒈平和体质:对于平和体质的人群,饮食调护主要目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并且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⒉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群常常具有疲乏、畏寒、腰膝酸软等症状,饮食调护应重点补充温补食物,如姜、葱、羊肉等。
⒊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常常出现口干、烦躁、失眠等症状,饮食调护应重点补充滋阴食物,如石斛、枸杞等。
⒋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群容易出现口苦、舌苔厚、皮肤瘙痒等症状,饮食调护应注重清热利湿,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⒌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群常常感到气短、乏力等症状,饮食调护应注重补气食物,如黄豆、胡萝卜等。
四、饮食调护方法⒈材料选择: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并根据个体体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材。
⒉烹饪方法:采用清蒸、煮、炖等烹饪方法,尽量避免油炸和加工过度。
⒊分餐制食:遵守中医的分餐制食原则,将一日的食物分为多个小餐,有助于消化吸收和保持体内的能量平衡。
⒋合理搭配: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合理搭配食物,尽量避免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不适应。
⒌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咀嚼细嚼慢等,有助于提高消化吸收和保持身体健康。
附件:本文档附带中医饮食调护的饮食指南、食谱示例和常见体质辨析表格供参考。
中医养生调理指南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
中医养生调理指南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中医养生调理指南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中医认为,饮食是人体健康和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养生调理的指南,包括饮食宜忌和养生方法,帮助大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增强体质。
1. 平衡饮食结构中医养生强调饮食的平衡,即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脂肪。
主食可以选择稻谷、谷物等碳水化合物,但要适量控制。
蛋白质可以选择鸡鸭鱼肉等,但要注意烹调方式,减少油脂摄入量。
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应多样选择,并保持新鲜。
2. 饮食宜忌中医养生中有一些食物被认为具有保健作用,如人参、枸杞、黄芪等,可以适量摄入以增强体质。
此外,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还可以选择适合的食疗方法。
然而,中医也强调一些饮食的禁忌,如过度食用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这些食物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3. 饮食烹调方法中医养生中,烹调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烹调方法有助于保留食材的营养价值。
中医的烹调方法多样,如清蒸、煮汤、炖煮等,这些方法在保留食材的同时,也有助于食材的消化吸收,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4. 养生方法中医养生注重调理身心,平衡阴阳,增强体质。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养生方法来增强体质。
如适当参与户外运动,增加身体的代谢。
长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调节情绪,有助于身体的养生。
此外,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建议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11点前入睡是最为理想的。
总结:中医养生调理指南提供了调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的方法和建议。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适当调整饮食,遵循中医的养生方法,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和免疫力。
合理饮食、注意烹调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中医养生调理最基本的要求,但同时也强调个人体质和需求的差异,需要因人而异。
通过中医的养生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中医饮食养生合理搭配健康生活
中医饮食养生合理搭配健康生活中医学认为,饮食在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饮食养生注重的是平衡膳食,合理搭配食物,以达到身体健康和内外平衡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帮助您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1. 五谷为养:中医强调五谷的重要性,认为谷类食物是主食中的主要成分。
五谷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梁、糯米等,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纤维和维生素,有利于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2. 精细搭配,合理搭配:中医饮食养生注重荤素搭配,五味均衡。
中医认为,荤食偏热,素食偏寒,因此需要平衡食物的性质。
在饮食中要注意搭配荤素食物,避免食物的过热或过寒。
3. 合理进食,分餐制食:中医认为合理的进食次数和食量有助于消化吸收,并减轻肠胃负担。
建议每天分为三餐,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避免加餐和吃夜宵。
4. 食物烹调要适度: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少油少盐,减少烟熏、干燥、油炸等对食物的处理方式。
中医推崇清蒸、炖煮、水煮等烹调方法,以保持食物的原味和营养成分。
二、中医饮食养生的方法1. 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搭配:中医认为动植物性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特点,建议合理搭配。
例如,在进食肉类时,可以搭配蔬菜,既满足了身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要,又增加了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
2. 粗粮与细粮的搭配:中医推崇粗粮的食用,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消化道健康。
与此同时,搭配一些细粮如面粉,能够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可口性。
3. 饭与菜的搭配:中医建议饭菜搭配要合理,既要考虑主食的摄入,也要平衡荤素的摄入。
可以选择一份肉类、一份蔬菜和一碗饭来搭配,以实现主食与副食之间的平衡。
4. 择食与戒食法:根据中医的理论,食物的特点可以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中医饮食养生提倡择食与戒食。
针对不同的体质、季节和环境,选择适合的食材和烹调方法。
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如油炸食物、高糖食物等。
