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word
语文江南十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B(A将可能性当做必然性,“最终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不是必然结局;C强加因果,中国制度的优点不能说明西式民主绝非最好的制度;D 偷换概念,德国人选出希特勒做领导人,只能说明制度有缺陷,而不是缺少理性)2、(3分)C(无中生有,文章未说西方民主制度对的弊端是由于没有继承传统,也没有说柏拉图的睿智是传统。
)3、(3分)C(曲解原文,“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情况可能如此”一句中的“文化背景”绝非指缺少科举制度的锤炼)4.(3分)C(“难以承受的寂寞”错,文中“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寂寞是国,我是王”及最后一段可看出这种寂寞并非难以承受。
)5.(5分)①“塔”既指盖德斯堡的四层铁塔,也指安庆的佛寺高塔;②铁塔是作者瞭望过去和故土的立足点,是作者孤寂乡愁的具象和载体;③佛寺高塔是作者心中之塔,是故乡祖国的象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思乡之情和热烈的爱国情怀。
(第一点1分,后两点各2分。
意思相近即可)6.(6分)①二十年前,厌倦中国的破落、苍老、平凡,现在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可爱、神秘、伟大的过度;②二十年前对异国充满向往之情,现在远眺故土,内心充溢着强烈的思乡之情;③二十年前单纯幼稚、爱好幻想,现在深邃安详、冷静坚定。
(每点2分,若将二十年前和现在分为两点解答、意思相近则每点3分)7、(3分)D(材料二可推,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只是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电子书也可能是阅读经典)8、(5分)BE(A没有着重分析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C“可见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错误,作者认为手机阅读比不阅读好D“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不等于“篇幅很长”他觉得晦涩不等于“晦涩”)(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9、(4分)①手机阅读增长很快,手机阅读质量不高。
②人均阅读量不断增长,但增长比较缓慢。
③经典阅读重视不够,浅阅读大量存在。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文科综合(含解析)(2018.03)

(1)(6 分) 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可从气候、地形、生物、环保等角度考虑。根据图文资料可知,“乌干达铁路”地处东非高 原。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高温、降水极端变化的气候条件,不 利于施工;蒙巴萨位于沿海低地,到达乌干达的坎帕拉要经过高原和裂谷,地形起伏较大; 百年前的“肯尼亚”只是一片无名荒原,人迹罕至,蚊子、苍蝇、猎豹、狮子等威胁着铁路 工人的生命安全。今天的肯尼亚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广袤的热带草原及其独特的动植物 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也成了修建蒙内铁路要解决的新问题。 自然挑战 恶劣的气候条件:高温;降水的极端变化; 复杂起伏的地形:从低平的滨海平原到千米以上的高原,还有深邃的裂谷; 荒野动物的侵扰:蚊子、苍蝇、猎豹、狮子等。(任答 2 点,得 4 分) 新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修建大型动物迁徙通道、设置铁道围栏、恢复植被等。(2 分) (2)(4 分) 解析: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条件。考好处这个角度来考虑。由图文资料可知,原有“乌干达铁路”选线时, 已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对铁路选线的影响,因此蒙内铁路选择与此并行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小; 由于“乌干达铁路”的修建,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运输需求量相对 较大,如今百年前修建的米轨(轨距为 1 米)铁路已无法满足其运输需求;有“乌干达铁路” 的存在,有利于为蒙内铁路修建提供生产生活物资的保障。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自然条件对该铁路修建的制约较小;沿线运输需求量大;有利于生产生活物资的保障。 (任答 2 点,得 4 分) (3)(6 分) 解析: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考查论证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可从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地区工业结构优化、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化水平等方面的积极 影响来作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铁路建设,带动了钢铁、机械、水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工业结构; 铁路网络的高效完善,加速了人员物资的集散和流动,有利于推进工业化进程;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可吸引更多的投资,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工业化水平。 (每点 2 分,共 6 分) (4)(6 分) 解析:主要考查区际之间的相互联系。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肯尼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东非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东非铁 路网的建成,对东非地区实现互联互通乃至东非与世界的联系,意义重大。可从交通网络完 善对东非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来作答。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为东非内陆国家增加了新的出海通道,有利于东非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 进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东非地区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推进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建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活动; 有利于东非国家与世界各国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交流与合作,带动社会经济的发 展。(每点 2 分,共 6 分) 37.(24 分)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综合素质检测试题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题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坏的制度,但其他已尝试的制度更坏。
”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情况可能如此。
许多中国人将这句名言意译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也就是中国伟大战略家孙子所说的“下下策”,它至少可以保证不合适的领导人出局。
在许多西方国家里,多党民主制度早已演变成一种“游戏民主”,即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政客所做的承诺无需兑现,只要有助于打胜选战就行。