饮食调理养生食材的营养搭配
饮食调理养生食材的营养搭配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合理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身体、保养健康的目的。
养生食材是指那些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食物,如何进行营养搭配是关键。
本文将介绍饮食调理中常用的养生食材及其营养搭配原则。
一、主食与蔬菜的搭配主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能量和热量。
蔬菜则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搭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食物相宜原则:主食宜与绿叶蔬菜搭配。
比如米饭、面条等是搭配菠菜、油菜等绿色蔬菜的好选择。
这样能够增加餐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色彩搭配原则:主食宜与彩色蔬菜搭配。
比如宽粉搭配胡萝卜、红椒等,使得餐盘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口感好还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口感搭配原则:主食宜与脆嫩蔬菜搭配。
比如焦糖红烧肉搭配芦笋、西蓝花等,不仅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
二、蛋白质源与蔬菜的搭配蛋白质是人体构成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成分,蔬菜则能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搭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功能搭配原则:肉类、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源可以搭配各种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
这样能够增加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味道搭配原则:口感柔嫩的肉类适合搭配清淡蔬菜,如鸡肉搭配芹菜、黄瓜等,口感搭配协调。
3. 色彩搭配原则:肉类或鱼类搭配彩色蔬菜,增加菜品的色彩层次感,如糖醋里脊搭配胡萝卜、青椒等。
三、水果与乳制品的搭配水果是常见的营养丰富的食物,乳制品富含钙质、蛋白质等。
搭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酸甜搭配原则:酸性水果如柠檬、葡萄柚等可以与含脂肪较多的乳制品如酸奶、奶酪搭配,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
2. 口感搭配原则:口感细腻的乳制品适合搭配口感清脆的水果,如蜜瓜、苹果等。
3. 营养搭配原则:水果与乳制品的搭配可以提高营养吸收率,如橙子搭配酸奶,果酸和乳酸相互作用可以增加维生素C的吸收。
四、调味品与主菜的搭配调味品在烹饪中起到调味增香的作用,主菜则是餐桌上的主角。
中医养生饮食与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方法
中医养生饮食与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方法中医学的养生理念强调“食疗”即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中医饮食养生中,人们将食物分为五味、五色,根据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饮食调理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养生饮食的原则与方法。
一、五味调摄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每一种味道都有不同的功效和对应的脏腑。
因此,合理搭配五味食物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酸味食物酸味食物具有收敛、滋补的作用,适宜于阴虚体质和消化不良的人群。
常见的酸味食物有柠檬、醋、黄鳝等。
2.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适宜于湿热体质和肝火旺盛的人群。
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黄芩、冬瓜等。
3.甘味食物甘味食物具有补益、滋润、和缓的作用,适宜于气虚、血虚体质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群。
常见的甘味食物有大枣、枸杞、山药等。
4.辛味食物辛味食物具有发散、祛寒、解郁的作用,适宜于寒湿体质和气滞体质的人群。
常见的辛味食物有辣椒、生姜、葱蒜等。
5.咸味食物咸味食物具有软坚、导滞、润燥的作用,适宜于软坚体质和水湿体质的人群。
常见的咸味食物有海带、虾、螃蟹等。
二、五色搭配中医养生学认为,不同颜色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合理搭配五色食物可以增加饮食的营养和平衡。
1.红色食物红色食物多为含有丰富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食材,如红枣、胡萝卜等。
红色食物有活血养颜、补血护肤的作用。
2.绿色食物绿色食物多为含有丰富叶绿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材,如蔬菜、绿茶等。
绿色食物有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的作用。
3.黄色食物黄色食物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如柑橘类水果、玉米等。
黄色食物有健脾开胃、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4.白色食物白色食物多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如牛奶、豆腐等。
白色食物有养肺滋阴、健脾益气的作用。
5.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多含有多种天然色素和矿物质,如黑豆、黑木耳等。
黑色食物有补肾益精、养血安神的作用。
三、膳食搭配的方法1.粗细搭配根据中医理论,粗粮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日常饮食养生的方法
中医日常饮食养生的方法中医强调饮食养生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并防治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日常饮食养生的方法。
1.合理膳食结构: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合理膳食结构,即搭配主食、蔬菜和肉类。
主食应以粗粮为主,如大米、小米、玉米等,蔬菜应选择新鲜、绿色、多样的蔬菜,肉类包括瘦肉、鱼和禽类。
2.食物烹调方式:中医饮食养生推崇清淡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煎炸和油炸食品。
适量使用蒸、煮、炖、烧等烹调方式,以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
3.控制食量:中医饮食养生提倡适当控制食量,避免过饱过饥。
吃饭时应细嚼慢咽,尽量不要大口吞咽。
避免过量进食和过多零食,以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4.注重食物的颜色和味道:中医饮食养生认为,不同颜色的食物代表着不同的养分,因此建议多样化的膳食。
同时,中医饮食养生强调五味的平衡,即酸、甘、苦、辣、咸五味应该搭配合理,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5.适当进补:中医饮食养生注重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据个体差异和季节变化,可以适当进行补益,如冬季进补防寒,夏季进补防暑。
进补时应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如黄精、人参、枸杞等。
6.合理搭配食物:中医饮食养生强调合理搭配食物,以增强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富含铁的食物。
7.少食生冷:中医饮食养生认为,过多食用生冷食物会伤害脾胃功能,并导致消化不良。
因此应尽量少食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
8.吃时应注意气氛和心情:中医认为吃饭不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同时也与心情和气氛有关。
适当准备饭菜,创造一个愉快的氛围,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9.建立健康的作息和规律的饮食时间:中医饮食养生认为,合理的作息和规律的饮食时间可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应尽量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保持固定的饮食时间。
中医饮食调养体质与食物的匹配
中医饮食调养体质与食物的匹配中医学认为,饮食是生命的基础,食物的属性和热量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本文将探讨中医饮食调养体质与食物的匹配。
一、中医饮食调养的基本原则中医饮食调养注重“五谷为养、鱼肉为神”,强调食物对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调节作用。
根据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调配食物,以达到健康的效果。
1. 根据体质调节饮食中医认为人体体质分为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等类型。
不同体质的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进行调养,达到平衡调节的效果。
2. 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饮食春季宜清淡、夏季宜清凉、秋季宜收敛、冬季宜温煦。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人体对食物的需求,需要相应调整饮食搭配,以适合当时的需要。
3. 合理匹配食物中医强调食物的药性与五行属性,需要合理搭配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如荤素搭配、五味和谐、酸甜苦辛咸五味俱全等。
二、中医饮食调养与体质的匹配不同体质的人需要进行不同的饮食调养,以达到平衡调节的效果。
1.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气虚不足,常感疲乏无力。
此类人宜多食用补气食物,如山药、蜂蜜、枸杞子等,以增强体质。
2.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常感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可适量食用温热补阳的食物,如姜、桂圆、核桃等,以温补身体。
3.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常感口干、咽喉干燥等。
可多食用滋阴潤燥的食物,如银耳、燕窝、冰糖等,以滋润身体。
4. 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易口苦口干、湿疹等。
宜清热燥湿的食物,如苦瓜、藕、荷叶等,以清热排毒。
5. 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人常感经痛、皮肤干燥等。
需多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红糖、红枣、红花等,以活血调理。
6. 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易情绪不稳定、精神抑郁等。
宜食用疏肝解郁的食物,如苦菜、菊花、枸杞子等,以调节情绪。
三、中医饮食调养与食物的匹配中医饮食调养强调合理搭配食物,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 荤素搭配中医推崇荤素搭配,荤食物容易滋腻,素食物容易清淡,二者结合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养生饮食调养
中医养生饮食调养中医养生饮食调养是指通过科学安排饮食,利用中医理论调理身体机能,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强调食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改善气血运行,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饮食调养方法。
一、五谷杂粮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五谷杂粮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
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多种谷类,在食用时应尽量均衡搭配,以保证多种营养素的摄入。
合理饮食搭配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排毒。
在选择谷类时,应尽量选择粗粮,如糙米、糙麦等,因为粗粮中的纤维素更多,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便。
二、食材与季节的搭配中医饮食调养注重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适宜的食材。
夏季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材,如黄瓜、西瓜、荸荠等,可以消暑降温。
冬季多吃一些温补的食材,如姜、蒜、羊肉等,有助于保暖防寒。
春季多吃一些顺应季节的食材,如新鲜蔬菜、豆芽等,可以提高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
秋季多吃一些养肺润燥的食材,如梨、柿子、百合等,可以防止干燥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三、调理生活饮食习惯中医强调养生饮食的整体调理,包括合理的进食时间、睡眠习惯和饮水习惯。
一般来说,早餐应该吃得丰盛一些,中餐吃得适中,晚餐吃得少一些,以利于消化和代谢。
睡前应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饮水方面,应选择温水或温热水,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饮用水,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四、食疗养生中医食疗是利用食物的性味、热凉属性以及药物的功效来调养身体。
比如,吃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材,如苦瓜、黄连等,可以帮助排毒养颜;吃些具有补血健脾作用的食材,如枸杞、红枣等,可以改善身体虚弱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通过煮汤、煮粥、炖煮等方式,将食物的营养成分充分提取出来,有利于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五、远离过度加工食品现代人的生活中常常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这些食品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中医养生食物搭配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中医养生食物搭配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中医养生注重平衡与协调,认为人体健康与四季、地域、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药学认为,食物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食物的合理搭配,帮助读者实现营养均衡。
一、五谷杂粮与蔬菜搭配中医养生强调饮食清淡、荤素搭配。
五谷杂粮和蔬菜是中医推崇的养生食物。
五谷杂粮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疾病。
合理地搭配五谷杂粮和蔬菜,可使食物的热量平衡,同时摄取丰富的营养。
例如,可以将大米或小麦粉制成主食,同时配以各类蔬菜。
如糙米与青菜、豆腐搭配,既提供了蛋白质和维生素,又增加了纤维素的摄入量。