这种没有“选贤任能”理念的“游戏民主”所产生的领导人能说会道者居多,能干者极少。
中国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
这套制度建设意味着,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晋升都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t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经过包括初步考察、征求意见、民谓、评估、投票、公示等一系列列程序。
中国通过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已经产生了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上上策”与保底的“下下策”的结合。
从思想传承来看,这种“事业咸败,关键在人”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源迭流长。
从制度传承来看,中国选贤任能的制度源于科举选拔制度,也融八丁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做法.如民调和选举等。
这种集古夸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大制度保证。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就选举政治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他说,如果你患了病,你是到广场上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你一定会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那么治理一个国家,其责任和难度百倍于治疗一种疾病,你该找谁呢?柏拉图提出的问题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很多国家就是因为一人一票选出了恶人而走向了灾难。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
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却选出了仇恨人类的希特勒执政,最终不仅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也差一点毁掉了整个西方文明。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当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论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当中的阶段。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秀オ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兴旺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兴旺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
“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依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最新-安徽省2018年“江南十校”高三语文联考精品

2018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以物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消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正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消费模式,其中有一种消费模式被称为时尚消费。
这种消费是一种把时尚作为消费的对象,按照商业逻辑通过资本运作发挥时尚的消费潜能,最终满足大众追求时尚、享受时尚美的需求的消费方式。
时尚预示着前沿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时尚特有的追逐心理促成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广,当时尚作为一种消费对象进入到大众的消费视野中时,时尚所引领的生活方式便创造出了一个广阔的具体消费群体,这些便构成了时尚消费的主体。
时尚作为一种传播机制,从根本上说传播的是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因此,时尚承载审美趣味并最终促成审美趣味转换的这一功能决定了时尚消费其实是一种把美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形态,即一种新潮审美趣味的审美化消费。
审美化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了审美化的表现方式并且旨在通达审美自由的新型消费形态。
审美化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化倾向是美学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展和渗透,消费过程中呈现出的审美幻象和审美体验是对消费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消费正在向着更符合消费者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高层次发展。
审美化消费将审美的原则运用到了消费环节中,并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商业手段将审美价值转化成为经济价值,所以审美化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理科综合(含解析)(2018.03)

语文 2018年高三安徽省三模试题

语文 2018年高三安徽省三模试题语文考试时间:____分钟题型单选题填空题多选题总分得分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双向互动: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主流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为该社会确立价值导向,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含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髓的,包括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内涵的部分,西方外来文化中合理与科学的部分,以及大众文化中中有益的、先进的文化。
流行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按一定的节奏,以一定的周期,在一定的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被不同阶级所广泛分享的信仰、行为和将他们组织在一起的事物,如时装、流行文化作品、流行音乐及其他流行艺术等,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契合并受市场规律支配,以城市大众为主体和主要消费对象,以流行和时尚为突出特征,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新型文化形态。
主流文化作为一种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在价值目标上必定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的,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流行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文化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
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越发达,就意味着这个社会越开放。
这种发达是建立在高度开放与自信的社会文化心态之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度、开放度的重要文化指标。