另外,中医认为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养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搭配不同颜色的蔬菜,进一步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
二、药食同源的食物搭配中医药学中有一句古话:药补不如食补。
这句话强调了药食同源的理念。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常见的食物本身具有药物的功效,可以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防治疾病。
因此,搭配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例如,人参是中医中常用来补气血的药材,可以搭配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糯米、红枣等,共同达到滋补养生的效果。
另外,枸杞子具有明目、保肝、均衡内分泌的功效,与黑木耳、大枣等食物搭配能够提高养生效果。
三、鱼肉和豆制品的搭配中医养生注重平衡五脏的功能,讲究肝、心、脾、肺、肾的协调。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益处。
豆制品则富含植物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同样十分重要。
因此,适当搭配鱼肉和豆制品可以有效平衡养分,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例如,鱼肉搭配豆腐、黄豆,既充实了蛋白质的摄入,又提供了必需的脂肪酸和矿物质。
四、药膳的合理搭配中医养生中,药膳是重要的调理手段之一。
通过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发挥药食同源的优势,可以起到滋补身体、调理脏腑的作用。
中医饮食调护:食物的配伍、饮食养生常用的方法(内容详细)
医学精制
12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是长寿健康
秘诀之一。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 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 食油腻厚味。
医学精制
13
三、食物的性能
别名:“食性” 、“食气”、“食味” 内容:
四性: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归经 升降浮沉
8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
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进食要有 规律,三餐应定进、定量、遵循“早吃好, 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 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
医学精制
9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方
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可进 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 适宜,不要一边时食一边干其他的事情,食后不可 即卧,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帮助脾胃的运化,晚 上临睡前不要进食。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 重原有病情,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 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
医学精制
29
四性
寒凉 温热 平性
清热泻火、 清热减毒
温里散寒、 补肾壮阳
大部分药物 和食物
五味
辛味 甘味
酸味 苦味 咸味
淡味
发散、行气 行血、健胃
滋养补虚、 补脾和收敛 固涩中
收敛固涩、 涩肠止泻
清热泻火、 止咳平喘
软坚散结、 润下、补肾 养血
渗湿利尿
西瓜、苦瓜、丝瓜、萝卜、梨子、紫菜、白菜 生姜、葱、韭菜、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牛肉、鸡肉 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甚明显,比如梗米、 小米、圆白菜、黄豆、扁豆、莲子、牛肉、牛奶等 生姜、芫荽、成皮 山药、大枣、粳米、鸡肉、蜂蜜、甘草
中医饮食调护
虚者 补之
实者 泻之
中医饮食调护
虚证: 阴阳气血亏虚所引发一类病证 阴阳亏虚: 补益阴阳,阳虚者忌寒凉,宜温 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润食物 气血亏虚: 补益气血 标准: 虚多少补多少,虚什么补什么
外感病实证: 风寒风热,宜辛散食物 内伤病实证: 痰壅水停,食积瘀血等,宜疏 利消导,活血化瘀食物
食物性能
四性:寒热 温凉
中医饮食调护
归经
升降 浮沉
五味:酸 苦甘辛咸
9/20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寒者 热之
热者 寒之
虚者 补之
实者 泻之
中医饮食调护
10/20
寒者 热之
感受寒邪实寒证: 宜温热性食物 阳虚阴虚虚寒证: 宜温补性食物 不论实寒还是虚寒: 忌寒凉生冷之品
热者 寒之
中医饮食调护
感受热邪实热证: 宜寒凉性食物 阳盛阴虚虚热证: 宜滋阴性食物 忌辛辣,温热之品
中医饮食调护
目录
• 概念
• 基本标准
• 食物性能
•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食物配伍
• 饮食养生惯用方法
中医饮食调护
2/20
概念
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或在对健康人保健方面, 对人类营养和膳 食方面调护和指导。
饮食 养生
中医饮食调护
饮食 治疗
饮食 节制
饮食 宜忌
3/20
饮食 养生
泛指利用饮食来到达营
升浮性质食物和沉降性质食物 并用,以预防升降过偏治弊
散收 同用
中医饮食调护
补益食物常调以发散性食物, 以预防滋腻之性
16/20
寒热 并调
功补 兼施
中医饮食调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
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进食要有 规律,三餐应定进、定量、遵循“早吃好, 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 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
医学精制
9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方
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可进 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 适宜,不要一边时食一边干其他的事情,食后不可 即卧,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帮助脾胃的运化,晚 上临睡前不要进食。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 重原有病情,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 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
16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寒者热之: 寒症宜忌 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 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 无论实寒还是虚寒:忌寒凉生冷之品
医学精制
17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热者寒之: 热证宜忌 感受热邪的实热证:宜寒凉性食物 阳盛阴虚的虚热证:宜滋阴性食物 忌辛辣,温热之品
医学精制
6
饮食宜忌
“宜”为常,故不多言,言忌“忌”较多。 中医食忌:主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有