流行文化也是思想的力量,它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富有朝气,崇尚科技创新,有助于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性,社会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必需的外部力量,进行主流文化的教育能够使其价值选择在坚持主流文化与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鉴别地吸收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充实自我、满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流行文化总是试图从文化的边缘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走向文化的未来,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以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存在意义,主流文化也总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以崭新的姿态寻求文化的“落差”,将流行文化视为自己的“对应物”,而调整着前进的方方向,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既要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又要通过流行文化多样性丰富资源的选择、吸收、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色与创新发展的文化体系。
最新-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学年度高三素质测试语文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2018学年度高三素质测试语文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组是( )A.狂飙.镖.局骠.勇善战分道扬镳.D. 胆怯.惬.意提纲挈.领雕栏玉砌.C.臭.氧铜臭.臭.味相投遗臭.万年D. 给.养给.予自给.自足家给.人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偏袒影牒机贪赃枉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B.锤炼辩证法道貌岸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园润独角戏言简意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 装祯莫须有察颜观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B.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C.据路透社11月8日报道,通过对欧洲52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国际护鸟联盟公布了“欧洲野生鸟类数量及其生存趋势”的评估报告。
D.这次大会开得隆重热烈,小学四、五年级的全体师生都参加了。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年轻时———他乡,大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这项工程得到了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对此,我们感激。
③印度洋海啸造成亚洲地区多达500万人没有必要的生活资源。
他们没有饮用水基本的卫生条件。
A.作客鼎力不胜既/也B.做客尽力不胜不仅/而且C.做客鼎力不甚既/也D。
作客尽力不甚不仅/而且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B.他们哪里想得到,当时的官府是同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的,不但没受理他们的控诉,反而一顿棒打,把他们赶出了官府。
C.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受到同志们的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坏的制度,但其他已尝试的制度更坏。
”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情况可能如此。
许多中国人将这句名言意译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也就是中国伟大战略家孙子所说的“下下策”,它至少可以保证不合适的领导人出局。
在许多西方国家里,多党民主制度早已演变成一种“游戏民主”,即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政客所做的承诺无需兑现,只要有助于打胜选战就行。
这种没有“选贤任能”理念的“游戏民主”所产生的领导人能说会道者居多,能干者极少。
中国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
这套制度建设意味着,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晋升都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t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经过包括初步考察、征求意见、民谓、评估、投票、公示等一系列列程序。
中国通过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已经产生了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上上策”与保底的“下下策”的结合。
从思想传承来看,这种“事业咸败,关键在人”的思想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源迭流长。
从制度传承来看,中国选贤任能的制度源于科举选拔制度,也融八丁西方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做法.如民调和选举等。
这种集古夸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大制度保证。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就选举政治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他说,如果你患了病,你是到广场上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你一定会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那么治理一个国家,其责任和难度百倍于治疗一种疾病,你该找谁呢?柏拉图提出的问题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很多国家就是因为一人一票选出了恶人而走向了灾难。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德国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
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却选出了仇恨人类的希特勒执政,最终不仅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也差一点毁掉了整个西方文明。
西方自由派曾创造出一种“制度万能论”的话语:只要制度好,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选个傻瓜治国也没有关系。
但随着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随着中国和中国模式的迅速崛起,这种“制度万能论”不攻自破。
更何况,不同的制度各有优势,西式民主绝非最好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有其优越性。
(摘编自《北京日报》张维为《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多党民主制度是最坏的制度,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所产生的领导人能干者极少,最终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B.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力争选出德才兼备的领导人。