所不同。 评论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
是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 应着眼其使用是否得当。
医学精制
7
二、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 饮食有方 谨和五味 荤素搭配
医学精制
中医饮食调护
医学精制
1
目录
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饮食调护基本原则 食物的性味 食物的配伍 饮食养生常用的方法
医学精制
2
一、概念
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 人的保健方面,对人类进行营养和膳方 面的调护和指导。
医学精制
3
饮食养生
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 或增进健康的活动。
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 动,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谓“无病强 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
医学精制
14
食物的四性
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如: 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 黄瓜
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 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
医学精制
21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1、五味对应五脏 酸 苦 甘辛 咸
肝 心 脾肺 肾
2、五味适度养五脏五味过度伤五脏
3、原则:谨和五味以调之,以平为期
医学精制
22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辛味入肺,过辛伤肺 性味:辛散行气通经,香燥易耗气伤津 代表食物:姜葱蒜花椒等 宜:外感,瘀血,脾胃气滞 忌:气虚自汗,津亏,失血等证 多食:便秘,胃溃疡,痔疮
医学精制
23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甘味入脾,过甘伤脾 甘味食物的性味,和中缓急,补益解素 代表食物:蜂蜜,饴糖,甘草,大枣 宜:渚虚劳损,脏腑不和,拘挛疼痛等 忌:脾胃气滞(治宜行气,不宜补益)
医学精制
12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是长寿健康
秘诀之一。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 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 食油腻厚味。
医学精制
13
三、食物的性能
别名:“食性” 、“食气”、“食味” 内容:
四性: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归经 升降浮沉
肉,杏仁,鸡肉,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
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 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
蜜,青鱼,牛奶
医学精制
15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医学精制
医学精制
4
饮食治疗
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 助治疗疾病的的活动。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 致,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 两方面。
医学精制
5
饮食节制
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 于“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 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 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 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 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 相宜。
医学精制
18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虚者补之:虚证: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 类病证
阴阳亏虚:补益阴阳,阳虚者忌寒凉,宜温 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润食物
气血亏虚:补益气血 原则:虚多少补多少,虚什么补什么
医学精制
19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实者泻之,实证宜忌 外感病实证:风寒风热,宜辛散食物 内伤病实证:痰壅水停,食积瘀血等,宜疏
医学精制
10
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谨和五味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素问.藏气 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这就是说 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肉、菜、果等各类食品, 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 和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维持 气血阴阳的平衡。医学精制11来自二、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谨和五味
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如过食寒凉 易损伤脾胃阳气,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 辛甘酸苦咸五味虽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偏。 饮食性味不要过重,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 嗜甜。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 废,易使体内阴阳失调,从而损害健康,发 生疾病。
利消导,活血化瘀食物
医学精制
20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食物的性能各有不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 克制作用,性能相同者,食之无消,并可加强其调 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 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 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相克情况有二种,一 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相克,对人体有益如小产大都 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另 一种情况是食物之间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 响人体健康,如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所以应当注 意饮食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