C.中国选贤任能的制度集古今优势和中外长处为一体,说明西式民主绝非最好的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有其优越性。
D.德国人选出了仇恨人类的希特勒执政,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差一点毁掉了整个西方文明,他们的“理性”徒有其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阐述了中国选贤任能制度的特点和渊源,强调了选拔“贤能”的重要性,然后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优越性的结论。
B.文章在论证时,有破有立,摆事实,讲道理,重点论述了中国选人制度比西方竞选制度更能选出“贤能”之人的深层原因。
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西方竞选弊端,突出西方民主国家未能像中国一样继承传统,他们丢弃了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睿智。
D.对于选举领导人,文章先指出西方民主的弊端,接着分析中国选举领导人的方法,最后指出中国方法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多中国人把丘吉尔的名言意译为“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是因为西方民主至少可以保证不合适的领导人出局。
B.中国已经把“选拔”和“选举”较好地结合起来,这一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大制度保证。
C.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由于缺少科举选拔制度的锤炼,他们虽然意识到民主是最坏的制度,但无法找到更好地制度。
D.中国大部分领导干部的晋升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基层锻炼,经过不同岗位的工作实践,可以避免产生的领导人只会夸夸其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塔余光中一放暑假,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矍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
于是这座黝青色的四层铁塔,完全属他一人所有。
永远,它矗立在此,等待他每天一度的临幸,等待他攀登绝顶,阅览这不能算小的王国。
日落时分,他立在塔顶,端端在寂天寞地的圆心。
一时暮色匍匐,万籁在下,塔无语,王亦无语,唯钢铁的纪律贯透虚空。
太阳的火球,向马里兰的地平下降。
黄昏是一只薄弱的耳朵-频震于乌鸦的不谐和音。
鸦声在西,在琥珀的火堆里裂开。
华盛顿在南,白而直的是南下的州道。
同一条公路,北驶三英里,便是盖德斯堡的市区了。
这一切,这一圈连环不解的王国,完全属他一人所有。
盖德斯堡啊,盖德斯堡。
他的目光抚玩着小城的轮廓。
来这里半年,他已经熟悉每一条街,每一座有历史的建筑。
就在这里,他度过寥落又忙碌的半年,读书,写诗,写长长的航空信,翻译公元前的古典文学,给学生朗吟缠绵的《湘夫人》、壮烈的《国殇》。
塔下碧草萋萋。
这是深邃的暑假,他走过神学院走过蜡像馆走过郁金香泣血的方场,但大半的时间,他走在梦里走在国内走在记忆的街上。
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
立在塔顶-立在钢铁架构的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人亦冷漠而疏远。
寂寞是国,我是王,自嘲兼自慰,他想。
此刻,天上地下,只剩下他一人。
鸦已栖定。
落日已灭亡。
剩下他,孤悬于回忆和期待之问。
剩下他,血液闲着,泪腺汗腺闲着,愤怒的呐喊闲着。
他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深邃安详如一座寺院的暑假。
暑假是时间的奢侈品,属于看云做梦的少年。
他用单筒的记忆,回顾小时候的那些暑假’那些椰阴下的,槐阴下的,黄桷树阴下的暑假。
读童话,读神话,读天方夜谭的暑假。
那时’母亲可靠如一株树,他是树上唯一的果子。
那时,他有许多“重要”的同学,上课同桌,睡觉同床,诅咒时’以彼此的母亲为对象。
那些暑假呢?那些母亲呢?那些重要的伙伴呢?第二次大战后’他和母亲乘汽船,顺长江东下。
船泊安庆。
母与子同登佛寺的高塔,俯瞰江面的密樯和城中的万户灰甍。
塔高风烈。
迷蒙晕眩的空间在脚下,令他感觉塔尖晃动如巨桅,而他是一只鹰,一展翅一切云都得让路。
十九岁的男孩,厌倦古国的破落与苍老。
外国地理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
暑假的下午,黄桷树阴下,他会对着诱人的地图出神,怔怔望不厌意大利在地中海濯足,多龙的北欧欲噬丹麦,望不厌象牙海岸,尼罗河口,江湖满地的加拿大,岛屿满海的澳洲。
从一本日历上,他看到一张风景照片,一列火车,盘旋而上庞伟的落基山,袅囊的黑烟曳在空中。
他幻想自己坐在这车上,向芝加哥,向纽约,一路阅览雪峰和连嶂。
去异国,去遥远的异国,永远离开平凡的中国。
安庆到盖德斯堡,两座塔隔了二十年。
立在这座钢筋的嘹望塔上,立在二十年的这一边,他抚摸二十年前的自己,自己的头发,自己的幼稚,带着同情与责备。
世界上最可爱最神秘最伟大的土地,是中国。
踏不到的泥土是最香的泥土。
远望岂能当归?就如此刻,青山之处是平原,平原之外是青山。
半世纪来,多少异乡人曾如此眺望?天边的北极星,冷静地亮着,不失自己的方向,且为其他的光,守住一个定点。
夜色部署得很快,顷刻间,从鼠灰到黝青到墨黑。
但黑暗只有加强星的光芒。
星的阵图部署得更快,在夜之上,在万籁之上,各种姓名的光,从殉道的红到先知的皎白透青,一一宣布自己的方位。
他仰面向北,发现大熊和小熊开阔而灿明,如一面光之大纛。
抓住冻手的栏杆,他幻觉自己与塔合为一体。
一刹间,他欲引吭长啸。
1965年6月17日于盖德斯堡(有删改)【注】盖德斯堡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个自治村镇,也译作葛底斯堡。
1965年余光中在那里的一所学院讲学。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别出心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抒情,叙事灵活自如,不受时空限制,抒发的情感深沉而不失激烈,撼人心魄。
B.作者用两个拟人化的“等待”来写铁塔,不仅为内心的情感确立了形象的支撑点,还为引出心中的另一座“塔”设伏o-C.身居海外讲学,又逢暑假,作者独自登上铁塔,内心充满孤独思念之情,最后“欲引吭长啸”来排遣这难以承受的寂寞。
D.开头写夕阳西下,结尾写繁星满天,比喻形象贴切,描写具体细致,声色光影,纵横交织在读者的眼前,画面感极强。
5.结合全文,说明“塔”的含意。
(5分)6.和二十年前的自己相比,作者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o(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
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阵,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已经连续8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同比增长19. 6%。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从阅读的供给侧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
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
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
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
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04-24《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作者:冯海宁)材料二材料三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
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
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 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
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